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地勤人員

地勤人員
更多
月薪中位數
$4萬
年資 3-5 年
$5萬
年資 10 年以上
地勤人員 必備技能
你還缺?
?項已具備
登入看你專屬的技能分析
地勤人員 都在看
Power Automate、Zapier、Make、n8n、tldraw​ 怎麼挑選適合你的自動化工具
Power Automate、Zapier、Make、n8n、tldraw​ 怎麼挑選適合你的自動化工具
想提升工作效率,你該考慮導入 #自動化工具! 🚀 但何謂自動化工具? 可以在工作中協助到哪些面向? 我們又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工具?🤔 📖 文章重點摘要 📍 自動化工具就是把重複性工作流程,交給機器執行 📍 不需要程式背景,也不一定要工程師才能使用 📍 自動化能有效: ➊ 提升效率:減少重複性工作,讓人力專注在高價值任務,提升整體工作成效 ➋ 降低錯誤:避免人為疏失,提高數據與操作準確性 ➌ 加速應用:AI + RPA 工具逐年普及,低程式碼(Low-Code)、無程式碼(No-Code)工具降低門檻,企業導入更快速 ➍ 應對挑戰:面對人力短缺與數位轉型壓力,懂得運用自動化工具的工作者將更具職場競爭力 完整 5 大自動化工具介紹與比較 & 針對不同工作/職務挑選建議 現在就前往閱讀完整文章 👉 https://bit.ly/4364RGw #powerautomate #n8n #zapier #tldraw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
【證照新聞】金融科技認證機制來了 7張新證照最快今年底可考取
【證照新聞】金融科技認證機制來了 7張新證照最快今年底可考取
  隨著新興科技不斷創新,近年來金融環境產生重大變化,金融科技在金融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但業者普遍面臨金融資訊或數位金融人才不足的問題,有必要採取具體方式來協助金融機構進行人力培訓,擴大推動全方位金融科技人才養成,並加速人才的普及與運用能量,因此金管會於109年8月公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特別將「研議建立金融科技證照制度」列入重要推動措施之一,並由台灣金融研訓院(下稱研訓院)、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下稱證基會)、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下稱保發中心)等組成核心工作團隊,歷經一年半之研究、規劃及籌備,「金融科技能力認證機制」即將於近期啟動。   金融科技能力認證機制區分為基礎能力與專業能力認證。欲取得專業能力認證,除從事金融科技、數位金融、資訊等相關職務3年以上之現職金融業從業人員外,需先通過基礎能力認證,包含科技力、金融力及程式力(詳細內容及驗證方式詳附件1)。專業能力則從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投顧各業別與金融科技相關之職系出發,大致分為6個職系,包含商業分析、使用者介面與體驗、資料分析、數位商品設計、數位法遵風控及數位行銷(或保險科技行銷),依各職系所需職能,對應若干專業科目(詳附件2)。   專業能力之培訓及認證將由研訓院、保發中心及證基會負責辦理,採訓考合一制度,課程規劃兼具理論與實務,學員先參加專業科目課程,再參加能力檢測,「培訓成績」、「能力檢測」均達70分(含)以上合格者,即取得該專業科目能力認證。取得某一職系所有專業科目能力認證證明,即取得該職系能力認證合格。專業科目首次開課時間自今(111)年9月起(各專業科目開課時間詳附件3)。 金融科技能力認證機制採取「分科檢定,組合取證」之模式,不僅可以吸引科技專才往金融領域發展,或由現職金融從業人員進行工作技能轉型,同時運用職系之分類,針對金融機構需求高但技術或人才有落差的業務,優先導入資源。金管會表示許多科目之培訓包含實作,而非僅講授,可有效縮短學用落差,增加潛力人才成為實務應用的即時力。金管會期盼對金融科技領域有興趣的人士及機構,多多利用認證機制培養相關人才,創造更有利的環境,加速金融科技創新。 聯絡單位: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中心  聯絡電話:(02)89680086 如有任何疑問,請來信:本會民意信箱  附件1:基礎能力、科目名稱及驗證方式。  附件2:各業別職系及對應之專業科目。  附件3:專業科目開課時間。 資料來源: 金管會 https://www.fsc.gov.tw/ch/home.jsp?id=2&parentpath=0&mcustomize=news_view.jsp&dataserno=202207120001&dtable=News 更多管理財經類證照 https://nabi.104.com.tw/certify/MF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團隊,不是老大說了算!?
團隊,不是老大說了算!?
一個團隊裡,通常都會有意見領袖,動物的組織裡的成員也是呈金字塔型的分佈,領導者是否睿智,決定了團隊未來的競爭力。但是睿智與能力未必是畫上等號的。 一個團隊如果沒有清楚的角色與責任(Role and Responsibility,R&R)就是烏合之眾。定義R&R,就是為了「專業分工,分層負責,群策群力」。 👉專業分工,就必須具備完成任務各種能力的人才,這些人才的「互補性」很重要,重複性太高則很危險,因為人是善鬥的動物。各種能力人才的檔次最好能在同一個水平,「木桶原理」就能解釋這個現象,整個團隊的實力,「短板」最具有影響力。 👉分層負責,就是所謂的組織,根據能力與資歷向下展開。根據研究,4~6人是能夠發揮領導效能的最佳人數,組織也不宜過多層級,疊床架屋,意見不容易上達,命令也不容易貫徹。 👉群策群力,就是要尊重專業,不是官大學問大,所以不能老大一個人說了算,但是在大家集思廣益後,老大必須做出最後的裁決,團隊全力以赴,這時候就是老大說了算。 🔑謀定而後動 劉邦懂得用張良、韓信與蕭何三位能才而得天下。而劉備未聽諸葛亮的諫言,執意與東吳決戰企圖奪回荊州,最後中了陸遜的火攻計而潰敗,從此元氣大傷一蹶不振。所以老大在做重大決策之前,仍然要廣納諫言,謀定而後動,不能自己說了算。 如果喜歡這類型的文章,請幫我按讚、分享,也可以追蹤我的粉絲專頁 V大創客筆記本 : https://reurl.cc/Opdn6y 讓我們一起分享生活、職場或是創業路上的點點滴滴,不斷累積人生的智慧。
張錦政 Vincent Chang V大創客筆記本
How / What do you do 差在哪?別說我很好
How / What do you do 差在哪?別說我很好
【How do you do?】 這句話是一種常見的問候語,通常用於初次見面或正式場合。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句話實際上不是問句,而是一種回應其他人問候時的禮貌用語,通常會被回答為 "How do you do?"。 例如,如果有人對你說 "How do you do?",你可以回答 "How do you do?",而不是回答問題。 然而,如果你不希望簡單重複這個問候,你也可以回答一些類似的語句,如 "Nice to meet you." 或 "Pleased to meet you.",這些都是禮貌的回答,表達了對對方的歡迎和感謝。 【What do you do?】 這句話是一個真正的問題,詢問對方的職業或工作。通常在交流中用來了解對方的工作背景或職業身份。 例如,如果有人問你 "What do you do?",他們實際上是在詢問你的工作,你可以回答你的職業或工作內容。 1. 提供你的職業: I'm a teacher.(我是一名教師。) I work in finance.(我在金融領域工作。) 2. 描述你的工作: I'm an engineer. I design bridges.(我是一名工程師。我設計橋樑。) I'm a graphic designer. I create logos and marketing materials.(我是一名平面設計師。我設計標誌和行銷材料。) 3. 分享你的職責或工作內容: I'm a software developer. I write code for mobile applications.(我是一名軟體開發人員。我編寫手機應用程式的程式碼。) I'm a nurse. I take care of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room.(我是一名護士。我在急診室照顧病人。) 4. 提供更具體的信息: I'm a chef at a French restaurant called Le Petit Bistro.(我在一家名為小小餐館的法國餐廳當廚師。) 以上提供給你參考,歡迎加入共學/關注,看更多好內容!
104學習 職場必備英文:實力、戰力,生存力
別讓英文力卡關!多益700分已是職場新門檻
別讓英文力卡關!多益700分已是職場新門檻
越來越多企業在徵才時,將英文能力列為基本條件,尤其是 TOEIC 多益成績。英文能力不再只是履歷上的加分項目,而是你能否踏入理想企業的隱形入場券 。這篇文章將揭露多益700分背後的職場新標準,以及如何讓你從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多益成績,為什麼重要?】 TOEIC 多益是全球廣泛採用的英文檢定之一,在台灣同樣受到重視。不僅超過百所大學將多益列入入學加分項目,近 40 間大學更直接將其設為畢業門檻。 企業方面,104 職缺數據顯示,主管與專業職中,有超過一半要求具備英文實力。而其中若有附上多益成績,往往能幫助履歷更快被看見。 特別是多益分數達到 700 分以上者,獲得面試邀約的機率平均可提升 20% 以上。 【哪些職缺最重視英文?】 根據統計,以下職類對英文能力的要求較為明確: • 貿易相關工作中,有超過 8 成標明需具備英文能力 • 生技與醫療研發類,英文要求佔比約 64% • 專案與產品管理職務,也有超過 6 成強調英語能力 這些職位常涉及國際溝通、文件處理、會議參與,對英文聽說讀寫的實力要求更為實際。 【想增加錄取機會,先了解自己的程度】 如果你正在尋找的是需要英文條件的職缺,不妨先花幾分鐘檢測自己的英文實力。透過簡單測驗,就能快速了解目前的程度,作為是否進一步進修或報考證照的依據。 👉【點我免費做英文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toeic 測驗後若沒達到標準,有哪些資源能幫助我補強? ▶️破35萬次瀏覽,NEW TOEIC 新多益線上高分速成班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9cd8f1a1-2dd7-434f-a13c-79932a5cb4fe ▶️更多英文課程推薦 https://nabi.104.com.tw/nabisearch/course?keyword=%E8%8B%B1%E6%96%87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大人學:101 專案管理一日特訓班》——學習心得(下)
《大人學:101 專案管理一日特訓班》——學習心得(下)
上一篇我們講到 WBS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結構)是什麼,這篇要繼續說明,執行上實際要做哪些事情,更細節的「任務」(Task / Activity)怎麼做。 任務則是完成專案產出所必須執行的各項「活動」,也就是說是「行為」或「動詞」,跟 WBS 和工作包不一樣。且是一個工作包對應多個任務。在排程的時候,也是以任務作為基本元素。專案管理會畫的甘特圖,那一條條的橫桿就是任務。在描述任務時,通常以主詞+動詞+受詞的方式描述。就跟 User Story 的概念很像,要寫出誰做了什麼事情,只是 User Story 會多描述為了達到什麼目的(或商業價值)。 一頁式的 BIG TABLE 幫助掌握專案的資源、成本、時程 課堂上讓我們練習從一開始的整理工作包與任務、資源與任務分派、任務總成本的計算、工期與繪製時程網圖、資源的時間分佈、成本的時間分佈等等。 到中間穿插著各種實作以及個案練習。包含怎麼計算變動成本;工時不見得會因為人多就能減少,相反可能還會增加;查核點的設立;甘特圖上任務之間的相依性/邏輯關係(Relationship);時間跟成本在專案運行中的分佈;有沒有人單日工時超過 8 小時……等等。 這些是身為 PM 應該要具備的技巧,就像是一位籃球選手一定要會投籃一樣。如果沒有前面提到的基礎、沒有了解什麼是專案、沒有了解專案的目標和範疇是什麼、沒有了解工作包跟任務的關係,那麼在這種大表式的表單中,是很難掌握隱藏在其中的資訊的。 課堂中花了相當長的篇幅在教導我們要怎麼完成這張 Big Table。上完課之後我才真切了解到甘特圖裡面各種標記,是用來表示任務之間的相依性,不單單只是表示各項任務所花的工時跟起迄日期而已。 要徑/關鍵路徑(Critical Path Method,CPM)的概念則是幫助我們在專案有異動時,能夠迅速評估哪些任務可以迅速調整而不影響交付時間。 更高階的專案檢核 最令我意外的是這堂課還有教我們專案檢核/專案審計(Project Audit)如何看懂專案報告。(期望在不久的將來)擔任 PM 的主管時,如果底下的 PM 呈交了一份專案進度報告,要怎麼從字裡行間看出不合理的任務工時;以及怎麼計算專案的計畫值(Planned Value)、實際成本(Actual Cost)、實獲值(Earned Value)。 同時也教我們在面對底下的 PM 如果「亂來」時,要怎麼樣透過這些進度報告跟數值,展現自己的專業度要求對方改善。 上完課的心得 以前的我覺得甘特圖就是「一張圖」,曾經有主管天天都要我更新甘特圖,我心裡知道要讓團隊成員知道專案現在的進度沒錯,但是就是覺得做起來很冗餘,心想「不過就是一張圖,交了差就完事了」。現在則是透過循序體驗 PM 的工作,才能夠改觀了解: 甘特圖是「工具」,是讓 PM 掌握潛在風險及現在進度狀況的工具。 而專案在初始時,透過 Why to do、What to do,到 Who and when、How much and when 等等七個步驟,逐步將專案的全貌規劃成型。但也承接甘特圖的概念:專案是會變動的,要隨時因應發生的事情調整專案的方向。這也是專案有趣的地方。 Plans are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 計畫不重要,制定計劃很重要。 計畫不重要,制定計劃很重要。 計畫不重要,制定計劃很重要。 很重要所以要講三次。 可以實行的後續行動 上完課之後最能夠付諸行動的,應該就是看待「更改計畫」這件事情了。以往認為專案就像是一套公式,所有人都套進這個式子裡照著式子運作。即便知道專案會有變化在,也讓專案成員調整執行的任務或是需要的時間等,當初制定好的「公式」卻是動也不動(或者改的很隨便),以至於專案進度到後來都只能用問的,而不是從相關的文件或是進度報告中可以知道,導致專案的溝通成本增加、PM 的負擔增加……種種的惡性循環。 現在開始會提醒(或是督促逼迫)自己,每當專案有任何風吹草動時,務必要將改動後的專案狀況呈現在報告中。同時也會開始試著將 Big Table 的觀念應用在開發上。雖然現在不是全職 PM,但也循序開始養成專案管理的習慣。要記得「Plans are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
Larry 下班後的產品工程師
你的生命1小時值多少? 200元還是3萬
你的生命1小時值多少? 200元還是3萬
你想過你的生命一天價值多少嗎?別人能用多少錢買你一個小時的生命? 一個人平均壽命80歲,人生只有70萬800小時 你已經用掉了多少時間?你還剩多少時間呢? 我在大學的時候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所以我一直想辦法提升自己,讓自己學更多、付出更多、賺更多錢 如果你去飲料店打工一個小時200塊 去上班一個月5萬,一個小時平均是312.5元 去跑外送平臺,兩週賺3萬,平均一個小時375元 別人用兩杯咖啡,就可以買到你一個小時 工作佔了我們人生最精華的1/3時光 我竟然讓別人用兩杯咖啡錢,就可以控制我人生最精華的時間,你甘願嗎? 你說我又沒有投資什麼成本?我只是花體力就有錢賺 用會計成本來看你是賺,可是用機會成本來看你賠大了 你怎麼沒有想過一個小時就賺3萬?有沒有人做到?有啊 如果你做業務、老闆、開通路、當顧問、做諮詢、做演講 很多的商業模式,還有工作性質註定就是高營收、高利潤的 也能幫助人,對這個社會有價值,而這些人通常生活也更自由更自在 你說我也想啊~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做啊?我不會啊??我沒錢、沒時間投資學習啊? 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因爲你只是想要,不是一定要 所以你也只能繼續幻想 又有人說那有沒有免費的學習?有沒有不用花時間就能賺大錢的啊?有沒有不用努力就有被動收入的啊? 你只是愛錢,但你不愛賺錢 如果不是富二代還是早點清醒吧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你戰略上的懶惰 努力的方向不對,怎麼可能得到對的結果 當你知道要學習、要改變、要努力、要捨得才能夠更有錢,你真的願意嗎? 你好不好奇那些人怎麼做到的?他們當初怎麼做? 信不信把你用來空想做夢的時間,拿來學創業、學賺錢,你早就是億萬富翁了 我也曾跟你一樣,努力錯了方向,但遇到了貴人指點 現在我有能力了,也想把這個善循環傳承下去,幫同路人邊學邊做邊賺錢 有興趣的私訊我"學創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3xQgKS54d0
尼歐教練 短影音行銷、自媒體變現、個人IP創業交流
【 0811 】開營小聚回放影片上架通知!
【 0811 】開營小聚回放影片上架通知!
大家午安! 昨日晚上開營小聚的回放影片,已更新至學習精靈中,位置為最底下第 8 章節「0811 開營小聚回放影片」,並包含 3 個單元: 1. 01_學習營核心精神介紹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8aed491-2652-45e6-921e-ecf2bf700b8b/lesson/512431786424317 2. 02_證書及每週任務說明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8aed491-2652-45e6-921e-ecf2bf700b8b/lesson/974373030606798 3. 03_學習營題目說明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8aed491-2652-45e6-921e-ecf2bf700b8b/lesson/208439576830571 另外,昨日的簡報也同步提供給各位做參考: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2yQo8JbzIu1KJmEGCUtX0IQ1-D-yv4A/view?usp=sharing 另外,請記得在 8/11(四)12:00 前,各組派 1 位代表完成「向 104 人力銀行」提問的任務喔! https://forms.gle/KQZ41MQybpabCDzB6
Arth Lai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公告大廳
教你找短影音公司不踩雷的方法!
教你找短影音公司不踩雷的方法!
你別再亂找代操公司,請先把這篇看完再說! 第一步:先去學短影音課程! 🔸 沒錢? 去上 DFP 的 5 天免費線上課程(千萬別加購付費課程!)或是看看“傑少”老師的課程。 💡 小提醒:一天課程內基本學不到東西! 🔸 有預算? 直接飛中國學短影音課程,一般行情 35000 台幣左右。 我特別推薦這家重慶的短影音課程:mp.weixin.qq.com/s/Y-R… 🔸 預算再高一點? 藍蒂寇的短影音課程是全中國最強短影音結果導向的課程,真功夫就從這裡學!要報名請私訊我 🔸 想更快學會? 直接找一對一的短影音教練,時薪大概 3000-10000 元,效率一級棒! 第二步:短影音課學完後再找代操公司,才不容易被騙! 👉 你有了基礎概念,自己也許就能拍。 👉 如果真沒時間,還是可以找短影音代操公司,但一定要記住以下 2 點: 方法 1 一次找 2-3 家短影音代操公司,一定要要求先看他們成功案例有沒有跟你產業相關!記得要實際看他們案例的瀏覽數轉換率 確認好3家試拍廠商後,直接對他們說:「我先付 1 萬元,請你幫我實際試拍短影音(含企劃剪輯,拍剪成一片)」,再把三家成品拿來比較。從這三家的拍攝成品去挑選你最滿意的一家,這樣就算踩雷,最多花 3 萬元學費,不會被當大肥羊! 短影音代操市場水很深,學會基本功再找合作夥伴,才能拍出打動人心的短影音! 有問題歡迎在留言區討論,我幫你一起找出最適合的短影音拍攝結果!
林尚能 戰勝學院
常見使用BIM的軟體有哪些? 它們又有甚麼區別?
常見使用BIM的軟體有哪些? 它們又有甚麼區別?
在這個數位時代,各種BIM軟體應運而生,本文將簡單介紹一些常見的BIM軟體,這些工具涵蓋了建築、結構、MEP、土木工程等不同專業領域,為專業人士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以滿足各種項目需求。這些軟體不僅是設計和建造過程中的利器,同時也是實現數位化、智慧建造目標的關鍵一環。無論是設計師或工程師都能透過這些BIM軟體實現更好的合作、更高效的設計和更可靠的項目管理。 1.Revit: Revit是由Autodesk開發的一個強大的BIM工具,廣泛用於建築、結構和MEP(機械、電氣、管道)設計,Revit為目前最廣泛使用的BIM軟體。它能使用戶在3D立體環境檢視或編輯建築模型,並使不同團隊成員在同一建築模型上進行修正,促進協調完成作業。Revit甚至能產生施工文檔,例如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 2.ArchiCAD: ArchiCAD是由匈牙利公司Graphisoft開發的BIM軟體,它在歐洲較為廣泛使用。ArchiCAD提供的BIM編輯能處理常見的建築設計過程,包括專案協作、MEP 工程、能源分析和施工文件。和Revit不同的是,ArchiCAD擁有強大的渲染,可以輕鬆創建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呈現更具美觀價值的3D建模。 3.Navisworks: Navisworks主要功能是作為審查建築 3D 模型的軟體,也是Autodesk旗下的一款BIM建築軟體。它能讓用戶審查專案規劃的模型和數據和結果。此外它擁有三種分支產品:Freedom、Simulate 和 Manage。 (1)Navisworks Freedom為三者中唯一的免費產品,僅具3D檢視而沒有衝檢測和其他分析功能。當客戶或承包商需要查看模型時,Freedom在設計階段進行視覺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Navisworks Manage版本具有完整的功能和工具,使 Navisworks 成為整個專案審核的施工模擬和分析的完美軟體,它整合了衝突檢測、工程量計算和 5D 調度功能等。 (3)Navisworks Simulate包含除衝突偵測之外的所有管理功能,因此適合不需要衝突檢測的工作流程。 4.Infraworks: Infraworks主要是作為大型土木工程建案使用的Autodesk BIM軟體。用戶可以在Infraworks產生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模型,並附有管理詳細資料的功能。另外它還具有兼容功能,可以和 CAD、3D 模型、GIS、CityGML和衛星影像等資料進行合併。例如道路設計,Infraworks可以輕鬆生成橫截面和路邊坡度等細節。 5.BIM360: BIM 360可將建築專案資料和各種 BIM 甚至非 BIM 軟體(例如 Microsoft 365)進行整合,形成一個集中式系統的資料管理。BIM 360 透過支援不同專業領域的操作人員進行作業協作甚至文件管理,改善了從設計階段開始的施工流程。利用集中式系統資料庫的優勢,從而改進決策以降低風險,使專案能在預算範圍內按時交付。BIM 360 適合給任何 AEC 角色使用(從建築師到承包商甚至業主)。 6.OpenBuildings Designer: 以前稱作 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這是Bentley Systems底下的一個功能全面的BIM軟體,適用於建築、工程和建造項目,功能上大致與Revit相同。與之不同的是,Bentley推出了一款延伸的BIM軟體 - OpenBuildings Station Designer,專門設計鐵路以及公車站系統。 7.MagiCAD: 不同於上述各種功能性廣泛的BIM軟體,MagiCAD是專為機械、電氣和管道(MEP)設計的,這套軟體的特色在於,用戶能使用超過 1,000,000 個經過製造商驗證的智慧 BIM 物件進行設計。
頂尖國際工程顧問 【BIM頂尖】Revit知識分享平台
【求職討論】撰寫履歷的建議與注意事項
【求職討論】撰寫履歷的建議與注意事項
協助履歷健檢的giver也算是不短的時間了,除了給予看完履歷後我的個人看法之外,通常都還會再分享我個人認為在撰寫履歷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在這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讓大家有些參考的價值 一、架構 首先,建議履歷內容要與應徵職務關聯性越高越好,不論是量化或是具體舉出實際案例來做呈現 「工作者」在求職的時候,要如何「量化」過去工作的「所學和經驗」,來呈現自己最大的優勢呢?「具體化」和「故事化」,是兩大重點!分享你解決問題的「脈絡」和「過程」,有時可能會比硬擠出一個「無意義的數字成果」,還要來得更有說服力。 建議,不要用「集郵」的方式來呈現經歷,認為自己一定要當過「專案領導者」或「各種組織幹部」,才算擁有 ”真正的經歷”。其實,「展現自我價值」是有很多種表達方式的。 以下提供2個關鍵的「經歷呈現重點」: 1. 講出自己在事件中「具體貢獻了甚麼」? 2. 清楚傳達你做每件事情的「思考脈絡」!(故事化:你遇到困難如何思考解決) 透過上述的表達方式,就能讓面試官,去「具象化你的行事風格」,了解你是否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未來成長的潛力」。 另外,量化數據時,不一定只能用確切的數字做為表達,以百分比方式也能,再來可以用前後比對的方式來做進行 二、關聯性 另外,這是我覺得在撰寫履歷中要注意的地方,你覺得你的履歷中,這10點裡面有幾項是符合的? 1. 格式排版沒有綱舉目張,基本資料不完整,履歷資料填寫不完整。 2. 履歷中沒有強調跟應徵職位相關的優點和經歷,履歷內容和職務內容相關性低。 3. 只有描述工作內容,沒有用數據寫出自己的成就,寫不出任何過往經驗的主要成就。 4. 沒有針對不同職缺投遞客製化的履歷,用公版投遍所有職位和公司。 5. 工作職掌中沒有列點,不成文。 6. 沒寫出應徵職位,看不出要應徵哪個部門職缺。 7. 格式排版不美觀,寫了一大堆但是沒重點。 8. 過多不必要的形容詞、副詞,請勿寫錯字,應徵前請檢查履歷文法跟錯字。 9. 履歷沒有突顯個人特質或已具備的能力。 10. 不相關的工作經驗。 三、新鮮人 以新鮮人的部分我會這樣建議,你可以先看看以這四點來思考,是不是可以再把更多自己的優點陳述出來 1、打工經驗:無論你是有打工經驗或0工作經歷的社會新鮮人,在履歷範本中這個欄位,都建議由最新的經歷向後排序。 2、社團經驗:可列出過去參與的社團活動、系學會活動、志工經驗、校園表現等。 3、專業證照:除了可具體說明過去的求學打工優良事證或是專業證照,求職者們也千萬要記住,要針對所應徵的職缺來強調重點證照。 4、自傳附件:除了放上個人證照以外,在履歷中附上作品集也是展現個人能力的加分方式。 很多人會擔心沒有任何工作經歷怎麼辦,但其實任何在學生時代的打工、社團活動、畢業展覽等都是你經驗的一部分,只要從中擷取與工作相關的部分就好了! 四、該欄位撰寫建議(104制式履歷表) 工作經歷中的部分,建議可以放上負責工作項目,以條列式陳列,並將成效量化,而工作經歷的補充或是詳細說明,可以在自傳中呈現 履歷中的自傳,建議不要寫成「個人成長過程的自傳」,應該是「工作成長或經歷的自傳」,自傳中要放上什麼內容或是表達什麼能力都沒關係,但你需要思考,這些東西會如何幫助你的履歷/職務帶來加分,然後調整文字敘述與優化
蒲朝棟 職涯聊天室
身為專案經理的你,你是如何看待關於加班這件事
身為專案經理的你,你是如何看待關於加班這件事
前陣子一位也是PM的朋友,聊到最近因為同時看不同的專案特別忙,「每天加班」已經變成常態,回到家後,累到什麼也都不想做。這樣的日子持續一段時間之後,除了開始覺得自己的身心很疲勞之外,原先假日的潛水課和健身課也都停了一陣子,讓他慢慢開始覺得這份工作或許不太適合他,和他未來期望的生活不太一樣。 關於「加班」這件事,隨著工作經驗慢慢變多之後,想法也漸漸改變: 1. 我們能在加班的時候獲得些什麼?學習某項技能?累積某個專案經驗? ✅ 帶著一個目標去做某一件事,可以讓自己更專注、更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2. 有沒有機會透過一些技能的學習來提升工作效率而減少加班? ✅ 把省下的時間拿來做喜歡的事情或透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未來價值 [身價] ✅ 如果你的時薪很便宜,加班再多時數,能賺的也就是那樣而已 3. 如果對工作沒有熱情,加上心志持續消耗,或許該想一下自己要的是什麼 ✅ 避免在下一份工作又讓同樣的狀況重蹈覆轍
Ernest Deng 專案經理的共享空間
PM工作會被AI取代嗎?由ChatGPT告訴你三個不會的理由
PM工作會被AI取代嗎?由ChatGPT告訴你三個不會的理由
關於產品經理(PM)這個角色是否會被AI取代,這是一個有趣且複雜的問題。以下是我的觀點及理由: ▍ 不太可能完全取代的原因 1. 創意與戰略思維:PM 的工作涉及很多創意性和戰略性的決策,這些需要對市場趨勢、用戶需求、競爭環境等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AI 在這些方面的能力仍然有限,主要是因為創意和戰略決策往往涉及到高度的抽象思維和無法預測的變量。 2. 人際溝通與協作:PM 需要與多個團隊(如開發、設計、營銷等)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這需要高情商、談判技巧和對人性的理解。雖然AI可以輔助這些過程,但完全取代這些人際互動還有很大的挑戰。 3. 決策中的不確定性:很多決策都需要在不確定性和不完全信息的情況下進行。PM需要能夠在模糊的環境中做出判斷,而AI目前在處理這類高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還存在不足。 ▍ AI 可以輔助但不完全取代的部分 1. 數據分析與洞察:AI 可以在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方面提供巨大的幫助。它可以自動化大量的數據處理工作,從而幫助PM更快地獲取有用的市場洞察和用戶反饋。 2. 自動化流程:AI 可以自動化一些重複性高的流程,例如A/B測試、用戶反饋的初步分析、產品使用數據的監控等。這些技術能夠提高效率,讓PM有更多時間專注於高層次的決策和創意工作。 ▍ 根據與資料 1. McKinsey 的報告:McKinsey在其《The Future of Work》報告中指出,創意性高、需要高水平社交互動和決策的工作(如PM)在未來仍然會有很大的需求,即使在高度自動化的環境中【McKinsey, 2020】。 2. 哈佛商業評論的分析: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指出,AI 能夠有效輔助PM在數據驅動決策中的角色,但無法完全取代其創造性和人際互動方面的能力【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9】。 總結來說,AI 在未來能夠極大地輔助產品經理的工作,但要完全取代這個角色,仍然面臨著創意性、戰略性和人際互動方面的挑戰。因此,PM的角色在短期內不太可能被AI完全取代。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Palantir:數據的煉金師: 將資料化為黃金價值,幫你快速找到決策答案
Palantir:數據的煉金師: 將資料化為黃金價值,幫你快速找到決策答案
🔍 Palantir 是什麼? 如果把資料比喻成「金礦」,那麼 Palantir 就像是一台 超級礦機。 它能把看似雜亂的數據,挖掘出隱藏的關聯,讓決策者快速找到答案。 想像一下,你是一家大公司的老闆,每天面對著來自四面八方、如雪片般飛來的數據:銷售報表、客戶資料、供應鏈庫存、甚至是社群媒體的輿情。這些數據就像一堆雜亂無章的樂高積木,你就算花上一整天也拼不出一個完整的模型,更別說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線索。 這時,Palantir 就像一位擁有超能力的數據建築師,它能將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數據,像施展魔法般地串聯起來,並透過視覺化介面,將複雜的數據關係呈現在你眼前。這不僅僅是把數據變成圖表,它更像是在為你打造一個互動式的「數據地圖」,讓你可以在上面自由探索、挖掘,甚至預測未來的趨勢。 Palantir 最早因為被 CIA 和美國國防部使用 而聞名,用來追蹤恐怖份子與情報分析。後來,它的應用逐漸擴展到 企業與政府部門,幫助解決複雜的商業與社會問題。 🚀 它能做什麼?(專業工作者視角) 對於專業人士來說,Palantir 不只是「數據分析」,而是一個 決策支援平台,常見的應用包括: - 供應鏈管理 讓跨國企業即時掌握物流瓶頸,預測風險,確保不斷貨。 - 金融風險控制 銀行可以透過 Palantir 把不同來源的交易資料拼起來,快速找出異常行為。 - 醫療研究 在疫情期間,Palantir 幫助各國政府追蹤疫苗分配與病患數據。 - 企業決策優化 從產品銷售數字、用戶行為,到內部成本結構,全部能在 Palantir 平台上串接,讓主管看到一個「全景儀表板」。 💡求職者不可不知的 Palantir 職場趨勢 對於正在尋找職涯方向的求職者來說,理解 Palantir 不僅能讓你增加談資,更能讓你預見未來的職涯趨勢。 - 數據分析師: 傳統的數據分析師可能專注於單一工具,但未來企業更需要能跨領域、跨部門整合數據的人才。熟悉 Palantir 這類平台能證明你具備「全局觀」的數據思維。 - 產品經理(PM): 懂數據的 PM 才是好 PM。如果你能將 Palantir 的功能應用到產品開發上,例如用它分析用戶行為來優化產品體驗,你的價值將遠超一般 PM。 - 商業顧問: 商業顧問的核心在於解決問題。而 Palantir 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洞察能力,能幫助顧問更快速、更精準地診斷企業問題,並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 ========= 總結來說Palantir 不只是頂尖企業和政府用的「黑科技」,它的核心價值是:把複雜數據轉化成清晰的決策洞察。 無論你是專業工作者,還是想在求職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新鮮人,理解 Palantir 背後的思維模式,都能幫助你提升價值。 產品網址:https://www.palantir.com/
Trulli Wu PM好同學
TQC+ AutoCAD 2024特訓教材-基礎篇
TQC+ AutoCAD 2024特訓教材-基礎篇
本書適用 機械、建築、土木、室內設計、模具、電機電子、工業設計...等多種領域,完整而詳實的AutoCAD 2024功能介紹範例解析 【 書籍特色 】  讓初學者 → 紮紮實實的學好AutoCAD 2D基礎,靈活發揮於設計&繪圖上  讓熟手們 → 迅速有效的熟悉AutoCAD 2D精華,大大的提昇效率與品質  讓講師們 → 更加精確的掌握AutoCAD 2D技巧,讓教學上更有信心、更遊刃有餘  所有讀者 → 循序漸進的累積AutoCAD 2D實力,順利通過AutoCAD技能檢定  疑難雜症 → 歡迎到翔虹「AutoCAD線上教學課程論壇」來充電、練功與交流 線上教學 → 歡迎加入最物超所值的AutoCAD線上教學www.autocad.com.tw 【 精華重點 】 第一篇 AutoCAD 2024基礎特訓精華  ★踏出2024關鍵的第一步  ★踏出2024關鍵的第二步  ★檔案服務、公共指令  ★繪圖指令  ★編輯指令  ★關聯式陣列與特殊編修指令  ★顯示控制指令  ★文字與表格指令  ★填充指令  ★查詢指令  ★物件相關資料設定  ★相關插入指令  ★尺寸標註與多重引線指令  ★多重圖檔的資源共享  ★輕鬆掌握配置、視埠、比例與出圖  ★多重比例註解 第二篇 實力挑戰、技能檢定測驗  ★解題前必知技巧  ★精選AutoCAD基礎幾何練習102小題  ★精選AutoCAD實力挑戰30大題  ★精選AutoCAD技能檢定挑戰9大題 完整資訊前往 | https://www.gotop.com.tw/books/BookDetails.aspx?Types=l&bn=AEY044300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 0831 】Week2 工作坊影片回放 & 作業繳交連結
【 0831 】Week2 工作坊影片回放 & 作業繳交連結
📌 重點連結 #工作坊影片 & 簡報連結 1. 回放影片: https://reurl.cc/Lne23e 2. 課程議程簡報: https://reurl.cc/5RX3qM 3. 助教分享簡報: - Ray|訪談技巧:https://reurl.cc/lYnpRQ - Jasmine|AI 工具應用:https://reurl.cc/ekQp9j 4. 問題定義工作坊簡報: https://reurl.cc/9n0WXj #作業繳交連結 https://forms.gle/pMKVSXUPLjQF39bY9 個人作業內容請完成 3 分鐘簡易提案,思考透過 Persona Table 和 User Journey Map 中,蹶的什麼需求最值得被解決,及會怎麼滿足此需求。 👉 作業檢核點 - 是否定義解決哪一個 Persona 的問題 - 從 User Journey Map 陳述問題樣貌,及為何此問題很重要 - 針對問題的具體初步解法
Arth Lai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公告大廳
「台灣最強高中生」RAY是誰?5大事蹟懶人包整理
「台灣最強高中生」RAY是誰?5大事蹟懶人包整理
如果你最近在網路上聽過「台灣最強高中生」Ray 的名字,卻不知道他到底是誰,那麼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了解他的崛起過程。Ray,一位 2005 年出生的台灣年輕人,憑藉一次勇敢的攀談,從一名普通高中生轉變為國際知名的網紅。他的故事不僅激勵人心,更讓台灣在全球實況圈佔有一席之地。 Ray 的崛起: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一生 Ray 原本只是淡江中學的一名普通高中生,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熱愛潮流文化,也喜歡觀看國外的實況內容。然而,2023 年 7 月的一次修學旅行,卻改變了他的一生。當時,他在日本街頭偶遇了 Twitch 百萬級實況主 Kai Cenat。一般人可能只是遠遠欣賞偶像,但 Ray 卻大膽上前攀談,展現出自信與幽默感,成功吸引了 Kai Cenat 的注意。這次互動不僅讓 Ray 與 Kai Cenat 成為朋友,也讓他首次進入全球直播觀眾的視野。 從這次相遇開始,Ray 的網路聲量開始迅速上升。他開始在 Twitch 和 YouTube 經營自己的頻道,並憑藉輕鬆幽默的風格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 Ray 的五大事蹟 🔥 1. 從普通學生到全球網紅:勇敢攀談改變命運 Ray 之所以能夠走紅,最關鍵的轉折點就是在日本街頭的那次勇敢對話。他不只是單純的「追星」,而是透過自信的表達,成功讓 Kai Cenat 產生興趣,進而開啟了自己的網紅之路。這件事成為他人生中的第一個重大成就,也讓許多台灣年輕人看到,只要敢於抓住機會,人生就有可能發生巨變。 2. Kai Cenat 送 1.6 億台幣豪宅,正式進軍美國直播圈 2024 年 11 月,Ray 因服兵役暫別直播圈,許多粉絲以為他將就此回歸平凡生活。然而,四個月後,他再度回到美國,迎接他的竟然是一棟價值 1.6 億台幣的豪宅!這座豪宅是由 Kai Cenat 贈送,作為 Ray 在美國的長期居所。這不僅代表 Kai 對 Ray 的高度認可,也意味著 Ray 在國際直播圈已經站穩腳步,未來將在更大的舞台上發展。 3. 「最潮高中生」引領時尚潮流 Ray 不僅是一名實況主,他的穿搭風格也備受關注。他愛穿 CROCS 拖鞋,而且特別喜歡黑黃配色,成為他的個人標誌。他在《GQ Sports》的影片中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的 10 大必備物品,其中包括 台灣護照、維力炸醬麵、珍珠奶茶、牛肉麵,展現了對台灣文化的熱愛。此外,他還收藏了 巴黎世家(Balenciaga)毛毛拖鞋、Chrome Hearts 服飾,並喜愛 BAPE(A Bathing Ape)等潮流品牌,成功吸引許多年輕粉絲追隨他的穿搭風格。 4. 直播風格幽默,粉絲數量狂飆 Ray 的直播內容不像一般遊戲實況主專注於某一款遊戲,而是更偏向 生活類 Vlog、潮流分享、觀眾互動。他的 幽默風格、自然不做作的個性 讓粉絲倍感親切,也讓他的直播內容更具吸引力。他不斷嘗試新內容,甚至在國外參與各種活動,讓他的頻道充滿話題性。 5. 讓台灣被世界看見,成功打進國際實況圈 Ray 不僅是「台灣最強高中生」,更是一位將台灣文化帶向世界的年輕代表。他在許多場合大方分享自己來自台灣,甚至在《GQ Sports》的影片中推薦台灣的美食與文化。他的成功不僅讓個人事業發光發熱,也讓更多國際觀眾關注到台灣的年輕世代。 Ray 為什麼能成功? Ray 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來自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 勇敢主動,敢於抓住機會:如果當初沒有主動與 Kai Cenat 交流,他可能依然是普通學生。 ✅ 直播風格輕鬆有趣,善於與觀眾互動:他的幽默感與親和力讓粉絲迅速增長。 ✅ 獨特的時尚品味,成為潮流指標:從 CROCS 拖鞋到高端潮流品牌,他的穿搭風格引領話題。 ✅ 語言能力佳,能夠無縫接軌國際舞台:流暢的中英雙語能力,讓他在國際社群中能夠自如交流。 ✅ 推廣台灣文化,讓世界更了解台灣:無論是食物、護照,還是日常習慣,他始終展現對台灣的熱愛。 Ray 的崛起是一個經典的 「勇敢追夢,世界就會改變」 的故事。他從一個普通的台灣高中生,一躍成為國際知名的實況主,並獲得頂級網紅的支持。他的成功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代表了台灣年輕人的無限可能。
104學習 職涯學習課程專文推薦
【 0817 】Week1 工作坊影片回放 & 作業繳交連結
【 0817 】Week1 工作坊影片回放 & 作業繳交連結
📌 重點連結 #工作坊影片 & 簡報連結 1. 回放影片:https://reurl.cc/gYeDDN 2. 課程簡報(老師、助教提醒):https://reurl.cc/3M6xbR 3. 訪談工作坊簡報:https://reurl.cc/Y34ee0 #作業連結 1. 作業提交表單:https://forms.gle/xnFkMr1ZDZEA3pWv9 繳交內容包含「訪綱」及「至少一份故事文本」,繳交格式不拘限 Word、PPT、Notion 等格式,如有超過 2 份檔案,可直接填寫資料夾連結,並請務必確認: 👉 開啟至少文件「加註」權限,否則助教無法查看、給予回饋 必請務必於 8/30(六)12:00 中午前提交,並如果希望作業被選為公開好作業分享、8/31(日)課程中向老師提案,再請於表單對應提問中點選。
Arth Lai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公告大廳
年薪300萬!外商銀女副總「瞞兼差7份工」遭解僱怒提告 法院判她敗訴
年薪300萬!外商銀女副總「瞞兼差7份工」遭解僱怒提告 法院判她敗訴
一名外商銀行的資深女副總,月薪高達21萬元,年收入上看300萬元,不過她隱瞞公司,偷偷在外兼職7份工作。遭外商銀行抓包後,因未經公司同意、違反內規等理由將女副總開除,她氣炸提告「違法解僱」。法院認定,女副總確實違反勞動契約及工作規則情節重大,因此判決銀行勝訴。 據悉,女副總月薪超過21萬元、保障年薪14個月,一年可賺將近306萬,但她未得到銀行同意就在外兼職、持股6間公司並擔任1家寺廟監察人,所以被發現後,遭到銀行解僱。 女副總興訟主張,她在職12年期間表現良好,漏報在家族企業掛名職務,頂多是「初犯」、「無故意」,她並未因此獲利,也沒對銀行造成任何損害,而且漏報的內容是屬於商工登記的公開資訊,「過失」的態樣、內容、結果沒構成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的「情節重大」。 銀行主張,這名女副總2020年1月晉升為「工商金融業務處」資深副總裁,2023年6月起擔任工商金融業務處大型企業二部的主管,直屬主管為了將她納入「具授信核准權限人員名單」,以拓展業務,要求女副總申報利益衝突及外部活動,但她不實申報,隱瞞在外兼差7份職位。 法院依據銀行的「員工作業規範」、「行為守則」、「個人利益衝突、外部活動及個人帳戶交易處理準則」,認定女副總很清楚,職位調整時必須誠實揭露個人關係利益衝突事項,才能維護銀行的風險管控以及企業管理紀律。 法官更指出「所謂雇主利益,非僅限於一時金錢得失之利益,舉凡企業所維護之經營價值文化及企業管理紀律等均包括在內。」女副總不遵守個人利益衝突的內部規定,又在上班時忙自己的家族事業,已經犧牲銀行的利益,造成銀行無法信賴女副總,因此判決銀行解僱合法。(引自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PGQg6yV?utm_source=lineshare 太報 | LINE TODAY) 看到這個新聞標題,一般社會大眾應覺得有些納悶,以新聞當事人年薪高達300萬,當然不會還需要「兼差7份工」,可想而知,應係同時掛名多家公司諸如董監事等職務,但這不是一般企業常見的態樣嗎,尤其是對高階經理人而言,為何會驚動公司,甚且祭出最嚴厲的解雇處分,我們試著了解一下本案的事實及法官的判決理由為何? 依判決書內容所載,被告係一外商銀行,被告公司員工每年度均需在被告公司平台完成相關利益衝突之年度聲明申報,員工均須經申請許可後始得進行外部活動,員工任職期間如有調職、職責重大變更或外部活動有所變更時,均須重新申報取得許可,以避免造成利益衝突,維護銀行客戶權益。 原告基於公司規定雖曾填載申報,但申報的內容卻有不實,除了未記載外部活動,且兼職之起始日也未據實申報,致使原告直屬主管僅下達「原告不得接觸新的『成衣紡織業』客戶」之禁令(原告任職董監職務之公司,主要從事紡織布料成衣相關業務),使被告誤認此項禁令應足以控管風險,惟原告不僅不遵守不得碰觸成衣紡織業客戶之禁令,甚且將其自身違規兼職之公司及其他成衣類別客戶之存放款變動資料,寄送至自己信箱,此舉除嚴重違反被告保護客戶商業資訊及財務機密之義務,原告亦明顯無遵守利益迴避之要求。 原告雖主張其頂多是「初犯」、「無故意」,其並未因此獲利,也沒對銀行造成任何損害,並不構成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所謂「情節重大」,公司可採取較低程度如降薪降職等合理懲戒手段,抑或加強教育訓練管理,但法官認為:「原告在任職期間,利用其職務之便,犧牲被告公司利益,於其上班時間辦理系爭圖利行為,顯有損於雇主利益,實難以期待被告再委以重任,客觀上亦難期待其為被告提供勞務時善盡忠誠義務,被告對之信賴基礎盡失,致兩造之勞雇關係緊密程度受有影響,無法繼續僱用之情形,無從僅以減薪、調職或記過等其他懲處方式即獲改善可能,依社會一般通念,難以期待被告採用解僱以外之懲處手段。」難認不符上開勞基法規定之「情節重大」之要件。 勞工並非不得兼差,若不影響自身職務、不涉及利益衝突,忠實提供勞務,不損害雇主利益或對雇主營運造成風險,一般並不易被視之為違反勞動契約且「情節重大」。看到本案法院的看法,勞工應心生警惕,戒之慎之。
SuEric 新聞背後的看「法」
競品分析的5大必備工具:實現市場主導地位
競品分析的5大必備工具:實現市場主導地位
擔任PM不時會需要執行競業分析,在此推薦大家一些常見的競業分析工具: 1.市場研究工具 ☞SurveyCake:用於設計和分析市場調查問卷,快速瞭解客戶需求和反饋。 網址:https://www.surveycake.com/ ☞Google Trends:追蹤特定關鍵字的搜尋趨勢,瞭解市場需求的變化。 網址:https://trends.google.com.tw/trends/ ☞SEMrush:用於競品網站的搜索引擎優化(SEO)和廣告分析,幫助您了解競爭對手的線上行銷策略。 網址:https://www.semrush.com/ 2.競品分析工具 ☞SimilarWeb:提供競爭網站的流量和用戶行為分析,協助你了解競爭對手的網站流量和受眾特徵。 網址:https://www.similarweb.com/zh-tw/ ☞Data AI:專注於移動應用程式的市場數據分析,幫助您了解競爭對手的應用程式在各個應用商店的排名和下載數據。 網址:https://www.data.ai/cn/ 3. 技術監控工具 ☞PatentSight:用於分析競爭對手的專利數據,幫助您了解技術創新和競爭對手的專利策略。 網址:https://www.lexisnexisip.com/solutions/ip-analytics-and-intelligence/patentsight/ ☞Crunchbase:提供初創公司和創業家的數據庫,幫助您追蹤新興競爭者和行業趨勢。 網址:https://www.crunchbase.com/ 4. 價格和市場策略分析 Prisync:追蹤競爭對手的價格變化,幫助您制定競爭性價格策略。 網址:https://prisync.com/ Adbeat:分析競爭對手的網上廣告策略,包括廣告文案、圖片和受眾定位。 網址:https://www.adbeat.com/ 5. 社交媒體監測工具 Brandwatch:用於社交媒體監測和品牌分析,了解競爭對手在社交媒體上的表現和用戶反饋。  網址:https://www.brandwatch.com/ Talkwalker:提供全球範圍內的社交媒體監測,幫助您了解品牌在線上的聲譽和影響力。  網址:https://www.talkwalker.com/ 每個工具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可以試需求使用看看唷,分享給大家!
NickyLee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