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必備的20項做事習慣!」向前5%菁英學習!
在職場上,你有注意過菁英同事們是如何工作的嗎?《AI分析,前 5%菁英的做事習慣》一書整理出菁英們的共通點,以及他們與一般員工的差異,讓你參考菁英的思考與行動,減少嘗試成本,向著成功前進。
---
在職場上,乖乖聽從上級指示做事的人會得到較好的評價,因為在過往的績效評量制度,只有直屬主管能給部屬打考績,結果導致許多人的工作評價是由得不得主管歡心來決定。說得極端一點,當主管在深夜說「幫我買個波蘿麵包來!」真的有許多老實部屬乖乖執行。
然而,用這種方式得到好評的人才,其實並不具備在公司外部生存的能力。
為了了解那些在職場裡,表現傑出的人和表現平平的人到底哪裡不一樣,《AI分析,前 5%菁英的做事習慣》作者特別挑出25間大企業,樣本數共計18,000人,調查了其中5%菁英與另外95%一般員工的工作方式。
他在這群人的桌面上設置固定攝影機,請他們穿戴IC記錄器與感應器,透過雲端服務與面對面的訪談,記錄他們的行動與發言。還分析他們的郵件內容,蒐集通訊軟體與線上會議的使用紀錄,交由大數據分析後,整理出菁英們工作時的共通點,與一般員工的差異。歸納出「我也能成為菁英」的最省力方式!
---
曾有人對我說:「這些人的工作方式根本沒辦法推廣,因為環境等等的條件不一樣」。不過,我們已將調查後導出的成功法則,交給29間企業進行實證測試,發現這些法則對一般員工也有效。其中雖然也有未出現成效的失敗案例,但絕大多數都能成功。
試著比較菁英與你的行動及思考方法。也許有相同的地方,若發現不同的地方則可以學習。改變自己的行動方式後,一定要記得檢討。若是很順利就一直保持,不順利就停下來。藉由自我反省學習到訣竅,並運用在下一次的行動中,就能越來越接近成功。
---
一般員工都誤以為,這樣做會得到主管讚賞:
經常加班,電腦旁貼滿待辦事項,看起來非常非常忙碌;頻繁的檢查郵件,所有信件都立即回覆,感覺非常有效率;以為網路上可以找到所有資訊,並花大量時間準備看起來很重要的資料,所以每回提出的簡報頁數總比菁英多32%;因為他們誤以為,把很多工作「做完了」,就是「做好了」。重點是,大多數的人其實只想暫時解決問題,不想找出根本原因。
---
前5%菁英其實都是這樣想事情:
他們跟同事搭話時,先問「可以借用你一點時間嗎?」表達自己的立場時,要說「或許是那樣,但我是這麼想的……。」行動時,記得表現出團隊感:「我們一起試試看吧!」他們隨時把「真棒」、「你真厲害」掛嘴邊,所以在辦公室裡,他們露出笑容的機率比別人多1.4倍。想跟這群人一樣優秀,很難嗎?一點也不。作者還提出幾項你現在就能做的改變,其中最簡單的就是「不要一個人吃午餐」,這是「成為菁英」的最省力方法。
---
以下都是透過AI 分析後所得到的:前5%菁英的做事習慣:
#看手錶的次數比一般人多1.7倍
#不介意在同事面前顯露自己的弱點
#在公司內經常移動的距離比其他人多22%,因為不斷在找重要的人談話
#改革來自行為改變,而非思想改造
#不求一步到位,而是不斷修正
#挑戰當然有風險,但會更接近成功
#只要蒐集到六成情報,就行動
#成功的方法必須可以複製
#每兩週安排一次工作檢討
#簡化例行作業,熟練的使用電腦快捷鍵
#能力也許不是最優,卻是讓主管最放心的人
#工作完成20%時就尋求建議不做白工
#喜歡寫筆記,不斷說出自己的點子
#露出笑容的機率比別人多1.4倍
#在會議中發言次數比別人多22%
#不怕做決定,不怕扛責任
#喜歡新事物,換手機的速度是別人的兩倍
#立刻實踐剛學到的知識
#例行作業絕不遲交,遇到狀況馬上回報
#59%以上的菁英勤做筆記
---
看到職場好文與大家分享~
原文來自:https://bit.ly/3nBEWV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