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軟體相關專案管理師

軟體相關專案管理師
更多
月薪中位數
$5.5萬
年資 3-5 年
$6.5萬
年資 10 年以上
軟體相關專案管理師 都在看
【持續更新】PM相關學習資源分享
【持續更新】PM相關學習資源分享
1. 推薦Podcast: 【大人的Small talk】 https://open.spotify.com/show/6gZUHaC8fOZ7SkCniFkRrZ 【PM做什麼?PM’s backlog?】 https://podcast.kkbox.com/tw/channel/_as9ql4j7k7QrqmYfW 2. 推薦Youtbe頻道: 【Product School】 https://www.youtube.com/@ProductSchoolSanFrancisco 3. 線上課程: 【Udemy:Become a Product Manager】 https://www.udemy.com/course/become-a-product-manager-learn-the-skills-get-a-job/learn/lecture/4033520#overview 【Cousera:Google Project Management】 https://www.coursera.org/professional-certificates/google-project-management 【SQL線上課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vRXjsrpCHw&list=WL&index=3 4. 推薦書籍: 【產品管理精粹】這本書被廣泛認為是產品管理領域的經典之作,作者Marty Cagan是一位產品管理大師,他在書中分享了許多寶貴的產品管理知識和經驗。 更多此書資訊:https://medium.com/閱讀-n-次方/pm必讀-矽谷最夯-產品專案管理全書-724b6793ed3c 【啟動!產品經理的核心思維與實踐指南】這本書將產品管理的核心思維和實踐方法結合在一起,介紹了從產品規劃到上線的全流程,並通過大量的案例和實踐經驗,幫助讀者理解產品管理的本質。 更多此書資訊:https://medium.com/pm-slashlife/產品思維-產品經理必經之路-規劃與落地的檢查清單與技能樹展開-供下載-含豐富乾貨-55cb55f4c875 會定期更新學習資源在這篇貼文,歡迎關注教室唷!!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證照][職涯]AWS Certified AI Practitioner(AIF-C01)考照分享
[證照][職涯]AWS Certified AI Practitioner(AIF-C01)考照分享
因為技術的突破,AI蓬勃發展 公司商業組織在未來要導入AI工具在企業中使用將會面臨一些挑戰 台灣以中小企業為主,大部分公司很難投入太多的資源去訓練自己的AI模型 這時候使用雲端平台的AI工具可能就會是企業的解決方案 剛好遇到了AWS AI 人才就緒計畫 https://pages.awscloud.com/tw-aws-generative-ai-learning-program.html 參加了AWS AI 認證加速營 先看了「生成式 AI 商業應用技能 」 (Generative AI - Business Skill) 證書的相關課程 課後有個小測驗會取得證書,這個算是熱身,不算是太厲害的證照 而課程比起許多國際考試,AWS很友善的以繁體中文錄製 所以對於英文不是太好的考生來說是一項利多 因為我並非相關技術背景,所以選擇商業應用的課程內容 而商業應用的課程內容很大一部份就對應了AIF-C01的考試內容 另外認證加速營也提供了一個Notion筆記可以閱讀 https://fantastic-pipe-fa8.notion.site/11bb781c6a06800bb4eced5aa2838610?v=36c9e1661fe04cf1baeaa659c4623d90 雖然都是英文的內容,但透過翻譯還是可以閱讀使用的 另外還有非官方的Amazon AWS Certified AI Practitioner - AIF-C01免費考試真題:https://www.pdfexamdumps.com/AIF-C01-practice-test.html# 官方的模擬考試有英文也有簡體中文版:Exam Prep Official Practice Question Set: AWS Certified AI Practitioner (AIF-C01 - Simplified Chinese):https://explore.skillbuilder.aws/learn/course/external/view/elearning/19794/exam-prep-official-practice-question-set-aws-certified-ai-practitioner-aif-c01-simplified-chinese 以上這些資源都能有效幫助準備AIF-C01的考試 如果英文不是頂呱呱的考生,我推薦報名簡體中文版考試 (目前還沒有繁體中文版) 考試時左上角有個English按鈕可以同時看英文原版的題目內容,就不需要擔心翻譯太爛的問題 以上備考的方式題目真的不夠多,所以我最主要備考刷題的方式是運用ChatGPT 「要進行考取AIF-C01證照的準備,給我十道模擬試題及答案,並逐題詢問我回答後告知是否正確」 考試結束後會有一些簡單的小調查,成績不同於許多國際考試能夠馬上知道成績 而是會另外以Email方式通知,官方告知約4個工作天 但我早上考試,當天晚上就收到Email通知了 接著可以進到官方的Dashboard登入後就能查詢成績單 100-1000分的分數量表,700分以上時為通過 這個考試不算太難,在2025/2/15前考取還會多一個Early Adopter的認證標章 https://aws.amazon.com/tw/blogs/training-and-certification/become-an-ai-ml-early-adopter-with-aws-certification/ 這個標章有什麼用呢,可能單純是爽度問題而已 不過因為參加認證加速營,所以考試半價外,還可以獲得AWS大禮包也就是相關的周邊紀念品 這項考試題目蠻應用面的,能夠檢驗考生是否具備AI的基礎知識 另外對於AWS AI的相關產品是否理解,雖然不是所有企業都會使用AWS的產品 但是瞭解這些產品能夠知道技術面能夠做到什麼程度,未來導入AI應用時對於解決方案也能有足夠的能力辨識
Steven Wu 賈伯斯加個n:職涯/稽核/財會審計/履歷
什麼是哈佛HBR領導者學程的個案教學?我從中學了什麼?
什麼是哈佛HBR領導者學程的個案教學?我從中學了什麼?
【什麼是哈佛個案教學?】 過去台灣上課方式多為單向的講課方式進行,講師在台上講,學員在台下聽,較少有發表與討論的空間,但企業經營與決策需要進行多元思考與分析,不像數學,有絕對的運算方法與公式。因此個案教學著重在「互動表達」與「瞬間決策力」,每次上課前學員需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預習個案內容,了解個案背景、現況、情境等才可以有更完整的判斷,並同步接收其他同學的想法,整合多元領域的看法及觀點。 任何事情都需要練習,企業決策更是需要經驗累積,哈佛HBR領導者學程中,每期三個月共六個研究個案,在不同情境架構下由撰寫個案的教授親自帶領本土研究個案的討論,隨機邀請學員發表觀點,與學員一同激盪、提升決策力,期許未來學員回到企業時可以帶領企業在關鍵點做出正確選擇、前往成功之路。 【沈浸式「個案研究」特色】 1. 塑造情境,累積企業決策力 「個案教學」由哈佛商學院開創,目前已是全世界公認最佳的領導人才培育方式,從理論到實務,又從實務歸納出理論,培養批判思考及行動的解決能力,運用個案教學塑造情境、給予條件,可以跳脫結構化的方式進行決策,解決非結構性的問題。 結構化的方式指的是當輸入特定參數時,就可以產生的最好方案,而一般企業遭遇到的問題、現有情況都難以用結構化方式去做決策,除此之外,大量閱讀個案,即便情境不相同也能從中吸取經驗,善加分析利用。 2. 增強個人聽說讀想之思辨能力 為什麼思辨力很重要?過去台灣成績導向的教育體制常以選擇題作為評分標準,但企業經營遇到的問題不像是選擇題這麼簡單,還有很多可以延伸探討的地方。 商學院與工學院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商學院不一定有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從夥伴的發言中問為什麼,為什麼這樣想?了解彼此想法的差異,修正自己的想法盲區,藉以強大自己,一同成長。在個案教學中,以「學員」為討論中心,老師輔助帶領,一邊聽別人的想法,一邊思考內心的想法,訓練學員聽說讀想的思辨能力。 【「個案教學」還能培養7大技能?】 一般在上課後我們可能會說我學到了某個商業模式、認識某個新的技術,但參加哈佛HBR領導者學程還能獲得的是帶著走、且通用在各職場上的軟技能。 這些技能就像一個習慣的催化劑,幫助你在學習任何東西時可以更快速、更有效率的利用個人專長。 更多資訊可以參考此文章 https://bit.ly/HBR_CaseStudy
Albert 創業就業大哉問
婦女二度就業 | 勞動部計畫
婦女二度就業 | 勞動部計畫
小娟跟先生嘗試了人工懷孕多年,終於在臨近專家所謂的「黃金生育期」上限之35歲,懷上了寶寶。這個孩子的降臨,想起過去做人工需固定打排卵針、療程中的副作用、好幾次期望又失望的痛苦,最怕看到媽媽牽著小女孩走在路上… 這一切身心煎熬,都值得了。 在決定準備受孕之前,小娟是廣告公司行銷部副理,工作強度雖大,帶給她的自我成就也大。為了人生另一個重要目標,小娟辭掉工作, 專心準備懷孕。對小娟而言,陪孩子一起成長,是她生命很重要、不可取代的事情。隨著得來不易的孩子,逐漸健康成長,孩子即將進入小學,小娟可以有更多自主時間,心中有個聲音在跟她說:可以重拾我的人生了! 離開職場7年的小娟,一方面內在那個需要活出自己的聲音在呼喚著她,一方面害怕離開職場多年,懷疑還有人要雇用她嗎? [全球趨勢— #城市化 與 #性別平權] 全球隨著城市化、性別平權的普遍,生在現代的女性,除了社會價值觀給的期望—結婚生子、把家庭顧好—有越來越多姊妹們不願因為放棄自己的夢想。 相對於世界很多女權意識仍低的國家,身在台灣的姊妹們,有更多機會工作、或重返職場。再者,現今的職場,已從隸屬於某個企業的實體世界,擴大到自媒體、數位游牧的虛擬世界, #勞動部「 #婦女再就業計畫 」 台灣於2018年進入高齡國家,這幾年於就業市場,很明顯看到少子化、高齡化帶來的影響,加上自媒體的興起、零工經濟等造就多元就業型態發展,人力缺口現象越發嚴重。 勞動部於去年(112年)9月1日開始推行「婦女再就業計畫」,期盼藉著政府政策鼓勵,讓更多婦女回到職場。 ----------- 🧿實施期程:112年9月1日至115年8月31日 🎯適用對象: 1. 婦女:因家庭因素退出勞動市場180日以上之婦女。 2. 雇主:請領雇主工時調整及期間,為就業保險投保單位之民營事業單位、團體或私立學校,並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才登記者。但不包括政治團體及政黨。 🎁獎勵項目及標準 1. 自主訓練獎勵 鼓勵婦女規劃自主訓練以精進原有職能,訓練完成並辦理求職登記,發給2萬元,完成訓練180日內經推介就業或自行就業者,再發給1萬元,最高發給3萬元。 1. 再就業獎勵 鼓勵重返職場並穩定就業,婦女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並經推介,按月計酬全時工作且連續受僱同一雇主90日,發給3萬元;部分工時受僱期間滿90日,且每月薪資達月基本工資二分之一以上者,發給1萬5千元。 1. 雇主工時調整獎勵 鼓勵雇主提供有照顧家庭需求之婦女工時調整工作或部分工時工作,雇主向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才登記並僱用經推介之婦女,僱用滿30日,每一職缺每月發給3千元獎勵,最長12個月。 ⛓申請方式 1. 自主訓練獎勵:於公告受理期間向本署所屬分署提出申請,分署審查以書面為原則,如有疑義案件,分署可審酌並視案件類型及疑義,必要時得邀集相關領域學者專家3至5人召開會議審查,經審核通過後,始得適用自主訓練獎勵。 2. 再就業獎勵:逐案審查,隨到隨審。 3. 雇主工時調整獎勵:逐案審查,隨到隨審。 以上資料來源: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https://www.wda.gov.tw/cp.aspx?n=43BC5BE6555D00BC ------- 雖然 #就業服務法 第五條中以明文規定,「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對就業」,然而 #就業市場長期以往形成的歧視,例如, 35歲要轉換工作機會漸少、女性常被詢問是否計畫懷孕、或有需要照顧家庭而無法配合工作時間等,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 😔。 舉例來說,政府積極推動中高齡就業,的確看到很多工作機會,但多是服務業的門市、餐飲業,或旅遊業的房務。會不會打開雙手歡迎婦女二度就業的企業,也會是類似的狀況? Patricia 希望抱持樂觀的態度,但仍保守面對五年內可能有的變化。 不論如何,牌局的輸贏,在下桌之前誰都無法得知。 如同上周六參加 #104人力銀行 #38婦女節 帶領小組活動時,Patricia 給予小組姊妹們的分享,包含,#盤點自己有的 (技能、認證、人脈),#對準求職目標 來 #訂出求職策略,並且 #有紀律地進行求職行動,也別忘了 #善用政府的補助。 #媽媽也可以擁抱夢想 #婦女二度就業 #轉職 ======================= 如需深度討論重回職場,歡迎與Patricia 聊聊: 汪佩蓉 Patricia 個人頁: https://resume-clinic.104.com.tw/check/2sB3dJzCp8
汪佩蓉 Patricia 工作職涯6580(讓我幫您)
成大生照過來👀【104 x 成大求職專區】正式上線啦!
成大生照過來👀【104 x 成大求職專區】正式上線啦!
【104 x 成大求職專區】📍 https://pse.is/6b4qck 本專區由國立成功大學生涯發展組經營,專為成功大學生建置!無論是在校找實習、畢業找工作,將不定期提供各項職缺資訊~ 除此之外!專區也彙整各項免費職涯服務: ✔️ 履歷診療專區:邀請成大學長姐來為大家免費線上履歷諮詢 (須至成大活動網報名領取邀請碼> https://tw104.pse.is/6b4rrx) ✔️ 校友履歷範本:成大畢業校友公開範本提供各位學弟妹參考 ✔️ 升學就業地圖:成大各科技畢業出路、職務排行榜、薪資範疇 ✔️ 好評履歷課程:好評加開線上班!職場新鮮人必修課(目前限時免費報名中~) 好內容持續新增不容錯過~ 趕快動動小手,把「成大求職專區」加到你的最愛吧! ❤️🧡💛💚💙💜
陳立婕 新鮮人求職攻略🔥 找工作與技能養成請進
面試專案經理(PM)作品集如何準備?6個撰寫原則
面試專案經理(PM)作品集如何準備?6個撰寫原則
想要轉職專案經理(PM)前,面試前準備專案經理的作品集時,重點在於展示你的技能、經驗和成功案例。以下是一些步驟和建議,幫助新手轉職者準備一個有說服力的作品集: 1. 選擇適當的專案 挑選你參與過的、最能展示你能力的幾個專案。確保這些專案涵蓋不同的技能和挑戰,以展示你在各方面的能力;若先前無相關專案經驗可敘述,可以試著找出之前工作上或學生時期與別人團隊合作的經驗。 2. 清晰地描述每個專案 對每個專案進行詳細描述,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 專案背景:該專案的目的和目標。 ☛ 你的角色:你在專案中的具體職責和貢獻。 ☛ 挑戰和解決方案:你遇到的主要挑戰以及你是如何克服它們的。 ☛ 成果:專案的結果,最好有量化的數據來支持,如提高了多少百分比的效率、降低了多少成本等。 透過說明專案背景、目標、執行過程、成果以及所學習到的經驗,讓面試官了解你的專案管理能力。 3. 展示你的技能和方法 展示你在專案管理中的各種技能,例如: ☛ 時間管理:如何按時完成專案。 ☛ 資源分配:如何管理和分配團隊成員及其他資源。 ☛ 風險管理:如何識別和應對風險。 ☛ 溝通與協作:如何與團隊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有效溝通。 4. 使用視覺效果 在作品集中加入專案的截圖、成果圖片、流程圖等,並且在文字說明中詳細闡述這些圖片的意義,讓閱讀者更能夠理解你的專案內容。你可以加入: ☛ 圖表和數據視覺化 ☛ 專案時間線 ☛ 前後對比圖片 ☛ 用戶回饋和測評數據 5. 保持簡潔和專業 確保你的作品集簡潔明瞭,易於閱讀。使用專業的語言和格式,避免過多的技術術語。 6. 展示持續學習與改進 強調你如何從每個專案中學習和改進。例如,你如何利用之前的經驗來優化後續專案。 若不希望原公司專案內容外洩,可以將重點呈現在作品集中,並且在面試時詳細說明專案內容,以展現你的專業能力,希望大家想要轉職的都順利! 關注教室追蹤更多PM更多相關知識~~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Figma 統一文字樣式方法:教你建立自己的文字範本,保存文字樣式,下次直接叫出使用
Figma 統一文字樣式方法:教你建立自己的文字範本,保存文字樣式,下次直接叫出使用
在設計專案中,保持文字格式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Figma中提供了一個功能,讓你可以輕鬆將常用的文字格式保存為「文字樣式」(Text Styles),以便在專案中反覆使用。本文將為你介紹如何在Figma中創建和應用文字樣式,從而提高設計的效率和一致性。 ▮什麼是文字樣式? 文字樣式是Figma中用來儲存和重用文字格式的功能,包含字體、字重、字體大小、顏色、行高、字距等設定。透過將文字樣式保存,你可以在整個專案中快速應用統一的文字格式,而不需要手動一一調整。 ▮如何在Figma中將文字保存為文字樣式? 以下是創建文字樣式的詳細步驟: 1. 選中設計好的文字 在畫布(Canvas)上,選擇你想要保存的文字層(Text Layer)。確保已設置好所有的文字屬性,例如字體、字重、字體大小、顏色、行高、字距等。 2. 打開右側屬性面板(Properties Panel) 選中文字層後,Figma介面的右側會顯示屬性面板。在面板中,你可以看到所有與文字相關的屬性設定。 3. 找到「文字樣式」區域(Text Style Section) 在屬性面板中的「Text」部分下方,你會看到一個標籤為「Text Style」的區域。這個區域用來管理文字樣式。 4. 點擊「+」按鈕(Create Style) 在「Text Style」區域右側有一個「+」按鈕(即「Create Style」)。點擊此按鈕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讓你可以為新的文字樣式命名。 5. 命名樣式(Name the Style)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一個清晰的名稱來命名這個文字樣式。例如「標題-加粗-24pt」或「正文-常規-16pt」,以便你和團隊成員在後續應用時能快速識別樣式。完成命名後,點擊「Create Style」按鈕保存。 ▮如何在其他文字層上應用文字樣式? 一旦保存了文字樣式,你可以在設計過程中輕鬆地應用它: 1. 選中需要應用樣式的文字層。 2. 在右側屬性面板的「Text Style」區域中,點擊下拉選單。 3. 從選單中選擇所需的文字樣式。 文字層會立即應用選定的文字樣式,無需手動調整格式。 ▮文字樣式的好處 1. 提高設計一致性:文字樣式確保整個專案中使用相同的文字格式,避免不同頁面間的格式不一致。 2. 加速設計流程:保存和重用文字樣式可減少手動調整的時間,提升設計效率。 3. 便於更新:如果需要修改樣式,只需在文字樣式中進行一次更改,所有應用了該樣式的文字層都會同步更新。 ▮最佳實踐:文字樣式的應用 1. 分類管理:在創建文字樣式時,按照功能分類,如「標題」、「副標題」、「正文」、「註釋」等,方便快速查找和應用。 2. 使用設計系統:如果你有一個完整的設計系統,請將文字樣式納入其中,以便在不同專案中重用。 3. 命名規則清晰:採用一致的命名規則來命名文字樣式,讓樣式一目了然,提高團隊協作效率。 ▮結論 在Figma中創建和應用文字樣式是設計中保持一致性和提升效率的關鍵。無論是大型專案還是日常設計工作,文字樣式的合理運用都能讓你的設計流程更加順暢。透過本篇指南,相信你已掌握如何在Figma中將文字保存為文字樣式,並有效地應用於設計中。
104學習 UI 設計新手村:Figma學習之旅🪐
【明明都是換工作,為什麼他工作越換越好,我卻越換越慘?】
【明明都是換工作,為什麼他工作越換越好,我卻越換越慘?】
在做履歷建檢時,有注意到一種現象,對於那種頻繁更換工作,每段期間都不長的夥伴,他們過往的職缺類型、工作內容大都大同小異,然後對方也會提到自己工作越換越差,而且越換也越沒信心,然後甚至會想要轉職,但又不知道要轉哪種類型的職缺,就是一整個茫然。 【不是換工作本身行為不對,有時是我們換工作的背後邏輯不對】 當我們把換工作的重心放在「在這裡工作讓我情緒不好」,而不是「我想在這裡取得那些技能跟成果」時,離職就會變成是種情緒反射。 「主管對我很兇,我要離職」 「同事冷待難相處,我要離職」 「工作氣氛不好,我要離職」 「三個月沒加薪,我要離職」 「請假很難請,我要離職」 變成每次離職都是為了離開「情緒上的不舒服」,可是短期的經驗也很難在該工作中取得真正的技術及成果,換來換去也很難跳脫出該產業,也造成面試時很難回答的離職原因,無法幫助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 【如果是因為重複性原因離職,那應該要思考這是不是該突破的瓶頸】 我剛出社會時,因為脾氣暴躁,會因為工作分配公平性,又或是排班不公問題跟主管大吵起嚴重衝突,也因為這樣有幾次憤而離職。但後來發現是我平常就只想悶著頭做自己工作,也沒什麼在尊重主管,所以在主管面前我也一直都是頭痛人物,當然遇到需要取捨時,我往往就是被優先犧牲的那位。 但老是因為這個原因離職也不是辦法,後來就選擇看書學向上管理,除了尊重主管建立好彼此關係外,也持續提升自己對於主管的重要性,後來就沒有遇過工作分配以及排班不公平的問題,也才真正理解到向上管理的重要性。 【規劃自己的職涯,重要的是先想好自己要什麼】 如果被問到自己想要怎樣的工作,應該所有人都能馬上回答,「錢多、事少、離家近」,但如果再做進一步追問時,就不一定大家心裡都有明確的答案。 「所謂的錢多是希望年薪多少?2年後是多少?5年後又要變多少?」 「事少是怎樣才算事少?是指一周上班幾天?還是一天工作幾個小時?」 「離家近是指通勤時間多少分鐘內?WFH?數位游牧?」 「錢多、事少、離家近如果要選出重要性,心中的排序又是什麼?」 因為自己的需求尚未明確時,很容易會在看到媒體介紹產業時,就會想要去跟從,但這個產業跟領域工作型態,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又不一定,反觀那些職涯走得較穩定的夥伴,大多會思考自己的目標、以及接下來自己想要做什麼。 如果只是盲目跟風別人的選擇,只會讓自己在職場像個觀光客,到處走馬看花,卻沒有真正累積自己的主場經驗。 【別人看似工作越換越好,事實上真的就是這樣嗎?】 因為社交媒體的發達,人大多會選擇讓其他人看到風光得意的一面,好的工作成就、好的事業發展,但在這些背後所承受的痛苦與壓力,卻不一定會講出來,所以每個人看起來好像都是一帆風順,但背後都是鴨子划水般的努力不懈,所以與其一味去羨慕那些人的幸運,重要的還是自己是否能夠與他們一樣的認真及努力。 為什麼會工作越換越慘,「目標沒設定、技能沒得到、離職太衝動」,結果讓 離職變成只是個逃避情緒的退路,真正的離職應該是做好「理解自己要的、進行技能準備,以及做出不讓自己後悔的選擇」 當我們能夠開始釐清自己所要的、善用每一次工作的經驗當養分,不追求完美選擇,只追求「比規劃理想工作更接近一點」,那麼工作就會慢慢越換越好、職涯也會越走越穩。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 0811 】開營小聚回放影片上架通知!
【 0811 】開營小聚回放影片上架通知!
大家午安! 昨日晚上開營小聚的回放影片,已更新至學習精靈中,位置為最底下第 8 章節「0811 開營小聚回放影片」,並包含 3 個單元: 1. 01_學習營核心精神介紹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8aed491-2652-45e6-921e-ecf2bf700b8b/lesson/512431786424317 2. 02_證書及每週任務說明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8aed491-2652-45e6-921e-ecf2bf700b8b/lesson/974373030606798 3. 03_學習營題目說明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8aed491-2652-45e6-921e-ecf2bf700b8b/lesson/208439576830571 另外,昨日的簡報也同步提供給各位做參考: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2yQo8JbzIu1KJmEGCUtX0IQ1-D-yv4A/view?usp=sharing 另外,請記得在 8/11(四)12:00 前,各組派 1 位代表完成「向 104 人力銀行」提問的任務喔! https://forms.gle/KQZ41MQybpabCDzB6
Arth Lai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公告大廳
【ITI 商務交流英語】只要3天!不須出門!英語能力蛻變升級🚀
【ITI 商務交流英語】只要3天!不須出門!英語能力蛻變升級🚀
熱門課程線上直播,搶早鳥9折! 🍊CP值超高熱銷課,囊括超實用5大溝通技巧—簡報、電話、談判、銷售、書信(內含最夯AI Prompting! 🍊實務課程設計及演練,促進工作效率、提升說英語的自信、為您的職場加分! 🍊外籍教師引導互動教學,提升學習動力與興趣、認識學習同好也建立人脈! 日期:113/8/17, 8/24, 8/31 週六白天 方式:ITI外籍師資 Teams線上授課 價格:定價4500元,早鳥9折4050元! 報名:https://events.taiwantrade.com/KHBCS 窗口:吳專員07-525-0260 #35 shena_wu@taitra.org.tw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高雄) 貿協ITI 線上商務英語大師
Google Cloud 推出「雲端人才搖籃計畫」
Google Cloud 推出「雲端人才搖籃計畫」
本文作者 : Google Cloud 台灣總經理謝良承 原文:https://taiwan.googleblog.com/2022/08/Google-Cloud-Talents-Program.html 我們今天宣布在台灣推出「雲端人才搖籃計畫」,透過雲端科技賦能台灣人才國際競爭力!首波將與元智大學、東海大學以及高雄科技大學三所具國際觀、創新思維的大專院校共同推動雲端學程,並協助院校導入 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 應用平台,完善雲端教育環境。此計畫預計在三年內培育 1,500 位通過 Google Cloud 雲端基礎認證的數位人才,而取得認證的學生也將列入 Google 人才庫,並成為 Google Cloud 合作企業夥伴未來徵才的優先考量對象,助力產學接軌,不斷為台灣產業注入人才活水。 隨疫後全球政經與產業環境持續變化,數位力成為國家、企業競爭的關鍵因素。我們近年來持續落實 Google 智慧台灣計畫的願景,將培育台灣數位人才視為重要任務,而今年 Google Cloud 推出的「雲端人才搖籃計畫」則將強化學生的雲端運算基礎知識,期待得以更加完善台灣多元數位實力面向,達成人才、產業的雙贏效益。 系統性培育人才協助取得國際認證 同步完善校園雲端教育環境 在「雲端人才搖籃計畫」中,我們將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包含課程教材、教學簡報、測驗題庫、創新實驗課程以及全球雲端認證計畫等,協助學生精進雲端專業知識並考取受國際認可的證照。此計畫將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將完成 Google Cloud 雲端運算基礎課程 (GCCF; Google Cloud Computing Foundation) 的所有規劃及種子教師培訓,雖是基礎課程,但仍會涵蓋大數據、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等重要應用領域;第二階段將開辦正式學程,培育對象以合作院校之大二學生為優先,並同步進行 Cloud Digital Leader (CDL) 與 Associate Cloud Engineer (ACE) 兩項同樣為全球認證的進階課程,進而提供有志深造雲端產業的學子更多選擇。 除規劃上述課程資源外,我們更將透過與合作學校導入 GCP 應用、建置數位課程的雲端資源、促進資訊系統雲端化等作法,協助學校進一步建置完善的雲端教學環境。 舉例來說,元智大學在我們的協助下研發 AI 雲端服務,未來可以在校內提供大數據應用服務結合物聯網 IoT 的智慧應用;東海大學則將學生服務系統移轉至 Google Cloud,並運用我們的雲端運算與 AI 工具優化並開發創新線上學生服務,協助合作院校邁向智慧校園。 元智大學校長廖慶榮表示:「透過與 Google Cloud 合作,除讓學生們循序漸進地從基礎到進階學習雲端知識以及培訓出種子教師外,透過 Google Cloud 雲端技術工具的挹注,也讓學校行政、研發單位有更多的資源加速打造雲端教育環境,達成智慧校園轉型的目標。」 Google Cloud 與北中南三所大學於 3 年內培育 1,500 位雲端人才 Google Cloud 「雲端人才搖籃計畫」繼 7 月底與元智大學合作後,我們再宣布與中部的東海大學以及南部的高雄科技大學合作,預計 3 年內培育共計 1,500 位人才,除均衡北、中、南各區的教學資源,也將透過產學合作的媒合,為在地產業培育雲端人才、帶動地方發展。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指出:「中部地區除了擁有科技園區外,也具備機械、工具機產業聚落,而善用雲端工具也是為傳統製造業轉型、加值的重要策略。我們期待透過 Google Cloud 的協助整合教學資源,培養學生更具創意、前瞻性思維,也讓學生探索未來方向時,同步思考雲端與科技能為產業帶來的幫助,未來投身職場,能更快速地為產業創造價值。」 高雄科技大學校長楊慶煜表示:「為推動南臺灣新創產業發展、打造具國際磁吸力的創業生態圈,我們參與推動『 亞灣 5G AIoT 創新園區 』計畫;此外我們也將與高雄市政府共同打造智慧城市,因此透過與 Google Cloud 合作培育大量進階雲端人才,將可補足上述兩大計畫的人才需求。」 「 雲端人才搖籃計畫」納入「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 擴大產學對接 凡參與 Google Cloud 「雲端人才搖籃計畫」並完成課程、通過測驗的學生,Google Cloud 除提供國際認可的結業證照,也會將學生列入 Google 人才庫,成為未來我們與合作夥伴徵才時優先考慮對象。 而這項計畫也將在 2023 年納入 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的課程之一,開放更多人學習雲端運算基礎課程,也讓參與的學生能夠透過「數位人才探索計畫」接觸到更多的企業 。未來我們也將持續擴大合作院校範疇,在協助台灣打造智慧國家、數位島嶼的過程中,同時也培育更多雲端人才!
一零四線上嚴選 每日推薦一堂課
【 產品經理學習營 】8/11(一)開營小聚行前通知
【 產品經理學習營 】8/11(一)開營小聚行前通知
【 產品經理學習營 】8/11 開營小聚行前通知 📆 8/11 開營小聚課程資訊 課程時間:20:00 - 22:00 🔗 Zoom 連結: https://us05web.zoom.us/j/87232881417?pwd=aZUmBImo5V8D15TuyFlClNTaXEej6K.1 尚未安裝 Zoom?請先參考教學: https://support.zoom.com/hc/zt/article?id=zm_kb&sysparm_article=KB0060421 開營當日,我們將說明整體課程模式、流程與規則, 並與你的助教、小組成員相見歡, 當天也將共同完成第一個任務:「向 104 提問」! 👉 詳情請見課程單元:「1-4 | 向 104 人力銀行提問」 --------------------------------------------- 📢 小組名單公佈 下列為此次學習營的分組名單,在今晚開營小聚後,會由大家的助教協助提供各小組專屬的 Line 群組,以利大家保持後續的聯繫。 另外與大家同步,由於仍有學員未完成入營任務,故最終名單直到今天開營小聚時,仍可能會有些微變動,再請大家最後以今晚進入討論室的狀態為組,我們也會在隔天完成最終名單的更新。 >> 分組名單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qs1odoquVvOunBe8cbMDY1R84ZlAi5Cn_F7v1VQOqzE/edit --------------------------------------------- 📢 助教名單一覽 這次總計有 15 位,來自不同產業 / 領域的助教,當中有許多位是已陪伴好幾屆學員走完提案之旅,或曾經是過去 Final Pitch 參賽者 / 金色證書得主的學員,回來用自己的經驗陪伴大家! 在此,我們整理出 15 位助教們的簡單介紹,邀請大家在開營前可以先來認識他們,如果有產業、經驗相關想交流的問題,也歡迎再聯繫助教們聊聊喔! >> 認識學習營助教群 https://robust-car-dc8.notion.site/24b38e32fc0380469f2ee624e57a115b?pvs=74 --------------------------------------------- 📢 Final Pitch 更期通知 Final Pitch 是學習營最後段展現自己產品提案的展示場, 只要在課程期間交上 3 份作業,且通過 9/27 內部提案得到教師挑選, 就有機會參與與 104 人力銀行高階主管面對面展示你的提案,並獲得實戰回饋。 ⚠ 原訂 10/11(六)改期至 10/19(日),請務必預留該日! --------------------------------------------- 🎯 學習營數位旅程簡要 📍 第一週:用戶訪談 + 發現真正需求 對應課程:第三章「用戶訪談」、「用戶訪談簡易示範」 產出:訪談大綱 + 訪談紀錄(個人) 📍 第二週:發現 TA 痛點 + 集結 Insight 對應課程:第一~三章(重點:第二章) 產出:Persona(小組) + User Journey Map(小組)+ 3 分鐘簡報提案 📍 第三週:產品解方構想 + Wireframe/Wireflow 繪製 對應課程:第四章「提出解方案」 產出:個人最終產品提案 📌 請提前預留時間,踏上這趟屬於你的學習旅程!我們 8/11 Zoom 上見!
Arth Lai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公告大廳
所以 API 是什麼?除了工程師,為什麼產品經理(PM)也要會?
所以 API 是什麼?除了工程師,為什麼產品經理(PM)也要會?
【API 是什麼?】 API代表「應用程式介面」,簡而言之,API是兩個軟體系統之間進行通訊的一組規則和工具,它允許不同的應用程式之間共享數據和功能,從而使它們能夠相互交互。 舉個例子,想象一家餐廳的訂餐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需要從餐廳的數據庫中獲取菜單資訊,處理用戶的訂單;然後將訂單訊息發送給餐廳的系統。這就是API的作用,通過餐廳的API,訂餐應用程式可以與餐廳的系統進行交互,從而獲取所需的訊息和完成訂單。 簡而言之,API就像是兩個系統之間的橋樑,使它們能夠彼此交流和合作,從而實現更廣泛的功能和服務。 【PM為什麼要會?】 產品經理(PM)需要了解API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 產品整合和擴展 ► 整合外部服務:許多現代應用程序需要與其他服務(如支付處理、地圖服務、社交媒體平台等)進行整合。了解API可以幫助PM有效地規劃和管理這些整合。 ► 擴展產品功能:通過API,PM可以擴展產品的功能,而不必從頭開始構建所有功能。例如,利用第三方API來增加語音識別或翻譯功能。 2. 技術溝通 ► 與開發團隊溝通:PM需要與開發團隊合作制定技術需求和實施計劃。了解API可以幫助PM更好地理解技術限制和可能性,從而進行有效的溝通和決策。 ► 理解技術問題:當出現技術問題時,PM需要能夠理解問題的根源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這樣才能在與技術團隊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溝通時表現得更加專業和高效。 3. 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 ► 設計一致的體驗:了解API的設計和使用可以幫助PM確保產品功能的一致性和無縫集成,從而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 優化用戶流程:PM可以通過API來優化用戶流程,例如自動填充表單、實時數據更新等,提高用戶的滿意度。 4. 市場競爭和創新 ► 識別市場機會:了解API的PM能夠更好地識別市場上的新技術和機會,並快速採用和整合這些技術,從而保持產品的競爭力。 ► 驅動創新:API可以用於開發創新的功能和服務,從而幫助產品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5. 戰略決策 ► 制定產品路線圖:了解API可以幫助PM更好地制定產品路線圖,規劃產品的長期發展方向,並確保與技術戰略一致。 ► 評估合作夥伴和供應商:在選擇合作夥伴和第三方服務供應商時,PM需要評估其API的質量和可用性,確保能夠支持產品的需求。 總之,PM對API的了解和掌握,可以大幅提高他們在產品開發和管理中的效率和效果,從而推動產品成功。 圖片出處:《我的專案筆記 #19》搞懂前端與後端,成為工程師的神隊友 — HeroMi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3週帶你踏進產品經理領域→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3週帶你踏進產品經理領域→
想轉換跑道當產品經理(PM),但又不知道如何開始? 坊間這麼都沒PM相關養成班,怎麼能跟業界銜接? 104人力銀行與 商業思維學院 合辦「產品經理學習營」,於5/8 (四) 00:00開始開放購課報名,本次學習營從產品發想→落地規劃,三週帶你做出產品提案! 零經驗也OK ! 本次課程亮點: 🔸實體線上直播營,跨區都可參加! 🔸104實戰題目:挑戰 104人力銀行 企業真實案例,不再紙上談兵,真正的做中學。 🔸假日上課學習,不用離職,完課取得證書。 🔸本次學習還有7小時的免費預習影片,每次課後的回放影片,可以供你學習觀看到2026/8。 🔸由商業思維學院名師,三週帶你完成真正的【產品提案】。 【早鳥優惠】前50名購課報名參加再送百元LINE點數!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8aed491-2652-45e6-921e-ecf2bf700b8b
104學習 職涯學習課程專文推薦
【第五屆】職涯引導師認證班 實習個案報告撰寫說明
【第五屆】職涯引導師認證班 實習個案報告撰寫說明
第五屆的學員們好, 附件為實習個案報告撰寫說明,報告要點請參照以下三部分,但內容請以實際情況進行撰寫說明。(課程上會再詳細說明) 【第一部分:個案背景資料】 1. 個案背景資料(報告第一頁請附上 「提報個案基本資料表 」) 2. 個案自述問題, 對諮詢的期待 【第二部分:晤談引導過程說明】 1. 問題釐清與問題分析 2. 晤談目標 3. 處理方式說明 【第三部份:諮詢師自省與檢視】 1. 想成為104Giver職涯引導師的動機? 2. 自覺引導表現如何? 優勢與有待加強之處? 3. 晤談歷程中遭遇的困難或疑問 4. 整體心得感想, 未來將如何協助自己持續學習與進步? 請以簡報形式製作,每人 10 分鐘報告,老師回饋 10 分鐘,切記請勿超過10頁! 並於 10/8 前 email 至 steven.tsai@104.com.tw, yetta.lu@104.com.tw 預祝大家報告撰寫順利!
蔡慶揚 104Giver職涯引導師認證班
文章:不被淹沒在求職海!8大要領建立好你LinkedIn履歷
文章:不被淹沒在求職海!8大要領建立好你LinkedIn履歷
一. 選文動機 今天的文章比較特別,主要是想從求職者的角度出發,分享給大家如何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因為最近在人資小週末有上到賴俊銘老師的數位行銷招募課程,課程中老師介紹了許多有關於經營LinkedIn的方法,讓我們除了人力銀行外,也多了一個管道求職,覺得十分受用,因此找了相關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二. 文章摘要 LinkedIn目前在台灣有250萬用戶,定位為「打造專業人脈的社群」。與人力銀行最大的不同在於招募模式。人力銀行招募管道是”B2B2C”,LinkedIn是”C2C”,企業可在社群內發佈職缺,讓主動求職者應徵,且工作機會不限於台灣。因此善於管理自己在LinkedIn上的履歷呈現,不但能累積人脈,也等於向世界遞出名片。 (一) LinkedIn四大功能 1. 曝光:將個人欄位填寫完整,越容易推播給企業端 2. 連結:有計畫地連結高品質的1度人脈,如想找公司,可連結目標公司的人資 3. 交流:專業工作者可定期發表或分享文章,新鮮人可按讚留言加深對方對自己的認識 4. 轉換:不論是人才求職、企業求才,透過保持連結,能增加更多媒合機會 (二) LinkedIn四大視覺重點 1. 照片:可請攝影師幫自己拍專業形象照,勿放出遊、鬼臉、團體等照片 2. 名字:建議中英文並列,盡可能使用原生英文名,不要放中文英譯 3. 頭銜:可放入自我定位,置入「職能關鍵字」,比如專精招募的人資,就以「招募專家」建立個人定位 4. 簡介:說明自己是誰、工作規劃等,並以量化數字說明工作結果。 LinkedIn人脈網由1度、2度、3度所組成,「傳遞訊息」僅限1度會員,「搜索」會出現3度以內會員,如何管理自己的人脈網絡,決定未來的潛在機會。如求職者可找到目標公司的人資建立1度連結後,他們的人脈就會成為求職者的2度連結,透過這種「弱連結」,可預先了解未來工作樣貌。 三. 個人心得 透過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之前應徵foodpanda的實習計畫時,也被要求附上自己的LinkedIn網站,這使我意識到個人品牌的重要性,讓人資有多一個管道認識你的機會。而除了從求職者的角度外,我認為企業HR也可以思考如何從LinkedIn上招募潛在求職者,例如發個訊息給他,建立弱連結,或利用網站與其他的人資夥伴交流,增加自己的知識與人脈。除此之外企業也可以經營自己的LinkedIn帳號增加自己的雇主品牌,因為說不定求職者在面試或接受offer前會先上網搜尋,若企業經營的好,可以增加求職者的好感,增加報到機會。 資料來源:陳建銘(2020)不被淹沒在求職海!8大要領建立好你的LinkedIn履歷 Cheer快樂工作人 https://web.cheers.com.tw/issue/2020/fightforjobs/article04.php
張清惠 東吳心研所 員工招募與甄選課程共學平台
SIT測試報告是什麼?與PM(專案經理)密不可分!
SIT測試報告是什麼?與PM(專案經理)密不可分!
SIT測試報告與項目經理(PM)有密切的關係。專案經理在整個專案中負責監督和管理各個階段的進展,包括測試階段。而SIT(System Integration Testing,系統整合測試)測試報告是一種文件,用於記錄和報告在系統整合測試階段中進行的測試活動和結果。系統整合測試是一種將不同子系統或模組整合在一起進行測試,以確保整體系統的功能、性能和穩定性達到預期要求的測試方法。 ▍ 以下是SIT測試報告與PM的具體關係: 1. 進度監控:PM依賴SIT測試報告來了解測試階段的進展情況。通過檢查測試報告,PM可以確保測試按計劃進行,並及時發現和處理任何延遲或問題。 2. 品質保證:SIT測試報告提供了系統整合後的品質狀況,這對於PM來說非常重要。PM需要確保系統符合項目需求和標準,通過測試報告,PM可以評估系統的穩定性和功能完整性。 3. 風險管理:測試報告中記錄的缺陷和問題對於風險管理非常有幫助。PM可以根據報告中的缺陷嚴重程度和數量來評估專案的風險,並制定相應的風險緩解策略。 4. 決策支持:基於測試報告中的數據和分析,PM可以做出關鍵決策,例如是否進行更多的測試、是否推遲發布、或者是否需要進行額外的修復和優化。 5. 溝通與協調:PM需要與開發團隊、測試團隊以及其他相關方保持良好的溝通。SIT測試報告作為一個正式的文件,可以幫助PM向各方傳達測試結果和當前的系統狀況,確保所有人都在同一個訊息層面上。 6. 資源分配:根據測試報告中的信息,PM可以更好地分配資源,確保測試和開發團隊有足夠的支持來解決發現的問題。 總之,SIT測試報告是PM管理和監控測試階段的重要工具,幫助他們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並達到預期的質量目標。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們的 LINE 官方帳號還健康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 LINE 是許多品牌的「私域寶庫」,是維繫忠實顧客的重要管道。但如果你們的LINE只會「發優惠」「丟促銷」,用戶看膩、點開率低、封鎖率高,那你可能正流失一批最有可能回購的熟客。你以為你們LINE經營得不錯?真的嗎?快用 Steven 幫你準備的『免費自檢表』檢驗一下吧! ​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是否有設定品牌專屬的 LINE 官方帳號名稱與頭像? 02. 是否設有歡迎訊息與自動回覆流程? 03. 是否區分不同用戶族群進行分眾推播? 04. 是否定期(如每週/每月)更新貼文內容? 05. 是否有經營聊天室內容(非純公告式發文)? 06. 是否使用圖文選單提供用戶導覽與快速點選? 07. 是否投放過 LINE 廣告(含加好友/導購等目標)? 08. 是否設定推播排程而非即興群發? 09. 是否設計過互動型訊息(如問卷、選單、投票)? 10. 是否善用 LINE OA 數據後台查看點擊率/封鎖率等指標? 11. 是否曾進行好友人數成長活動(如抽獎、優惠碼)? 12. 是否將 LINE 與網站、社群整合互導? 13. 是否設計過 LINE 限定內容(如獨家優惠、早鳥消息)? 14. 是否整理常見問題導入自動回覆機制? 15. 是否監控 LINE 封鎖率並分析原因? 16. 是否會根據節日、事件、時事設計貼近生活的貼文? 17. 是否有規劃每月主題與行銷節奏? 18. 是否建立 LINE 好友經營 KPI(例如開信率、導購率)? 19. 是否利用 LINE API 進行進階互動開發(如會員綁定)? 20. 是否曾針對用戶進行 LINE 經營滿意度或需求調查? ​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恭喜!你們的 LINE 是超強私域利器,撿到大便宜! ⚠️ 50 - 75 分:還不錯!但有潛力可以再精準推播與深度互動 ❌ 低於 50 分:危險!LINE 只剩形式,顧客都在滑掉,這次撿到「木倉」啦! ​ 💡【 Steven 提醒 】 LINE 經營得好,是品牌私域中的黃金名單庫。別再只是「發折扣」,請你重新認真看待 LINE 的溝通力與轉換力,用這份自檢表,找回它的價值! ​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們的 LINE 得幾分?快留言告訴 Steven!也別忘記追蹤《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下一波免費自檢表火速更新中! ​ #數位行銷自救箱 #LINE官方帳號健康度 #LINE行銷策略 #免費資源 #數位私域經營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