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飯店或餐廳主管

飯店或餐廳主管
更多
月薪中位數
$4.2萬
年資 3-5 年
$5萬
年資 10 年以上
飯店或餐廳主管 都在看
【Photoshop】切片功能,可以設定要切幾等分嗎?
【Photoshop】切片功能,可以設定要切幾等分嗎?
通常電商的商品長條圖,或是為符合網頁版面的配置, 往往受限於後台上傳圖片的規範,需將圖片分割為多張, 我們會使用Photoshop的切片功能,來製作! Q.PS切片功能,可以直接設定要切幾等分嗎? A.PS的切片是以參考線去做依據, 所以,必須先設定好參考線,才能準確的要切幾等分。 1️⃣ 如要“均分”設定👉檢視→新增參考線配置→設定欄列均分數值 2️⃣ 再將參考線變成切片👉切片工具→自參考線建立切片 3️⃣ 檔案→轉存→儲存為網頁用→出現images資料夾→完成!✅
阿萍仔 設計診聊室|甘苦談交流區🥹
勞動基準法規定的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所指為何?
勞動基準法規定的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所指為何?
在勞動基準法上出現有關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的規定有哪些呢? 1. 勞動基準法第13條規定:勞工在第50條規定之停止工作期間(指產假)或第59條規定之醫療期間(指職業災害),雇主不得終止契約。但雇主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致事業不能繼續,經報主管機關核定者,不在此限。 2. 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4項規定: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有使勞工在正常工作時間以外工作之必要者,得將工作時間延長之。但應於延長開始後24小時內通知工會;無工會組織者,應報當地主管機關備查。延長之工作時間,雇主應於事後補給勞工以適當之休息。 3. 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3項規定:雇主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之時間,計入第32條第2項所定延長工作時間總數。但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有使勞工於休息日工作之必要者,其工作時數不受第32條第2項規定之限制。 4. 勞動基準法第40條規定: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雇主認有繼續工作之必要時,得停止第36條至第38條所定勞工之假期。但停止假期之工資,應加倍發給,並應於事後補假休息。前項停止勞工假期,應於事後24小時內,詳述理由,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 勞動部如何解釋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的涵義? 1. 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7年10月9日勞動2字第042710號函釋:查勞動基準法第32條及第40條所稱之「天災」,係泛指因天變地異等自然界之變動,導致社會或經濟環境有不利之影響或堪虞者,如暴風、驟雨、劇雷、洪水、地震、旱災…等所生之災害;包括預知來臨前之預防準備及事後之復建工作均屬之。 2. 勞動部109年3月20日勞動條3字第1090050303號函釋:查勞動基準法第32條第4項及第40條所定「事變」,係泛指因人為外力戰爭、內亂、暴亂、金融風暴及重大傳染病等。 3. 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2年11月16日勞動2字第67798號函釋:查勞動基準法第32條及第40條所稱之「突發事件」,應視事件發生當時狀況判斷是否為事前無法預知、非屬循環性,及該事件是否須緊急處理而定。 例如「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期間即屬於上述所稱的「事變」。若是航空公司機師或空服員遇到班機顧客病危或班機機械故障而延長工時,則是屬於上述所稱的「突發事件」。但企業若是遇到急單、趕單或員工突然離職而致人力短缺時,則不屬於上述所稱的「突發事件」。 雇主若要引據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而使勞工於平日或休息日延長工時,或使勞工於國定假日、特別休假或例假日出勤者,需要特別留意是否符合上述函釋意旨。
蘇宏文 人資法令學習成長班
【置頂】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 教室文章目錄
【置頂】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 教室文章目錄
大家好!歡迎蒞臨「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104學習精靈共學教室,我是這個教室的分享者阿邱。這個教室會不定時更新有關成為一位專業人資的心得見解,我會在這篇置頂文章彙整所有文章的連結,方便大家按圖索驥,期待獲得大家的迴響與交流! 【我要當HR!】系列: CH1 人資是什麼?人資在做什麼?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280cb0e3-b3f2-4495-85c1-3457febf0812 CH2 人資學歷的必要性與科系選擇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47aa523e-22f0-4f2a-974e-7bb0e1914489 CH3 擔任人資的必備人格特質有哪些?我適合當人資嗎?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7e977ff0-d6ee-495e-9ab1-1994f3ca151c CH4 人資要如何有效學習法律?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eb320655-a866-41df-a2b9-1aa2252c6a30 CH5 人資證照是必要的嗎?人資證照有加分效果嗎?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0ba3426c-0c3e-47e0-a41b-4377eb6a2557 CH6 人資是勞方,還是資方?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dbc55e6f-1f9d-4ab0-9017-e412fdf3149e CH7 人資應徵者,不要再說「因為我喜歡與人互動」了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13650b37-5578-4862-ba41-eeb5d9838157 CH8 人資職涯起點怎麼選?大、中、小公司完整分析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11cc69c7-6716-4d40-9eef-19d03f69b495 ======================================== ●觀看更多「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教室文章: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be342ab7-e71c-43ad-b519-156714a2247b ●了解更多我在 104 Giver 社群的服務: https://beagiver.104.com.tw/profile/31vTui4X7N?pageTag=overview ●觀看更多我的文章,歡迎到我的個人網站: https://www.chiutengying.com/ ●透過 LinkedIn 與我建立專業聯繫: https://www.linkedin.com/in/chiutengying/ ======================================== 【最後的最後】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請不吝大力按下方的「拍手」!!也歡迎多多「分享」與「收藏」,如果有任何心得或想提問的問題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喔! ★☆★
邱騰穎 Gavin T. Chiu 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
搶攻12.1萬個AI工作!104運用AWS技術推「AI人才就緒計畫」目標首年培育逾3萬人
搶攻12.1萬個AI工作!104運用AWS技術推「AI人才就緒計畫」目標首年培育逾3萬人
AI席捲全球,企業對AI與雲端技能人才需求持續攀升,104人力銀行增加AI關鍵字到413組、同時擴充AI招募職缺的比對範圍,觀察2025年第二季「正在開缺」以及「曾經開缺且已找到人」的AI工作機會數已有12.1萬個,其中,60.3%不限科系,代表自主學習AI或能應用AI的求職者,有機會成為企業爭搶的AI人才。104人力銀行運用Amazon Web Services(AWS)雲端服務與課程資源,推出「AI人才就緒計畫」,預計首年觸及超過3萬名學習者,導入超過300萬筆學習紀錄至履歷系統,打造「學習→認證→求職」的完整鏈路,為台灣職場注入數位動能。 「AI人才就緒計畫」免費課程 https://nabi.104.com.tw/course/aws 看全文 https://blog.104.com.tw/104data-aws-ai/?utm_source=104nabi&utm_medium=aiclassroom
104學習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就服乙級心得分享 (下)
就服乙級心得分享 (下)
文/Susan 蘇珊|人與人資間的距離 (https://www.instagram.com/p/CXQ2RBlJ2cY/) 3.【就服法規全圖解!】就業服務乙級通關講座   這本書我真的推薦,我準備的四周就只念這本書,念的過程也會手寫重點,讓自己加深記憶,考前也就複習自己的筆記就好。這本書前面法規寫得非常清楚明瞭,除了法條還搭配圖像式的重點,圖像式重點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也是讓我能記起這些法條的重要因素。後面職涯輔導跟諮商的部分也是屬於重點式的學習,整體而言我覺得推!但是有小缺點,第一是這本書有些小錯誤,但是都是會發現的,這時候建議可以查法條確認,另一方面我在考前發現其實沒有涵蓋到所有的範圍,較是著重在80%最重點的部分,所以真心建議有時間的話不要像我一樣就只念了這本書,還是要再去多翻閱其他參考書籍,分散風險。 4.就業服務乙級證照考取之路Gavin老師   雖然自己在準備的過程沒有購買這套課程,但很推薦大家可以去追蹤Gavin老師的粉專、社團、Youtube跟官方網站,其實我看了老師YT裡的課程試讀影片就覺得很不錯,不過後來評估後還是決定要自己讀書。這些平台裡面都會分享很多就業服務的相關資訊跟法條,念書的時候想滑手機就看這個就對了。另外老師也有幾套免費試題放在QuizFun考尚樂,大家可以多加利用。 5.官方歷屆試題   大家一定要做官方的歷屆試題!!除了就服乙級的範圍,也要記得共同科目,學科題庫我在考前兩周大概完整的刷了兩次,術科我從105-110開始練習,每題都認真看認真寫,錯的一定要訂正,寫了這五年大概可以知道考試的重點在哪了。(不過難過的是這次術科沒考到這些常見的重點QQ) 6.全華線上題庫系統   這裡面有每一年的術科歷屆試題,以及全華書籍裡面的所有練習題,想練習學科的會非常推薦這個平台,可以設定時間跟題目範圍,好好的練習與檢視自己的學習狀況。 《準備方式》 1.一開始先地毯式念所有的考試範圍,但因為時間有限且範圍太廣,所以推薦大家要把時間花在重點中的重點,精華中的精華,尤其法令比較需要記憶與背誦,真的沒辦法記這麼多,Gavin老師有整理出法令的重要順序(可到YT看),大家可以把較多的時間投入在重要性較高的單元,但真的建議所有範圍一定要掃過一遍! 2.勤做考古題,雖然考古題非常多,但都可以從考古題去做進一步的學習。比如說從學科,可以從每道題目去多加思考其他相關的題目,間接地也是在幫自己複習以及練習術科;而從術科考古,可以知道過去幾年的考試重點在哪,一定要把時間與精力投入在出題頻率最高範圍,通常這些範圍的題目分數比重也較高,要好好的把握這些重點中的重點。 3.推薦自己要整理重點,不管是電子的或是手寫都可以,這樣的話才可以加深自己學習的印象,之後再複習的時候也能用最快速的時間再掃過一次,在做題目的過程中如果有發現自己有遺漏或是較不熟的地方,也能較快速的去找到自己之前讀過的資料,考前才能再快速瀏覽。 考試分享到這邊~ 祝福要考就服乙級的夥伴們一次就過💪🏻💪🏻 出處 : https://www.instagram.com/p/CXQ2RBlJ2cY/
Jomei 【乙級就業服務技術士】考照共學團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受影響勞工之權益事項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受影響勞工之權益事項
有關因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受影響勞工之權益事項,因於該場域作業的員工類型較多,勞動部有以下說明: ​ 📌一、 若為新光三越自行僱用之員工:  (一)勞動部職安署已派勞動檢查員進行瞭解,若確定要求停工,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6條規定,勞工因而停工之期間,工資照給,不得要求勞工請假。  (二)如新光三越要求勞工進行善後,亦應依約給付工資,如有加班情事,並應依法給付加班費,並須注意給予勞工適當的休息。 📌二、若為工作地點在新光三越,但雇主非新光三越之員工(如專櫃人員、美食街、清潔、保全…等員工): 因受停業影響而無法在原地點繼續工作,雇主應將員工安置至其他適當工作,並應遵守《勞動基準法》有關調動工作的原則。 ​ 例如,調動後的工作要是該勞工所能勝任、不能對勞動條件有不利變更、雇主不能擅自扣薪、地點過遠應提供必要協助等;亦不得要求勞工自己請假。 ​ 📌三、如果雇主有處理不當衍生勞資爭議,勞工除可向勞動部1955專線申訴外,亦可就近向台中市政府勞工局申訴,將盡速協處。 ​ 📌四、如為因工作受傷等職災勞工,勞動部已在全國布建17家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及38家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也在全國22個縣市聘僱70名職災專業服務人員,全力協助職災勞工受傷後,就近接受職業傷病診治及職能復健服務,經專業及個案化的服務重返職場。 資料來源 : 勞動部粉專
Jomei 【乙級就業服務技術士】考照共學團
LEED-AP BD+C建築設計與施工應考攻略
LEED-AP BD+C建築設計與施工應考攻略
國內第一本,最完整的美國綠建築專業認證考試學習教材! 【聯合推薦】 美國綠建築協會/副總裁 Jennivine Kwan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蔡欣君 seed 台灣永續能源環境專業協會/理事長 簡碩賢 LEED是國際間最具公信力的綠建築技術評估系統與認證,擁有專業的LEED AP證照不僅可在職場上加分,更可以在綠色市場中開創更多機會。綠色建築專業人員可以通過LEED專業認證考試(LEED Accredited Professional Exam)成為LEED認證專業人員,專業認證由綠色建築認證委員會(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Institute)管理。 本書針對LEED-AP建築設計與施工有完整之介紹與模擬練習,是準備此認證不可或缺的書籍。 1.以美國綠建築評估系統的六大面向作為撰寫之架構,結合理論與綠建築專業認證,奠定考照基礎。 2.唯一針對LEED出版之繁體中文教材,架構完整且循序漸進,讓讀者得以一窺LEED認證的體系與內容,適用教學,亦是自修準備LEED綠建築認證的最佳書籍。 3.首先介紹LEED流程,再解說位置與交通,接著說明基地的永續性,第5章以後就說明節水與節能,最後輔以材料與資源、室內環境品質等內容。 4.各章節提供綠建築模擬試題,讓學習者可以立即檢驗學習成果。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v_ACR008700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人資職涯起點怎麼選?大、中、小公司完整分析|我要當HR!
人資職涯起點怎麼選?大、中、小公司完整分析|我要當HR!
【公司規模對人資職涯的影響】 同樣是人資,在不同規模的公司工作,無論是任務範圍、深廣度、乃至於職涯走向,都會有截然不同的體驗。 在這篇文章,我們不以員工人數,而是透過人資人員編制的多寡,說明公司規模為人資人員發展帶來的差異與優劣勢: →大型公司:有明確分工,每種功能別或任務別都由專門人員甚至是團隊來負責。 →中型公司:有初步分工,一位人資人員可能要負責辦理一到兩項功能別的職務。 →小型公司:只有一位專責人資,有時甚至需身兼總務、財會、行政等其他職務。 ■大型公司 |特徵 ●公司發展相對穩定。 ●通常具備成熟的人資體系,有完整的規章制度和作業流程。 ●人資分工非常細緻,能把一項任務做到非常深入。 |優點 ●擴展眼界:有機會接觸一流的人資實務與完整的人資體系,以及諸如組織發展、跨國人才管理等規模夠大的公司才可能存在的職務內容。 ●專業深度:在細緻的分工下,能夠深度鑽研與優化所負責的職務內容。 ●發展機會:複雜的組織架構與充足的資源,能提供更大的晉升、輪調、調薪成長空間。 |缺點 ●專業廣度:由於職掌相對狹隘,如果又缺乏輪調機會,將難以歷練其他功能實務。 ●晉升速度:對新人而言,即使表現再優異,前面可能已經有很多前輩排隊等待晉升管理職,因此需要時間與機會。 |職涯 ●擔任主管職,有機會成為知名企業的「人資長」。 ●擔任專業職,有機會成為特定產業/特定功能別的「人資專家」。 ■中型公司 |特徵 ●公司人數與制度成熟度介於大、小企業之間。 ●人資職能有初步分工,但仍需肩負多樣任務。 ●通常正在建立或優化人資制度,變動與學習機會並存。 |優點 ●體系建構:有機會參與公司制度的建置與優化,是從0到1的重要推手。 ●功能整合:可能負責一到兩項職能,能比大型公司更快熟悉跨功能協作模式。 ●發展彈性:公司規模尚未定型,給予人資發揮創意與嘗試新作法的空間。 |缺點 ●角色拉鋸:在分工未定型的情況下,容易遇到職責模糊、溝通界線不清等挑戰。 ●晉升空間:晉升的職位數量較大型公司少,且組織編制很可能並沒有專屬人資的高階職位,必須與財會、行政等後勤人員共同競爭綜合管理的主管職。 |職涯 ●擔任主管職,視組織編制情形,有機會成為「人資主管」或「行政主管」。 ●擔任專業職,透過統整多項功能,有機會成為「策略型人力資源管理者」。 ■小型公司 |特徵 ●公司可能是新創、微型企業或家族事業,發展相對不穩定。 ●通常沒有人資體系,也缺乏完整的規章制度和作業流程,執行方式充滿彈性。 ●只有一位人資,所以事事必須親力親為,甚至可能兼任其他非人資職責。 |優點 ●專業廣度:能夠快速累積全方位實戰經驗。 ●晉升速度:假如加入創業前期的公司,有機會透過優異的表現獲得破格晉升。 ●高自由度:小型企業相對沒有框架或窠臼,可以嘗試許多創新人資管理措施。 |缺點 ●資源限制:因為員工人數少,比較沒有機會從事複雜的專案;同時,能夠提供人資的薪酬或培訓都相對有限,整體而言比較容易碰觸到職涯天花板。 ●專業深度:全方位意味著難以深度耕耘每項職責的執行層次,容易導致廣而不精。 |職涯 ●擔任主管職,有機會成為綜管行政、總務、採購等後勤單位的「行政主管」。 ●擔任專業職,有機會成為「全方位人資管理者(俗稱Full-function HR)」。 【每一種選擇都會是最好的起點】 新人想選擇哪一種規模的公司做為職涯起點都可以,並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反而與自己嚮往的工作型態更加相關。 ■工作型態適配度 →大型公司:適合希望累積專業深度、喜歡制度化的環境、想穩中求勝的人。 →中型公司:適合希望快速熟悉人資功能各面向、體驗架構與彈性並存的人。 →小型公司:適合希望自由度高、從零開始、快速累積全方位實戰經驗的人。 ■職涯轉換可行性 小型公司人資,可以在累積全方位經驗後,找到想要深度耕耘或特別擅長的功能別,跳到中大型公司從事單一功能的職務;中大型公司人資,也可以在了解成熟的人資體系與運作模式後,跳到小型公司幫忙建構人資體系,創造價值。 需要留意的是,在轉換規模時,必須適應不同文化與管理邏輯。從小公司跳到大公司,要習慣繁瑣的流程、規範與辦公室政治;從大公司跳到小公司,則要承擔更高的獨立作業壓力與多工模式。 因此,並沒有一定要選擇哪一種公司規模才是好的,這因人而異;也不是一選擇待在特定規模的公司後,就從此無法轉換。更重要的是,透過不斷摸索與嘗試,找出自己偏好與擅長的工作型態,然後投入對應規模的公司。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進而實現自我。 無論你現在或未來想為哪一種規模的公司工作,都可以把每一段經歷,當作成為「理想人資」的重要階段。 ======================================== ●觀看更多「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教室文章: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be342ab7-e71c-43ad-b519-156714a2247b ●了解更多我在 104 Giver 社群的服務: https://beagiver.104.com.tw/profile/31vTui4X7N?pageTag=overview ●觀看更多我的文章,歡迎到我的個人網站: https://www.chiutengying.com/ ●透過 LinkedIn 與我建立專業聯繫: https://www.linkedin.com/in/chiutengying/ ======================================== 【最後的最後】 ★☆★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或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到您,請不吝大力按下方的「拍手」!!也歡迎多多「分享」與「收藏」,如果有任何心得或想提問的問題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喔! ★☆★
邱騰穎 Gavin T. Chiu 一起當人資 HR Together
離職的英文該怎麼說?用英文職場對話,了解resign、quit 、leave等英文單字的用法
離職的英文該怎麼說?用英文職場對話,了解resign、quit 、leave等英文單字的用法
「離職」的英文到底用哪個字才合適?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離職」英文單字,包括「resignation」、「quit」、「leave the company」等,這篇文章將詳細解析它們使用上的差異和用法,並提供職場情境例句,讓你更了解如何使用這些單字! ▍離職英文單字 1. Resignation:通常指正式的辭職。 例句:I submitted my resignation last week. 我上週提交了我的辭職信。 2. Quit:更口語化的說法,指主動離開工作。 例句:I decided to quit my job. 我決定辭掉我的工作。 3. Leave the company: 指離開公司,適合各種場合。 例句:I will leave the company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我將在本月底離開公司。 4. Separation:有時用於正式的情況,指雇員和公司的關係結束。 例句:The separation was amicable. 離職過程非常友好。 ▍職場情境對話 • 對話 1:辭職通知 A:Hi, can I talk to you for a minute? 嗨,我可以跟你聊一下嗎? B:Sure! What’s on your mind? 當然!你想說什麼? A:I wanted to let you know that I’m resigning from my position. 我想告訴你,我決定辭職。 B:Oh, I’m sorry to hear that. What prompted your decision? 哦,我很遺憾聽到這個消息。是什麼讓你做出這個決定? A:I have accepted a new opportunity that aligns better with my career goals. 我接受了一個更符合我職業目標的新機會。 • 對話 2:離職面談 C:Thanks for meeting with me. I wanted to discuss your departure. 謝謝你能和我見面。我想談談你離職的事。 D:Of course. I appreciate you taking the time. 當然。謝謝你抽出時間。 C:Is there anything we could have done differently to keep you? 有什麼我們可以做得不同的,讓你留下來嗎? D:I think it’s more about my personal growth than anything else. 我認為這更多是關於我個人成長的需要,而不是其他原因。 • 對話 3:同事的離職 E:I heard you’re leaving the company. Is that true? 我聽說你要離開公司,這是真的嗎? F:Yes, I’m resigning next week. 是的,我下週就要辭職了。 E:What’s your next move? 你接下來的計劃是什麼? F:I’ll be starting a new job in a different industry. 我會在一個不同的行業開始一份新工作。 希望這些單字能讓你更了解「離職」的英文使用用法!別忘了加入共學教室,不錯過更多文章!
知識貓星球 職場英文力,你的超能力✨
主管必看!你以為自己很威,其實下屬都在暗中計畫你的退場?
主管必看!你以為自己很威,其實下屬都在暗中計畫你的退場?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管」的真面目,看看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 想當年,阿德剛升任部門主管時,可是意氣風發,滿腔熱血地想要帶領團隊創造佳績。可惜好景不長,才短短半年,他就發現事情並不如想像中順利。每次開會,下屬們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提出的建議也總是敷衍了事。更糟的是,他常常聽到茶水間傳來的竊竊私語,似乎都在討論著他的不是。 阿德百思不得其解:「我可是主管欸!怎麼會搞成這樣?」 讓我們來看看阿德到底犯了哪些錯誤,導致他成為了一個「沒有部屬支持的主管」。 首先,阿德有個壞習慣,就是喜歡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每次團隊有了好的成績,他總是第一個跳出來邀功,彷彿所有的成就都是他一個人的功勞。殊不知,這種行為讓團隊成員感到極度不被重視,漸漸地,大家就失去了工作的熱情。 其次,阿德特別愛微管理。他總是事無巨細地過問每個細節,甚至連同事要去上個廁所都要報備。這種不信任的態度,讓團隊成員感到備受壓力,工作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再來,阿德有個致命傷,就是不懂得傾聽。每次開會,他總是滔滔不絕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卻很少真正聽取下屬的想法。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與其浪費時間開會,不如自己默默做事就好。 此外,阿德還有個毛病,就是喜歡在公開場合批評下屬。他以為這樣可以樹立威信,卻不知道這種行為只會讓人心生怨恨。團隊成員為了避免被當眾羞辱,寧可隱瞞問題也不敢主動彙報。 最後,阿德還犯了一個大忌,就是偏心。他總是偏袒幾個跟他關係較好的同事,給予特殊待遇。這種不公平的做法,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滿和怨言。 結果可想而知,阿德的團隊氣氛越來越差,工作效率直線下降。最後,公司不得不對這個部門進行重組,阿德也被調離了主管的位置。 那麼,到底該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沒有部屬支持的主管」呢? 首先,要學會分享功勞。一個好的主管應該懂得肯定每個team member的貢獻,讓每個人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記住,團隊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不是你一個人的功勞。 其次,要學會授權。給予下屬適當的自主權,讓他們有發揮的空間。你會發現,當你信任他們時,他們往往能夠交出讓你驚喜的成績。 再者,要培養傾聽的能力。多聽聽下屬的想法和建議,你會發現他們其實有很多好點子。同時,這也能讓團隊成員感受到被尊重和重視。 此外,批評要私下進行,表揚要公開進行。這樣不僅能保護下屬的自尊心,還能營造一個正面積極的團隊氛圍。 最後,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團隊成員。記住,你是整個團隊的領導者,而不是某幾個人的靠山。 讓我們回到阿德的故事。經過這次教訓,阿德痛定思痛,決定改變自己的領導方式。他開始學習傾聽下屬的意見,公平對待每個人,並且懂得分享功勞。慢慢地,團隊的氣氛開始好轉,工作效率也隨之提升。最後,阿德不僅重新贏得了下屬的支持,還帶領團隊創造了前所未有的佳績。 所以,親愛的主管們,別再自以為是了!真正的領導力不是靠權威來維持的,而是靠尊重、信任和公平來贏得的。記住,你的成功取決於整個團隊的成功。只有當你真正關心並重視每一個團隊成員時,你才能成為一個受人擁戴的好主管。 最後,給所有正在職場打拼的朋友們一個小建議:無論你現在是基層員工還是中階主管,都要好好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領導團隊。因為,這些軟實力往往比專業技能更能決定你的職場成敗。誰知道呢,也許你的下一個職位,就是站在台上發號施令的那個人呢? 記住,成為一個好主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但只要你願意虛心學習,真誠對待每一個團隊成員,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個受人愛戴的好主管!
蒲朝棟 職涯聊天室
2023年服務業相關熱門證照TOP 10 排行榜
2023年服務業相關熱門證照TOP 10 排行榜
提供今年度1月到11月,針對在「服務業」相關職類中,求職者與證照中心瀏覽者熱搜得TOP10證照,提供您職場進修做為參考: 第1名:照顧服務員單一(丙)級技術士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85 證照考古題參考: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85/111%E5%B9%B4_03_%E7%85%A7%E9%A1%A7%E6%9C%8D%E5%8B%99%E5%93%A1%E5%96%AE%E4%B8%80(%E4%B8%99)%E7%B4%9A%E6%8A%80%E8%A1%93%E5%A3%AB 第2名: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89 第3名:丙級中餐(葷食)烹調技術士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06 證照考古題: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06/111%E5%B9%B4_03_%E4%B8%99%E7%B4%9A%E4%B8%AD%E9%A4%90(%E8%91%B7%E9%A3%9F)%E7%83%B9%E8%AA%BF%E6%8A%80%E8%A1%93%E5%A3%AB 第4名:PCP寵物照護員認證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426 第5名:丙級美容技術士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398 證照考古題: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398/111%E5%B9%B4_03_%E4%B8%99%E7%B4%9A%E7%BE%8E%E5%AE%B9%E6%8A%80%E8%A1%93%E5%A3%AB 第6名:TOEIC (多益測驗)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34532 第7名:PFD寵物臨終服務師認證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422 第8名:體適能教練證照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399 第9名:丙級烘焙食品技術士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08 證照考古題: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08/111%E5%B9%B4_03_%E4%B8%99%E7%B4%9A%E7%83%98%E7%84%99%E9%A3%9F%E5%93%81%E6%8A%80%E8%A1%93%E5%A3%AB_%E7%83%98%E7%84%99%E9%A3%9F%E5%93%81%E2%94%80%E9%BA%B5%E5%8C%85 第10名:丙級門市服務技術士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85 證照考古題: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85/111_01_%E4%B8%99%E7%B4%9A%E9%96%80%E5%B8%82%E6%9C%8D%E5%8B%99%E6%8A%80%E8%A1%93%E5%A3%AB%E5%AD%B8%E7%A7%91_%E9%A1%8C%E7%9B%AE%2B%E7%AD%94%E6%A1%88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長照復能的關鍵人物,長輩與服務單位的後盾 -古羽彤個案管理師
長照復能的關鍵人物,長輩與服務單位的後盾 -古羽彤個案管理師
分享古羽彤個案管理師,目前就職在寶珠職能治療所。從民國89年開始從事護理師,109年進入長照領域,在成為個管師前經歷過婦產科、呼吸治療病房、護理之家,也擔任過特別護士,分享相關工作領域的經驗以及個案管理師的故事。 個案管理師在做什麼?要成為個案管理師需要哪些經驗與能力?會遇到哪些特別的故事? Q:為何決定進入長照領域? 古羽彤個案管理師:起初是覺得護理之家壓力滿大的,又在104上發現個管師的條件與我相符就決定去嘗試。踏入個管師後覺得視野海闊天空,能在訪視時踏入個案的家中,看見個案、家屬、居住環境……,讓我發現原來這世界還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可以看。 Q:個案管理師實際工作內容在做什麼? 古羽彤個案管理師:大家知道的可能就訪案、陪長輩聊天,但訪視其實是要了解長輩或主要照顧者的情況與需求,才能夠協助安排照顧或復能的服務,將這些內容都記錄下來寫成計畫送到照專去審核,審核完再媒合適合的服務單位,最後每個月在電訪追蹤,了解實際服務的情況,如果個案有不滿意的部分還要去了解原因,協助家屬與服務單位的溝通。衛生局有規定一個個案管理師案量上限為150案,但身為個管師也需要自己去安排時間,電訪是每個月一次,訪視的頻率則為半年一次,要自己去衡量一個月能寫多少計畫,我的話一個月最高寫過28份。 Q:身為個案管理師的成就感來源會是什麼? 古羽彤個案管理師:舉例一位個案他是中風的臥床,中風後左半邊整個癱瘓、不能走動,從住院開始所有的生活自理都由太太負責,太太真的非常的疲憊,我就安排了職能治療師、營養師、呼吸治療師、居家服務員……大約7個月後太太跟我反饋真的幫她減輕了非常多的照顧與心理壓力,成就感就是當家屬跟我說很謝謝你幫我安排這些東西,個案也進步很多,有這句話就很開心了。 Q:過去曾有過特別護士的經驗,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 古羽彤個案管理師:我接觸特別護士並沒有很長的時間,因為曾經有過不太好的經驗,讓我慢慢排斥特護的工作。身為特別護士需要12小時待在個案身邊,那我就有遇過個案要求客人來了還要幫他們倒水、泡茶,我覺得這不是我.... 更多資訊請參考 https://bit.ly/1966CareManager
Albert 居家健康醫療護理與長期照護
【你不是金魚腦,而是沒給腦子一個整理的出口】
【你不是金魚腦,而是沒給腦子一個整理的出口】
還記得上學時,睡覺前會提醒自己很多次,明天記得要帶哪些東西,事實上也確實成功很多次,但我發現只要早上有突發狀況(起的比較晚,又或是突然有其他的事情亂入),那就會忘記該帶的東西,而且屢試不爽。 而等到出社會後,因為要做的工作更多了,甚至有很多是一早就要趕快處理的,所以為了要整理好思緒,晚上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及心力去思考步驟,除了延誤了睡覺的時間,煩躁的心也影響了睡眠的品質。 但就跟小時候一樣,原本那些自認為記得很清楚的內容,只要早上一個突發事情亂入,就又開始變得漏東漏西,最後就是上班後還要再重新思考一次。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都會遇到一個狀況:腦子裡塞滿一堆想法,像衣服亂成一團丟在地板,越看越亂,不僅心情也變得很鬱悶。也可能會去抱怨為何會有這麼多的事情在煩著自己。但這並不是思緒太多的問題,而是我們沒有找到「整理的出口」。 寫下來,就是最簡單卻最有力量的方法。 【金魚腦不是因為記得少,而是因為想太多腦袋亂】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工作記憶容量」,意思是人的大腦就像一張小白板,當下能同時處理的資訊有限。如果把所有待辦、擔心、靈感都塞進去,白板很快就會被寫滿,剩下的內容就會互相擠壓、打架,最後只會讓情緒更加崩潰。 所以很多人會以為「金魚腦」是自己記憶力差,其實是因為白板已經寫了太滿,導致自己都搞不清楚重點在哪了。 所以金魚腦不是你能力不好,而是你沒有把白板上的東西「先搬下來」。 【把代辦事項寫下來,就像把衣服掛好】 其實這就像是當你把衣服都亂丟在地上,就會覺得房間很亂;但如果把衣服一件件掛起來,就算數量一樣多,視覺上也清爽很多有規律。 思緒也是一樣的。 把思緒寫下來的過程,有時並不單單只是單純記錄,而是幫大腦「釋放壓力」。因為當你把資料具象化,這些資料就不會形成情緒,無限循環在腦子裡轉圈圈。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寫日記或列清單之後,會覺得心中的工作焦慮會有所改善。 【想想看你也是這樣嗎?】 有位年輕主管,剛接手團隊時,每天工作時腦子裡轉不停,常常要想著十幾件事:專案進度、員工情緒、主管交辦、還有家裡家人的一些事情。結果下班回到家,整個人情緒還是很焦躁,常常覺得「我怎麼這麼沒用、怎麼很多事情都記不起來做不好」。 後來他試著在每天睡前花15分鐘,把腦袋裡的事情全部寫下來,甚至不用分大小順序,就只是「全部倒出來,然後再把重要事項圈起來」。每天早上就把這張紙帶過去公司。 過了一個月,他發現白天面對狀況時,腦袋比較不會亂,因為那些事情已經「有一個地方安放」,腦袋的白板有更多空間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這時候心情也慢慢變得比較穩定,不再被那種無形的壓力壓著喘不過氣。 【那我要怎麼開始?三個簡單流程】 1. 隨手記錄,不要注重格式 因為首要重點是「把腦袋的東西放下來」,所以不用糾結寫得漂不漂亮,不管是紙本、手機備忘錄還是便利貼都可以,我個人是偏愛A4廢紙,因為紙張空間大可以放開來寫,然後也沒有欄位的限制,拿來畫心智圖或是寫流程都很方便,一張寫不夠就拿兩張拼起來。 2. 先不分輕重大小全部放出來,再開始慢慢整理 一開始可以不分類,就像只是把衣服從行李箱拿出來。等數量多了,再按照工作、負責人、日期去分類,然後挑選緊急重要的先進行,完成的進度也可以補充或劃掉,這樣會讓自己的思緒更清晰。 3. 定期整理回顧,找到長期改善的方向 每週花一點時間回頭看過往的資料,會發現很多當下覺得很大的事,其實只是個小波浪。也能從中看見自己在乎的重點,以及一些重複性可以縮減的流程,這會幫助自己更清楚工作的優先順序。 【不要輕忽寫下來,對於心理層面的力量】 很多時候,我們心中的焦慮不是因為事情多,而是覺得事情好像多到自己快要掌控不住了。可是一但選擇把這些想法及項目寫下來,內心就會有一種「事情開始被具象化看見」的感覺。 就像有人在旁邊對你說:「沒關係,我已經有幫你記著,所以你不用一直在心裡背著它。」 這份安全感,就是最寶貴的改變。 【適時的釋放,拯救那個已經超重負載的大腦】 把代辦事情寫下來,並不會因此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而是幫自己多一個紓壓出口。腦子是用來思考及解決問題,不是用來大量存放問題。當學會用紙筆或任何工具來安放這些想法,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可以更冷靜、更有力量地面對一天工作的挑戰。 因為真正的整理,不是強迫自己總是把腦袋塞得滿滿,然後埋怨自己為何無法記住每一件事情,情緒更是大受打擊。 而是讓這些資料可以被合適的紀錄,讓自己的腦袋有多的空間去思考,內心也才有機會去冷靜應對。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服務行銷品質管理教材-ISO10002客訴管理-詹翔霖副教授
服務行銷品質管理教材-ISO10002客訴管理-詹翔霖副教授
服務行銷品質管理教材-ISO10002客訴管理-詹翔霖副教授 服務品質管理的核心理念中,可以達到甚至超越顧客的期待,是所有組織的存在價值與目標。但在產品使用及服務體驗的過程中,一旦異常情形發生,未超越顧客的期待則造成顧客不滿與抱怨。標準ISO 10002 即對設計與執行有效果與有效率之抱怨處理過程,提供完整的指引,而有益於組織、其顧客、抱怨者及其他利害相關者。透過客訴管理標準實施,妥善處理客戶抱怨,並藉由客戶回饋、流程之調查、監督與持續改善,以提升顧客滿意度,進一步提供機會來維持或提升顧客忠誠度與認可度,並結合顧客的投入來改善未來客戶的體驗,便增進組織之競爭力及品牌建立。 ISO 10002:2018 客訴管理系統提供企業組織一個進行處理客戶抱怨的參考指引,從規劃、設計、操作、維持與改善,都有完整的規範。無論組織的規模大小,屬性是服務業或是製造業,都能依據該標準從其中建立客訴處理之標準流程。 標準為組織處理顧客抱怨提供新的依據。對待顧客抱怨,不同組織會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對同一類型的顧客抱怨不同的組織也會採取不同的措施,所產生的效果也不相同,但便於組織以共同標準流程解決同一類型的顧客抱怨。 ISO 10002:2018 抱怨處理的指導原則 ISO 10002改版,針對原本9條指導性原則新增為14條(不含一般說明),讓企業建立本系統時能有所依循,包括: • 承諾 定義及實行一個投訴處理程序。 • 處理能力 調配足夠的資源,並對其進行充分及有效的管理。 • 透明度 向顧客、員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傳達投訴處理程序的內容,並需向個別投訴人提供充足資訊,讓對方知悉其投訴個案將如何受理。 • 易用性 投訴程序對於投訴人來說,必須易達、易懂和易用。程序的內容必須以不同的格式呈現,包括大字的列印本、點字刊物或錄音版等,讓有特殊需要的人士也可以使用。 • 適切回應 根據投訴人的需要及期望,作出適切的回應。 • 客觀性 每項投訴個案需公平、客觀、不偏私地處理。 • 免收費 投訴人使用投訴處理程序時必須免費。 • 資訊完整性 確保有關程序的資訊為準確及無誤導成分,而所收集的數據亦為相關、正確、完整、有意義及有用。 • 資訊保密 任何可識別個人身分的資訊,只限於機構中作投訴處理的用途,並予以保密,除非該顧客或投訴人同意公開,或法例上要求其公開。 • 以顧客為本(中心) 處理投訴的過程須以顧客為本,並樂意接受意見。 • 責任承擔 委任適當的人員,負責有關投訴處理的決策、行動及匯報。 • 持續改進 持續提升投訴處理程序的效益及效率,應是長期的目標。 • 員工能力 處理投訴的人員,須擁有足夠的個人能力、技術、培訓、學歷和經驗。 • 迅速處理 投訴個案須按個別性質和處理程序,迅速地處理。 ISO 10002:2018 標準運行顧客抱怨管理系統 1. 溝通(管道):溝通即抱怨管道是怎樣的,顧客怎樣才能找到管道,此外還包括要申明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等支援性資訊等。 2. 接受抱怨:指組織受到了來自顧客的抱怨 3. 確認抱怨:規範運作的組織常常會在接到抱怨後以最快時間回應顧客,比如顧客回接到來自組織的資訊說明已經接到抱怨,正在調查,表達組織對顧客關心的謝意等。 4. 抱怨的初步評估:包括組織辨別抱怨性質的能力,比如收到抱怨可以作出初步評估,顧客是真的對產品或服務有意見而抱怨還是其他原因。 5. 抱怨調查:確認抱怨內容後,進入了實質性調查抱怨中。 6. 抱怨答覆:調查結束後,對調查結果向顧客進行答覆 7. 抱怨在組織內部的溝通及持續改進: 以往任何涉及到抱怨管理的標準到回復階段就結束了。但是,按照 ISO 10002 的理念抱怨管理不應該就此結束,而是應該把結果和解決方法與其他同事溝通,進而持續改進。 8. 關閉抱怨:結束
詹翔霖 創業知能學習院
一場讓我找回了繼續往前的動力的課程,藍蒂蔻Gina如何震撼我的靈魂與商業思維?
一場讓我找回了繼續往前的動力的課程,藍蒂蔻Gina如何震撼我的靈魂與商業思維?
「這不只是知識傳遞,而是信念灌注。」 這句話,正是我在課堂上的真實感受。從來沒有一場課,能讓我這樣一位習慣理性思考的企管顧問,在短短三天內,落淚十次、心境翻轉,甚至回台後,決定重新設計我的人生藍圖。 為什麼我願意飛越中國深圳,只為了一堂未曾親身體驗的課程?這個決定,在外人看來或許過於倉促,但對我而言,卻是一場靈魂被召喚的開始。 緣起:為何我願意飛越中國深圳,只為三天課程? 一場讓我找回了繼續往前的動力的課程,藍蒂蔻Gina如何震撼我的靈魂與商業思維?戰國策集團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打破慣例,為了一堂未曾親身體驗的課程,便毅然決然訂了飛往深圳的機票。這個決定對我來說既大膽又不尋常,因為我一向是個深思熟慮的人。 作為一位歷經25年企業風浪的經營者,我見證過無數商業模式的興衰起落。同時,作為一位對課程內容、講師實力、品牌設計極為敏銳的企管顧問,我向來謹慎地評估每一個學習機會。我習慣深入分析、反覆思考,從不輕易被表面的光環所吸引。然而在某個寧靜的深夜,當我在抖音上偶然看到了一位女性講師的短影片時,一切都改變了。她的演說不只是言語的傳遞,而是一種能量的共鳴。她那堅定的眼神中透露著歷經千錘百鍊的智慧,充沛的能量中展現著對夢想的執著,以及對女性創業者的深刻召喚,這些元素完美地觸動了我心中塵封已久的信念——那一刻,我內心深處有個聲音清晰地告訴我,我必須親身前往。 這位能夠以短短幾分鐘的影片就撼動我靈魂的講師,正是「藍蒂蔻 Gina」。 第一眼的震撼:這不只是一場課,是一場意識升維的旅程 一場讓我找回了繼續往前的動力的課程,藍蒂蔻Gina如何震撼我的靈魂與商業思維?戰國策集團 還沒進入課堂,我就感受到這場活動的不同凡響。從接駁安排到報到流程,從布置氛圍到引導人員的氣場,每一個細節都顯示出「品牌」在這裡不是口號,而是一種信仰與執行力的體現。 當Gina老師出現在舞台上的那一刻,全場近千人瞬間屏息。她不是用傳統講師的語調開場,而像是一位領航者,緩緩地啟動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 她不只是授課,而是在引導我們進入一種全新的生命維度。 靈魂的震撼:為什麼一個企業顧問會在課堂上落淚十次? 我向來理性,身為企管顧問,我習慣理智拆解一個企業的邏輯、獲利結構與流程。但這場課程打破了我的框架。 Gina不是來教你一套模型,而是用生命讓你重新相信你自己。 我不止一次,在聽見學員故事時落淚;也不止一次,在她說出某句話時,內心的某個信念被戳破——我曾經以為我很清楚自己,但那三天,我看見了自己還能成為什麼。 她用她的人生歷程、她的傷痛、她的野心,編織出一場既狂野又溫柔的學習旅程。這不只是知識傳遞,而是「信念灌注」。 商業模式的拆解:這是一場精密的品牌與銷售閉環 一場讓我找回了繼續往前的動力的課程,藍蒂蔻Gina如何震撼我的靈魂與商業思維?戰國策集團 作為一位長年輔導企業成長的顧問,我非常關注她背後的商業邏輯。 這場人民幣2980元的三天課程,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單純的知識型峰會,但實際上卻是一場「體驗式品牌推進營」。課後,你會被引導進入更高價值的培訓方案中,有品牌共創、有代言、有代理,甚至有資源整合合作。 這一切的節奏與包裝手法,融合了高感性+高邏輯的銷售策略,從現場的舞台設計到控場節奏,從講者設計到社群經營,全都屬於品牌升維操作的範本。 不是割韭菜,而是開啟一個「讓你選擇成為誰」的可能宇宙。 Gina現象:她是中國企管顧問界的女馬雲 我觀察Gina的舞台魅力、團隊運作、品牌風格與變現路徑,她彷彿把「個人品牌」做到極致,進而推動企業級的系統複製,建立一種【女性CEO造神計畫】。 Gina不只是老師,她是一位整合品牌、課程、社群與商業策略的行銷總監。她的課程,不是教你知識,是帶你走一段路。 我親眼看見,從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來的女性創業者,在那個會場中,哭著說出她們的故事,然後重新找回了力量。這,就是品牌與使命結合後的影響力。 給想參加的人:誰會因這堂課而改變? 我誠心建議以下這幾種人務必報名: 正在創業的女性:你會看見自己未來的樣子 企業老闆與顧問團隊:你會學到一整套品牌轉型與閉環商模的設計 美容、美甲、美學產業經營者:這是打造商業IP的絕佳模範 在人生低谷中尋找出口的人:你會重拾信仰與動力 想要「放大影響力」的內容創作者:你會學會怎麼讓品牌說話 想跨足中國市場的經營者:你會看見最新一代的商業現場 上完這堂課後,我決定重新設計我的人生藍圖 這不是一場學習,而是一場「重啟」儀式。 我回來後,開始重構自己的課程邏輯、品牌節奏,甚至是整個企業的服務流程。我開始設計「讓人有感動、有信任、有行動」的學習場域。我不再只是分享知識,我想創造影響。 Gina讓我看見:當你把品牌與信念結合、把課程變成一場體驗,你就能翻轉別人的命運,也成就自己的未來。 第二堂 藍蒂寇【IP變現力課程】深圳之行:與120位亞洲頂尖女CEO共學的驚艷體驗 一場讓我找回了繼續往前的動力的課程,藍蒂蔻Gina如何震撼我的靈魂與商業思維?戰國策集團 這趟到中國深圳參加「藍蒂寇IP變現力課程」,我帶著滿滿的期待,也帶著一點點不安——但三天課程結束後,我收穫的不只是知識,更是一場與亞洲百位菁英女性心靈與智慧的交流盛宴。 來到中國深圳上課,是一場充滿啟發與能量的旅程。課程主題為「變現表達力」,讓我學會如何透過語言與個人魅力,放大影響力、打造領導力,進而轉化為真實的商業價值。在老師的引導下,我深入探索自身優勢,找到專屬於自己的獨特賣點。課堂氣氛熱烈,來自各地的同學都懷抱著明確目標,讓學習氛圍充滿火花。此次深圳行,不只是學習,更是一場心智與視野的全面升級,讓我更加堅定打造個人IP的方向與信念。 藍蒂寇課程的震撼與啟發 「IP變現力」從來不是一句口號。這堂課讓我重新理解了「個人品牌」的真正價值——不再只是人設與曝光,而是整合「內容+變現+信任」的三位一體,打造有深度、有溫度、有市場價值的IP系統。 賽男導師深入剖析了:如何定位你的IP核心價值。她的課程節奏緊湊卻不壓迫,案例分享真實、接地氣,讓我深刻反思自己品牌目前的盲點與未來可以放大的潛力。 與亞洲120位女性CEO共學:一場超越語言與地理的對話 來自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與台灣的女性CEO,每一位都擁有令人敬佩的創業歷程與獨到的思維。在課堂中,我們分享彼此的品牌故事、挑戰與願景,甚至一起思考跨境市場的合作機會。有的來自跨境電商、也有做高端培訓、還有美業老闆、醫美創業者、親子教育領域的佼佼者……每一位都讓我看見女性在商業領域的無限可能與堅韌力量。 我的同學 從髮廊小店到資本市場的舞台—新加坡女孩的逆襲之路 在新加坡這個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的城市裡,一位年輕女孩憑藉著對美的堅持與創業的熱情,從一間僅能容納三把剪髮椅的小髮廊起家,一步步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髮藝帝國——她就是 Super Woman NICO。 草根起步:從零資本到第一家店 NICO出身平凡,自小家境並不寬裕,高中畢業後便選擇走上髮型設計這條路。她一邊打工一邊學習,白天為顧客服務,晚上則參加髮藝課程進修。她總說:「顧客的回頭率,就是我最大的肯定。」 品牌崛起:將髮廊做成IP,打造生活美學平台 NICO深知單靠技術難以突破,因此她開始將「髮型 + 品牌 + 社群」三者結合。她不只專注髮藝,更打造「NICO Style」的品牌形象,從服務體驗、店內裝潢、到社群經營都力求一致。 邁向上市:讓每一位設計師都能成為股東 如今,NICO正式啟動企業上市規劃,目標在2030年內登陸新加坡交易所。她的願景不只是打造髮廊連鎖品牌,而是創建一個「美業創業平台」,讓設計師們不只是員工,而是品牌的合夥人與股東。她說:「我想用資本市場,讓所有美業工作者的努力被看見與分享。」 上藍蒂寇的課程除了學習,心靈的激勵,更認識了幾個不錯的摯友 參加藍蒂寇的課程,原本只是希望充實自己的行銷思維與商業實戰力。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趟旅程除了知識上的豐富收穫,更帶給我許多心理層面的鼓舞,以及幾位難得可貴的友情。⠀ 因為我其實是一個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不太擅長主動交朋友,對我來說,與陌生人建立連結是一件需要極大心理能量的事。但就在課程,我認識了一位在事業上無話不談的好朋友—Crystal。⠀ 她是台灣人在美國念書,目前定居美國洛杉磯,並白手起家創立了棉花糖品牌 The Jolly Sheep。這個品牌以有機蔗糖與真實原料製作,重新定義了棉花糖的質感與美味,服務對象涵蓋婚禮、品牌快閃、企業派對等高端客群。品牌不僅甜,更充滿溫度。⠀ 令我敬佩的是,Crystal 為了藍蒂寇這堂課,特別遠從洛杉磯飛到中國深圳,還在當地飯店住了一個月。她所投入的住宿費用與時間早已超過課程學費,毫不猶豫地投資自己。她的行動力、瘋狂與專注,成為我當時最佩服的同學。⠀ 真正讓我感動的,是她身上的故事。⠀ 她與老公的創業選擇:從高薪產品經理到外送員⠀ 在決定投身棉花糖事業後,她成功說服了老公一起創業。當時的老公是一位在美國擔任產品經理的高薪專業人才,為了支持妻子的夢想,也正好陷入職涯倦怠期,便決定裸辭,與她共同打拼。⠀ 然而,就在創業沒幾個月,新冠疫情來襲,所有活動停擺,她們的生意也陷入低潮。沒有訂單、沒有收入,現實極其殘酷。為了維持基本生活,她的老公放下身段,開始騎摩托車外送食物—每天奔波十小時,只為了100美元的收入。在疫情緊張的日子裡,甚至連上廁所都困難,他只能躲到偏僻工地解決。但他從不抱怨,只為了一句承諾與一段愛情。⠀ Crystal 說,每次看到老公摘下安全帽、汗水濕透頭髮回家時,她內心的愧疚與感動總是交織在一起。他是洛杉磯洲際大學經濟與文學雙主修的高材生,而自己則是台灣清華外語系、南加大碩士,一對如此優秀的夫妻,卻在疫情中為一份小生意咬牙撐著。⠀⠀ 她也曾懷疑過,自己是不是做錯了選擇。但她沒有放棄,因為她始終記得,每個小孩吃到棉花糖那純真的笑容,每位嚴肅大叔被甜甜口味融化時的笑聲—那是值得堅持的理由。⠀ 為了一個孩子的生日,她飛往暴雪中的西雅圖⠀⠀ 最讓我動容的,是 Crystal 分享的另一段故事。⠀ 有一次,她接到來自西雅圖一位媽媽的訂單。這位媽媽的孩子因為嚴重食物過敏,不能吃多數甜食,只有棉花糖例外。這是孩子的生日願望,媽媽再三確認能否準時送達,Crystal答應了。⠀ 然而,她忽略了國定假日的物流影響,導致棉花糖延誤無法準時送到。媽媽在電話裡崩潰大罵:「你知道我孩子有多期待嗎?
林尚能 戰勝學院
找一個好導師比找主管更重要🧑‍🏫
找一個好導師比找主管更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能引導你的人 🧑‍🏫 在職涯成長的路上,主管(Manager)可能幫你守住時程、完成任務;但導師(Mentor),則會幫你打造未來藍圖。 他們不只是根據職務說明給你指令,而是用經驗與智慧,提供你真正長遠、有價值的指導(Guidance)。 如果你真心想要蛻變與成長,現在就是時候,去尋找一位不只是安排你工作,而是能激發你潛力(Inspire)與挑戰你思維的導師了。 💡 如何找到適合你的導師? 1. 從你的現有人脈開始找(Look Within Your Network) 👀You don’t need to cold-email a celebrity CEO. Chances are, someone within your professional circle already fits the bill. 不用冒然寄信給知名 CEO。你身邊的同事、前任老師、團隊主管或產業前輩,很可能就有潛力成為你的導師。 ✨Think about colleagues, former professors, team leads, or industry peers whose career paths align with your goals. The key is to find someone who’s walked a path you admire—and who’s generous with their insights. 想一想:誰的職涯發展讓你欣賞?誰願意分享經驗並樂於提攜後進? 🌱Look for someone who’s not just successful, but also approachable and values helping others grow. 真正理想的導師,不只是成功人士,更是願意付出、親切易近、重視「共好」的人。 2. 真誠又具體地開口(Be Specific When You Reach Out) 📩 想請人當你的導師,不要只是簡單地問:「你可以當我導師嗎?」 請試著說明以下幾點: • What about their journey inspires you? 他們哪一段經歷或價值觀讓你感到共鳴? • What do you hope to learn from them? 你希望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 What areas are you looking to grow in? 你目前最想成長的方向是什麼? 🎯 展現你的誠意與思考,能讓對方感受到你對這段關係的重視,而不是隨口請教、走個過場。 3. 建立雙向關係(Make It Mutually Beneficial) 🤝 最好的導師關係不是單向索取。即使你經驗尚淺,也可以用以下方式回饋導師: • Help with research, side projects, or tasks they’re short on time for 協助他們做資料整理或支援小專案 • Share new tools or ideas they might not have seen 分享你發現的新工具、新趨勢、新點子 • Be a sounding board or an enthusiastic collaborator 成為對方的回饋者、激盪夥伴,或是願意主動學習的支持者 ✨ 把它當作一段互相成長的夥伴關係。絕大多數優秀導師都欣賞主動積極、有禮又投入的學習者。 🎯 Key Tip: A True Mentor Doesn’t Just Teach—They Inspire 關鍵提醒:真正的導師不只教你,他會激勵你 Skills can be taught. But a mentor helps you see who you can become. They challenge your assumptions, expand your mindset, and push you to go further than you thought you could. 技能可以學,但導師會幫你看見,你有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他們挑戰你原有的想法,開拓你的視野,甚至把你推到你原本不敢想像的高度。 ✅A manager supports your job. 一個主管支持你完成工作; ✅A mentor supports your journey. 一個導師支持你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 英中對照詞彙表 Mentor:導師 Guidance:指導 Mutual Benefit:互惠 Inspire:激勵 🌟 想更快成長、走得更遠? 不要等完美導師自己出現。主動踏出第一步,你的未來自己會感謝你現在的行動💪 若你想跟著老師一起學習更多英語技巧: 🔔查看《企訓熱門課程 | 八週高效英語溝通訓練》 📆日期: 2025/7/5~2025/8/23 🔗https://events.taiwantrade.com/2025AIE1119 (此貼文由ITI講師Bob撰寫)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 (台北) 貿協ITI台北商英教室
1 分鐘教會你輕鬆兌換 LINE POINTS| LINE POINTS 兌換連結、用途、常見問題都在這
1 分鐘教會你輕鬆兌換 LINE POINTS| LINE POINTS 兌換連結、用途、常見問題都在這
LINE 是現代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 LINE POINTS 則是這個生態系統中的重要資源。無論是購買貼圖、禮物,還是透過 LINE Pay 折抵消費,LINE POINTS 都能讓你省下一筆費用。但是,很多人對於如何兌換 LINE POINTS 仍然感到困惑。本篇文章將詳細介紹「如何兌換 LINE POINTS」,並解答常見問題,幫助你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點數。 ▍如何快速兌換 LINE POINTS? 快速輸入序號連結:https://points.line.me/pointcode/#/pointcode/form 【電腦版操作指南】 1. 登入 LINE STORE:首先,打開瀏覽器並前往 https://store.line.me/。 2. 進入儲值點數頁面:成功登入後,點擊「儲值點數」,然後選擇「使用 LINE 電子禮券兌換點數」。 3. 輸入序號:在對應的欄位中輸入你手上的序號,然後確認,即可完成兌換。 【手機版操作指南】 1. 登入 LINE STORE:在手機瀏覽器中打開 https://store.line.me/。 2. 進入兌換點數頁面:點擊右上角的「購買或兌換點數」。 3. 選擇兌換方式:選擇「使用 LINE STORE 點數卡兌換點數」,然後輸入序號,即可完成兌換。 ▍LINE POINTS 的多種用途 【LINE Pay 消費折抵】 LINE POINTS 最常見的使用方式就是在結帳時進行消費折抵。透過 LINE Pay 的「我的條碼」支付並勾選「LINE POINTS 折抵」,結帳時會自動一次性折抵全部點數,剩餘金額才會用信用卡支付。如果是掃描店家條碼結帳,你可以自行選擇折抵的點數數量,避免一次用光所有點數。 【購買 LINE 貼圖】 另一個受歡迎的用途就是購買 LINE 貼圖。LINE 貼圖小舖使用「代幣」購買,而 1 點 LINE POINTS 可自動轉換為 2 枚代幣。購買時系統會自動扣除等值的 LINE POINTS,讓你輕鬆購得心儀的貼圖。 【購買 LINE 禮物】 LINE 禮物功能讓你可以購買電子餐券、電子禮券、美容商品等。這些禮物可以送給好友,也可以利用 LINE POINTS 折抵,讓你用更優惠的價格購買商品。 【LINE 愛心捐款】 如果你有做公益的習慣,可以使用 LINE POINTS 捐款。進入 LINE Pay 主畫面,選擇愛心捐款,找到你想支持的公益團體或項目,使用 LINE POINTS 進行捐款。這是一個既能使用點數又能做善事的好方法。 ▍LINE POINTS 的常見問題解答 Q1: LINE POINTS 有效期限是多久? LINE POINTS 的有效期限為最後一次獲得點數當日起算 180 天。如果在這期間內持續獲得新點數,所有 LINE POINTS 的期限都會延長 180 天。你可以在歷史紀錄中查詢點數的有效期限。 Q2: LINE POINTS 可以轉移給別人嗎? 不可以,LINE POINTS 不能轉移給其他人。只有在換手機或門號時,點數會隨著帳號轉移到新設備或新門號上。 Q3: 取消交易後會收回已獲得的 LINE POINTS 點數嗎? 是的,如果交易取消,系統會收回已發放的點數。交易取消後,約 5 至 7 個工作天內會完成點數的回收。如果在此期間內花掉了點數,剩餘點數不足以回收時,會顯示負值,日後需要持續使用卡片補足回收失敗的點數。 兌換和使用 LINE POINTS 非常簡單,關鍵在於你是否熟悉操作流程。無論是通過電腦還是手機,你都可以輕鬆地兌換點數,並將其應用到各種消費場景中。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利用 LINE POINTS,讓你的數位生活更加便捷和豐富。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