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轉職熱潮】想了解你的程式競爭力?來免費檢測 Python 能力吧 了解更多

104學習精靈

張嘉麟

客務關係發展副理

2021/10/23

掌握時程與進度的實用英語

隨著台灣日益邁向國際化,經手跨國專案的機會越來越多,無論是透過視訊會議或電子郵件,以英文與國外團隊成員了解時程或掌握進度,可說是位於台灣的專案經理的例行必要工作。
專案經理在點出所指的專案後,接下來可能會展開一些如此的對話:
1. 詢問進度:
- “Where you are at”:I was just wondering where you are at in this task.
你處於專案的哪個位置,也就是詢問對方進展地如何。
- “Deadline”、“Timeframe” 是時常拿來明確指出日期的用字:What timeframe are you looking at (to finish this task)? Are you comfortable for me to say we will meet the deadline on (date)?
詢問對方再來所需的時間或者對整體專案時程的看法,專案經理可從中得知是否需要調整工時。
2. 除了瞭解進度,也可同時了解專案進行是否遇到問題、資源遇到瓶頸:
- “Is everything in good shape?” 較為籠統概括,卻也較為柔性的問法。專案經理可用來表示對個人與工作上的關心。
- “Get the ball rolling”:I wondered if there is any obstacle or any help you need from me to get the ball rolling.
讓球繼續滾動,也就是讓專案繼續往前推進;專案經理可藉此了解對方是否遇到任何瓶頸,是否有專案經理可以幫忙疏通之處。
- “On someone’s plate”:Do you currently have a lot on your plate? Is there anything that has been preventing you from focusing on this project?
盤子裡是否裝了很多東西,亦即詢問對方手上是否扛著很多事情;這句話時常用在專案經理在規劃人力資源的階段,也可能用在已經展開的專案,專案經理擔心相同的人力資源被多起專案重複使用,而造成了進度上的干擾,因而表示關切。
- “Drop the ball”:I understood you have a lot on your plate, so perhaps the ball got dropped. If the ball got dropped, we’re not going to make it.
在跨國專案中,email聯繫佔相當大的比例,也因此疏漏的情況在所難免。只不過球掉了絕不是好事,對方若因為忙碌或放假沒接到你拋出的球,則請對方再確認;另一種用法,也可用來提醒成員認真處理這項工作,別因此搞砸了專案。
3. 最後,也許是簡單的鼓勵、激勵團隊精神,或感謝對方 (“Thanks for the hard work.”),也可能是需要請對方抓緊進度,利用用詞向對方略微施壓,或是要求對方針對調整後的日期再次畫押。在這一點上,專案經理必須選擇清楚且立場堅定 (clearly and assertively) 的用詞,來顯示出你對於掌握專案時程的信心與決心。以下是一些例句供作參考:
- (Please do your best/We must help each other…) as we’re all in the same boat.
- Please expedite so we may stay on track with our project plan.
- Would it be reasonable to give you 2 more days on this task?
- Your delay would make things difficult for other team members who depend on you.
- We want to avoid any negative consequence due to such delay.
若各位在國際專案上遇到了不知該如何以英文應答的問題,也歡迎在此提出討論!
5 0 1597 1

0/1000

你可能會想看
01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4小時前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們的短影音經營到位了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 現在是「滑一下決定買不買」的時代,短影音成了品牌曝光、導購、打造好感的主戰場。但拍了 Reels、剪了 Shorts,點閱還是低、看完率也差?別急著砸更多預算,先來檢查一下你們的影音經營成熟度吧! ​ Steven 幫你準備好了這份『短影音/Reels 經營成熟度自檢表』,馬上填寫自救: ​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是否有專責人員或團隊負責短影音內容規劃與執行? 02. 是否針對目標受眾量身打造影片風格與語言? 03. 是否具備每週固定的上片頻率與排程? 04. 是否使用行銷漏斗概念規劃不同層級的影音主題? 05. 是否曾追蹤分析影片的觀看完成率與跳出率? 06. 是否製作過 3 秒內就吸睛的開場設計? 07. 是否妥善運用字幕、動態文字強化訊息傳達? 08. 是否測試過不同片長(15s / 30s / 60s)並分析表現? 09. 是否有清楚的 CTA(引導互動、點連結、轉換等)? 10. 是否重複利用影片素材做出變形版本(精簡版、精華集)? 11. 是否善用平台工具(IG Reels、YT Shorts、FB)發布同一內容? 12. 是否針對短影音設計專屬封面圖與影片標題? 13. 是否曾進行過 A/B test 檢驗不同內容或節奏的表現? 14. 是否觀察並學習競品/趨勢帳號的表現與手法? 15. 是否有明確的 KPI(播放數、點擊率、轉換)追蹤? 16. 是否曾邀請顧客或員工參與影音內容共創? 17. 是否將影音內容導流至購買頁面或品牌官網? 18. 是否曾針對熱門影音重新包裝發布? 19. 是否有預算配置在短影音廣告投放? 20. 是否曾評估「短影音回報率」並調整策略? ​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你們不只懂拍,更會用短影音創造轉換,撿到爆便宜! ⚠️ 50 - 75 分:內容有潛力,但還少了策略與系統操作,快補強! ❌ 低於 50 分:危險!投入不等於成果,這次撿到「木倉」了! ​ 💡【 Steven 提醒 】 短影音不是拍得好就夠,而是「選對觀眾、說對語言、給對節奏」。用這張表做一次全面盤點,你會發現短影音其實沒你想得那麼貴,但很有可能比你以為的還有價值! ​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公司短影音幾分?快留言給 Steven,讓我們一起從「短影音投資」變成「品牌長線價值」!下一張自檢表也即將推出,記得追蹤! ​ #數位行銷自救箱 #短影音經營 #Reels自檢表 #品牌內容策略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0 0 31 0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02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08/20 19:00
【 本周 TOP 精彩數位社群行銷 】case studies W43 阿嬤唱歌是為了流量?
🔥 行銷解析:Telia「Keep your distance. But stay in touch.」 🔥 ​ 案例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WB8GlAkWik ​ 🪧 品牌名稱 Telia|瑞典電信品牌 ​ ✨ 行銷目標 在 COVID-19 疫情嚴峻時期,Telia 的目標並不只是強調網路速度,而是實際發揮「連結人與人」的品牌核心價值。他們觀察到 70 歲以上長者是最孤立的群體,也是最容易被數位世界遺忘的人。於是品牌決定主動出擊,針對這群高齡族群,推出「免費無限流量」服務,鼓勵他們透過視訊、語音、訊息與親友保持聯繫。在科技與人性之間找到平衡點,讓品牌在充滿不確定的時代,成為消費者心中最值得信賴的夥伴。 ​ ✨ 策略手法 Telia 沒有選擇從技術或資費切入,而是用「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做為切角。他們清楚這波疫情讓長輩們不僅遠離人群,也遠離了社交互動的快樂。Telia 決定用「免費流量」這種具體又實用的方式,幫助他們跨出第一步,讓科技不再是冷冰冰的距離感,而是真實的陪伴與慰藉。同時,他們用一支由長輩與家人「各自拍攝」完成的影片做為 campaign 主體,營造出真實溫暖、不造作的風格,策略精準打動目標受眾與他們的家人。 ​ ✨ 執行創意 這支影片並未請來大明星,也沒用專業攝影團隊,而是邀請 70 歲以上的民眾與他們的家人,自行錄下「線上合唱」的過程。每一個畫面都是來自真實生活的視訊畫面,有人抱著貓、有孫子邊彈吉他邊笑、有阿嬤看著螢幕忍不住掉淚。這支歌不只是旋律動人,而是情感穿透力極強的視覺敘事。Telia 用一支影片告訴大家:有了好的網路服務,距離不再是問題,情感依然可以被妥善照顧。 ​ ✨ 效益結果 這支影片與活動一推出,馬上在瑞典當地爆紅,成為疫情期間少數「讓人看完眼眶濕濕卻又心暖暖」的行銷作品。影片獲得大量轉貼與報導,Telia 在當地的品牌好感度明顯上升,尤其是「關心社會」、「體貼用戶」等形象指標提升顯著。同時也讓更多家庭重新認識到 Telia 不只是「電信公司」,更是可以陪你度過難關的生活夥伴。品牌透過這場行銷成功「從科技走向情感」,創造難得一見的正向迴響。 ​ ✨ 應用啟發 這招真的可以抄回台灣!尤其是我們這裡高齡化社會嚴重、長輩使用科技的落差又大,Telia 這種「免費+情感+真實故事」的操作,不只溫暖還很有殺傷力。 ​ 如果你是做電信、網路、手機、App 或數位產品的台灣品牌,不妨想像一下,母親節、重陽節、中秋節這種家人團聚的時機,你送的不只是優惠,是「聯絡感情的門票」。 比如中華電信可以推出「視訊團圓包」,幫長輩免除複雜操作、一鍵連線孫子,還送教學服務。 再進階一點,像 Line 或 foodpanda 也可以來一招「幫阿嬤開個帳號」的教學挑戰賽,讓大家幫長輩完成數位成就解鎖,順便送折扣、賺口碑。 ​ 台灣品牌常常會怕長輩不懂、不用、不買。但其實只要你願意先主動靠近,他們不是不懂,只是沒人教。而這種「先給一點溫度」的行銷,比什麼浮誇廣告更實在、更有記憶點。 有時候,最好的行銷不是秀產品,而是陪人走過生活的空缺,就像 Telia 陪阿嬤唱的這首歌一樣,有聽進去、有放進心裡。 ​ - ​ 引用出處: ・Telia ・Agency: Forsman & Bodenfors ​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0 0 63 0
【 本周 TOP 精彩數位社群行銷 】case studies W43 阿嬤唱歌是為了流量?
04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08/19 21:44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每週爆紅 X 光片】
EP18|Dove AI 香氛洗劑爆紅全球,聯合利華如何用 AI 打造病毒式行銷? ​ 當你以為洗衣精只能賣「潔淨」,Unilever 卻透過一瓶「食物香氣靈感」的 Dove 洗劑,靠 AI 技術在社群平台引爆超過 35 億次曝光,還吸引超過 一半是新顧客! ​ 這場 AI 行銷革命,我們到底可以學什麼?跟著 Steven 一起拆解這場現象級操作! ​ 🚩 一、Dove 這波行銷做對了什麼? 📌 品牌行銷手法-感官敘事與日常儀式重新定義 ・以「食物香氣」為靈感開發產品(如「奶油蛋糕」味香氛洗劑),創造話題性與趣味性,打破消費者對洗衣產品的刻板印象。 ・將日常洗衣行為轉換成享受儀式,引發情感共鳴與生活感連結。 ​ 📍我們學習到什麼? ・品牌若能跳脫功能性訴求,切入生活中「五感連結」與情緒體驗,能有效觸發使用者的「分享慾望」。 ​ 📌 數位行銷操作-AI驅動內容生成,加速擴散力道 ・使用 NVIDIA Omniverse 建立 Dove 數位孿生(Digital Twin)產品模型,快速模擬出數百款不同風格的廣告畫面。 ・藉由 AI 快速生成影片、海報、社群貼文,減少創意產製週期,大量測試與即時發布。 ​ 📍我們學習到什麼? ・Gen AI 不僅是行銷輔助工具,更是「內容生產力引擎」,大幅提高行銷創意的「速度+規模+測試效率」。 ​ 📌 社群議題行銷-觸發 UGC 創作與二創傳播 ・透過趣味性的「香味命名挑戰」、社群貼文與短影音,激發消費者自行上傳開箱影片與分享心得。 ・許多創作者甚至為其命名出自己的「食譜洗劑」,成為 TikTok、IG 二創熱點。 ​ 📍我們學習到什麼? ・內容本身就是誘餌,當產品話題性夠高,就能驅動自發性分享與病毒式擴散,而非仰賴傳統廣告投放。 ​ 📌 行銷平台佈局-橫跨多渠道的整合操作 ・Unilever 結合自家 D2C 電商、Amazon 商城、社群媒體與 Influencer 合作,形成完整行銷漏斗。 ・搭配社群追蹤像素,針對看過影片者再行銷推廣購買,創造 ROI 最大化。 ​ 📍我們學習到什麼? ・跨平台策略已是行銷常態,能否把社群流量有效導入「轉單平台」,才是成敗關鍵。 ​ 🚩 二、如何實際應用這套心法?(實務步驟) ✅ Step 1:善用 AI 生成技術,提高創意產能 → 引入 Midjourney、Runway、ChatGPT 等 AI 工具,大量生成 A/B 測試版本,提升操作彈性。 ​ ✅ Step 2:用內容設計啟動分享鏈 → 為產品包裝設計議題元素(如趣味香氣命名),成為消費者拍照打卡動機。 ​ ✅ Step 3:策動社群創作者一同參與 → 提供創作者素材或開放 API 使用,讓他們成為二創來源,擴大話題與觸及率。 ​ ✅ Step 4:整合平台資料做精準再行銷 → 利用 Meta Pixel/GA4/電商後台等,針對不同互動族群設計差異化廣告訊息。 ​ 🚩 三、啟發是什麼? 👉 AI 與行銷的結合,已不是「科技炫技」,而是重新定義品牌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 從創意產製到社群傳播,再到轉單路徑,整個「行銷流程鏈」都可以透過 AI 優化提速。 ​ 只要掌握: ・「情感敘事」觸動人心 ・「AI 工具」提升內容效率 ・「社群參與」引爆擴散效應 ・「平台整合」完成轉換閉環 ​ 你也能讓一個看似無聊的日常產品,成為下一個社群主角! ​ 💬 你覺得 AI 最能幫助行銷的哪一環?內容?社群?還是數據分析?歡迎留言一起聊聊! ​ #每週行銷爆紅X光 #品牌行銷 #AI行銷 #社群行銷 #行銷平台整合 #Dove洗劑爆紅 #UnileverAI行銷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顯示較少
0 0 73 0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每週爆紅 X 光片】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25 建議瀏覽器 Chrome / IE11.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