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很多電商朋友以及我輔導的企業主最近很常問我一個問題。
說真的,看到這麼多老闆朋友們焦慮,但是危機就是轉機,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考驗我們應變能力的時候。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段時間我陪著客戶們一起走過來的一些心得和實戰經驗。
首先,我們要承認現實:市場真的變了
關稅戰讓消費者更謹慎了、競爭更激烈了、成本持續上升、流量越來越貴...這些都是事實。但是抱怨解決不了問題,我們需要的是行動。我發現那些在困境中還能保持成長,甚至逆勢突破的企業,都有一些共同特質。今天就把這些觀察整理成五個具體作法,希望能幫到正在掙扎的朋友們。
第一個作法:重新檢視你的核心客群
很多老闆跟我說「客戶變少了」,但我問他們:「你真的了解你的客戶現在在想什麼嗎?」
疫情這幾年,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價值觀、購買決策都在改變。以前可能衝動消費,現在更理性;以前追求CP值,現在更重視體驗和品牌價值。
我建議你花時間去做客戶訪談,問問他們現在最在意什麼、預算怎麼分配、為什麼選擇你們或者為什麼離開。上個月我有個客戶做了深度訪談,發現原來他們的目標客群已經從25-35歲上班族,悄悄轉移到35-45歲的家庭主婦。產品沒變,但行銷方式和通路策略完全要重新調整。
第二個作法:砍掉不賺錢的項目,專注在有優勢的地方
這是最痛苦但最必要的決定。很多老闆捨不得,覺得「萬一之後會好呢?」但是資源有限,分散注意力只會讓你哪個都做不好。
我有個做美妝的客戶,本來經營五個品類,每個月都在燒錢。我建議他專注在最有優勢的眼部保養,把其他四個砍掉。
一開始他很掙扎,但三個月後,眼部保養的業績成長了60%,因為所有的資源、精力、行銷預算都集中在這個強項上。現在他跟我說:「早知道應該更早做這個決定。」不要害怕變小,小而美比大而虛要好太多了。
第三個作法:優化現金流,延長企業生存期
現金流就是企業的血液,沒有現金流,再好的產品都救不了你。
具體怎麼做?
- 應收帳款要積極催討,該收的錢一定要收回來
- 庫存要嚴格控制,寧願缺貨也不要積壓太多資金
- 應付帳款能談就談,跟供應商協商更長的付款期
- 重新評估所有的固定成本,該砍的砍,該暫停的暫停
我有個客戶透過這些調整,把現金流從負的調整到每個月有30萬的正現金流。雖然營業額沒有大幅成長,但企業體質變健康了,老闆晚上也能睡得著覺了。
第四個作法:加強客戶關係,提高回購率和客單價
獲取新客戶的成本越來越高,但維繫舊客戶的成本相對穩定。這時候,你的現有客戶就是最珍貴的資產。
我建議建立完整的客戶分級制度,把客戶分成A、B、C三級:
- A級客戶(高價值、高忠誠度):提供VIP服務,個人化推薦
- B級客戶(中等價值):透過會員制度提升忠誠度
- C級客戶(低價值):用自動化工具維繫關係
有個做保健食品的客戶,透過建立會員制度和定期關懷機制,回購率從30%提升到65%。雖然新客戶數量沒有明顯增加,但整體營收反而成長了40%。
關鍵是要真心關心客戶,不是只想著賣東西給他們。
第五個作法:投資學習和團隊能力提升
很多老闆在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減薪、裁員,但我認為這是最短視的做法。現在正是投資學習的最好時機。市場變化這麼快,如果你和團隊的能力沒有跟上,等景氣好轉時你也搶不到商機。
我建議:
- 老闆自己要持續學習新的行銷方式(如 : 短影音、私域行銷)、管理方法
- 團隊要培養數位化能力、數據分析能力
- 投資在能提升效率的工具和系統上
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都在裁員,但有些有遠見的老闆選擇投資團隊。現在這些企業的競爭力明顯比同行強很多,因為他們的團隊能力已經升級了。
困難是暫時的,但是你在困難中做的決定和培養的能力是長久的。
不要浪費這次危機,把它當作企業體質調整和升級的機會。那些能在困境中成長的企業,等到景氣好轉時,競爭力會遠超過同行。請相信,只要方向對了,堅持下去就會看到曙光。如果你正在面臨這些挑戰,歡迎私訊跟我聊聊,或許我的經驗能幫到你。我們一起度過這個難關!
#電商經營 #企業顧問 #數位轉型 #創業心得 #商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