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學術自然

學術自然
關注
邀請朋友
邀請朋友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取消
「學術自然:負責推動學術研究和自然科學領域的發展,聚焦於制定和實施標準化的實驗方法與研究策略,確保研究成果的可靠性與可重複性。需要具備跨部門協作的能力,與學術界及產業界的專業人士有效溝通,進行技術支持及知識分享。同時,應具備批判性思維與數據分析能力,以應對快速變化的科技趨勢及解決相關研究中的挑戰,並善用台灣特有的科技資源及人脈網絡以增強合作效率。」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關於教室
關注人數 1 人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學習主持人
持續分享知識,
有機會成為官方教室主持人
教室標籤
Hi~ 歡迎分享學習資源,有學習問題可匿名向Giver發問!
我要分享
我要提問

學術自然 學習推薦

全部
影片
文章
彭啟賢

生態調查員

2024/01/27

印象中的寶島台灣很美! 英國大叔划船見一亂象卻忍不住落淚
【受疫情影響滯台3年 台灣女婿找到自己的樂子】
今年61歲的Peter Lowe是一位英國退休機械師,也是一位台灣女婿,每年定期會來台灣探望兒子,然而2020年3月他的航班受COVID-19疫情影響,回程計畫被迫取消,為了填補這段意外的空白時間,Peter決定尋找自己喜愛的事情來做。
在英國,划船是天經地義的事情,Peter在蹣跚學步時就跟著家人一起划船,所以他開始尋覓划船的機會,很幸運地在淡水竹圍發現了一間小型的造船木工坊。
帆船玩家陳明忠回憶道:「Peter看到我們很興奮,就問有沒有船可以借他划?」當時正好有一艘稍嫌破舊、準備整修的木造船,Peter花了大約2個月的時間修理它,終於在台灣擁有自己的船。只要天氣好,Peter就會划著心愛的船出航,沿途欣賞美麗的河川景色。
然而,有一次Peter划回竹圍碼頭時,陳明忠看見船上載滿了垃圾,經過一番詢問,才得知Peter在划船過程中,發現紅樹林有一整片卡住的垃圾,由於自己一個人沒辦法處理,他無奈呆坐在現場哭了起來。
陳明忠表示,「他為我們淡水河流下了眼淚,這一幕很感動。」於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主動揪團,每當Peter出航時,大家就會一起加入撿垃圾的行列,平均每個月會進行一次,持續至今已3年。
穿上救生衣、戴上手套,划船淨河其實沒想像中容易,除了需要有足夠體力划船,他們還會受到潮汐和天氣的影響。當風太大或下雨天,活動都必須取消,「很不幸,我們取消過很多次」,Peter表示。
荒野保護協會台北分會得知Peter這號人物後,也主動邀請他一起合辦活動,分會長游晨薇表示,「我們很多荒野夥伴看到Peter划船撿垃圾,其實很被打動」。
【淡水河骯髒程度榜上有名 Peter建議台灣政府做一件事】
Peter想不透的是,淡水河為什麼會有如此多垃圾,「我樂意幫忙,但我不喜歡看到這種情況。」Peter認為自己和朋友所做的這一切只是滄海一粟,他期待有更多人能意識到河川廢棄物的嚴重性。
淡水河曾被指出是全世界第16髒的河流,難道在淡水河上活動的台灣人都沒察覺嗎?陳明忠自認麻木了,「當我們處在一個豬窩裡面太久,就變成豬了,我們完全沒有感覺。」好在老天爺派Peter來當頭棒喝。
但是為什麼淡水河會特別髒呢?
陳明忠說,如果把雙北市形容成一個浴缸,關渡就是排水口。當有人在路邊丟塑膠袋、紙杯或菸蒂等廢棄物,它們流進水溝之後,無論是大漢溪、基隆河、新店溪,最後都會匯集到淡水河。垃圾隨著河水漂啊漂,幸運的會在出海前被紅樹林攔截,其他就流出大海了。
根據荒野保護協會2020年公布的河川廢棄物調查,淡水河有9%的河岸(22公里)聚集了流域超過90%的垃圾量,其中最髒的河岸就包括關渡大橋左右岸,垃圾量約有1000至2000個14公升垃圾袋。
多虧Peter的號召,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淡水河的垃圾問題。然而,他認為我們應該從源頭阻止垃圾產生,或者在垃圾進入淡水河之後,阻止它們流入海洋。因此他建議政府應該在颱風或大雨過後,派遣垃圾收集船進行清理,「應該要有人正視這件事並掌握情況。」在Peter看來,阻止大部分垃圾進入海洋其實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別浪費! 他呼籲大家關心環保】
退休後的Peter閒暇之餘喜歡做有意義的事,他投身環境保護,而不是滑手機或看電視。他希望人們能夠盡力保護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以留給後代子孫,「保持樂觀、不要貪心、不要自私,別以為金錢就是一切。」
Peter今年5月順利回抵英國,陳明忠笑著說,Peter就像是魯賓遜漂流到荒島,找不到回家的工具,但最終他還是找到船、回到了故鄉,「我們會保持聯繫,祝福他。」Peter期待台灣的朋友能夠繼續推展划船撿垃圾的活動,而他自己回到英國也將進行同樣的事情,清理垃圾、收集垃圾,並推廣環保。
Peter坦言,儘管自己滯留在台灣已有3年,但過得非常開心,因為台灣的人民、治安、食物和大自然都相當美好,唯獨淡水河的垃圾問題讓他憂心不已。他呼籲政府應更加重視這個問題,「台灣,加油!加油!加油!」Peter難得用華語吐出了一句喊話。
這位來自英國的大叔Peter Lowe,退休後找到了自己的快樂泉源,他的熱情和堅持不只讓人參與划船撿垃圾的活動,也讓人重新關注淡水河的垃圾問題。他的故事提醒著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並為後代子孫留下一個更美好的地球。
看更多
0 0 157 0
1568 4
彭啟賢

生態調查員

2024/01/26

企業為何需要TNFD共同維護生物多樣性?來看台泥、台達電怎麼
2023年9月,聯合國UNGA78紐約氣候週正式宣告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NFD)框架,企業關注自然風險,評估製程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在台灣,已經有哪些企業如火如荼落實生物多樣性?
ESG不再只是減碳、找尋碳足跡那麼單純!因為ESG的「E」是指環境(Environmental),許多產業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影響生物棲息地,部分物種更因此消失,根據統計,全世界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數量就減少了70%。
這讓世界各國意識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聯合國便召開生物多樣性會議,2022年12月移師蒙特婁舉辦,會後達成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GBF)的共識,一如2015年巴黎協定之於氣候議題,GBF也有助企業、投資人與國家正視生物多樣性與自然環境議題。
2023年9月底,聯合國正式宣告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NFD)框架,企業除原本的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必須更關注自然風險,評估製程對自然生態的影響。
對企業來說,執行TNFD或許得付出更多成本,卻也是回饋地球的好機會。
TNFD架構,企業揭露自然財務風險
2023年5月22日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舉辦首屆「台灣生物多樣性」獎,TAISE董事長簡又新強調,生物多樣性對GDP的貢獻超過5成,所以維護生物多樣性也是企業ESG的重要指標,做好維護生物多樣性負起社會責任,更有利外銷。
簡又新一席話,證實了TNFD的重要性。TNFD採「LEAP方法學」,分為四個階段,簡單來說就是定位企業與自然環境的關聯性,評估營運過程中涉及的生態衝擊,接著評估風險與機會,最後對此做出回應與報告。
與此同時,台灣企業永續發展協會也發起「自然與生物多樣性倡議平台(Taiwan Nature Positive Initiative, TNPI)」,邀請企業對自然生物多樣性保育議題,採取更積極的行動並培育相關專業人才,共同發起的企業就有台泥、信義、宏碁、華碩、永豐銀行、國泰金、台達電以及緯創。
台泥回饋自然,試行TNFD
其中,台泥在COP15召開期間,就和52國、330 家企業簽署「商業自然行動聲明(Business For Nature_Make it Mandatory)」,宣示參與TNFD試行計畫,也是台灣以實際行動呼應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的首家傳產製造業者。
台泥強調,水泥是和大自然最息息相關的產業,因為原料來自石灰石,大幅仰賴自然資源,所以台泥2017年開始積極低碳轉型,透過TNFD的國際高標準,檢視台泥既有的礦區復育、工業港水域珊瑚營造,並和利害關係人、學術機構、倡議組織合作,推動生物多樣性的復育、保護與永續利用。
台泥也與公部門合作,協助經濟部水利署第九河川局、林業署花蓮分署,將花蓮地區銀合歡移除後的廢木料,以台泥先進的水泥窯協同處理技術,資源再利用為生質能。
此外,台泥進行許多創舉,包括全球唯一土壤物種研究的「和平生態方舟計畫」,藉以重建土地生態系,同時成立世界級保種基地「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蒐集熱帶和亞熱帶瀕危或珍稀植物,至今已孕育上萬種。
台泥上行下效,尤其董事長張安平對企業營運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平衡念茲在茲,出席每一場活動,總要提醒眾人「資源有限」,這也是台泥近年來推動許多生物多樣性政策的重要原因。
信義打造零碳島,台達電復育珊瑚有成
至於信義房屋購買馬來西亞沙巴外海的無人島,打造為「零碳島」,去年11月向大眾揭開神秘面紗,興建高端酒店之前,先在島上復育樹種、海龜、珊瑚並改良土壤,培育專屬的生態系,也是企業與自然共存的案例。
台達電旗下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去年4月舉辦「台達氣候沙龍」,執行長張楊乾也分享公司成功復育珊瑚的成果,也和海科館合作,導入植物工場LED與自動化技術,研發適合珊瑚苗成長的LED光譜,並成立「潮境珊瑚保種中心」,目標在三年內育苗1萬株。
當然,再多的倡議與協定,都比不上身體力行,愈來愈多台灣企業著手關注生物多樣性,保存、復育自然資源,隨著TNFD上路,企業揭露自然財務風險,也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夥伴。
看更多
0 0 345 0

推薦給你

104學習

產品

10/16 16:06

NVIDIA DLI 官方證書怎麼拿 ? 生成式 AI、LLM 應用開發完整攻略
想進入 AI 領域卻不知從何開始?NVIDIA Deep Learning Institute(DLI)官方認證課程為工程師、資料科學家和技術人員提供最實戰的學習路徑。課程涵蓋生成式 AI 開發、LLM 大型語言模型應用、異常偵測 AI、高效能運算 等熱門技術,透過雲端 GPU 實作環境,讓您邊學邊做,完成後且通過課後測驗即可獲得 NVIDIA DLI 官方頒發的完課證書,為履歷加分、提升職場競爭力!
🟡 NVIDIA DLI官方課程 - 使用提示詞打造 LLM應用服務
從 Prompt 編排、訊息策略、資料輸出到智慧代理設計,這門課程將是你邁向 LLM 開發的第一哩路,也是未來生成式 AI 應用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能。
Q: 誰適合這門課?
A: 具備 Python 程式設計經驗& 對 LLM 基礎知識有扎實理解
Q: 完成課程後,是否會提供相關證明?
A: 是的,在您完成所有課程內容且通過課後測驗後,將會獲得由 NVIDIA DLI 官方所頒發的正式完課證書。
🟡 NVIDIA DLI官方課程 - 異常狀況偵測的AI應用
以電信產業網路入侵偵測為出發案例,實際操作三種核心異常偵測技術,結合理論、應用與效能評估,打造真正落地的異常預測能力。你將深入探索NVIDIA 加速運算平台上的 XGBoost 與深度學習模型,體驗其在高維資料處理與推論速度上的關鍵優勢,並理解監督式與非監督式技術在異常情境中的應用差異。
Q: 這門課程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知識?
A: 為確保您能深入吸收課程內容,建議應具備:
1. Python 資料科學實務經驗
2. 對深度神經網路訓練原理的理解
NVIDIA DLI 課程能讓你親手操作 NVIDIA 最新技術,全面提升你在業界關鍵職位所需的實戰能力。
看更多
0 0 813 1
你可能感興趣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