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轉職熱潮】想了解你的程式競爭力?來免費檢測 Python 能力吧 了解更多

會計核算和帳務處理、編製帳務報表、財務報表編製、財務報表製作、結帳作業與帳務處理

蔡淑惠

百大會計師事務所 執業會計師

2021/11/30

如何用EXCEL編製財務報表?系列8: 建立日記簿借貸平衡

(一) 是否可以用EXCEL表將財務報表編製正確及完整的關鍵在於是否有將日記簿寫好。只要寫好企業的日記,則只要設定好公式,財務報表就可以輕鬆呈現
(二) 再次檢視日記簿重要的要素
A5欄輸入「109」
B5欄輸入「1」
C5欄輸入「1」
D5欄輸入「1090101001」
E4欄輸入「1」
F4欄利用函數CONCATENATE將D5欄及E4欄合併為「10901010011」
G5欄已建立下拉式選單,選取產品別
H5欄已建立下拉式選單,選取項目代號
I5欄已建立公式,於H5欄輸入項目代號,則I5欄則顯示該項目名稱
J5欄摘要可以簡要寫6~10字說明該事件
K5欄借方金額
L5欄貸方金額
提醒每一筆傳票借方金額要等於貸方金額,避免資料筆數多時,不易看出借貸金額是否相符,以下建立借貸平衡之檢視
(三) 於M3欄位輸入=IF(SUM(K:K)=SUM(L:L),"借貸平衡","借貸不平衡")(詳附表11-11-1)
說明:如果K欄借方金額等於L欄貸方金額,則借貸平衡;
若K欄借方金額不等於L欄貸方金額,則借貸不平衡
(四) 建議,每輸入一筆傳票後,一定要檢視借貸是否平衡,若借貸平衡,才能往下輸入下一筆傳票。以確保日記簿傳票每筆都有借貸平衡。(詳附表11-11-2)
百大會計師事務所
0 0 1655 1

0/1000

你可能會想看
01
08/19 15:33
面試前後如何判斷公司適不適合你?專家解析3步驟、7個觀察點
面試是求職者和公司的雙向選擇,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公司,除了問對問題,還有哪些部分可以觀察?你找工作時會評估哪些要素?本文整理職場教練和企業人資的專業建議,從釐清工作價值觀、面試前後評估公司的因素,幫助大家辨識理想中的好公司! 文/104職涯診所Podcast、104職場力整理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步驟1:釐清你的工作價值觀是什麼步驟2:面試前評估公司,事前調查與外部資料步驟3:面試中評估公司,從辦公環境到溝通除了觀察之外,面試如何問對問題?104資源推薦:幫你找到公司理想型 找工作不只看薪水,想知道一間公司適不適合自己,你會怎麼評估?面試時除了問對問題,還有哪些部分可以觀察找到適合的公司呢?104職涯診所歡慶500集live talk「EP523 如何找一家合拍公司?」邀請統一超商招募team經理林宸碩及職場教練Simon分享自身職涯經驗看法,《104職場力》整理本集專業建議及相關調查數據,希望協助大家找到理想中的好公司! 【本集來賓】● 林宸碩:統一超商人才招募TEAM經理,在統一集團工作26年,曾任統一超商儲備幹部。● 職場教練Simon:104資訊科技董事、前104人力銀行總經理。目前仍協助新創及社企擔任(經管/領導力)顧問。 步驟1:釐清你的工作價值觀是什麼 找工作前重要的第一步,可以先問自己「最在乎的是什麼?」釐清對於工作價值的認知,有助於在找工作時做出更符合自身期待的選擇! 根據104人力銀行2025《員工C.E.O.》員工工作價值認知調查顯示,上班族心中認為最重要的工作價值,除了組織的安定與薪資報酬之外,人際價值的重要度也愈趨提升。代表一份好工作不僅要提供合理的薪資報酬,也要能讓員工在生活和職涯發展上找到平衡。 2025工作價值重要度 Top 10 工作有保障 工作與個人生活有好的平衡 獎金制度公平合理 薪資條件符合期待 同事間溝通良好 有清楚的管理制度 工作環境好 能夠認同直屬主管的管理方式 福利制度佳 上班地點交通位置方便 資料來源:104人力銀行2025《員工C.E.O.》調查報告 延伸閱讀:【2025員工C.E.O.研究報告】員工工作價值認知、求轉職在意重點、生成式AI使用情況 步驟2:面試前評估公司,事前調查與外部資料 在實際進到面試之前,可以用哪些方法對公司進行外部評估?想在面試前過濾掉不適合的公司,綜合統一超商人才招募經理林宸碩及Simon的建議,可以從客戶體驗、公司經營理念、網路資源等3個方向著手,對公司進行「初步檢驗」。 從「客戶體驗」檢視公司文化 職場教練Simon提醒,如果目標公司的規模較大、是面向大眾的品牌,先當從客戶的角度來看,往往就能看出端倪。 舉例來說,你可以觀察: 客服或門市人員是否真心解決問題? 服務流程是否順暢? 員工互動是否有溫度? 「站在客戶的立場,你喜不喜歡它?」Simon認為,一家企業的雇主品牌和其產品的品牌經營應該是一致的,一家公司對待客戶的方式,往往會反應如何對待員工。所以,想知道一間公司適不適合你,第一個判斷是從客戶的角度來評估你是否喜歡這個品牌,進入企業後的感受不會有太大差異。 從公司「經營理念」比對實際行為 統一超商人才招募經理林宸碩也分享,每間公司都有核心經營理念,但重點是「有沒有落實」。因此他提出,求職者想評估公司,可以先了解其經營理念,然後嘗試驗證公司是否在實際營運中落實這些理念。 舉例說明,例如統一的經營理念是「誠實勤道、創新求進」,其中「誠實」可從產品品質與服務流程來判證;「勤道」可從公司不斷推進營運模式來觀察;「創新」可看是否有推出新嘗試或新服務;「求進」則強調創新最終能否轉化為商業價值。不要只看口號,而是觀察公司是否能確實落實經營理念。 除了觀察理念與實際行為是否一致,林宸碩也分享了他剛進入統一超商打工第一週就犯錯,而經歷的「感動故事」: 當時林宸碩與學長聊天,沒注意到有客人打翻思樂冰的糖漿,弄得整個走道都是,然而店長一句話也沒說,直接拿了拖把在他們面前把地拖乾淨,就又回去做帳務報表。當時店長不是責罵而是以身作則把事做好,讓他感受到公司的組織文化是「做給新人看,而不是苛責」,他認為店長帶人非常有耐心、非常仁慈。 正是因為這樣的感動元素,讓他感覺自己一開始就「走對路」了,所以他也建議評估適合工作時,除了金錢考量外,也應該思考這份工作是否能讓你找到這種「感動元素」。 利用「網路資源」交叉驗證 前兩項提到以客戶角度觀察公司服務、經營理念,如果公司不是面向大眾的品牌、資訊有限,則可以從外部線索下手。 Simon指出,台灣有90%為中小企業,因此求職者可以利用包括透過104把關、Google地圖觀察環境位置、網路平台論壇等方向比對資訊。 104人力銀行把關:104已經把關、過濾掉不合規的企業,確保刊登職缺來自相對正派經營的合法公司,協助求職者初步篩選掉部分「奇怪」的公司。 Google地圖:建議在Google地圖上搜尋公司地址,觀察公司外觀、地點與相關評論,判斷該地點是否為一個合理正常的辦公場所。Simon提醒,例如某些地址可能聚集了大量奇特的「空殼公司」,例如一個地址掛了50間公司,求職時應避開這類可疑跡象。 論壇與評論平台:可以利用104公司評價、求職天眼通、面試趣、Dcard、PTT等網路資源搜尋評價。但是建議多方交互參考,並需要注意發文時間年份是否過舊,或者內容是否過於偏頗有失中立,相對參考價值有限。 步驟3:面試中評估公司,從辦公環境到溝通 面試不只是「被考核」,同時也是你觀察公司的最佳機會。根據2025《員工C.E.O.》員工工作價值認知調查,求職者找工作時關心的重點,以經濟報酬為主要考量;而影響求職者在實際面試後決定是否到職的3大因素,分別為:工作內容與預期符合、面試主管的態度,以及實際洽談後薪資。 也就是說,面試現場本身就是公司文化的縮影,例如公司招募人才的溝通方式、面試官專業度和溝通態度、公司環境和地理位置、辦公室氛圍等等都能判斷。Simon指出,透過「環境、方式、人的界面」來觀察,大概就能判斷這裡是不是適合你的地方。 公司環境與地理位置 「上班地點交通位置方便」是求職者僅次於薪資的第二大考量因素,除了事前在Google地圖調查公司外觀環境,實際到訪時更可以留意辦公室所處的內外位置、公共空間配置、辦公模式,並且可以「借用洗手間」觀察廁所整潔與否,這些都反映了公司是否重視員工體驗。 延伸閱讀: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公司?5招教你從面試「以貌取公司」 辦公室氛圍及人際互動 Simon建議,進入公司後可觀察公司內人員打招呼的方式。如果員工間彬彬有禮、互動友善,可能表示環境較有人情味;若感覺冷冰冰、應答不積極,則可能表示該公司更注重紀律,人情味較淡薄。 此外,同事之間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與互動也是上班族重視的工作價值,面試氛圍對年輕族群來說,也是影響是否到職的重要因素。 面試前的聯絡溝通方式 公司和你約面試的過程也是公司文化的展現,Simon建議觀察公司在面試前聯繫的回應速度、表達方式以及回應時間。例如,如果人資或聯絡窗口經常在深夜或凌晨收到訊息,除非公司是輪班制,否則可能反映了較不尋常的工作文化。 面試官態度與專業度 面試時接觸到的老闆、主管或者人資,可說是公司文化的直接代表。可以觀察問題是否專業具體、對話是否展現尊重與誠意等等。Simon指出,面試時接觸到的「人際介面」代表該公司整體風格,可以很直接判斷「這是不是適合你的地方」。 除了觀察之外,面試如何問對問題? Simon強調,除了上述觀察要點之外,面試時「問對問題」非常重要。在104人力銀行提供的許多資訊中,都有提供求職者關於面試提問的建議參考,例如詢問工作內容、團隊合作模式、工作對接部門、公司氛圍、職務的職涯發展等等,以下整理精選內容,方便大家進一步確認公司是否符合你的期待。 更多面試反問問題好文推薦: 面試要問公司什麼問題?求職者面試提問參考範例公開(看完整文章)如何判斷公司好不好?面試5提問幫你挖出組織真實樣貌(看完整文章)面試中最重要的事:面試你的老闆(看完整文章)面試是雙向挑選,如何避開雷缺?專家:觀察這3件事(看完整文章)用「懂問」完封面試!面對不同面試官,你該學會的13個提問(看完整文章) 以上就是本次由統一超商招募team經理林宸碩及職場教練Simon分享的職涯建議,找工作的關鍵不只在於薪水或能否順利錄取,而是要找到一間適合自己、待得下去的公司。如果能事先釐清自己的工作價值觀、多方驗證,並在面試中主動觀察,就能降低風險。 104資源推薦:幫你找到公司理想型 最後《104職場力》小編也推薦104人力銀行的免費職涯探索工具和服務,祝福大家順利找到公司理想型! 【實用工具】104職業價值觀測驗 5分鐘測出你是哪款「守護神獸」,揭示你所守護的核心價值和工作底線、嚮往的公司文化。在面臨職涯選擇困擾的時候,不妨先了解自己最嚮往的公司文化是什麼樣子,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公司」。立即前往測驗>> 【實用服務】104履歷診療室:職業/產業經驗分享 由專業職場前輩Giver分享職業/產業經驗,並提供轉職諮詢。透過免費一對一諮詢服務,獲得專屬職涯建議!立即前往諮詢>>
0 0 219 0
面試前後如何判斷公司適不適合你?專家解析3步驟、7個觀察點
02
08/19 15:06
45%職場工作者自評曾安靜離職  38%認為主管未積極因應
積極進取VS消極度日,在職場中你是哪一派?104人力銀行發布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職場工作者有45%曾安靜離職,並有38%認為主管會忽視部屬安靜離職的行為。新世代重視的工作價值,8年級後首重工作與生活平衡,16%轉換工作原因為工時過長,比例為各世代最高,且面試時更在意主管態度,重視程度甚至超越實際洽談薪資。完整下載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http://o.104.tw/7zy9x4 4成員工認為主管忽視安靜離職行為 最常因應方式為一對一交談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指員工「只完成工作最低需求,不主動承擔額外工作或額外投入心力」。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發現,45%在職者自認曾進行過安靜離職,其中男性比例高過女性、年紀越輕的比例越高,而無論從主管或同事的視角,都有超過55%觀察過身邊同事曾安靜離職。當發現安靜離職,主管常見的處理方式有70%進行一對一交談、60%調整其工作內容或責任、43%提供更多的支持與資源,共有92%主管自認有採取積極行為因應,但在同事眼裡38%認為主管會忽視安靜離職的行為。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則建議,會安靜離職者可能是找不到工作目標,在進行交談時,可給予明確的職涯發展方向,調整工作內容或責任,可思考如何提升員工的參與感、對工作的認同感,提供更多支持與資源,可著重公平的獎勵制度激勵員工。 工作與生活平衡、同事間溝通互動良好重要程度攀升 職場工作者最在乎什麼?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指出,2025工作價值重要度,第1名為工作有保障,與去年相比,工作與個人生活有好的平衡從第7名攀升至第2名,同事間溝通互動良好從第10名攀升至第5名,皆更受到職場工作者的重視。轉換工作的主要原因為薪水太低、不喜歡主管領導風格以及公司制度不佳,各世代相比,8年級後16%會因工時過長想離職,4、5年級24%想尋求新挑戰比例居各世代最高。 當開始進行面試時,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提到,77%在乎說明後的工作內容說明符合預期、76%在乎面試主管態度、74%在乎實際面談後薪資,為是否到職的重要評估指標。而在8年級後的年輕人當中,81%最在乎面試主管的態度,80%在乎工作內容與預期符合、76%在乎面試官對職位的責任和預期有清晰的解釋、70%在乎面試氛圍,反映新世代更在乎面試當下的感受。 35%七年級預計未來擴大使用AI最積極 數據隱私與安全問題部分職場工作者減少使用AI AI已普及於職場中,根據104人力銀行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有80% 八年級後使用過生成式AI,七年級54%、六年級38%、四五年級22%,比例隨年齡增長遞減;最常使用三大情境為47%文檔編寫(如PPT、校正email等)、44%報告生成、25%創意設計;當使用過AI後,七年級生最積極35%計畫擴大使用,八年級後27%緊追在後。不過也有小部分職場工作者考慮減少AI使用,主要原因為31%數據隱私與安全問題、25%準確性低、16%主管或公司高層不接受。104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指出,使用AI已成為職場工作者必備能力,還是鼓勵職場工作者使用AI,企業需建立心理安全與開放的態度,讓員工不必擔心被AI取代,同時提供AI學習資源、培育企業內部AI專家,並可舉辦公司內AI創新應用競賽,激發員工使用AI意願。 104人力銀行發布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將工作價值拆成五大層面(成長價值、經濟報酬、人際價值、組織安全與安定、變化性)共計29個項目,瞭解求職會員對各種工作價值的期待、以及現狀是否有落差,並結合時下職場討論議題,以網路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在職者共回收1,653份有效問卷抽樣誤差為± 2.41 %,求職者共回收2,789份有效問卷抽樣誤差為± 1.86 %。 下載:2025年《員工C.E.O調查報告》:http://o.104.tw/7zy9x4 更多獨家報告,你還會想看 《2025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半導體每月徵才3.4萬人,生產製造/品管/環衛類、研發類每月缺才近1萬人最多 《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每月徵2.2萬名綠領人才!綠領AI人才缺口激增到4,300個
0 0 165 0
45%職場工作者自評曾安靜離職  38%認為主管未積極因應
03
08/19 11:50
【學談判】一千萬台幣的談判課! 談判是局,是決策,是妥協,更是演出!
為了拿下一百萬美元的指標訂單,以利開拓日後市場,職場教練Simon曾在海外市場布局半年,情搜人脈,搞懂對方誰「談」出面溝通,誰「判」拍板定案;產品測試的最後關鍵以為肥肉已經到口而洋洋得意,對方卻在Simon開瓶慶功酒酣耳熱之際通知,深夜十一點半才要簽約,「務必給大老闆面子,價格再調降」,還邀落後的競品列席,「如果你不降,馬上換人!」對方選在Simon心理最放鬆、身體最疲累的時候,打蛇打七寸,言不用多卻能創造恐怖平衡,製造強大的心理壓力。一起聽Simon如何挺過殺戮戰場,如何從從一千萬台幣的訂單學到談判。 【本集來賓】Simon,職場教練,104資訊科技董事、前104人力銀行總經理、前中國飛利浦數字影像系統中國區業務總監、比利時魯汶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目前仍協助新創及社企擔任(經管/領導力)顧問。 【本集重點】02:16 口才好才能談判?!05:37 談判需軟硬兼施,還得處理人的情緒?!08:20 談判要素:1.溝通、2.決策;溝通包含決策,決策影響溝通14:50 銷售也需要談判?!18:25 談判要素3:時機25:16 談判要素4:態度。影響談判重點是態度,使用得當,創造某些條件27:40 對方布局,用時間創造心理壓力32:04 當對方威脅,怎麼辦?如何技巧談判?39:33 談判最需要的是練習,多演練,把刀磨利 ▍增強談判力,你還可以聽EP528 別被畫大餅?辨別老闆承諾的真偽。別只在找工作時才找工作,為自己創造談判籌碼 EP245 口拙笨舌如何贏得談判? 談判專家鄭志豪三招:擾亂對方、讀出弦外音、制高看大局 EP243 不當無冕王改上談判桌 談判專家鄭志豪 職涯跳槽五大產業,累積談判資本 按「Follow」訂閱,最新一集Podcast立即傳送 https://podcast104.pse.is/index-subscribe
1 0 196 0
【學談判】一千萬台幣的談判課! 談判是局,是決策,是妥協,更是演出!
04
08/18 11:44
天天養工作?!用「擦邊球策略」攻下理想職缺
這一集,先聽AI語音摘要,再聽歡慶五百集真人live talk。當你一直無法拿下心儀職缺,能改用「擦邊球」策略得分嗎?四零四科技資深招募經理Vicky和職場教練Simon提醒,與其短期「找」工作,不如長期「養」工作,「天天都在找工作」,不要等要找工作時,才開始找工作;經營人脈、認識獵才,心態從「被動等待」改為「主動情蒐」。 【本集來賓】1. 陳威琦 Vicky:四零四科技資深招募經理,曾在零售服務業、銀行業、科技業歷練,同時也曾任HR領域-薪酬福利、訓練發展、策略夥伴、內部講師、教練…等不同角色,近年也獲得國際教練聯盟(ICF) PCC教練認證。 2.Simon:職場教練,104資訊科技董事、前104人力銀行總經理、前中國飛利浦數字影像系統中國區業務總監、比利時魯汶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目前仍協助新創及社企擔任(經管/領導力)顧問。 【本集重點】01:30 還拿不下心儀職缺,如何用擦邊球得分?02:55 自我盤點、網絡人脈情蒐,策略挑戰理想職缺05:04 「養」工作:為學習、市場連結主動經營工作生態圈,讓好工作上門07:06 公司隱藏版職缺,多是「熟人推薦」?10:10 思考:進門後,下一步呢?11:04 現場原音 ▍ 關於轉職評估,你還可以聽EP511【粉絲敲碗】社死!升遷3個月被拔官,該走該留? 轉職先評估「成長空間」,避免火山跳火海 EP439【粉絲敲碗】待了十年,喜歡公司卻不喜歡主管,要走嗎? 「一年後,還有機會嗎?」自問三題,評估是否轉職 EP326 換工作前,先問自己為何離開 轉職前4評估:薪資、學習、舞台、前景 按「Follow」訂閱,最新一集Podcast立即傳送 https://podcast104.pse.is/index-subscribe
2 0 169 0
天天養工作?!用「擦邊球策略」攻下理想職缺
05
吳振興 Jeff 知識長 ・經理・08/17 23:29
【能力不差卻留不住,問題可能不是工作而是團隊關係】
你是否有遇過這種員工,工作能力不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平常話不多與同事互動低,然後工作一段時間後突然提出要離職,經過詢問後也沒有說出原因,只知道心意已決。這時總會讓人覺得很可惜。 在與其他主管進行討論時,尤其是那些個性比較內斂、覺得「把事情做好就好」的人占多數。可是問題是職場中雖然要處理「事情」,但更多的是人與 人之間的「相處」跟「互動」。 【員工是不是習慣把情緒藏太深了?】 很多人當主管時很擔心那種個性火爆的員工,因為爆炸時通常會影響到很多人,但因為相處久後就可以了解個性,所以訊號是明確的。 但當一個夥伴習慣把不滿或壓力放在心裡,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冷靜專業,但實際上反而會讓主管看不到真實的壓力,同事也感受不到需要支援的訊號。久而久之當同仁的情緒真的累積到爆點,這時只會覺得「主管及同事都不理解我,我乾脆離開好了」。 心理學裡有一個觀點叫「情緒線索」,意思是人跟人之間需要一些信號,來判斷彼此是否需要支持。如果完全沒有釋放訊號,別人就算想幫忙,也不知道怎麼插手。 尤其是很多主管只在績效或專案出問題時,才會注意到這類員工的困境。但其實很多徵兆是可以被注意到的。 ● 主管要先練習「看見」,才能真正理解問題。 1. 觀察沉默習慣:例會中是否鮮少主動發言? 2. 注意能量變化:是不是常自己完成大量工作,但卻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3. 留心非語言訊號:瞬間的表情、肢體語言,會比言語更早透露壓力。 【獨善其身短期是優點,長期卻成為阻礙】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工作中「我自己能處理就不麻煩別人」,短期看起來對於主管及團隊來說好像是很棒的,但長期下來卻容易讓團隊誤以為「他都不需要幫忙」。甚至有些時候還會被誤解為「不想跟大家合作」。 在職場裡,個人專業能力非常重要,但團隊合作才是長期競爭力。如果一個人習慣都自己扛卻不說出來,最後往往只會形成惡性循環:能力好→ 接的事情越多 → 想辦法克服 → 事情越多越重 → 自己越來越孤單 → 覺得環境不友善 → 選擇落寞離開。 ● 因為這類員工不善於表達,所以需要主管先搭建一個「可以放心說」的氛圍。 1. 定期 1 on 1:不要只談工作,偶爾問問「最近工作量還 OK 嗎?」,「工作量如果1-10分,你現在認為自己是幾分?」 2. 去除評價語氣:避免用「你怎麼都不講」這類指責,而是用「我想更了解你現在的狀態」的方式打開話題。 3. 用小問題暖身:不要一開始就討論很大方向,可以先從「這週有沒有特別覺得辛苦的地方?」開始。 【讓夥伴能夠打開情緒,其實是一種能力】 有些人會抗拒分享情緒,因為怕「抱怨」會讓人覺得負面。又或者是怕影響到自己在主管心中的評價。 所以如果是直接問說「最近工作需要人幫忙嗎?」可能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沉默或是不用,對於習慣隱藏自己情緒的人,往往是要引導而不是硬逼。 1. 先肯定個人專業,再點出團隊:例如:「你的專業我完全放心,但因為我們是團隊,可以讓部分項目讓其他人協助。」 2. 給出具體選項:問「你比較需要人幫忙做 A,還是希望我協調人去做 B?」讓對方學會選擇,而不是沉默。 3. 幫他找到盟友:安排一個合作性強的同事,除了可以建立一些工作上的信任,也能夠幫助夥伴與團隊建立更深的連結。 【給想改善的人三個小提醒】 如果有人覺得自己,好像正走在這樣的模式中,可以先試著從以下三件事開始: 1. 小小地釋放訊號:不用一次把心裡話全說出來,可以從一句「這件事有點緊湊,我可能需要幫忙」開始。 2. 讓別人知道你的感受:有情緒跟壓力不是壞事,當表達出來時,反而能夠破除別人心中的印象,反而會覺得更容易貼近。 3. 不要害怕與團隊建立連結:跟人互動並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創造自己的資源。關係其實才是職場裡最隱形的力量。 ● 單靠主管時時確認提醒效果有限,要讓團隊氛圍也成為助力。 1. 強化互助文化:在團隊裡營造「幫忙不是麻煩,而是互相成就」的觀念。 2. 公開肯定互動:當他願意開口時,主管要即時肯定,例如「謝謝你提出來,這讓團隊更好協調。」 3. 定期小活動:透過輕鬆聚會或非正式討論,降低員工對互動的壓力。 職場上主管去管理團隊的專業能力固然重要,但人與人的交流、情緒的釋放,才是讓一個人能走得長久的關鍵。有時候真正困住一個人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過度隱藏的情緒。 當一個人願意試著把內心的狀態傳遞出去,會發現支持比想像中多,職涯的道路也會更寬廣。
0 0 204 0
【能力不差卻留不住,問題可能不是工作而是團隊關係】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25 建議瀏覽器 Chrome / IE11.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