104學習精靈

服務創新

服務創新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服務創新:負責設計並推動創新服務方案,以提升顧客體驗與滿意度。主要職責包括市場趨勢分析、顧客需求調研及跨部門協作,確保服務創新能有效落地並符合公司策略目標。需具備優秀的溝通技巧與團隊合作能力,能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靈活應對挑戰,並善於運用數據分析支持决策。具備對當地文化敏感度,理解台灣市場的特性與需求是成功關鍵。」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4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4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服務創新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創新未來學校

企業教育訓練 | 行銷企劃 | 數位行銷 | 生成式AI應用 | WBSA | NPDP | PMP證照

2023/03/10

解密美洲:盤點2023年美國8大電動車新創
​Tesla 的崛起帶起了全球電動車的潮流,
全球眾多新創車廠起而跟進。
本文將聚焦美國主流新創車廠,希望你知道:
1. 美國電動車新創
2. 新創電動車的 #商業模式 與發展情形
3. 美國電動車新創和台灣供應鏈 的關聯性
👉🏻雙方合作對臺商有幫助嗎?👇
--------------------------------------------------
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
⚔WBSA商務行銷企劃師 ​ 國際認證班⚔️
2023/4/22 實體開班!
✅高度國際化、實務化的行銷企劃培訓!👇
--------------------------------------------------
更多業界優質課程,歡迎洽詢:
🏰創新未來學校|線上學習顧問
LINE@:@innovator_school
🏆創新未來學校|部落格
看更多
0 0 642 0
Hanson Huang

營運長

2022/03/15

<失敗案例1>蘋果的曲棍球滑鼠 Apple Puck Mo
失敗博物館中陳列了各式各樣的失敗產品,另室長訝異的是有蠻多都是知名品牌的產品,而其中蘋果也有不少失敗產品被收入其中。 沒錯,蘋果!!! Apple!!! 就是今年初市值一度超越3兆美元,規模比德國股市還大,「富可敵國」的蘋果! 其實在其46年的公司歷程中,蘋果也犯過許多錯誤,經歷過多次重大失敗。
Apple最著名的失敗產品之一: Apple Puck Mouse,因其不尋常的圓形樣貌而被稱做「曲棍球滑鼠」,是跟着初代iMac與PowerMac G3出貨的滑鼠。「產品設計」是蘋果崛起的一大關鍵,從早期 Mac 電腦到 iPod、iPhone,都有獨樹一格的工業設計理念,但往往功能、外型之間存在著緊張關係。這款曲棍球滑鼠看起來也是非常創新極簡獨特,因為他是第一款使用USB連結的滑鼠,不過即使是死忠Apple粉絲都討厭這款產品,它的外形完全不符合人體工程學,必須夾緊手指才能按下按鈕。也因為他握起來很不方便,且是圓形的關係,很難定位,沒法告訴使用者指向的方向。 多數人坐在iMac前準備做事時,常常發現游標往意想不到的方向前進。最糟的是,它的連接線短到另人想往牆上砸上去! 這款曲棍球滑鼠除了漂亮,幾乎一無是處。Wired.com評價:兩個字:難用,三個字:太難用。只是為何Apple在推出這款滑鼠前沒有想通這點,一直是一個謎?!
不過蘋果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即時承認錯誤做出調整,雖然承認失敗是很痛苦,不過果粉們就是欣賞這種誠實。當後續蘋果推出新款的成功的滑鼠時,曲棍球滑鼠的失拜也就不算甚麼了。
Steve Jobs曾經說過:Sometimes when you innovate, you make mistakes. It is best to admit them quickly, and get on with improving your other innovations.
有時,當你創新的時候,你會犯錯。這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快速地承認錯誤,並且着手開始改良你的其他創新。
從「曲棍球滑鼠」室長學習到的心得: 重視外表超過功能,中看不中用。外型概念都非常棒,但使用起來問題重重,欠缺以"實用"的角度來設計。產品設計在功能、外型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但如果連用都讓用戶覺得超級困難,或許還是先回歸以"實用"為中心。
歡迎回覆分享你對這案例的想法,提出意見觀點,我們一起從學習交流成長
看更多
3 0 1103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精靈

產品

09/09 15:50

【2025 最新】Amazon搶進企業AI代理市場!全新Quick Suite工具挑戰Google與微軟
2025 年 9 月,Amazon 正式宣布進軍企業 AI 代理市場,推出內測中的 Quick Suite。這套工具以 AI 代理為核心,能自動協助企業處理研究、數據分析、文件生成與決策建議,顯示 Amazon 不再滿足於雲端基礎建設角色,而是要與 Google Gemini、Microsoft Copilot 等直接競爭。隨著「Amazon AI 代理」與「企業 AI 工具」成為熱搜關鍵字,這場 AI 生產力工具的戰爭也進入白熱化。
🚀 Amazon Quick Suite 的核心功能
自動化研究與分析:快速整理大量資訊並輸出簡明摘要,降低員工花費在基礎調查上的時間。
文件生成與內容提案:AI 可自動撰寫簡報、合約草稿與市場研究報告。
決策輔助:結合雲端大數據與 AI 模型,提供企業策略建議。
深度整合 AWS:直接與 Amazon Web Services 資料與安全架構相連,確保企業級可靠性。
📊 比較表|Amazon Quick Suite vs 傳統企業工具
| 項目 | Amazon Quick Suite (AI 代理) | 傳統企業工具(如 Office、CRM) |
| 研究與分析| AI 自動整理資訊,輸出重點摘要 | 人工整理與分析,耗時耗力 |
| 文件生成 | 自動產出簡報、報告與提案 | 需人工撰寫與編輯 |
|決策支援 | AI 提供數據驅動的決策建議 | 多依靠人員經驗與靜態數據 |
| 系統整合 | 與 AWS 深度整合,確保安全與穩定性 | 需額外串接不同平台,整合度較低
|操作效率 | 高度自動化,適合追求效率與規模化的企業| 以人力操作為主,效率受限
🎯 小結:Amazon 正式加入企業 AI 工具大戰
Amazon 這次推出 Quick Suite,不僅是補足自家在 AI 生產力應用上的缺口,更意味著 AI 代理將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在 Google、Microsoft 已搶先推出 Gemini 與 Copilot 的情況下,Amazon 的加入勢必會讓市場競爭更激烈。對企業來說,誰能率先掌握這類 AI 工具,就能在決策速度、營運效率與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
看更多
1 0 570 1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