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愛大型網路平台經營

問題解決、經營管理、問題分析、產品企劃、PDCA、營運管理、網站經營、產品營運、產品經理、專案管理

陳嵩榮

產品暨顧客價值經營 高階主管

2022/02/28

PDCA循環陷阱1:過度自信,忽略Plan背後的假設

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循環優化的觀念被普遍應用在各個領域,對大型網站營運格外重要。道理很簡單,但實務上,能夠持續且貫徹落實並不容易,因為人性的弱點使然。
PDCA第一個常被忽略的陷阱是:過度自信,忽略Plan背後的假設。
許多優秀的工作者,對於自己的提案能夠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充滿自信,不知不覺認為只要把計畫執行完,問題就會解決,目標就會達成。於是把重點都放在計畫的執行,忽略了針對計畫背後假設規劃驗證。如果計畫範疇很大,往往要等到計畫執行完才發現結果不如預期,但已投入龐大的資源,市場的時機也已流逝。
如果有清楚意識到計畫是立基在一些假設上,會先釐清這些假設成立的機會有多高。再依照成功機會的高低,彈性調整範疇或將範疇進行拆包,分階段執行與驗證。通常會把假設成立信心度最高的最小可行性範疇(俗稱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當作第一階段,並設定好驗證指標。先投入較少的資源看看第一階段的成果如何,以驗證假設是否正確。
如果結果是好的,再加碼投入資源,擴大執行範疇也不遲。
如果連信心度最高的第一階段範疇,執行結果都不如預期,應該全盤重新檢視與反省原有的假設,並調整計畫。
10 1 1766 1
你可能會想看
01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生產處 經理|104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310007號・3小時前
【壓力大到忍不住,掐大腿也要忍住的7句話】
最近關稅影響持續延燒,每間公司都嚴陣以待,各項資源嚴格管控,還需要進行許多的未來可行性評估,有時工作到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身邊不少人都在喊:「現在工作壓力怎大成這樣?」,尤其在這種情況下難免脾氣上來衝動發言,雖然講的時候都是大實話,但容易在傳來傳去後語意扭曲,造成聽者有意,所以這幾句話怎樣都不能說。 1. 不要都只是找我,我已經很忙了 這句話本身並沒有問題,因為是陳述事實。但這句話一講完後,因為大家工作負荷也很高,所以很多時候會被那些有心人士操弄,自己的工作行為就會被放大檢視,感覺像是大家來找碴,變成只是休息一下也可能會被私下講壞話,這樣只會讓工作壓力更加提高。 #可以試著這樣說:協助但不全攬,目前我手邊也有很多項目,所以這一件是可以協助先處理部分,並且更新執行狀況,但等人力有增補後,還是需要交接進度,確保任務順利完成。 2. 這又不是我的錯,是誰沒有做好才造成的 在專案出現問題時,負責人員通常是會先被檢討的,但若因為擔心擔責任就想要撇清,也讓自己看起來很沒有擔當。過往我曾見過一位同事在會議中為了躲避責任,指著另一位同事說:「這是他沒有跟其他單位溝通好,跟我無關。」這種遇到問題就逃開,會讓主管難以信任,團隊氣氛也會瞬間變得緊張。 可以試著這樣說:目前專案有遇到了一些溝通問題,這已經是事實,我們可以來看看問題出在哪裡,然後找到解決方案。來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 3. 你們愛怎麼做就怎麼做,我不想管了 當團隊意見分歧時,這句話常常是在感到疲累及挫折下,無意見脫口而出。但聽起來就充滿了冷漠與無所謂,而且會讓成員不知道後續如何與你溝通工作。有一次我在專案討論時聽到同事這樣說,結果整個團隊的士氣都因此低落,大家會覺得他對這個專案根本不在乎,但事實上績效又是綁在整個團隊上的。 可以試著這樣說:我對這個方案有不同的看法,但我尊重團隊的決定,只是希望我們能確認所有細節都考慮到位,確保方案順利執行。用這樣的方式表達你的意見,較能讓團隊促進正向的討論氛圍。 4. 搞錯的是主管,為什麼我要去擦屁股 遇到問題時,直接將責任推到主管身上,這種「情緒性批評主管」的說法,在背後傳來傳去時尤其危險。因為這不僅會直接損害你與主管的信任關係,還會讓你在未來的工作中遭受限制,失去更多發揮的機會。 可以試著這樣說:如果主管真的很常出現訊息遺漏,建議直接找主管更新並留下文件紀錄,使用這樣的做法可以先提醒主管有此狀況,就算不用特別講出來,主管心中也清楚是自己有錯,這對職場中的人際關係非常重要。 5. 你懂什麼啦,只會放炮浪費時間 當你在會議上遇到不同意見時,情緒失控地直接反駁,只會破壞合作氛圍,甚至影響未來的合作機會。有一位同事在討論中因為急躁,對其他人的意見不耐煩,說:「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這句話讓會議氣氛變得非常緊張,對方也因此感到不被尊重。 可以試著這樣說:我覺得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有點不同,能否能再討論一下,看看有沒有更合適的解決方案?用更尊重的語氣來處理分歧,能讓大家都保有面子,同時找到最佳的合作方式。 你們要試就試啊,反正又不會成功 直接否定別人的努力跟創意,感覺就是在等看笑話。除了讓人覺得你消極負面之外,也會讓人對你產生距離感。當有人提出新的方法或建議時,我們應該給予充分的尊重,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可以試著這樣說:這個方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擔心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我們能否再討論一下,看如何優化這個方案?透過先尊重對方的想法,再表現出願意一起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 7. 這麼簡單的東西,你怎麼可以做這麼久 目前大家都是處於高度壓力狀態下,有時候會因為狀態不好失常,在這個情況下很容易會因為一句話,就等同於「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若因為這樣同仁選擇離開,試必會對團隊及專案任務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每個人都是關鍵的。 可以試著這樣說:你是否在準備中有遇到一些困難,需要我一起看一下嗎?用協助取代責備,才能與同事建立更好的信任關係,你的一句關心,可能也是對方願意繼續支撐下去的力量。 關稅的衝擊,影響的是整體的大環境,在這樣的壓力爆棚情況下,溝通方面會變得更加的困難且重要,職場上真正厲害的人,不是沒有壓力或從來不生氣,而是知道怎麼在情緒來時,仍能選擇思考該如何說話。
0 0 15 0
【壓力大到忍不住,掐大腿也要忍住的7句話】
02
22小時前
討拍同梯變部屬,挺你還是捅你? 
總是一起吐苦水、甚至幹譙主管的麻吉,成為直屬部屬之後,會繼續情義相挺?還是從此反目成仇?職場教練Simon提醒,避免旁人覺得行事偏坦,公開場合,讚美先對外,反省先對內;有些話當眾講,有些話私下講。麻吉部屬變身助力神隊友。 【Pocket Casts這裡聽】  【MixerBox這裡聽】 【2025職涯博覽會】200家企業現場徵才,還有19場知名企業講座,免費職涯諮詢,立即報名  【本集來賓】Simon,職場教練,104資訊科技董事、前104人力銀行總經理、前中國飛利浦數字影像系統中國區業務總監、比利時魯汶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目前仍協助新創及社企擔任(經管/領導力)顧問。 【本集重點】01:42 當麻吉變老闆、變部屬,如何應戰?03:52 公私領域中權與責的拿捏06:37 人設轉化,管理上如何不尷尬?14:04 當麻吉變主管,公私領域要怎麼應對?15:48 當麻吉主管走馬上任,員工在組織如何掌握溝通尺度?16:32 主管立威、帶兵,對麻吉部屬先打預防針,缺點公開說、掌聲先給他人20:34 把麻吉部屬當助力、打好牌。再來帶好團隊、培養更多好隊友 ▍ 當好主管,你還可以聽EP472【主管偷偷學】別用權力,讓對方閉嘴。少說幹話,多說客話 服人也服心 EP457 【主管偷偷學】主管低潮,誰來激勵? 低潮無罪!「想靜靜」走出情緒谷底,副手代位分勞 EP456 【主管偷偷學】為什麼「激勵」變「雞肋」? 激勵不能天天用!攻頂前「最後一哩」的關鍵領導 
0 0 116 0
討拍同梯變部屬,挺你還是捅你? 
03
Trulli Wu ・產品經理・04/28 14:31
Cluely:用AI搞定一切?這家新創公司想讓面試作弊變得更容易
最近科技圈出現了一家很有趣的新創公司,叫做Cluely。這家公司由兩位哥倫比亞大學的學生創立,他們開發了一款AI工具,號稱可以幫助使用者在面試中「作弊」。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作弊。 根據搜尋結果,Cluely 最近獲得了53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雖然他們的產品聽起來有點爭議,但似乎已經引起了不少投資人的興趣。 Cluely 到底在做什麼? 簡單來說,Cluely 正在開發一個AI工具,可以幫助使用者在各種情況下作弊,不只是面試,還包括其他方面。具體的功能細節還不是很清楚,但可以想像一下,這個工具可能會利用AI來產生答案、提供提示,甚至直接幫你完成任務。 為什麼這對產品經理很重要? 身為產品經理,我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打造更好的產品,解決使用者的問題。Cluely 的出現,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作弊」這件事。 道德爭議: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利用科技來作弊的行為?這對社會的公平性會造成什麼影響? 產品設計: 我們應該如何設計產品,才能防止使用者利用AI來作弊? 未來趨勢: AI 的發展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變化? Cluely 的出現,無疑為我們帶來了一些重要的思考。 身為產品經理,我們需要密切關注這些新的科技趨勢,並思考如何利用它們來創造更好的產品,同時也要注意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https://cluely.com/
0 0 109 0
Cluely:用AI搞定一切?這家新創公司想讓面試作弊變得更容易
04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生產處 經理|104Giver職涯引導師 第003202310007號・04/28 12:24
【選擇默默努力,事實上就只能默默承受】
剛出社會幾年後,我一直維持者努力默默在做,不邀功且勇於承擔責任的工作態度,這個做法在工程師時期,大家的評價都是好的,後續也升任代理單位主管,卻開始進入撞牆期。 看著身旁同期的夥伴都順利升任主管,我卻仍在代理階段,後來有天我忍不住直接找高階主管面談,並花了20分鐘說明自己有多努力認真,期望高階主管可以認同我的表現,結果卻收到主管簡單一句話。 「我看不見你有努力了什麼?我要怎麼幫你晉升? 」 我本來以為這是在惡意刁難,但後來我重新思考了一陣子後,我發現了一些東西,並且開始去做改變嘗試。 【先懂得讓主管知道你在做什麼】 當進入職場一段時間後,慢慢會發現工作本身不是最難的,難的是讓老闆「感覺得到你有在努力工作」。而在工程師時期因為有定期週會報告,所以就算自己默默的做,主管還是能夠從定期報告中主動知道你做了什麼,做好或不好。 但擔任主管後反而大都是參加會議討論,這時候默默的做真的很難被看到,當然也不知道你做得怎樣,要讓主管放心,就得讓他知道你現在正在做什麼、已經做到哪裡了。 所以後來我學會透過Mail方式,針對一些重要專案,簡單三句話定期回報我現在在哪個階段,需要什麼資源,卡在哪裡。讓主管不需要追問,就能掌握全貌。 【就算沒做好也要及早回報,並且讓大家知道你已經努力了那些?】 工程師時期因為有例會,所以沒做好馬上就會檢討改善,但主管時期會因為怕被罵就不敢說,結果狀況越來越嚴重,這樣的管理方式相信不管哪個主管都不能接受。 既然早晚都要面對,那就不要死稱。所以就算無法做好,我也很清楚條列出我努力做了什麼,並且及早回報,這樣可以有效讓傷害被控制,不會像是地雷突然爆開。 【要把事情做好,然後也要讓別人知道你是怎麼做好】 工程師時期我雖然默默的做,但習慣把改善內容轉為SOP,這樣別人有遇到問題就可以知道怎麼做,但擔任主管後我認為自己管好自己單位就好,不用去干涉其他單位管理,所以就算做了什麼好的改善也不太會去提。 後來我學到一個概念,既然管理比當工程師更難,那如果我可以將一些管理做好分享給其他主管,是不是能夠幫助更大,所以我在沒有人要求情況下,主動將單位內一些好的改善,做成專案報告在月會分享,不僅讓高階主管很清楚我是透過那些努力才能達到好的效果,也多次讓主管稱讚。公開請其他單位參考我的管理方式。 【默默努力付出,真的是無法讓主管看見的】 有時候我們會說「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有些人總繞著主管轉 」,或許就是因為對方一直積極展現自己的表現及需求,才能夠更快讓主管看見,與其選擇默默去做默默掉淚,倒不如去真實呈現出自己的能力,這也是向上管理中重要的一環。 選擇這樣做過後的一年,我順利晉升主管,我原本認為是高階主管的刁難,事實上「會吵的孩子有糖吃,但會做事又會呈現的人,才能夠自己選糖吃。」
1 0 77 0
【選擇默默努力,事實上就只能默默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