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負責設計、開發及維護物件導向應用程式,確保系統架構的彈性與可擴充性。需具備扎實的編程基礎,熟悉如Java、C++或Python等物件導向語言,並具有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具備良好的跨部門協作能力,以促進與產品、測試及運維團隊的有效溝通。在台灣職場中,需適應快速變化的技術環境,並掌握敏捷開發流程,以支持快速交付及迭代發展。」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0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0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Mike Ku

Learn Code With Mike品牌創辦人

2021/10/22

Python封裝(Encapsulation)實用教學
Q:什麼是Python封裝(Encapsulation)
封裝(Encapsulation)的概念就有點像權限控制,有些屬性(Attribute)或方法(Method)只想於類別內部使用,而不想公開於外部,除了減少程式碼因來源端不適當的使用發生問題外,也可保護其中重要的商業邏輯。
一般情況下,來源端皆可存取類別中公開的屬性(Attribute)及方法(Method),如下範例:
# 部落格類別
class Blog:
def __init__(self):
self.author = "Mike" # 作者屬性
self.titles = [] # 文章標題屬性
def add_post(self, title): # 新增文章
self.titles.append(title)
blog = Blog()
blog.add_post("Python Programming")
blog.add_post("Learn How to Code")
print("Author: ", blog.author)
print("Blog Titles: ", blog.titles)
如果我們要防止來源端存取作者屬性(Attribute)及呼叫新增文章標題方法(Method),則需透過封裝(Encapsulation)的概念來進行設計。接下來就分別說明如何封裝(Encapsulation)類別中的屬性(Attribute)及方法(Method)。
Q:什麼是私有屬性(Private Attribute)?
在類別(Class)中可以進行存取,而外部無法存取的屬性(Attribute)。使用方式就是在私有屬性(Private Attribute)前加上兩個底線(__),如下範例:
# 部落格類別
class Blog:
def __init__(self):
self.__author = "Mike" # 作者屬性
self.__titles = [] # 文章標題屬性
def __add_post(self, title): # 新增文章
self.__titles.append(title)
blog = Blog()
print(blog.__author)
從範例中可以看到,來源端無法存取到類別中的author及titles私有屬性(Private Attribute)。如果是利用Visual Studio Code來開發Python的話,在來源端物件的IntelliSense清單中就選不到私有屬性(Private Attribute),證明成功將其進行封裝(Encapsulation)。
但是Python不像其他物件導向程式語言真的把屬性(Attribute)或方法(Method)變為私有,事實上來源端還是可以存取得到。Python事實上把加了兩個底線的私有屬性(Private Attribute)重新命名,在前面加上了底線類別名稱,來源端只要透過此名稱還是可以進行存取,如下範例:
blog = Blog()
print(blog._Blog__author) #執行結果為:Mike
所以在類別中的屬性(Attribute)或方法(Method)加上兩個底線(__)主要是告訴來源端此屬性(Attribute)或方法(Method)為私有,避免來源端直接或意外的存取。
Q:什麼是私有方法(Private Method)?
在類別(Class)中可以進行存取,而外部無法存取的方法(Method)。和私有屬性(Private Attribute)作法相同,在私有方法(Private Method)前面加上兩個底線(__),如下範例:
# 部落格類別
class Blog:
def __init__(self):
self.__author = "Mike" # 作者屬性
self.__titles = [] # 文章標題屬性
def __add_post(self, title): # 新增文章
self.__titles.append(title)
blog = Blog()
blog.__add_post("Python tutorials")
如果想要學習更多的Python應用教學,歡迎前往Learn Code With Mike( https://www.learncodewithmike.com/2020/01/python-encapsulation.html )網站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
0 0 1732 0
學習精靈

07/24 00:00

2275 48
Mike Ku

Learn Code With Mike品牌創辦人

2021/10/21

Python繼承(Inheritance)實用教學
Q:如何使用Python繼承?
將共同的屬性(Attribute)或方法(Method)定義在一個類別(Class)中,而其它類別(Class)則透過繼承(Inheritance)的方式來擁有它,如下範例:
class Transportation: # 交通工具
def __init__(self):
self.color = "white"
def drive(self): # 駕駛方法
print("drive method is called.")
class Car(Transportation):
def accelerate(self): # 加速方法
print("accelerate is method called.")
class Airplane(Transportation):
def fly(self): # 飛行方法
print("fly method is called.")
Transportation類別(Class)就叫父類別或基底類別(Base Class),而Car及Airplane類別(Class)就稱為子類別(Sub Class),在類別名稱的地方透過括號的方式來繼承(Inheritance),藉此擁有父類別公開的屬性(Attribute)及方法(Method),如下範例:
mazda = Car()
mazda.drive()
print(mazda.color)
Q:什麼是方法覆寫?
當子類別中定義了和父類別同名的方法(Method),這時候子類別的物件(Object)呼叫這個同名方法時,其中的實作內容將會覆蓋掉父類別的同名方法,這就叫做方法覆寫(Method Overriding),如下範例:
class Transportation: # 交通工具
def drive(self): # 駕駛方法
print("Base class drive method is called.")
class Car(Transportation):
def drive(self):
print("Sub class drive method is called.")
mazda = Car()
mazda.drive()
這時候如果我們想在子類別中執行父類別的方法(Method)時,則可以使用super()內建方法來達成,如下範例:
class Transportation: # 交通工具
def drive(self): # 駕駛方法
print("Base class drive method is called.")
class Car(Transportation):
def drive(self):
super().drive()
print("Sub class drive method is called.")
mazda = Car()
mazda.drive()
Q:什麼是多層繼承?
就是繼承(Inheritance)的層級超過一層以上,如下範例:
class Animal: # 動物類別
pass
class Bird(Animal):
def fly(self):
print("fly")
class Duck(Bird):
pass
duck = Duck()
duck.fly()
Q:什麼是多重繼承?
就是子類別繼承(Inheritance)一個以上的父類別,並且各類別應各司其職,避免有相同的方法,如下範例:
class Animal: # 動物類別
def eat(self):
print("Animal eat method is called.")
class Bird:
def walk(self):
print("Bird walk method is called.")
class Duck(Animal, Bird):
pass
duck = Duck()
duck.eat()
如果想要學習更多的Python應用教學,歡迎前往Learn Code With Mike( https://www.learncodewithmike.com/2020/01/python-inheritance.html )網站觀看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
3 0 879 0
學習精靈

11/13 00:00

20 1

推薦給你

緯育TibaMe

07/07 08:30

【免費直播最後名額】還在猶豫該不該轉職前端工程師,4個月她從美術老師到前端工程師的成功關鍵
#免費直播報名倒數 你還停留在跨領域轉職=砍掉重練?
其實「#跨領域經歷」正是當今企業所需!🔥
藝術背景、零程式基礎,完成4個月培訓成為鴻海前端工程師,聽聽她怎麼辦到的👉 https://lihi.cc/meapa
▍ 直播講座資訊
🔹 時間:7/7 (一) 20:00~21:00
🔹 費用:免費報名
🔹 形式:線上直播(將於活動前2~3天email提供直播連結)
🔸報名連結:
#活動加碼:成功轉職前輩線上QA解答
如果你也卡在「要不要轉?」的十字路口,這一集,也許就是你的方向指引!
▍ 這 1 小時與你分享:
✅ 如何自我評估該不該轉職
✅ 轉職前的心態調適
✅ 學習過程到專題作品準備
✅ 團隊 side project 的重要性
✅ 如何發揮跨領域優勢
✅ 進入職場的實況與自我提升之路
✅ 轉職前輩線上 QA 提問
立即前往報名👉 https://lihi.cc/meapa
想了解其他 IT 轉職職務選擇?明天晚上免費直播報名入口👉 https://lihi.cc/qTYgy
想獲得更多免費求職轉職資源👉 https://lihi.cc/2Fm56
看更多
0 0 719 0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