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情境說明】 
主要很急著指派了一個工作,要求將兩個不同的資料彙整後,進行樞紐分析後來解讀,希望能透過數據想出解決方案。接獲任務後,很辛苦比對完兩個Excel檔的資料,也透過樞紐分析跑了好幾個表格,完成任務後,將這些分析的資料LINE給主管,花了這麼多時間做的分析,沒想到主管卻已讀不回? 
 
【個案情境思考】 
一、	從情境中發現問題 
1.	很辛苦比對完兩個Excel檔的資料,可能代表效率不佳,甚至會有所錯誤 
2.	透過樞紐分析跑好幾個表格,如果沒有清楚邏輯,表格很多可能不見得好 
3.	明明主管急著指派工作卻已讀不回,東西交出去無後續,是否有問題呢? 
 
二、	從問題中思考原因 
1.	比對資料是否用錯方式,應該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處理,應運用公式才對 
2.	若不確定分析目的為何?花很多力氣做一堆表格,對後續決策可能沒有幫助 
3.	主管是對產出不滿意,或是效率不滿意,也可能是溝通的方式不滿意,還是主管只是太忙沒有回呢?不同的可能性,須採取不同的對策來應對 
 
三、	從原因來評估行動 
1.	要用有效率的方式找到對的公式,是否熟悉使用vlookup等公式來做分析 
2.	重要的結論可先說明,再搭配相關的表格分析來做詮釋,讓樞紐分析的重點,能夠有結構來強調相關重點,避免都是表格,可運用圖示來做強調 
3.	用樞紐分析完的檔案相對透過LINE不見得好溝通及閱讀,建議可先用mail把檔案寄給主管,再用LINE將結論或需確認事項跟主管溝通,避免因為溝通媒介的因素,造成主管不好回應或掌握不到重點,造成不好的結果 
 
四、	從行動來推論結果 
1.	能熟悉vlookup或xlookup,對於未來比對相關資料會有很大幫助,不斷熟練後,也會對職場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持續練習會是重要的關鍵! 
2.	當懂得先回到分析的目的來思考,不會陷入分析的細節,分析過程隨時檢視分析過程與目的的關聯,讓分析能更有重點及意義 
3.	主管已獨不回的原因雖然很多,回到自己在交付產出給主管時,試著還未思考,想想當看到這樣分析的結果,你自己是否會滿意或有疑問,讓每次自己提供給主管相關回應前,都能夠有更嚴謹的思考 
 
【參考結論】 
分析相關資料要如何有效率且精準地進行分析,是在職場中要能持續培養的能力,對EXCEL的相關功能要熟悉之外,還需要對分析目的有更深入的掌握,並且能懂得如何運用正確的溝通方式,與主管進行回報,有機會能夠避免主管已讀不回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