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其他才藝類老師

其他才藝類老師
更多
月薪中位數
$3.6萬
年資 3-5 年
$4.7萬
年資 10 年以上
其他才藝類老師 都在看
【免費AI課程等你拿】解所你的專屬生成式AI工作流準時下班去
【免費AI課程等你拿】解所你的專屬生成式AI工作流準時下班去
身在AI蓬勃發展的時代,TibaMe課程研發團隊不斷推陳出新生成式AI課程! 💪 致力為不同領域的你帶來應用至職場的專業技能 💪 同時解決企業對人才技能需求 現在就跟著TibaMe學習運用AI工具, 不怕在AI浪潮下工作被時代! 4/12~4/30幫你一次網羅各領域專家、匯集12大類學習指南 👉 https://bit.ly/3QafCRp 還沒使用過任何生成式AI工具嗎? 推薦你入門職場各式情境的軟硬實力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老師帶你用7 大工作應用x3大提問技簡化工作流程 課程詳情:https://bit.ly/4aUQMgm 🚩 善用AI工具x3項思考力臨時提案簡報也能輕鬆產出 課程詳情:https://bit.ly/3Q7wA2Z 🚩 活用ChatGPT和Excel工具快速理出數據脈絡 課程詳情:https://bit.ly/3Ul8Drm 🚩 在家也能提升語文力!善用AI助理,指令攻略完整提供 課程詳情:https://bit.ly/3xCXIjP 📣 期間加碼 ➊ 分享你在職場上的生成式AI應用 抽「免費AI課程」>> https://bit.ly/3Ul7ksx ➋ 許願想學的生成式AI課程 抽「7-11商品卡」>> https://bit.ly/444Jlkt 一起跟著TibaMe讓你我在職涯道路持續成長、茁壯!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
嘿!待業中還在找方向嗎?🤔
嘿!待業中還在找方向嗎?🤔
最近Amazon Web Services(AWS)發布的一項研究說,懂AI的人的薪水可能會 漲到39%!尤其是在IT和研發領域,這可是一次難得的職涯機會!🎉 來參加我們的【生成式AI雲端應用開發工程師養成班】吧! 這是一個專門為待業青年和轉職者設計的課程,課程時間從113/9/23到114/1/9, 總計320小時。我們的課程從生成式AI技術的基礎開始,深入探討如何在雲端環境中 進行應用開發和系統整合。課程內容涵蓋雲端平台操作、AI模型應用、資料分析、影 像辨識、NLP開發、以及大型語言模型的實際應用,讓你在結業時擁有強大的技術實 力!✨ 📆報名截止:113/9/9 17:30 📆甄試日期:113/9/12 課程不僅有理論,還包含大量的實戰演練和專案開發,讓你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應用所 學知識。更棒的是,課程結束後,我們還會安排廠商面試機會,助你快速踏上高薪職 涯,成為AI時代的技術專才!未來的你,可以成為雲端AI應用開發工程師、API開發 工程師,甚至是雲端解決方案架構師,職涯發展將充滿無限可能。 課程優點: 🟢全額學費補助:課程由勞動部全額補助,讓你無後顧之憂。 🟢豐富的實戰練習:320小時的課程涵蓋了多個實戰項目,讓你真正學以致用。 🟢結訓面試機會:結訓後我們會安排廠商面試,助你迅速踏上高薪職涯。 📞 聯絡方式: 有興趣嗎?不要猶豫,快來報名我們的說明會吧! 聯絡人:林小姐 電話:02-66414002 報名說明會: https://forms.gle/1cUa7fDmYNrVjVUn8 📚詳細課程內容 https://www.tibame.com/goodjob/GAC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
私人教練:從健康到專業引導,證照推薦與10大考照QA整理
私人教練:從健康到專業引導,證照推薦與10大考照QA整理
私人教練為近期發展的「陪伴商機」,透過健康與健身兩大結合,讓國人能有更多的身心靈成長,本篇文章整理成為私人教練所需的證照介紹,雖然私人教練沒有明確需要證照才能就業,但擁有證照可增加專業的證明;另外也整理考證常見的10大QA問題。 【為何成為私人教練?】 成為一名私人教練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使命。透過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你可以幫助人們改善健康狀況、提升自信心,並在他們的生活中實現積極的改變。除此之外,私人教練也是一個具有彈性和豐富挑戰性的職業,可以與各種不同背景和目標的人合作,為他們提供量身定製的健身計劃和指導。 【推薦證照】 1. 基礎教練認證:建議通過由專業機構提供的基礎教練認證,如ACE、NASM、NACA、ACSM...等。這些認證涵蓋了解剖學、生理學、訓練技巧等相關知識,是成為一名私人教練的基礎。 2. CPR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88) /AED證照:持有CPR/AED證照可以使你具備應急處置的能力,保護客戶的生命安全。 3. 專業培訓證書:根據個人興趣和職業目標,推薦獲取特定運動領域的認證,如瑜伽、槓鈴、有氧運動等。 4. 營養諮詢課程證照:營養在健身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獲取相關的營養諮詢課程證照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為客戶提供營養指導。 5. 體適能教練證照 | HealthFitness Instructor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399 6. 個人指導證 | Personal instruction certificate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395 【私人教練證照常見10題的QA】 問題 1:我有興趣成為一位私人教練,我需要什麼樣的證照? 答案:通常,成為一位私人教練需要相關的證照,包括基礎的教練認證、CPR/AED證照、以及相關的專業培訓。 問題 2:什麼是基礎的教練認證? 答案:基礎的教練認證通常是由專業機構或組織提供的,包括ACE、NASM、NSCA等。這些認證通常涵蓋解剖學、生理學、運動科學等相關知識,以及訓練技巧和客戶管理技巧。 問題 3:為什麼CPR/AED證照是必要的? 答案:CPR/AED證照是必要的,因為作為一位私人教練,你可能會在執行訓練時遇到突發的健康事件,如心臟驟停。持有CPR/AED證照可以使你具備應急處置的能力,保護客戶的生命安全。 問題 4:除了基礎認證和CPR/AED證照,還需要哪些專業培訓? 答案:除了基礎認證和CPR/AED證照外,私人教練還可以通過額外的專業培訓來提升自己的技能,如特定運動領域的認證、營養諮詢課程等。 問題 5:什麼是NASM認證? 答案:NASM(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是一個提供私人教練認證和相關培訓的機構。通過NASM認證,私人教練可以獲得全面的訓練,包括解剖學、運動科學、運動訓練理論等方面的知識。 問題 6:私人教練證照的有效期是多久? 答案:私人教練證照的有效期因機構而異,一般為2至3年。在證照到期之前,需要完成相應的繼續教育和更新認證。 問題 7:如何準備私人教練證照考試? 答案:準備私人教練證照考試需要充分理解相關課程內容,並通過模擬考試來熟悉考試形式。同時,建議找一位有經驗的私人教練或教練培訓導師提供指導和建議。 問題 8:私人教練證照考試包括哪些內容? 答案:私人教練證照考試通常涵蓋解剖學、生理學、運動科學、訓練原理、客戶評估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識。 問題 9:如何維持私人教練證照的有效性? 答案:要維持私人教練證照的有效性,需要定期完成相應的繼續教育和更新認證。此外,持續學習和掌握最新的健身訓練知識也是必要的。 問題 10:私人教練證照對事業發展有何影響? 答案:持有私人教練證照可以增加你的專業性和可信度,有助於吸引更多的客戶。同時,它也為你提供了在健身行業中發展的基礎,使你能夠不斷進步和成長。 私人教練,一個曾經被視為奢侈的健身服務,如今已成為現代生活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過去,健身似乎僅僅是一項以運動為主的活動,然而,隨著對健
104學習 104學習 | 熱門文章推薦
【科技講座2025】唯一場次!6/28 科技菁英私享會:掌握職涯發展、高薪轉職、人脈拓展關鍵
【科技講座2025】唯一場次!6/28 科技菁英私享會:掌握職涯發展、高薪轉職、人脈拓展關鍵
你是否正處於職涯十字路口,想在科技產業站穩腳步、提升薪資、拓展人脈卻不知從何開始? 📣【科技菁英私享會】重磅回歸,2025年唯一一場,錯過再等一年! 這是一場專為科技職場人才設計的高端實體講座活動,將於 2025年6月28日(六)下午2點,在 台北世貿二樓演講廳(第一會議室)盛大登場。講座主軸聚焦:「科技職涯趨勢 × 高階人脈建立 × 高薪成長策略」,幫助你在短短一個下午,快速升級職場競爭力! 👉報名連結:【科技菁英私享會】市場趨勢 x 人脈拓展 x 高薪關鍵 https://104bc.pse.is/7kylxh ✨ 三大特色,為你職涯升級! 🔹 市場趨勢解析 了解未來科技產業走向,把握轉職與晉升的最佳時機。 🔹 高端人脈拓展 參與高價值交流,與外商、科技圈核心人物建立連結,創造無限機會。 🔹 高薪職涯策略 掌握升遷與談薪的致勝策略,幫助你跳脫職涯瓶頸、邁向更高收入。 ⚡精彩議程搶先看 從理財觀念切入,到科技未來趨勢洞察,再到高價值人才的實戰交流,三位重量級講者將接力登場: • 李明倫 Will|104獵才事業群總經理資深特助 主講「五十歲退休不是夢~現在開始」 • 抹布 Moboo|科技工作講 分享「科技人才流向新趨勢」 • 陳裕勝 Sam|104獵才顧問 深談「獵頭最愛敲門的人才 : 企業眼中的人才黃金價值」 活動尾聲還有實體抽獎與自由交流時間,絕對讓你收穫滿滿、人脈倍增! 👉報名連結:【科技菁英私享會】市場趨勢 x 人脈拓展 x 高薪關鍵 https://104bc.pse.is/7kylxh 👥 適合參加對象 • 想提早實現財富自由的你 • 正在尋求職涯加薪轉機的你 • 希望跨域交流,拓展高階人脈的你 👉報名連結:【科技菁英私享會】市場趨勢 x 人脈拓展 x 高薪關鍵 https://104bc.pse.is/7kylxh
Chris 每日推薦一堂課
長期照護機構的管理-長期照護的定義、服務對象與評估工具-詹翔
長期照護機構的管理-長期照護的定義、服務對象與評估工具-詹翔
長期照護機構的管理-長期照護的定義、服務對象與評估工具-詹翔霖副教授 對於長期照護的界定較常被採用的是Kane & Kane(1987)的定義:長期照護乃指對身心功能障礙者,在一段長時間內,提供一套醫療、護理、個人、與社會支持的照顧;其目的在促進或維持身體功能,增進獨立自主的正常生活能力;而Weissert(1991)則更廣義地定義長期照護之服務對象,包含所有年齡組之人口,罹患慢性病及身心障礙者均為其服務對象,且此服務可在機構、非機構及家庭中提供(引自吳淑瓊,1998;行政院,2007)。 此外,林進財等(2005)強調:長期照護泛指對於因疾病、意外而導致日常功能部分或全部缺乏、喪失者連續供給三個月以上之醫療與個人照顧服務;其特質為以生活照顧為主、醫療照護為輔。 由此可知,長期照護為一持續性、跨專業領域的照護概念,其服務對象主要是以身心功能障礙之失能人口為主(行政院,2007)。 對於長期照護潛在需求人口的推估,主要是以人口推計乘上功能障礙盛行率(失能/失智率)而得出(吳淑瓊等,2004;鄭文輝等,2003,2005)。功能障礙盛行率通常是以生理、心理與社會三個面向來評估失能狀況;評估的工具主要可分為「認知評估」及「功能性評估」二種。 「功能性評估」主要以ADL慢性功能障礙表示基本自我照護能力受限,需要個人照護服務,評估工具主要有:巴氏量表、柯氏量表 (Katz) 、FIM與RDRS-z等;而IADL功能障礙表示需要社會服務方面的生活照顧,其評估工具主要有:Lawton-IADL、OARS-IADL、與DAFA等。這兩類指標是目前最常用於長期照護服務對象的認定。另外,失智人口的快速增加,認知評估量表的發展也愈來愈受重視,目前以簡短操作心智狀態問卷(SPMSQ)與簡易心智狀態量表(MMSE)最常使用(于漱等,2003;Pearson,2000;鄭文輝等,2005)。 茲舉日本對於長期照護服務對象的定義,自2000 年4月1日實施強制性社會長照保險制度(介護保險),其對於長期照顧服務對象的定義主要包括兩大類: (1) 65 歳以上的被保險老人(稱為第1號被保險人): 此指經保險人(市町村)認定為需照護或需支援狀態者。所謂需照護狀態,意指歩行或起床等日常生活動作(ADL)自己一個人動作困難而需要旁人照護;需支援狀態則是日常生活動作困難程度不至於像需照護狀態一般嚴重,但有某種程度障礙,有時必須靠旁人支援與協助者,該判定標準以「照護服務所需的時間程度」來認定。 (2) 40-64 歳中高齡被保險人(稱為第2號被保險人): 限定 15 種特定疾病1所導致的需照護或需支援狀態者,可以利用服務給付(李光廷等,2005;王增勇,2005)。 日本介護保險的資格評定分成兩階段:第一階段由受過訓練的地方政府官員至個案家中使用身體、心理評估(73項),醫療使用(12項)進行初級評估(其主要項目如表一所載),以評價護理照顧需求。第二階段為由專家組成的護理照顧需求評估委員會決定初級評估是否適當(Tsutsui & Muramatsu, 2005)。 我國行政院(2007)長期照顧十年計畫中,明確規範了我國長照服務的對象,包括: 1. 65 歲以上有ADL之老人。 2. 55 至 64 歲ADL、僅 IADL、僅認知功能障礙的山地原住民。 3. 50 至 64 歲ADL、僅 IADL、僅認知功能障礙的身心障礙者。 4. 65 歲以上僅IADL失能且獨居之老人。 至於在失能程度的界定方面,共分為三級: 1. 輕度失能:一至二項ADLs4失能者;僅IADLs5失能之獨居老人。 2. 中度失能:三至四項ADLs失能者。 3. 重度失能:五項(含)以上ADLs失能者(行政院,2007)。 在長期照護服務內容方面,我國現行長期照護相關服務項目大致包括:居家服務、居家照護、居家復健、短期或臨時照顧、日間照顧(護)、機構式服務補助(含長期照護機構、護理之家、養護機構、安養機構)、營養餐飲服務、緊急救援服務、中低收入老人住宅設施設備補助改善、中低收入老人重病住院看護費補助、中低收老人特別照顧津貼等項;依據服務地點的不同可分為居家式、社區式及機構式,另針對家庭照顧者提供喘息服務。 ,在居家照顧服務方面,自2008年四月一日起推出新制,並視2008年四月一日至2008年底為過渡期間,同意各縣市可自行決定實施新制或舊制,或新舊制並存。因此有的縣市仍持續實施舊制或新舊制並存;究其原因,最主要在於舊制照顧服務若使用時數較少,則不需「自付額」,但新制除低收入戶外,不論使用時數為何,均須付「自付額」。 參考文獻 于漱、吳淑瓊、楊桂鳳 (2003)。失智症患者的長期照護服務模式。長期照護雜誌,7(3),251-264。 王增勇(2005)。我國
詹翔霖 創業知能學習院
教你找短影音公司不踩雷的方法!
教你找短影音公司不踩雷的方法!
你別再亂找代操公司,請先把這篇看完再說! 第一步:先去學短影音課程! 🔸 沒錢? 去上 DFP 的 5 天免費線上課程(千萬別加購付費課程!)或是看看“傑少”老師的課程。 💡 小提醒:一天課程內基本學不到東西! 🔸 有預算? 直接飛中國學短影音課程,一般行情 35000 台幣左右。 我特別推薦這家重慶的短影音課程:mp.weixin.qq.com/s/Y-R… 🔸 預算再高一點? 藍蒂寇的短影音課程是全中國最強短影音結果導向的課程,真功夫就從這裡學!要報名請私訊我 🔸 想更快學會? 直接找一對一的短影音教練,時薪大概 3000-10000 元,效率一級棒! 第二步:短影音課學完後再找代操公司,才不容易被騙! 👉 你有了基礎概念,自己也許就能拍。 👉 如果真沒時間,還是可以找短影音代操公司,但一定要記住以下 2 點: 方法 1 一次找 2-3 家短影音代操公司,一定要要求先看他們成功案例有沒有跟你產業相關!記得要實際看他們案例的瀏覽數轉換率 確認好3家試拍廠商後,直接對他們說:「我先付 1 萬元,請你幫我實際試拍短影音(含企劃剪輯,拍剪成一片)」,再把三家成品拿來比較。從這三家的拍攝成品去挑選你最滿意的一家,這樣就算踩雷,最多花 3 萬元學費,不會被當大肥羊! 短影音代操市場水很深,學會基本功再找合作夥伴,才能拍出打動人心的短影音! 有問題歡迎在留言區討論,我幫你一起找出最適合的短影音拍攝結果!
林尚能 戰勝學院
Steven 社群小教室 - 如何在做 B2B 行銷時,成功留下名單
Steven 社群小教室 - 如何在做 B2B 行銷時,成功留下名單
Q:「老師,如何在做 B2B 行銷時,成功留下名單?(六)」 我:第六個,不要放棄任何留名單的機會。 假如辦一個見面會、說明會、體驗會等大家會感興趣的事,大家來了之後願意留下資料,那這些就是你的名單了。 你可以擴大能見度、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名單會在這時掌握在你手裡,你就可以透過給予贈品或分享故事的方式,提高未來消費的機會! ———————————————————— 想看更多數位社群專業文章與服務 歡迎搜尋: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常見使用BIM的軟體有哪些? 它們又有甚麼區別?
常見使用BIM的軟體有哪些? 它們又有甚麼區別?
在這個數位時代,各種BIM軟體應運而生,本文將簡單介紹一些常見的BIM軟體,這些工具涵蓋了建築、結構、MEP、土木工程等不同專業領域,為專業人士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以滿足各種項目需求。這些軟體不僅是設計和建造過程中的利器,同時也是實現數位化、智慧建造目標的關鍵一環。無論是設計師或工程師都能透過這些BIM軟體實現更好的合作、更高效的設計和更可靠的項目管理。 1.Revit: Revit是由Autodesk開發的一個強大的BIM工具,廣泛用於建築、結構和MEP(機械、電氣、管道)設計,Revit為目前最廣泛使用的BIM軟體。它能使用戶在3D立體環境檢視或編輯建築模型,並使不同團隊成員在同一建築模型上進行修正,促進協調完成作業。Revit甚至能產生施工文檔,例如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 2.ArchiCAD: ArchiCAD是由匈牙利公司Graphisoft開發的BIM軟體,它在歐洲較為廣泛使用。ArchiCAD提供的BIM編輯能處理常見的建築設計過程,包括專案協作、MEP 工程、能源分析和施工文件。和Revit不同的是,ArchiCAD擁有強大的渲染,可以輕鬆創建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呈現更具美觀價值的3D建模。 3.Navisworks: Navisworks主要功能是作為審查建築 3D 模型的軟體,也是Autodesk旗下的一款BIM建築軟體。它能讓用戶審查專案規劃的模型和數據和結果。此外它擁有三種分支產品:Freedom、Simulate 和 Manage。 (1)Navisworks Freedom為三者中唯一的免費產品,僅具3D檢視而沒有衝檢測和其他分析功能。當客戶或承包商需要查看模型時,Freedom在設計階段進行視覺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Navisworks Manage版本具有完整的功能和工具,使 Navisworks 成為整個專案審核的施工模擬和分析的完美軟體,它整合了衝突檢測、工程量計算和 5D 調度功能等。 (3)Navisworks Simulate包含除衝突偵測之外的所有管理功能,因此適合不需要衝突檢測的工作流程。 4.Infraworks: Infraworks主要是作為大型土木工程建案使用的Autodesk BIM軟體。用戶可以在Infraworks產生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模型,並附有管理詳細資料的功能。另外它還具有兼容功能,可以和 CAD、3D 模型、GIS、CityGML和衛星影像等資料進行合併。例如道路設計,Infraworks可以輕鬆生成橫截面和路邊坡度等細節。 5.BIM360: BIM 360可將建築專案資料和各種 BIM 甚至非 BIM 軟體(例如 Microsoft 365)進行整合,形成一個集中式系統的資料管理。BIM 360 透過支援不同專業領域的操作人員進行作業協作甚至文件管理,改善了從設計階段開始的施工流程。利用集中式系統資料庫的優勢,從而改進決策以降低風險,使專案能在預算範圍內按時交付。BIM 360 適合給任何 AEC 角色使用(從建築師到承包商甚至業主)。 6.OpenBuildings Designer: 以前稱作 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這是Bentley Systems底下的一個功能全面的BIM軟體,適用於建築、工程和建造項目,功能上大致與Revit相同。與之不同的是,Bentley推出了一款延伸的BIM軟體 - OpenBuildings Station Designer,專門設計鐵路以及公車站系統。 7.MagiCAD: 不同於上述各種功能性廣泛的BIM軟體,MagiCAD是專為機械、電氣和管道(MEP)設計的,這套軟體的特色在於,用戶能使用超過 1,000,000 個經過製造商驗證的智慧 BIM 物件進行設計。
頂尖國際工程顧問 【BIM頂尖】Revit知識分享平台
TA的第一課: TA是甚麼
TA的第一課: TA是甚麼
TA的名稱意涵 TA為英文Transactional Analysis的縮寫. Transactional Analysis主要翻譯為人際溝通分析. Transactional由transaction而來. Transaction是交易, 包括了一個買方與賣方, 他們彼此透過交換了某樣東西來完成一個交易. Transactional可翻譯為交易的, 在這裡引申使用就是指人際交互溝通的. 當A對B經由語言與(或)非語言的方式傳遞了一個訊息, B接收訊息後, 經由他的理解與決定, 也回傳了一個語言與(或)非語言的訊息, 這樣的一個交換的過程, 我們就稱為一個transaction. 因此, TA對於人與人之間訊息交互傳遞的分析, 也就是人際溝通分析. TA的應用與本教室目標 TA人際溝通分析是一種人格理論, 溝通理論, 也是一種心理治療理論, 可系統性地協助個人成長與改變. TA的應用相當廣泛, 從教育領域, 組織應用, 個人成長, 到心理治療等. 在本教室, 我們將著重在介紹TA基本理論以及以職場情境應用, 透過職場溝通與個人困擾的案例, 進行TA的分析解說與練習, 以期達成提升自我認識以及促進人際溝通的目的. TA對我的魅力 自我高中時期對心理學萌生興趣以來, 雖不到專研程度, 也算持續有所接觸, 但對心理學總是感到一種與日常生活無法融入的距離感. 直到前幾年無意間接觸到TA, 其最吸引我的特點在於, 有別於其他心理學著重在難以觀察與衡量的內心精神狀態, TA發展出一套可經由外顯行為觀察的方式, 讓個體能夠經由行為觀察來判斷當下自己與他人的內在自我狀態. 這一點能夠非常有效地降低盲目我 (周哈里窗: 別人知道但我不知道的自己), 並基於一個客觀可衡量的行為描述, 來核對彼此的認知, 大大提升對自己的覺知與認識, 當然也就能夠協助促進有效的人際溝通, 改善人際關係等. TA的哲學基礎 TA的創辦人是艾瑞克.伯恩. 他提出了TA的三個哲學假設: -人都是好的 -每個人都有思考能力 -人們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而這些決定是可以被改變的 “人都是好的”的基本假設, 與人性本善是接近的概念, 這也符合我個人的哲學主張. 這個基礎假設可說是TA裡最重要的觀念. 第二, 每個人都有思考能力, 除非是大腦受到損害, 否則是能夠思考並在能考量的範圍中為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的. 第三, 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決定, 並且根據眼前的人生隨時重新檢視自己所遭遇的問題, 重新為自己做出選擇與決定. PAC理論 TA也被稱為PAC理論, 指的就是由Parent, Adult, and Child這三種自我狀態字母縮寫所構成的自我狀態模型, 也是人格理論的部分. PAC理論的運作是, 每個人內心都存在著三種自我狀態, 我們會根據當下內在自我狀態來回應外部環境刺激. 當一個人處於父母自我狀態時, 將展現出從父母或重要他人身上所學習到的行為, 想法, 或感受. 有時我們會突然被自己所說的某句話嚇倒, 並驚呼, “天哪! 我講這句話的時候簡直跟我爸/媽一模一樣!” 這一套行為, 想法, 或感受, 是從他人身上複製過來的, 並非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所習得, 也不是完全根據當下自己的判斷而反應. 當一個人處於兒童自我狀態時, 他彷彿回到過去兒時某個熟悉的場景, 又重新經歷並展現了當時的行為, 想法, 或感受. 例如當工作會議遲到, 被主管問到”你今天怎麼遲到了?” 你突然間低頭, 手心冒汗, 不發一語, 好像回到過去上學遲到被老師質問的場景, 緊張得不得了…. 那你就是處於兒童自我狀態中. 兒童自我狀態是你過去曾經發生過的經歷, 是你的過往, 但仍不是基於此時此刻的回應. 因此, 若是能以成人自我狀態來做回應的話, 那你應該可以回答, ”抱歉, 會議前我臨時先處理另外一件事情, 原本估計不會耽誤到的, 但還是遲了5分鐘, 我下次會注意!” 於是就能繼續會議的進行了. 處於成人自我狀態的你, 基本上就是基於事實以及當下的想法感受, 產出相應的行為作為回應. TA的目標 TA的目標簡單說起來, 就是發揮身為一個成人所能夠動用的所有資源來解決問題. 成為一個自主的成人, 能夠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 能夠自發地行動, 能夠與人親密.
Jewel黃微 黃微的TA溝通分析教室
結構柱和建築柱的基本介紹
結構柱和建築柱的基本介紹
結構柱和建築柱是建築領域中兩個具有重要角色的元素,它們既有功能性的結構支持作用,同時也在建築的外觀和風格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建築的設計不僅僅是結構的配置,還包括了藝術和美學的考量。在這個複雜的設計過程中,結構柱和建築柱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這兩者之間雖然有著相似之處,但在功能和設計上卻存在著顯著的區別。以下是對這兩種柱子的深入介紹: 1. 結構柱(Structural Column): 結構柱是建築結構系統中的一部分,用於支撐和傳輸建築物的荷載。這種柱通常是由結構工程師設計的,具有特定的尺寸和荷載能力。在Revit或其他BIM軟件中,結構柱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結構元素: 用於支持樓板、樓梯、屋頂等結構元素的荷載。 結構分析: 通常會參與結構分析,以確保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BIM屬性: 具有與結構相關的BIM屬性,如結構材料、斷面積、高度等。 2. 建築柱(Architectural Column): 一般柱更多地是建築設計和外觀的一部分,它們可能在建築物的外觀中起著裝飾或設計的作用。這種柱通常由建築師或室內設計師添加,其目的是更好地配合建築風格,並可能不參與結構支持。在BIM軟體中,一般柱可能具有以下特點: 裝飾用途: 用於提供建築物外觀的裝飾性支持,可能並不直接參與結構。 外觀設計: 具有更多的外觀設計自由度,可以更靈活地滿足設計需求。 BIM屬性: 可能包括與建築風格和裝飾有關的BIM屬性,如材料、高度、直徑等。 總體而言,結構柱和一般柱在BIM中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它們的功能和參與建模的角色上。結構柱是建築的結構元素,而一般柱更多地是為了滿足設計和裝飾需求。
頂尖國際工程顧問 【BIM頂尖】Revit知識分享平台
Palantir:數據的煉金師: 將資料化為黃金價值,幫你快速找到決策答案
Palantir:數據的煉金師: 將資料化為黃金價值,幫你快速找到決策答案
🔍 Palantir 是什麼? 如果把資料比喻成「金礦」,那麼 Palantir 就像是一台 超級礦機。 它能把看似雜亂的數據,挖掘出隱藏的關聯,讓決策者快速找到答案。 想像一下,你是一家大公司的老闆,每天面對著來自四面八方、如雪片般飛來的數據:銷售報表、客戶資料、供應鏈庫存、甚至是社群媒體的輿情。這些數據就像一堆雜亂無章的樂高積木,你就算花上一整天也拼不出一個完整的模型,更別說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線索。 這時,Palantir 就像一位擁有超能力的數據建築師,它能將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數據,像施展魔法般地串聯起來,並透過視覺化介面,將複雜的數據關係呈現在你眼前。這不僅僅是把數據變成圖表,它更像是在為你打造一個互動式的「數據地圖」,讓你可以在上面自由探索、挖掘,甚至預測未來的趨勢。 Palantir 最早因為被 CIA 和美國國防部使用 而聞名,用來追蹤恐怖份子與情報分析。後來,它的應用逐漸擴展到 企業與政府部門,幫助解決複雜的商業與社會問題。 🚀 它能做什麼?(專業工作者視角) 對於專業人士來說,Palantir 不只是「數據分析」,而是一個 決策支援平台,常見的應用包括: - 供應鏈管理 讓跨國企業即時掌握物流瓶頸,預測風險,確保不斷貨。 - 金融風險控制 銀行可以透過 Palantir 把不同來源的交易資料拼起來,快速找出異常行為。 - 醫療研究 在疫情期間,Palantir 幫助各國政府追蹤疫苗分配與病患數據。 - 企業決策優化 從產品銷售數字、用戶行為,到內部成本結構,全部能在 Palantir 平台上串接,讓主管看到一個「全景儀表板」。 💡求職者不可不知的 Palantir 職場趨勢 對於正在尋找職涯方向的求職者來說,理解 Palantir 不僅能讓你增加談資,更能讓你預見未來的職涯趨勢。 - 數據分析師: 傳統的數據分析師可能專注於單一工具,但未來企業更需要能跨領域、跨部門整合數據的人才。熟悉 Palantir 這類平台能證明你具備「全局觀」的數據思維。 - 產品經理(PM): 懂數據的 PM 才是好 PM。如果你能將 Palantir 的功能應用到產品開發上,例如用它分析用戶行為來優化產品體驗,你的價值將遠超一般 PM。 - 商業顧問: 商業顧問的核心在於解決問題。而 Palantir 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洞察能力,能幫助顧問更快速、更精準地診斷企業問題,並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 ========= 總結來說Palantir 不只是頂尖企業和政府用的「黑科技」,它的核心價值是:把複雜數據轉化成清晰的決策洞察。 無論你是專業工作者,還是想在求職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新鮮人,理解 Palantir 背後的思維模式,都能幫助你提升價值。 產品網址:https://www.palantir.com/
Trulli Wu PM好同學
【勤做考古題006】03:職涯諮詢輔導
【勤做考古題006】03:職涯諮詢輔導
☆有關就業服務人員在協助已畢業之青少年求職者時,常運用的職業適性心理測驗種類中,下列何者較為不適當? (1) 人格測驗量表 (2) 價值觀量表 (3) 職業興趣量表 (4) 大學科系興趣量表 ☆職業探索量表測驗結果最高分為SCA組型,則組合的主要職業類別中,下列何者是比較能代表SCA的職業類別? (1) 公關行銷 (2) 程式設計師 (3) 文獻檔案 (4) 法律行政 ☆人格測驗可測出 (1) 工作氣質 (2) 工作能力 (3) 工作價值觀 (4) 工作興趣 ☆下列何者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發行的「我喜歡做的事職業興趣探索量表」之12項職類代表的名稱? (1) 會計助理人員 (2) 銷售人員 (3) 保全 (4) 社工諮商師 ☆欲探索個人適合的工作或發現個人的工作潛力時,可藉助 (1) 人格測驗 (2) 性向測驗 (3) 成就測驗 (4) 興趣測驗
Jomei 【乙級就業服務技術士】考照共學團
【最新】AI應用規劃師證照解析:誰適合考?有什麼優勢?
【最新】AI應用規劃師證照解析:誰適合考?有什麼優勢?
AI 技術快速滲透各行各業,為了讓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掌握 AI 應用能力,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2025年推出 AI 應用規劃師能力鑑定證照(初級與中級)。該證照不僅能提升職場競爭力,也能幫助企業找到適合的 AI 人才。本文將帶你快速了解這兩張證照的特色、優勢、差異,以及適合的報考對象。 證照特色與優勢 1. 政府認證,企業認可度高:由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主導,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擁有高公信力。 2. 對應不同領域需求:初級證照適合非技術背景人士,中級證照適合 AI 技術專業人士。 3. 提升職場競爭力:幫助考生掌握 AI 技能,提高職場價值與薪資成長機會。 4. 學以致用,提高工作效率:透過 AI 工具應用,幫助工作自動化,提高生產力。 初級 vs. 中級:考試重點與適合對象 ✅初級 AI 應用規劃師(適合文組、非資工專業人士)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056 目標:幫助非技術背景人士學習 AI 工具應用,提升職場競爭力。 考試重點: • 人工智慧與資料處理基本概念 • 機器學習、鑑別式 AI、生成式 AI 基礎 • AI 工具應用於工作,如:報表生成、文稿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適合對象:上班族、行政人員、行銷、企劃、管理職等 初級證書:永久有效,可作為 AI 入門技能證明。 🟡初級線上模擬試題 https://nabi.104.com.tw/assess/6c2efe0a-8456-4694-bdc3-a1813f66ee19 ✅中級 AI 應用規劃師(適合 IT、資通訊專業人士)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057 目標:培養能夠 協助企業導入 AI 的技術專業人才。 考試重點: • 演算法、物聯網架構設計 • 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 • 自然語言與音訊處理 • AI 導入評估規劃與風險管理 適合對象:AI 工程師、數據科學家、軟體開發人員、IT 技術專家 中級證書:有效期 5 年,需累積 48 小時 AI 相關訓練或工作經驗 以換證,確保技能持續精進。 🟡中級線上模擬試題 https://nabi.104.com.tw/assess/0b1426fe-7c6c-4138-a059-f59400d7eebe 為什麼要考 AI 應用規劃師證照? ✅ 文組人士也能掌握 AI,提升職場競爭力 ✅ 技術專業者獲得 AI 進階能力,助企業數位轉型 ✅ 政府認證,企業高度認可,提升就業與升遷機會 無論你是 AI 初學者,還是希望在 AI 領域深入發展的技術專業人士,AI 應用規劃師證照 都將是你的最佳職場加分利器,幫助你迎接 AI 時代的挑戰!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19ba2cdd-5ae1-44a0-a975-01f989c92691
104學習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換工作不能只談薪水! 8個不可不談的福利 (一)
換工作不能只談薪水! 8個不可不談的福利 (一)
(歡迎關注威廉愛講的教室) https://nabi.104.com.tw/room/10047711 努力工作累積經驗, 一步一步往自己理想的工作邁進, 是件幸福的事, 除了改履歷, 面試之外, 找工作很重要的一環是談Compensation/Package (薪酬), 為什麼不說薪水呢? 因為工作能得到的, 除了經驗和薪水, 還有很多的福利, 有一些是公司制度裡會有的, 但也有很多是需要去要求和去談的, 如果你不知道, 換新工作的時候可能就吃虧了! 當然我們今天談的不包括像Facebook, Google, 微軟這種福利比較誇張的公司, 但就是以一般工作來說, 有很多福利是需要去談的. 那麼, 換工作時, 要談的薪酬和福利有哪些呢? 1. 薪水和獎金 在大部份的工作裡, 薪水還是佔了最重要的一環, 所以把薪水談清楚很重要. 換工作的時候, 薪水要怎麼談以及薪水要增加多少才值得換工作, 這個我會另外有一篇文章做分享, 但光從談薪水的角度來說, 要注意的是, 公司給你的數字, 是月薪還是年薪, 通常我會建議兩個都問, 因為每個公司給薪水的方式都會稍微不同, 有的是13薪或14薪, 也就是一年給14個月, 但第13或14個月, 要做滿一年才有, 或是做到年底才有, 所以這個會影響到年薪的計算方式. 在國外或是外商, 會有所謂的On-target Earning, 指的是達成100%目標的時候, 公司給多少薪水和獎金, 這個對做業務的人來說特別重要, 對於非業務的工作來說, 就是要看除了13/14薪之外, 公司有沒有保證年底的獎金, 或是不保證, 然後獎金和13/14薪是不是分開的, 或是一起的, 這些都要問清楚, 不然有時候會進了公司才發現跟原來談的不一樣. 薪水是工作的主要原動力, 如果薪水沒有談好, 會對工作動力有很大的打擊, 這對個人與公司都不是好事, 所以一定要問清楚. 關於業績獎金, 也要問清楚計算方式, 以及給的時間, 是每個月給, 每個季度給, 還是另外其它的方式, 給的時間也很重要 - 是在每個月結束後一週, 或是每個季度結束後一個月... 等等. 這些在面試的最後一輪都可以仔細的問, 不需要不好意思. (待續)
蔡威廉 威廉愛講-外商職涯發展教室
什麼是MVP (最小可行產品),產品開發策略之一!PM不可不知
什麼是MVP (最小可行產品),產品開發策略之一!PM不可不知
MVP 是 "Minimum Viable Product" 的縮寫,中文通常翻為「最小可行產品」或「最小可行性產品」。MVP 是產品開發中的一種策略,其目的是在投入最少資源的情況下,製作出具備核心功能的產品,以便於早期驗證市場需求和用戶反饋。這種方法有助於企業迅速了解產品是否有市場,並根據反饋進行改進,從而減少風險和開發成本。 【MVP 主要特點】 1. 核心功能:只包含產品的基本和必需功能,足以解決目標用戶的主要問題。 2. 快速推出:快速進入市場,以便盡早獲得用戶反饋。 3. 迭代改進:根據用戶反饋和市場需求,逐步添加新功能和進行優化。 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於初創企業和創新產品的開發,因為它允許企業在投入大量資金和時間之前,測試和驗證其假設和商業模式。 【與PM密不可分】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產品)和PM(Product Manager,產品經理)之間有密切的關係。產品經理在MVP的開發和推廣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具體來說,產品經理負責以下方面: 1. 需求分析:產品經理需要了解市場需求和用戶痛點,確定MVP的核心功能,以滿足基本需求並提供價值。 2. 優先級設定:根據市場調查和用戶反饋,產品經理需要決定哪些功能是MVP中必不可少的,哪些可以延後到後續版本中實現。 3. 產品規劃:產品經理負責制定產品路線圖,確定開發時間表和資源分配,確保MVP能在預定的時間內交付。 4. 跨部門協作:產品經理需要協調開發團隊、設計團隊和市場團隊,確保各部門在同一方向上努力,共同推動MVP的開發和上市。 5. 用戶反饋收集與分析:MVP發布後,產品經理需要收集用戶反饋,分析數據,了解用戶對產品的滿意度和需求變化,為後續產品迭代提供依據。 6. 迭代改進:根據收集到的反饋,產品經理需要持續優化產品,添加新功能和修正問題,以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和產品價值。 總之,產品經理在MVP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從需求分析到產品發布,再到持續改進,始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工作直接影響到MVP能否成功驗證市場需求,並為產品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特斯拉獲利了,可以發股利嗎?
特斯拉獲利了,可以發股利嗎?
問題探索: 1.反虧為盈的特斯拉,可以發股利了嗎? 2.投資人投資是為了獲得股利收入,該注意的關鍵? 3.何謂股利政策? 一、什麼情況下公司可以發股利呢? 公司一定要賺錢! 一定要賺錢! 一定要賺錢! 其實可以理解,若公司虧損,還發放股利,就代表是拿股本來發。 舉例如下: 例一:某股東X1年投入資本1000萬元,創立了甲公司,於X1年開始做生意,甲公司X1年獲利200萬元,請問公司賺錢了,可以發放股利嗎? 例二:某股東X1年投入資本1000萬元,創立了甲公司,於X1年開始做生意,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請問公司可以發放股利嗎? 例三:某股東X1年投入資本1000萬元,創立了甲公司,於X1年開始做生意,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X2年公司獲利了,賺500萬,請問公司賺錢了,可以發放股利嗎?可以發500萬股利? 解答: 例一:甲公司X1年獲利200萬元,依公司法之規定,公司先提撥10%,為200萬元*10%=20萬元為法定盈餘公積,200萬元-20萬元=180萬元,180萬元則是可分配金額,公司可以發放股利給股東。 例二: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則甲公司是不可以發放股利的,因為公司虧損,還發放股利,等於是拿股東的股本來發,則會影響公司之資本。所以投資的公司若是虧損狀態,有很大的機會股東是無法拿到股利的,除非以前年度有未分配之盈餘可分配。 例三:甲公司X1年虧損200萬元,X2年公司獲利了,賺500萬,公司賺錢可分配股利,但沒忘了要先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次提10%法定盈餘公積後,賸餘金額才可以決定是否分配,即500萬-200萬-(300萬%*10%)=270萬元,即是可分配金額。 公司法232條規定: 公司非彌補虧損及依本法規定提出法定盈餘公積後,不得分派股息及紅利。 公司無盈餘時,不得分派股息及紅利。 公司負責人違反第一項或前項規定分派股息及紅利時,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六萬元以下罰金。 二、特斯拉賺錢了,股東可以拿到股利收入嗎? 特斯拉於2020年開始獲利,約7.21億美金,是不是可以發股利,這時我們要先看懂並列為四大報表之一的權益變動表。 特斯拉因前期投入非常的研發成本,商業模式至近年成熟、穩定,開始量產。直至獲利,但別忘了,多年前的特斯拉一直處於虧損。權益變動表上有一欄位為累積虧損,2020年1月1日該累積虧損為60.83億美金,代表在2020年以前特斯拉已虧損60餘億美金,2020年公司獲利7.21億美金,所以特斯拉應先彌補以前年度之虧損,直至該累積虧損金額被完全彌補,才可以開始發放股利。至2020年12月31日累積虧損金額尚有53.99億美金。想拿到特斯拉股利的股東們,要再等等哦! 三、何謂股利政策? 試問有人規定,公司賺的錢一定要全數分配給股東呢? 答案是沒有。 公司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分配?分配多少?即為公司的股利政策 例:台積電股利政策為穩定且持續增加 2018年每股盈餘13.54元,發放股利8元,股利支付率為59.08% 2019年每股盈餘13.32元,發放股利10元,股利支付率為71.32% 2020年每股盈餘19.97元,發放股利10元,股利支付率為50.07% (資料來源JET資料庫) 結論:公司賺了錢可以發放部分股利,部分保留為日後建廠、買設備使用。投資時別忘了先看看公司是否可不可以發放股利哦!才不會等到天荒地老也沒等到股利收入。 百大會計師事務所 蔡淑惠會計師
蔡淑惠 輕鬆學財報,看財報說故事!
Google 官方「數位人才探索計畫」開始報名! AI 時代,數位力就是你的職場競爭力!
Google 官方「數位人才探索計畫」開始報名! AI 時代,數位力就是你的職場競爭力!
AI 趨勢襲捲全球,身處快速變化的新時代,你想提升技能卻苦無適合的資源嗎?還是擔心自己缺乏相關技術背景和產業知識?Google 台灣官方培訓課程「數位人才探索計畫」正是精進自我的最佳利器,不但讓你掌握 AI 優勢,更能輕鬆提升職場競爭力! Google數位人才探索計劃:報名已截止 - 數位浪潮風起雲湧 職能轉型加速前行 工作模式不斷革新,人工智慧和人類的協作將成為職場新模式。各行各業積極導入 AI 進行優化,學會善用 AI,能幫助提升生產力與效率,更能激發創意。AI 融入生活各個面向,帶來便利與創新,成為未來關鍵技術。 各界皆認同 AI 為現代運算基石,能為個人和企業創造價值。首先,AI 可以自動化處理工作流程、消除人工錯誤、執行重複性任務、提高生產力。更重要的是,AI 是激發創意的最佳催化劑。快速分析大量資料的能力,加上可融入腦力激盪的特性,往往能協助人類加速創意生成,為研究與開發帶來突破。 無論是新世代學生或是思考轉換跑道的求職者,不斷學習新技能、快速適應新環境、熟練運用 AI 工具,將能大幅提升職場競爭力,拓展職涯發展。Google 台灣官方連續五年推出的培訓課程「數位人才探索計畫」正是你在職場精進數位技能的最佳幫手。這項自 2020 年以來推出的計畫,為學員安排系統性又實用的課程,迄今已經幫助數百家企業媒合與培訓數位人才,許多在學學生與在職者因此大幅提升數位專業能力,成為最搶手的人才。 - 世界級課程抓住AI浪潮 2024 Google 官方再次把數位人才探索計畫帶進台灣,是一項世界級的培訓課程,針對不同背景的台灣人才,提供免費的線上數位技能培訓。Google 規劃了細膩完整的學習路徑規劃,無論你是即將入職場的學生或考慮轉換跑道的在職者,都能在短時間內具備實用知識,為履歷大大加值。 此計畫提供「數位行銷」和「Google Cloud」兩大領域課程,學習歷程分為線上自學和講師指導兩個階段,學員可以照自己的進度完成,不但全程免費學習,還能獲得結業證書。 Google 因應最新趨勢,今年特別新增 AI 應用與開發課程,涵蓋生成式 AI、大型語言模型、負責任的 AI 技術等,讓參加學員在 AI 浪潮中站穩腳步。 - 數位行銷雲端工程兩大學程豐富紮實 在「數位行銷」學程方面,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透過最獨到的廣告見解,強化學習者的基礎數位廣告能力,並提供時下最熱門的 GA4 數據與邏輯思維訓練。 第一階段的線上自學課程中,Google 安排了數位行銷及數據分析課程,包括:Google Ads 搜尋廣告認證,讓學員能夠建立及改進 Google 搜尋廣告;Google Analytics (分析) 認證,幫助學員運用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4,培育洞察資訊及制定行銷決策的能力;AI 技術輔助高效廣告認證,學員可以了解 Google 跨管道 AI 解決方案的重要性,並學會如何建立及調整這類廣告活動來達成目標。完成第一階段課程後,只要在官方 LINE 提交線上自學認證,審核通過後即可參加第二階段的總整課程,今年 Google 台灣首度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合作推出 AI 應用課程。 越來越多事物只存於雲端和網路上,「Google Cloud」學程則聚焦於雲端與網路技術,提供系統串接、訊息流通優化方案,並結合最新生成式 AI 開發內容,為學員培養出最紮實的技術。 第一階段線上自學課程涵括 Google Cloud Computing Foundations、生成式 AI 開發者入門課程,Vertex AI、 使用 PaLM 進行提示設計、使用 Model Garden 探索及評估模型等內容。完成第一階段課程後,只要在官方 LINE 提交線上自學認證,審核通過後即可參加第二階段精彩的總整課程。今年 Google 邀請到曾開發數百萬下載百大億數據流量網路服務的 cacaFly(聖洋科技) CTO 吳振和授課,將所學的理論結合實戰應用。 - 擁有 Google 數位證照 職場競爭力翻倍 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自 2020 年推出以來,一直都是追求數位能力的年輕求職者的最夯話題,2022 年有 97% 的學員認為參加計畫後,有效提升了數位實力,2023 年也有 88% 的學員認為參加計畫對於求職大有幫助。 在熱門的社群網站上,許多年輕人分享自己參與數位人才探索計畫的心得。前兩年參加過數位行銷學程的一位學員就說:「感受到計劃設計與流程都非常用心且循序漸進…真心推薦給對數位行銷、廣告投放領域有興趣的新鮮人,或是想要了解 Google 廣告運作、網頁流量、GA 操作等的人。」 除了讓求職者的數位能力倍增,學員只要完成課程、通過測驗就可獲得結業證書,對求職者履歷有著明顯的加分效果,新鮮人更有機會贏在求職的起跑點上。 - 104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在競爭激烈的求職戰場上,「有證照」的求職者平均每月會獲得11.3次面試邀約,比起「沒有證照」的求職者獲8.4次面試邀約,高出了 34.5% 的面試機會。 104的分析也發現,企業刊登職缺招募人才時,最希望求職者具備的四大條件分別是工具、技能、語文、證照。其中,企業徵才強調證照的比例不斷上升,而在數位優先、AI 正夯的時代,數位領域相關證照,更被企業視為最能快速上手的即戰力。 目前正值畢業季節,大批社會新鮮人正準備前進職場,以數位行銷的領域來說, 104人力銀行的調查便發現,Google Analytics 認證是求職 CP 值最高的熱門證照之一,在求職時大大加值。 - 年年萬人參與 帶著新技能前進職場 企業和員工的肯定,加深 Google 繼續推動數位人才探索計畫的決心。Google 一直很在意職場上的專業人士或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是不是能夠擁有業界需要的數位技能,所以從 2020 年起推出了數位人才探索計畫,過去四年已經有超過四萬名學員參加。2024 年計畫開跑才短短一個月已經超過一萬名學員報名參加了。 Google 台灣從疫情期間推出數位人才探索計畫到今年在學程中新增 AI 應用及開發技能培訓,目的是要協助台灣的學生、求職者和在職人士獲得最即時且實用的數位技能;我們很榮幸每年都看到上萬人報名這個計畫,帶著新的技能回到職場,加速台灣產業的數位轉型及透過 AI 取得優勢。 - 2024 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點我看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rCRlPayL0&t=1s 點我立即報名: 報名已截止
Chris 每日推薦一堂課
別讓英文力卡關!多益700分已是職場新門檻
別讓英文力卡關!多益700分已是職場新門檻
越來越多企業在徵才時,將英文能力列為基本條件,尤其是 TOEIC 多益成績。英文能力不再只是履歷上的加分項目,而是你能否踏入理想企業的隱形入場券 。這篇文章將揭露多益700分背後的職場新標準,以及如何讓你從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多益成績,為什麼重要?】 TOEIC 多益是全球廣泛採用的英文檢定之一,在台灣同樣受到重視。不僅超過百所大學將多益列入入學加分項目,近 40 間大學更直接將其設為畢業門檻。 企業方面,104 職缺數據顯示,主管與專業職中,有超過一半要求具備英文實力。而其中若有附上多益成績,往往能幫助履歷更快被看見。 特別是多益分數達到 700 分以上者,獲得面試邀約的機率平均可提升 20% 以上。 【哪些職缺最重視英文?】 根據統計,以下職類對英文能力的要求較為明確: • 貿易相關工作中,有超過 8 成標明需具備英文能力 • 生技與醫療研發類,英文要求佔比約 64% • 專案與產品管理職務,也有超過 6 成強調英語能力 這些職位常涉及國際溝通、文件處理、會議參與,對英文聽說讀寫的實力要求更為實際。 【想增加錄取機會,先了解自己的程度】 如果你正在尋找的是需要英文條件的職缺,不妨先花幾分鐘檢測自己的英文實力。透過簡單測驗,就能快速了解目前的程度,作為是否進一步進修或報考證照的依據。 👉【點我免費做英文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toeic 測驗後若沒達到標準,有哪些資源能幫助我補強? ▶️破35萬次瀏覽,NEW TOEIC 新多益線上高分速成班 https://nabi.104.com.tw/course/tibame/9cd8f1a1-2dd7-434f-a13c-79932a5cb4fe ▶️更多英文課程推薦 https://nabi.104.com.tw/nabisearch/course?keyword=%E8%8B%B1%E6%96%87
104學習 證照學習熱門QA整理
全面解析新興 AI 人才「AI架構師」:工作內容、所需技能、薪水及未來發展
全面解析新興 AI 人才「AI架構師」:工作內容、所需技能、薪水及未來發展
在這個AI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AI架構師成為了企業成功的關鍵角色之一。你是否對AI架構師的工作內容、所需技能、薪水以及未來發展感到好奇?這篇文章將為你全面解析,幫助你了解如何成為一名成功的AI架構師,並在這個領域中脫穎而出。 ▍AI 架構師是什麼? AI架構師是一種專門設計和構建人工智慧(AI)系統的專業人士。隨著AI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AI架構師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整合不同的AI技術,確保系統在實際應用中運行流暢,從而幫助企業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AI 架構師工作內容 AI架構師的工作內容非常多樣化,以下是一些主要職責: ● 系統設計與架構:AI架構師需要設計和規劃AI系統的整體架構,確保各組件之間的協同運作,達到最佳性能。 ● 技術選型:選擇合適的技術和工具來實現AI解決方案,包括機器學習框架、數據庫、雲平台等,這對於AI系統的成功至關重要。 ● 模型開發與部署:AI架構師參與AI模型的開發、訓練和部署,確保模型在生產環境中運行良好,並達到預期的效果。 ● 跨部門協作:AI架構師需要與數據科學家、軟體工程師、產品經理等團隊成員緊密合作,將AI技術應用到具體產品或服務中,實現企業目標。 ● 技術指導與培訓:他們還需要指導團隊成員了解和使用AI技術,並組織相關的培訓活動,提高整個團隊的技術水平。 ● 性能監控與優化:持續監控AI系統的性能,進行必要的優化和改進,確保系統穩定運行,並能夠適應業務需求的變化。 ▍AI 架構師所需技能 成為一名成功的AI架構師需要具備多方面的技能,以下是一些必備技能: ● 數學和統計知識:理解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算法的基本原理,這是進行AI系統設計和開發的基礎。 ● 編程技能:精通Python、R、Java、C++等編程語言,尤其是Python在機器學習中的應用,這有助於開發和實現AI模型。 ● 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框架:熟悉TensorFlow、PyTorch、Keras等常見的框架,這些工具能夠幫助AI架構師高效地開發和訓練模型。 ● 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能夠使用SQL、Pandas等工具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這對於數據驅動的AI項目來說至關重要。 ● 系統架構設計:具備設計和構建大規模分佈式系統的經驗,這有助於構建穩定且可擴展的AI系統。 ● 雲平台:熟悉AWS、Google Cloud、Azure等雲平台的使用,這能夠為AI系統提供可靠的運行環境。 ● 問題解決和創新能力:能夠快速解決技術問題,並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這對於應對AI領域的不確定性和挑戰非常重要。 ▍AI 架構師薪水 AI架構師的薪水根據地區和經驗水平會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大致的數據: ● 美國:AI架構師的年薪範圍大約在12萬美元到18萬美元之間,高階人才甚至可以達到20萬美元以上。 ● 台灣:AI架構師的年薪範圍約在150萬新台幣到250萬新台幣之間,具備豐富經驗和專業技能的AI架構師可以獲得更高的薪資。 ▍AI 架構師發展 AI架構師的未來發展前景非常光明,隨著AI技術的不斷進步,AI架構師的角色將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的發展趨勢包括: ● 持續學習新技術:AI技術日新月異,AI架構師需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最新的技術和方法,以保持競爭力。 ● 專業領域深化:AI架構師可以在某些專業領域(如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深入發展,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從而提高自己的市場價值。 ● 跨學科合作:與其他學科(如生物學、物理學等)合作,推動AI在更多領域的應用,這將為AI技術開拓新的應用場景和市場。 ● 領導職位:隨著經驗的積累,AI架構師可以升任技術總監、CTO等更高層次的領導職位,負責整個企業的技術戰略和發展。 AI架構師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職業,對於那些熱愛技術和創新的人來說,是一個非常理想的發展方向。如果你對AI技術充滿熱情,並且具備相關的技能,那麼AI架構師將是一個值得追求的職業目標。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你更好地了解AI架構師的工作內容、所需技能、薪水以及未來發展,並為你的職業規劃提供參考。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