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大學生. 社會新鮮人都能考的AI能力認證 了解更多

104學習精靈

一零四線上嚴選

小編

2022/09/25

【托福口說取分攻略】口說發音、口語表達一次搞定

小編相信各位許多人在就學階段,都曾夢想過出國念書、國外生活的情境;而國內也逐漸重視英語學習;也就是從小大家就開始接觸英文,也面對各種英文考試。
要申請國外大學就讀,必須經歷托福考試,而其中有口說的部份;相信也有許多人在這個關卡,要不不知怎麼開始作答、要不就是有想法但說不出口、或者能說得有限,最後只能等時間結束。所以托福的口說部分,其實也成為台灣很多學生的難關。
今天推薦的課程,就是要幫助各位要面對托福口說的朋友,如何能夠拿取分數,並且確實得讓自己的英文口說能力提升的功法。學習這門課程,您將會獲得:英文口說更加流暢、發音更加自然、修正大部分台灣學生口說及發音易犯錯誤、看懂托福口說題目、掌握答題重點。
老師在課程中,將分成四部攻略,指導我們突破托福口說障礙、拿取分數。 首先,課程將會從「口說表達」能力開始,因為這將會是聽眾、評分者是否願意完整聽完內容的重要環節,所以課程將會指導我們口說時的語速控制、語調精準、何處應該停頓、停頓多久;有了這些基本功,留住評分者的心取聽完自己的口說內容後,下一步就是要開始針對內容的精準度與完整性來加強。因此下一個重點,老師放在發音,錯誤的發音會喪失內容精準度、甚至誤解,而讓整個內容因為發音不精準而偏差,所以課程將會修正我們幾個常見的發音錯誤。
有了精準度,那就要建構起內完整度與結構性;所以課程將會傳授我們題目分析技巧,並且老師已經為我們整理出不同類型的問題,可以對應的內容結構與模板。
最後一部分則是最需要時間累積、也是成就上面三個部分的重要基礎,那就是單字量。老師將會整理出單字庫,其中包含大學用字、學術用字,這些字彙因為並非常用,所以顯得較為艱澀,如果沒有及早認識與準備,上場時是有可能會被考倒的。
推薦這堂課,希望有助於有到國外就讀與生活的朋友,能夠有機會實現夢想。
推薦課程網址:
祝您 工作順利、學習愉快
小編陪您每日學習成長1%
1 0 594 0

0/1000

你可能會想看
01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23分鐘前
🔥 社群防呆包:拯救小編智商,薪水翻倍爽漲!
【 B 篇:20 個 B 開頭術語一次搞懂!】 你以為 B 字頭只有 Budget(預算)這麼膚淺嗎? 錯!不懂下面這 20 個,別怪老闆說你「B」得很不專業! ​ 🤯 「Boost 跟 Budget 差在哪?」「Bounce Rate 到底在彈什麼?」 😵‍💫 小編一臉問號,客戶卻說:「這不是基本嗎?」 ​ 別擔心,今天 Steven 小編繼續開課, 幫你補好補滿社群行銷界 B 開頭的超實用術語, 讓你跟老闆開會時,氣勢先贏一半! ​ 📌 建議收藏+分享給你身邊的小編朋友。 ​ 🚩【 B 篇 】數位社群行銷術語防呆包 01. Boost Post(加強推廣貼文) 👉 貼文本來沒人看,加個預算就變成「感覺」有人看的錯覺神器。 02. Budget(預算) 👉 老闆說沒預算,但月底看到花費又吼你花太多,這矛盾我不懂。 03. Bounce Rate(跳出率) 👉 網頁被點進來就秒關閉,連你自己都沒時間感動的那種數據。 04. Brand Awareness(品牌知名度) 👉 沒人買沒關係,只要大家知道你「有在做內容」就很欣慰了。 05. Business Manager(商業管理平台) 👉 臉書後台的神祕入口,一不小心設定錯,廣告錢直接燒光。 06. Buyer Persona(買家角色輪廓) 👉 一個你幻想出來的完美顧客,現實中他根本沒用社群。 07. Banner Ads(橫幅廣告) 👉 曾經是網頁上的霸主,現在大多變成被無視的裝飾品。 08. Bot(聊天機器人) 👉 幫你自動回留言,但有時候回得比你還敷衍。 09. Branded Content(品牌內容) 👉 看起來像是在分享,其實是廣告,小編努力演技的結晶。 10. Benchmark(基準指標) 👉 老闆喜歡問:「我們為什麼沒比那家強?」這數據就是答案。 11. B2B(企業對企業) 👉 發內容的時候不能太可愛,要裝得很專業才行。 12. B2C(企業對消費者) 👉 發內容的時候可以可愛一點,但記得 CTA 要強一點。 13. Branding(品牌塑造) 👉 不是只有 Logo 漂亮就好,還要讓人記得你不只是賣東西。 14. Brief(簡報說明) 👉 客戶給的東西通常都不簡,但你還是得「報」。 15. Backlink(反向連結) 👉 有點像是別人幫你貼推薦文,對 SEO 來說超加分! 16. Black Hat SEO(黑帽 SEO) 👉 想作弊上搜尋榜的惡魔技巧,用了會被 Google 關愛的那種。 17. Bounce Email(退信) 👉 發出去的 EDM 被打槍,小編眼淚跟著數據一起掉。 18. Behavioral Targeting(行為鎖定) 👉 根據使用者行為投廣告,但有時候比前任還會監視你。 19. Brand Equity(品牌資產) 👉 用戶願意多花錢買你的東西,才是真的有品牌價值! 20. Business Objective(商業目標) 👉 每次開會都會被問:「這篇貼文的目標是什麼?」 👉 小編內心回答:「我活下去就是目標。」 ​ 💬 還有哪個 B 字頭術語你也常搞混? 留言告訴我們,下次直接寫進防呆包! ​ #社群防呆包 #小編智商救援計畫 #數位社群行銷術語A到Z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B篇上線啦
0 0 15 0
🔥 社群防呆包:拯救小編智商,薪水翻倍爽漲!
02
被拒絕不代表結束了❗
💔 你全力以赴了——精心準備履歷、自信應對面試,甚至腦海中已經浮現第一天上班的模樣。然後……**一封拒絕信(Rejection)**靜靜地躺在你的信箱裡。那一刻,心真的會痛,很挫敗。但事實是:被拒絕不是終點,而是一次重新導向(Redirection)。在求職的旅途中,「不行」不等於「永遠不行」。這只是過程的一部分,重點在於——如何跌倒再站起來,變得更強。 💡 像專業人士一樣,面對拒絕 1. 禮貌地詢問反饋(Ask for Feedback) 📩 Don’t let a rejection be the end of the conversation. Send a polite, professional message to the employer or recruiter: “Thank you for the opportunity. I’d appreciate any feedback you’re willing to share so I can improve going forward.”Even if they don’t respond, the act of asking shows maturity and growth mindset. 別讓「被拒」成為對話的終點。你可以寫一封禮貌又專業的訊息給對方,例如:「感謝您給我這次面試的機會。如果您願意提供任何回饋(Feedback),我會非常感激,這將有助於我未來的成長。」 就算對方沒回覆,光是你主動詢問的這個舉動,就已經展現了你的成熟與成長心態。 2. 反思與調整(Reflect and Adjust) 🔍 If you do get feedback—use it. Maybe your resume needs clearer achievements, or your interview answers lacked structure. Don’t take it as criticism; take it as a gift. Ask yourself: • Did I tailor my resume to the job? • Did I research the company thoroughly? • Did I clearly explain my value? Then refine. Adjust. Improve(改進). Every tweak moves you closer to success. 如果你收到了回饋,那就好好運用它。 也許是履歷沒有凸顯具體成就,也許是面試回答缺乏結構。別把這些當作批評,而要視為寶貴的禮物。 👀 問問自己: • 我的履歷有針對職缺量身打造嗎? • 我是否有深入研究這家公司? • 我有清楚地表達自己的價值嗎? 然後,修正、調整、再改進(Improve)。每一次的調整,都會讓你更接近成功。 3. 別把拒絕當成否定(Don’t Take It Personally) Sometimes, it’s not about you. Companies may have internal candidates, changing budgets, or new priorities. You could be a great fit—just not the right fit right now. Keep your confidence intact. A rejection is not a reflection of your worth. 🎯 Remember: Every “no” brings you one step closer to the right “yes.” 有時候,真的不是你的問題。 公司可能有內部人選、預算改變,或優先順序轉移。你可能很優秀——只是剛好不是「現在的那個人」。 ⚡ 請記住:一個「不行」,只是更接近「對的人對的機會」的一步。 🧠 加分心態:讓挫折成為策略轉捩點 與其沉浸在「哪裡做錯了」,不如聚焦在「接下來可以怎麼做得更好」。 每次被拒絕,都是重新調整戰略、磨練抗壓力與自我成長的機會。 那個屬於你的機會,終究會來,而那時的你,會準備好迎接它。 📝 英中對照詞彙表 Rejection:拒絕 Feedback:反饋 Reflect:反思 Improve:改進 ✨ 最後提醒: 你不是「從零開始」,你是從經驗出發。 所以——抬起頭、繼續學習、繼續前進。 你正在等待的那個「Yes」,已經在路上了。💪 若你想跟著老師一起學習更多英語技巧: 🔔查看《初級商務英語 (第一期)》 📆日期: 2025/6/26~2025/7/31 🔗https://events.taiwantrade.com/2025AIE1121 (此貼文由ITI講師Bob撰寫)
1 0 233 0
被拒絕不代表結束了❗
03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05/22 19:00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的品牌在社群上有好感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 在這個社群主導品牌聲量的時代,產品再好,沒人喜歡你的品牌,一切都只是「賣不動的藝術品」。你以為你們品牌在社群上形象很好?真的嗎?快用 Steven 幫你準備的『免費自檢表』檢驗一下吧! ​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社群貼文是否有明確展現品牌個性與價值觀? 02. 是否定期與粉絲進行互動(留言、限動問答、直播等)? 03. 社群內容是否以「對粉絲有幫助」為設計核心? 04. 品牌是否會主動回應社群留言與私訊? 05. 社群貼文是否有觸動情感或引發共鳴的力道? 06. 是否有使用品牌一致的語氣(Tone & Manner)? 07. 是否針對不同平台(FB/IG/TikTok/LINE)製作專屬內容? 08. 品牌是否會經常曝光員工、文化或背後故事,建立親和力? 09. 是否曾經透過社群活動讓粉絲參與創作或決策? 10. 是否透過社群洞察了解用戶需求與反應? 11. 是否有經營忠實用戶社團、會員社群、封測團? 12. 是否重視社群的真實互動數據(而非只看追蹤人數)? 13. 社群是否具備高度轉發、分享或截圖價值的內容? 14. 是否曾遭遇負評並妥善處理,維護品牌好感? 15. 是否定期舉辦抽獎/試用/問卷等互動型活動? 16. 是否有合作過符合品牌調性的 KOL/意見領袖? 17. 是否有社群用語/迷因/標籤,強化粉絲歸屬感? 18. 是否針對特定議題或節日主動出聲/參與討論? 19. 是否曾讓粉絲自發性創造品牌內容(UGC)? 20. 社群的整體留言與回應,是否多為正向情緒與支持? ​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恭喜!你的品牌在社群上超有魅力,撿到大便宜! ⚠️ 50 - 75 分:還不錯,但社群能見度與情感連結還有進步空間。 ❌ 低於 50 分:危險!再不建立品牌好感,只會被粉絲默默滑過,這次撿到「木倉」了! ​ 💡【 Steven 提醒 】 現在的社群不是單向發聲,而是雙向建立關係。品牌無好感,一切行銷努力都只是浪費預算。趁現在用這張自檢表找出關鍵弱點,讓你的品牌在社群上真正「被愛」! ​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的品牌社群好感度幾分?留言給 Steven,我們一起優化!記得追蹤《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下次的自檢表更精采! ​ #數位行銷自救箱 #品牌社群好感自檢表 #免費資源 #社群經營 #數位行銷策略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0 0 58 0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05
黃逸旻 知識長 ・Arete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Founder CEO・05/21 19:00
【 本周 TOP 精彩數位社群行銷 】case studies W30 付款玩法超狂
🔥 行銷解析:Zip《Pay How You Want》分期自由行銷 🔥 ​ 🪧 品牌名稱 Zip ​ 🎬 影片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g_Bj1rNLZ4&t=22s&ab_channel=ZipUSA ​ ✨ 行銷目標 Zip 以「Pay How You Want」主打 Pay in 4 與 Pay Anywhere,讓消費者自由拆四期、到處刷,隨心掌控財務。聚焦「想買就買、付款自訂」的自主感,用理財彈性取代傳統信用框架,強化 Zip 數位金融領導地位並提升年輕族群活躍度。 ​ ✨ 策略手法 Malka Media 以「球星走花路」洞察,拍攝 WNBA 冠軍 Kelsey Plum 走球場通道的鏡頭,串聯她運動員與創業者雙面生活,再把分期動畫疊入凸顯 Zip 彈性。媒體橫跨 TikTok、YouTube、OTT、戶外,並用數據分眾鎖定運動迷及 Z 世代女性,精準放大轉換。 ​ ✨ 執行創意 30 秒影片以慢動作隧道走秀開場,鏡頭切換 Plum 揮手、換裝、掃 QR,畫面浮現「Split in 4」「Pay Anywhere」字卡,鼓點配樂堆出氣勢;收尾 Plum 灌籃,畫面跳至 Zip APP,旁白喊「Pay how you want」,賣點一秒入腦。 ​ ✨ 效益結果 首月影片曝光 4,800 萬次,完播率 62%;Zip 搜尋量 +190%,新下載成長 55%。Pay in 4 使用筆數增 47%,平均客單提升 21%。品牌調查「財務自主」聯想度上升 18 個百分點,成功擴張女性與運動族用戶池。 ​ ✨ 應用啟發 台灣品牌要玩「付款自由」其實也很好複製。像運動用品電商可找籃球女神林襄拍一段「購物車上籃」Reels,走到收銀機直接刷分期,字幕寫:「買鞋分四期,灌籃零壓力」;影片尾端貼出 TapPay 一鍵綁卡,年輕人立刻屯裝備。再來咖啡連鎖可推出「隨心買十送二」,結帳頁放分期選項,旁邊用台語嗆聲:「咖啡先喝,錢慢慢付」,長輩看到也敢點。核心訣竅就三步: 1. 找有戰力的 KOL 示範 2. 在最嗨畫面秀分期 3. 加一句欠揍梗台詞。 ​ 觀眾笑完手就滑下單,轉換率自然衝高。最後搭配 LINE Pay 回饋疊加,讓人感覺賺到又帥到,口碑自行連鎖放大。這招成本低、話題高,老闆看到報表一定嘴角失守。穩賺不陪! ​ - ​ 引用出處: ・Zip ・Agency: Malka Media ​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0 0 65 0
【 本周 TOP 精彩數位社群行銷 】case studies W30 付款玩法超狂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25 建議瀏覽器 Chrome / IE11.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