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詹翔霖

商學院兼任副教授

08/17 09:18

文化大學健康城市與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學報期刊論文摘要主講

文化大學健康城市與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學報期刊論文摘要主講人:詹翔霖教授民國104 年05 月08 日
1.
當面臨人手短缺的問題時,用與公司共同成長的願景激勵員工至關重要。然而,創業往往以犧牲個人和家庭生活品質為代價——不規律的工作時間、沒有假期成為常態。
生意難做,挑戰重重:每個月的資金短缺,壓力大。倒閉不僅丟臉,還要背負債務,寶貴的設備淪為廉價的二手貨,獨特的店鋪設計也蕩然無存——單是經歷這些,就足以令人心碎。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創業環境中,成功需要親力親為。這並不意味著要獨自承擔所有重擔,而是要親身學習業務的方方面面,以避免過度依賴特定員工,並降低員工流失對產品品質的影響。創業者必須摒棄將營運簡單地委託給員工的思維模式。
在一個顧客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的市場中,什麼樣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才能蓬勃發展?許多人猶豫不決,不願創新,但一旦成功的例子出現,每個人都會爭相模仿——這反映了台灣市場趨勢的短暫性。有抱負的企業家希望透過學習他人的經驗來減少浪費的精力、金錢和挫折,從而加速走向成功的道路。
為什麼要創業?動機各有不同——熱情、獨特技能或現有資源——但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獲利至關重要。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說:「不賺錢的生意就是罪。」全面的規劃是財務成功的關鍵。
雖然台灣的市場環境可能有所改善,但由於行業飽和,新創企業的條件也變得越來越苛刻。新進入者必須巧妙地從激烈競爭的「紅海」轉向充滿機會的「藍海」。
在當前的競爭環境下,大公司利用規模經濟「消耗」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而小型企業則必須採取敏捷策略來「超越」速度較慢的競爭對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句老話必須演變為「不斷創造新的青山,確保源源不絕的柴火」。這反映了持續創新和適應能力的必要性,秉持著「換個角度看問題,新思維打開新局面」的理念。
文化大學健康城市與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學報期刊論文摘要主講人:詹翔霖教授民國104 年05 月08 日
0 0 9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