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軟體專案主管

軟體專案主管
更多
月薪中位數 了解更多薪水資訊
$8.5萬
年資 3-5 年
$9萬
年資 10 年以上
軟體專案主管 都在看
工程師必備資源!Stack Overflow 讓你從菜鳥變高手,破解技術疑難的程式設計論壇指南
工程師必備資源!Stack Overflow 讓你從菜鳥變高手,破解技術疑難的程式設計論壇指南
想知道程式設計問題在哪裡能快速找到解決方案?Stack Overflow 是一個專門為程式設計師而設的技術問答論壇,擁有龐大的專業社群和高質量的技術資源。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資深開發者,這裡都能幫助你解答各種技術疑難,節省搜尋答案的時間。本文將詳細介紹 Stack Overflow 是什麼、如何在此尋求支援,並提供一些使用論壇的小技巧,讓你迅速上手! ▍什麼是 Stack Overflow? Stack Overflow 是一個由 Jeff Atwood 和 Joel Spolsky 於 2008 年創立的程式設計問答平台。它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幫助全球的開發者解決程式設計上的疑難雜症,並為技術社群創造一個專業且有效的知識分享空間。與傳統的論壇不同,Stack Overflow 以問答(Q&A)的形式運作,使用者可以發表技術相關的問題,其他社群成員則能直接回覆答案,構成了一個強大的互助社群。 ▍Stack Overflow 的運作機制 Stack Overflow 的設計有別於一般的網路論壇,它擁有嚴謹的問答結構和評分系統,保證了回答的質量和實用性。使用者可以提出問題並獲得回答,然後對解答進行評分,幫助其他成員更快地找到最有幫助的資訊。 1. 評分系統與積分獎勵 在 Stack Overflow 上,每個回答都可以被社群點讚或點踩,並根據這些互動獲得「積分」。這些積分的累積讓用戶逐漸解鎖更多平台權限,如編輯他人的回答、標記問題的重複性、甚至進行投票管理。這一制度鼓勵用戶提供有價值的回答,形成一個高效且高質量的技術交流平台。 2. 專業知識的篩選與分享 Stack Overflow 上的問題涵蓋了從前端到後端的各種程式語言、框架、工具和技術。無論是程式語言的基本知識,還是特定技術框架的使用,都能在 Stack Overflow 上找到對應的討論和答案。這樣的設計不僅方便了使用者找到特定的技術解決方案,也提升了知識的篩選效率。 3. 專業社群與活躍度 Stack Overflow 的另一個顯著特色是擁有龐大的專業程式設計社群,全球成員涵蓋了初學者、資深開發者及技術領導者,每天都在進行大量的問題與回答。這意味著無論遇到什麼技術難題,你通常都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解決方案,甚至在搜尋框輸入問題時便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節省大量時間。 ▍如何有效使用 Stack Overflow 雖然 Stack Overflow 的問答模式非常直觀,但有效利用這個平台仍需掌握一些要點,才能更快地獲得高質量的回應。以下是一些在使用 Stack Overflow 時的實用技巧: 1. 問題的清晰描述 提出問題時,務必將問題敘述清楚並提供足夠的細節。這包括程式碼的片段、錯誤訊息、環境設定等,這樣能幫助回答者更快速、準確地給出解決方案。建議問題標題直接點出你的問題,讓社群成員在快速瀏覽時便能理解你的需求。 2. 標籤的使用 Stack Overflow 支援在問題中添加相關標籤,這些標籤可以幫助問題更快速被社群中熟悉該技術領域的成員看到。標籤如 python、javascript、web-development 等等,都是常見的技術標籤,幫助問題被適合的專業人士看見,增加得到高質量回答的機會。 3. 有禮且積極回應 回答者大多都是出於幫助的動機回覆問題,因此保持良好的互動態度非常重要。若回答者的回應對你有幫助,記得對其點讚或標記為「已解答」,這樣不僅能鼓勵回答者,也能幫助其他有相似疑問的人更快找到解答。 ▍Stack Overflow 的社群規範 Stack Overflow 對於社群的互動有明確的規範,要求使用者的問答內容保持專業、清晰且尊重他人。提問前建議先確認問題是否已被討論過,避免重複問題出現。此外,對於不適當的回應,社群成員可進行舉報,以維持論壇的良好氛圍。 ▍Stack Overflow 的優勢與限制 【優勢】 ● 豐富的知識資源:數以百萬計的問答資料庫,涵蓋各種主流技術。 ● 即時性:活躍的全球技術社群,能快速獲得解答。 ● 學習與分享:使用者可以從回答和評論中進一步學習,增進知識。 【限制】 ● 內容限制:Stack Overflow 的問答模式不適合進行太過廣泛的技術討論。 ● 積分制度:對於新使用者來說,累積積分並解鎖更多功能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Stack Overflow 作為一個專業的程式設計問答平台,不僅提供了快速解決技術疑難的方法,還讓開發者通過回答問題來互相學習並增進技術水平。無論你是新手還是資深程式設計師,Stack Overflow 都是解決程式問題的理想場所。透過這個平台,你不僅能迅速找到答案,還能將自身的經驗分享給社群,讓整體技術圈得以成長。 ➤ 了解更多:https://stackoverflow.com/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Sun Certified Programmer for
Sun Certified Programmer for
SCJP 的考試重點是著重在Java的程式語言本身,諸如運算子、語句、邏輯比較、屬性與方法、事件宣告與處理、變數與常數等等,以及Java本身所提供的內建基礎類別館,例如 java.io、java.lang.Thread、java.lang.Runnable、java.lang.Comparable與java.lang.String等類別與命名空間等的操作與使用,大多數的考試重點不會因為版本更動而改變,但在版本更替或是 Java 語言與類別館的演進時,考試重點可能會有所變更(例如早期會考 Abstract Window Toolkit,現在已廢考)。 以 SCJP 6.0 為例,目前考試主題分為七大項: 程式語言:宣告、初始化及定義範疇。 程式語言:流程控制。 基礎類別館:API內容。 基礎類別館:同時性。 基礎類別館:物件導向概念。 基礎類別館:集合與泛型。 綜合:基本原理。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98%87%E9%99%BD%E8%AA%8D%E8%AD%89Java%E7%A8%8B%E5%BC%8F%E5%93%A1
yes哥
【海外轉職前端】在菲律賓,從文職人員成功轉職前端工程師
【海外轉職前端】在菲律賓,從文職人員成功轉職前端工程師
大學畢業後,Sophie 前往菲律賓工作,擔任文職人員長達五年。在即將邁入三十之際,決心學習一門專業技能,避免被時代淘汰。在職學習歷時一年,終於成功在菲律賓轉職前端工程師,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是怎麼辦到的吧! 📌 從菲律賓工作開始 Sophie 大學畢業後,獨自前往菲律賓求職,在當地的語言學校擔任駐菲文職人員,一待就是五年。眼看三十歲即將到來,Sophie 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涯規劃,在這個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中,她開始擔心自己的專業能力會不會被時代淘汰。 剛好這時候,朋友成功轉職前端工程師,Sophie 在了解過後覺得可以試試看,雖然大學的時候有稍微接觸過程式設計,但其實不太熟悉。 在朋友的推薦下,先看了六角在 YouTube 的免費課程,逐漸了解轉職前端工程師需要準備的知識技能,規劃了自己的學習計畫。 📌 學習歷程 因為在國外工作,無法選擇線下實體教學,Sophie 在選擇課程的時候,就先以預錄好的線上影音課程為主。但預錄的課程有個缺點 —— 遇到問題時無法馬上得到解答,這時候六角的直播課程吸引了 Sophie,她覺得這種學習方式,更有系統、即時互動性更高、更專注,於是選擇加入了切版直播班。 💡 Sophie 的學習路線是: 切版直播班 > JavaScript 直播班 > Vue.js 直播班。每天花 1~2 個小時學習、做作業,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搭配 AI 工具解答,一年下來能看到明顯的進步。 在六角的直播班除了每週一次的線上課程,其他時間就照著老師的作業,安排自己學習進度。除此之外,她特別強調「分組學習真的很棒,能跟組員一起討論真的很有幫助!」跟組員之間互助學習,遇到不會的地方會向他們請教,看到組員們進步,也會激勵自己要快跟上,這些互動不僅促進學習,也培養了團隊精神。 📌 求職歷程:轉職第一份工作,先求累積經驗 在 Vue 直播班 結業後,Sophie 開始在華人工作網投遞履歷,他也提到「履歷一定要老實寫,別想著過度美化。」因為面試時,很多主管會問你為什麼想轉職,這時候直說想學一技之長。其實主管都知道你是培訓班出來的新鮮人,所以通常對你會蠻友善的。 另外,剛開始找工作,別太挑,重點是先累積經驗。Sophie 運氣很好,遇到的同事都很 nice,會輪流帶新人,她說:「這真的很重要,因為聽說有些公司對新人超兇的,可能就會消耗你的自信心。」 📌 最喜歡六角的… 最喜歡每週一次的助教解答時間,平常練習時遇到的問題,可以先記下來,到了每週固定時間就在 Discord 上一次問個夠,這種即時互動的方式,吸收效果會更好。 另外也會參加每個月的「大神來六角」,聽聽看業界講師的經驗分享,總能學到不少東西。 在海外上課難免會覺得有點孤單,不過,可能因為六角是南部的機構,我自己又剛好是南部人,總感覺特別親切,那時候雖然人在國外,但還是很依賴六角提供的學習資源,感覺就像有個溫暖的後盾一樣。 📌 給學弟妹的話 開始了就不要放棄,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堅持下去,自己就是贏家。 說實在的,都 30 歲了還轉職,說不怕騙人,我自己也曾掙扎,但想想,不試試看怎麼知道自己行不行?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挑戰,既然選了這條路,就咬牙撐下去吧。
六角學院 六角學院
WAF是什麼?白話解釋 Web防火牆功用,擋住DDoS的好幫手!身為PM必懂的工程術語
WAF是什麼?白話解釋 Web防火牆功用,擋住DDoS的好幫手!身為PM必懂的工程術語
Web Application Firewall(WAF),即網頁應用防火牆,是一種專門為網站安全設計的保護機制。它像一個站在網站門口的「守門人」,負責檢查所有進入網站的流量,過濾潛在的惡意行為。WAF 通常用於阻擋常見的網站攻擊,包括 SQL 注入、跨站腳本攻擊(XSS)、DDoS 攻擊等。本文將深入解釋 WAF 的功能及其應用情境,並介紹可能被 WAF 擋下的請求類型。 ▮ WAF 是什麼? WAF(Web Application Firewall)可以想像成網站的「警衛」,它專門保護網站不受惡意攻擊,特別是針對應用層的威脅。WAF 位於用戶請求和網站伺服器之間,通過預設規則來篩選和檢查流量,確保只有合法請求能夠進入網站。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1. 保護網站免受攻擊:WAF 能夠阻擋如 SQL 注入和 XSS 這類常見的網站攻擊,防止攻擊者竊取或破壞數據。 2. 分析與過濾流量:WAF 會根據請求內容、來源和模式來檢查流量的合法性,以確保網站安全性和用戶資料的完整性。 3. 提高用戶體驗:透過自動阻擋惡意流量,WAF 能有效減少網站的宕機或數據洩露的風險,提升整體用戶體驗。 ▮什麼情況下 WAF 會擋下請求? 1. SQL 查詢語句 - 當用戶提交與資料庫查詢相關的內容時,WAF 可能將其視為試圖訪問後端數據的行為,進而阻擋。 2. 內嵌腳本標籤 - 若用戶提交的內容中包含類似於腳本的標籤符號,WAF 可能判定為惡意程式碼注入,從而阻止請求。 3. 跨站請求偽造操作 - 當 WAF 偵測到某個請求可能誘導用戶執行未授權的動作時(如更改個人資料或密碼),它將攔截該請求。 4. 可疑檔案上傳 - 若用戶上傳的文件包含潛在執行程式或後端代碼,WAF 可能會將其視為威脅並拒絕上傳。 5. 重複大量請求 - 當短時間內出現大量類似請求時(如多次加載同一頁面),WAF 可能將其視為攻擊行為並阻止流量。 6. 文件路徑的變更操作 - 若請求中出現目錄導航字符,WAF 可能會判定為目錄遍歷行為並加以阻擋。 7. URL 參數的變動 - 若用戶試圖更改 URL 中的重要參數,例如修改產品價格或權限設置,WAF 可能將其視為潛在的篡改行為並阻止。 ▮ WAF 的應用價值 WAF 不僅是網站安全的防護措施,也是提升用戶體驗和數據安全的關鍵。它能夠在不影響網站正常運行的情況下,自動化地阻擋潛在威脅。對於產品經理來說,理解 WAF 的運作方式有助於更好地規劃產品開發和安全策略,確保在功能實現與安全防護之間取得平衡。 ▮ 總結 WAF 是網站安全策略中的重要一環,它不僅保護網站免受惡意攻擊,也能提高用戶的信任度和產品的穩定性。通過 WAF 的應用,網站能夠有效地篩選和過濾異常流量,確保產品能夠在安全環境下平穩運行。對於產品經理來說,理解 WAF 的功能與應用情境,能夠在產品開發過程中更有效地保障用戶安全並提升整體體驗。
104學習精靈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線上課程」微軟Asp.Net Core全端軟體工程師養成班
「線上課程」微軟Asp.Net Core全端軟體工程師養成班
限時特惠72折實施中,只到 6/5 立即暸解👉https://bit.ly/3TJkiPk 前端主要以Vue.js為核心,學習相關熱門的MVVM動態網站開發框架,後端主要以微軟的C#程式為主,學習ASP.NET Core MVC、Restful API微服務趨勢與SQL Server開發應用,最後模擬業界實務專題部整合署Microsoft Azure 認知服務。 此課程由微軟國際認證名師陳宗興親授,過去宗興老師已成功協助近 1000名的學員成功就業或轉職軟體工程師。💻且在職場後的整體平均留用率達到83%以上。⬆️ 此班最大特色為: ✅採用小班制教學方式 ✅避開平日上班時間,便於想轉職或精進的學員。 ✅採線上教學,側錄影片隨時複習。 ✅模擬業界整合專題,導師調教傳授。 此班適合的對象: ⭕️剛畢業或退伍,想從事軟體開發的社會新鮮人。 ⭕️已上過其他就業養成班,尚覺得技術能力需要提升者。 ⭕️具ASP.NET程式開發基礎,想學更深開發技術的人。 ⭕️在職者,但對目前薪水及工作不滿意,想轉換職業跑道者。 名額最後倒數❗️ 不用花十萬 現在就立即展開學習 邁向ASP.NET Core 跨平台全端開發工程師吧! (上期額滿,提早卡位最優惠!) 現在就立即報名👉https://bit.ly/3TJkiPk
X編 X School 軟體人才專業培訓機構
用 Copilot Studio 打造你的智能 AI 助理:簡單易懂的教學步驟指南、特色、應用場景
用 Copilot Studio 打造你的智能 AI 助理:簡單易懂的教學步驟指南、特色、應用場景
在當今數位時代,如何快速建立智能助理來提高工作效率,成為企業面臨的一大挑戰。本文將詳細介紹如何使用 Copilot Studio,並介紹其強大的功能和應用場景。讓你輕鬆打造功能強大的智能助理,無需技術背景也能上手。 ▍什麼是 Copilot Studio? Copilot Studio 是微軟推出的一個低代碼平台,讓用戶可以輕鬆建立和管理基於 AI 的智能助理。Copilot Studio 整合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無代碼圖形界面的工具。它能幫助企業快速構建智能助理,解決從簡單問題回答到複雜業務流程自動化的多種需求。無論是銷售、客服,還是內部人力資源管理,都能輕鬆應用這款工具 。 ▍為什麼選擇 Copilot Studio? ● 低代碼門檻:不需要編寫代碼,即使是非技術人員也能輕鬆上手。 ● 多渠道支持:可在網站、移動應用、Microsoft Teams 等多種平台上運行。 ● 強大的分析功能:內建分析工具,實時監控和優化 Copilot 的性能。 ▍如何使用 Copilot Studio? ➤ 進入 Copilot Studio: ● 在 Microsoft Teams 應用中,搜尋並添加 Power Virtual Agents 應用(這是 Copilot Studio 的前身)。 ● 開啟應用進入 Copilot Studio 主頁。 ➤ 建立你的 Copilot: ● 點擊「Start now」(立即開始),選擇或創建一個管理 Copilot 的團隊。 ● 根據需求設定 Copilot 的回答範圍和內容,例如,為人力資源部門設置回答員工假期、福利等常見問題 。 ➤ 設計對話流程: 使用圖形化界面設計對話流程,無需代碼。添加各種問題和回答,設定不同的回答邏輯,使 Copilot 能根據用戶的提問給出合適的回應 。 ➤ 測試你的 Copilot: 在發布之前,先在 Copilot Studio 中測試你的 Copilot。模擬用戶提問,觀察 Copilot 的反應並進行調整 。 ➤ 發布你的 Copilot: 當你對 Copilot 的表現滿意後,將其發布到不同的平台,如企業內部網站、Microsoft Teams 等 。 ➤ 監控和優化: 利用 Copilot Studio 的分析工具,監控 Copilot 的性能。查看會話量、解決問題效率等關鍵指標,根據數據進行優化 。 ▍Copilot Studio 的應用場景 ● 資訊維運機器人: 資訊人員經常需要查詢電腦的 IP 位址。以往需要手動輸入指令,但現在可以利用 Copilot Studio 創建一個聊天機器人,透過 GPT 的知識庫自動生成正確的指令,如「IP Config」,幫助快速查詢並進行維護工作。 ● 整合不同服務: Copilot Studio 能將原本分散的企業服務整合到一個界面上。可以設定機器人來啟動不同的自動化流程,查詢數據,這樣可以跨越多個業務系統,提升流程自動化的效率 。 ● 超自動化: Copilot Studio 不僅限於簡單的自動化,它能解決更複雜的商業問題。它內建了多種預設連接器,只需要簡單設置就能實現自動化操作,例如自動發送電子郵件。 ● 優化檔案搜尋: Copilot Studio 內建生成式 AI,企業可以簡單設置資料來源,如 SharePoint 或 OneDrive,快速增強聊天機器人的回覆能力,節省客製時間。 ● 結合 UpGPT 解決方案: 安然科技提供的 UpGPT 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更好地管理 Copilot Studio 的知識庫。企業可以為不同部門建立和管理專屬的知識庫,上傳各種格式的文件,支持多種語言,AI 會自動識別並轉換語言。 ● 建立多渠道機器人: 企業可以使用 Copilot Studio 與 UpGPT 創建不同用途的機器人。對外的客服機器人可以連接到 LINE、FB、IG 等平台;對內的服務機器人可以在 Teams 上運行。 Copilot Studio 是一款功能強大且易於使用的工具,無需編程背景也能輕鬆建立智能助理。它的多渠道支持和強大的分析功能,能幫助企業提高效率,優化用戶體驗。無論是資訊維運、自動化流程,還是優化檔案搜尋,Copilot Studio 都能為你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現在就開始使用 Copilot Studio,打造屬於你的智能助理吧!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所有人都可以用了!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進入公開測試:整合第三方工具,提升開發效率
所有人都可以用了!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進入公開測試:整合第三方工具,提升開發效率
隨著 GitHub 持續進步,其 AI 開發助手 GitHub Copilot 也迎來了重要更新──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這項全新擴充功能現已進入公開測試階段,旨在整合多款第三方工具如 Docker、Azure、MongoDB 等,讓開發者能直接在 Copilot Chat 內與這些工具互動。這篇文章將深入介紹這項新功能的運作方式、能解決哪些開發過程中的痛點,以及對開發者和企業的價值。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是什麼?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是一項讓開發者在編碼過程中無需離開工作環境即可直接調用外部工具的新功能。這些擴充程式不僅可以與第三方工具整合,還能支援內部專有工具,讓開發者能夠更輕鬆地維持工作流程的一致性和效率。簡單來說,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提供了一個開發者可依需求打造、整合各種工具的開放平台,旨在提升整體開發效率。 目前,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支援 Docker、Microsoft Azure、Teams、MongoDB、Sentry 和 Stripe 等第三方工具,且未來會不斷擴展其支援範圍,滿足更多開發者的需求。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的功能與優勢 1. 提升開發效率,減少切換工具的時間 開發者經常需要切換不同的工具來解決問題,如從 GitHub 查看程式碼、再轉到 Docker 管理容器、最後進入 MongoDB 進行資料庫管理。而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則將這些工具整合至 Copilot Chat 介面中,開發者可直接透過自然語言與這些工具互動,不需再進行工具之間的切換,節省寶貴的時間並減少操作的繁瑣度。 2. 支援內部專有工具與工作流程 除了預設支援的第三方工具,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也允許開發者自定義擴充功能,並將公司內部的 API 與工具整合進來。這對企業來說是一項重要功能,因為它能夠針對公司專屬的工作流程與標準進行優化,讓開發人員在使用 GitHub Copilot 時,可以更精確地遵循企業內部的工作流程和開發規範。 3. 即時回應問題,加速問題解決流程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可以即時響應問題並加速問題的解決。假設你在處理資料庫錯誤時,可以同時從多個工具獲取相關資料和日誌,再透過工具如 Sentry 來進行錯誤排查,最後直接在 Copilot 內部進行部署。這樣的工作流程能幫助開發人員在更短的時間內找到解決方案,極大提高了生產力。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如何幫助開發者? 對於開發者來說,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提供了更為簡化的開發體驗。無論是個人開發者還是企業開發團隊,這些擴充程式的優勢在於能夠提升專案進度,降低錯誤排查時間,並且減少中斷工作流程的情況。例如,一個剛進入 DevOps 團隊的新成員,可以使用公司定制的 Copilot Extensions 來獲取內部專業知識,並直接在 Copilot Chat 中執行具體的操作,這不僅加速了新成員的上手速度,還減少了學習其他工具介面的時間。 此外,這些擴充功能還提供了直接從 Copilot 介面存取文件、測試計劃、問題單等資料的能力,讓開發者能夠在編輯器中便捷地進行查詢,避免了繁瑣的查找過程。 ▍開發者與企業的定制化擴充方案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不僅對個人開發者有利,對企業來說更是提供了一個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企業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建立專屬的擴充程式,這些擴充程式可以將企業的內部開發流程、規範以及專有工具整合進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開發生態系統。如此一來,開發人員可以更輕鬆地遵守企業的內部規範,並且減少錯誤和不一致的情況發生。 例如,Octopus 團隊利用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建立了一個擴充程式,讓開發者能夠在 Copilot Chat 中隨時獲取內部系統的專業知識與流程,從而加速了產品部署與問題解決的速度。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的未來展望 隨著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的推出,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開發工具與它整合,提供開發人員一個無縫的工作流程。對於第三方工具的開發者來說,這也代表著一個巨大機會,他們可以通過 GitHub Marketplace 將自己的工具展示給更廣大的開發者社群。 同時,GitHub 將持續改進這項平台,並根據使用者的反饋優化其功能。未來的 AI 輔助開發不僅僅是提高程式碼建議的智能程度,而是創造一個更加靈活、可擴展的環境,讓每個開發者與企業都能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調整。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 的推出,為開發者與企業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工具整合平台,讓工作流程更加流暢、問題解決更為高效。無論是第三方工具還是內部定制方案,這些擴充功能都能幫助開發者專注於核心業務問題,減少切換工具和查找資料的時間,從而大幅提升生產力。 現在就試試 GitHub Copilot Extensions,看看它如何改變你的開發流程吧! ➤ 了解更多:https://github.blog/news-insights/product-news/enhancing-the-github-copilot-ecosystem-with-copilot-extensions-now-in-public-beta/?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勞動部統計常見勞資爭議類型
勞動部統計常見勞資爭議類型
根據勞動部1月3日發布數據顯示,全國勞資爭議案件數近5年約維持在2萬5千至2萬7千件間,爭議類型最多的案件為「積欠工資(包含加班費)」,其次為「未給付資遣費」、「積欠職業災害補償」與「契約爭議」。 112年案件數計2萬5,731件,其中積欠工資計1萬815件占42%,其次為給付資遣費6,238件(24%)、職業災害補償1,814件(7%)及契約爭議1,808件(7%),上述4大爭議類型合計已達該年度整體案件比例8成,而113年截至9月為止,整體爭議類型件數比例亦相同。 4大爭議類型比例最大的是積欠工資爭議(包括「積欠加班費」),常見企業在工資或加班費的計算上未遵守法令規定;在契約爭議上,包含勞工對雇主片面終止勞動契約未符合勞動基準法規定的法定事由,而主張「恢復僱傭關係」的爭議,探求爭議發生的原因,常見企業終止勞動契約未遵守「解僱最後手段性原則」或是忽略履行與勞工所約定的契約內容,因此產生爭議。 新聞來源:https://www.mol.gov.tw/1607/1632/1633/77731/post
蘇宏文 人資法令學習成長班
解放 UI/UX 工程師的生產力:v0 AI 工具讓網頁設計從此變簡單|功能優勢、應用場景、方案費用
解放 UI/UX 工程師的生產力:v0 AI 工具讓網頁設計從此變簡單|功能優勢、應用場景、方案費用
你是一名 UI/UX 工程師嗎?是否在面對繁瑣的網頁元件設計與開發時感到壓力?v0 AI 工具將徹底改變你的工作方式。透過這款生成式 AI 工具,你可以輕鬆地將設計概念轉化為代碼,節省時間並提升效率,讓你專注於更具創意的工作。 在現代網頁設計與開發中,UI/UX 工程師的工作變得愈加重要,但同時也更具挑戰性。傳統的開發流程中,從設計到編碼,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精心打磨,這不僅費時,還可能出現溝通不順、實現困難等問題。這時,一個強大的 AI 工具便成了救星。Vercel 的 v0 AI 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痛點而誕生。 ▍v0 AI 是什麼? v0 是由 Vercel 推出的一款生成式 AI 工具,專門為 UI/UX 工程師設計。它能根據你的文字描述自動生成對應的網頁 UI 元件,並生成包含 React、Tailwind CSS 和 Shadcn UI 等現代前端技術的代碼。對於那些想要快速搭建網站或者進行原型設計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革命性的工具。 ▍如何使用 v0 AI? v0 AI 的工作原理相當簡單,但功能強大。首先,用戶只需輸入簡單的文字提示,描述他們需要的 UI 元件,如「一個簡單的聯絡表單」或「帶有暗模式的首頁橫幅」。隨後,v0 會根據這些描述,自動生成多個 UI 元件的代碼選項。用戶可以從這些選項中挑選最符合需求的一個,並且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和優化。 這個過程大大簡化了 UI/UX 工程師的工作,使得即便是對於非技術背景的人員,也能輕鬆上手,從而加快設計與開發的整體流程。更重要的是,這款工具生成的代碼是基於現代前端框架的,因此與現有的技術棧無縫兼容。 ▍v0 AI 的優勢 ● 節省時間和精力:過去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設計和編寫代碼的部分,現在只需簡單描述,即可由 v0 AI 自動完成,這讓工程師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創意設計和優化上。 ● 提高效率:v0 AI 能夠根據文字提示自動生成多個選項,讓 UI/UX 工程師可以快速篩選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避免了反覆修改的麻煩。 ● 降低技術門檻:對於非技術背景的設計師來說,v0 AI 提供了一個友好的介面,讓他們無需深入理解代碼,就能輕鬆完成設計工作。 ● 現代技術支持:v0 生成的代碼基於 React、Tailwind CSS 和 Shadcn UI 等現代前端技術,確保生成的元件能夠與現有項目完美整合,無需額外的調整。 ▍v0 AI 的方案與費用 v0 AI 目前提供了兩種方案:免費版與付費版。免費版每月提供 200 個生成點數,適合小型項目或偶爾使用的用戶。付費版則每月提供 5000 個生成點數,月費為 20 美元,適合需要頻繁使用的專業設計師或開發團隊。 對於需要更高生成量或進階功能的用戶,付費方案無疑更具吸引力,因為它不僅提供更多的生成點數,還可能包括未來的高級功能更新和技術支持。 ▍v0 AI 的應用場景 不論你是剛入門的 UI/UX 工程師,還是經驗豐富的開發者,v0 AI 都能為你提供便利。對於初學者來說,它是一個學習和實踐設計概念的好幫手;而對於專業人士,它則是提升生產力的利器,幫助你在短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網頁設計。 此外,v0 還非常適合快速迭代和原型設計。在項目的早期階段,設計師可以通過 v0 快速生成多種設計方案,並與團隊進行討論和修改,最終選擇最佳方案進行深入開發。 v0 AI 的出現,為 UI/UX 工程師以及整個設計開發領域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透過這款工具,你可以更快速、更有效率地完成網頁設計,並在設計過程中保持高度的靈活性。不論你的需求是什麼,v0 都能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幫助你輕鬆應對各種挑戰。如果你還沒有試過這款工具,現在就是最佳的時機。 ➤ 立即使用:https://v0.dev/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免費報名】政府補助↘免費18週↘非工程師背景也能轉職AI工程師 。線上說明會
【免費報名】政府補助↘免費18週↘非工程師背景也能轉職AI工程師 。線上說明會
你是否曾應徵AI工程師,卻沒有收到任何面試邀約? 你是否想轉換跑道當AI工程師,但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始? 緯育TibaMe 現正舉辦【轉職AI領域工程師。課程說明會】 透過「AI智慧應用開發實戰養成班」18週培訓課程, 從基礎 → 進階,從進階 → 完成專題作品,協助您成功轉職! 本課程為實體課程,只要你符合政府補助標準, 即可享有100%補助,還可以每個月拿到學習獎勵金 【 產業新尖兵計畫通過 】政府補助最高學費10萬元: ◆ 年滿15歲至29歲之本國籍青年通過審核扣除自負額一萬元之外課程全額免費 ◆ 培訓期間勞發屬發給每月最高8千元生活津貼 ◆ 培訓期間享勞 (訓) 保 這堂課程適合怎樣的學員? ◆ 想要入門AI大數據領域的人 ◆ 剛畢業或退伍還在迷惘的人 ◆ 有相關經驗但專業不足的人 【非工程背景,你也迷惘?是否要轉職AI工程師嗎?】 透過500小時,18週的培訓,完成專題作品,透過企業與104就業媒合!協助你成功轉職吧!! 趕緊來報名說明會|https://user266414.pse.is/763nb3
104學習精靈 職涯學習課程專文推薦
不要再單純把問題帶給主管,改成這樣做讓主管更信任你!PM產品經理職場談
不要再單純把問題帶給主管,改成這樣做讓主管更信任你!PM產品經理職場談
在產品經理(PM)的工作中,面對挑戰和問題是常態。主管通常會鼓勵PM帶著解決方案來尋求幫助,而不是單純地報告問題。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加速問題的解決,還能提升PM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決策水平。當產品經理(PM)遇到問題時,主管常常會建議他們帶著解決方案來尋求幫忙,這主要是因為這樣有助於以下幾個方面: 1. 展示主動性和問題解決能力:主管希望看到的是PM有能力主動識別問題,並且具備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這樣不僅能讓主管知道PM能獨立處理問題,還能顯示出他們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而不僅僅是依賴他人的指導。 2. 節省時間和資源:如果PM在遇到問題時已經考慮過幾種可能的解決方案,那麼主管可以更快地給出建議或指導,避免從頭開始討論問題,這樣可以更高效地解決問題,尤其是在繁忙的工作環境中。 3. 促進批判性思維:當PM自己提出解決方案並與主管討論時,這是一個互相檢驗和精進解決方案的過程。主管可以幫助PM分析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否合理,是否考慮了所有風險或替代方案,這有助於PM提升批判性思維。 4. 提升決策能力:在帶著解決方案來找主管的過程中,PM不僅是學會如何識別問題,還會提升他們的決策能力。這對PM的成長非常重要,因為他們的工作通常涉及到大量的決策,能夠在問題出現時快速提出解決方案,對最終決策的把握有很大幫助。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PM在開發過程中遇到需求變更的挑戰,主管可能會期望PM在尋求幫助時,提出幾種具體的應對方案,而不是僅僅告訴主管“需求變了”。例如,PM可以提出兩個選項:一是延後交付時間以確保品質,二是優先處理最關鍵的需求,調整其他功能的交付計劃。這樣,主管不僅能了解問題的背景,還能與PM一起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 總之,帶著解決方案來找主管是一種對PM自身能力的要求,這能夠幫助他們在工作中更加自信和高效地處理問題。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產品發想→落地規劃,3週帶你踏進產品經理領域!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產品發想→落地規劃,3週帶你踏進產品經理領域!
🔵「轉職PM,從零開始該做哪些準備?」 🔵「產品經理挑年薪百萬真的不難?」 104人力銀行與商業思維學院 合辦「產品經理學習營」,從產品發想→落地規劃,三週帶你做出產品提案!8月開班:三次假日上課培訓,免請假,零經驗也OK!帶你快速與業界接軌~ 🔥今年104早鳥$5990🔥(去年早鳥$8499) 🟢單人報名:最高還可以領$300券現折 🟢單人與團報:前150名可再送100元LINE點數 ⚡ 單人報名早鳥賺$2,909(與去年早鳥相比) ⚡ 單人購課報名: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8aed491-2652-45e6-921e-ecf2bf700b8b I人可以找伴一起,雙人團報: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7a186d37-b0f5-4584-a023-965165fbd08d 團體一起報名,三人團報: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bcb0c8b9-f343-41db-81c4-3cd84aa48f34 本學習特色: 🔸無經驗不怕,有助教帶你陪跑成長! 🔸實體線上直播營,跨區都可參加! 🔸104實戰題目:挑戰 104人力銀行 企業真實案例,不再紙上談兵,真正的做中學。 🔸假日上課學習,不用請假,完課取得證書。 🔸本次學習還有7小時的免費預習影片,每次課後的回放影片,可以供你學習觀看到2026/8。 🔸由商業思維學院名師,三週帶你完成真正的【產品提案】。
104學習精靈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40歲轉職?別擔心,這個故事告訴你答案!
40歲轉職?別擔心,這個故事告訴你答案!
阿明今年剛滿40歲,正值事業的中場休息。朋友們常笑說,40歲的男人正是職場的黃金時期,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應該是穩步上升的階段。然而,阿明卻陷入了一個難題:他越來越覺得現有的工作沒有挑戰性,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在這個職位上繼續發光發熱。 ​ 回想起來,阿明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了這家公司,一待就是18年。起初,他和其他年輕同事一樣充滿幹勁,努力學習、奮力拼搏,逐漸從基層員工升到了中階主管。但近幾年來,他開始覺得工作變得枯燥,仿佛每天都在重複相同的事情,內心那股對工作的熱情漸漸消退。 ​ 有一天,阿明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席間大家熱烈討論著近況。阿強,一位40歲時勇敢轉職的老同學,成為了焦點。他曾在銀行業任職多年,但在40歲那年毅然決定轉行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這一決定當時讓不少人捏了把冷汗,畢竟40歲轉職,風險可不小。然而,阿強卻笑著說:「轉職的過程雖然艱難,但現在回頭看,這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 ​ 阿明聽了,心中產生了共鳴。當時,阿強的故事給了他不少啟發,但他也忍不住問:「那時候不怕嗎?40歲才開始學程式,難道不會覺得太晚了?」阿強聳聳肩,笑著回答:「當然怕啊,但我更怕的是在自己討厭的工作裡越陷越深,最後失去所有的熱情。」 ​ 這句話深深刺中了阿明的內心。回到家後,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腦子裡全是阿強的話。轉職這件事,他也不是沒有想過,只是一直因為各種顧慮而遲遲沒有行動。40歲了,再去學新的技能,還來得及嗎?如果失敗了,家庭怎麼辦?他越想越糾結,感覺自己被困在了一個死胡同裡。 ​ 最終,阿明決定尋求專業的職涯諮詢幫助。他找了一位資深的職涯顧問,將自己的困惑和恐懼一一傾訴。顧問聽完後,並沒有急著給他建議,而是問了他幾個關鍵問題:「你對現在的工作有什麼不滿?你覺得什麼樣的工作能夠讓你重新找回熱情?」這些問題讓阿明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 經過幾次深入的對話,顧問幫助阿明理清了思緒。事實上,阿明並非害怕轉職本身,而是害怕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但顧問提醒他:「40歲轉職並不等於從零開始,而是帶著你多年的經驗和智慧,為自己的未來做更好的規劃。」 ​ 在顧問的指導下,阿明開始積極探索新的職涯方向。他參加了一些進修課程,學習數位行銷和專案管理,這些技能正是他長久以來一直想學卻沒有機會去學的。隨著學習的深入,他發現自己的視野變得更廣,對未來的選擇也更多元。他開始接觸一些新興產業,並參與了幾個跨部門專案,慢慢地,他不再害怕轉職,而是充滿了期待。 ​ 幾個月後,阿明終於鼓起勇氣,決定轉職到一家公司,擔任數位行銷主管。這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對他來說充滿了挑戰,但也正是這種挑戰讓他重新找回了對工作的熱情。他每天都沉浸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吸收新知識,運用新技能,逐漸在新的職位上站穩了腳步。 ​ 現在,當阿明回顧這段歷程時,他感到無比自豪。轉職的決定雖然來得晚了一點,但他從不後悔。因為這次轉變,他找回了久違的動力,並且發現了自己在新領域中的潛能。「40歲轉職,不僅是可能的,還可能是人生的另一個黃金時期。」阿明笑著對後輩們說。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40歲並不是職業生涯的終點,相反,它可能是一個全新的起點。如果你也在這個年齡段,對目前的工作感到厭倦或不滿,不妨像阿明一樣,勇敢地去探索新的可能性。或許一開始會感到害怕和不安,但只要你願意學習和改變,40歲轉職不僅來得及,還可能讓你的人生再創高峰。 ​ 每個人都有權利追求更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無論年齡多少,關鍵在於是否有勇氣踏出第一步。記住,40歲不是結束,而是另一段精彩旅程的開始。
蒲朝棟 職涯聊天室
深入淺出Go
深入淺出Go
「《深入淺出Go》對於只想能所學即所用,而不想在無止盡的語法與技術細節中掙扎的我們真是恰到好處。只需要付出一點心力,就算你工作的主力是其他程式語言,依然能在這本書中學到不少相當受用的新知。」 Peter Cooper Golang Weekly編輯 你將從本書學到什麼? Go讓打造出精簡、可信及有效率的軟體變得簡單,而這本書讓程式設計者能夠輕鬆上手。Go是針對高效能網路應用及多執行緒所設計的,可以如同Python及JavaScript這樣的程式語言易於閱讀和使用。透過這本書中的範例,你可以實地演練這個語言學習如何編寫Go的程式。最棒的是,你會了解初學Go應該知道的慣例及技巧。 本書為何如此與眾不同 我們認為你的時間寶貴,不應該浪費在與新概念周旋不下的窘境中。運用認知科學與學習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精心建構出一段引發多重感知的學習體驗。《深入淺出Go》採取專為大腦運作而設計的豐富視覺化風格,而不是令你昏昏欲睡的冗贅敘述。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v_A563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產品開發過程,PRD(產品需求文檔) 與 Spec(產品規格文件)是什麼?
產品開發過程,PRD(產品需求文檔) 與 Spec(產品規格文件)是什麼?
PRD 是 "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產品需求文檔)的縮寫。PRD 是一份詳細描述產品功能、特性和要求的文檔,通常由產品經理(PM)撰寫。它的主要目的是向開發團隊和其他相關方傳達產品的需求和期望,確保所有人對產品的理解一致。 【PRD 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1. 產品概述:產品的基本介紹,包括目標市場和目標用戶。 2. 目標:產品的主要目標和預期成果。 3. 功能需求:詳細描述產品的各個功能和特性,通常按優先級排序。 4. 用戶體驗(UX)需求:關於用戶界面和用戶互動的要求。 5. 技術需求:包括技術架構、平台支持、性能要求等。 6. 非功能需求:如安全性、可擴展性、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 7. 測試需求:測試計劃和測試標準。 8. 依賴性和限制:需要的資源、依賴的技術或系統,以及可能的限制。 PRD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它能幫助團隊明確目標,避免誤解,確保最終產品符合預期。 ⁋ Spec 是 "Specification"(規範或說明書)的縮寫。在產品開發過程中,Spec 是一份詳細描述產品、系統或組件的技術要求和功能的文檔。Spec 和 PRD 之間有些重疊,但兩者側重點有所不同: 1. 目標受眾: - PRD:主要針對產品經理、開發團隊和設計團隊,目的是傳達產品的需求和目標。 - Spec:通常針對開發團隊、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更加技術和細節導向。 2. 內容側重: - PRD:側重於產品的功能需求、用戶需求和商業目標,描述產品應該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麼做。 - Spec:側重於具體的技術實現細節,描述產品或系統如何運作,包括數據結構、算法、接口、協議等技術細節。 3. 詳細程度: - PRD:比較概括,提供高層次的視圖和用戶場景。 - Spec:非常詳細,提供低層次的實施細節和技術規範。 【Spec 的常見內容包括】 1. 系統概述:系統或組件的總體描述。 2. 功能說明:具體功能的詳細描述,包括輸入、處理和輸出。 3. 技術架構:系統的架構設計和技術棧。 4. 數據模型:數據結構和數據庫設計。 5. 接口規範:API 和其他接口的詳細說明,包括參數、返回值和錯誤處理。 6. 算法描述:關鍵算法的詳細描述和流程。 7. 性能要求:性能指標和優化目標。 8. 測試規範:測試計劃、測試用例和驗收標準。 Spec 通常是技術團隊在開發過程中的主要參考文檔,用於確保技術實現符合設計和需求。在實踐中,Spec 和 PRD 可能會結合使用,以提供完整的產品和技術視圖。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在職進修】克服弱點、善用框架,掌握全端整合開發
【在職進修】克服弱點、善用框架,掌握全端整合開發
台大農化系、生醫電資所的上竣,現為軟體工程師,負責全端網頁開發,以及 DevOps。在職參加「Node.js 企業專題班」一年的技術成長,讓他獲得月薪調升的機會,今天就一起來看看他的分享! ⬇⬇⬇ ⭐自學 Python 想更全面認識前、後端 畢業於台大農化系、生醫電資所的上竣,從自學 Python 開始,因為對數據分析和網路爬蟲等產生興趣,在搜尋前端技術中,認識到六角學院。但當時只是想測試一下對前端的興趣,所以並未馬上註冊課程,而是先透過體驗課程來試水溫。直到六角學院推出「Node.js 專題班」才正式註冊課程,開始跟著六角學習。 ⭐掌握邏輯,來回比較、融會貫通,成長速度 UP UP 上竣提到:「老師們很強調邏輯(例如:express 該怎麼設計才符合邏輯等等),這對日常開發有很大的幫助。」 而上竣也將邏輯運用到職場上,例如:透過在 Node.js 後端框架 express 學到的邏輯,回推到日常工作使用的 python 後端框架 FastAPI 。去思考能不能用相同的思維來處理,或是哪個部分可以再優化。藉此補足自己的基礎邏輯,再重新釐清,雖然語言不同,但概念是通用的。 反之,也會從公司的業務去試想如果使用 Node.js ,怎麼做出一樣的效果,來回比較,這對上竣來說是很有感的成長! ⭐克服弱點、善用框架,跨界整合桌面應用程式開發 提到學習的挫折,上竣不避諱地說:「就前端來說, CSS 算是我的弱點,知識有點零碎、繁瑣,每次用到都要去查,但又記不住。」後來比較深入學習後,發現有許多框架可以套用,雖然無法達到完全的客製化,但目前影響不太大。 在公司上竣主要負責後端,後來需要支援前端,使用 Vue 來撰寫網頁,再遇到需要把網頁改寫成桌面應用程式,而 Electron 這邊就需要用到 Node.js。所以什麼都會碰到,前端比較算是邊做邊熟悉。 ⭐Node.js 專題班的期待 VS 真實感受? 以期待面來說,可以分享兩點: 1⃣ 課程所學的技術:上竣覺得課程碰到的技術,對於作品集的產出都有實質上的幫助。課程中提供很多都是免費的平台、技術資源,可以自由利用。 2⃣ 課程的一大亮點 - 多人協作開發程式:公司雖然有使用版本控制工具,但團隊較小,很少有多人同時開發的情況,所以上竣在 git 上沒有很熟悉,剛好透過專題班把這項補起來。 幸運的是,在課程中有機會參與多人協作專案,這幫助上竣提高了 Git 的使用技能。更重要的是,後來在公司中也應用了這些知識,甚至鼓勵同事一起使用! 然而,實際感受與期待有些不同。上竣提到:「課程是以小組為主,其實本來預期能夠認識更多人😄 ,但小組讓大家能夠有更深入的交流,也很感謝組員們都非常友善並願意分享知識。」甚至專題班結束,大家還是會保持聯絡,就在訪談的隔天還安排了「線上讀書會」,彼此交流、相互鼓勵。 綜合來說,參加專題班是很特別的經驗。期待很多,但也在實際中獲得了更多。課程的收穫豐富,老師也會根據課程需求調整內容。而在專題班中認識一群志同道合、一起努力的夥伴是最珍貴的經驗之一。 ⭐專題班的收穫 為期 16 週的課程,有挫折也有成長。 本次的 Node.js 專題班,導入小組機制,磨練協作開發能力;北部有 17 組、中部 5 組、南部 3 組,全台共 25 組。身為北二組組員的上竣,覺得比較可惜的是有位組員比較繁忙需要先退出課程,但很希望未來有機會還是可以一起討論、分享技術。 專題班,顧名思義就是要共同完成一個專案。而上竣與組員們面臨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平衡前端和後端工作?」該由擅長前端的人負責前端開發,還是讓想學習前端的人嘗試負責,這是一個需要權衡和分工的問題。而做出產品專題,需要前後端的技術支持,上竣非常感激組員前端知識的分享,組內自發性地舉辦線上讀書會,讓他在交流中透過組員的程式碼,更深入了解前端。 課程的最後北二組一同協力完成了「倍而兔募資平台 (DoubleRabbit Fund)」,專題理念為:提供創意實現的機會、媒合公益活動、提供各種公司曝光機會等等。 Node.js 專題班,學員除了可以自由挑選 10 大企業合作主題來攻略挑戰,課程也提供 13 堂 Node.js 直播課、JS 全端技能樹影音。 其中又以 JS 預錄影片,讓上竣收穫很多。因為公司需要寫到 Vue,但 Vue 算是自學,所以剛好可以透過這次的專題班提供的預錄影片,補充一些之前沒好好搞懂 ⭐技術永遠學不完,但可以先了解有哪些工具 本身熟悉後端的上竣,也了解這門課程的內容偏向後端,所以本來對前端的收穫期望並不高。但在 Node.js 專題班中,透過與組員交流,認識到許多未曾聽過的工具和社群。他認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助於拓寬視野,幫助自己觸類旁通。技術永遠學不完,但至少要知道有哪些工具和資源可供利用。 本次參加 Node.js 專題班,最印象深刻的事: ⭐與設計師的溝通協作: 身為工程師,與設計師溝通是一項重要的軟技能。在專題班,除了雙講師(洧杰&卡斯伯),各組還會派一位專題教練、專屬 UI 設計師,上竣提到組內在開發中其實還算順利,但一開始在和設計來回溝通比較容易卡住,好在有專題教練卡斯伯老師的建議,讓他們更好了解業界邏輯以及如何有效地協作。只有真的遇到問題才能真正體會到重要性,這是他覺得蠻意外的軟實力收穫。 ⭐專題進度追蹤、 Discord 社群支援: 六角提供了專題進度追蹤,也會有專屬的 Discord 頻道,這有助於組內協作,也可以在社群中看到各組別同學的分享或進度狀況。 ⭐⭐⭐ 主委加碼 Q&A: Z 編:可以給正在努力轉職的同學一些建議嗎? 上竣:作品集在求職過程中非常重要。以我個人經歷分享,當初能拿到公司的 offer ,學歷可能有加分,但作品集有一定的重要性。 當初面試就有被問作品相關問題,例如:為什麼選擇這個主題?使用了哪些技術?當下是展現個人能力的最佳時機,所以我建議大家可以花時間好好準備作品集。 Z 編:參加專題班完課後,在公司爭取到了薪資調升,有比較特別的過程可以分享嗎? 上竣:可以統整兩個方向來說: 觀察與反思:這是我第一次上六角的課程,六角的 Discord 學習社群,讓我有機會認識其他同學,這也讓我看到不同的技術和觀點。同時我也會看看大家會什麼技術,再回推以我的年資,所掌握的程度,是可以有一定的薪資漲幅。剛好任職剛好快滿一年,後續就有和公司進一步的討論。 成長與薪資調升:成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我認為自己在一年內有蠻明顯的成長,從只會寫 Python 程式,到現在能夠使用前端框架、處理後端伺服器、進行前後端 API 串接,以及實現 CI/CD 部署,這些都讓我能夠幫助公司更多。而技術面的提升,也有助於我爭取更好的薪資。
六角學院 六角學院
【PM產品經理 - 履歷範本】如何將撰寫規格、用戶需求分析等能力,漂亮的展現在工作經歷上?
【PM產品經理 - 履歷範本】如何將撰寫規格、用戶需求分析等能力,漂亮的展現在工作經歷上?
如何撰寫軟體產品經理(PM)的履歷?本文將提供一份軟體產品經理履歷範本,涵蓋PRD撰寫、Mockup設計、Google Analytics(GA)、Google Tag Manager(GTM)等核心技能,並以具體數據佐證,助你在求職過程中脫穎而出。 【軟體業PM產品經理 - 履歷範本】 1. PRD撰寫與管理 ◯ 撰寫並維護詳細的產品需求文檔(PRD),包括產品功能、用戶需求和技術規格,累積20多個專案。 ◯ 確保開發團隊和利益相關者對產品目標有清晰的理解,從而提高產品開發效率30%。 2. 用戶需求分析 ◯ 主導市場和用戶需求調查,收集並分析數據,調查涵蓋500多名用戶。 ◯ 將用戶需求轉化為具體的產品功能和特性,成功增加新功能,使產品使用率提高25%。 3. 跨部門協作 ◯協調設計、開發、測試和市場行銷等跨部門團隊,管理團隊規模達50人。 ◯ 確保產品開發和上市過程的順利進行,縮短產品上市時間20%。 4. Mockup設計 ◯ 使用設計工具(如 Sketch、Figma、Adobe XD)製作產品的原型圖(Mockup),設計超過100個界面。 ◯ 展示產品的視覺設計和用戶交互方式,根據反饋進行多次迭代,提升用戶滿意度40%。 5. 用戶故事與流程設計 ◯ 撰寫用戶故事 (User story) ,設計用戶流程圖 (User flow),確保產品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和期望。 ◯ 提高用戶體驗評分至4.5/5分。 6. 產品測試與反饋 ◯ 組織並參與產品測試,收集用戶反饋,進行100多次測試迭代。 ◯ 根據反饋進行產品優化和改進,將產品故障率降低50%。 7. 數據驅動決策 ◯ 使用 Google Analytics 分析產品使用情況,並根據數據制定優化策略 ◯ 成功將用戶留存率提高15%,並提升月活躍用戶數至100萬人。 8. GTM(Google Tag Manager)管理 ◯ 設置和管理 Google Tag Manager,實現精確的數據跟蹤和事件監控。 ◯ 通過 GTM 的數據標籤優化,提高數據收集效率25%,增強數據分析的準確性。 【參考撰寫重點】 1. PRD撰寫與管理: 詳細描述產品需求,涵蓋功能、用戶需求和技術規格。 2. 用戶需求分析: 收集和分析數據,將用戶需求轉化為具體功能,量化成果。 3. 跨部門協作: 協調設計、開發和市場團隊,確保項目順利進行,並量化協作成果。 4. Mockup設計: 使用設計工具製作原型圖,展示產品設計和交互方式,根據反饋進行迭代。 5. 數據驅動決策: 利用Google Analytics(GA)和Google Tag Manager(GTM)進行數據分析和優化,量化提升效果。 ### 貼心提醒 此工作能力摘要僅供參考,請根據自己的實際經歷進行擷取和改寫,不可直接全部複製貼上,以確保履歷的真實性和個人特色。請確保所有內容均能真實反映您的技能和經歷。
104學習精靈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怎麼用Axure畫flow chart 流程圖?
怎麼用Axure畫flow chart 流程圖?
1. 選擇元件工具: 在 Axure 工具欄中,選擇適當的元件工具,比如方形代表步驟、箭頭代表流向等。 2. 畫出步驟和流向: 使用選擇的元件工具,在每個頁面上畫出代表步驟的形狀,然後使用箭頭連接它們,表示流程的走向。[ 使用Connect 功能連結 ] 3. 標註和註釋: 在每個步驟上添加標籤,以說明步驟的內容。你也可以使用註釋來提供額外的解釋或說明。 4. 設定互動: 如果需要,在 Axure 中,你可以為箭頭(流向)添加互動,模擬使用者在實際操作中的流程。 5. 美化和排版: 調整元件的大小、顏色,確保流程圖看起來整潔且易於理解。你也可以使用網格和對齊工具來排列元件。 6. 預覽和測試: 在完成畫 flow chart 後,使用 Axure 的預覽功能來模擬使用者的操作,以確保流程圖的順暢性。
JasJas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從想轉職到成功轉職-學長姊現身說最真實
從想轉職到成功轉職-學長姊現身說最真實
🎤 學長姊分享 想跨域轉職一路上的 ✅ 心態調適 ✅ 準備過程 ✅ 成功經驗 ✅ 職場真實樣貌 聽我們說不如聽過來人──轉職成功的學長姊現身說最真實~ 這裡報名線上與學長聊聊>> https://bit.ly/4cGHC9f ▍誰適合參加 🔹即將從就業培訓班結訓的你 🔹剛結訓想繼續物色優質職缺的你 🔹想跨域域轉職猶豫中的你 ▍從財金系畢業轉職為後端工程師的學長要跟你分享 🔥 如何結合非本科系的背景創造自己的優勢 🔥 專題作品準備心法 🔥 履歷撰寫技巧與面試準備方向 🔥 進入職場的實際狀況與持續進修該學什麼 🔥 後端工程師未來職涯發展的可能性 ▍直播資訊 時間:4/23 (三) 晚上 8 點至 9 點 型式:線上直播 (直播連結將於報名後2~3個工作天email提供) 報名連結: https://bit.ly/4cGHC9f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