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寵物美容助理

寵物美容助理
更多
月薪中位數
資料搜集中...
年資 3-5 年
資料搜集中...
年資 10 年以上
寵物美容助理 必備技能
你還缺?
?項已具備
登入看你專屬的技能分析
寵物美容助理 都在看
在求職戰場中脫穎而出:用AI與永續認證打造專業優勢
在求職戰場中脫穎而出:用AI與永續認證打造專業優勢
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履歷表上的每一個亮點,都是能讓您獲得面試機會的關鍵。除了學歷與經歷外,「專業認證」正成為企業最重視的求職加分項之一。特別是在AI人工智慧與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趨勢的今日,持續學習、考取認證,等於提前展現了您緊跟時代、具備未來職場關鍵能力的實力。 本文導覽 為什麼要持續學習與考認證?AI與永續:最值得投入的兩大領域1. AI認證2. 永續認證認證帶來的職場效益比較表建立持續學習的習慣適合人群與效益對照表讓認證成為職涯進步的墊腳石 為什麼要持續學習與考認證? 求職或轉職的過程中,許多人會遇到挑戰:經驗不足、專業背景不完全符合,甚至跨領域時需要補強實力。這時候,認證就成了最佳的「即戰力證明」。 認證的價值不僅在於一張證書,更在於它背後代表的學習歷程。企業HR往往在短時間內篩選履歷,擁有認證的人才更容易被注意到: 展現專業:證明您已掌握該領域的核心知識與技能。 展現學習力:代表您願意自我進修,能跟上產業快速變化。 提升競爭力:讓您在錄取與升遷上更具優勢。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有證照者面試邀約較無證照者高出36.8%。 AI與永續:最值得投入的兩大領域 1. AI認證 人工智慧已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擁有AI認證,不只是對工具的操作,而是能理解資料分析、演算法應用,並能在各種產業場景中發揮價值。特別是像AIA人工智慧應用國際認證,能證明您具備將AI技術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能力;而AIE人工智慧專業能力國際認證則能更進一步彰顯您在AI領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讓您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2. 永續認證 隨著ESG、SDGs成為全球企業必修課,永續發展能力正是最受重視的專業之一。ESG永續經營國際認證代表您理解企業責任、減碳策略與永續管理,這對跨國企業與本土企業同樣重要,是您展現對永續發展承諾的絕佳證明。 認證帶來的職場效益比較表 項目沒有認證擁有專業認證履歷吸引力普通,難以凸顯立即成為亮點面試機會一般明顯增加,具競爭優勢專業技能證明需要額外說明認證就是最佳證明錄取率較低提升至少30%薪資談判力較弱有助爭取更佳待遇 建立持續學習的習慣 考取一張認證能夠補強履歷,但持續挑戰更多認證,則能在不同領域逐步累積能力。這不僅展現您對專業的熱情,也能在未來的職場發展中提供更多選擇。 適合人群與效益對照表 對象面臨挑戰認證帶來的效益新鮮人經驗不足用證書補強履歷,展現學習力轉職者跨領域門檻高快速獲得新領域知識與證明在職人士競爭激烈、升遷難強化專業,加速升遷與職涯發展 讓認證成為職涯進步的墊腳石 在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浪潮下,企業需要的是懂得學習、願意進步、並能立即上手的專業人才。 持續挑戰不同領域的認證,不僅讓履歷表更有份量,也能為您的職涯開啟更多發展可能。 下一份理想工作,可能就源自於您持續努力累積的學習與認證。 告別原地踏步,即刻升級您的職場價值!【勁園AI認證網】提供您一站式解決方案,助您精準學習,高效取證,自信迎戰未來! 【加入】勁園AI認證網 強化職場能力,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 最新【TIMS證照】排行榜出爐!大專院校行銷認證實力大比拚 「培力英檢」是什麼?這張免費英檢證照,企業竟然超買單! 英語力決定職場競爭力!來自科技業菁英的學習心法 職場「英語力」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自主學習外更需專業助攻!
【104職場力】
國外業務做三年了,最近想要轉職精品業,但投履歷都無下文
國外業務做三年了,最近想要轉職精品業,但投履歷都無下文
目前25歲,橡膠國外業務了三年,最近有點想要轉戰精品櫃姐,讓人挫折的是在104上投了幾百封履歷,從高端投到中階品牌,服飾、包包、珠寶我都投了,卻幾乎都沒有下文,唯一有一家給我面試機會的品牌在二面時婉拒我,說我條件很好但不是他們想要的。  沒想到要進到精品業這麼難,起初想說我有3年業務經驗、英文好、外貌也不錯,除了沒有實際臨櫃銷售經驗外其他的條件應該都能夠補足這項缺點,也是見過各種大人物跟各種小人物的人,但投出去的履歷都只是被點開後就沒有後續了。 搜尋到過去網路上大家的經驗好像至少中階~中高階品牌,就算你沒有工作經驗也不會那麼難拿到面試機會,但最近狀況是連我朋友有百貨經驗想要跳品牌都收不到面試機會。 想請問各位是否能夠給予些建議,提供如何往精品業努力的方向?我知道現在市場不太好,但104上那些職缺應該不是開假的,好想知道要怎樣的條件或是特點才能進去。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們團隊的社群危機應變能力夠用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 在社群時代,品牌風險可能來自一則留言、一張截圖、一段影片。 負評來襲時,如果還在推責任、慢半拍、說錯話,那品牌信任值只會一瀉千里。 這次 Steven 整理出《團隊社群危機應變能力自檢表》,讓你清楚知道關鍵時刻該怎麼反應! ​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團隊是否有「社群危機處理SOP」? 02. 是否預先列出品牌潛在風險與敏感議題? 03. 是否針對危機處理進行過內部演練或沙盤推演? 04. 一旦發生負評,是否有明確的處理窗口與責任分工? 05. 是否有設定關鍵字監測品牌社群聲量異常? 06. 是否與客服/法務/公關有即時溝通機制? 07. 有沒有彙整過過往社群危機的案例與學習文件? 08. 發生事件時,是否能在 2 小時內出具正式回應? 09. 是否有備用圖卡或聲明模板可以快速上線? 10. 危機後是否有進行聲量與品牌信任感追蹤分析? 11. 是否區分「客訴處理」與「公關危機」的等級與流程? 12. 是否熟悉平台刪留言、隱藏留言、封鎖帳號的操作與影響? 13. 是否有危機中仍能維繫社群互動的替代策略? 14. 是否能辨識網路暴力、帶風向、釣魚攻擊等風險行為? 15. 是否有設定內部講話窗口,避免員工自行發聲? 16. 是否有與外部媒體/KOL 維持良好關係以備不時之需? 17. 危機後是否有進行內部檢討與 SOP 優化? 18. 是否有將回應分眾策略:顧客、媒體、員工、投資人? 19. 是否評估社群危機對商業面(銷售、合作、形象)的實際影響? 20. 是否善用 AI/輿情工具輔助危機分析與處理? ​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恭喜!你們品牌像戰艦一樣穩,遇風浪也不怕,撿到大便宜! ⚠️ 50 - 75 分:注意!你們可能撐得過小波浪,但遇颱風恐怕會翻,快補強! ❌ 低於 50 分:危險!一場風暴就可能讓品牌沉船,這波真的是撿到木倉了! ​ 💡【 Steven 提醒 】 危機來臨不是「會不會」,而是「什麼時候」。反應快、處理穩,才能守住用戶的信任。 快完成這份自檢,幫你打好社群危機的預防針! ​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家團隊的危機應變能力幾分?留言告訴 Steven,也別忘了 tag 一起衝鋒的小編夥伴!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讓ChatGPT更聰明!7種萬用AI提示詞模板,問出最準答案
讓ChatGPT更聰明!7種萬用AI提示詞模板,問出最準答案
想讓ChatGPT回答更精準,指令要怎麼問?本篇整理7種萬用提示詞模板,包含角色扮演、逐步推理、流程拆解設計到多版本生成,直接複製套用並加入實際需求,就能用AI問出更聰明、更實用的答案。本文節錄自《ChatGPT 5 萬用手冊》。 文/蔡宜坦、施威銘研究室 本文目錄:ChatGPT問答的7大萬用模板(點擊可快速前往) 1. 角色扮演模板2. 結構化回答模板3. 逐步推理模板4. 任務拆解與流程設計模板5. 優化與檢查模板6. 多版本生成模板7. 教學與學習模板 使用AI工具:ChatGPT 5網址:https://chatgpt.com/ 1. 角色扮演模板 適用情境:模擬醫師、老師、顧問、工程師等角色,適用於模擬專業角色、日常實務應用的任務。 提示詞範例: 【提示詞】# 你是一位醫師[提供角色定位],目標是解釋高血壓給一般大眾聽懂[提供目標]。# 請根據以下條件進行[指定輸出格式與條件]:- 限制:避免專業術語- 語氣/風格:親切、生活化- 輸出格式:分成三個段落文字來解釋,並加上表格 2. 結構化回答模板 適用情境:查詢、比較、整理資訊,適用於知識或資訊型任務。 提示詞範例: 【提示詞】# 你是一位專業顧問[提供角色定位],我想知道需不需要選擇雲端儲存服務(Google Drive、Dropbox、OneDrive)[ 提出問題 ]。# 請依照下方格式回答問題 [指定輸出格式與條件]:1. 背景說明2. 方案或方法(條列)3. 優缺點比較4. 建議與結論 3. 逐步推理模板 適用情境:邏輯推理、數學、規劃,適用於解決複雜問題或任務。 提示詞範例: 【提示詞】# 我月薪5萬,想在2年內存到50萬元[提供背景與細節資訊]。# 請逐步分析[提供執行步驟與流程]:1. 明確定義問題2. 列出可能步驟3. 檢查每個步驟的可行性4. 提出最合理的解決方案 【TIP】若你是使用免費版ChatGPT,可以選擇使用「思考較長時間」模式,讓ChatGPT先進行分析後再提供建議,在邏輯推理、決策評估、數據分析等任務上非常實用;付費版則可指定使用GPT-5 Thinking模型。當然,你也可以交由GPT-5來幫你決定。如果需要推理的內容較複雜,建議搭配深入研究模式。ChatGPT會自動進行多步驟的研究、推理,包括搜尋、閱讀並整合資料,甚至可以產出完整的報告。 4. 任務拆解與流程設計模板 適用情境:複雜任務分工、工作流設計,適用於專案與流程規劃。 提示詞範例: 【提示詞】請幫我規劃「線上課程上架」的執行流程[提供目標] :1. 拆解成主要流程[要求AI提供流程]2. 每個階段的具體步驟[要求AI提供執行步驟]3. 需要的資源或工具4. 可能的風險與解決方案 【TIP】建議搭配代理程式模式(付費版才有),ChatGPT會像一位「專案經理」,幫你拆解任務,執行多步驟流程直到完成。由於這個模式的執行過程就像是一個完整的工作流、有複雜的處理過程,再加上GPT-5對於提示詞較敏感,因而在此模式中更需要注意提示詞的精準度。 5. 優化與檢查模板 適用情境:寫作潤稿、優化企劃或結案報告、程式除錯,適用於需要迭代改進的任務。 提示詞範例: 【提示詞】# 請檢查以下段落是否符合這些條件[提供目標與條件]:1. 文字是否流暢2. 用詞是否專業3. 是否適合用在企劃書# 段落[提供樣本資訊]:我們公司將用大型語言模型…(以下省略) # 如果有問題,請提出修改建議與優化版本[指定輸出格式與條件]。 6. 多版本生成模板 適用情境:生成文案、設計靈感,適用於創意發想、靈感探索的任務。 提示詞範例(告知需求): 【提示詞】請針對「AI課程廣告文案」[提供目標],生成3種不同版本[指定輸出格式與條件]:- 正式專業風格- 創意活潑風格- 精簡重點風格 提示詞範例(提供樣本): 【提示詞】請使用下方截圖的文字段落風格,內容改成Excel的VBA功能[提供目標],生成1則FB Reels的貼文[指定輸出格式與條件]。[ 提供具體案例]  7. 教學與學習模板 適用情境:提供分層次、分步驟的逐步引導,適用於學習新知、技能養成的任務。 提示詞範例: 【提示詞】# 我是一個文科高中生[提供背景與細節資訊],請教我「區塊鏈」[提供目標]。# 使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教學步驟如下[指定輸出格式與條件]:1. 先用簡單的生活化比喻來解釋2. 再提供正式定義3. 補充一個真實案例4. 出一題練習題,測驗我的理解程度 節錄自:旗標《ChatGPT 5 萬用手冊:自動化 AI agent、提示詞技巧、研究推理、影音生成、自然語音、專案排程、工具連接》/蔡宜坦、施威銘研究室 著
【104職場力】
善用中場休息,找到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上)
善用中場休息,找到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上)
原文載於 張老師月刊474期 最近陸續收到一些朋友離開原有公司的消息。巧的是,不少朋友的年紀剛好都在四~五十歲之間。讓他們離職的原因,有些是覺得有些夢想要實現,有些是氣不過、嚥不下、看不慣…公司的人事物。當這些元素產生化學變化時,往往就會衝動地做出生涯決定。 做決定可以很瀟灑!但能否找到夢想?能否找到實現夢想的舞台?能否可以為了實現夢想堅持到底….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中年的你,沒有搞清楚這個決定,這個衝動,可能會成為悲慘人生的開始。 “總是乞望想擁有比眼前更多 於是齒輪不停轉動 超過必要的負擔 讓齒輪一面發出嘎吱的聲響 伴隨希望的衍生而增加的失望 " ~Mr.children kurum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mJ1_jNEwk 這篇文章就來跟大家分享,人到中年如何善用人生中場,讓自己找到「四十不惑」、「心想事成」的第二人生。 人生中場的意義 很多比賽都有中場休息,目的除了讓選手休息喘氣、補充能量…外,更重要的是讓選手有機會跟教練、隊友檢討上半場的得失,並對下半場的比賽策略達成共識,讓選手進入下半場時,知道如何維持優勢,甚至扳回劣勢。 孔子曾說:「四十而不惑」。其實多數四十歲的中年朋友,可能是處在人生最困惑的時候。因為,如果職涯的發展還算順利,中年的你可能在公司扮演重要的職責。如果此時已經結婚生子又買了房子車子,孩子的學習成長、家裡的房貸車貸、生活開銷,也會落在你的肩上。如果再加上家中上了年紀的父母,身體有些狀況需要照顧,夾在多重壓力的你,當然對人生充滿困惑。 所以,中年的你如果覺得人生卡住了,或許就是上天提醒你需要來個場休息,靜下心來釐清人生的優先順序,讓你從多重的壓力下脫困,進而培養出「四十不惑」的智慧。 只是很多人都潛意識地厭惡這個中場休息,覺得休息就是無能、就是失敗,於是急急忙忙或渾渾噩噩地繼續往自己不清楚,甚至不想要的成功之路前進,而錯失了規劃下半場人生的契機! 何時是人生的中場 “ 不想再過與時間賽跑的日子 不想心中一直響起「難道這輩子就這樣」的聲音 不想讓走投無路、習得無助的感覺繼續跟著我 或 好想放下一切,立刻實現心中的夢想 太棒了,居然有麼棒的功成名就機會“ ~Marci Alboher 安可職涯:40到70, 熟齡世代打造最熱血的工作指南 / 好人出版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276752376587 當你心中出現上列感覺時,或許就是中場休息的最佳時間點。當然啦!如果你有智慧或勇氣,也可以在上述感覺還沒有來襲時,就給自己來個中場休息時間,省思自己人生上半場的得失與優勢,也想想下半場想要有怎樣的人生風景。 人生中場的三個習題 給自己中場休息,不表示一定離開要職場或工作。例如,中年工作者都有很多天的特休假,此時你就可以選擇休個長假,找個心中的秘密基地,和自己好好對話。或是每天、每週可以給自己一段固定的獨處時光,循序漸進地沈澱自己繁雜的情緒,按部就班地省思如何過想要的人生下半場。畢竟,中年貿然離開職場的代價很高,除非自己想清楚,否則初期還是盡量避免用辭職來執行你的中場計畫。 中場休息時,建議可以試著完成這三個習題。 習題一:生涯彩繪,畫出自己想擁有的人生下半場 建議你可以買盒蠟筆和幾張高品質的A4圖畫紙,找個安靜空間,聽一段能讓自己靜心的音樂,想像自己在十年後想要過的生活。然後用蠟筆將想像彩繪到圖畫紙上。完成生涯彩繪後,你可以將彩繪內容的重點,用便利貼寫上關鍵字貼在上面,多瀏覽幾次後,再給自己彩繪出的十年後生活取個適切的名稱。 如果你想讓彩繪多些想法,靜靜看完五月天的《第二人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mv7CzCmHU0 附上的影片,是北科大EMBA班同學的第二人生集錦,也分享給大家參考。 請繼續看 善用中場休息,找到屬於你的第二人生(下)
王榮春 Spring 第二人生
關稅衝擊!減班休息勞工可利用時間「充電」還可領補助
關稅衝擊!減班休息勞工可利用時間「充電」還可領補助
2025-10-01報導 聯合報記者周嘉茹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及匯率波動等國際情勢衝擊,勞動部啟動「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支持減班休息勞工再充電計畫」,全力協助受影響而實施減班休息的企業與勞工,利用減班期間辦理及參加訓練課程,以穩定就業及增進工作所需專業職能,企業跟勞工均享有補助,協助降低衝擊。 為鼓勵受影響的企業及勞工善用減班休息期間參加訓練,「勞工再充電計畫」補助企業於減班休息期間辦理訓練,最高可申請350萬元訓練費用,補助範圍包含講師鐘點費、外聘講師交通費、教材及文具用品費及工作人員費用。 延伸閱讀:2025美國關稅風暴總整理》關稅衝擊哪些產業?工作會受影響嗎?​ 參訓在職勞工可依實際訓練時數申請訓練津貼,每小時可領190元,月投保薪資超過3萬300元的勞工,每月最高可領1萬7210元;對於月投保薪資在3萬300元以下的勞工,每月最高可領2280元。此外,減班休息的勞工也可自主參加分署自辦及委辦的在職訓練課程,或透過勞動力發展數位服務平台參與數位課程,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課程。 近期桃竹苗地區部分機械設備及金屬製品製造業,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訂單驟減,導致企業不得不實施減班休息,目前已有10多家企業勞工自行申請參與,其中一家金屬製品製造公司,成功規劃員工參加數位學習課程,包括「AI轉型:不只是IT的事,人人都懂的AI指南」、「CAD電腦輔助設計製圖」及「ChatGPT能幫我解決Excel問題嗎」等課程,協助員工掌握未來產業趨勢所需技能。 參訓員工普遍反應熱烈,紛紛表示「在減班期間透過數位課程提升專業能力,不僅對現職工作有幫助,未來也能應用在不同領域,更可申領訓練津貼,一舉兩得」,透過「勞工再充電計畫」,不僅穩定勞工就業信心,更協助企業朝向數位轉型,建立具競爭力的勞動力,化危機為轉機 桃竹苗分署長賴家仁表示,除了有勞工再充電計畫補助,如果產業別屬於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橡膠製品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9項行業,也可請領「強化僱用安定措施」,領取薪資差額補貼的7成,最高領取1萬2100元,另在減班休息的薪資差額內,可合併請領勞工再充電計畫,即可補貼薪資差額全額,讓勞工維持原有的收入水準。
【104職場力】
請問該公司違法勞工局僅輕描淡寫回覆我該如何處理
請問該公司違法勞工局僅輕描淡寫回覆我該如何處理
我在前公司因跟主管不對盤因而離職,但該公司幾項不合理之規定,以下: 我在2021年6月到職,該公司僅口頭表示做滿幾個月後將有營運獎金,於是在12月才領到,但我們工經常早出晚歸,且該公司還口頭規定早於07:30或晚於17:30下班不得打卡,僅能以月底填寫「忘記打卡單」,很明顯是在避重就輕。 而日後我有早出晚歸的情形都有自行蒐證紀錄且有拍照紀錄忘記打卡單均可對應,記得在我到職2年半左右,主管開會時表示先前有員工要求加班費但主管表示負責人主張若要加班費那營運獎金都取消,我們部門人員全部都摸摸鼻子因我是最資遣員工無法亦不敢當場反駁,直到我做滿4年左右因跟主管實在是處不下去了牠在我年終評比分數打超低,導致我年終獎金數字很難看,於是我毅然決然提出離職了,離職後隔月僅領本薪,而營運獎金卻未入帳,於是我向勞工局檢舉未給付加班費之情形,但勞工局僅回覆: 本處於對該公司實施勞動檢查,該公司表示與勞工約定每日工作時間自8時至17時(含1小時休息時間),以「指紋及臉部辨識」方式記錄勞工出、退勤時間,且因部分勞工經常忘記打下班卡,有補登退勤時間之措施;另約定每月以轉帳方式發放上月營業獎金,惟離職人員不具領取營業獎金資格。經比對該公司提供資料顯示,尚有以「上下班簽到簿」補登載勞工退勤時間,有勞工簽名為憑,難認有使勞工延長工時情形;又按該公司「營業獎勵辦法修訂」獎勵原則訂定:「離職人員自離職日起不得領取獎金,該筆獎金撥入營業處基金及營業處保管之單位福利金」,因您的離職,不具備符合領取獎金之資格,故未給付您營業獎金。 那麽我到職後半年至離職前半年的早出晚歸不是全部都白做了? 還有該公司主管也在開會時口頭制定每月遲到二次以上第一次罰款100元第二次罰款200元以此類推,但有一月我因睡過頭兩次被罰款100元,由會計以通信軟體告知罰款金額,對話紀錄有截圖,我亦有將遲到另外罰款之情形報予勞工局,勞工局回覆: 該公司表示公司內部有制定遲到1次扣100元之規則(每月有遲到1次之免責權,即當月遲到第1次免繳罰款),此係由當月遲到人員以現金方式,將金額交給部門之福利金管理人員,作為部門福利金。復比對該公司提供工資清冊及轉帳紀錄,前開數額確非自勞工工資中扣除,而係由勞工另以現金給付,係屬私權爭議,非勞動基準法授權主管機關得介入管制事項。 綜述以上不合理點: 1、獎金為本人辛勤工作應得的報酬僅能以該公司口頭規定而否決掉我應得的報酬。 2、該公司因上班打卡制,若遲到將扣薪資,怎可以另外罰款? 上述情形感覺就是我被人砍了,法院僅聽加害人說詞後認為合理就判無罪,但事實上我權益已經受損了,就像被砍了還得不到賠償。
【別讓糟糕的15分鐘,變成糟糕的一整天】
【別讓糟糕的15分鐘,變成糟糕的一整天】
你有遇過這種狀況嗎?在出門前碰到了一個意外,踢到腳趾或是撞到手,又或是打破東西,然後心情感到黯淡,覺得今天一整天都要毀了,然後帶著負面情緒開啟一天的工作。 但仔細想一想,狀況真的有這麼嚴重嗎?我們並沒有糟糕的一整天,但因為15分鐘的不順利,卻無意間選擇把它放大、延伸,甚至影響了後面的事情發展。 就像要參加面試的人,無意間走路踩到水坑,心裡覺得「今天真倒楣,接下來的面試一定也不會順利」,但其實只是腳濕了,不代表接下來的行程就真的會失敗。 但如果選擇沉浸在一開始的負面情緒裡,就像在腦海裡不斷重播著負面片段,開始覺得公司試題很難寫,面試官也問的很刁難,在負面情緒的加乘下,自信往往就不見了。 不僅對方會感受到異樣的氛圍,自己也難以拿出平常的表現。甚至還可能認為是因為踩到水坑,才造成今天面試表現失常的原因。但如果能夠在心中放下,那這15分鐘就只是一天開頭的小插曲,很快會被其他的事情沖淡轉移。 就像一杯水中掉入一小把細沙,如果一直攪動水,沙子就會持續懸浮;但如果放著不理,細沙子很快就會沉澱下去。 就像那位踩到水坑的面試者,如果當下進行心情轉換,將重心放在等等的面試回覆上,雖然不一定會有額外的加分,但維持平常的表現一定可以的。因為他沒有讓糟糕的15分鐘,變成「糟糕一天」的烙印。 那要如何避免「負面情緒放大效應」,走出糟糕的15分鐘呢?可以照這樣的流程來做: 1. 覺察:先承認自己當下真的很不爽,因為情緒存在是很正常的。 2. 切割:告訴自己「這件事只發生在剛剛,不代表接下來都會糟」。 3. 轉移:用一個小行動(倒杯水、深呼吸、伸展一下)讓身體重置。 4. 重啟:找一件能快速帶來正面感受的小事,幫自己「換心情」。 5. 累積:把這種經驗記起來,下次遇到挫折時,會更快回到軌道。 有時候我們會把自己逼太緊要求太完美,覺得「一旦出現了失誤,今天整天就沒救了」。但事實我們不是機器,不可能24小時完美無缺,生命中本來就有點瑕疵。 當給自己多一點寬容及轉換,就會瞭解到不順的15分鐘,只是人生的一瞬間,不是影響未來的關鍵點。 「你沒有度過糟糕的一整天,你只是有糟糕的15分鐘。」不要因為短暫的低潮,就否定掉一整天的未來。真正能決定一天價值的,是選擇怎麼看待那15分鐘。 因為一個人所具備的價值,不是靠完美無錯堆積出來的,而是靠一次又一次「在挫敗中重新開始」的意志所建立起來的。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 最新 AI 成功行銷案例解析 】W06 安靜的爸爸,有話想說
【 最新 AI 成功行銷案例解析 】W06 安靜的爸爸,有話想說
🔥 行銷解析:Siyaram's AI Film「Papa Hai Toh⋯」 🔥 ​ 案例連結 https://tinyurl.com/33wn2n4h ​ 🪧 品牌名稱 Siyaram’s(印度知名男裝品牌) ​ ✨ 行銷目標 在 AI 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Siyaram’s 選擇用科技講述人味,發起一支結合人工智慧創作與父親節情感主題的廣告片。《Papa Hain Toh》希望透過日常片段中的父愛描寫,觸動觀眾心底最柔軟的那一塊,同時展現品牌對「生活中角色之美」的細膩洞察。目的是建立與年輕世代的情感連結,進而強化對品牌價值與服裝質感的認同。 ​ ✨ 策略手法 這支影片最大的特色,在於完全由 AI 協助製作——從腳本、歌詞、配樂、畫面到旁白,都由 AI 完成。然而,Siyaram’s 並未讓技術搶戲,而是讓科技成為「情感表達的工具」,聚焦在一位父親成長過程中的無聲付出,透過文化細節與生活片段勾勒出「爸爸的存在感」。這種策略讓品牌在炫技與暖心之間找到微妙平衡,進而強化品牌的文化底蘊與價值感。 ​ ✨ 執行創意 影片採用詩意的旁白節奏,搭配宛如音樂 MV 的影像,描繪父親在家庭中默默扮演的角色:端飯、哄睡、讓人安心等。Siyaram’s 的服裝不刻意強調,而是自然地穿梭在爸爸的日常中,像是父親的體貼一樣「不搶戲但重要」。最令人驚喜的是,這一切由 AI 所生成,但不冰冷,反而感性、內斂、有溫度,真正實現「AI 也可以幫你說出心裡話」。 ​ ✨ 效益結果 廣告推出後,在印度社群媒體與品牌圈引發熱議。人們驚訝於 AI 可以做出這麼有情感的作品,也開始重新思考科技與文化情感的融合可能性。Siyaram’s 因此獲得情感話題與創意技術雙重曝光,成功塑造品牌的前瞻視野與文化厚度。從品牌層面來看,此舉提升了對「父親角色」的正面關聯,同時打開了未來服裝行銷的新敘事手法。 ​ ✨ 應用啟發 這支廣告可以說是「AI 替爸爸發聲」的代表作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爸爸常常不太會說愛,但那碗熱騰騰的滷肉飯、幫你修理壞掉的電風扇、月底默默匯來的生活費,不就是另一種「爸爸的存在感」嗎? ​ 台灣在做父親節或父子行銷時,常常不是走催淚路線,就是太刻意強調「男性陽剛」。但 Siyaram’s 這招反而更自然、更真實:讓爸爸就當個默默撐起家的那塊布——就像他穿的那件襯衫,不花俏但有型、有溫度。 ​ 你是飲料品牌?可以搞個「爸氣瓶身」,用 ChatGPT 幫你寫一首「爸爸版台語情歌」。你是國旅推廣單位?來場「AI 爸爸日記」,用 AI 幫你模擬爸爸寫信給孩子的旅行回憶,每一站都搭配一個台灣小吃或景點,情感+在地感,一次打包。 ​ 重點來了:不是 AI 取代創意,而是幫你說出那些我們嘴巴說不出來的心聲。AI 是寫字的手,但人心才是下筆的動力。別怕用 AI,只怕你不用它講人話! ​ - ​ 引用出處: ・Siyaram ・Agency: AGENCY09 ​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新聞]預告修正公開發行公司股東會議事手冊應行記載及遵行事項辦法第六條及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二十三條草案
[新聞]預告修正公開發行公司股東會議事手冊應行記載及遵行事項辦法第六條及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二十三條草案
預告修正「公開發行公司股東會議事手冊應行記載及遵行事項辦法」第六條及「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第二十三條草案。(金管證交字第1140384150號)-- 預告期間: 2025.9.27~2025.11.25 主要要求上市櫃公司股東常會議事手冊及補充資料電子檔應於開會30日前,年報電子檔應於14日前,上傳至指定平台,興櫃公司年報則維持開會7日前上傳,以利投資人及早掌握會議及年報資訊並參與股東會。 原文連結:https://www.fsc.gov.tw/ch/home.jsp?id=97&parentpath=0,2&mcustomize=multimessage_view.jsp&dataserno=202509300001&aplistdn=ou=noticelaw,ou=chlaw,ou=ap_root,o=fsc,c=tw&dtable=NoticeLaw Notion連結:https://stevenwublog.notion.site/27ff7f8f282880a3b9abc6facc68775a
Steven Wu 賈伯斯加個n:職涯/稽核/財會審計/履歷
2025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接種時間、施打對象、5大疫苗廠牌一次看
2025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接種時間、施打對象、5大疫苗廠牌一次看
民國114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開跑!哪些民眾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施打條件?施打時間及順序為何?這次的5家疫苗分別是什麼廠牌?有沒有施打副作用和禁忌?本文通通幫大家整理好了! 文/《104職場力》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114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幾時開打?誰先打?誰能打公費流感疫苗?9大類施打對象統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禁忌及注意事項114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有幾種?廠牌、適用年齡一覽表流感疫苗副作用可能有哪些?多久打一次較好? 114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幾時開打?誰先打? 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Influenza)將從10月1日開始分階段施打,如果流感疫苗短缺,政府會另公布開打日期,詳細時程、階段順序與實施對象如下: 階段順序與接種時間公費流感疫苗施打對象第一階段:114年10月1日起◆ 65歲以上民眾◆ 55歲以上原住民◆ 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 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五專1-3年級學生◆ 具潛在疾病患者◆ 孕婦◆ 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 幼兒園托育人員、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及居家托育人員(保母)◆ 安養、長期照顧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 醫事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 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第二階段:114年11月1日起◆ 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更詳盡的施打對象定義與規範,可以參考下一段統整清單。 誰能打公費流感疫苗?9大類施打對象統整 流感疫苗接種計畫各類實施對象,需具「中華民國國民身分」或「持有居留證之外籍人士(包含外交官員證、國際機構官員證及外國機構官員證)」,並符合下列條件: 1. 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 出生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註冊就學前之幼兒。幼兒及其父母均為外國人,且均無加入健保及無居留證之幼兒需自費接種;但針對在臺無國籍弱勢幼兒,請主管機關或收容機關洽地方政府衛生局(所)協助提供公費接種服務。 2. 國小、國中、高中、高職、五專1-3年級學生,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114學年度第一學期註冊為我國國小學生(含境外臺校,但不含進修部)。 114學年度第一學期註冊為我國國中學生(含境外臺校,但不含進修部)。 114學年度第一學期註冊為我國高中、高職或五專1-3年級學生(含進修部學生與境外臺校)。 少年矯正學校學生,以及屬「中途學校-在園教育」性質之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學生。 依據107年1月31日公布「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所稱之自學學生。 3. 50歲以上成人 以「接種年」減「出生年」計算大於等於50歲者。 4. 具潛在疾病患者(高風險慢性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 高風險慢性病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具有糖尿病、慢性肝病(含肝硬化)、心血管疾病(不含單純高血壓)、慢性肺病、腎臟疾病及免疫低下(HIV感染者)等疾病之門、住診紀錄之患者(詳見114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附件)。 無法取得上開疾病之門、住診紀錄,但經醫師評估符合者。 BMI≧30者。 罕見疾病患者 健保卡內具註記或持相關證明文件者,疾病代碼請逕至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並以該署最新公告為準。 重大傷病患者 健保卡內具註記或領有重大傷病證明紙卡者。 5. 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 已領取國民健康署編印「孕婦健康手冊」之懷孕婦女,若尚未發給孕婦健康手冊,則可檢附診斷證明書。 持有嬰兒出生證明文件或完成新生嬰兒登記之戶口名簿之6個月內嬰兒之父母(以「嬰兒之父母接種年月」減「嬰兒出生年月」計算小於等於6個月)。 6. 幼兒園托育人員、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及居家托育人員(保母) 幼兒園托育人員及工作人員:包含依據104年7月1日公布之幼兒教育及照顧法所稱教保服務人員,如在幼兒園服務之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等,以及幼兒園司機及廚工等非臨時性工作人員。 托育機構專業人員:托育機構(含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及安置0至2歲嬰幼兒之兒童及少年安置(教養)機構之主管人員、托育人員、教保人員及助理教保人員等。 居家托育人員(保母):領有居家式托育服務登記證書人員。 7. 安養、長期照顧(服務)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所屬工作人員 安養機構、長期照顧機構、長期照顧服務機構(含居家式、社區式及機構住宿式服務類)、護理之家(不含產後護理之家)、榮譽國民之家、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不含福利服務中心)、身心障礙者社區式服務(含社區日間作業設施、社區式日間照顧服務、家庭托顧及社區居住)個案、呼吸照護中心、精神醫療機構(係指設有急/慢性精神病床或精神科日間留院服務之醫院,不含精神科診所)、精神復健機構(含日間型及住宿型機構)等機構之受照顧者及居家護理個案等。 直接照顧上述機構之受照顧者或個案之機構所屬工作人員。 8. 醫事及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執業登記醫事人員及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 具執業登記醫事人員:依據95年5月17日公布之醫事人員人事條例所稱醫事人員,並具執業登記者,包含醫師、中醫師、牙醫師、藥師、醫事檢驗師、護理師、助產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醫事放射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呼吸治療師、藥劑生、醫事檢驗生、護士、助產士、物理治療生、職能治療生、醫事放射士,以及其他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核發醫事專門職業證書之人員,如語言治療師、聽力師、牙體技術師、鑲牙生、牙體技術生、驗光師、驗光生等。 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本計畫所指之醫療院所係為醫院及診所,不包括非以直接診治病人為目的而辦理之醫療業務之其他醫療或醫事機構(如捐血機構、病理機構、醫事檢驗所、醫事放射所、物理治療所、職能治療所、鑲牙所…等),本項人員之涵蓋範圍如下: ◎醫院 醫院編制內非醫事人員:包括醫療輔助技術人員(如臨床心理、感染控制、聽力與語言治療、麻醉、呼吸治療、核子醫學、醫學物理、牙科技術等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如醫學工程、臨床工程、工務、建築、電機、電子、空調等人員)、社會工作人員、醫務行政人員、一般行政人員、資訊技術人員、研究人員、庶務人員(係指看護工、清潔工、洗衣工、技工、工友、司機、駐衛警等,如為外包人力,請洽公司確認承攬工作之單位是否單獨或跨多家醫院提供服務,以避免重複申請,醫院並應確認承攬廠商提供之冊列人員確實符合接種條件)。 醫院值勤之醫事實習學生:本項人員指於計畫執行期間,在地區級以上教學醫院值勤之醫事實習學生。 衛生保健志工:本項人員指長期固定服務於醫療院所(含有門診的衛生所)之衛生保健志工,且領有志願服務紀錄冊,並於衛生局登記有案者。 診所:以勞健保投保資料顯示診所為其投保單位或持診所院長(或代理人)開立在職證明資料認定之工作人員。 ◎衛生等單位之防疫相關人員 衛生單位第一線防疫人員:包括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病管制署)與各區管制中心及衛生局(所)之編制人員、第一線聘僱或約用人員、司機、工友等。 各消防隊實際執行救護車緊急救護人員。 第一線海巡、岸巡人員。 國際機場、港口入境安全檢查、證照查驗及第一線關務人員。 實施空中救護勤務人員:係指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所屬空中救護勤務人員及實際執行「金門、連江、澎湖三離島地區救護航空器駐地備勤及運送服務計畫」民間航空公司駐地人員。 領有法醫師證書/專科法醫師證書之法醫師。 9.禽畜養殖等相關行業工作人員、動物園工作人員及動物防疫人員,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禽畜(雞、鴨、鵝、豬、火雞、鴕鳥、鵪鶉、牛、羊)養殖業與前述禽畜之屠宰、運輸、活體屠宰兼販賣、化製業等工作人員(含動物園第一線工作人員)。 中央、地方實際參與動物防疫工作人員。 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禁忌及注意事項 公費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民眾可安心接種流感疫苗,僅有以下狀況須留意是否接種: 不予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者 已知對疫苗的成分有過敏者,不予接種。 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 另外未滿6個月大之嬰兒因缺乏安全性與保護力相關資料,不建議接種。 其他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者,不予接種。 需評估是否能接種公費流感疫苗者 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先前接種本疫苗6週內曾發生Guillain-Barré 症候群(GBS)者,宜請醫師評估。 除此以外,其他包括食物過敏、輕微上呼吸道症狀者,均可安心接種流感疫苗。 114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有幾種?廠牌、適用年齡一覽表 公費流感疫苗係不活化疫苗,僅含抗原成分不含病毒殘餘之活性,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下稱WHO)每年對北半球建議價數(三價/四價)及抗原成分之流感疫苗,其保護效力與國際各國狀況相同。 114年度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建議,全數採用三價流感疫苗,包含2種A型(H1N1及H3N2)及1種B型(Victoria)不活化病毒株,使用之疫苗適用於2025-2026年北半球流感季,每劑疫苗依WHO建議含下列符於規定之抗原成分: 雞胚胎蛋培養疫苗◆ A/Victoria/4897/2022 (H1N1)pdm09-like virus◆ A/Croatia/10136RV/2023 (H3N2)-like virus(本季更新)◆ B/Austria/1359417/2021 (B/Victoria lineage)-like virus細胞培養疫苗,重組蛋白質疫苗或核酸疫苗◆ A/Wisconsin/67/2022 (H1N1)pdm09-like virus◆ A/District of Columbia/27/2023 (H3N2)-like virus(本季更新)◆ B/Austria/1359417/2021 (B/Victoria lineage)-like virus 5大公費疫苗資訊表 今年提供之公費疫苗共有5家廠牌,各廠牌之效果與安全性均同。民眾可接種任一種符合適用年齡建議之疫苗。各廠牌適用年齡如下: 公費流感疫苗廠牌品名適用年齡劑型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dimFlu-S安定伏裂解型流感疫苗3歲以上0.5mL荷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Fluarix Trivalent伏流感疫苗6個月以上0.5mL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Flucelvax輔流威護流感疫苗6個月以上0.5mL賽諾菲股份有限公司Vaxigrip菲流達三價流感疫苗6個月以上0.5mL高端疫苗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Fluvacgent福喜健三價流感疫苗3歲以上0.5mL 流感疫苗副作用可能有哪些?多久打一次較好? 根據國內外數十年使用經驗,常見的流感疫苗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紅腫」,少數的人則會有「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如:發燒、頭痛、肌肉酸痛、噁心、皮膚搔癢、蕁麻疹或紅疹等,一般會在發生後1-2天內自然恢復。 既然可能有副作用,為什麼還建議施打流感疫苗? 季節性流感為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多數國家每年均會發生週期性流行,致病原可能為A型H1N1、H3N2流感病毒,或B型流感病毒,而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可減少流感併發重症風險、降低死亡率。 且施打流感疫苗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機率非常低,加上政府採購的流感疫苗皆符合我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查驗登記規定,經其核准使用/進口,安全無虞,因此才會建議6個月大以上的民眾,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以維護身體健康。 流感疫苗多久打一次?一次打幾劑? 出生滿6個月以上者,每年接種1劑。 未滿9歲兒童,若是初次接種,應接種2劑,2劑間隔4週以上。 目前具有許可證之流感疫苗相關資料,請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官網「西藥、醫療器材、化粧品許可證查詢」專區查詢 文章參考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14年度流感疫苗接種計畫) 延伸閱讀: 「流感」與普通感冒不同!醫囑感染48小時內是最佳用藥時機,錯過恐擴及全家 搶打疫苗、囤流感藥?醫提醒:沒必要過度恐慌,先做「這件事」更重要
【104職場力】
教師的新世代專業力:認識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
教師的新世代專業力:認識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
在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教育現場的今天,教師不僅要備課、授課,更需要思考 **如何運用 AI 工具來提升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體驗。Google 推出的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正是專為中小學教師設計的一項新型認證,幫助教育者快速掌握 AI 技能,並透過實際應用,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教室。 ▶️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167 為什麼教師需要 AI 認證? 1. 專業力的提升 Gemini Certification 不只是「會用工具」,而是幫助教師理解生成式 AI 的原理、應用與限制。這張證照代表你不僅能操作 Gemini,更能用 AI 設計課程、因材施教,展現教育專業的新高度。 2. 節省時間,專注教學 備課、行政、教材設計、評量回饋,這些都是老師每天的大量工作。善用 AI,能有效縮短備課時間,讓教師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與學生的互動與引導上。 3. 回應教育趨勢 AI 不只是科技話題,更是教育政策、學校數位轉型的重要方向。率先掌握並取得認證,代表你能在教育現場成為 **推動 AI 教育的領頭羊。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 的重點內容 這張認證主要聚焦在「如何將 AI 實際應用於教育」,考試內容包含: * 生成式 AI 的核心概念:AI 如何生成文字、圖片,以及背後的基本原理。 * Gemini 工具的應用:運用 Gemini 協助課程規劃、教案設計、學習活動安排。 * Prompt 技巧:如何提出有效的問題與指令,獲得更符合需求的 AI 回覆。 * 責任使用與 AI 倫理**:如何避免偏誤、錯誤資訊,並正確引導學生使用 AI。 * 日常教務應用:如設計測驗、撰寫通知、彙整教學回饋等。 > 📌 考試形式以選擇題為主,官方目前免費提供,並會不定期更新考題方向。 在台灣的最新進展 台灣教育界對這項認證反應非常熱烈。 * 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例如高雄市舉辦的 Gemini 教師認證專場,不到一小時名額就額滿,顯示出教育現場的高度需求。 * Gemini 學院課程:Google Taiwan 推出在地化的教師培訓,結合案例分享,讓老師不只是考證照,更能把 AI 帶進教室。 * 中文資源逐漸增加:從 YouTube 的「AI 通識素養課程」到本地教育工作坊,教師有越來越多中文化的學習資源可用。 教師如何準備? 1. 善用官方課程 可先從 Generative AI for Educators with Gemini 與 Google AI in K12 Education** 入門,了解考試方向與實際案例。 2. 實際操作,邊學邊做 在日常教學中嘗試用 Gemini 完成一個小任務: * 讓它幫你設計課堂提問 * 輔助學生寫作練習 * 建議不同程度學生的延伸教材 3. 建立 AI 教育素養 不僅要自己會用,更要能帶領學生正確使用 AI。包括:如何檢視 AI 回答的正確性、避免過度依賴、保護個資與隱私。 4. 參加在地社群與研習 許多縣市教育局與教師社群,已經開始分享考照經驗與應用案例。參與這些活動,可以獲得第一手考題方向與學習夥伴。 面向未來的價值 取得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不僅是對個人專業的肯定,更是一種「教育角色的轉型」。 * 對學生:你能設計更多元、即時回饋的學習體驗。 * 對學校:你成為推動數位轉型與 AI 應用的核心力量。 * 對自己:這張證照將成為你未來專業發展的重要資產。 結語 在 AI 正快速改變教育樣貌的今天,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 學習設計師、科技應用者、AI 素養引導者。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 是一個讓教師站在趨勢前端的機會,也是一條專業成長的新路徑。 對教育者來說,這不只是「拿一張證照」,而是一次 重新定義教學角色 的契機。 考證入口:Gemini 認證教師證書 https://educertifications.google/
104學習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104人力銀行與政治大學簽署MOU 建置「政大境外生求職專區」
104人力銀行與政治大學簽署MOU 建置「政大境外生求職專區」
 境外生從就學到就業,因為語言隔閡、薪資與職類等政策限制,面臨重重挑戰。104人力銀行與國立政治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建置「政大境外生求職專區」,首次將 104人力銀行「境外生友善職缺」直接導入校園系統,整合學校與產業的求職資源,提供境外生專屬入口,減少求職過程中資訊落差與摸索成本,協助境外學生從學涯到職涯銜接更順暢,提高外籍人才留台就業可能性。 外籍人才找工作人數破3.4萬人 企業面試邀約仍偏愛本國人 根據教育部統計,113學年度(2024年至2025年)全台境外學生數達12.3萬人,104人力銀行數據指出,2025年1-9月外籍人才找工作人數多達3.4萬人,然而外籍人才應徵後獲得的面試邀約率僅為整體人才的50%,主要原因包含部分企業擔心外籍人士的語言不通,且聘僱企業須符合資本額500萬或營業額1000萬、提供47,971元以上薪資(僑生可採評點制滿70點)、以及職類符合外國專業人士工作類別3大限制。而境外生從就學到就業,也經常遭遇語言隔閡、缺乏標示「歡迎外國人/國際學生」職缺、資訊不對稱等問題,導致投遞履歷收到無聲卡,影響留台就業意願。 境外生在臺求職挑戰多 「政大境外生求職專區」助畢業生留台工作 為協助境外生求職,政治大學與104人力銀行合作建置「政大境外生求職專區」,9月26日由政治大學學務長蔡炎龍與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代表簽署MOU,深化雙方在職涯輔導上的合作。 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左)與國立政治大學學務長蔡炎龍(右)簽訂合作備忘錄,期待讓境外學生從學涯到職涯銜接更順暢  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強調,政治大學在2023、2024年《104人力銀行大學品牌力》國際力指標連續位居第一,成為首所簽署外籍專區MOU的大學,具備重要意義。同時,104針對所有外籍人才設立「104 foreigners專區」擁有三大特色:1.近10萬筆友善外籍人才的職缺2.中、英、日、越南四國語系介面方便外籍人才操作3. 免費線上課程,協助提升外籍人才在台求職技巧。在政府逐步放寬境外生留台自由工作政策的背景下,未來將有更多機會讓國際學生畢業後留在台灣就業,104人力銀行亦將持續擴展境外生友善專區與校園合作,串接學涯到職涯,期望對學生、學校、產業共同創造多贏的未來。 政治大學蔡炎龍學務長指出,AI時代,跨域整合與熱情投入更顯重要,過去政大與104已有多面向合作,期許透過104引進的業界資源,能協助教師與輔導人員,為同學提供更全面的職涯發展支持,未來將更重視國際生的需求,攜手培育多元人才。政治大學國際合作處簡任秘書黃蘭琇也分享,政治大學每年有超過2,000名境外學生,來自五大洲、80多個國家,占全校學生約15%,其中7成為碩博士研究生。校方除了設有專人協助國際生職涯發展,也辦理專屬的就業博覽會,展現對國際生全方位的支持,期待此次合作,能結合104的職涯專業與平台資源,為國際學生打造更多元的未來發展機會。 104人力銀行與國立政治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將建置「政大境外生求職專區」 更多校園話題,你還會想看 學生生涯探索三大難題:缺乏動機,不了解自己,容易受同儕影響網路跟風 暑期打工熱門排行出爐!熱度年增14%,卡位開學後兼職工作數破20萬
【104職場力】
PM的隱性停滯:你是「救火型PM」還是「系統設計型PM」?
PM的隱性停滯:你是「救火型PM」還是「系統設計型PM」?
產品經理該如何避免陷入「雜務陷阱」與內耗?作者指出,能救火是能力,但一直救火是職涯陷阱!提供自我檢測、3種困境解析與PM行動指南,幫助PM從救火轉型為策略設計師。本文節錄自《泛 PM 職能的百萬年薪破關術》。 文/李星玟(Rafeni)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測驗: 你是「救火型PM」或「系統設計型PM」?PM隱性停滯3狀況:「一直救火」是職涯陷阱案例分析:其他PM如何擺脫救火模式?PM行動指南 :「救火隊長」到「產品戰略設計師」 我們在做產品經理,還是高級協調員?你在設計系統,還是在被組織設計? 許多PM一開始以為自己的工作是驅動產品成長,但做著做著,卻變成了解決團隊內部的大小問題,最終角色定位模糊。 PM變成了: 跨部門溝通的橋樑,但沒有決策權。 問題發生時,所有人都來找你,但沒有真正的權力推動變革。 自己明明很努力,但產品方向卻由別人主導。 這時候,PM會開始懷疑:我的價值到底是什麼?我真的在成長嗎?」 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了「雜務陷阱」,那麼是時候重新審視你的職責與影響力了。這一節的目標,是幫助PM從被動「填補組織漏洞」,轉變為主動「設計更有效率的工作模式」,最後才有精力,重新找回職涯成長的動力。 測驗: 你是「救火型PM」或「系統設計型PM」? 這個測驗幫助你評估自己目前的工作模式,判斷你是「救火隊長」還是「系統設計者」。 測驗題目 請針對以下問題進行評分,0分(完全不符合)到5分(完全符合) 評分:0分(不符合)、1-2分(部分符合)、3-5分(完全符合) 問題我每天的工作內容大多是處理緊急問題,而不是規劃長期策略團隊遇到問題時,第一反應是來找我,而不是先嘗試自己解決我經常被臨時請求打斷,導致無法專心規劃產品方向公司的產品開發流程常常出現問題,但沒有人真正去優化它我的角色更像是「最後防線」,所有問題都需要我來處理 測驗結果解讀 總分0-6:你可能擁有「系統設計思維」,已經能夠讓團隊自主運作,減少救火工作的負擔。 總分7-15:你偶爾會陷入救火模式,但也有意識地在調整,應該進一步設計更好的機制。 總分16-25:你可能被救火型工作壓垮,建議立即改變你的工作模式,將重心轉向設計長期解決方案。 PM為何容易變成「救火型角色」?可能是因為你太有責任感,也可能是因為,你缺乏了系統設計思維。 PM隱性停滯3狀況:「一直救火」是職涯陷阱 小心!「能救火」是能力,但「一直救火」是職涯陷阱。 狀況1:PM在組織內的定位模糊,職責無限擴張 在一些公司,PM不只是產品負責人,還要處理開發管理、業務支援、客服應對,甚至是行政雜務。 工程團隊遇到問題,PM要來解決 產品需求變更,PM需要負責協調 上層要報告,PM要來整理數據 結果,PM變成了「補位型」角色,彌補組織內部的流程缺陷,但沒有真正推動產品價值。 狀況2:PM的影響力不足,只能負責「執行」而不是「定位方向」 如果PM沒有進入決策圈層,那麼他只能執行高層的決策,而不是參與決策本身。這導致PM變成了一個高級專案管理者,而不是產品策略制定者。 如果PM只是被動接受需求,那麼產品方向永遠是別人決定的。 如果PM總是在「應付變更」,而不是「制定策略」,那麼他只是流程管理者,而不是產品負責人。 狀況3:PM缺乏時間思考,只能不斷處理眼前的問題 當PM每天都在救火時,還有時間思考長期產品策略嗎? 產品方向的市場分析,沒時間做 用戶數據的深度洞察,沒時間看 更長遠的策略規劃,沒有空間推動 久而久之,PM變成了短期問題的處理機器,無法真正創造長期價值。 案例分析:其他PM如何擺脫救火模式? 【案例A】救火型PM的困境 「我每天的Slack都被大量@tag轟炸,工程師、設計師、業務團隊都來找我解決問題。我發現,我的時間全部被這些即時請求佔據,導致我沒辦法專心規劃長期產品策略⋯⋯」 問題根源: 團隊過度依賴PM,缺乏適當獨立決策的習慣與心態 缺乏標準流程,問題只能透過PM人工協調 解決方案: 設計FAQ或標準決策機制,減少PM介入的頻率 設立專注時間,讓PM不會被臨時請求打斷 【案例B】拆小決策顆粒,推動業務分組、建立標準與流程 「我曾經也是個救火型PM,每天應付無數的緊急需求、跨部門溝通,導致我沒有時間專注於產品策略。後來,我意識到這樣的模式不可持續,於是決定拆小決策顆粒,並推動業務分組,建立標準與流程,讓團隊可以更有系統地運作,而不是每件事都來找我。」 問題根源: 需求與決策過於集中在PM身上,導致PM過勞且影響力受限 團隊對標準與流程不熟悉,造成大量的即時請求與救火需求 缺乏分工機制,所有決策都需要PM來協調與仲裁 解決方案: 拆小決策顆粒,將大範圍的決策拆解為小型自治單位,讓不同角色能夠各自負責相應的決策 推動業務分組,讓團隊擁有相對固定的成員與責任,減少頻繁的跨組協作問題 建立標準與流程,讓每個組別都能有明確的作業規範,確保團隊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事事尋求PM介入 【案例C】與相關部門主管協商分工,由該部門主管制定相關規則與流程 「過去,我常常被各部門的問題淹沒,業務、工程、設計、客服等團隊都會直接來找我處理跨部門的衝突與問題,導致我的時間被大量消耗。後來,我意識到這些問題不應該只由PM來解決,於是我開始與相關部門主管協商分工,讓他們負責制定適合該部門的規則與流程,確保決策權回到正確的負責人手上。」 問題根源: 各部門習慣將問題拋給PM,而不是內部先解決或尋求主管協助 缺乏清楚的職責分工,PM成為所有跨部門問題的「最後防線」 PM需要處理非自己職責範圍內的管理問題,例如工程師的工作方式、設計師的交付流程、業務團隊的需求篩選等 解決方案: 與各部門主管協商分工,確保每個部門的問題由該部門自行處理,而不是直接拋給PM 由部門主管制定標準與流程,例如工程團隊的技術決策流程、設計團隊的交付標準、業務需求的優先排序機制等,確保有系統地解決問題,而不僅是依賴PM或特定角色人工協調 明確PM的職責範圍,讓PM專注於產品方向與策略,而非介入每個部門的內部問題 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PM不應該只是「解決問題」,而是「設計讓問題不會再發生的系統」。如果你的時間大部分都用來救火,那代表你的組織運作機制需要改善,從今天開始,試著讓團隊能夠「自動運轉」吧! PM行動指南 :「救火隊長」到「產品戰略設計師」 PM的價值,並不是「變得更會救火」,而是「設計出更少火災的環境」。如果你的日常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解決問題」,而不是「設計更好的工作模式」,那麼你的影響力就會受到限制。 錯誤模式:「救火隊長」的日常 需求變更→PM協調修改 工程團隊卡住→PM來解決 跨部門問題→PM去協調 更好的模式:「產品戰略設計師」的日常 需求變更→PM提前設計決策機制,避免無效需求進來 工程團隊卡住→PM與技術主管建立更好的優先級決策框架 跨部門問題→PM設計更好的溝通與決策流程,減少摩擦 當PM意識到自己進入了「內耗模式」,就需要開始思考:「我要如何讓自己的時間,真正投入在高價值的事情上?」 請記得, PM 需要的不是「一直解決問題」,而是「創造不需要救火的環境」。 如果發現自己在做的事情沒有累積價值,就應該開始重新設計自己的工作方式。 PM 不應該只是確保「事情能完成」,而是確保「做的事情是對的」。 思考框架一:「救火vs.設計系統」思維 概念:優秀的PM不應該只是「處理問題」,而是應該「設計更少問題的環境」。如果PM總是要救火,說明整個流程可能有問題,需要被優化。 救火模式(Firefighter Mode)設計系統模式(System Designer Mode)思考方式這次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設計一個讓這個問題不會再發生的系統?行動方式回應需求、處理衝突、解決當下的問題建立機制、設計流程、讓團隊自動化解決問題長期影響PM變成團隊的「最後防線」,所有問題都要找PMPM把時間投入到長期策略,不再被低價值工作綁住 當PM總是處理問題,而不是設計更好的流程,就會陷入「救火模式」。這時候,可以運用以下思維工具,來幫助自己從短期應對轉變為長期優化。 思考框架二:「5 Why分析法」:釐清問題的根本原因 當問題發生時,PM不應該只解決表面問題,而是要深入挖掘「為什麼這個問題會發生?」,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決方案。 【例子】某個功能發布後,數據沒有達到預期1. 為什麼數據沒有達到預期? →用戶使用率比預測低2. 為什麼用戶使用率低? →他們不知道這個功能存在3. 為什麼他們不知道? →產品內缺乏有效的引導與教育4. 為什麼缺乏引導? →我們沒有在設計階段規劃onboarding5. 為什麼沒有規劃? →需求討論時,缺乏對用戶行為的考量 解決方案:未來在規劃新功能時,必須把onboarding設計納入核心考量,確保用戶能順利使用新功能,而不是等問題發生再來補救。 思考框架三:「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第一性原理): 拆解問題,找到本質 這個方法來自於Elon Musk,重點是將問題拆解到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重新思考解決方式。 【例子】為什麼PM總是被動接需求?傳統思維:這是PM的工作,只能接受現狀。 第一性原理拆解:• 需求來自於哪裡?→來自業務團隊• 為什麼業務團隊有這麼多需求?→他們沒有明確的產品規劃• 為什麼沒有規劃?→產品目標與業務需求沒有對齊 解決方案:與業務團隊共同制定「優先級決策框架」,確保需求與產品策略一致,而不是無限接需求。 上述所提及的,都不是單一PM的案例,我接觸到很多PM朋友都有遇到類似狀況。看到這邊一定有人會問,系統問題都是PM的問題嗎?系統開發團隊沒有技術方面的主管嗎? 我確實有看到有些案例很幸運,他們有很棒的技術主管帶領。 但對於沒有這樣資源的環境,我的觀點是,不如去思考,可以如何聯合有影響力的人,一起去看見問題,並願意去改善現況。這也是PM能展現影響力的地方,當你不只能辨識問題,還有方式可以帶來具體的改善(不躁進,又能在相對短期見效),這就彰顯了你的影響力。 當然,有時候總可能會有些阻礙,不論關鍵人士願意配合也好,或不願意配合也好,都分別有對應的方式可以改善問題。 節錄自:博碩《泛 PM 職能的百萬年薪破關術:職場 E 人,生活 I 人的逆襲,從被動執行到主動影響決策的理想人生》/李星玟(Rafeni) 著 [joblist_plugin title='更多104【PM 產品經理】工作機會' url='https://www.104.com.tw/jobs/search/?keyword=%E7%94%A2%E5%93%81%E7%B6%93%E7%90%86+PM&order=15&page=1' amount='5']
【104職場力】
高齡退休再就業,重返職場選正職好、還是兼職好?
高齡退休再就業,重返職場選正職好、還是兼職好?
近年由於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加上國內外經濟挑戰不斷,不少高齡長者開始修正自己的退休計畫,嘗試「退而不休」、「重返職場」、「延後退休」等規劃,但體力有限的情況下,常會猶豫自己是否還能負擔高強度的工作內容、冗長的工時,但若採取彈性兼職,又會縮減獲得的報酬,究竟該怎麼選擇呢? 文/許朝茂 本文導覽 銀髮族「非自願性離職」後,各種給付或促進再就業相關規定銀髮族「非自願性離職」後,想延續職涯該怎麼做?優先參加職訓,再就業或轉業領取「失業給付」期間,仍應尋求再就業機會欲提前申領老年年金,改變以「職業工會會員」身分工作及投保小結 台灣65歲以上人口約430餘萬人,根據勞工保險局統計:勞工申領老年年金年齡約62歲,故65歲以上勞工勞動參與率偏低(約10%~12%)。美國研究:約57%選擇「在退休後繼續工作」,換言之,在美國高齡退休後依然馳騁職涯的故事,已不是鮮事。 而日本的高齡統計:65歲到69歲的族群就業率高達53.6%,70歲到74歲的族群為35.1%,甚至連75歲以上的長者,也有12%。台灣目前的情況均落後於日本的「高齡再就業」趨勢,但台灣65歲以上就業率未來也預期受日本影響、將超越10%。 以高齡再就業的趨勢來看,美、日、台各具特色。 在美國所研究的約57%選擇在退休後繼續工作的人當中,其中21%選擇全職,其餘36%選擇兼職。台灣2024年8月調查結果與美國大致相幅:中高齡勞工預計63歲退休,其中打算繼續工作者,從事兼職/計時人員佔42.3%,正職工作則為27.3%。 但政府法規的《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來看,對企業僱用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從事「全職」工作,勞動部將予補助;惟對於上述勞工從事部分工時或兼職者,未提補助。以目前高齡者再就業的趨勢和美國及台灣調查,偏向兼職者比率高。 選擇兼職或正職之理由因人、見解而異。本文將嘗試解析之。 延伸閱讀:退休後找兼職!外媒大推9種高薪選項 半數可在家輕鬆做 有關「高齡者再就業」的相關規定 《勞動基準法》第54條: 勞工非有下列情形之一,雇主不得強制其退休: 年滿六十五歲者。 身心障礙不堪勝任工作者。 第一款所規定之年齡,得由勞雇雙方協商延後之。 《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第22條:雇主繼續僱用符合勞動基準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第一款所定得強制退休之受僱者達一定比率及期間,中央主管機關得予補助。 《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第28條:六十五歲以上勞工,雇主得以定期勞動契約僱用之。 延伸閱讀:整理包/中高齡再就業好難 未來恐成「下流老人」?除了「薪酸」還有這三大問題待解 高齡者願意「再就業」基於哪些考量因素? 雖然美國與台灣調查,高齡者挑選兼職工作比率較高;高齡者再就業,攸關一己健康、專業、與家庭平衡等因素,針對相關因素客觀考量,再挑選最適之工作。 「退休再就業」選擇「全職」需考量以下因素 勞工專業知識及技能,是否仍符合市場或企業需求? 就業市場永遠需要具有某項或數項專業勞工,企業經營上如製造、研發、財務、HR等均需要勞工執行其專業,始能完成企業經營,於產線或服務勞務上任務,為客戶提供所需產品或所需服務。 但各種專業隨著各種領域科學持續進展,以致勞工擁有專業及技能歷經數十年應用及實務累積,可能因科學進步神速,勞工專業因自己無法更新或未參加職業訓練讓,若勞工本身專業不符合企業所需,仍有全職想法,可能不切實際。 持續擁有工作熱忱,是企業長期所需的夥伴 企業人力運用,多基於人力成本效益,勞工人力產出必須超越人力投入,人力產出勝過人力投入,如人力具一定效益自然吸引企業可不論勞工年齡,都有人力需求(希望網羅該名人才進入企業)。 因此當企業HR在選才時,遇到高齡勞工退休後再就業的情況,初步選才標準必定仍會以「具工作熱忱者」優先,換言之,挑選「高度敬業精神」者。 當企業選擇任用高齡者展延退休年者,除挑選過去工作績效優良者,工作熱忱通常也會是第二項主因,工作具熱忱、通常也會是企業長期所需的工作伙伴。 具備良好健康,降低製程或服務流程中的不確定 職涯是一種持續流程,製造業、服務業都是,一般公司在流程中的人力安排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各個都是不可或缺。 各部門各流程如能按步就班運作,表示各部門流程線上的每位勞工都能敬業完成工作、使該部門流程順暢,產出多能順利完成。反之,流程線上,如有部分成員脫隊,主管勢必進行人力調整,但若次數過於頻繁恐造成該產線上的正常流程時常中斷,導致所有受影響的流程成員難以接受,如果「再就業」期待是正職工作,客觀條件上務必要考量這件事。 延伸閱讀:慢慢變成老員工,卻對工作愈來愈沒自信......給資深員工的5個建議找回價值 「退休再就業」選擇「兼職」需考量以下因素 觀察工作特性,不可勉強 兼職工作或因市場服務時間、勞工時間、企業需求等理由,兼職工作一般存在下列特性: 每日重複但工時短(如早餐店)。 部分工時人力擔任臨時補充人力(如企業急單或臨時訂單)。 季節性工作(如水果採摘或包裝或物流)。 計時工作(如服務業餐廳外場或商品包裝)。 輪班制人力(如工廠輪班之補充人力)。 派遣勞工(如派遣公司承攬要派公司之業務)。 欲從事兼職者,應視自身的工作能力、工時、工資需求,挑選適合種類工作嘗試。 體能狀況,以不再衝擊健康為優 高齡再就業有人有財務需求,也有人斷無此類煩惱,因此需要評估工作與體能之間平衡,前者選擇彈性低,可能仍然得為五斗米折腰。相反工作如不畏財務壓力所逼迫,則可挑選體能負擔較輕者,諸如服務業的兼職工作。 勞工考量:著重工作與家庭平衡 高齡兼職若仍以退休前專業展延期兼職工作,得心應手且容易兼顧工作與家庭平衡:如會計師、大學講師等兼職。 在工作與家庭平衡考量下,若沒有專業工作、或需轉職,勢必針對前述的工作特性,基於勞工考量,挑選工作與家庭得以維持平衡的工作。 延伸閱讀:江湖在走,保障要有!退休再就業,可享「勞退」「職保」 小結 就業市場受少子化影響,近年勞動供給小於勞動需求,因此世界各國的高齡勞工均在此時走進就業市場,注入適當人力。以美國為例,老年勞工約57%願意投入在就業、日本65歲老年就業率54%,接近美國。台灣未有官方統計。 我們特別在意高齡再就業趨勢,提供其必須考量理由,針對一己健康情況、本身專業條件及健康與負荷兼顧原則等,提供其再就業之抉擇參考。 (原文標題:高齡者退休者再就業,正職好還是兼職好?) 作者介紹:● 岩熊仕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勞工法規事務 首席顧問● 文化、元智、健行大學推廣中心(部)等就業服務技術士班 講師
【104職場力】
【工作機會】調查局招考駐衛警察,月薪3.9萬~5.6萬元,還有加班費,返鄉工作非難事!
【工作機會】調查局招考駐衛警察,月薪3.9萬~5.6萬元,還有加班費,返鄉工作非難事!
法務部調查局招募駐衛警察新血,報考日期11/4-11/17,起薪3.9萬元,每年晉階最高5.6萬元,加班費1.2萬到1.8萬元,調派至離外島還有離島加給,調查局在全台有30多個處站,如果有空缺都有機會能回鄉工作喔。 法務部調查局近年駐衛警察陸續退休,需要新血加入行列,日前公告招考簡章,只要高中(職)畢業即可報考,預計正取8名,備取15名,備取人員在一年內也都有機會被通知受訓。調查局駐衛警察的工作主要為單位門禁警戒及交通管制,在專案時支援警備人力,工作單純穩定。起薪目前約為3.9萬,每年晉階最高5.6萬,加班費1.2萬到1.8萬,年終1.5個月及考績獎金(0.5或1個月),每年最多可領14.5個月,年功到頂則15.5個月,調派至離外島還有離島加給,調查局在全台有30多個處站,如果有缺都有機會可以回鄉,是個安心就業的好選擇。報考方式也很簡單,報名期間只需透過網路填寫資料,繳費成功即可參加筆試,除了作文外,其他考科(選擇題)都可在全國法規資料庫找到並詳讀。通過筆試後再參加體能測驗,合格後立即口試,成績計算後將於農曆年前放榜,即可知道甄試結果。報名期間為114年11月4日開始為期14天,現在開始準備的話時間綽綽有餘。調查局預計115農曆年後通知正取人員進行專業訓練,時間恰好適合轉職,有意願的民眾可至調查局官網最新消息瀏覽公告並下載招考簡章,若有疑問皆可洽詢簡章上的試務單位詢問。(圖片提供/法務部調查局)
【104職場力】
台灣餐飲業新勢力!六角、王座、全家餐飲、路易莎等關鍵產業圖解|最新工作機會
台灣餐飲業新勢力!六角、王座、全家餐飲、路易莎等關鍵產業圖解|最新工作機會
台灣餐飲業在內需結構限制、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新勢力品牌正透過併購、代理與海外布局加速崛起!包括六角、王座、全家餐飲、路易莎、乾杯、豊漁等業者,憑藉靈活策略成為產業關鍵力量,本篇圖解帶你一次看懂產業版圖與最新工作機會。 文/未來流通研究所 本文目錄:台灣「餐飲業新勢力」產業地圖3個關鍵情報 合併收購:六角集團、皇家美食、御嵿國際、路易莎、迷客夏品牌代理:王座、全家餐飲、大成餐飲事業、阿爾法餐飲海外布局及異業整合:聯發國際、揚秦、六角、乾杯、豊漁 台灣餐飲產業規模除2022-2024年間受惠於疫情後消費復甦紅利帶動、年增幅創下新高外,自2017年後擴張幅度即持續低於近20年長期平均增長水準(7.2%)。2025上半年餐飲業規模增幅約6.2%,較2024年同期8.3%的增長表現縮減2.1個百分點。可以看出整體餐飲產業正面臨終端需求量受制於人口結構與內需限制致成長空間有限、以及勞動力不足與成本上升提升營運難度等多重挑戰。 為應對內需市場規模的結構性限制與日趨激烈的產業競爭,部分業者著手採取合併收購、策略聯盟、品牌代理、多角化營運、海外布局等外部成長策略,藉由納入外部資源加速建立新的成長曲線,作為突破內需天花板限制的重要箭頭。值得一提的是,除大型集團外,不少兼具決策彈性與資本實力的中型餐飲業者更加重視能夠發揮高度槓桿效益的外部成長策略,將其視為彌補布局缺口、提升市場滲透率以及拉高於資本市場中估值與吸引力的關鍵策略。 本次研究以2024年台灣市場餐飲本業營收低於NT$40億元、但憑藉靈活的外部成長策略成為餐飲產業重要競爭力量的中型業者為調查範疇,繪製台灣「餐飲業新勢力」產業地圖,作為觀察整體產業變動趨勢的重要參考依據。 餐飲新勢力地圖_主圖下載 延伸閱讀:2024台灣餐飲集團排名出爐!盤點營收前15大薪資福利及精選工作機會一次看 合併收購:六角集團、皇家美食、御嵿國際、路易莎、迷客夏 應用資本併購策略建立新事業體,推動企業成長轉型 資本併購有助於業者快速提升市佔率並增強市場影響力,透過收購具一定營運基礎的同業或互補性品牌及通路,企業不僅能夠直接取得標的既有營收、營運據點與消費者基礎等資源,亦可在較短時間與相對低成本下切入新市場,突破單一品牌、消費族群或區域市場的成長限制,創造投資組合效應。 本次調查業者中,過往以宴會餐廳為事業主體的御嵿國際,近年積極實施多角化經營策略。2024年透過收購取得海峽會62.5%股權,為御嵿自婚宴事業跨足更廣泛餐飲市場的重要里程碑。除直接併購外,御嵿亦陸續推出鴨覓、晶粵軒等自有品牌,並與日本燒肉牛匠成立合資子公司,以多品牌戰略切入常態式與商場型餐飲市場。2024年御嵿合併營收年增22.6%,連續兩年達成雙位數成長,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亦年增38.0%,展現出其以宴會事業、高價餐飲及商場型餐廳為三大營運主軸的轉型營運效益。 同樣透過併購策略跨足餐飲領域的皇家美食,為台鋼集團旗下觀光餐旅事業,分別於2021及2024年透過收購取得台中潮港城經營權及漢堡王特許經營權,藉由整合標的資源建立橫跨宴會、餐廳與速食通路的多元餐飲版圖。目前漢堡王全台門市數達98家,未來將強化於中南部都會地區展店動能,並與台鋼集團長期專注的運動產業進行策略結合。受惠於併購帶來的直接營收挹注,2021及2024年皇家美食合併營收年增幅分別達6492.3%及378.4%,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亦較2024年同期顯著攀升69.7%,明確展現出外部成長策略對於快速擴張與放大營運規模的槓桿效果。 主營咖啡館事業的路易莎於2025年陸續併入丹生炊事、玖仰、青焰等多個餐食品牌,目標自單一咖啡館經營模式轉型為多元化餐飲集團。其中青焰炭火熟成牛排採取獨特的商場+飯店雙軸展店模式,已陸續進駐嘉軒酒店、伊普索酒店、美麗信花園酒店等5家旅館,目標於2026年底展店至15家。目前青焰佔路易莎營收總額比例已近20%,為集團重要的營收成長引擎。路易莎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較2024年同期成長22.8%,其中餐食類營收佔比近30%,顯示跨足餐食市場的策略已展現初步規模效益與階段性轉型成果。 以手搖飲起家的六角國際集團,繼2017年收購春上布丁蛋糕80%股權跨足烘焙領域後,2025年進一步以NT$2.72億收購翰林國際企業公司100%股權。翰林茶館預計2025年營收有機會回升至4.5億元、獲利率達7%至8%。除透過水平整合擴充品牌組合外,六角國際亦於2020年藉由併購天恩粉圓達成上游物料垂直整合布局,在台灣粉圓製造市場中維持領先市佔率。 除本土企業間的併購與資本合作外,近年亦可觀察到海外大型餐飲集團併購台灣本土企業的案例,顯示台灣餐飲品牌於區域市場中的發展潛力與價值已獲得國際肯定。例如菲律賓快樂蜂集團於2021年收購迷客夏51%股權,正式將其納入集團版圖。根據快樂蜂年報統計,2024年迷客夏全球門市總數達336家,營業額於2023年增長19.8%的高基期上續增9.8%。2025年快樂蜂集團再度透過迷客夏完成對雙月食品社的收購,以NT$1.038億元購入雙月創辦人約70%持股。目前雙月年營收約NT$7億元,已連續多年維持雙位數成長,未來規劃借助快樂蜂集團的國際展店資源,加速切入泰國、香港與日本等海外市場。 ※依內文順序排列 公司名稱相關職缺工作機會御嵿國際看職缺>皇家美食漢堡王、台中潮港城看職缺>路易莎青焰炭火熟成牛排看職缺>六角國際集團翰林茶館、天恩粉圓看職缺>迷客夏雙月食品社看職缺> 品牌代理:王座、全家餐飲、大成餐飲事業、阿爾法餐飲 導入海外成熟品牌力與營運模式,降低風險並提升市場影響力 代理海外品牌能夠快速導入已經市場驗證的成熟商業模式與品牌資產,降低自創品牌所需投入的時間、資金與風險,加上能夠憑藉原品牌知名度快速吸引消費者關注並縮短市場教育成本,向來被視為兼具市場效率與資本效益的外部成長策略。本次調查顯示,台灣已發展出多家以多品牌代理&在地化營運為核心的餐飲集團,並藉由與母集團的資源整合形成綜效,發展出跨品牌/跨通路/多品項的經營架構、以及海外再授權等獨特營運模式,形成具規模化與專業分工的產業生態體系。 本次調查業者中,六角集團旗下王座國際擁有杏子豬排、橋村炸雞、京都勝牛等8個海內外品牌獨家代理權,2024年全年營業額年增10.1%。2025年王座取得養心餐飲與養和食品各51%股權,為其首度藉由併購擴大營運版圖。受惠於併入養心餐飲集團(年營收約NT$3億)、取得雞三和代理權以及持續展店效益,王座國際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年增幅達22.5%。值得一提的是,王座國際在海外拓展中導入「海外再授權」模式,即將代理品牌以再授權模式輸出至國際市場。目前旗下段純貞與京都勝牛兩大品牌均已透過再授權模式拓展至美國與香港展店,合計設立10家海外門市。 擁有雞湯大叔、雞湯桑等自有品牌的阿爾法餐飲集團,2016年透過代理模式引進麵屋一燈,2025年進一步以合資方式與撈王鍋物展開合作,奠定集團多品牌營運基礎。2022年後阿爾法營業額每年均以超過100%的幅度高速成長,並建立自有食品工廠提升垂直整合效率與供應鏈彈性。雞湯桑海外首店預定於2025年10月於新加坡開幕,旗下各品牌亦開發出多項聯名零售商品並跨足團購通路,強化餐飲品牌與消費性商品的跨界結合,確立其以開創自有品牌、海外品牌代理、自有品牌出海三軸並進的成長路徑,目標2026年在台IPO。 除餐飲業者外,部分大型零售通路及食品製造集團亦在既有供應鏈管理、物流與採購體系、資本實力以及廣泛的通路據點等優勢基礎上,選擇採取品牌代理策略,引進已於國際市場獲得驗證的成熟海外餐飲品牌,在短時間內提升營收規模與市場影響力。本次調查業者中,全家餐飲為全家便利商店轉投資子公司,事業布局涵蓋代理海外連鎖餐飲品牌、自創品牌以及投資台灣具潛力餐飲品牌。主要代理品牌為日本大戶屋及韓國bb.q CHICKEN。其中大戶屋自2012年取得台灣市場經營權以來,已成為全家餐飲最主要營收來源,2025Q1營收貢獻度高達77%;2018年與韓國BBQ Genesis簽約取得10年經營權的bb.q CHICKEN,在台據點數達18家,並於2024年提早延長10年授權。2024年全家餐飲合併營收年增9.3%、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亦較2024年同期增長13.7%,顯示其多元布局已轉化為實質營運成果,成功強化其在中型餐飲集團領域中的競爭優勢。 食品製造商大成集團自1990年成立家城公司引進漢堡王後(2014年售回予美國總公司)開始跨足餐飲市場,2024年整體餐飲事業營收約NT$40億,營收貢獻度超過3%。目前大成主要代理品牌包括日本勝博殿、鳥貴族以及檀島香港茶餐廳,2005年引進的勝博殿為大成餐飲事業中營收貢獻度最高的品牌,2024年兩岸市場合計營收達NT$17.5億(台灣營收NT$10.84億、中國北京&天津營收NT$6.67億)。2025年勝博殿兩岸規劃共計展店10家、鳥貴族規劃展店3-4家、檀島香港茶餐廳規劃展店2家。除餐廳營運外,大成集團亦延伸出多項具高度整合效益的關聯事業。包括1999年與日本第二大麵包公司敷島麵包(PASCO)及岩井商社共同合資成立岩島成,投入烘焙銷售市場;2019年成立吉福雞舖,將集團禽肉供應鏈優勢延伸至終端熟食零售領域;並成立專業餐飲商場服務品牌好食城,營業據點涵蓋台灣與中國多座城市,展現出大成集團自食品製造延伸至餐飲生態圈整合的長期策略藍圖。 ※依內文順序排列 公司名稱相關職缺工作機會王座國際養心餐飲看職缺>阿爾法餐飲集團看職缺>大成集團餐飲服務群勝博殿、鳥貴族、岩島成看職缺> 海外布局及異業整合:聯發國際、揚秦、六角、乾杯、豊漁 ① 海外布局策略:聯發國際、揚秦國際、六角集團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版圖 本次調查業者中,揚秦國際以旗下「炸雞大獅」為主力輸出品牌,鎖定東南亞市場作為首要布局基地,目前已於印尼、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等地設立37家門市。美國市場於2025年後調整為區域加盟經營模式,首家門市預定年底於維吉尼亞州開幕,目標2026年展店至5家。揚秦國際2024全年營業額年增17.4%、2025年前8個月累計營收較2024年同期增長19.9%。 以歇腳亭為核心品牌的聯發國際,2024年推出茶飲品牌UG樂己後重新展現高速成長動能,預估2025年底UG在台店數將突破100家。除歇腳亭以美國及澳洲為主的既有海外布局外(全球門市總數超過500家),UG亦自2025年6月展開國際擴張,目前已切入香港及美國市場,同時規劃進軍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越南等國家,目標3年內於全球展店至500家。受惠於雙品牌並進的策略效益,2025年聯發國際前8個月累計營收較2024年同期翻漲65.6%,確立其由過去單一品牌模式轉型為多品牌、多市場的新經營架構。 ②異業整合策略:乾杯、豊漁運用供應鏈強項拓展業外營收並強化市場競爭優勢 以燒肉業務為核心的乾杯集團,長期聚焦於牛肉供應鏈與周邊事業發展,與日本領導肉品進口公司日鐵物産株式會社為長期合作夥伴。2017年乾杯集團成立和牛物產,正式切入肉品B2B批發外販市場。2024年外販事業佔乾杯集團營收比例自2023年的8.2%增至13.3%,2025上半年更在成長逾70%的帶動下,營收貢獻度一舉自2024年同期的11.5%攀升至近20%,成為帶動集團營收增長的重要引擎。2020年乾杯集團推出自有電商平台乾杯超市,將旗下商品推向零售市場,並於同年度成立寵物食品品牌毛孩乾杯,跨足寵物食品市場,透過將核心肉品供應鏈能力轉化為多元業務布局,確立其以和牛為核心的綜合性食肉企業定位。 旗下擁有初魚鮨、初魚鉄板料亭等7個自有品牌的豊漁餐飲集團,2025年完成對Impromptu by Paul Lee 100%股權收購,首度跨足西餐領域。除餐飲本業外,豊漁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來自旗下貿易事業,透過自有團隊建立跨國採購網絡,在日本和牛、水產品、酒類方面均具備自主進口與穩定供應優勢。2023年豊漁成立豊漁貿易公司,除內供自有通路外,亦積極發展對其他餐飲業者的食材供應業務,同時規劃拓展至百貨通路與超市零售通路,成立精肉鋪、清酒舖等新品牌。此外,豊漁貿易亦為集團拓展國際市場的前哨站,初期鎖定馬來西亞、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透過「台灣下單、日本出口」的貿易方式探索當地市場與消費偏好,再視市場成熟度推進品牌輸出與實體門市落地,形成由貿易帶動品牌拓展的海外布局策略。2024年豊漁貿易佔整體集團營收比例達6%,僅次於主力品牌初魚鐵板料亭(58%)與初魚鮨(26%)。 ※依內文順序排列 公司名稱工作機會揚秦國際看職缺>聯發國際看職缺>乾杯集團看職缺>豊漁餐飲集團看職缺> (原文標題:【產業地圖圖解】台灣「餐飲業新勢力」產業地圖) [companylist_plugin title="看更多104【餐館業】公司" companylist_url="https://www.104.com.tw/company/search/?jobcat=2006001000&indcat=1016002001&emp=8&mode=s&page=1" amount="6"]
【104職場力】
10月新制懶人包》電價調漲、流感疫苗開打 公務員增身心調適假
10月新制懶人包》電價調漲、流感疫苗開打 公務員增身心調適假
2025-09-28 聯合報記者黃婉婷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九月已到尾聲,多項新制將在十月上路,包括民生電價每度調整0.1元,700度以下家庭用電,月增電費最多70元;秋冬公費流感疫苗將分2階段開打,疫苗接種期程與對象與去年相同;10月起,公務員新增3天身心調適假,得以時計,併入事假計算,且不用檢附證明文件,機關不得拒絕。 民生相關部分,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10月起電價平均調幅0.71%。 產業電價凍漲,民生電價包括住宅與小商家微調各級距單價,反映成本,影響逾1400萬戶,整體平均調幅0.71%;住宅700度以下每度調整0.1元,月增電費約33元至70元,701至1000度每度調漲0.2元,1001度以上每度調漲0.4元。 小商家700度以下每度調漲0.1元(330度以下漲4%、331到700度漲3%)、701度以上不調整,小商店平均小漲0.96%,每度由4.03升至4.07元。 攸關普發現金的韌性特別預算,目前仍待立法院審議;一旦預算通過並經總統公布,行政院須在1個月內啟動發放作業,並於7個月內完成整體發放。相關部會原先評估最快10月下旬能領取,考量立法院審議期程,可能11月上旬才拿得到。 此外,10月起公費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同步開打,中央建議眾可「左流右新」一次接種兩種疫苗。首波為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對象;第二階段為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健保署也宣布,10月1日起新一代口服標靶藥物BTK抑制劑擴大將納健保,包括濾泡性淋巴瘤(FL)、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被套細胞淋巴瘤(MCL)三大適應症,粗估逾1100名病友受惠。 公務員福利部分,考試院日前審議通過公務人員請假規則,增訂每年3天身心調適假併事假計算,且不須檢附證明文件,機關不得拒絕、也不得為不利處分,10月10日上路。 此外,考量年資短者也有休息需要,因此增訂公務員任職當年度休假日數少於3天者,給予最低3天休假,調任、轉任者當年依在職月數給假,育兒留停回任後假期可續計,明年元旦起施行。 交通方面,114年營業用車輛下期使用牌照稅10月1日開徵,納稅人可利用多元化繳稅管道,包括登入「地方稅網路申報作業入口網」線上查繳稅款,或持繳款書至代收稅款金融機構以現金或票據繳納;稅額在3萬元以下者,可透過便利商店、自動櫃員機(ATM)、信用卡、晶片金融卡、活儲帳戶及電子支付帳戶等方式繳稅。 延伸閱讀: 公務人員每年3日「身心調適假」!國慶日後正式施行
【104職場力】
【AI課程推薦】從零到上榜:最值得投資的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課程
【AI課程推薦】從零到上榜:最值得投資的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課程
你是否正在為考取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認證而努力? 不論你是職涯轉換的新鮮人、正在準備升遷的在職人士,或是想提升 AI 導入與數位優化能力的專業工作者,這門由 104學習精靈 所推出的 「iPAS AI 應用規劃師|速攻考點 × 模擬實戰 × GPT刷題一次通過」 課程是極佳起點。 為什麼值得投資這門課? ⚡內容精準、高效導向:課程透過考照重點整理、模擬題實戰與 GPT 工具輔助刷題的方式,清楚聚焦於考試所需的思維與答題方式,讓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題型邏輯與解題技巧。 ⚡彈性又實用的學習模式:全課程提供線上觀看(不限次數),長達 1 小時 17 分鐘,你可以依自己的時間彈性安排學習節奏,也方便重複觀看複習,有效提升吸收率。 ⚡課程價格親民、折扣誘人。 ⚡幫助履歷加分:可在履歷或社群形象中展現你的學習力與 AI 導入技能。 適合對象: 🟢準備挑戰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認證的考生:無論是初試啼聲還是想一次通過,本課程包羅必考精華與應試策略。 🟢需要快速掌握 AI 應用與規劃技能的職場人:這門課提供即戰力的工具與思維模式,有助於你在工作中靈活應用 AI。 🟢時間有限但期待高效學習者:短時長卻切中重點的課程設計,符合繁忙生活中仍希望進修成長的需求。 推薦學習策略: 🔥明確目標設定:在觀看課程前,先了解 iPAS AI 應用規劃師的考試結構與題型,設定明確的通過目標,協助你更專注於課程內容。 🔥循序成長、反覆鞏固:第一次著重於整體了解,第二次重點推敲難題與 GPT 解題技巧,讓學習更立體且記憶更深刻。 🔥實戰模擬 + 筆記整理:利用課程中的模擬實戰,加速答案邏輯的形成;同時整理筆記、歸納錯誤或重點,打造個人考前複習攻略。 🔥結合履歷,展現實力:完課後將「iPAS AI 應用規劃師完訓證明」或重點學習心得融入履歷或社群平台,提升曝光與職場競爭力。 如果你正在積極準備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認證,或希望強化在 AI 領域的實務應用能力,這堂課無疑是你的最佳選擇之一。趕緊把握早鳥價,用高效策略搭配實戰演練,讓 GPT 成為你的刷題小幫手,助你一次通過、掌握職涯新門路! 【課程優惠】2025年9/30前享49折券現折!!
104學習 職涯學習課程專文推薦
專業 Say Thank You 的關鍵時刻🕚
專業 Say Thank You 的關鍵時刻🕚
🎯 你知道嗎?一封簡單的感謝信,能讓你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面試結束後,寄出感謝信是一個重要卻常被忽略的關鍵動作。不但展現出你的專業態度與成熟度,也再次強調你對這份工作的熱忱與興趣。 對 HR 而言,這封信就是你再一次留下好印象的機會! ✅ 為什麼要寄感謝信? · It shows professionalism and gratitude 展現你的專業精神與感謝之意 · It reinforces your interest in the role 再次強調你對職缺的高度興趣 · It gives you a chance to highlight something memorable from the interview 凸顯面試中你最具代表性的亮點 · It helps the interviewer remember you—especially if they met with many candidates 幫助對方記住你,尤其當他們同時面試很多人時 📧 感謝信範例 Dear [Interviewer’s Name], Thank you for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with you about the [Job Title] position. I enjoyed learning more about your team and the role during our conversation. Our discussion confirmed my strong interest in this position, and I’m excited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joining your company and contributing to your goals.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me if you need any further information. Best regards, [Your Full Name] [Phone Number] [Email or LinkedIn URL] 💡 寄信小技巧: · Send your email within 24 hours of the interview 請在面試後 24 小時內寄出 · Personalize the message (mention something specific you talked about, if possible) 如果可以,提到面試中的某個細節,展現你的投入 · Keep it polite, positive, and brief 保持語氣禮貌、正向、簡潔 · Double-check spelling, especially names and job titles 寄出前務必校對拼字與名稱 📚 Word Bank (英文 ➡ 繁體中文) Word/Phrase 中文翻譯 Interview 面試 Thank you 感謝 Opportunity 機會 Confirmed 確認 Contact me 聯繫我 若你想跟著老師一起學習更多英語技巧: 🔗https://events.taiwantrade.com/2025AIE1126/CMS/%E8%AA%B2%E7%A8%8B%E4%BB%8B%E7%B4%B9 (此貼文由ITI講師Bob撰寫)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 (台北) 貿協ITI台北商英教室
加裝電梯方便長輩上下樓前必看!財稅局點出這步驟漏掉可開罰
加裝電梯方便長輩上下樓前必看!財稅局點出這步驟漏掉可開罰
2025-10-01 經濟日報記者胡順惠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許多人為了方便家中長輩上下樓,都會想加裝電梯裝置,但進行工程前可要先了解如何申報,甚至是否影響到房屋稅計算。屏東財稅局提醒,依規定,電梯屬於附著於房屋的設備,會增加房屋使用價值,必須依法申報,並併入房屋稅課徵,若忘了申報,不僅要補繳稅額,還可能挨罰。 延伸閱讀:長輩下肢無力需要助行器?新型「機器人復健法」搭配復健課程,5族群適用 財稅局解釋,依《房屋稅條例》第3條規定,房屋稅的課徵範圍不僅限於房子本身,也包括任何能提升房屋使用價值的建築物或設備,電梯就屬於其中一項,因為它與房屋結構一體,能改善居住便利性,當然也會增加整體價值。 因此,稽徵機關會依照電梯的載客人數、停靠樓層數、速度等條件,重新計算房屋現值,並依據主建物實際用途,併入房屋稅一併課徵,也就是說,民眾若在住宅或透天厝加裝電梯,就等同提升了房屋等級,房屋稅額也會跟著調整。 財稅局說,民眾在電梯增設完成後,務必在30日內向所在地稽徵機關申報。若逾期未辦理,不但會被補徵漏掉的稅額,還會再加處漏稅額兩倍以下的罰鍰,一個疏忽就要多付好幾倍成本。 財稅局建議,民眾若有意在家中加裝電梯,應事先了解相關規定,避免因疏忽而誤觸法規,尤其在台灣高齡化社會,愈來愈多家庭考慮加裝電梯來方便長輩上下樓,相關案例勢必增加,更需要注意申報義務。
【104職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