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為王》 
營利事業的核心目的在於「營利」,而能否持續營利的關鍵,在於資金是否穩健。資金管理因此成為財務主管最關鍵的核心能力之一。 
許多企業明明帳上獲利,卻因現金週轉不靈而陷入黑字倒閉的困境,正說明了「現金為王」的道理。 
要管好現金,財務主管必須回答三個問題: 
1.	過去的錢花到哪裡去了? 
2.	未來會不會發生資金缺口? 
3.	閒置資金是否善用? 
然而,許多企業的重心放在損益表,卻忽略了現金流量表。實際上,損益與現金流並非同步——損益表的收入與支出,因收付款條件與天期不同,而產生時間差,正是企業資金缺口的來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金日報表》 
要知道錢花到哪裡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現金日報表。 
現金不是流入,就是流出,關鍵在於能將主要項目清楚分類並每日追蹤。 
依「重大性原則」,現金日報表首先應聚焦於常態、例行性且金額重大的項目,例如: 
•	客戶收現 
•	供應商付現 
•	資本支出 
•	薪資支出 
•	水電瓦斯 
•	稅捐等 
每日彙整這些主要金流,再加上銀行存款核對,即能清楚掌握企業每日的資金狀況。繼往知來,掌握過去的金流模式僅是資金管理的第一步;接下來,財務主管要思考未來的資金流向,以預測可能的缺口或盈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金的預算思維》 
要估計未來金流,便要運用預算思維。 
建議以「未來三個月」為單位,針對已出貨、已下單、已簽約的交易,依據收付款條件,納入現金日報表的預估欄位中。這樣的規劃能讓財務主管提前規畫資金。至於資本支出等較大金額的交易,建議在請購簽核階段即進行暫估,以提前納入資金預算中。 
 
如此一來,即使尚未實際付款,也能在資金預估中保留現金流空間,避免屆時資金調度困難。資金預算的價值,不僅在於防止缺口,更能協助公司在現金充裕時妥善運用,提升整體資金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金的管理邏輯》 
對財務人員而言,金流不只是數字,而是企業的未來的營運縮影,顯現了下列關鍵資訊: 
1.	每日資金餘額(含銀行存款與可動用現金) 
2.	短期應收應付預測(未來一個月的收付款) 
3.	資金異常警示機制(如客戶收款延遲等) 
持續追蹤這些指標,財務主管能即時察覺資金是否吃緊、流動性不足或異常波動,能及早與營運單位提出示警,盡早作出調整以避免資金周轉危機。長期而言,「現金日報表」的累積數據,將成為營運決策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