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醫藥研發人員

醫藥研發人員
更多
月薪中位數
$5萬
年資 3-5 年
$6.5萬
年資 10 年以上
醫藥研發人員 都在看
【分享】Excel互動視覺報表(善用圖片、文字、圖表連結)
【分享】Excel互動視覺報表(善用圖片、文字、圖表連結)
資料數據如果以表格方式呈現,較不容易閱讀,因此現在很多企業都採用Power BI 或是Tableau 將數據資料視覺化,讓資訊可以更容易閱讀,更直覺得表達,也能有互動效果。 有機會的話,建議大家可以試試看Power BI,但若你還沒有機會接觸,也可以先使用Excel體驗看看視覺呈現的感覺,利用簡單的設定,就可以設計出令人眼睛一亮的效果唷,若您喜歡這樣的呈現,那你更應該試試看PowerBI or Tableau。 ►此影片錄製使用版本:Excel365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GwyXY5y2hFM ►影片來源:Meiko微課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eikochang
Meiko微課頻道
年後想換跑道?2025 年十大亮點職業放榜:年薪破百萬、解析4大就業市場趨勢
年後想換跑道?2025 年十大亮點職業放榜:年薪破百萬、解析4大就業市場趨勢
年後想換跑道?2025 年十大亮點職業放榜:年薪破百萬、解析4大就業市場趨勢 2024-12-13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林柏源 2025 年十大亮點工作放榜!隨著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你是否也考慮迎接新工作、新跑道,為新年注入新氣象? 2025 年就業市場的焦點集中在 AI 科技、永續發展(ESG)與健康療癒產業。《經理人》為您整理「2025 年十大亮點工作」的職務內容、薪資範圍與市場趨勢,協助有意轉職的工作者,找到職涯的下一個賽道: 趨勢一:AI 與科技職缺強勢崛起 AI 機器學習工程師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 AI)是 21 世紀最具變革性的技術之一,應用涵蓋文本、影像、音樂等領域,推動 AI 機器學習的工程師成為市場上需求最旺盛的職缺之一。AI 機器學習工程師主要負責開發、部署 AI 應用,需具備 Python 程式設計能力、熟悉機器學習框架,並與數據科學家和軟體工程師協作。 薪資:新進人員年薪約 70~80 萬,資深者(工作資歷 5 年)可超過百萬。 市場需求:因應 AI 技術廣泛應用,娛樂、醫療與金融服務等多領域均都需要相關專業人才。 半導體先進製程工程師 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鎮,先進製程工程師的職缺因 AI、5G 及電動車需求激增而炙手可熱。半導體先進製程工程師職位需要參與製程技術開發及相關工藝優化,是高科技行業的核心推動力。 薪資:平均年薪約 208 萬,並享有高額分紅。例如台積電的平均分紅每名員工達 149.52 萬元。 未來展望:隨著半導體技術進步,人才競爭將愈加激烈,職涯前景非常亮眼。 雲端架構師 企業數位轉型浪潮下,雲端架構師成為確保企業系統穩定、高效運行的重要角色。雲端架構師需熟悉主要雲端服務(如 AWS、Azure 或 Google Cloud Platform),並具備設計高可用性系統架構的能力。 薪資:平均月薪 6~7.5 萬,加上獎金年薪可突破百萬。 關鍵技能:除了專業技術,還需具備溝通、問題解決能力,以滿足多部門合作需求。 延伸閱讀:證交所最新數據:半導體業薪資居冠、「這些工程師」年薪 300 萬元 趨勢二:ESG、永續發展仍是顯學 環境工程師 全球對永續發展的重視讓環境工程師成為重要角色,環境工程師負責設計、改善污水與廢氣處理系統,監測污染源並提出解決方案,同時確保企業符合環保法規。 薪資:初階月薪約 3.5 萬,資深者可達 10 萬元。 市場數據:目前 1111 人力銀行資料顯示,相關職缺已超過 4000 筆,且數量逐年增長。 碳盤查管理師 為因應台灣 2025 年開始向碳排大戶徵收碳費,碳盤查管理師需求迅速升溫。碳盤查管理師需要進行企業碳排放現況分析,並協助執行減碳計畫以降低碳費負擔。 薪資:初階月薪 4~5 萬,考取環境管理 ISO 稽核類證、累積經驗後年薪可達百萬元。 發展潛力:碳管理專業人才未來將成為企業維持競爭力的核心資源。 趨勢三:數位化熱潮下行銷、資安成為剛需 數位廣告投手 隨著社群媒體和短影音平台的崛起,數位廣告投手專注於數據分析、廣告精準投放及投資報酬率(ROI)的提升,為品牌帶來最大曝光效益。 薪資:初級投手月薪 3.5~5 萬;具 3~5 年經驗者月薪可達 10 萬元。 未來趨勢:掌握 AI 工具與跨平台行銷策略的專才將成企業不可或缺的人力資產。 資安分析師 數位時代下,資安分析師負責保護企業數據安全,進行風險評估與漏洞修復,抵禦駭客威脅,確保系統穩定運行。 薪資:新進人員月薪 4.5~5 萬,資深者可達 8~10 萬元。 市場熱度:數位化進程越快,企業對資安專業的需求越大,成為數位轉型的基石角色。 趨勢四:身心靈發展、居家生活品質更被重視 健康管理師 健康管理師專注於個人或企業的健康規劃,透過飲食、運動與健康教育促進全民健康。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健康管理師的職位需求逐步上升。 薪資:平均月薪 4~6.5 萬。 就業領域:醫療院所、生技公司、養老機構及運動產業等多領域均廣招此類人才。 身心靈療癒工作者 隨著心理健康意識提升,身心靈療癒工作者致力於透過冥想、瑜伽、能量療癒等方式,幫助客戶釋放壓力、追求身心平衡。療癒服務也正結合線上課程、視訊諮詢與實體活動,拓展更多商業模式。 薪資:入行新手收入不固定,資深者月收入突破 10 萬。 產業趨勢:療癒體驗商機持續看漲,未來成長潛力無限。 軟裝設計師/統包工程師傅 新青安政策帶來買房熱,居家設計相關行業需求大增,加上居高不下的房價,反而帶動居家裝潢需求的上升。具有美感的軟裝設計師和提供一站式服務的統包工程師傅,成為許多人的平價選擇。 薪資:月薪約 3~7 萬,接案者年收入突破百萬亦不在少數。 市場需求:不論是老屋翻新還是新屋裝潢,相關職缺熱度不減。 Charming 自信美學精油生活療癒成長沙龍 主理人& 國際芳香服務顧問 Sarah 整理分享 Join Us
吳湘梅 Sarah 空姐雙寶媽的湘香志業療癒成長社群
產品經理(PM)競品市場調查怎麼做?分析項目一次看
產品經理(PM)競品市場調查怎麼做?分析項目一次看
產品經理(PM)的競品分析詳細程度通常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競品分析的詳細程度應該根據產品需求和市場環境來靈活調整,以確保獲得足夠的訊息來做出明智的產品決策。 1. 產品階段: ✦ 早期階段:在產品概念驗證階段,競品分析可能會比較粗略,主要是了解市場上已有的解決方案、它們的主要功能和市場定位。 ✦ 開發階段:當產品進入開發階段,競品分析需要更加深入。這包括對競品的功能、用戶體驗、定價策略、優劣勢等進行詳細分析,以確保自家產品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 ✦ 成長階段:在產品成長階段,需要進行持續的競品分析,以跟蹤競爭對手的策略變化,確保自己的產品能夠持續優化並保持市場地位。 2. 市場競爭情況: ✦ 如果市場競爭激烈,競品分析需要更加詳細,甚至要進行定期的競品分析報告,以快速反應市場變化。 ✦ 如果市場競爭較少,可能只需定期進行高層次的競品分析即可。 3. 產品複雜性: ✦ 複雜產品(如企業級軟件、SaaS產品)通常需要更詳細的競品分析,涵蓋技術架構、整合能力、安全性、合規性等方面。 ✦ 對於比較簡單的產品,可能只需要分析核心功能和價格。 4. 企業戰略: ✦ 如果企業希望通過差異化競爭來取得市場份額,那麼競品分析需要非常深入,並且聚焦於發現競品的不足之處。 ✦ 如果企業採取的是成本領先戰略,則可能更關注於競品的定價和運營成本。 5. 目標受眾: ✦ 如果產品針對的是專業市場或小眾市場,競品分析可能需要深入了解競品的市場細分策略和針對特定用戶群體的解決方案。 ✦ 對於大眾市場產品,競品分析可能更多關注於競品的用戶體驗和市場滲透策略。 【具體應包括的內容】 ► 競品概覽:競品的主要特徵、定位、目標市場等。 ► 功能對比:核心功能的優劣勢比較,是否有獨特賣點。 ► 用戶體驗:介面設計、使用流程、用戶評價。 ► 市場反應:競品的市場表現、客戶評價、市場份額。 ► 技術分析:技術架構、性能、安全性等技術層面的對比。 ► 價格分析:競品的定價策略、優惠措施、商業模式。 ► 行銷策略:競品的品牌、推廣渠道、市場活動。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溝通魔法師:揭秘那些讓人心甘情願掏心掏肺的職場高手
溝通魔法師:揭秘那些讓人心甘情願掏心掏肺的職場高手
在這個講求效率的職場中,你是否曾經注意到,有些人總是能夠輕鬆駕馭各種場合,無論是面對上司、同事還是客戶,都能侃侃而談,讓人感到如沐春風?如果你也對這種「溝通魔法師」感到好奇,那麼恭喜你,你即將揭開他們成功的秘密。 讓我們先來看看小美的故事。小美是一家科技公司的人力資源專員,雖然她的資歷並不是公司最深的,但她卻是公司裡最受歡迎的員工之一。無論是處理員工的抱怨、協調部門間的矛盾,還是面試新人,小美總能用她獨特的溝通方式,讓對方感到被理解、被尊重,進而打開心扉。 ​ 有一次,公司裡有個老員工阿德因為不滿新的績效考核制度,情緒激動地跑到人資部門抱怨。其他同事看到阿德氣沖沖的樣子,都不敢上前。就在這時,小美主動迎了上去,笑著說:「阿德哥,您這是要來找我們喝下午茶嗎?來來來,我們坐下慢慢聊。」這句話不僅讓阿德愣了一下,原本緊繃的氣氛也瞬間緩和了不少。 接下來,小美耐心地聆聽阿德的抱怨,不時點頭表示理解,還會適時地問一些問題,讓阿德感受到她是真心想了解情況。在阿德說完後,小美並沒有立即辯解或反駁,而是先肯定了阿德的感受:「我能理解您的擔憂,畢竟這關係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然後,她才開始解釋新制度的用意,並詢問阿德的建議。 最後,不僅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阿德還主動向小美道歉,說自己一開始太衝動了。這件事之後,阿德成了新制度的支持者,還主動幫忙向其他同事解釋新制度的好處。 ​ 小美的故事告訴我們,善於溝通不僅能化解衝突,更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但是,要成為一個真正的「溝通魔法師」,可不是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需要不斷學習和練習的技能。以下有幾個關鍵要素,可以幫助你掌握這門藝術: 首先是「同理心」。一個好的溝通者,最重要的不是急於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要先理解對方的感受和需求。這需要你用心聆聽,並且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小美之所以能夠成功化解阿德的怒氣,就是因為她先釋出善意,讓對方感受到被尊重。 其次是「積極聆聽」。很多人在對話時,其實是在等待自己說話的機會,而不是真正在聽對方在說什麼。積極聆聽不僅包括用耳朵聽,還包括用眼睛觀察對方的肢體語言,用心體會對方的情緒。小美在聽阿德抱怨時,不時點頭或詢問細節,就是在展現她的專注。 ​ 第三是「語言的藝術」。選擇合適的詞彙和表達方式,能夠大大增加溝通的效果。例如,使用「我們」而不是「你」或「我」,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們是一個團隊。小美在解釋新制度時,就巧妙地使用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制度如何能夠更公平」這樣的表述。 第四是「情緒管理」。在溝通中保持冷靜和理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面對情緒激動的對方時。小美面對阿德的怒氣時,始終保持微笑和平和的語調,這種態度本身就具有安撫人心的力量。 第五是「找到共同點」。無論是多麼對立的觀點,總能找到一些共同之處。善於發現並強調這些共同點,能夠快速拉近彼此的距離。小美在與阿德討論時,就抓住了「希望公司更好」這個共同目標。 ​ 最後是「真誠的態度」。再高明的溝通技巧,如果背後沒有真誠的態度支撐,也只能是徒有其表。小美之所以能夠贏得同事的信任,不僅是因為她溝通技巧好,更是因為大家都感受到她是真心想要幫助他人。 回到小美的故事,她的成功不僅僅在於那一次處理員工抱怨。在日常工作中,她也經常用這些溝通技巧來改善團隊氛圍,提高工作效率。漸漸地,小美不僅成為了公司的「潤滑劑」,更成為了大家信賴的諮詢對象。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職場上,溝通能力不只是一種社交技巧,更是一種核心競爭力。它能幫助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化解工作中的矛盾,甚至在關鍵時刻扭轉局面。但要注意的是,成為一個優秀的溝通者,並不意味著要變成一個油嘴滑舌的人。真正的高手,是能在表達和傾聽之間找到平衡,用智慧和真誠贏得他人的信任。 在台灣這個重視人情味的職場環境中,掌握溝通的藝術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能幫助你更好地融入團隊,還能為你的職涯發展增添無形的助力。 ​ 所以,下次當你遇到職場上的溝通難題時,不妨試著運用這些技巧。記住,優秀的溝通能力不僅是一種天賦,更是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透過不斷地學習和練習,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職場上的溝通魔法師。 讓我們一起努力,在追求專業的同時,也不忘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畢竟,誰不想在職場中成為那個讓人感到親近、信賴的存在呢?掌握這門藝術,你就能在職場中如魚得水,成為那個人見人愛的溝通高手!
蒲朝棟 職涯聊天室
[稽核][證照]國際電腦稽核師CISA考照資源分享
[稽核][證照]國際電腦稽核師CISA考照資源分享
CISA已自2024/8/1調整考試章節比例分配及取消繁中考試 可能台灣的考生真的不多吧 對於內部稽核人員來說考過CISA的好處有一項就是可以參加CIA挑戰考 https://www.iia.org.tw/news_more_detail.aspx?news_item=03&news_id=3384 考過CISA後只要考一科就可以再取得CIA證照 挑戰考的Package還包含教學資源及練習考題 缺點是考試費用稍貴且只有全英文版本,所以是否能用就看個人囉! 以下是我過往靠CISA時利用過的資源,有些連結已失效的我就不提供了 我並非資訊相關科系學生,在資安領域的學習路徑是先考取了iPAS資訊安全工程師、ISO27001 對資訊安全有點概念後再來看CISA相對來說輕鬆一些 若是跨領域的考生,可以考慮這個路徑能夠學習得更為札實 準備CISA考試前首先來閱讀一下網路上前輩的考試心得: ISACA CISA考試準備心得 https://hackmd.io/@9dCJrgb6QHGd8dRfgHO0zg/B10zpbZTo 知乎CISA考试高分(564分)通过-完整攻略分享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055875 課程資源:(以下是我知道的線上課程,但我當初備考沒有購買線上課程,而是報名電腦稽核協會的實體課程) CISA® 稽核證照完全準備指南|從稽核流程到資產保護全面解析 https://hiskio.com/courses/1634?s=ad Udemy https://www.udemy.com/ 理論筆記: CISA Exam Study(英文版) https://cisaexamstudy.com/ 知乎IT審計專欄 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409245314239397888 官方試題練習題庫: CISA Questions, Answers & Explanations Database https://store.isaca.org/s/store#/store/browse/tiles 查考場:https://home.psiexams.com/#/test-center?p=Z97SE74H 考試通過後申請認證的QA https://support.isaca.org/s/article/How-do-I-apply-for-certification 因為現在已經取消繁中考試了,若英文不是太好的考生,只能選擇簡體中文考試 簡體中文與繁體中文在一些詞彙的用法不同 建議若真的要以簡體中文進行考試,教材就使用簡體中文,再以英文輔助 才不會有詞彙不同造成的誤解問題 另外既然只有簡體中文能選擇,考試教材也可以看看淘寶等管道購買 但要注意小心,不要被騙哦!
Steven Wu 賈伯斯加個n:職涯/稽核/財會審計/履歷
【領取新鮮人專屬優惠】104人資認證學程77折起!
【領取新鮮人專屬優惠】104人資認證學程77折起!
你還在煩惱職涯出路嗎?但你喜歡與人互動、助人成長,甚至想成為組織的策略中心,也許HR的工作超適合你! 了解活動詳情>> https://104ha.com/TS2u1 104人資學程專為新鮮人量身打造,帶你從零開始,紮實學會人資必備技能,更能透過免費考取專業證照,標註履歷,根據調查,標註履歷者被邀約面試的機率提高100%以上,讓你直接從眾多新鮮人中脫穎而出!台灣前十大營收企業的HR超過一半以上,也都是人資學程的學員~ ✨CP 值最高的104人資系列學程 – 涵蓋七大人資領域✨ 我們深知新手人資的迷惘與挑戰,我們將帶你跳過摸索的陣痛期,直接學習業界最實用的核心技能!不只談空泛的理論,還給你「學了明天就能用」的實戰攻略! ✅專業顧問:由業界資深人資顧問設計課程,課程內容有保證。 ✅線上課程:報名後立即觀看,不必出門、運用手機筆電即可馬上上課。 ✅職涯成長:可申請完課證明或參加證照考試,可向雇主證明您對於人資知識有基礎了解,也能幫助您尋找工作、獲得升遷。 ✅人資技能:獲得認證能展現具備勞動法令、薪酬管理、招募與績效管理、教育訓練等人力管理知識,協助您在人資工作上更得心應手。 #分享給身邊的畢業生
市集小編 新鮮人求職攻略🔥 找工作與技能養成請進
想離職不確定申請流程,先找人資單位提出詢問,是否洽當呢?
想離職不確定申請流程,先找人資單位提出詢問,是否洽當呢?
【個案情境說明】 最近工作很累想要提離職,因為沒有離職過,不知道公司的離職流程,不太好意思問同事,也不確定是否要直接跟主管說,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想說先去找人資部門問看看,想要離職要如何來申請,是否洽當呢? 【個案情境思考】 一、 從情境中發現問題 1. 工作很累想要提離職,可能還沒有想清楚要離職原因,這樣提離職好嗎? 2. 想離職直接去問人資單位,人資知道你要離職,有可能會先告知你主管? 3. 當人資告知主管你要離職,主管不是從你口中得知,是被人資單位告知? 二、 從問題中思考原因 1. 離職若沒有想清楚具體理由或明確規劃,很有可能無法說服主管你想離職,若只是因為工作很累,可能要思考真正原因為何? 2. 人資單位通常會先問你,你主管有同意你的離職嗎?如果沒有,人資會請你先取得主管同意後,再來辦理後續的離職申請 3. 比較積極的人資,可能會直接通知你主管,告知你有來提離職,當主管收到此訊息,也許就立馬找你談談,當下真的能準備好要如何談嗎? 三、 從原因來評估行動 1. 試著把想要離職的原因具體化,工作很累背後一定還有其他因素造成,也再思考真的離職後,這些造成工作很累的原因就會消失嗎? 2. 當能想清楚原因後,試著準備跟主管溝通的說詞與策略,並非所有的原因都要講,能評估好能順利離職的理由,以說服主管能接受來思考如何溝通 3. 如果還沒準備好要跟主管談,主管也還沒有準備好要跟你談,這樣的對話也許較難有所共識,要提離職可思考如何寫一封正式的mail讓主管先知道 四、 從行動來推論結果 1. 能想清楚原因背後的原因,確定要離職主因,能堅決提離職後,再來提離職會較為妥當,若真的離職到下一個工作,能避免相同原因發生又想離職 2. 要跟主管溝通自己想離職,是職場工作必經的磨練與學習,當能有合理的離職原因,讓主管欣然接受,避免離職造成主管不悅,才能夠好聚好散 3. 當主管收到你的離職mail,也有所依據來記錄你提離職的日期,也讓主管透過信件內容先做初步思考,再等待主管回信或是會再找你談,尋求共識 【參考結論】 通常想離職,因為過去沒有申請過離職,通常都不會知道申請離職的流程,就算做很久的同事因為他沒離職過,有可能也不知道公司的程序,可先查詢公司是否有相關文件,建議先等跟主管談完,確定主管同意你離職,再進行正式的離職流程申請,後續可在找人資來協助離職申請。
李冠輝 給新鮮人的職場情境思考術
行銷企劃實戰 x 生成式AI實作 Workshop
行銷企劃實戰 x 生成式AI實作 Workshop
要如何有效利用生成式AI完成行銷企劃? 純粹依靠網搜便唾⼿可得的⽣成式AI指令,缺乏⾏銷企劃專業知識,是無法⽣成值得參考或採⽤的企劃草案。 要充分活⽤⽣成式AI有效率產出有意義的⾏銷企劃草案,你必須先掌握⾏銷企劃邏輯和⽅法。以⾏銷企劃邏輯和⽅法為主,⽣成式AI為輔,下達有系統、有邏輯、有⽅法的提⽰,⽣成式AI才會⽣成有意義的內容,最後再由⼈腦判斷和彙整,⼀份有參考價值的⾏銷企劃草案才得以完成。 --------------------------------------------------- 【課程特色】 1. 顧問式指導企劃邏輯與教練式案例實作 2. 以企劃邏輯和方法量身打造生成式AI提示,非網搜碎片式罐頭指令。 3. 全程完整案例實作,不只是片段示範 【課程效益】 1. 掌握行銷企劃選輯和方法 2. 學會生成式AI行銷企劃應用完整技巧 3. 產出有邏輯有架構有意義的企劃草案 ----------------------------------------------------------- 【課程大綱 】 單元一、生成式AI必學高效技巧 單元二、 生成式AI實作行銷企劃 單元三、一頁行銷企劃書 【課程資訊】 1. ​實體課程:2025/03/08(六) AM09:30~PM4:30, 課程時數6小時 2. 課程地點​: 台灣文創訓練中心(捷運松江南京站7號出口)。 3. 報名優惠: 實體課程定價 4,200元/人, 早鳥優惠價3,200元, 3人團報優惠價2,650元/人​ 👉詳細課程資訊,請點擊連結> https://www.bplan.com.tw/aiandsostacv1 🤩提升AI智商!成為未來最被看重的整合型人才! ------------------------------------------------------- 更多業界優質課程,歡迎洽詢: 創新未來學校|線上學習顧問 LINE@:@innovator_school
創新未來學校 行銷企劃,產品經理,品牌 國際認證培訓班
掌握專案管理的未來發展,PM請提升十大技能
掌握專案管理的未來發展,PM請提升十大技能
上週在哈佛商業評論看到一篇文章,標題是:掌握專案管理的未來發展,PM請提升十大技能。 這篇文章讓我反覆讀了三遍以上,而之所以會吸引我閱讀的原因是,在現在AI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在各大社群管道上常常可以看到「AI是否未來會取代我們的工作?」這一類型的討論,而目前身為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的我,也非常好奇專案管理領域的工作未來有可能會受到什麼影響?自己該培養什麼技能來與時俱進,讓自己的競爭力不僅能夠維持之外,還可以更上一層樓提供給團隊更多的價值? 在「掌握專案管理的未來發展,PM請提升十大技能」這篇文章中,提到了在AI科技進步的過程中,意味著許多專案經理的任務可以成功實現自動化,例如:追蹤資源的利用率、建構商業理由…等。另外,在顧能公司最近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在未來的2~3年間,專案經理會是成長最快速的專案管理辦公室(PMO)職務之一,而「下一代專案經理」需要具備十項的能力包括: - 組織意識 - 數據敏銳度 - 跨職能協作 - 決策 - 探索並採納新科技的意願 - 財務敏銳度 - 流程與架構的專業能力 (即營運流程改良、敏捷、組織變革管理、風險) - 以顧客為中心 - 成長心態 - 指導與激勵團隊的能力 在這十項能力中,近期讓我特別最有感的三項包括:跨職能協作、成長心態、指導與激勵團隊的能力 1. 跨職能協作 「跨職能協作」是一位PM最最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PM每天的工作中,無一不需要和團隊合作。舉例來說,當時在COVID-19的影響下而造成嚴重缺料問題,PM需要隨時與採購共同追蹤料況供應的動態之外,還需要進一步討論是否要透過調整採購策略來降低可能的缺料風險,同時,為了尋求備案以因應所有採購策略都失效的情況,PM也需要和工程單位開始著手討論是否能透過設計變更進行更換用料以防堵影響產品生產的最糟情況發生。由於跨職能協作在「事務討論範疇」以及「相關利害關係人」的層面上牽連甚廣,必須透過一次又一次的經驗累積慢慢培養這項能力,正也因為不容易訓練,我們也才不用擔心有一天會被AI所取代。 2. 成長心態 「專案經理的工作是在做什麼? 」是我很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很難用一兩句話就能說明完整,舉凡像是產品規格、時程規劃、成本管控、風險控管、團隊衝突…等,只要「發生的問題有可能會造成專案受到影響」,都會屬於專案經理的工作範疇。那麼,普通的PM和優秀的PM到底是差別是在哪裡?我覺得關鍵之一就是在是否具備「成長心態」,優秀的PM會不斷地針對上述提到的各個專業知識進行學習並實際運用在工作上。有人會說:「大家工作都這麼忙,我也不好意思一直去打擾工程師和主管問問題,那我該怎麼強化自己的知識呢?」,以我自己來說,近期讓我最有感的一個工具就是-ChatGPT,它絕對是我們學習上一個最棒的加速器,最基本的使用方式,我們可以透過它快速了解一些專業術語的定義,讓我們能夠在跟團隊溝通上更加順暢。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一位專案經理能做到「持續學習及成長」,我想也不用過於擔心工作會輕易地被取代的問題了。 3. 指導與激勵團隊的能力 過去在學校時期或是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不論老師或是主管交代的任何事情,我都是直接先捲起袖子往下做,不見得當下知道背後做的用意是什麼,就這麼做著做著,有些事情自己後來有體會到而有些也就隨著時間過去就過去了。到了自己開始帶人之後,讓我最受衝擊的是,在交辦新人工作事務的時候,如果沒有讓對方「了解為何而做」以及「尊重對方想法」,結果往往都會不如預期。在經歷了一段帶人的時期,我自己也慢慢體會到「對方對你是否有信任感」會是專案成敗關鍵因素之一,若團隊不信任你,那麼,在執行專案過程中一定會受到重重阻礙而增加專案失敗風險。 最後,想特別提的是,專案經理的工作絕對不是只是「跟催進度」、「整合報告」以及「替客戶傳話」。如果能具備「成長心態」持續強化各專業領域知識,並透過「指導與激勵團隊」來達到良好的「跨職能協作」,即便在AI快速發展的時代,也不用過於焦慮「被取代」,反倒是一個「強大的推進器」。
Ernest Deng 專案經理的共享空間
免費 NVIDIA 認證 AI 課程來了!新北青年局率先推出官方認證破萬AI課
免費 NVIDIA 認證 AI 課程來了!新北青年局率先推出官方認證破萬AI課
隨著生成式 AI、ChatGPT 與大型語言模型熱潮席捲全球,新北市青年局正式推出 免費 NVIDIA 官方認證 AI 課程,協助青年提早接軌數位轉型與產業需求。首波實體課程將於 5月28日至29日 在新北青職基地開跑,由 NVIDIA 白金級 AI 大使曾吉弘博士親自授課,帶來「使用提示工程技術打造 LLM 應用」訓練,學員可免費獲得價值上萬元的原廠課程與NVIDIA Deep Learning Institute (DLI) 國際認證電子證書。 新北青年局在 5 月 19 日於淡江大學舉辦 COMPUTEX Taipei 黃仁勳 Keynote Watch Party 活動中,宣布與 NVIDIA 合作,推出系列 AI 原廠課程,內容涵蓋從「AI 模型訓練」、「影像辨識」到「語言模型應用」、「RAG 智能代理實作」等,針對不同程度的青年量身打造,從基礎理解到進階實作全面涵蓋,打造實務導向的 AI 學習歷程。 新北青年局長邱兆梅表示,AI 技術迅速滲透各行各業,不論是希望轉職、就業或提升職場競爭力的青年,對 AI 工具與應用學習的需求正大幅增加。因此與 NVIDIA 合作導入原廠認證內容,打造結合理論與實作的「可落地 AI 學程」,透過友善入門、實作導向的培訓模式,協助青年提早獲得產業認可技能。 本次首場開設的課程「Building LLM Applications with Prompt Engineering」為全國首次開課,將深入解析 LangChain 架構、提示工程技巧、AI 應用開發流程等重點實戰內容,參與者僅需課前繳交保證金,即可免費取得國際級訓練與證書,打造職涯競爭新利器。 講師曾吉弘博士表示,AI 已經成為職場必備能力,不再是高端科技人的專利。這次系列課程提供從初階到進階的完整路徑,協助青年透過系統性實作學會如何開發 AI 應用,並提供深度學習、生成式 AI、RAG 技術等進階內容,滿足不同階段學習者的需求。 未來新北青年局也將陸續推出更多AI 工具應用相關線上課程與實體工作坊,讓青年可依興趣與職涯目標彈性安排學習計畫,建立完整的數位力基礎。詳細課程簡章與報名資訊可至官網查詢:https://ntpcyouth2022.pse.is/7jkfvk AI 是未來職場通用語,先檢測你的 AI 入門程度 👉 馬上試試>> https://104bc.pse.is/7lkhjl
104學習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讓技能成為你的最佳賣點🤑
讓技能成為你的最佳賣點🤑
你的技能區塊(Skills section)是雇主——以及履歷自動篩選系統(ATS)——最先看的地方之一。 它是一張快速快照,告訴對方你會用哪些工具、你擅長什麼。 如果寫得好,這個區塊可以幫你迅速脫穎而出、立刻被注意到。 為什麼這麼重要? ✅ 招募專員與招聘主管(Hiring Managers)通常會先掃描技能區塊,檢查你是否符合職缺需求。 ✅ ATS 軟體會從職缺描述中找出關鍵字,尤其是與技能相關的詞。 ✅ 一份有力的技能清單,可以讓你在對方細看履歷之前,就先證明自己符合資格。 怎麼寫技能區塊? 🎯 目標列出 6–10 項與申請職缺相關的技能。 🛠 同時包含技術技能(Technical Skills)與軟技能(Soft Skills)。 📋 仔細閱讀職缺內容,使用與職缺公告相同的詞彙,幫助 ATS 辨識。 💡 誠實列出,只放你確實有經驗的技能。 可以列入的技能類型: ✅ 技術技能(Tools and Knowledge Areas) 軟體:Excel、Adobe Photoshop、AutoCAD、Google Analytics 程式語言:Python、HTML/CSS、JavaScript 平台:Shopify、Salesforce、WordPress 設備或機械(適用於技術/實作型工作) ✅ 軟技能(Personal Traits and Interpersonal Abilities) 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 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 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 領導力(Leadership) 團隊合作(Teamwork) 適應力(Adaptability) ✅ 語言能力(Language Skills) 雙語:英文/中文 精通西班牙語 越南語母語 技能清單範例(Good Skill List) Excel、Google Analytics、Adobe Photoshop 時間管理、問題解決、團隊合作 雙語:英文/中文 ✅ Do 與 ❌ Don’t 範例對照 ✅ Do:針對職缺調整技能 ✔️ 「JavaScript、HTML、CSS(前端工程師職缺)」 💡 為什麼:這些工具正是該職位需要的。 使用職缺公告中的關鍵字 ✔️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 為什麼:這是 ATS 可能搜尋的精準詞彙。 混合技術與軟技能 ✔️ 「Python、SQL、細節注意力、協作能力」 💡 為什麼:顯示你同時具備硬實力與人際能力。 具體且明確 ✔️ 「Adobe Illustrator」 而不是「設計工具」 💡 為什麼:具體的工具名稱更容易對應職缺需求。 ❌ Don’t:列出過於基本或過時的技能 ❌ 「打字、Microsoft Word、上網」 💡 為什麼:這些是理所當然的,不會成為亮點。 放上自己不會的技能 ❌ 「精通日文」(實際上只會幾句) 💡 為什麼:面試可能被測試,會露餡。 用模糊的形容詞 ❌ 「擅長與人相處」 💡 改成:「溝通能力強」或「優秀的團隊合作能力」。 重複表達同一技能 ❌ 「團隊合作、協作、與他人共事」 💡 為什麼:有限的空間應該用在不同技能上。 📌 關鍵提醒:技能區塊是你的「即時競爭力清單」,它幫助你通過第一關篩選,並讓招聘方快速看見你的價值。 若你想跟著老師一起學習更多英語技巧: 🔗https://events.taiwantrade.com/2025AIE1126/CMS/%E8%AA%B2%E7%A8%8B%E4%BB%8B%E7%B4%B9 (此貼文由ITI講師Bob撰寫)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 (台北) 貿協ITI台北商英教室
為什麼我的團隊出現「數據孤島」的情形?如何解決資訊不流通
為什麼我的團隊出現「數據孤島」的情形?如何解決資訊不流通
數據孤島(Data Silos)是指在組織內部,不同部門或系統之間的數據無法有效共享和整合的現象。這種情況通常導訊息的孤立,影響企業的運營效率和決策能力。 【數據孤島的特點】 - 隔離性:數據孤島中的數據只能由特定的部門或團隊訪問,其他部門無法獲取或使用這些數據,造成訊息流通不暢。 - 重複性:不同部門可能會儲存相同的數據,導致資源浪費和數據不一致的問題。 - 決策困難:由於數據分散,企業難以進行全面的數據分析,影響決策的準確性和及時性。 【數據孤島的成因】 1. 技術障礙:不同部門使用的系統和平台可能不兼容,缺乏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接口,導致數據無法共享。 2. 組織結構:各部門之間缺乏協作機制,可能出於自身利益考量而不願意共享數據,形成部門壁壘。 3. 數據治理不足:缺乏系統的數據治理策略,導致數據管理混亂,影響數據的質量和可靠性。 【數據孤島的影響】 ✔ 降低效率:數據孤島會導致業務流程繁瑣,無法實現高效的跨部門協同,增加工作負擔。 ✔ 影響決策:由於無法獲取全面的數據支持,管理層在做出決策時可能面臨困難,增加決策風險。 ✔ 資源浪費:重複的數據存儲和處理不僅浪費了時間和人力資源,還可能導致數據的過時和不準確。 解決數據孤島問題的技術手段主要集中在數據整合、數據治理和系統協作等方面。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技術方法: 【解決數據孤島的技術手段】 1. 數據集成平台 數據集成平台可以將來自不同系統的數據集中存儲、處理和分發,實現數據的一致性和可視化。這些平台通常使用ETL(提取、轉換、加載)工具來整合數據,從而消除數據孤島。 2. 數據倉庫和數據湖 數據倉庫和數據湖可以集中管理來自不同來源的數據,提供統一的數據視圖。數據倉庫適合結構化數據,而數據湖則能處理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支持更靈活的數據分析。 3. 統一的數據治理框架 建立明確的數據治理策略,包括數據分類、質量標準和安全規範,能夠提高數據的質量和一致性,並促進數據的共享和利用。 4. 雲ERP系統 雲ERP系統通過統一的平台整合企業的各個業務模塊,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和共享。這種系統能夠實時更新數據,提升決策效率和準確性,並減少IT成本。 5. API和微服務架構 功能:使用API(應用程式介面)和微服務架構可以促進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實現靈活的數據共享和整合。這種方法能夠打破系統之間的壁壘,促進數據的流通。 6. 數據虛擬化技術 功能:數據虛擬化技術通過創建虛擬數據視圖,使得用戶能夠從多個數據源中一次性檢索數據,而不需要知道數據實際存儲的位置,從而提升數據訪問效率。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Canva免費證照速攻!快速考證指南
Canva免費證照速攻!快速考證指南
Canva一直是許多職場人士的必備工具,但除了強大的設計功能外,很少人知道旗下Canva Design School還提供許多Canva免費課程,部分課程完成後,還能透過考試取得官方Canva證照。這份攻略將詳細介紹如何獲取證書,幫助你快速掌握Canva基本功、熟悉最新的AI工具應用,有效提升職場技能。 ⚡Canva免費考證 FAQ 完整攻略⚡ ✅Q1:如何找到Canva官方的免費課程與證書考試? A:首先進入Canva Design School,在平台上,點擊「Get certified」,這裡提供的課程在結束後都可參加考試並獲得證書。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184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 https://nabi.104.com.tw/assess/846d3e67-27f5-4a1b-bc07-68e2b7ed479e *即使沒有將課程上完,也可直接點擊「Earn a certificate」開始考試。對於已經熟悉Canva操作的使用者來說,若覺得課程內容簡單,想要節省時間,可直接選擇考試的方式獲得證書。 ✅Q2:有哪些推薦的免費認證課程? A:Canva提供了多門適合不同需求的課程,例如: • Canva Essentials(Canva基礎操作):適合初學者快速建立Canva使用能力,涵蓋基礎介面、功能及AI輔助工具。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184 • Marketing with Canva(行銷設計技巧):教導如何利用Canva製作符合品牌風格的社群貼文、廣告素材,提升行銷效率。 • Graphic design essentials(平面設計基礎):學習設計的基本元素、原則、色彩理論與字體排版。 還有「Canva for Work」(職場應用)及教育類的「AI in the Classroom」等課程… ✅Q3:想快速拿證照,一定要把所有課程看完嗎? A:不一定需要。對於已經熟悉Canva操作的資深用戶來說,即使沒有將課程上完,也可直接點擊「Earn a certificate」開始考試,藉此節省時間。考試題目為選擇題或多選題,數量介於20到30題之間。不過,若是Canva新手,建議還是完整將課程看完後再考試,除了能穩固基本功外,也能在答題時減少錯誤的機率。 ✅Q4:Canva證書有什麼實際用途?如何分享? A:Canva的證照不僅實用且免費,能夠證明您與時俱進,擁有數位設計與AI應用的專業能力。通過測驗的學員可獲得官方電子證書下載保存,或將證書分享到履歷表,為履歷及職涯形象加分。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104×AWS合作!免費學AI拿證書 打造 AI 即戰力
104×AWS合作!免費學AI拿證書 打造 AI 即戰力
想免費學 AI、拿官方技能證書強化履歷嗎?104 與 AWS 聯手推出「AI 人才就緒計畫」,不限科系、不限背景,完成課程並通過測驗即可獲得技能證書 🔥快速看懂「AI人才就緒計畫」FAQ 🔥 【Q1:有哪些證書可以拿?學習時間要多久?】 你可根據職涯方向選擇以下兩種: ▶️生成式 AI 商業應用技能證書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144 • 適合:行銷、企劃、管理職等非技術背景 • 課程內容:6 門課,約 3.5 小時 • 特色:懂得在工作中應用 AI 工具,強化工作效率 ▶️生成式 AI 技術開發技能證書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145 • 適合:工程師、開發者 • 課程內容:10 門課,約 6 小時 • 特色:強化程式整合、AI 模型操作與應用力 【Q2:AI 人才計畫有什麼特色?】 👉 由 104 人力銀行 × AWS 合作推出,結合雲端課程、履歷系統與求職媒合,幫助你完成三大步驟: • 線上免費學習: https://nabi.104.com.tw/course/aws • 學習紀錄回寫履歷:加強履歷亮點,企業主動搜尋更精準 • 搭配職缺媒合:AI職缺曝光更有利,提升面試機會 學習完課紀錄還能自動寫入 104 履歷。從學習到求職,一站式打造 AI 即戰力,是轉職、升遷、求職者搶先卡位的最佳機會! 【Q3:這個計畫影響力大嗎?】 • 預估首年觸及超過 3 萬人,導入學習紀錄至 104 履歷系統,為台灣職場注入 AI 即戰力! 【Q4:我不是資訊背景,也能學嗎?】 • 當然可以!目前 AI 工作有 60.3% 不限科系,企業更重視「懂應用」與「解決問題」的跨域人才。 【Q5:哪裡可以開始學?】 • 商業應用技能共6堂課 https://nabi.104.com.tw/course/aws/553bc7bd-5e0e-48c4-af58-41ed7368ce15 • 技術開發技能共10堂課 https://nabi.104.com.tw/course/aws/cebb89ee-4f93-4c90-a060-8aa73909d36b 【Q6:如何拿證書?】 領AWS證書步驟→ 1. AWS官網 https://pages.awscloud.com/tw-aws-generative-ai-learning-program 2. 隨意點擊一部課程影片,觀看2-3分鐘,隨後即會收到測驗通知 測驗完成後,即可獲得AWS官方證書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有效溝通模型|提升個人影響力的四種表達方式
有效溝通模型|提升個人影響力的四種表達方式
有效溝通模型|提升個人影響力的四種表達方式 ① PREP原則|結論先行的黃金法則 ☞Point /結論:先說結論,提出明確的觀點讓對方清楚接下來要談話的內容將以什麼主題進行。 ☞Reason /理由:再說理由,透過有效的數據及有力的事實驗證結論的可靠性,理由不要太多,2-3個最佳 ☞Example /案例:分享案例引起傾聽者的共情與想像,可以是最近熱門話题或自己的經驗,避免說教。 ☞Point /重述結論:再次強調你的觀點。 ② FIRE模型|聚焦於事實的說話 ☞Fact /事實:確實發生與存在的事情,具體、客觀且不帶感情,以真實談話為基礎。 ☞Interpret /解讀:事件發生時,我嗯根據經驗對該事件進行解讀,得出目的與意義。注意:事實與解讀有差異! ☞Reaction /反應:根據解讀結果,產生相對應的情緒反應。 ☞Ends /結果:經歷情緒反應過後,我們會期望某種結果 ③ RIDE模型|說服他人的手段 ☞Risk /風險:若不採納方案會帶來什麼風險?注意:風險描述切勿誇大。 ☞Interest /利益:若採納方案會帶來什麼利益?引入利益、提高預期,對方更容易接受。 ☞Difference /差異:舉例說明提出得建議與其他方案的差異。 ☞Effect /影響:方案會帶了的負面影響(太完美的東西反而不真實)。 ④ 30秒電梯演講|歸納後直奔主題 ☞吸引:說出對方想聽與渴望聽到的事物,提出有力結論吸引他的注意力。 ☞給利:將自己的目標與對方的渴望做連結。將你的解決方案具體提出,提升自身存在價值。 ☞收網:說明上述方法的理由與依據,同時別忘了你的目標:留下你的聯繫方式,讓對方能主動聯繫你。 推薦學習『掌握成為B2B超業的成功秘笈』 學習成為業務戰將所需擁有的隱性特質與顯性專業,並內化成具備高競爭力的優質超級業務。 了解課程👉https://bit.ly/45jAGcS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
環境部發布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
環境部發布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
每月徵求2.2萬名綠領人才 一年增加9% 八年強彈270% 綠領AI人才缺口激增到4,300個 占綠領1/5 - 臺灣邁向2050淨零轉型,綠領人才扮演關鍵角色。環境部連續第二年與104人力銀行合作完成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2025年1到4月,平均每月超過4,000家企業招募綠領,釋出近2.2萬個綠領工作,比2024年同期增加9%,再創8年同期新高,8年強彈270%! -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為了密切觀察徵才企業在不同時間點對綠領人才的需求強度變化,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以過去八年每年1到4月為數據基礎,與2024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以過去八年每年1到10月為數據基礎的比較基期不同。結果發現,即使整體市場的徵才動能上半年比下半年疲弱,最近三年,1到4月平均每月工作機會數105萬個,就比1到10月平均108萬個短少約3%,甚至今年4月美國關稅戰也造成部分徵才企業觀望,但最新發布2025上半年綠領人才需求,依然追平2024年(同為2.2萬人),顯示企業對綠領人才的需求強度仍穩定高於整體市場。 - 環境部為提供多元淨零培育課程,未來將推出一系列加值課程,包括與經濟部合作「節能培訓班」、與內政部合作「淨零建築」課程及與成功大學合開「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CUS)」課程;另配合衛福部規劃以大型醫療院所人員為對象的「綠色醫療專班」。為培育我國資源循環綠領人才,環境部國環院也將與資源循環署合作開辦「資源循環專班」。此外,環境部目前已透過全國32所大學開設的「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協助員工取得合格證明及提升綠領戰力;求職轉職者,9月後,可將合格證明更新在104人力銀行履歷資料庫,提升求職能見度。 - 近8成綠領工作來自科技、製造、建築營造等6大產業 環境部2025年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由環境部彙整各部會提供「臺灣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相關關鍵字,及合併104人力銀行提供永續關鍵字,包括淨零、減碳、環境工程等領域,2025年關鍵字新增到1,339組。透過104人力銀行累積超過46.8萬家徵才企業會員、超過898.3萬名求職會員資料庫進行大數據探勘,分析近8年含有關鍵字的公司名、公司介紹、職缺名稱、工作內容、條件要求、技能證照等,並分析綠領人才的證照、薪資、及職涯歷程。 - 趨勢報告指出,依產業,2025年約有1.7萬個綠領工作集中於六大產業及占比77%: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一般製造業、建築營造及不動產、批發/零售/傳直銷、醫療保健及環境衛生業、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業;其中,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因產業規模龐大、技術密集、法規壓力高、國際競爭激烈與產業鏈長,居綠領人才需求最大產業及占比22%,人才缺口超過4,600人。 - 依職缺,2025年約有1萬個及占比48%綠領工作集中於6大職務:環境安全衛生類人員、業務銷售人員、工程研發人員、維修/技術服務類人員、專案/產品管理類人員、操作/技術類人員;其中,環境安全衛生類人員主責企業實務需符合淨零排碳法規、產業廣泛需求,居綠領人才需求最大職缺及占比15%,人才缺口超過3,300人。綠領職缺第二名則出現迭代,從早年的操作/技術類人員、轉為工程研發人員、再到近兩年的業務銷售人員,企業實踐淨零轉型已從企業本體、進入銷售服務。 - 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 「資源循環零廢棄」綠領需求最多(參考附圖一) 根據環境部2025年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臺灣2050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中,戰略8「資源循環零廢棄」,穩居8年來綠領人才最大需求及占比28%,戰略11「綠色金融」人才需求占比20%居次,戰略7「運具電動化無碳化人才」需求占比19%、排名第三。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戰略8「資源循環零廢棄」雖排行第一,但近3年(2023-2025)占比,與前五年(2018-2022)相比,已減降10個百分點,企業對綠領人才的需求,已從產線製程的淨零排放,延伸到前端的綠色研發、以及金融服務。 - 至於2025年綠領工作地區分析結果顯示,60%集中於北部(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桃園市、新竹縣、宜蘭縣);87%集中於六都(78%)及新竹縣市(9%)。8年長期趨勢,北部穩居綠領工作最多的地區、占55%~61%之間,南部占19%~23%之間,中部占17%~21%之間,南部皆略高於中部;中部僅在2020年~2023年半導體S廊道形成時,占比略趨近於南部,並於2025年追平南部、同占19%。 - 綠領AI人才需求逾4,300人 8年成長4倍(參考附圖二) 環境部2025年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針對近2.2萬個綠領工作進行第二次關鍵字過篩,透過419組AI關鍵字詞,如ChatGPT、deep learning、IOT、人臉辨識等,得出2025年平均每個月有4,301個綠領AI工作機會,8年成長398%;占綠領工作數的比例也從2018年的14.7%、增至19.8%,創8年新高。 -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綠領結合AI已成必然,綠領AI的產業及職務需求也更顯多元!依產業,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業的需求占比提升;依職務,軟體/工程、工程研發、行銷的需求占比提升,知識密集服務業為產業導入AI淨零排碳需求旺盛,淨零轉型如同AI整體趨勢,從「做AI」逐步擴散到「用AI」。 - 面對綠領求才若渴,環境部長彭啓明也分享企業獲得綠領人才4大方法: 1.破圈,從其他產業或職務挖角綠領人才。 2.促動,邀請無求職意願被動求職者加入。 3.升級,培育現有員工加值轉型,具備綠領技能。 4.共舞,善用公部門資源,並啟動產學合作,例如環境部攜手32所大學推出「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在教育階段提早養成並預約綠領人才。 - 立即報名「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 https://ulvis.net/iTs8
104學習 環境部淨零綠領人才培育課程
Outlook 預約寄信:只須多2道步驟,可操縱最佳送信時間
Outlook 預約寄信:只須多2道步驟,可操縱最佳送信時間
在現代的專業環境中,「Outlook預約寄信」不僅是一個方便的功能,更是讓你走在時間的前面,對工作流程有絕對的控制。當我們談到「Outlook預約寄信」,我們談論的是預見性、計劃性和效率。這項功能提供了一個機會,讓我們可以更好地調整與同事、客戶或夥伴的交互,確保我們的訊息在正確的時間到達正確的人。經常使用「Outlook預約寄信」的人們發現他們能夠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更精確地預測工作流程,並減少因忘記發送郵件而造成的壓力。每當您想要確保郵件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發出時,「Outlook預約寄信」都是您的得力助手。 📬 為什麼要使用預約寄信? ✔️ 時效性:確保郵件在最合適的時候送達,例如在收件人上班時間。 ✔️ 計劃性:能夠提前編輯郵件,然後設定在特定日期和時間發送。 ✔️ 減少遺忘:提前準備好的郵件,不怕到時忘記發送。 📋 如何設定預約寄信? 1. 撰寫郵件:在Outlook中,如同平常那樣撰寫一封新郵件。 2. 訪問選項:在郵件編輯視窗的上方,點擊「選項」標籤。 3. 選擇發送時間:在出現的功能表中,找到「不在以下時間之前傳送」,然後選擇希望郵件發送的日期和時間。 4. 完成設定:設定完畢後,按下「發送」。郵件會在指定的時間自動寄出。 🚫 注意事項 ✔️ 確認Outlook開啟狀態:若使用Outlook桌面版,確保在預設寄信的時間Outlook是開啟的,否則郵件將不會被發送。 ✔️ 確認日期和時間:避免設定了錯誤的發送日期或時間。 ✔️ 時區問題:如果你與收件人處於不同的時區,確保你設定的發送時間是按照你想要的時區。 🔗 其他相關功能 Outlook 不只提供預約寄信,還有其他許多強大的功能,如郵件規則、自動回覆等,值得深入研究和使用。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您能夠更熟悉Outlook的預約寄信功能,並有效地利用它來優化您的郵件管理。
一零四獨家新知識 超級辦公室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