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麗會計師的會客室

現金制、講師、財務、企業財報分析、編製帳務報表、代辦會計相關事項、企管顧問、權責制、會計核算和帳務處理、商業語言、營運流程、財務報表製作、應付制、外商、管理會計、職涯規劃、成本會計、結帳作業與帳務處理、生涯規劃、會計、財務報表、會計或審計專業知識、營運管理

李淑雯

會計師.講師.企業顧問.創業輔導顧問

08/26 11:30

【財報報表的十大迷思】第三個迷思:沒有收到現金,也沒有支付現金,為什麼要出現在財報上?

現在就是嗶嗶嗶的時代,出門不用付現,一支手機就能買到東西,網購更是輸入幾個數字就搞定;那麼,公司為什麼要等到真正支付現金及收到現金,才來紀錄交易?
《報表記錄基礎》
沒錯,用現金來判斷(現金制),簡單明瞭;但是,這可不符合現狀啊!事實上,取得或出售商品及勞務,就產生了日後收現的權利以及付現 的義務,交易既然已經存在,就該表達在公司的報表上;這也就是讓大部分最為困惑的「權責制」,收取現金的權利及支付現金的義務,也稱為「應付制」。
《會計項目》
正因為如此,財務報表上面產生了許多我們日常口語不會用到字眼(會計專業稱為會計項目),比如應收及應付、預收及預付等,念起來著實拗口;其實就是要表達因為買了或賣了東西(商品或勞務),客戶還沒付錢(應收帳款)、或還沒付錢給供應商(應付帳款);或者先收了客戶的訂金(預收款項)、先付錢給供應商(預付款項)。
《報表比較性》
公司賺多少錢,有多少資產及負債,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才能真實表達出公司的營運結果,同一公司的不同期間報表、或是不同公司的報表,也才具有有比較性;畢竟何時收現?何時付現?那叫做交易的收付款條件, 可由買賣雙方自行決定。用公司有主導權的收付款條件來做表達標準,公司的營運狀況就很難客觀地呈現出來!。
0 0 15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