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小客車/計程車及小貨車司機

小客車/計程車及小貨車司機
更多
月薪中位數
$4萬
年資 3-5 年
資料搜集中...
年資 10 年以上
小客車/計程車及小貨車司機 都在看
說出來讓日本人感覺超有禮貌:5 句到日本旅遊必學的禮貌句子!
說出來讓日本人感覺超有禮貌:5 句到日本旅遊必學的禮貌句子!
日本作為一個文化悠久的國家,禮貌在社交互動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不論是在餐廳點餐、與當地人問路,還是購物結帳,適當使用日文禮貌用語,不僅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尊重,還能讓你自己融入當地文化,旅程更加愉快。以下,我們將介紹幾個在日本旅行中經常會用到的日文禮貌句子,讓你不再因為語言障礙而感到困擾。 ▍すみません:引起注意與表達歉意的萬用句 「すみません」是你在日本旅途中最常使用的句子之一,這句話可以用來引起別人注意、道歉或者表達感謝。例如,在餐廳叫服務生時,你可以說「すみません」來讓他們注意到你;在人群擁擠的地方,不小心撞到別人時,也可以使用這句話來表示歉意。此外,在購物結帳時,對店員說「すみません」也能表達你的感謝之意。 ▍いただきます:用餐前表達感謝之意 「いただきます」是一句在用餐前表示感謝的禮貌用語,這句話的意思接近於「我開動了」,用來感謝食物以及準備這餐的所有人。當你在日本的餐廳用餐時,說出這句話不僅能夠表達你的感激,還能展現你對日本飲食文化的尊重,這會讓你的用餐體驗更具意義。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用餐後的感謝 用餐結束後,你可以說「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來表達對餐點的感謝,這句話的意思類似於「謝謝你的款待」。無論是在餐廳用餐後,還是在朋友家享用完飯菜後,使用這句話都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禮貌與感激之情。這句話也能為你和對方留下良好的互動印象。 ▍お会計お願いします:結帳時的實用句 當你在日本的餐廳或咖啡館用餐完畢,想要結帳時,可以使用「お会計お願いします」,意思是「請結帳」。這句話能讓服務生知道你已經準備好要付錢並離開,既表達了你的禮貌,也讓結帳過程更為順利。 ▍これは何ですか?:詢問不明物品 旅途中你可能會遇到不熟悉的食物或商品,這時候「これは何ですか?」就派上用場了,這句話的意思是「這是什麼?」。使用這句話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當地的文化和產品,同時也展現了你對日本的好奇心和學習態度。這樣的互動不僅能增加你的知識,也能讓當地人對你的尊重與友善有更深的認識。 學習和使用這些簡單的日文禮貌句子,不僅能幫助你更順利地度過日本之旅,還能讓你與當地人之間的互動更加愉快。這些句子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能顯示出你對日本文化的尊重,也能讓你在與當地人溝通時避免誤會和尷尬。因此,無論是初次前往日本的遊客,還是經常拜訪的旅人,掌握這些基本的日文禮貌用語,將會為你的旅程增添不少亮點。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自學日語之路,一起考過日檢吧 🌱】讓你的日語學習之路更加順利!
知識貓星球 自學日語之路,一起考過日檢吧 🌱
軟體工程師必修!要會Java還是JavaScript?看你想走哪條路
軟體工程師必修!要會Java還是JavaScript?看你想走哪條路
最近網路上流傳梗圖,針對軟體工程師一定要兼具「Java&Java Script」嗎?小編來回答,其實兩者是不同程式語言,身為前端、後端以及全端工程師,開發領域不同,相對使用的程式語言也會不一樣!!!
 #身為「後端開發工程師」 專注於後端開發,特別是在大型系統或企業應用中,「Java」會成為非常重要的技能。Java 以其穩定性、可擴展性和跨平台性,被廣泛用於後端服務、企業級應用、金融系統以及Android應用開發。如果你是後端開發人員,熟練掌握 Java 是相當有利的。 而「JavaScript」在後端領域的應用相對較少,但隨著Node.js的崛起,它也逐漸被用於後端開發,尤其是在處理輕量級、高並發應用時。如果你的公司使用Node.js技術,了解 JavaScript 也會非常有幫助。 #身為「前端開發工程師」 如果你的主要工作是前端開發,那麼「JavaScript」是必須的。JavaScript 是網頁互動和動態內容的基礎,現代的前端框架如React、Vue.js和Angular都是基於 JavaScript 開發的。無論是製作網頁應用還是提升用戶體驗,JavaScript 都是前端工程師的必備技能。 對於前端工程師,掌握 Java非必要,除非你需要參與後端的工作或處理涉及 Java 的全棧項目。 #身為「全端工程師」 作為全端工程師,兩者都需要熟練掌握。你可能會在前端使用 JavaScript 來開發動態網頁,然後在後端用 Java 或 Node.js 搭建伺服器和處理業務邏輯。熟悉這兩種語言將使你在不同技術堆疊中自由切換,滿足多元化的開發需求。 是否需要同時掌握 Java 和 JavaScript?取決於你從事的專業領域。
知識貓星球 工程師,職場交流區 👩‍💻
被留下的那個人,也在職場裡受傷 ​
被留下的那個人,也在職場裡受傷 ​
每次有人離職,辦公室總會多出一些情緒。 有人鬆口氣、有人紅著眼眶,也有人默默收拾心情,繼續坐回自己的位置。 而那個繼續留下的人,常常被誤以為「比較幸運」,但其實,他們也在受傷。 ​ 小瑩在一間科技公司做行銷,和同部門的阿哲一起合作三年。兩人默契很好,阿哲負責策略,她負責執行;一個提方向、一個落地化,幾乎是神隊友等級。 直到有一天,公司組織調整,阿哲被通知要離職。那一晚,小瑩在廁所裡忍著不讓自己哭出聲。 ​ 「我不敢太難過,因為主管說要我撐住團隊。」她說。 但現實卻是,留下來的她要接手兩個人的工作,還要裝出「沒事」的樣子。 原本熟悉的夥伴突然不在,辦公室氣氛一夜之間變得空蕩。 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不夠努力、是不是應該早點走、是不是這份工作早就沒有以前的溫度。 ​ 其實,這樣的情緒非常普遍。 在職場心理學裡,有一個名詞叫「倖存者症候群」。 指的是當組織裁員或重整後,留下來的員工會出現內疚、焦慮、懷疑、自我懷疑等情緒。 他們雖然「被留下」,卻失去了安全感。 因為沒有人能保證,下一次被通知的,不會是自己。 ​ 留下來的員工,常會經歷幾個階段: 一開始是「震驚與自責」,覺得別人離開是因為自己不夠好; 接著是「壓力與補位」,要同時消化情緒、又要完成更多工作; 最後,有些人會「情感麻木」,開始對工作不再投入,只求安穩度日。 ​ 但如果這時候公司沒有適當處理,後續的問題可能更大。 例如績效下降、士氣低落、甚至引發第二波離職潮。 根據研究指出,在組織經歷人事重整後,留下的員工工作滿意度平均下降超過 40%,而信任感與對管理層的忠誠度更會出現明顯下滑。 ​ 所以,當主管對離職員工的關心遠超過留下的員工時, 其實公司正在錯過一個更重要的機會——修復內部關係的黃金時期。 ​ 回到小瑩的故事,幾週後她終於鼓起勇氣和主管談。 她說:「我願意留下來,但我需要知道,公司是不是也還願意留下我?」 那天的談話讓主管才意識到,這不只是人力的問題,而是信任的問題。 主管後來安排了團隊回顧會,讓大家說出對變動的感受, 也重新釐清接下來的工作方向。 那一場會議沒有神奇地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小瑩不再覺得孤單。 ​ 在職場上,我們常被教育要「堅強一點」、「適應變化」, 但沒人告訴我們——變化本來就會痛。 真正成熟的職場人,不是能假裝沒感覺,而是能承認自己的不安, 然後一步一步找回穩定的力量。 ​ 如果你也是那個被留下的人,請記得: 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能力不夠好。 這只是公司運作的必然結果,而你有權利感受到失落。 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選擇怎麼走出這個階段。 ​ 給主管的建議也很簡單——別讓留下的人被遺忘。 不需要花大錢,只要一句「辛苦你了,我知道這段時間不容易」, 就能讓員工感覺自己被看見。 因為對被留下的人來說,他們想要的,不是慰問金,而是一句真誠的理解。 ​ 職場上沒有誰永遠安全,但有溫度的團隊,能讓人願意留下。 當離職的人被祝福離開時,也別忘了,留下的人,也值得被安撫與感謝。 ​ 👉 如果你也曾是那個被留下的人, 記得,這不是懦弱,而是堅強。
蒲朝棟 職涯聊天室
長期照顧服務產業競爭核心力-服務花朵進行長照服務創新-詹翔霖
長期照顧服務產業競爭核心力-服務花朵進行長照服務創新-詹翔霖
長期照顧服務產業競爭核心力-服務花朵進行長照服務創新-詹翔霖副教授 服務的定義 服務是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經濟活動,大多是基於時間的行為。目的是對接受者或購買方負有責任的其它資產產生期望中的結果。顧客用他們的金錢、時間和精力作為交換條件,希望通過使用物品、勞動、專業技能、設備、網絡和系統獲得價值,但他們通常並不取得所涉及的任何實體因素的所有權。 傳統的服務行銷強調四大基本要素:產品、時間地點、價格和其它成本、促銷和教育。現代服務營銷則增加了四個與服務傳遞有關的要素:實體環境、流程、人員、服務效率和質量。稱為服務營銷的8P,是實現持續性盈利的必備要素。 行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的《營銷學原理》一書中,服務對消費者的價值被形像地描繪為“服務之花”,花蕊、花萼和花瓣分別代表其核心價值、基本價值和附加價值,它們共同撐起消費者對某項服務的美好體驗。 美國著名服務行銷學者克里斯多弗•H•洛夫洛克的“服務之花”思想。其實質含義是從整體產品或服務的立場出發,將核心產品與附加產品的關係喻之為一朵花的“花蕊”與“花瓣”,不同企業的核心產品大不相同,而所有企業的附加產品則大致一樣,它們可分為八大方面,因而提出可以通過加強附加產品的服務來使核心產品價值增加,從而提高企業競爭力。 八種附加服務輔助(信息、諮詢、訂單、招待、保管、例外服務、賬單和付款)相關的服務要素像八片花瓣一樣圍繞在基本服務的周圍。但並非所有的服務全都包括以上八種服務要素,由核心產品(Core Products)與八種週邊服務(Supplementary Services)所構成的組合 (如圖所示),核心產品為花苞,週邊服務為花瓣,花苞必須要有花瓣的搭配,才能呈現出最完美的服務花朵,深深絡印在消費者心中。
詹翔霖 創業知能學習院
🔔早鳥倒數🔔 104 經理級績效管理師
🔔早鳥倒數🔔 104 經理級績效管理師
績效考核最難的是「讓人服氣」當主管靠主觀、獎酬不透明,HR再努力也只會變客訴窗口...你不是沒想法,是制度沒辦法被執行😵‍💫 💰早鳥價平均每堂不到 $200~ 立即報名👉 https://104ha.com/y7xLk 【104 經理級績效管理師】從制度選型到獎酬連動,教你設計一套能被主管執行、員工接受的績效管理✨由104人才永續長鍾文雄、資深顧問親自授課✨講師陣容超級華麗,課程價格不可思議!帶你學會: 💚精準選擇績效管理制度(MBO、KPI、OKR等) 💚將績效管理與獎酬、人才發展制度結合,提升員工表現 💚設計合理的留才方案,增強企業吸引力 加入104學程提升你的HR專業💪完課後還能免費加入「人資互助圈」LINE社群,有專業顧問、全台優秀人資跟你一起共學、陪你解決難題
市集小編 104人資認證學程_課程討論區
2025 | 金融類 TOP 熱搜證照排行榜
2025 | 金融類 TOP 熱搜證照排行榜
104學習幫您整理各種金融證照,包括理財證照、保險證照、不動產證照、銀行證照、證券投資、國貿證照、內部稽核、稅務會計、法律事務..等法定證照, 依據近期熱門程度排序供用戶參考 ✅丙級會計事務技術士 會計事務技能檢定暫分為乙、丙二級,檢定方式包括學科與術科二種,其成績均及格 者取得會計技術士資格。學科測驗包括會計事務之基本知識;術科測驗包括編製傳票、 記帳及編表等帳務實作。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814 ✅企業永續管理師 CPCS 在 10 週內掌握各類標準規範、熟捻 ESG 案例實務,成為企業永續管理師。 本培訓班計 80 小時課程,以「管理師關鍵知能育成」及「管理師實務操作」兩大類型暨五大模組,發展出國內首創之管理師訓練學程。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8631 ✅證券商業務員 考試單位: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測驗中心 考試科目:證券交易相關法規與實務、證券投資與財務分析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869 ✅不動產經紀營業員 「不動產營業員」主要的工作是協助「不動產經紀人」進行房屋仲介的行政業務,像是進行買賣說明、房屋帶看、製作合約(但須由經紀人簽章)…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895 ➡️還有本月企業愛用證照搶先看: https://nabi.104.com.tw/certify/topic/finance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金融業轉後端】成功轉職後端工程師,也要不斷進修學習
【金融業轉後端】成功轉職後端工程師,也要不斷進修學習
Erik 畢業於政大統計系,曾在金融業擔任 Data Science、RPA 自動化機器人以及 AI 人工智慧相關技術工作。看似與網頁開發沒有相關 ,為何會想轉職後端工程師呢?已經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他,為何報名 Node.js 專題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學習歷程分享! ✨學員背景介紹 Erik 會轉職是因為在前一份工作的專案中接觸到網站開發,進而對後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卻因工作內容大多為文件流程和 Python 教育相關工作,只有少數時間能投入網頁開發,於是讓 Erik 產生專職後端相關工作的念頭。 在轉職成後端工程師後,Erik 想要了解更多開發知識、學習新的程式語言和框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在換工作之前選擇參加課程精進自己。 一開始 Erik 的目標明確,希望找的是在職學習、不用從零開始、更深入地了解後端開發、和有經驗工程師合作、能做 Side Project,在考慮過多家課程後,選擇參加 Node.js 專題班。 ✨學習歷程 - 學會時程規劃安排 有規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Erik 會與組員用 Notion 做好週回顧,規劃好學習進度,除了能從中了解自己的待辦進度,也能互相督促學習,讓學習進度不斷推進。除此之外,也會透過 GitHub 的 coding 圖,看到熱力圖累積越多越有成就感。 如果很常分心的話,可以用五秒法則,自己心裡倒數五四三二一後,就要開始專心,並在做完一個 feature 之後犒賞自己,建立成就感。 Erik 也分享,他很喜歡透過組織讀書會的方式,兩到三人一組,與成員共同分享書籍、論文的知識點,讓大家快速攝取知識。在 Node.js 專題班後,也養成了和工程師好友們一起唸書、寫程式的習慣,會自己練習 Side Project 或是一同組隊上這次的 TypeScript 訓練營。 ✨最喜歡 Node.js 專題班的 __ 在 Node.js 專題班中,Erik 最推薦的是「洧杰校長的影音課程」以及「Ray 助教的部落格」,影音課程是手把手一步一步帶你扎實學習後端知識;Ray 的部落格是個大神寶藏庫,每篇文章都有詳細的圖文教學,非常清楚,幫助非常非常多。 課程最後的成果發表會也令人印象深刻,Erik 覺得現在很難得可以有個舞台可讓大家展現自己的作品成果。 ✨這裡對教學充滿熱誠 Erik 在前一份工作中,因組織願景的需要,負責其他同仁 Python 相關技術教學。然而,他深刻的體會到自己對於教學的熱忱相對較少,更傾向於深耕自己的專業技能。這使他更加理解到教學所需的耐心和熱忱,並意識到這是一項相當具挑戰性的任務。 但 Erik 在參加六角學院的 Node.js 專題班後,對於教學有了不同的感受!他觀察到六角學院的老師和助教對於教學都充滿熱誠,願意分享知識並樂於回答各種程度的問題。這種熱忱讓他感受到,這些教育者真的想要幫助學生,並致力於讓更多人了解並投入這個行業。這樣的教學風格與經驗,讓 Erik 對於教學產生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感受。 ✨求職歷程分享 Erik 認為,對於後端工程師而言,大部分公司的面試程序通常以刷題為主,因此強烈建議走後端路線的工程師一定要熟悉 easy 和 medium 的題目,刷題目的不在量多,在於你是否能有效解題。面試時,如果遇到問題,可以詢問面試官給些提示,但掌握基本的一些演算法技巧非常重要! 在面試前做足準備,再次回顧整個專案任務目標、系統架構、 API 細節還有使用到哪些技術,同時準備一些提問,例如:對於 Python Web,存在不同的框架,你為什麼選擇這個框架?這個框架的優勢在哪裡?如果公司使用這個技術,你也可以解釋當時的時空背景和原因。舉例來說,Python Flask 中的 Blueprint 是做什麼用的?有機會的話可以找朋友進行模擬面試。 另外,網路上有很多後端求職的準備清單,Erik 建議平常沒事就要刷題,就像喝水一樣 XD 保持習慣性的學習和準備。這將有助於提高面試的表現和應對能力。 ✨給學弟妹的話 Erik:「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擬定自己的目標,例如:如果你想成為後端的資深工程師或是 tech leader,就需要思考在成為這個角色之前,你需要掌握哪些技能,並希望逐一學習。在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工程師學習的路徑圖,可以當作參考範本。 此外,不需要對新技術感到焦慮,科技領域一直在不斷推陳出新,有很多新技術層出不窮。只要明白自己還沒學習過或者可能還沒有應用場景,就能夠釋放一些焦慮感。建議多去參加一些程式座談會,了解其他大神在做什麼,也可以加入一些相關社群去拓展自己的知識或人脈,有時候別人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己的問題。同時,強烈推薦參與每年九月的鐵人賽,這是一個把自己所學貢獻給社群的好機會,而且重新回顧一次通常會有更深的了解。 去年參加 Node.js 專題班的經驗讓我感到非常充實,最後的成果出乎意料地豐碩!不要覺得自己辦不到,尤其在團隊作業中,大家都會互相幫忙,如果有問題,也有助教會協助,所以好好地加油,體會這趟旅程吧!
六角學院 六角學院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與其在職場中選擇當壞人,也不要當爛好人】
1. 沒有深思過的幫忙,其實是害人害己 在職場中我曾經是那種典型的“爛好人”,因為覺得助人為善,所以認為幫助同事是理所應當的事。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會讓自己吃虧。 有一次一位同事在做報告時卡住做不出來,請我幫忙確認,但一看邏輯整個都不對只能重寫,我就答應幫忙重寫,結果那天加班到深夜才趕完。更糟糕的是這位同事並沒有感激, 因為報告不是他做的,所以被主管問問題也答不太出來,反而認為是我的錯。從那時起我開始明白,有些忙根本就不該去幫。 2. 堅守自己的工作底線 學會說“不”是我在職場中學到的另一個重要課題。過往我總是害怕拒絕別人,怕被認為不夠合群。 像是有一個同事忙不過來,請我幫他處理一些簡單的文書工作,我雖然手頭上也很忙,但評估過後應該可以還是答應了。 結果自己的工作被延誤,還挨了上司的批評。這次經歷讓我明白,沒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個瀉藥,適當拒絕絕對是必要的,尤其是當你已經無法兼顧更多工作時。 3. 幫忙是要成為前進的助力,不是成為依賴 工作初期我經常協助指點一位工程師順他的報告邏輯。起初我覺得這是扶持新人的責任,但時間久了我發現這位工程師變得依賴我,有越來越多的資料都需要我幫忙看,然後自己的工作能力並沒有提升。 這讓我意識到過度幫助反而會讓對方失去成長的機會。因此我開始評估每次幫助的影響,甚至有時候要直接狠心拒絕,確保自己的幫助是真正有效的,而不是讓對方變得懶惰和依賴。 4. 借款不當擔保人,工作不當掩蓋犯 我曾經與一位同事關係非常好,幾乎無所不談。某次這位同事在工作中犯了一個錯,來請求我的幫忙掩蓋過失。 當下我猶豫了一下,出於友情最終答應了,但這件事最後被發現,不僅我受到連累,還影響了我在上司心中的形象。這讓我深刻認識到,職場中需要保持專業距離,不能因為私交而影響自己的職業操守。 5. 我們不是聖人,幫助那些能幫助你的人 過往我在職場中覺得幫助別人是應該的。我也經常自願加班幫助自己或其他部門的同事,甚至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 然而這些幫助並沒有給我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回報,反而讓我感到疲憊和沮喪。很多人根本就不懂回報跟感恩。 這也讓我開始反思,既然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價值的,當然不能隨意揮霍在沒有回報的事情上,我應該要幫助那些在工作上可以協助我的人,才能夠讓這些幫助獲得更大的價值。 6. 不要害怕去要求別人回報 我反思自己過往的毛病,因為爛好人的個性,我總是在有能力時去幫助別人,有困難時卻不希望別人來幫助我,才會讓自己做的很痛苦。 職場是互相的,幫助人也是希望能夠有回報,在自己困難時開口請人協助,才能夠知道自己對他的付出是否真的有意義在,遠離那些只想接受不回報的同事,因為他們只會貪婪地吸取你的能力及時間,這樣的人際關係是很不健康的 總結來說,職場中當個好人絕對是對的。幫助別人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有自己的界線,幫助那些可以在未來幫助你的人,以及在你困難時請求回報,這些都是在職場中保護自己、提升自己必不可少的能力。經歷了這些慘痛的教訓後,我開始明白,只有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幫助別人,也才能在職場中走得更遠。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常見使用BIM的軟體有哪些? 它們又有甚麼區別?
常見使用BIM的軟體有哪些? 它們又有甚麼區別?
在這個數位時代,各種BIM軟體應運而生,本文將簡單介紹一些常見的BIM軟體,這些工具涵蓋了建築、結構、MEP、土木工程等不同專業領域,為專業人士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以滿足各種項目需求。這些軟體不僅是設計和建造過程中的利器,同時也是實現數位化、智慧建造目標的關鍵一環。無論是設計師或工程師都能透過這些BIM軟體實現更好的合作、更高效的設計和更可靠的項目管理。 1.Revit: Revit是由Autodesk開發的一個強大的BIM工具,廣泛用於建築、結構和MEP(機械、電氣、管道)設計,Revit為目前最廣泛使用的BIM軟體。它能使用戶在3D立體環境檢視或編輯建築模型,並使不同團隊成員在同一建築模型上進行修正,促進協調完成作業。Revit甚至能產生施工文檔,例如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 2.ArchiCAD: ArchiCAD是由匈牙利公司Graphisoft開發的BIM軟體,它在歐洲較為廣泛使用。ArchiCAD提供的BIM編輯能處理常見的建築設計過程,包括專案協作、MEP 工程、能源分析和施工文件。和Revit不同的是,ArchiCAD擁有強大的渲染,可以輕鬆創建令人驚嘆的視覺效果,呈現更具美觀價值的3D建模。 3.Navisworks: Navisworks主要功能是作為審查建築 3D 模型的軟體,也是Autodesk旗下的一款BIM建築軟體。它能讓用戶審查專案規劃的模型和數據和結果。此外它擁有三種分支產品:Freedom、Simulate 和 Manage。 (1)Navisworks Freedom為三者中唯一的免費產品,僅具3D檢視而沒有衝檢測和其他分析功能。當客戶或承包商需要查看模型時,Freedom在設計階段進行視覺化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Navisworks Manage版本具有完整的功能和工具,使 Navisworks 成為整個專案審核的施工模擬和分析的完美軟體,它整合了衝突檢測、工程量計算和 5D 調度功能等。 (3)Navisworks Simulate包含除衝突偵測之外的所有管理功能,因此適合不需要衝突檢測的工作流程。 4.Infraworks: Infraworks主要是作為大型土木工程建案使用的Autodesk BIM軟體。用戶可以在Infraworks產生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模型,並附有管理詳細資料的功能。另外它還具有兼容功能,可以和 CAD、3D 模型、GIS、CityGML和衛星影像等資料進行合併。例如道路設計,Infraworks可以輕鬆生成橫截面和路邊坡度等細節。 5.BIM360: BIM 360可將建築專案資料和各種 BIM 甚至非 BIM 軟體(例如 Microsoft 365)進行整合,形成一個集中式系統的資料管理。BIM 360 透過支援不同專業領域的操作人員進行作業協作甚至文件管理,改善了從設計階段開始的施工流程。利用集中式系統資料庫的優勢,從而改進決策以降低風險,使專案能在預算範圍內按時交付。BIM 360 適合給任何 AEC 角色使用(從建築師到承包商甚至業主)。 6.OpenBuildings Designer: 以前稱作 AECOsim Building Designer,這是Bentley Systems底下的一個功能全面的BIM軟體,適用於建築、工程和建造項目,功能上大致與Revit相同。與之不同的是,Bentley推出了一款延伸的BIM軟體 - OpenBuildings Station Designer,專門設計鐵路以及公車站系統。 7.MagiCAD: 不同於上述各種功能性廣泛的BIM軟體,MagiCAD是專為機械、電氣和管道(MEP)設計的,這套軟體的特色在於,用戶能使用超過 1,000,000 個經過製造商驗證的智慧 BIM 物件進行設計。
頂尖國際工程顧問 【BIM頂尖】Revit知識分享平台
想離職不確定申請流程,先找人資單位提出詢問,是否洽當呢?
想離職不確定申請流程,先找人資單位提出詢問,是否洽當呢?
【個案情境說明】 最近工作很累想要提離職,因為沒有離職過,不知道公司的離職流程,不太好意思問同事,也不確定是否要直接跟主管說,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想說先去找人資部門問看看,想要離職要如何來申請,是否洽當呢? 【個案情境思考】 一、 從情境中發現問題 1. 工作很累想要提離職,可能還沒有想清楚要離職原因,這樣提離職好嗎? 2. 想離職直接去問人資單位,人資知道你要離職,有可能會先告知你主管? 3. 當人資告知主管你要離職,主管不是從你口中得知,是被人資單位告知? 二、 從問題中思考原因 1. 離職若沒有想清楚具體理由或明確規劃,很有可能無法說服主管你想離職,若只是因為工作很累,可能要思考真正原因為何? 2. 人資單位通常會先問你,你主管有同意你的離職嗎?如果沒有,人資會請你先取得主管同意後,再來辦理後續的離職申請 3. 比較積極的人資,可能會直接通知你主管,告知你有來提離職,當主管收到此訊息,也許就立馬找你談談,當下真的能準備好要如何談嗎? 三、 從原因來評估行動 1. 試著把想要離職的原因具體化,工作很累背後一定還有其他因素造成,也再思考真的離職後,這些造成工作很累的原因就會消失嗎? 2. 當能想清楚原因後,試著準備跟主管溝通的說詞與策略,並非所有的原因都要講,能評估好能順利離職的理由,以說服主管能接受來思考如何溝通 3. 如果還沒準備好要跟主管談,主管也還沒有準備好要跟你談,這樣的對話也許較難有所共識,要提離職可思考如何寫一封正式的mail讓主管先知道 四、 從行動來推論結果 1. 能想清楚原因背後的原因,確定要離職主因,能堅決提離職後,再來提離職會較為妥當,若真的離職到下一個工作,能避免相同原因發生又想離職 2. 要跟主管溝通自己想離職,是職場工作必經的磨練與學習,當能有合理的離職原因,讓主管欣然接受,避免離職造成主管不悅,才能夠好聚好散 3. 當主管收到你的離職mail,也有所依據來記錄你提離職的日期,也讓主管透過信件內容先做初步思考,再等待主管回信或是會再找你談,尋求共識 【參考結論】 通常想離職,因為過去沒有申請過離職,通常都不會知道申請離職的流程,就算做很久的同事因為他沒離職過,有可能也不知道公司的程序,可先查詢公司是否有相關文件,建議先等跟主管談完,確定主管同意你離職,再進行正式的離職流程申請,後續可在找人資來協助離職申請。
李冠輝 給新鮮人的職場情境思考術
下載111年第1梯次丙級電腦軟體應用技術士學科考古題演練
下載111年第1梯次丙級電腦軟體應用技術士學科考古題演練
丙級電腦軟體應用技術士學科證照考古題演練,來測驗看看 單選題: 1.「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是一種利用下列何種特性所發展出來的攻擊手法? ①人際互動與人性弱點②作業系統的漏洞③通訊協定的弱點④ 違反資料機密性(Confidentiality) 的要求。 2.在 Linux 作業系統中,想要顯示目前已掛載檔案系統磁碟的 inode 使用狀況指令為何?①du–I②su–I③free–i④df–i。 3.對於職業災害之受領補償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 受領補償權, 自得受領之日起, 因 2 年間不行使而消滅②須視雇主確有過失責任,勞工方具有受領補償權③勞工得將受領補償權讓與、抵銷、扣押或擔保④勞工若離職將喪失受領補償。 4.在網際網路的網域組織中,下列敘述何者是錯誤的?①mil 代表軍方單位②gov 代表政府機構③edu代表教育機構④org 代表商業機構。 5.為了防止因資料安全疏失所帶來的災害,一般可將資訊安全概分為下列哪四類?① 實體安全,法律安全,程式安全,系統安全②實體安全,資料安全,人員安全,電話安全③ 實體安全,網路安全,病毒安全,系統安全④實體安全,資料安全,程式安全,系統安全。 解答看留言區 更多考古題演練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306/111_01_%E4%B8%99%E7%B4%9A%E9%9B%BB%E8%85%A6%E8%BB%9F%E9%AB%94%E6%87%89%E7%94%A8%E6%8A%80%E8%A1%93%E5%A3%AB%E5%AD%B8%E7%A7%91_%E9%A1%8C%E7%9B%AE%2B%E7%AD%94%E6%A1%88
104學習 證照考古題快訊
公司的人力資源能力強不強?老闆必看這10大人資數據分析
公司的人力資源能力強不強?老闆必看這10大人資數據分析
要判斷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能力是否強,不能只看表面組織人數或KPI是否達成,而是必須透過關鍵人力資源數據(HR Metrics)來量化判斷。以下我為您整理出老闆必看的人資數據分析指標,每項附上計算方式、參考值與強弱判斷依據,幫助您精準掌握組織體質。 老闆必看:十大人資數據分析+強弱判斷 人資數據分析1. 員工流動率(Turnover Rate) 定義: 衡量員工離職的頻率。 計算方式: 當期離職人數 ÷ 期初在職人數 × 100% 參考值: 建議低於10%(季),年流動率控制在30%以下。 判斷: 低於10%:穩定 10~15%:可接受 高於15%:警訊,須檢討留才政策 人資數據分析2. 平均在職年資 定義: 員工在公司服務的平均時間。 計算方式: 員工在職總年資 ÷ 總人數 參考值: 超過3年為佳 判斷: 高於5年:非常穩定 3~5年:穩定 低於2年:需留意人力流動與培訓成本 人資數據分析3. 聘用成功率(Offer Acceptance Rate) 定義: 被錄取後實際入職的比率。 計算方式: 成功報到人數 ÷ 發出錄取通知人數 × 100% 參考值: 80%以上為佳 判斷: 80%:溝通良好,招募吸引力強 60~80%:中等 <60%:需檢視招募策略、薪資福利、流程體驗 人資數據分析4. 新進員工三個月留任率 定義: 新人是否能穩定融入團隊。 計算方式: 入職滿三個月人數 ÷ 該期間新進人數 × 100% 參考值: 超過90%為理想 判斷: 90%:文化適配佳 70~90%:中等 <70%:可能是選才錯誤或缺乏 onboarding 機制 人資數據分析5. 每位員工創造營收(Revenue per Employee) 定義: 衡量每個人為公司創造的價值。 計算方式: 總營收 ÷ 員工總人數 參考值: 依產業而異,建議與歷年數據或同業對比 判斷: 趨勢若下滑,表示人效下降,需強化流程與培訓 人資數據分析6. 人事成本佔營收比例 定義: 公司營收中有多少用來支付薪酬與人力成本。 計算方式: 年度人事支出 ÷ 年度營收 × 100% 參考值: 20%~30%為合理 判斷: <20%:人力可能不足或壓榨 20~30%:健康結構 40%:成本過重,需優化編制與效率 人資數據分析7. 平均招募時長(Time to Hire) 定義: 從開缺到新員工報到所需時間。 計算方式: 招募總天數 ÷ 招募成功次數 參考值: 一般職缺建議30天內 判斷: <30天:效率高 30~45天:可接受 45天:流程需簡化或招募管道需優化 人資數據分析8. 訓練投資金額占比 定義: 公司投入員工學習發展的比例。 計算方式: 年度訓練總預算 ÷ 年營收 × 100% 參考值: 0.5%~3%為合理範圍 判斷: 3%:重視人才培育 0.5~3%:正常投入 <0.5%:發展力不足,恐無法育才留才 人資數據分析9. 內部晉升率(Internal Promotion Rate) 定義: 內部員工晉升而非外部招募的比例。 計算方式: 內部升遷人數 ÷ 總升遷人數 × 100% 參考值: 高於50%較為理想 判斷: 50%:內部育才有成果 <30%:外部依賴過重,缺乏人才接班梯隊 人資數據分析10. 員工滿意度(Employee Satisfaction Score) 定義: 員工對公司整體感受與歸屬的指標。 計算方式: 問卷總分 ÷ 受訪人數(5分制常見) 參考值: 建議維持在4分以上 判斷: 4.2:高度滿意,氛圍良好 3.5~4.2:中等偏上 <3.5:建議展開內部訪談、改革文化與福利制度 更多文章請上網 : https://www.nss.com.tw/human-resource-analytics
林尚能 戰勝學院
PMO(專案管理部門)是什麼?大型組織內會有的部門,專案經理(PM)負責實際執行專案
PMO(專案管理部門)是什麼?大型組織內會有的部門,專案經理(PM)負責實際執行專案
PMO 是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的縮寫。PMO 是一個組織或部門,負責設定和維護專案管理標準,並提供支持和資源,以確保組織內的專案按時、按預算、並符合質量要求地完成,是近十年逐漸興起的管理單位。一般多出現在以專案為主要核心業務的大型組織中,目的多是為了中央統一管理專案。 ▎ PMO 的主要職能包括: 1. 標準化和方法論:制定和推廣專案管理的最佳實踐、方法和工具。 2. 培訓與支持:為專案經理和團隊提供培訓、指導和諮詢服務,幫助他們提升專案管理能力。 3. 資源管理:協調和分配專案所需的資源,包括人員、資金和設備,確保資源的最佳利用。 4. 監控和控制:建立專案監控和評估機制,追蹤專案進度、風險和問題,確保專案按計劃執行。 5. 報告和溝通:提供專案狀態報告,促進項目團隊、管理層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溝通和協作。 ▎ PMO部門裡會有哪些職缺? PMO 部門通常包含多個職缺,以支持專案管理的各個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職缺: 1. PMO 經理 / PMO 主任:負責整個 PMO 部門的運作,制定策略和目標,監督各個專案的進展,並與高層管理團隊協作。 2. 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負責具體專案的計劃、執行和交付,管理專案團隊,確保專案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3. 專案協調員 (Project Coordinator):協助專案經理處理日常事務,如會議安排、文檔管理、進度跟蹤等,確保專案順利進行。 4. 專案分析師 (Project Analyst):負責數據分析和報告,評估專案的進度、績效和風險,提供決策支持。 5. 專案計劃員 (Project Planner/Scheduler):制定和維護專案計劃,確保各項活動按計劃進行,協調專案資源和時間表。 6. 風險管理專員 (Risk Manager):識別、評估和管理專案風險,制定風險應對計劃,減少風險對專案的影響。 7. 質量保證專員 (Quality Assurance Specialist):確保專案交付物符合質量標準,進行質量審核和檢查,提供改進建議。 8. 資源管理專員 (Resource Manager):負責專案資源的分配和管理,確保人員、設備和其他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9. 變更管理專員 (Change Manager):管理專案範圍變更,確保變更得到適當的審批和控制,減少變更對專案的影響。 10. 財務分析師 (Financial Analyst):負責專案預算和成本控制,跟蹤專案支出,提供財務報告和分析。 ▎ 台灣哪些公司會有PMO這個部門? 在台灣,許多大中型企業和跨國公司都設有 PMO 部門,特別是在科技、製造、金融和電信等行業中。以下是一些可能設有 PMO 部門的公司類型及具體例子: 1. 科技公司: 台積電 (TSMC):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製造公司,台積電需要嚴格的專案管理來協調其複雜的製造和研發專案。 2. 金融機構: 台灣銀行 (Bank of Taiwan):銀行需要管理各種 IT 專案、產品開發和合規專案,PMO 部門能夠提供支持。 3. 電信公司: 中華電信 (Chunghwa Telecom):作為台灣最大的電信公司,中華電信需要管理眾多網絡升級、服務部署和 IT 專案。 4. 製造業公司: 中鋼公司 (China Steel Corporation):大型製造企業通常需要嚴格的專案管理來管理其生產和研發項目。 5. 跨國公司: Google 台灣:作為跨國科技公司,Google 在台灣的辦公室負責多個專案,包括研發和業務拓展。 這些公司中,PMO 部門通常負責制定和維護專案管理標準,提供培訓和支持,並監控和報告專案進度,以確保專案按時、按質量和按預算完成。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