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管理、自我成長、勞務外包、外包管理、團隊管理、顧問服務、時間管理、營運

吳慧卿

營運經理

2021/12/05

如何看待工作與生活的距離

疫情橫掃全球,大多數的國家都受到很嚴重的影響,直接衝擊的就是餐旅業的營運。我在飯店業擔任營運顧問時,也推動了電商營運團隊在家工作這件事。一段時間之後,電商營運團隊慢慢產生了變化,我發現可以管理好自己的人不管在哪裡工作,都能拿出工作的樣子,而無法管好自己的人,在家工作就像毒素一樣,漸漸腐朽了人的意志。於是無法管好自己的人,漸漸就被這個團隊放棄了。
在家工作,聽起來真的很吸引人。想象中,不需要在打卡,不需要在趕車,不需要被老闆吆來喝去,好像終於能做自己的主人了。聽起來真是美好,是吧?但是,這兩年各國推動在家工作的運營模式之後,我發現工作力的價值也漸漸被外包化。漸漸的,只要能在家工作的事情,似乎也都可以外包了。
當職場慢慢轉向切割某些工作,外包給在家工作者之後,這些在家工作者的生活與工作的距離,也就沒有界線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時間規劃的重要性,也就被凸顯出來了。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說,在家裡參加線上視訊會議,你會穿上什麼樣的服裝呢?外包出來的工作進度,還是需要提交和彙報,有的工作也常需要和其他公司開會。在公司上班時的穿著會比較正式,在家工作後很多人的服裝儀容也就漸漸放鬆了。無法真正管好自己的人,會從服裝儀容開始鬆懈,再到開會上線時間遲到,再變成工作遲交,最後就變成無法勝任工作的人。
大多數人會覺得既然在家工作就可以輕鬆一點,其實就是這個觀念造成自己漸漸鬆懈,因為職場上的事情歸咎起來,大多數的事情還是屬職主義,也就是說職務內容是甚麼就該是甚麼,跟工作地點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喔。所以並不存在在家裡工作就可以比較輕鬆這個理論。
另外,我們談談甚麼是在家工作。
很多人會把在家工作的重點放在: 在家,而不是工作。但我卻認為工作場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工作。既然重點是工作,就應該有一個工作的氛圍,既可以讓自己快速帶入工作的節奏,又能加快工作效率,未來也容易重新融入職場的氛圍。因為我覺得沒有人會永遠都做一個在家工作者,理想狀態應該是某幾天在家某幾天在職,或是某些工作在家某些工作在職。
我公司的設計師都是在家工作的設計師,大多數不需要來跟我報告,我只看成果。但工作的時候就是工作,休息的時候就是休息,我要求我的設計師要有規律的作息,並沒有因為在家工作就要變的鬆散。我自己也是在家工作接近八年的自由接案者,我也會要求自己要有規律的作息和工作型態與日常型態的分野。比起去辦公室,我更喜歡在家工作只是因為不需要花時間在浪費在交通,家裡我也有自己的工作間,也會將工作與生活做一個小小的區隔。
這也是很多自由工作者的基本態度,即使是在家工作也會維持一定的日常規律,並且把工作和生活做一個基礎區隔,讓工作時間更接近上班型態,休閒生活也能更加放鬆的休閒。
所以我覺得即使在家工作,即使只是視訊,還是要用正式工作的心態來準備比較合適喔。
0 0 5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