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104人力銀行 / 赫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太陽能系統設計工程師 / 符合度分析
太陽能系統設計工程師 赫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我要應徵
符合度
?
履歷符合度: 履歷:
登入計算
適合度
?
性格適合度: 性格:
登入計算

學歷

未具備

專科

有已符合的經歷忘了填寫嗎?記得定期 更新履歷

學習推薦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08/10 00:16

發展型教育訓練 企業效能up up
企業或組織都期望能夠創造出高效能與高利潤的營運目標,為人稱道的豐田精實生產(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 便是藉由「及時化」與「自動化」的施行,使企業持續改善活動、排除資源浪費的可能,進而達到高品質、低成本、短交期的最佳結果。
不論是學術界或是實務界,最常被提及的精實概念是「精實製造」,其主要涵義即是提升效率、減少浪費,並為最終的顧客創造價值;然「精實」概念亦被擴大運用在其他管理層面上,進而延伸出「全面精實管理(Total Lean Management, TLM)」,不只可以用在研發或創新上,也可以延伸至服務面或人力資源運用上。針對精實管理而言,其4個要義特點論述如下:
1.及時生產:追求零庫存管理、強調物流的平衡供應、及時性看板管理工作及進度控制。
2.全面質量管理:對每一道程序都作質量的監控、即時發現質量問題、培養全員的品質意識、針對問題組成專案或工作小組迅速解決,並列為訓練的新教材。
3.工作團隊:按職務、業務、專業性劃分工作權責,使每位員工皆參與其中;又團隊組織可能是變動的,即同一位員工在同時間隸屬於不同團隊或負責不同專案。
4.工作同步進行:各部會的工作同時展開,且各小組之架構、系統流程、設計能同步完成,並隨時更新進度狀況。
企業要成就卓越、超越競爭對手,必須保有兩個競爭優勢,一個是經營策略,另一個就是人力資源的運用。尤其必須思考如何進行人力資源整合,進而使人才成為企業的適用人才,且無任何資源分配上的浪費,才能創造更多利潤、永續成長,而此概念便是由「全面精實管理」延伸出的「全面人力精實管理(Tot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RM)」:
精:指精神在「追求全面人才多能,止於臻善」。
實:指重點在「消除各種人力的浪費,創造員工價值並結合未來策略規劃」。
看更多
0 0 728 0
青騰CoolBee

發言人

08/07 14:57

設計生態協同:#3DEXPERIENCE平臺 設計生態協同解決方案
設計生態協同:#3DEXPERIENCE平臺 設計生態協同解決方案
在高科技製造業與工程設計日益複雜的今天,主機廠(OEM)與供應商之間的設計協同,已成為提升產品開發效率與品質的關鍵。
本場線上研討會將深入介紹,如何透過 3DEXPERIENCE 平台 建構設計生態體系,實現跨企業、跨部門的數位設計協同,包括:
🔹 設計模型的同步與共用機制
🔹 標準化的資料交換格式
🔹 權限控管與資料安全維護
活動將透過兩大典型應用場景,具體說明 3DEXPERIENCE 平台在設計協同上的最佳實踐:
1️⃣ #雲端整合設計協同:支援不同地點、不同角色的團隊即時協作,加速設計決策
2️⃣ #分支版本協同設計:清晰管理設計演進與變更流程,提升開發靈活度與可追溯性
🎯 適合對象:產品研發人員、設計主管、IT 系統規劃師、供應鏈協作窗口等
👉 不容錯過的數位轉型關鍵知識,立即報名參加!
看更多
0 0 325 0
袁丞宗

製圖員

2021/12/11

第二十三篇_進階功能_配置出圖1
【前言】
前一篇我們提到了出圖,前一篇的方法是一般機械系常用的方法,相對來說很直覺與單純
不過如果牽扯到有很多圖面要出圖和圖面中有很多放大視圖的話,修改起來會很複雜,尤其是室內設計相關的圖面,改一個地方需要連帶一起改好幾個地方的圖
為此AUTOCAD其實有出一個神奇功能,配置出圖,只是機械比較少用,但如果會了也能大幅減少出圖和改圖時間,增加各位的上班效率
本單元分為兩部分,本篇目標為設定配置的基本環境,下一篇為示範配置出圖的優勢所在
【學習目標】
1. 了解配置出圖
2. 了解如何使用AUTOCAD的配置出圖
【基本知識】
應該有很多人有注意到,在AUTOCAD的下方,通常會有3個頁籤,模型、配置1和配置2。
一般用機械的朋友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配置1和配置2到底是幹嘛的
配置1和配置2就是使用配置出圖的地方
當圖面很多時,使用配置出圖可以減少很多出圖的時間
另外當我們在圖面上出現許多”同個地方”,但顯示比例不同、顯示方式不同或角度不同時,如果我們要進行修改,需要修改很多地方,而配置出圖的出現幫我們解決的這個困擾
配置上面可以先建立我們的圖框,再來需要建立「視埠」,視埠像是一個洞,洞後面是我們的模型,厲害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在視埠裡面再插入很多個視埠,這些視埠可以顯示不同的比例,可以想像成從洞後面可以看到模型,洞裡面還可以建立其他的洞,這些洞可以顯示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比例
,但不管有多少洞,模型都是同一個,我們只要改模型就能把所有洞的顯示畫面一起更改!
不過配置出圖前需要進行設定,本篇我們先來設定出好的配置環境
【操作教學】
*操作細節請見簡報,簡報連結:
顯示配置的選項
配置設定
設定印表機
設定可列印範圍
將圖框設定成圖塊
將圖塊插入配置頁面
更改視埠或建立新視埠
設定視埠比例
其他參考資料(非本人所撰寫):
AUTO CAD 配置出圖 01: (共8部影片,可以依影片內慢慢找其他部)
看更多
3 2 23943 2
職涯診所

03/19 21:50

0 0 967 0
袁丞宗

製圖員

2021/11/25

第二十篇_機械製圖_實務_成型刀具設計
第二十篇_機械製圖_實務_成型刀具設計
【前言】
前面我們建立了機械製圖所需要的基本環境與知識,接下來我們要使用前面所教學的東西,我們先用成型刀具來練習機械製圖
【學習目標】
1. 了解何謂成型刀具
2. 了解成型刀具的製圖重點
3. 使用AUTOCAD進行刀具設計
【基本知識】
成型刀具是一種使用於切削類型的機械加工設備(如車床、銑床)的快速成型刀具。
有成型鑽頭、銑刀、車刀等等,以鑽頭為例,當一個孔洞有多個階層和倒角,需要使用多把標準刀具進行加工,而因為成型刀具的型狀和孔洞一樣,所以只要使用這把成型鑽頭,鑽一次就完成,就能減少多種刀具換刀與加工的時間。
有或者該孔洞有特殊的型狀,比如錐度或是唇角,標準刀具無法加工,也必須使用成行刀具進行加工
成型刀具除了要有產品加工的型狀以外,加工時也不能發生干涉(閃避夾治具),同時越粗的刀具雖然加工剛性越好,但也越貴,還有加工型狀的尺寸不能跟產品一樣,必須要有適合的公差,同時必須標註出適合的刀具型態(比如刀具材質、鑽頭或銑刀、螺旋刃或直刃、刃數、加工材質和刀具是否出水……等等)
成型刀具都是依照產品去設計的,都是客製的,加工廠商需要自行設計並發包給刀具廠商進行製作
此時我們需要優秀的製圖員進行繪製!
【操作教學】
*操作細節請見簡報
簡報中提供2種產品需要的加工尺寸,請依照該產品設計出對應的成型刀具
第1種得參考答案由簡報中提供,其他下篇提供,可以先自行練習
進行刀具繪圖時,只需要標記出正確尺寸與表達出加工型狀即可,不需要劃出刀刃的曲線
真的想畫刀刃曲線建議使用其他3D軟體
【注意事項】
【問題】
Q1:在台灣可以找那些刀具商製作成型刀具呢?
幾乎所有的刀具商都能加工成型刀具,甚至可以找代理商,代理商能幫你找到適合的加工廠商
我個人有合作過的有
景明
金利成
正河源(但刀具不是他們主要的業務)
代理商有
德益達
請注意一件事情,成型刀具並非把圖給廠商即可,最好透過技術人員與對方業務的聯絡,好確認出一些圖面較難表達的資訊(比如你想要加工多快、壽命有沒有要求、機台轉速限制、用在車床還是銑床、加工前有沒有引孔……等等)
以景明為例,可以參考這份補充參考資料:http://www.cmtec.com.tw/admin/technology/front/service.php?id=14
其他可以參考刀具商提供的實體型錄,裡面有更多的刀具相關知識
看更多
2 4 5055 1
頂尖國際工程顧問

2024/01/17

BIM究竟是甚麼? 關於BIM在建築業的功能及其特色
若您在建築工程相關行業工作,可能曾經聽過BIM一詞,但對於它的實際應用一知半解。事實上,BIM的概念已經引進台灣10多餘年,逐漸演變成建築行業的新趨勢。接下來,我們將簡單介紹,帶您了解BIM帶來的效益。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中文全名為「建築資訊模型」。與其字面上的意義有所不同,實際上,BIM是一種將資訊數位化的工程和建造管理方法。它透過在同一平台整合所有建築相關的資訊,並建立、管理建築項目的虛擬3D模型,目的在提高整個設計、建造和運營過程的效率。
BIM的主要特點:
(1)三維建模(3D Modeling):以3D建模為核心,創建建築物或基礎設施的全景三維模型,展現真實世界的空間關係和外觀。
(2)訊息模型(Information Modeling):BIM整合了豐富的建築元素資訊,包括物理特性、功能、成本、時間等,能更有效的對施工項目進行管理。
(3)時間及成本模擬(Time and Cost Simulation):BIM能夠模擬項目在不同時間點的變化以及相關成本的變動,有助於預測和控制項目成本。
(4)建築生命週期管理(Lifecycle Management): BIM不僅應用於設計和建造,並提供實時資訊改進設施管理和維護,增加了建築物或基礎設施的可持續性。
(5)協同作業(Collaboration): BIM能夠促進多方合作,各領域的專業人員可以在同一平台上共同工作,不僅改進雙方之間的溝通效率,並減少信息斷層和誤解。
看更多
6 3 8186 2
不知如何開始學習嗎? 先進行技能挑戰吧~
我要挑戰
我要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