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剪輯師

剪輯師
更多
月薪中位數
$3.7萬
年資 3-5 年
$4.5萬
年資 10 年以上
剪輯師 都在看
2026年AI課程講師推薦:4位頂尖名師帶你掌握未來關鍵競爭力
2026年AI課程講師推薦:4位頂尖名師帶你掌握未來關鍵競爭力
進入2026年,人工智慧已不再是遙遠的科技名詞,而是深刻影響全球產業結構與職場生態的現在進行式。根據Statista的市場預測,全球AI市場規模在2025年預計將達到驚人的3.73億美元,而全球AI教育市場更將以31.2%的年複合增長率擴張,至2030年將突破322.7億美元。這不僅反映了個人對於學習AI的熱切渴望,更凸顯了企業對於導入AI培訓、提升組織整體「AI素養」的迫切需求。 然而,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AI課程與背景各異的講師,許多企業主與個人學習者卻感到無所適從。該如何選擇真正有價值、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課程?一位好的AI講師,應該具備哪些關鍵特質?本文將為您提供一個完整的AI講師評估框架,並深度剖析四位在2025年台灣市場上備受推崇的頂尖AI名師,助您在AI時代的浪潮中乘勢而上。 為何投資AI教育是企業刻不容緩的戰略? AI不再是單一部門的工具,而是驅動企業從營運、行銷、管理到決策全面升級的核心引擎。根據最新的產業調查,已有高達78%的企業在至少一個業務環節中導入了AI技術,更有超過六成的企業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增加對AI技術與培訓的預算。 導入AI培訓能為企業帶來具體且可衡量的商業價值。在行銷領域,AI能夠分析龐大的消費者數據,實現精準廣告投放與個人化推薦,大幅提升行銷投資回報率。在營運層面,AI自動化流程可以接管繁瑣的行政、財會與客服工作,將寶貴的人力資源釋放出來。對於決策層而言,AI的數據分析與預測能力,更能輔助管理者洞察市場先機、預警潛在風險,做出更科學、更具前瞻性的商業決策。 投資AI教育,就是投資企業的未來。它不僅僅是為了學習操作幾個新潮的軟體工具,更是為了培養一種全新的「AI思維」,讓組織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學會如何運用AI解決問題、優化流程、創造價值。 如何挑選最適合你的AI課程講師?五大關鍵指標全解析 指標一:實戰經驗與產業深度 這是評估一位AI講師最重要的標準。AI的應用千變萬化,不同產業、不同部門的痛點與需求截然不同。在挑選時,您應該深入了解講師的背景:他是否曾親身在業界打滾?是否擁有可供驗證的成功案例?他服務過的客戶群體,是否與您的產業相關?一位真正經歷過市場淬鍊的講師,才能提供「從戰場上帶回來」的寶貴經驗。 指標二:課程設計與客製化能力 標準化的罐頭課程難以滿足所有企業的需求。一位頂尖的AI講師應該具備強大的課程設計與客製化能力。在接洽時,對方是否願意花時間深入了解您的企業文化、員工背景以及期望達成的培訓目標?優秀的講師會像一位顧問,先「診斷」企業的問題,再「開藥方」,量身打造最適合的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 指標三:教學風格與學員評價 講師的教學風格直接影響學員的吸收效果與學習意願。您可以透過觀看講師的公開演講影片、閱讀他撰寫的文章,或直接詢問過往學員的口碑與評價,來判斷其風格是否適合您的團隊。一位好的講師應該懂得「說人話」,將複雜的技術術語轉化為不同部門、不同職級員工都能理解的語言。 指標四:收費模式與費用合理性 AI講師的收費模式相當多元,了解市場行情有助於您做出合理的預算規劃。常見的收費方式包括按時計費、按月或按季的長期顧問約,以及針對特定專案的打包計價。費用的高低通常與講師的知名度、經驗、課程的客製化程度與深度直接相關。 收費模式對照 按小時計費:適用短期單次培訓、主題式講座;優點是費用透明、預算好控制;缺點是合作關係較淺,難以深入解決問題。 按月/季計費:適用長期顧問輔導、持續性培訓;優點是可建立長期夥伴關係,深入了解企業;缺點是整體費用較高,需要明確的合作目標。 按專案計費:適用客製化課程開發、特定問題解決方案;優點是目標導向、成果明確;缺點是前期溝通成本較高,專案範疇需界定清楚。 指標五:持續學習與資源提供 AI的技術與工具日新月異,一次性的課程所學到的知識可能很快就會過時。因此,一位負責任的講師,其服務不應在課程結束時就畫下句點。他是否提供課後諮詢管道?是否經營學習社群?他是否會定期分享最新的AI趨勢與工具資訊?這種「終身學習」的夥伴關係,才是企業在快速變動的AI時代中最寶貴的資產。 2026年四大頂尖AI課程講師推薦 企業轉型總舵手 - 林尚能 講師(戰國策集團) 如果您的企業正站在數位轉型的十字路口,需要一位能從頂層戰略高度擘劃藍圖、指引方向的領航員,那麼戰國策集團的創辦人林尚能講師無疑是您的首選。 林尚能講師擁有超過25年的企業經營實戰經驗,帶領戰國策集團服務了超過三萬家企業客戶,年營收突破兩億元。他的職業生涯並非一帆風順,曾歷經創業初期的艱辛、跨足新領域慘賠五千萬的低谷,再到力挽狂瀾、帶領公司東山再起的完整歷程。這種「從戰場砲火中活下來」的經驗,讓他對企業經營的痛點有著超乎常人的深刻體悟。 在AI領域,林尚能講師並非單純的技術專家,而是將AI視為解決商業問題的強大武器。他長期專注於將AI技術落地應用於行銷、銷售、企劃、營運等各個商業環節,並創立了AI.com.tw(台灣人工智慧網路有限公司),致力於開發企業AI應用與提供顧問服務。他的課程特色在於「問題導向」與「場景應用」,強調學習AI不是為了追逐流行,而是為了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戰國策AI課程四大特色: AI賦能行銷:教授ChatGPT、MidJourney等工具,自動化內容生成、廣告優化。 數據驅動決策:學習AI大數據分析,精準鎖定目標客群。 跨產業應用:涵蓋電商、零售、B2B等行業案例。 互動實作演練:課程包含分組實作與即時反饋。 適合對象:企業主、高階經理人、部門主管,以及任何需要從宏觀戰略層面思考AI如何賦能企業成長的決策者。 課程重點:企業AI戰略規劃與藍圖設計、AI驅動的商業模式創新、運用AI提升行銷銷售與營運效率、建立企業內部的AI文化與人才梯隊。 政府補助資訊:戰國策戰勝學院為經濟部核定之合法訓練機構,符合資格的30人以下服務業企業,每位員工最高可獲得新台幣一萬元的培訓補助,每家企業最多補助金額為新台幣十萬元。 戰國策AI課程影片 https://vimeo.com/1129756800?share=copy&fl=sv&fe=ci 了解更多戰國策AI課程: https://www.nss.com.tw/product-category/ai-course 聯絡方式:0800-003-191 | LINE ID:@119m AI實戰應用佈道者 - 黃敬峰 講師(AI峰哥) 「利用數小時課程讓你擁有數百小時的AI能力。」 當企業的戰略方向確立後,如何讓AI在各個部門的日常工作中真正落地、發揮效益,便成了執行的關鍵。此時,您需要的是一位像「AI峰哥」黃敬峰講師這樣的實戰應用專家。 黃敬峰講師在AI工具的應用與推廣上充滿熱情,他經營著活躍的社群、YouTube頻道與部落格,致力於將複雜的AI工具轉化為一般上班族都能即學即用的工作技巧。他的教學風格極度務實,強調「動手做」與「看見效率差距」。他擅長拆解各種工作場景,例如:行銷人員如何用AI生成文案與圖片、業務人員如何用AI快速整理客戶資料、行政人員如何用AI自動化處理報表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黃敬峰講師對於工作流程自動化工具(如Make.com、Zapier)有深入研究。他不僅教導學員如何使用單一的AI工具,更著重於如何將多個工具串聯起來,打造個人化的「自動化工作流」。 適合對象:行銷企劃、業務銷售、營運管理、專案經理等,所有希望在日常工作中導入AI工具,提升個人生產力的專業人士。 課程重點:主流生成式AI工具實戰操作、工作流程自動化設計與實作、各部門AI應用場景案例解析、零基礎入門AI提升職場決策力。 前瞻技術創新家 - 葛如鈞 顧問(寶博士) 「台灣VR/AR第一人。」 對於某些產業而言,AI不僅僅是優化現有流程的工具,更是顛覆商業模式、開創新市場的契機。被譽為「台灣VR/AR第一人」的葛如鈞顧問(寶博士),將能為您帶來無價的啟發。 葛如鈞顧問的背景橫跨學術界與產業界,在元宇宙、區塊鏈、VR/AR與AI等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與實踐。他的獨特之處在於,能夠將這些看似遙遠的尖端科技與商業模式的創新緊密結合,為企業描繪出一個清晰可見的未來藍圖。 他的課程內容充滿前瞻性與啟發性,不僅僅是介紹AI的現有應用,更會探討AI與元宇宙、Web3等新興趨勢結合後可能催生出的全新商業機會。他擅長引導學員進行跳脫框架的「破壞式創新」思考,幫助企業在技術浪潮來臨前提前卡位。 適合對象:企業策略長、研發部門主管、新創團隊,以及所有對前沿科技與未來商業模式感興趣的創新者。 課程重點:生成式AI的未來發展趨勢、AI在元宇宙與Web3的應用、新科技驅動的商業模式創新、企業如何佈局前瞻技術建立護城河。 跨域整合專家 - 陳宗賢 教授 「不只是一場學習,更像是一場企業格局的洗禮。」 大型企業的轉型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涉及的層面既深且廣。此時,您需要的是一位如同陳宗賢教授這樣具備跨領域整合能力的資深顧問。 陳宗賢教授擁有超過二十年的企業顧問實戰經驗,協助過上千家橫跨製造、科技、零售等不同產業的企業成功轉型與成長。他的最大特色在於「系統性診斷」與「整合性解方」。他能快速地從財務、營運、組織、市場等多個維度全面診斷出企業的根本問題,並提出兼具前瞻性與落地性的差異化策略。 在AI的議題上,陳宗賢教授著重的不是單一工具的應用,而是如何將AI策略融入企業整體的經營策略之中。他認為AI的導入必須與組織變革、流程再造、人才培育等配套措施相結合,才能發揮最大的綜效。 適合對象:面臨複雜轉型挑戰的大型企業、集團公司,或希望建立系統性管理思維的中小企業主。 課程重點:企業轉型與組織變革、AI時代的企業策略規劃、理論框架與實務案例結合的個案分析、建立跨部門的整合性AI解決方案。 除了名師親授,你還有這些AI學習路徑 線上課程平台:Coursera與edX等全球知名平台與頂尖大學及科技巨頭合作,提供大量高品質的AI課程。其中,由吳恩達教授開設的「AI For Everyone」系列課程是許多人踏入AI領域的入門首選。Google官方也提供了免費的生成式AI培訓計畫,完成課程還能獲得技能徽章。 專業培訓機構:工業技術研究院開設了如「生成式AI工程師培訓班」等兼具理論深度與實務應用的課程。AppWorks School專注於企業AI應用與人才賦能,提供貼近台灣企業真實需求的轉型洞察與顧問服務。 在2026年這個AI全面爆發的時代,保持觀望就等於落後。無論是對於尋求突破性成長的企業,還是渴望在職涯中脫穎而出的個人,投資AI學習都已不再是「選擇題」,而是攸關未來的「必修題」。 本文為您剖析了挑選AI講師的五大關鍵指標,並推薦了四位各具特色的頂尖名師。從林尚能講師的宏觀企業戰略,到黃敬峰講師的實戰應用技巧;從葛如鈞顧問的前瞻技術創新,到陳宗賢教授的跨域整合智慧,每一位講師都代表了一種獨特的價值主張,能滿足不同階段、不同需求的學習者。 選擇對的講師,就像為您的AI轉型之旅找到了最可靠的領航員。立即行動,根據您的目標與需求開始規劃2025年的AI學習計畫,勇敢地踏出轉型的第一步。因為在AI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唯有擁抱變革、持續學習,才能與AI同行,共創一個更高效、更創新、更具競爭力的未來。
林尚能 戰勝學院
Figma 統一文字樣式方法:教你建立自己的文字範本,保存文字樣式,下次直接叫出使用
Figma 統一文字樣式方法:教你建立自己的文字範本,保存文字樣式,下次直接叫出使用
在設計專案中,保持文字格式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Figma中提供了一個功能,讓你可以輕鬆將常用的文字格式保存為「文字樣式」(Text Styles),以便在專案中反覆使用。本文將為你介紹如何在Figma中創建和應用文字樣式,從而提高設計的效率和一致性。 ▮什麼是文字樣式? 文字樣式是Figma中用來儲存和重用文字格式的功能,包含字體、字重、字體大小、顏色、行高、字距等設定。透過將文字樣式保存,你可以在整個專案中快速應用統一的文字格式,而不需要手動一一調整。 ▮如何在Figma中將文字保存為文字樣式? 以下是創建文字樣式的詳細步驟: 1. 選中設計好的文字 在畫布(Canvas)上,選擇你想要保存的文字層(Text Layer)。確保已設置好所有的文字屬性,例如字體、字重、字體大小、顏色、行高、字距等。 2. 打開右側屬性面板(Properties Panel) 選中文字層後,Figma介面的右側會顯示屬性面板。在面板中,你可以看到所有與文字相關的屬性設定。 3. 找到「文字樣式」區域(Text Style Section) 在屬性面板中的「Text」部分下方,你會看到一個標籤為「Text Style」的區域。這個區域用來管理文字樣式。 4. 點擊「+」按鈕(Create Style) 在「Text Style」區域右側有一個「+」按鈕(即「Create Style」)。點擊此按鈕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讓你可以為新的文字樣式命名。 5. 命名樣式(Name the Style)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輸入一個清晰的名稱來命名這個文字樣式。例如「標題-加粗-24pt」或「正文-常規-16pt」,以便你和團隊成員在後續應用時能快速識別樣式。完成命名後,點擊「Create Style」按鈕保存。 ▮如何在其他文字層上應用文字樣式? 一旦保存了文字樣式,你可以在設計過程中輕鬆地應用它: 1. 選中需要應用樣式的文字層。 2. 在右側屬性面板的「Text Style」區域中,點擊下拉選單。 3. 從選單中選擇所需的文字樣式。 文字層會立即應用選定的文字樣式,無需手動調整格式。 ▮文字樣式的好處 1. 提高設計一致性:文字樣式確保整個專案中使用相同的文字格式,避免不同頁面間的格式不一致。 2. 加速設計流程:保存和重用文字樣式可減少手動調整的時間,提升設計效率。 3. 便於更新:如果需要修改樣式,只需在文字樣式中進行一次更改,所有應用了該樣式的文字層都會同步更新。 ▮最佳實踐:文字樣式的應用 1. 分類管理:在創建文字樣式時,按照功能分類,如「標題」、「副標題」、「正文」、「註釋」等,方便快速查找和應用。 2. 使用設計系統:如果你有一個完整的設計系統,請將文字樣式納入其中,以便在不同專案中重用。 3. 命名規則清晰:採用一致的命名規則來命名文字樣式,讓樣式一目了然,提高團隊協作效率。 ▮結論 在Figma中創建和應用文字樣式是設計中保持一致性和提升效率的關鍵。無論是大型專案還是日常設計工作,文字樣式的合理運用都能讓你的設計流程更加順暢。透過本篇指南,相信你已掌握如何在Figma中將文字保存為文字樣式,並有效地應用於設計中。
104學習 UI 設計新手村:Figma學習之旅🪐
11/03-11/11專屬活動四|合購課程再送百元Line點數
11/03-11/11專屬活動四|合購課程再送百元Line點數
相關課程組合參考下方資訊: 🟢活動時間:11/1 00:00 -11/11 23:59🟢 🟢【開課單位】104學習🟢 活動說明:活動期間其組合的課程享79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升級 活動期間其組合的課程享62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 🟢活動時間:11/3 00:00 -11/11 23:59🟢 ChatGPT 技能放大術|精準指令與任務拆解 ChatGPT 技能放大術|打造你的 AI 分身 ChatGPT 技能放大術|自動化與多樣化輸出 ChatGPT 技能放大術|整合個人 AI 系統 【合購優惠】4堂課程合購7折再送2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50ab7da9-a95f-4165-8e77-17ebc8cb00e0 🟢活動時間:11/3 00:00 -11/11 23:59🟢 SEO搜尋引擎優化七大密技|攻上頂端排名寶座 GA4+GTM網站數據分析實戰課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79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9d130973-439c-4260-bc2d-997fdfef26ba 🟢活動時間:11/3 00:00 -11/11 23:59🟢 深度學習PyTorch l 入門到實戰應用 PyTorch生成模型全解析|從生成式對抗網路到擴散模型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79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1908197d-6314-491e-b1ff-08aed83c8dc0 🟢活動時間:11/3 00:00 -11/11 23:59🟢 一次搞懂!Power Automate自動化流程使用情境 解放繁瑣工作|打造Power Automate自動化工作流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79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f81445de-1565-41c1-852d-8bdbe17e4fb7 🟢活動時間:11/3 00:00 -11/11 23:59🟢 告別新手村FB與IG廣告投放攻略 LINE廣告思維與投放攻略|AI輔助闖蕩行銷武林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79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308047a5-22d4-4b23-8f92-3d07c9535dbb 🟢活動時間:11/3 00:00 -11/11 23:59🟢 Python 網路爬蟲 | 數據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爬 Python 基礎程式設計|開外掛勇闖 Python 異世界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79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d0060434-f6d3-4f0e-830d-37c2a649a2ba 🟢活動時間:11/3 00:00 -11/11 23:59🟢 【資料整理術】Excel資料整理分析入門 從Excel到Power BI數據視覺化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79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41ff32a6-ef22-4da3-9045-8dc3d08ad238 🟢活動時間:11/3 00:00 -11/11 23:59🟢 微軟Azure超級入門實務與AZ-900認證攻略 微軟 Azure|通關 AZ-104 認證攻略,邁向雲端 IT 管理之路 AZ-204 認證攻略I從Azure著手雲端開發解決方案 【合購優惠】3堂課程合購7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c2afa5f8-d3ac-4632-8c35-11f9269941ba 🟢活動時間:11/1 00:00 -11/11 23:59🟢 【資料整理術】Excel資料整理分析入門 無痛起步-Excel VBA超入門實戰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85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99370a7a-53cc-45d1-b616-fe9f890703c9 🟢活動時間:11/1 00:00 -11/11 23:59🟢 【資料整理術】Excel資料整理分析入門 【進階函數】Excel高效秘訣!上班族不可不知的進階函數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85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7120fa0d-8637-4e89-92f5-6c0eb6d05389 🟢活動時間:11/1 00:00 -11/11 23:59🟢 無痛起步-Excel VBA超入門實戰 VBA網路爬蟲:高效率抓取投資資訊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85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cff5c661-a129-4179-85ad-9c6911cc58c7 🟢活動時間:11/1 00:00 -11/11 23:59🟢 尹相志的 ChatGPT 全攻略|AI 溝通術 指令技巧大公開【2.0 升級版】 商業模式的策略思維 【生成式 AI 應用實戰系列】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85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371b5f10-11ce-427f-86ce-a5842cc0f645 🟢活動時間:11/1 00:00 -11/11 23:59🟢 ChatGPT x Excel | 職場必學商務數據分析術 從Excel到Power BI數據視覺化 【合購優惠】2堂課程合購85折再送百元Line點數 前往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8ec8ed91-2d58-4d07-aa08-e342a12cb84b 🟢活動時間:11/1 00:00 -11/11 23:59🟢 【加開班】2025/11寵物教養培訓班(初階)-第六期 2025/12寵物教養培訓班(進階)-第二期 【合購優惠】組合價現省$4,800 (限量3組) https://nabi.104.com.tw/course/furkids/8bca5bce-d7a2-436e-b970-91e833600627 - - - - - - - - - - - - - 相關注意事項提醒: 1.購買線上課程的LINE點數回饋於2025/12/12後陸續發送。 2.點數發送後,其購買的課程無法退款。 3.104 學習保留隨時變更或終止活動及約定條款之權利。 - - - - - - - - - - - - - 【雙11購課季相關活動整理】 🔥11/03-11/11專屬活動一|整點開搶限量5折券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88a33d54-daad-4595-81ba-502bdf52b0b1 🔥11/03-11/11專屬活動二|指定課程領券最高折$888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e91a62f7-7a5f-4b0d-baf8-965812518f2f 🔥11/03-11/11專屬活動三|指定課程領券最高3百元Line點數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8317e109-648f-4815-814b-ac5d1e17e4d3
104學習 職涯學習課程專文推薦
佈局2026新流量戰場:AI+SEO=GEO 生成式搜尋引擎優化講座(免費講座)
佈局2026新流量戰場:AI+SEO=GEO 生成式搜尋引擎優化講座(免費講座)
我想對各位氣企業主說:2026 起,你的網站可能被 AI「直接忽略」。 AI 正在改寫搜尋生態,而多數企業還沒意識到: 不是你 SEO 做不好,而是遊戲規則已經變了。 過去靠關鍵字與反向連結就能衝排名的時代已經結束。 未來的曝光,取決於:你的內容能不能被 AI 收錄、理解、推薦。 這就是新戰場——GEO(生成式搜尋優化)。 這場免費講座,就是為老闆準備的: 你不需要自己寫程式、不需要變工程師, 但你必須知道—— ✔ 你的網站是否能被 AI 搜尋看到 ✔ 你的內容是否符合 AI「推薦邏輯」 ✔ 你的團隊該如何從 SEO 進化到 GEO ✔ 如何利用 AI 工具把流量成本降到最低 📌 這堂課,你會學到: • AI 如何改變 SEO 規則(以及為何你現在流量變少) • 讓 AI「願意推薦」你的內容的 3 個關鍵 • 2026 必備的 GEO 技術:AI 關鍵字×語意搜尋×結構化資料 • 如何用 AI 生成 SEO 文案卻不被 Google 降權 • 老闆必懂的 SEO/GEO 佈局策略與 KPI 🎯 適合誰? 剛掉流量的你、想省廣告錢的你、準備轉型的你 ——尤其是依賴官網、電商、加盟、業務名單的企業。 🎤 講師|戰國策 SEO 事業部經理 Peter 10+ 年 SEO 實戰經驗,協助百家企業突破自然流量天花板。 📅 免費報名(名額有限) 👉 https://www.nss.com.tw/product/geo-lectures 📩 LINE 諮詢:@119m
林尚能 戰勝學院
從開發到AI:軟體工程職務最常關注的八大證照
從開發到AI:軟體工程職務最常關注的八大證照
在軟體工程領域,擁有專業證照能提升技術實力與職場競爭力。與其他職務相比,軟體工程師對AI相關證照的關注度更高,顯示人工智慧技術在業界的重要性。無論是開發、網路安全、專案管理,各種證照都有助於職業發展。以下是軟體工程類人員最常瀏覽的八大證照,幫助求職者選擇適合的認證。 第一名🟢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Python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0787 ✍️Python程式設計測驗: https://nabi.104.com.tw/assess/90b01176-e755-467c-aed7-a14a56c8a5db 這項證照專為希望掌握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技術的工程師設計,涵蓋Python程式設計、資料分析、模型訓練等關鍵技術。擁有此證照可幫助求職者進入AI領域。 第二名🟢TOEIC (多益測驗)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34532 ✍️線上模擬試題測驗: https://nabi.104.com.tw/assess/toeic 發行單位: https://nabi.104.com.tw/certify/unit/791f4d25-0e7f-41b7-b6fc-453d0fb44696 作為全球廣泛認可的英語能力測試,TOEIC證照在科技產業中極具價值。許多跨國科技公司要求工程師具備良好的英文溝通能力,以便參與國際專案、閱讀技術文件,甚至與國外客戶或團隊合作。 第三名🟢CCNA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00637 發行單位: https://nabi.104.com.tw/certify/unit/f3b08867-0882-42c6-bd7a-41eac5959990 CCNA證照是思科(Cisco)提供的網路技術認證,涵蓋網路基礎、路由與交換、網路安全等內容。對於希望進入網路工程領域的軟體工程師來說,這是一項極具價值的證照,可幫助建立穩固的網路技術基礎。 第四名🟢 AI-900 AI 人工智慧基礎認證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7979 發行單位: https://nabi.104.com.tw/certify/unit/7e37d905-b2f6-4de9-a3d8-99ad1f30fafe AI-900是微軟提供的人工智慧基礎認證,適合初學者與有志於AI應用開發的工程師。內容涵蓋機器學習、電腦視覺、自然語言處理(NLP)等概念,適合作為進階AI技術的起點。 第五名🟢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個人認證資格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451 ✍️線上模擬試題測驗: https://nabi.104.com.tw/assess/ceb78afe-8583-4273-97a3-66fe940374df 發行單位: https://nabi.104.com.tw/certify/unit/141cc2fe-394a-4820-8aed-4e8af84d0c3a Google Analytics證照是數據分析與網路行銷領域的重要資格,對於開發數據驅動應用程式的工程師來說至關重要。透過此認證,工程師能夠學習如何有效解讀網站數據優化產品。 第六名🟢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主導稽核員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325 ▶️學習課程: https://nabi.104.com.tw/course/acad/b7cfaa80-1ba7-4088-8182-10356906f1ce ISO 27001證照主要關注資訊安全管理,適合希望在企業內部負責資安政策與風險管理的工程師。此證照能夠幫助企業確保資訊系統的安全性,特別適用於從事資安、雲端服務與企業IT管理的專業人士。 第七名🟢SCJP (現為OCPJP)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055 SCJP(現為OCPJP)是Oracle提供的Java專業認證,專為有一定Java開發經驗的工程師設計,適合希望提升程式設計能力並在Java開發領域深入發展的專業人士。 第八名🟢國際專案管理師 PMP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355 發行單位: https://nabi.104.com.tw/certify/unit/5670bd2b-59f0-4c55-bbfd-f5f7ab785713 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專案管理認證,此證照涵蓋專案規劃、風險管理、資源分配等重要技能,能夠提升技術主管與專案負責人的職場競爭力。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衝破思考障壁,引爆你的「創意力」
衝破思考障壁,引爆你的「創意力」
小編認為現在職場中,「創意」是重要卻最難養成的職能; 又創意常常淪為空想,無法落地實現。 在職場或者一家企業久了,常會身受公司文化、工作經驗的制約, 因此容易依循自己習慣的邏輯、方式進行思考。 久而久之我們的思考模式、範圍,就會變得固著且不自知。 相對的在面對創意思考實,就無法跳脫思考框架,甚至對於創意發想感到恐慌。 本課程老師,先引導大家對「慣性思考」進行自我覺察; 在了解也正視自己的思維限制後,才有機會藉由老師所傳授的方法與工具, 突破自我思考障壁、開始修練自己的創意力。 然創意並非止於空想,而是需要實踐; 因此老師分享創意的可行性評估方法,並且告訴我們創意在執行後的效益該如何預估。 如此可以讓自己的創意落地,成為有效創意。 推薦課程網址: https://www.tibame.com/course/1438 祝您 工作順利、學習愉快 104學習精靈小編 陪您每日學習成長1%
一零四線上嚴選 每日推薦一堂課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2-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差別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2-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差別
若你是UI/UX設計師,看到有些公司徵「產品設計師」的職缺,適合投遞嗎? 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的工作有什麼不同?以下為您解答。 在過去的十年當中,介面設計領域經歷了一些進化,而承擔這些相關職能的稱謂,也隨著時間推移發生了一系列的調整。現今常聽到的UX設計師、UI設計師和產品設計師,這些工作角色之間有什麼區別? 1.UX / 體驗設計師: 就是專門針對體驗進行設計的角色。理論上體驗設計師是做用戶研究和制定體驗方案,並從使用者的心態和角度思考設計;主要關心的是產品「用起來感覺怎麼樣」。 工作內容可能有撰寫各種產品使用場景和建構互動模式。利如參與各種測試和觀察使用者做了什麼(例如可用性研究、眼球追蹤、A/B測試,訪談問卷等等),以及針對介面、互動面去做優化與建議(Prototype)並且透過線框圖(Wireframe)找到產品的使用邏輯。 2.UI / 介面設計師: 核心職能就是根據老闆、產品PM的需求,提供介面的視覺方案。並輸出相關的設計規範、設計說明、設計切圖;主要關心的是產品「看起來怎麼樣」。 工作內容可能需要從抽象的需求轉化為可視化的wireframe;或拿到上游需求方(產品PM或UX設計師)已經畫好的wireframe、UI flow進行視覺的設計與規劃,例如整體色系的選擇,或是icon、圖片、文字等其他元素或組件的樣式設計。若是稍具規模的產品或專案,可能還需要設計具有一致性的視覺規範(Style Guide)。 3.PD / 產品設計師: 如果你在10年前,頭頂上的職稱是「產品設計師」(Product Designer)的話,那麼你很有可能是負責設計實體產品的外觀的設計師或者工業設計師。但是在 2015年前後,由於 SaaS(軟件即服務)類產品的流行,我們注意到「產品設計師」這一職稱還是應用到這類產品當中負責與使用者互動的設計師頭上(看起來像是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某種程度上的融合)。 定義、探索、構思、驗證 自從2017年阿里巴巴提出了設計全鏈路的概念後,全鏈路/產品設計師ㄧ詞慢慢的被廣泛的運用。產品設計師實際上指的是可以深度參與產品功能走向與規劃中,比起某一段用戶旅程或某一功能的互動,更在意的是整個產品從前期需求探索、功能規劃、視覺呈現到上線前的測試、上線後的數據觀測與迭代優化等全程參與的過程。在不同使用場景、並以人為中心(Human-centered design)的前提下,實現產品的平衡性(商業決策與用戶需求的平衡點、公司內部各利益相關單位的平衡點、產品內各功能的配置與使用的平衡點)。 小結: 正如同你所看到的,產品設計師像是UI+UX設計師的聯集、同時又對產品開發有更廣以及更深的探索。UI/UX設計師會在工作中尋求實現產品使用的完整性(視覺、互動);而產品設計師則會隨著時間推移,深入研究產品的升級進化之道。 當然,上面提到的職稱與工作內容,隨著每家公司的所賦予的定義肯定是有例外的,因為它們並不會完全符合所有的環境。但是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初步解釋這三者之間的差異性。 延伸閱讀: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1-平面設計師如何成為UIUX設計師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6e012a8d-811b-457f-b5fd-5bf94793f0e2?utm_source=104nabi&utm_medium=share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3-UIUX設計師如何成為產品設計師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ffdca43d-8dd0-4d10-9a76-c63ac9b5561d?utm_source=104nabi&utm_medium=share
Kinny 毒舌好朋友
英語面試自我介紹這樣準備!自我介紹包含哪些要點才吸睛?快用心智圖盤點過往經歷吧!三個地雷錯誤要避免!
英語面試自我介紹這樣準備!自我介紹包含哪些要點才吸睛?快用心智圖盤點過往經歷吧!三個地雷錯誤要避免!
面試時用英文自我介紹是非母語者的大難題,要克服面試緊張的感覺,同時不至於淪於背稿,除了事前準備和練習,筆者將介紹面試自我介紹準備方法和三個地雷誤區。運用心智圖盤點過往經歷,兩分鐘的內容也可以很豐富,讓面試官留下好印象!運用心智圖整理自我介紹內容,也能順便練習後續面試官可能提出的問題! ▍英文面試準備方法: 一、 心智圖盤點過往經歷——更加認識自己! • 心智圖第一層以習慣的母語列出自己的成長經驗,以年齡分層大學/研究所畢業以前、第一份工作經驗、第二份工作經驗……。 • 心智圖第二層則開始思考自己在工作中的體悟,有哪些學習成長能分享,硬實力的提升或軟實力的成長。 • 心智圖第三層連結自己的能力與這份工作,例如很擅長接待和親切,因此想投入服務行業、很細心思考縝密,因此想挑戰工程師、喜愛語言學習和小朋友,因此想嘗試教育產業等。 以上僅供參考,只要能整理出有脈絡的架構都是好的分析! 二、 英語面試的準備 盤點完自己的過往後,進一步寫出一份至少三段內文有邏輯的英文自我介紹,筆者以三段落為例 • 第一段:自己的名字、畢業的校系、選擇讀該校系的原因等 • 第二段:談過往工作經驗、在校經驗、實習經驗等 • 第三段:可以重述連結以上經驗帶給自己的能力、為何想轉職、以及為何選擇這間公司面試,讓面試官能更加印象深刻自己的能力以及表達對於求職該公司的高度意願! ▍三大地雷錯誤區🙅‍: 一、 過長或過短 過短的自我介紹無法讓考官真正認識我們,過長的內容則容易淪為流水帳,盡量讓英文面試以一個清晰不過快的語速講約兩分鐘即可。 二、 鉅細彌遺的家庭介紹 考官想認識的是面試者,太多和工作無關的經歷介紹反而會讓焦點模糊,若是介紹家庭環境帶給自己的啟發約一句話即可。 三、 缺乏與應徵工作的關聯 為了讓面試官了解自己是否真正合適這份工作,可以在自我介紹中加強連結,轉職的夥伴若是對該行業沒有相關背景,則是可以把重點放在這個行業為什麼吸引自己,過去的經驗有哪些軟實力、硬實力能證明自己合適這份工作! 好的英文自我介紹不在於華麗的英文詞彙,簡單的單字讓人聽了能立刻理解,能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才是重點,因為是面試不是演講呀!
知識貓星球 職場英文力,你的超能力✨
待辦事項好多怎麼辦?善用 RICE 評估框架,幫助產品經理(PM)決定優先處理順序
待辦事項好多怎麼辦?善用 RICE 評估框架,幫助產品經理(PM)決定優先處理順序
RICE 是一種優先級評估框架,通常用於產品管理領域,幫助產品經理在多個待辦事項或項目中確定優先級。這個框架能夠客觀地評估每個項目或功能的潛在價值,以便有效分配資源。RICE 代表以下四個要素: 1. Reach (觸及率) 衡量一段時間內有多少用戶或客戶會受到這個項目的影響。通常會以「每月影響到的用戶數」或「每個季度影響到的客戶數」來量化。 ➛ 舉例:如果你推出一個新功能,預計每月會有 5,000 個用戶使用,那麼你的 Reach 可能是 5,000。 2. Impact (影響力) 衡量該項目或功能對用戶的影響程度,通常使用一個標準化的評分系統來量化,例如:3 表示巨大的影響,2 表示高影響,1 表示中等影響,0.5 表示低影響,0.25 表示極低影響。 ➛ 舉例:如果該項目可以顯著提升用戶滿意度,那麼 Impact 分數可能是 3。 3. Confidence (信心指數) 衡量你對這個項目估算的信心程度,通常也是以百分比形式來表示。100% 表示完全有信心,50% 表示信心一般,10% 表示信心很低。 ➛ 舉例:如果你有充足的數據支持你的估算,Confidence 可能是 90%;如果是基於假設,Confidence 可能只有 50%。 4. Effort (工作量) 衡量完成這個項目需要多少資源,通常以「人月」或「人週」來表示。Effort 分數越低,表示工作量越小。 ➛ 舉例:如果某個功能需要 2 個人工作 3 個月完成,Effort 就是 6 人月。 【計算 RICE 分數】 RICE 分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RICE Score = Reach x Impact x Confidence / Effort 這個公式可以幫助你比較不同的項目,分數越高的項目優先級越高。這有助於你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對業務或產品影響最大的工作。 【如何運用 RICE 框架】 1. 收集項目訊息:為每個潛在項目或功能估算 Reach、Impact、Confidence 和 Effort。 2. 計算 RICE 分數:根據上面的公式計算每個項目的 RICE 分數。 3. 排序與優先級:將項目按 RICE 分數排序,分數越高的項目應該優先處理。 4. 資源分配:根據優先級分配團隊資源和時間,專注於高分項目。 5. 持續評估: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隨著新數據和反饋的出現,不斷重新評估和調整項目的 RICE 分數。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做完”和“做好”的區別,就是人生的差別
“做完”和“做好”的區別,就是人生的差別
“做完”和“做好”的區別,就是人生的差別 在工作中,“做完”和“做好”雖然僅一字之差,但前者只是完成了某項工作,而後者則不僅是完成了工作還有一個好的結果。 一項工作如果你抱著“差不多”的心態,只是完成而不注重結果,那麼你將和職場中的大多數人一樣,註定得不到晉升。 一旦執行就應付出100%的努力 很多人都曾抱怨過: “我們老闆每天都讓我做這做那,而且很多事情都是重複的,煩都煩死了,您說我該怎麼辦啊?” 每當這時,我就會反問他們: “那你有沒有想過,除了基礎的日常工作,老闆為什麼會讓你反復去做同一件事呢?你在第一次執行時是不是哪里沒有做好呢?老闆是不是因為對之前的執行結果不滿意,所以要你再做一次呢?” 我發現,大部分人都回答不上來我的問題,因為他們“心虛”——只知道自己做完了很多,卻不知道自己做得怎麼樣。 那麼,每天看似忙碌不停的你,在工作中執行任務時,是否也只是滿足於“做”,卻忽略了做的“結果”? 雖然,“做完”和“做好”僅有一字之差,但二者的本質是不同的。 前者執行了但卻不到位,只是走過場或者是純粹地應付了事;而後者不但執行了,而且到位了,它代表著對自我目標負責、對上級組織負責,對公司利益負責。 而一名員工是否有較高的執行力,關鍵就在於他重視“做好”這一結果,所以,如果各位想要提高執行力,千萬不可自我滿足,更不可自欺欺人,明明是自己一開始就沒有執行到位,最後卻把責任怪在別人頭上。 既然執行了,就要付出100%的努力去做事,一步到位交出滿意結果,否則拖延到最後不合格,老闆就可能反反復複地要求你重新執行,直到符合要求為止,但這不僅浪費了企業的資源,更浪費了你自己的時間。 沒有結果的事等於沒做 有一年年終,我收到一家公司邀請前去參加年終表彰大會,當然不是表彰我,而是希望我借此機會和他們確定來年給員工培訓的課題。 在表彰過程中,我發現那些獲得獎勵的員工,無一例外地是出色完成任務的人,而台下那些沒有出色完成任務甚至沒有完成任務的人,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領獎了。 很明顯,同事對於我的解釋很不滿意:“99.9%和100%差別就那麼大嗎?明明就是沒有差別啊?” “不,你錯了!我相信很多人都和你一樣抱有這樣的錯誤觀點,雖然99.9%只要再努力一點點就變成100%了,其實不然。這就像比賽一樣,最終總要分出個勝負,如果大家實力相當,或者在99.9%時的成績都是一樣的,那怎麼來評判呢? 這就要看最後那0.1%了,誰堅持下來了,把最後這0.1%的事做好了,誰就贏了。 所以,我們看到,在一場比賽中,平局的現象畢竟是少數的,大多數的比賽還是分出了勝負,因為大部分人還是輸給了那0.1%……” 我正欲繼續向同事解釋,他卻突然打斷了我:“哦,您這麼一說,我想起一件事,前不久我們主管辭掉了一位助理,原因是主管讓助理給客戶打電話,結果沒人接,助理也沒再去理會,當時我還想至於麼,但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因為他電話雖然打了,但卻沒有任何結果……” 沒錯,一件沒有結果的事,做是做了,但是它有什麼意義呢? 但不幸的是,在企業中,和同事最初的想法一致的員工大有人在,在他們看來: 我只是企業雇傭的一名員工,我在這裏上一天班就有一天的薪水,至於執行得如何,企業有沒有賺到錢,那是老闆和企業自己的事,與我無關。 所以,大部分人都只是像沒有得獎的同事那樣只做到99.9%,雖然可能已經盡力了,但卻將最終結果好壞拋在腦後,企業不給這樣的員工任何獎勵也是理所當然的。 執行落地三法則 法則1:糾正“差不多”心態 縱觀市場上的名牌企業,為什麼它們的牌子百年屹立不倒,經久不衰?因為他們不但在產品品質上精益求精,對於人的管理也更加精益求精,他們從不允許自己的員工做事時總是一副“差不多”的心態。 我曾去到過一個知名的大企業,我發現他們每個員工手裏都有一個比中華字典還厚的工作手冊,光一項流程就有好幾十頁,這說明瞭什麼?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要想做得出色,受到認可和歡迎,就必須嚴格要求自己,這也是把事情做好的保證,如果總是覺得“差一不二”就行了,那你將永遠停留在“做完”那一步。 法則2:在執行中樹立個人品牌 在如今這個年代,人們對於一份工作的渴望,早已不再是謀生的工具那麼簡單,每個人都渴望在職場中闖出一片天地,業績出色,有所作為。 所以,很多人對於職業的情感都是神聖的,工作更多地成了一種精神支柱。 既然如此,一次高效的執行不僅可以帶給你一個圓滿的成果,還能使你漸漸樹立其自己的品牌,產生源源不斷的工作動力。 所以,既然做就做好,這樣一來,你的整個工作流程就會變成一種良性迴圈,任務就會輕鬆一步到位地搞定。 法則3:對自己和結果負責 執行得不好,說到底其實是一個人對自己和結果不負責任的表現,而這樣的人在職場中是很難提升自己的競爭力的。
林正光 管理心理學
【10個面試NG回覆及原因剖析-加強版】
【10個面試NG回覆及原因剖析-加強版】
1. 請介紹一下你自己。 -希望聽到: 簡短而有條理的自我介紹,涵蓋背景、工作經歷、技能以及與應聘職位相關的特點。 -NG回覆:「我叫Jason,我以前在幾家公司做過短期工作,但我覺得那些經歷,跟現在應聘的這個職位沒有太多關聯。」 -原因剖析: *準備更充分: 建議提前整理好自我介紹,突出重點,使其條理清晰。 *加強自我認識: 可以多回顧自己的經歷,了解並記住重要的工作經歷和技能。 *關聯應聘職位: 嘗試將過去的經歷與應聘職位相關聯,展示出與該職位的匹配度。 2. 為什麼你對這個職位感興趣? -希望聽到: 對公司和職位有深入了解,並能清楚地解釋為何這份工作吸引你,以及你如何能為這個職位做出貢獻。 -NG回覆:「我最近被資遣了,這份工作可以幫助我解決當前的經濟問題,而且工作也是我之前會的。」 -原因剖析: *明確目標: 建議清楚了解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興趣,並在回答中體現出來。 *了解公司: 可以提前做些功課,了解公司及其職位,顯示出對公司的興趣。 *展示動力: 解釋你如何能為公司和職位做出貢獻,展現你的積極性和動力。 3. 你有哪些相關的工作經驗? -希望聽到: 具體的過去經歷,如何應用技能和知識,並能舉例說明解決問題或取得成功的實例。 -NG回覆:「我曾在很多個領域工作過,涉及銷售、行政和客服,但具體就是那些基本的工作。」 -原因剖析: *記憶具體經歷: 建議回顧並記住過去的具體經歷,特別是成功案例和具體技能應用。 *準備好實例: 可以準備一些具體的例子,展示你在過去工作中的表現和成就。 *突出相關性: 嘗試將這些經歷與應聘職位相關聯,展示你的經驗和技能如何匹配。 4. 你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希望聽到: 實際的優點,能舉例說明這些優點如何在過去的工作中產生積極的影響。 -NG回覆:「我覺得我基本上算是一個比較認真可靠的人吧,但偶爾會出錯。」 -原因剖析: *加強自信: 建議多了解並認識自己的優點,並在回答中自信地表達出來。 *了解自身優點: 可以多回顧自己的工作表現,找到並記住自己的優點和成就。 *展示積極特質: 通過具體例子展示你的優點,讓面試官看到你的價值。 5. 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希望聽到: 真誠的回答,並能說明你是如何認識到這些缺點並努力改進的。 -NG回覆:「我沒有什麼缺點。其實大家都有些小缺點,但我覺得那些都不影響工作,所以我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缺點。」 -原因剖析: *誠實回答: 建議真誠地回答這個問題,展示出你的自我認識和改進意願。 *展示改進過程: 可以描述你如何認識到自己的缺點,並努力改進的過程。 *展示成長: 通過這樣的回答,展示你願意自我提升和成長的態度。 6. 你在團隊合作中的角色是什麼? -希望聽到: 具體的例子,展示你如何在團隊中合作、溝通以及解決衝突,並能說明你如何貢獻於團隊的成功。 -NG回覆:「我比較喜歡自己工作,不太喜歡和別人合作。在過去的工作中,我通常都是獨立完成任務,很少參與團隊合作。」 -原因剖析: *展示合作精神: 建議多思考並準備一些團隊合作的經歷和成功案例。 *適應團隊工作: 可以描述你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你如何適應和貢獻於團隊。 *強調合作能力: 通過具體例子展示你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技巧。 7. 你是如何處理壓力或緊急情況的? -希望聽到: 具體的實例,展示你在壓力下保持冷靜、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能說明你使用了哪些策略。 -NG回覆:「我通常會不知道該怎麼辦。在壓力大的時候,我會變得很緊張,經常需要花很多時間來平復情緒。」 -原因剖析: *展示應對策略: 建議回顧過去的壓力情況,找到並記住你成功應對的策略和方法。 *保持冷靜: 可以描述你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冷靜,並有效解決問題的過程。 *展示問題解決能力: 通過具體例子展示你在壓力情況下的應對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經驗。 8. 你對未來五年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希望聽到: 有明確的職業目標,並能解釋這個職位如何幫助你實現這些目標,顯示出你有長遠的規劃和動力。 -NG回覆:「我還沒想那麼遠,只想找到一份工作先做著。未來的事情很難說,所以我目前只關心眼前的工作。」 -原因剖析: *明確職業目標: 建議思考並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並在回答中體現出來。 *展示動力: 可以描述你如何計劃實現這些目標,以及這個職位如何幫助你達成。 *關聯公司發展: 通過這樣的回答,展示你與公司的長遠發展計劃的匹配度。 9. 你對我們公司的了解有多少? -希望聽到: 展示對公司文化、產品、目標和市場定位的了解,並能說明你為什麼想加入這家公司。 -NG回覆:「我聽說過你們公司福利很好,父母跟朋友都推薦我過來工作,所以我就來應徵了。」 -原因剖析: *提前做功課: 建議提前研究公司,了解其文化、產品和市場定位。 *展示興趣: 可以描述你對公司和職位的興趣,以及你如何能為公司做出貢獻。 *展示價值: 通過具體了解展示你的價值和你與公司的匹配度。 10. 你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們嗎? -希望聽到: 展示你對公司和職位的興趣,以及你已經做了一些研究,提問可以涉及公司文化、團隊結構、職業發展機會等方面。 -NG回覆:「沒有什麼問題了。我覺得你剛剛說的就已經很詳細,我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 -原因剖析: *展示好奇心: 建議提前準備一些問題,展示你對公司和職位的興趣。 *深入了解: 可以提問一些關於公司文化、團隊結構和職業發展機會的問題。 *展示準備: 通過提問展示你對公司和職位的深入了解和準備。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運用 AI 高效開工!Google Workspace 和
運用 AI 高效開工!Google Workspace 和
本文作者:Google Workspace 客戶解決方案架構師 謝有威 原文:https://taiwan.googleblog.com/2024/02/lunar-new-year-workspace-and-gemini.html 年假歸來,許多人或許還沉浸在年節歡樂的氛圍中,但也不得不面對開工一連串的工作事項和許下的新年新希望。現在,就讓我們和你分享可以如何巧用 Google Workspace 提供的 Gmail、Google 文件、Google 試算表等多元功能改善工作流程、高效開工。Google 推出的對話式 AI 服務 Gemini 則可以快速統整和消化大量資料,並運用表格視覺化、串聯雲端生產力工具的各種隱藏用法,成為實現新的一年在自我充實計畫或工作應用上的幫手! Gmail 多項 AI 支援功能,讓你成為開工回信神射手 不少人開工第一步,就是打開電子信箱處理郵件,然而不論是消費者來函,或者海外客戶的重要來信,都經常混雜在大量累積的郵件資訊當中。Gmail 收件匣為郵件套用「類別」的功能,仰賴機器學習根據不同訊號進行快速分類,可以幫助收件匣中的雜亂資訊更易於瀏覽,而透過手動建立「標籤」,你可以進一步根據自身需求來分類、整理 Gmail 中的大量郵件。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讓 Gmail 收件匣發揮最大效益的秘技,讓你有效整理、閱讀與回覆堆積如山的信件。例如,點開頁面右上角「設定」中的「收件匣」,在「收件匣類型」中選取「優先收件匣」將郵件分為「重要」、「未讀」、「已加星號」和「其他」等類別,協助你快速整理年假期間累積的信件、辨識緊急訊息以迅速回信;或啟用「多個收件匣」設定,根據各種主題和工作項目幫助你過濾郵件訊息;使用者也可以在設定選項中開啟 Gmail 的智慧撰寫功能,藉由採用 AI 技術產生的自動提示內容,有效撰寫英文信件,讓年後開工的第一天也可以很輕鬆、很有效率。 開工撇步 Google 報你知!改善工作流程、高效安排會議 在忙碌的返工日程中,開啟瀏覽器多個頁面進行不同工作內容,事實上是一項相當不容易的任務,而 Gmail 能夠協助你在不用切換頁面的情況下,串聯 Google 日曆窗格和 Google Meet 功能,快速進行會議安排。換而言之,當使用者啟用新的 Gmail 安排會議功能,就可直接在郵件撰寫頁面中「建立活動」或「查找你有空的時間」以安排會議時間,螢幕畫面無需跳轉到 Google 日曆分頁,就能快速發送附有會議詳細資訊的電子郵件。除了工作日程的安排,年後要與分散各地的同事在線上開會,也能透過 Gmail 頁面中的 Google 日曆窗格,快速發送帶有 Google Meet 視訊通話連結的聚會邀請。 此外,使用者更可以在 Google 文件中,以鍵入「@」的方式呼叫出「會議紀錄」的智慧型方塊,並一鍵快速連動已發布的會議通知,建立包含了時間、地點、參與人員在內的會議筆記和待辦事項。智慧型方塊的選擇不僅限於安排會議,還有能在文件中與同伴共編的「電子郵件草稿」、「日曆活動草稿」等功能,且可快速連動發布到 Gmail 和 Google 日曆。 如果正在進行較為長期和複雜的工作項目,納入更多互動式元素的 Google 文件和試算表會是你的絕佳幫手。除了可以用「@」快速建立像是上市內容追蹤、專案資產、追蹤審查或產品藍圖等常見工作項目的表格範本,更可以透過在文件表格中插入「日期」、「檔案」等智慧型方塊,幫助你製作各種個人化且整齊有條理的文件。 在 Google 試算表中,也可以在「下拉式選單」中建立工作狀態列,讓你一目了然自己工作計畫的完成進度。除此之外,你也可以運用函式功能來追蹤計畫預算、使用條件格式設定為儲存格著色或者凍結工作表的某一列來讓計畫資料更易於閱讀。更重要的是,上述提及的每項編輯功能,都能夠透過設定文件共用,讓你與工作夥伴一起提升線上協作效率。 透過 Gemini 展開嶄新的年度計畫 年後隨著開工、開學,一定有許多計畫紛紛準備啟動。無論是想在新的一年執行思考許久的運動計畫,或是列出整年度的推薦讀物與閱讀計畫,Gemini 都能提供相關建議與規劃方向,成為你制定計畫的小幫手。不久之前,採用 Pro 模型的 Gemini 也已正式支援繁體中文,帶來更進階的邏輯推理、歸納總結等能力,幫助使用者能夠更便利、快速地協作。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要制定一個已經擱置許久的運動計畫,幫助自己養成定期運動習慣,你可以透過 Gemini 了解有哪些運動類型比較適合初學者、建議安排的運動時間、甚至是在運動次數與日程上的規劃建議。Gemini 會進一步整理相關參考資訊與建議,並提供三種不同版本的回應,讓你可以挑選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版本,邁出規劃第一步。 如果想讓 Gemini 提供的回覆內容更加精簡、回答方式更口語,或是希望加入更多補充說明,透過回應下方的「修改回覆」,你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以不同風格來調整並修改回覆內容。 除此之外,Gemini 的回答內容也能夠以表格方式呈現,同時提供匯出表格功能,幫助使用者快速整理相關資訊與提供建議,並進行後續修改調整。以剛剛的健身計畫為例,Gemini 透過表格方式清楚整理出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依照日期規劃,並提供動作指導說明與注意事項等等。另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分享及匯出」功能,將 Gemini 所提供的計畫建議以 Google 文件等雲端檔案形式匯出,方便後續的計畫修改,還有在執行計畫過程中補充紀錄與追蹤調整。
一零四線上嚴選 每日推薦一堂課
我們公司送員工出國一邊渡假一邊工作
我們公司送員工出國一邊渡假一邊工作
你想一邊旅行,一邊工作嗎? 工作,不是一定要待在辦公室。 我們正在推行一個全新的制度: 「數位游牧遠端工作計畫」。 讓同仁有機會在海外體驗邊旅遊邊工作的生活, 這項計畫分為兩種形式: 1️⃣ 全額贊助型:機票、住宿、工時,全由公司支援。 2️⃣ 自費型:選擇自己想要的國家。 目前開放職缺: 🌐 網頁設計師 📈 網路行銷專員 🧠 SEO/內容行銷人員 我們相信,一個有創意的團隊, 需要走出框架,擴大世界觀。 如果你是個自律性高的人, 嚮往自由、高效率與彈性的工作安排, 歡迎加入我們,一起把「工作」變成一場旅程。 ▋如果你符合以上資格,希望加入一起打拼 請至104投遞履歷:nss.com.tw/hr
林尚能 戰勝學院
SEO行銷公司推薦怎麼選擇?5大評估指標讓你不踩雷!
SEO行銷公司推薦怎麼選擇?5大評估指標讓你不踩雷!
SEO行銷公司推薦怎麼選擇?本文整理5大評估指標,包含關鍵字是否排上第一頁、是否具備真實成功案例、內容深度是否專業、網站架構是否符合SEO格局與E-E-A-T要求,以及是否提供透明數據回報節奏。透過這些選擇準則,讓企業避免踩雷、花冤枉錢,找到真正能帶來商業成效的SEO行銷公司。想提升自然流量?這篇一次告訴你! 為什麼企業需要找SEO行銷公司? (一)SEO能帶來哪些實際商業價值? 1. 提高品牌曝光度:當顧客搜尋相關產品或服務時,你的網站排名越前面,越容易被看見,品牌聲量自然累積。 2. 獲得高意圖的潛在客戶:主動搜尋的使用者已經有需求,相較社群推播來得更精準。 3. 提升網站可信度:排名越前,越有助於塑造專業形象,間接提高詢問率與成交率。 3. 節省行銷成本:只要站穩排名,同樣的內容能持續吸引自然流量,不必每次都花錢買廣告。 4. 促進長期營收:SEO 是一種累積性投資,時間越久、流量越穩、品牌越強。 簡單來說,SEO 不只是關鍵字排名,而是為企業帶來可量化、可轉換、可持續的商業效益。 而與廣告相比,SEO帶來更長期穩定的流量,因為廣告就像打強心針,一停預算就立刻沒效;SEO 則像長期養肌肉,循序漸進越養越強。當網站內容、架構、內外鏈與技術細節都優化後,就算沒有額外投入廣告費,也能持續獲得自然搜尋流量。 選擇SEO公司前你必須先搞懂的事情 在決定與 SEO 公司合作之前,企業必須先釐清自己的目標、資源與期待,否則就算委託再強的團隊,也會因方向不明而浪費時間與預算。筆者在實務上看到許多企業會急著要求提升搜尋排名和流量,但卻沒有先弄清楚核心目的與 KPI,最後導致結果模糊,甚至覺得 SEO 沒有效果。 SEO 並非立即見效的魔法,而是建立在專業架構、內容深度以及使用者需求上的長期策略。如果企業自己都不清楚想達成什麼目標,那麼 SEO 公司也只能盲目執行,無法在有限資源中創造最大效益。因此,在合作談判前,把目標拆精準,是影響成效的第一步。 (一)你的核心目標是曝光、詢問量,還是品牌可信度? 企業在執行 SEO 時,最需要先釐清的就是「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果希望提升品牌曝光度,通常會以高流量的關鍵字與知識型內容為主軸,目的是讓更多人看見品牌名稱。如果想提高詢問量,就會更偏向具有商業意圖的搜尋字詞,例如價格比較、服務推薦、地區定位,導入詢問表單或線上溝通的轉換機制。 如果目標是建立品牌可信度,內容就必須走向深度專業、案例分析、FAQ補充等方向,讓顧客感覺這是一家真正懂問題、懂產業的企業。若企業想一次同時衝刺曝光、詢問和信任,最後很可能資源分散、效果不明顯。因此選擇 SEO 公司之前,先回答自己一句話:我做 SEO 最在乎哪一項?這會影響策略設計、內容方向甚至報告格式。 (二)你熟悉自己的目標受眾與客戶輪廓嗎? 每個產業的受眾關心點完全不同,如果企業不清楚顧客真正需要什麼,SEO 公司就很難精準制定內容方向。企業必須先摸清楚顧客平常在 Google 會使用哪些搜尋詞、最常遇到哪些痛點、常見比較的競品有哪些、下決策過程中哪些資訊最重要。 如果這些條件都不明確,內容就容易寫得再多也偏離需求,導致流量有了,但轉換不足。使用者在搜尋時通常帶著特定問題,如果內容無法回應這些問題,就會讓人迅速關閉頁面,也會被 Google 判定「沒有幫助」。所以在合作之前,企業必須先清楚知道自己的受眾是誰,否則 SEO 策略會像沒打靶靶心的箭,都射不到真正的目標。 (三)公司是否有內容產出能力?(文章、影片、評價) SEO 最重要的燃料就是內容,如果企業沒有內部人員願意提供產品資訊、案例素材、使用回饋或常見問題,SEO 就會變得非常吃力。文章是深化專業的基礎、影片是建立信任的媒介、評價則是塑造口碑的利器,三者缺一,網站就難以提高在搜尋結果中的競爭力。 即使 SEO 公司能協助撰寫文章,企業仍然需要提供正確的產品知識與顧客回饋,否則內容只會變成不夠真實的空洞敘述。Google 更傾向收錄有真實使用痕跡的內容,因此企業在選擇 SEO 公司前,要先誠實評估自己是否願意持續提供素材。如果內部完全沒有內容輸出能力,又不願意協助收集素材,就算 SEO 團隊再專業,也很難長期拉高排名與轉換。 (四)預算&時間期待是否符合SEO特性? SEO 是一種「長期累積型投資」,不是廣告那種「今天下單明天見效」的模式。有些企業認為投入少量資金就能在短時間內攻上激烈關鍵字的首頁,但現實是競爭越激烈的領域,需要越大的內容深度、網站權威度和外部連結支持,才能提升排名。 如果企業預算偏低、內容不足、期待卻極高,執行起來只會充滿落差。合理的 SEO 週期通常會在三到六個月後開始看到改善,但越接近購買意圖的關鍵字,競爭越強,時間也可能更長。因此在合作前,企業必須先確認自己是否能接受等待期,並理解 SEO 成效會隨時間穩定提升,而不是瞬間爆衝。如果企業只想短期衝流量,用廣告會更直接;但若想建立長期獲客能力,SEO 才是正確方向。 評估SEO行銷公司是否專業的5大指標 在台灣市場上,有許多自稱能做 SEO 的行銷公司,但真正具備技術能力、分析邏輯與可見成果的團隊並不多。企業在選擇合作對象時,不能只看價格與話術,更重要的是結果、執行能力與透明度。若沒有具體成效,甚至找不到真實案例,就很容易掉入「花錢卻看不懂在做什麼」的困境。 筆者認為,一家專業的 SEO 行銷公司會提供清楚的排名證據、內容深度、結構合理的網站建議,以及可量化的追蹤數據,並在每個階段給予具體意見回饋,幫助企業持續優化。以下五個觀點,是企業在評估 SEO 公司時最重要的依據,也是避免踩雷的核心關鍵。 (一)關鍵字是否真的排上第一頁? 判斷 SEO 公司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他們自己網站的關鍵字排名是否能出現在 Google 搜尋結果的第一頁。如果連自身品牌都無法做到曝光,自然也很難說服客戶相信他們能做到。 同時,企業還可以觀察該公司是否在多個關鍵字都有排名,而不是只用一、兩個低競爭詞來充數。能否在同業競爭激烈的關鍵字中站穩,也象徵其策略是否成熟。真正有能力的 SEO 公司通常會在相關詞群、長尾詞以及核心主題上展現穩定佈局,而不是只有短期衝刺特定字詞。 (二)是否有真實成功案例與績效報告? 專業的 SEO 公司會清楚展示過往成功案例,並附上明確的排名成果、流量成長、轉換數字與合作期間成效對比,而不是只給抽象的敘述。如果只能拿出模糊的說法或單純列出客戶名稱,就很難讓人信服。 成功案例會說話,以及最能呈現團隊的策略能力、產業理解與技術深度。同時,具有透明績效報告的公司會在不同階段明確呈現數據,包含搜尋曝光度、點閱量、使用者行為、內容成效等細節,並能解釋背後的原因,而不是只給數字讓客戶自己猜。 (三)內容深度是否專業?(不是AI生成廢文) SEO 的核心在於有價值的內容,尤其是可以解決使用者問題、提供產業觀點與技術知識的內容。如果一家公司產出的文章充滿空洞敘述、無邏輯架構、缺乏專業資訊,就代表只是使用 AI 生成大量廢文,無法提供真正的價值。 Google 越來越重視 E-E-A-T,因此內容必須具備經驗、專業度、權威性與可信度,否則很容易遭到排名下滑。企業應檢視文章是否具備可驗證資訊、案例佐證、產業數據與深入觀點,而不是單純堆砌字數。真正好的 SEO 內容,在閱讀當下就能「學到東西」。 (四)網站架構是否符合SEO格局與E-E-A-T? 專業的 SEO 團隊會針對網站架構提出改善建議,包括頁面層級、標題邏輯、內部連結、導覽結構、Schema 標記與內容聚合方式,讓搜尋引擎能更清楚理解網站的主題方向。此外,也要觀察網站中是否具備 E-E-A-T 的元素,例如作者介紹、案例證據、品牌資訊、真實評價、資源引用等。 如果網站結構混亂、內容散亂、焦點模糊,就算文章再多,也難以建立主題權威性。具備 SEO 規劃格局的公司,會協助網站形成完整的內容生態系,而不是只寫文章就收工。 (五)是否提供透明追蹤數據與清楚回饋節奏? 專業的 SEO 公司應該提供可閱讀、可追蹤、可比較的成效數據,並定期向客戶回報,包括排名變動、流量趨勢、轉換分析、使用者行為與內容表現,並搭配原因說明與具體優化建議。如果只有單純告知「排名有進步」、「近期成效很好」,但沒有佐證數據,就很容易淪為口頭安慰。 清楚的回饋節奏,代表該公司執行流程穩定、內部控管完善、策略方向明確。相反的,如果回報內容曖昧不清或頻率混亂,就表示策略缺乏連貫性。企業在評估時,務必檢查報告深度是否能支持決策。 千萬要注意的地雷SEO公司類型 在市場上,表面上看起來能做 SEO 的公司很多,但真正有能力、能帶來商業價值、能負責任溝通的團隊其實不多。筆者在與企業交流時,聽過不少踩雷經驗,有些是因為被低價方案吸引,有些則是被話術唬去,最後不是成效不明顯,就是網站被 Google 扣分。當 SEO 出現負面影響時,重新修正架構、修補內容題材、建立外鏈品質,都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因此避免挑錯,是比事後補救更重要的核心策略。以下幾種類型的 SEO 公司,企業必須小心避開。 (一)只談排名,不談內容品質 有些 SEO 公司在初次溝通時只會強調「我們可以把你的關鍵字做上首頁」,卻完全不提內容深度、品牌策略、目標族群,甚至忽略 Google 目前演算法早已轉向內容價值導向。 如果一家公司只把「排名」當成銷售話術,卻不願意討論內容價值、品牌定位、使用者體驗,那就代表他們很可能是採用短期衝刺方法,既不健康,也沒有可持續性。真正懂 SEO 的團隊會先評估網站結構、內容品質、產業需求、客戶輪廓,再透過策略達到排名結果,而不是單純堆砌關鍵字。 (二)網站架構很爛,還硬要行銷 一個完全沒有邏輯的網站架構,就像蓋在泥地上的房子,不管外面再怎麼粉刷都沒用。如果網站缺乏導覽層級、內部連結混亂、標題標籤亂用、沒有 Schema、沒有主題聚合、甚至連頁面分類都不清楚,那麼 SEO 再努力,也只是事倍功半。 有些行銷公司不願意坦白指出網站問題,反而選擇硬寫內容、硬補外鏈,最後讓網站變成資訊垃圾堆。如果 SEO 公司不願改善結構,只想用表面技術掩蓋問題,企業就要提高警覺,因為那代表他們根本不懂「搜尋引擎如何理解網站」。 SEO收費怎麼看?常見三種合作模式解析 在考慮委外給 SEO 行銷公司時,許多企業主最困惑的問題不是策略細節,而是「到底要怎麼看價格?」、「為什麼每家開出來的費用差異這麼大?」、「同樣是 SEO,為什麼有人一個月幾千,有人卻要六位數?」其實,SEO 的收費邏輯牽涉到執行人力、內容量、競爭強度、產業複雜度與網站健康程度,因此沒有一套對所有產業通用的標準價格。 不同合作模式會影響產出內容、策略深度、改善速度以及回饋節奏。企業在看費用時,不只能看「多少錢」,還要理解「錢花在哪」、「能拿到什麼」、「成效怎麼判讀」。 結論:找到會幫你賺錢的SEO公司,就是最強外掛 對企業來說,找到真正懂策略、能帶來營收、願意陪你一起優化網站體質的 SEO 行銷公司,就像替團隊安裝了一個強大外掛,能同時提升品牌曝光、詢問量、可信度與長期競爭力。SEO 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能累積網路資產,不是短暫煙火,而是越做越穩的成長曲線。這就是為什麼真正懂 SEO 的人,會把它視為品牌長期投資,而不是一次性專案。 文章資料參考來源: 1. https://mtmgseo.com/how-to-choose-seo-optimization-agency/ 2. https://taiwanseocompany.com/seo-company/ 3. https://aiseo.com.tw/how-to-choose-seo-agency/ 4. https://big-data-knowledge.com/seo-agency-recommended/ 5. https://seomtmg.com/how-to-choose-seo-agency/
tangangel 數位知識百科
Vibe Coding × ASP.NET Core LLM 開發實戰班
Vibe Coding × ASP.NET Core LLM 開發實戰班
AI 時代,程式不只是寫,還能「聊」出來! 學會 Vibe Coding, 讓你用自然語言操控程式、生成 API、打造 AI Agent, 真正結合後端工程 + AI 實戰。 🌟 你將學到 ✅ 精通 C# / ASP.NET Core(MVC、API、雲端部署) ✅ LLM × Vibe Coding 實戰,從 Prompt 到應用落地 ✅ AI Agent 開發、NLP、影像辨識、模型部署 ✅ 使用 Azure / VS Code / Cursor 實作 ✅ 分組 Side Project,實務專題製作 💡 課程特色 1⃣️ 小班真人線上(10 人以下),Discord 即時答疑。 2⃣️ 避開平日上班時間,便於在職者學習。 3⃣️ 全程錄影,缺課可回放 4⃣️ 真實專案模擬業界開發流程 🎯 適合誰?�想成為 AI 工程師的畢業生 ✅ 有基礎的在職工程師 ✅ 企業中高階主管。 ✅ 創業想做 MVP 的產品人。 🗓️ 開課資訊 預計開課:2025/12月 平日晚上(日期另行公告) 課程時數:共計288小時 / 約32週 上課方式:全線上 ⚡ 名額有限,立即報名,搶先升級你的開發力! 報名連結👇 https://user135527.pse.is/7ze3yz
X編 X School 軟體人才專業培訓機構
解放 UI/UX 工程師的生產力:v0 AI 工具讓網頁設計從此變簡單|功能優勢、應用場景、方案費用
解放 UI/UX 工程師的生產力:v0 AI 工具讓網頁設計從此變簡單|功能優勢、應用場景、方案費用
你是一名 UI/UX 工程師嗎?是否在面對繁瑣的網頁元件設計與開發時感到壓力?v0 AI 工具將徹底改變你的工作方式。透過這款生成式 AI 工具,你可以輕鬆地將設計概念轉化為代碼,節省時間並提升效率,讓你專注於更具創意的工作。 在現代網頁設計與開發中,UI/UX 工程師的工作變得愈加重要,但同時也更具挑戰性。傳統的開發流程中,從設計到編碼,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精心打磨,這不僅費時,還可能出現溝通不順、實現困難等問題。這時,一個強大的 AI 工具便成了救星。Vercel 的 v0 AI 正是為了解決這些痛點而誕生。 ▍v0 AI 是什麼? v0 是由 Vercel 推出的一款生成式 AI 工具,專門為 UI/UX 工程師設計。它能根據你的文字描述自動生成對應的網頁 UI 元件,並生成包含 React、Tailwind CSS 和 Shadcn UI 等現代前端技術的代碼。對於那些想要快速搭建網站或者進行原型設計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革命性的工具。 ▍如何使用 v0 AI? v0 AI 的工作原理相當簡單,但功能強大。首先,用戶只需輸入簡單的文字提示,描述他們需要的 UI 元件,如「一個簡單的聯絡表單」或「帶有暗模式的首頁橫幅」。隨後,v0 會根據這些描述,自動生成多個 UI 元件的代碼選項。用戶可以從這些選項中挑選最符合需求的一個,並且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和優化。 這個過程大大簡化了 UI/UX 工程師的工作,使得即便是對於非技術背景的人員,也能輕鬆上手,從而加快設計與開發的整體流程。更重要的是,這款工具生成的代碼是基於現代前端框架的,因此與現有的技術棧無縫兼容。 ▍v0 AI 的優勢 ● 節省時間和精力:過去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設計和編寫代碼的部分,現在只需簡單描述,即可由 v0 AI 自動完成,這讓工程師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創意設計和優化上。 ● 提高效率:v0 AI 能夠根據文字提示自動生成多個選項,讓 UI/UX 工程師可以快速篩選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避免了反覆修改的麻煩。 ● 降低技術門檻:對於非技術背景的設計師來說,v0 AI 提供了一個友好的介面,讓他們無需深入理解代碼,就能輕鬆完成設計工作。 ● 現代技術支持:v0 生成的代碼基於 React、Tailwind CSS 和 Shadcn UI 等現代前端技術,確保生成的元件能夠與現有項目完美整合,無需額外的調整。 ▍v0 AI 的方案與費用 v0 AI 目前提供了兩種方案:免費版與付費版。免費版每月提供 200 個生成點數,適合小型項目或偶爾使用的用戶。付費版則每月提供 5000 個生成點數,月費為 20 美元,適合需要頻繁使用的專業設計師或開發團隊。 對於需要更高生成量或進階功能的用戶,付費方案無疑更具吸引力,因為它不僅提供更多的生成點數,還可能包括未來的高級功能更新和技術支持。 ▍v0 AI 的應用場景 不論你是剛入門的 UI/UX 工程師,還是經驗豐富的開發者,v0 AI 都能為你提供便利。對於初學者來說,它是一個學習和實踐設計概念的好幫手;而對於專業人士,它則是提升生產力的利器,幫助你在短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網頁設計。 此外,v0 還非常適合快速迭代和原型設計。在項目的早期階段,設計師可以通過 v0 快速生成多種設計方案,並與團隊進行討論和修改,最終選擇最佳方案進行深入開發。 v0 AI 的出現,為 UI/UX 工程師以及整個設計開發領域帶來了新的可能性。透過這款工具,你可以更快速、更有效率地完成網頁設計,並在設計過程中保持高度的靈活性。不論你的需求是什麼,v0 都能提供合適的解決方案,幫助你輕鬆應對各種挑戰。如果你還沒有試過這款工具,現在就是最佳的時機。 ➤ 立即使用:https://v0.dev/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職場貴人,珍惜這7種不可多得的夥伴】
【職場貴人,珍惜這7種不可多得的夥伴】
1. 能夠提供工作上實質性指導 關鍵特質:不僅僅是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幫助你學會「如何思考」。 在職場中能遇到一位,能夠真正提供指導和建議的夥伴或主管,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幸運的。還記得剛進入公司時,有位同事非常關照我,不僅在工作上給予具體的指導,還在職業發展上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有次我在處理一份複雜報告時遇到困難,同事並沒有直接給我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導我思考,最終讓我自己完成報告,不僅解決了當下問題,也培養了我的解決能力。這種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一位願意花時間引導你的夥伴,是幫助你突破困境並快速成長的關鍵。 2. 願意分享個人過往經驗 關鍵特質:願意以自身經驗為鑑,幫助你少走彎路。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會,而是沒有相關經驗,如果總是靠自己摸索,試錯的成本真的很高。幸好有一位資深同事總是樂於分享他的經驗,無論是工作技巧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都讓我受益良多。 尤其在我剛入職時,他在我面對人際困境時,主動指出我的盲點,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我也非常感激這位同事,後來也進而影響我選擇加入了BeAGiver活動,繼續將這份善意傳遞下去。 3. 願意主動挺你、幫助你 關鍵特質:在需要的時候總能及時伸出援手,幫你渡過難關。 在團隊中找到那些互相支持的成員非常重要。有一次我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個大型專案,當下的壓力非常大。同事主動提出幫忙分擔部分資料整理工作,並且提供了很完善的資料和分析,甚至給予了許多實質建議。這種雪中送炭的幫助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靠著夥伴的支援,我才能夠更順利完成工作。 4. 具備高度專業能力 關鍵特質:是職場中的「知識寶庫」,能在每次交流中學到新技能。 在職場中,自學是必要的,但自學往往會東一塊西一塊導致思慮不全,這時與那些專業能力強的同事合作,是提升自己的最佳途徑。先前工作中有一位同事在數據分析方面非常精通。每次我在學習Excel時遇到困難,詢問他總能輕鬆解決,並詳細解釋問題背後的邏輯思維。 這讓我的Excel能力短時間內得到了顯著提升,也深刻認識到向專業強者請教是成長的捷徑。 5. 願意給予誠實反饋 關鍵特質:敢於說實話比起恭維的讚美,更能幫助突破成長。 誠實的反饋是成長的基石。隨著職場經驗的累積,我們往往會聽到很多恭維,但願意點出自己缺點,提供建設性意見的人卻很少。有一次我自認為做得很好的提案,卻被同事點出了幾個關鍵問題。雖然當時有些挫敗,但也知道這些誠實的意見是幫助我成長的重要資源。 6. 常保持正向思考能量 關鍵特質:正能量能帶動團隊士氣,能讓你在壓力中依然保持積極。 職場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壓力,但如果有一位總是充滿正能量的夥伴,整個工作氛圍都可能會變得不同。之前其他單位有位同事,總是面帶微笑,遇到困難的挑戰都會正面態度應對。 雖然工作上無法事事如願,但夥伴這種積極的態度也影響了我,雖然有時事情已經夠糟了,但我可以選擇正向面對,不需要進而賠上自己的心情。 7. 擁有高階思維及格局 關鍵特質:具備宏觀思維與高格局的人,是「職場指路明燈」,能在關鍵時刻指引你方向。 隨著經歷的成長,越來越能感受到不同思維及格局的人,在看待一件事情的理解及處理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尤其是在待人處事上,有些人的職場路越走越寬廣,有些人卻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死胡同。 如果身旁有位能夠給予當頭棒喝的夥伴,那真的要好好把握,因為他在關鍵時刻的幾句話,就可能會進而影響到你一生的轉變。 每個人在職場旅程中,不一定都能夠遇見這種值得珍惜的夥伴,但我們是不是也能夠,進而成為別人口中一定要珍惜的夥伴,因為只有在擁有這些支持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在職場中走得更遠更平穩。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老闆,別再說我跳槽是沒志氣!一個離職員工的血淚控訴
老闆,別再說我跳槽是沒志氣!一個離職員工的血淚控訴
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常見:員工離職後,老闆總愛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耐心」、「他們只會追求高薪」、「就是缺乏上進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來看看到底是誰沒有上進心:是員工,還是公司? 小明是個28歲的軟體工程師,兩年前滿懷期待地加入了一家新創公司。剛入職時,小明對這份工作充滿熱情,每天加班到深夜也甘之如飴。他心想:「雖然現在辛苦一點,但只要公司成長起來,我的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小明漸漸發現事情並不如他想像的那麼美好。首先是工作內容,明明應徵時說好的是開發新產品,結果大部分時間都在修補舊系統的 bug。小明試著跟主管溝通,希望能參與一些更有挑戰性的項目,但得到的回覆總是:「現在公司人手不足,你先把手頭的工作做好再說吧。」 其次是工作環境。公司位於一棟老舊的辦公大樓,冷氣時常故障,夏天悶熱難耐。有次小明建議是否可以改善一下辦公環境,主管卻說:「創業哪有這麼講究,你看 Google、Facebook 當初不也是從車庫開始的嗎?」小明聽了直搖頭,心想:「拜託,我們又不是 Google,再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 再來是薪資問題。小明入職時接受了略低於市場行情的薪水,因為公司承諾會有豐厚的分紅。但兩年過去了,不要說分紅,連薪水調整都沒有。當小明鼓起勇氣跟老闆談加薪時,得到的卻是:「現在公司正在成長期,大家都要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啊!」 最讓小明失望的是公司的管理方式。每當有人提出建設性意見時,總是被打壓說「你懂什麼」、「我們公司一直都是這樣做的」。久而久之,大家都學會了閉嘴做事,辦公室裡彌漫著一股消極的氛圍。 終於有一天,小明決定離職。當他遞出辭呈時,老闆一臉不屑地說:「現在的年輕人真是沒有耐心,才兩年就要跳槽,根本沒有上進心!」 這句話讓小明忍不住回嘴:「老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大家都想離開?是我們沒有上進心,還是公司沒有給我們上進的空間?」 老闆愣住了,似乎從來沒有人這樣直接質問過他。小明繼續說:「我們加入公司時,何嘗不是懷著滿腔熱血?但是當我們的熱情一次次被澆熄,當我們的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當我們的意見總是被忽視,我們還能期待些什麼?」 這番話讓老闆陷入了沉思。他突然意識到,或許問題不在員工,而在公司本身。 小明的經歷其實代表了許多台灣職場年輕人的心聲。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有高達 70% 的上班族表示,他們離職的主要原因不是薪水,而是缺乏成長空間和不被重視的感覺。 那麼,公司該如何留住人才呢?以下有幾點建議: 1. 提供成長機會:員工渴望學習和進步,公司應該提供培訓和發展的機會。 2. 重視員工意見:鼓勵員工提出想法,並認真考慮這些建議。 3. 合理的薪酬制度:薪水要有市場競爭力,同時建立透明的績效獎勵機制。 4. 良好的工作環境:不一定要豪華,但至少要舒適且有利於工作效率。 5. 明確的職涯路徑:讓員工看到在公司內部的發展前景。 6. 工作與生活平衡:尊重員工的私人時間,避免過度加班文化。 7. 建立正面的企業文化:營造一個互相尊重、鼓勵創新的工作氛圍。 小明離職後,加入了一家重視員工發展的公司。在那裡,他不僅找到了事業的第二春,還重拾了對工作的熱情。而他的前公司,在經歷了一波離職潮後,也開始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逐步進行改革。 所以,各位企業主和主管們,當你們再次面對員工離職時,與其抱怨他們沒有上進心,不如反問自己:「我們是否給了員工足夠的理由留下來?」 記住,優秀的人才就像是盆栽,需要適當的土壤、陽光和水分才能茁壯成長。如果你總是抱怨樹長得不好,或許是時候檢查一下你提供的生長環境了。 最後,對於正在職場打拼的各位,如果你覺得現在的公司無法滿足你的期望,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記住小明的話:「選擇離開,不代表沒有上進心。相反,為了更好的發展而勇於改變,才是真正的上進。」 人生短短幾十年,別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一個不欣賞你的地方。相信自己,勇敢追求更好的機會。因為你值得擁有一個能讓你發光發熱的舞台!
蒲朝棟 職涯聊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