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表(註1)是公司重要的主要財務報表之一,目的是向報表閱讀者說明,這家公司在一段期間(一年、一季或一個月)內,因為公司各項營運活動(包括產、銷、人、發、財),所發生的各項收入、成本、費用、利益及損失,並彙總得出當期的淨損益,故稱之為損益表。
這張表(圖1)呈現出4種獲利,不知道您在閱讀時,都習慣先看哪一項?又最注重哪一項呢?
為什麼損益表會有4種獲利呢?我們先由上至下看一下這張表的結構:
1.營業收入(或稱銷貨收入)
白話來說,就是在一段期間內,公司接了多少訂單,做了多少營業額,是這家公司因為經常性營業活動而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物所獲得的收入。從另一角度,也可理解為這家公司與社會的接觸點大小(市佔率概念)。
2.營業成本(或稱銷貨成本)
公司為了生產第一點之產品或勞務,而發生之相關可歸屬成本。以製造業為例,包括:原物料成本、進貨運費、直接/間接人工、機器設備折舊……等。
3.營業毛利(第一種獲利)
毛利=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但我喜歡稱它為「還沒有拔毛之前的利潤」,因為公司的相關管銷費用都還沒有考慮進去。代表公司之產品或服務,在市場上的接受程度,以及公司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而毛利率越高,通常也代表這家公司有其獨特的競爭利基。
4.營業費用
毛利之後,要拔的第一層毛就是營業費用,包括了三大類:
A.銷售費用
B.管理費用
C.研發費用
5.營業淨利(淨損)(第二種獲利)
營業淨利=毛利-營業費用,代表公司經營本業有沒有賺錢。
6.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指非因營業活動所發生之收益或費損,例如利息收入(費用)、租金收入、股利收入、投資收益(損失)、處分資產利益(損失)、兌換利益(損失)或其他收入或損失等
7.稅前淨利(損)(第三種獲利)
稅前淨利(損)=營業淨利(淨損)±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代表公司本業+非本業之總損益狀況,我們常常會看到,某公司雖有鉅額稅前淨利,但本業並不賺錢,而是因為處分了公司的核心資產(例如土地),而產生了鉅額業外收入所致。
8.稅後淨利(損)(第四種獲利)
稅後淨利(損)=稅前淨利(損)-所得稅費用
毛利之後要拔的第二層毛,就是營利事業所得稅,我國目前營所稅稅率為20%。
看完了這4種獲利,不知道大家最重視哪一種?
筆者認為,其實4種都很重要,但應首重「營業淨利」,因為營業淨利代表的是「公司本業是否具備獲利的能力」。
註1:依照台灣目前會計準則(T-IFRS&EAS),正式名稱為「綜合損益表」,本文仍維持使用大家熟悉之損益表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