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美術老師

美術老師
更多
月薪中位數
$3.4萬
年資 3-5 年
$4萬
年資 10 年以上
美術老師 必備技能
你還缺?
?項已具備
登入看你專屬的技能分析
美術老師 都在看
如何在Figma中,一次將文字轉為大寫或小寫?懶人福音一鍵搞定超簡單
如何在Figma中,一次將文字轉為大寫或小寫?懶人福音一鍵搞定超簡單
在設計中,文字格式的統一性非常重要。Figma作為設計師常用的設計工具之一,提供了方便的「文字轉換」功能(Text Transform),可讓用戶輕鬆將文字一次性轉為大寫、全小寫或標題大小寫。本篇文章將深入介紹如何在Figma中進行文字大小寫的快速轉換,幫助你提升設計效率。 ▮為什麼需要使用文字大小寫轉換? 1. 提升設計一致性:當需要統一標題或段落的大小寫格式時,使用Figma的文字轉換功能可以確保整體設計風格一致。 2. 節省時間:避免手動逐字調整大小寫,提升設計流程的效率。 3. 更好地適應設計變更:在進行UI/UX設計迭代時,能夠靈活應對文字樣式的變更需求。 ▮如何在Figma中一次性將文字轉為大寫或小寫? 以下是具體操作步驟: 1. 選中要轉換的文字層(Text Layer) 首先,在畫布(Canvas)上選中你想要改變大小寫的文字層。可以是標題、段落或其他文字元素。 2. 打開右側的屬性面板(Properties Panel) 當選中文字層後,Figma介面的右側會顯示屬性面板,這裡包含該文字層的所有設置選項,如字體、字重、字體大小、顏色等。 3. 找到「Text」部分 在屬性面板的「Text」部分,可以看到文字相關的設定,這是調整文字大小寫的起點。 4. 展開「Text Transform」選項 在「Text」屬性部分的下方,可以找到「Text Transform」選項。點擊展開後,你會看到以下選項: - Uppercase(全大寫):將選中的文字轉為全大寫格式。 - Lowercase(全小寫):將選中的文字轉為全小寫格式。 - Title Case(標題大小寫):將文字轉為標題樣式,每個單詞的首字母大寫。 - Original Case(原始大小寫):將文字恢復為原始的大小寫狀態。 5. 選擇需要的文字轉換方式 選擇合適的大小寫轉換選項,文字層會立即顯示出相應的效果,無需手動調整。 ▮文字轉換的最佳實踐 1. 統一標題格式:當你在設計標題或重要文字時,可以使用Uppercase選項,讓標題顯得更加醒目和專業。 2. 適用於批量轉換:可以一次選中多個文字層,然後應用相同的文字轉換選項,以實現快速統一。 3. 靈活應對設計需求變更:在設計過程中,當需要變更文字格式時,只需通過「Text Transform」即可快速完成修改,無需手動調整。 ▮結論 在Figma中,一次性將文字轉為大寫或小寫是提升設計效率和保持格式一致性的關鍵功能。無論是用於標題設計還是段落格式調整,文字轉換(Text Transform)功能都能讓你更輕鬆地應對不同的設計需求。如果想要在設計過程中節省時間並提高整體設計效果,不妨試試這個方便的功能。
104學習 UI 設計新手村:Figma學習之旅🪐
室內設計對於生活有什麼益處呢?
室內設計對於生活有什麼益處呢?
室內設計對於生活有許多益處,以下是其中一些: 提升舒適感與幸福感:良好的室內設計可以創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讓人在家中感到放鬆、快樂。 提高生活品質:室內設計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需求來打造居住空間,讓生活更加便利、舒適。 增加空間利用效率:有效的室內設計可以充分利用空間,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讓居住空間更實用、更有機能。 創造個人風格和氛圍:室內設計可以反映居住者的個人風格和生活方式,打造獨特的家居氛圍,讓人感到舒適和自在。 促進家庭互動和社交:一個舒適、溫馨的家居環境可以吸引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促進家庭互動和社交活動。 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室內設計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創造一個舒適、有助於專注的工作環境。 總的來說,室內設計不僅僅是美化空間,更是提升生活品質、增強舒適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快來致電詢問相關課程內容吧~~ 04-24523308 巨匠電腦逢甲認證中心 台中市西屯區逢甲路208號
巨匠電腦逢甲認證中心 巨匠電腦逢甲認證中心-建築室內設計學院
教你找短影音公司不踩雷的方法!
教你找短影音公司不踩雷的方法!
你別再亂找代操公司,請先把這篇看完再說! 第一步:先去學短影音課程! 🔸 沒錢? 去上 DFP 的 5 天免費線上課程(千萬別加購付費課程!)或是看看“傑少”老師的課程。 💡 小提醒:一天課程內基本學不到東西! 🔸 有預算? 直接飛中國學短影音課程,一般行情 35000 台幣左右。 我特別推薦這家重慶的短影音課程:mp.weixin.qq.com/s/Y-R… 🔸 預算再高一點? 藍蒂寇的短影音課程是全中國最強短影音結果導向的課程,真功夫就從這裡學!要報名請私訊我 🔸 想更快學會? 直接找一對一的短影音教練,時薪大概 3000-10000 元,效率一級棒! 第二步:短影音課學完後再找代操公司,才不容易被騙! 👉 你有了基礎概念,自己也許就能拍。 👉 如果真沒時間,還是可以找短影音代操公司,但一定要記住以下 2 點: 方法 1 一次找 2-3 家短影音代操公司,一定要要求先看他們成功案例有沒有跟你產業相關!記得要實際看他們案例的瀏覽數轉換率 確認好3家試拍廠商後,直接對他們說:「我先付 1 萬元,請你幫我實際試拍短影音(含企劃剪輯,拍剪成一片)」,再把三家成品拿來比較。從這三家的拍攝成品去挑選你最滿意的一家,這樣就算踩雷,最多花 3 萬元學費,不會被當大肥羊! 短影音代操市場水很深,學會基本功再找合作夥伴,才能拍出打動人心的短影音! 有問題歡迎在留言區討論,我幫你一起找出最適合的短影音拍攝結果!
林尚能 戰勝學院
【2023年勞動部補助】青年技術士證照補助最高達2萬元
【2023年勞動部補助】青年技術士證照補助最高達2萬元
隨著時代進步,各行各業的專業要求日益提高。證照成為評估個人專業能力的重要指標,對於青年而言,考取證照不僅有助於個人職涯發展,現在更有機會獲得獎勵金。近期,政府推出重點產業證照獎勵計劃,讓更多青年受益,為自己的未來開創更多可能。 第一部分:青年考證照獲獎勵金政策內容 政府為了鼓勵青年人增加專業技能,提高就業競爭力,特別推出青年考證照獎勵金政策。該政策針對一些重點產業的專業證照,為考取成功的青年提供獎金鼓勵。具體而言,這些重點產業證照包括但不限於:信息技術、金融、醫療保健、教育、綠色能源等領域的專業資格。 第二部分:獎勵金金額 根據政策的規定,考取相關重點產業證照的青年,將有機會獲得最高達2萬元的獎勵金。獎金金額將根據證照難度、對就業市場的需求程度以及政府預算等因素進行評估和調整。這不僅是對考證照者個人努力的認可,同時也是政府對重點產業發展的支持與鼓勵。 第三部分:申請程序及資格 申請獎勵金並不複雜,符合以下條件的青年均可參與申請: 【證照獎勵金】 申請資格: 本計畫適用對象為 15 歲至 29 歲之青年 112年07月01日後取得重點產業相關職類技術士證。 取證 90日內提出申請。 實際申請條件再請參照勞動部的官網說明為基準。 第四部分:獎勵金的意義 這項政策的實施對於青年發展意味著巨大的鼓舞和激勵。通過鼓勵考取證照,政府鼓勵青年不斷學習和進修,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同時,將有更多的青年投身到重點產業,增加產業的優秀人才儲備,進而推動產業的發展和創新。 此外,這項政策還有助於減輕當代青年學習壓力,提高就業競爭力。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專業技能的要求也不斷升級。考取重點產業證照不僅意味著擁有優勢,更是在競爭激烈的求職市場上,擁有更大的競爭力和更多的機會。 政府推出青年考證照獲重點產業獎勵金的政策,不僅鼓勵青年積極學習和進修,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同時也為重點產業引進優秀的人才,促進產業的發展和進步。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政府的這項政策無疑將為他們的未來之路鋪平一條更加光明的康莊大道。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舉措,使得青年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堅定、自信,為社會進步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 - - - - - - - - - - - - - - - - { 補充新聞資料 } 勞動部為響應國家重點政策,布局關鍵前瞻技術、培育高階人才,並鼓勵15歲至29歲的青年投入重點產業,激勵其提升技能水準、增進就業優勢,規劃辦理「青年取得重點產業職類技術士證及穩定就業獎勵試辦計畫」,只要青年考取相關重點產業之技術士證照,將核發丙級5千元、乙級1萬元、甲級2萬元的「證照獎勵金」。 相關重點產業之技術士證照包含化學、機械加工、工業電子、太陽能光電設置、電腦軟體設計、銑床、農藝等共22職類,且為協助成功考取重點產業證照之青年,不用出門就能領到「證照獎勵金」,勞動部還建置獎勵金線上申請系統 https://eservice.wdasec.gov.tw/WWW/C602M 青年只需上系統填列相關資料就可E指搞定,自即日起開始受理至明年12月31日止,歡迎想要投入重點產業的青年,踴躍考取證照獲取獎勵金,相關問題可撥技能檢定中心(04)2259-5700#0洽詢。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技術士證照參考如下,實際是否補助參考勞動部說明: 🟠 太陽光電設置乙級技術士⏩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743 🟠 乙級石油化學技術士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43 🟠 丙級化學技術士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42 🟠 甲級化學性因子作業環境測定技術士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203 🟠 乙級農業機械修護技術士⏩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919 🟠 丙級電腦輔助機械設計製圖技術士⏩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8288 更多證照請上證照中心:https://nabi.104.com.tw/certify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小心搞錯!如何區分「ですか」與「んですか」?日文結尾語氣差異解析
小心搞錯!如何區分「ですか」與「んですか」?日文結尾語氣差異解析
學習日文的過程中,許多人經常困惑於「ですか」和「んですか」這兩種結尾語氣的差異。這篇文章將深入解析這兩種表達方式,幫助你在日常會話中正確運用它們,避免誤解,提升日文溝通能力。 ▍了解「ですか」:基本的疑問句型 「ですか」是日文中最基本的疑問句結尾,通常用於詢問某事物或情況,語氣中立而直接。在日常會話中,我們經常使用「ですか」來提出一般性的問題或確認事實。由於「ですか」沒有附帶任何特定的情感或意圖,因此適用範圍廣泛,從簡單的事實確認到禮貌性的詢問都可使用。 例子: ● これはペンですか?(這是筆嗎?) 在這裡,說話者只是單純地詢問對方是否這是一支筆,並沒有隱含任何深層次的意圖或情感。 ● 明日は休みですか?(明天休假嗎?) 這個例子中,說話者只是想確認明天是否是休假日。 ▍深入「んですか」:尋求原因與背景的疑問 與「ですか」相比,「んですか」或「のですか」則帶有更深層次的含義,通常用於詢問原因、理由,或對某個情況的背後動機有興趣。這種疑問句型除了詢問外,還傳達出說話者的驚訝、關心或是對對方所說的話進一步探究的意圖。 例子: ● どうして来ないんですか?(為什麼沒來呢?) 這裡,說話者不僅是詢問對方沒來的事實,更是希望了解背後的原因或理由。 ● 彼女が作ったんですか?(是她做的嗎?) 這句話表達了說話者對於這個事實的驚訝,並希望得到更多相關信息。 ▍「ですか」與「んですか」的語氣差異 理解這兩個句尾的區別有助於避免在日常對話中產生誤解。當你只是想提出一般問題或進行確認時,使用「ですか」是最合適的選擇。而當你想表達對某個情況的關心、疑問或尋求背後原因時,「んですか」則更為適宜。 此外,使用「んですか」還能讓你的語氣更顯得親切和關心,這在與日本人溝通時特別重要,因為它能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們所說的話有興趣和重視。 ▍如何在日常會話中靈活運用 想要靈活運用「ですか」和「んですか」,首先要理解兩者在不同情境下的適用性。例如,當你在問「這是你的包包嗎?」時,如果你只是想確認事實,可以說「これはあなたのバッグですか?」;但如果你對於這件事感到驚訝或想進一步了解,可以說「これはあなたのバッグなんですか?」。這種細微的差別可能看似不重要,但在實際溝通中卻能大大提升你的表達能力,使你的日文更自然、更有層次。 掌握「ですか」和「んですか」的使用差異是提升日文溝通能力的重要一步。了解這些細微的語氣變化,不僅能使你的日文表達更加精準,也能讓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圖。無論是日常對話還是更正式的交流,靈活運用這兩種結尾語氣,將讓你在學習日文的道路上更加得心應手。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自學日語之路,一起考過日檢吧 🌱】讓你的日語學習之路更加順利!
知識貓星球 自學日語之路,一起考過日檢吧 🌱
從Java基礎到企業級開發:掌握Spring Boot,一次到位!
從Java基礎到企業級開發:掌握Spring Boot,一次到位!
👉你還在為 Spring Boot 的開發環境卡關嗎? 👉搞不懂 Controller、Service、Repository 之間怎麼合作? 👉資料庫存取效率總是瓶頸? 這門課,幫你一次搞懂! 【JAVA Spring Boot 網際網路系統開發全攻略(上集)】 從開發環境配置到完整網站建構,帶你實戰掌握: ✅ Spring Boot 核心技術與開發流程 ✅ Spring MVC 架構 + Thymeleaf 前後端整合 ✅ DI(依賴注入)、JdbcTemplate 與 DAO 設計模式 ✅ 業界實務開發技巧與最佳實踐 👨‍🏫 授課講師 Eric Chen 陳宗興 專注資訊教育與軟體開發超過30年。早期投入美商製造業工業工程及 IBM ERP 系統開發,累積深厚實務經驗。曾任台灣資訊策進會顧問、中華民國軟體協會榮譽指導員,輔導台積電、中華電信等百餘家企業,並出版60餘本暢銷資訊書籍。 🎯 課程適合對象: ✅Java基礎開發者想邁向企業實戰 ✅後端工程師想升級為Spring高手 ✅前端工程師想理解後端系統整合 ✅想導入Spring Boot的企業IT人員 🧠 全方位學習優勢: ✅實作導向,每一章節都有練習 ✅架構圖+原始碼解說,輕鬆掌握 ✅簡單易懂範例,快速應用 📌 不再紙上談兵,讓你真正寫出可上線的網站系統! 限時🔥5折優惠 趕緊把握機會,成為企業最搶手的JAVA Spring Boot開發人才! 現在就立即加入課程吧👇 https://user135527.pse.is/7eh824
X編 X School 軟體人才專業培訓機構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2-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差別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2-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差別
若你是UI/UX設計師,看到有些公司徵「產品設計師」的職缺,適合投遞嗎? 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的工作有什麼不同?以下為您解答。 在過去的十年當中,介面設計領域經歷了一些進化,而承擔這些相關職能的稱謂,也隨著時間推移發生了一系列的調整。現今常聽到的UX設計師、UI設計師和產品設計師,這些工作角色之間有什麼區別? 1.UX / 體驗設計師: 就是專門針對體驗進行設計的角色。理論上體驗設計師是做用戶研究和制定體驗方案,並從使用者的心態和角度思考設計;主要關心的是產品「用起來感覺怎麼樣」。 工作內容可能有撰寫各種產品使用場景和建構互動模式。利如參與各種測試和觀察使用者做了什麼(例如可用性研究、眼球追蹤、A/B測試,訪談問卷等等),以及針對介面、互動面去做優化與建議(Prototype)並且透過線框圖(Wireframe)找到產品的使用邏輯。 2.UI / 介面設計師: 核心職能就是根據老闆、產品PM的需求,提供介面的視覺方案。並輸出相關的設計規範、設計說明、設計切圖;主要關心的是產品「看起來怎麼樣」。 工作內容可能需要從抽象的需求轉化為可視化的wireframe;或拿到上游需求方(產品PM或UX設計師)已經畫好的wireframe、UI flow進行視覺的設計與規劃,例如整體色系的選擇,或是icon、圖片、文字等其他元素或組件的樣式設計。若是稍具規模的產品或專案,可能還需要設計具有一致性的視覺規範(Style Guide)。 3.PD / 產品設計師: 如果你在10年前,頭頂上的職稱是「產品設計師」(Product Designer)的話,那麼你很有可能是負責設計實體產品的外觀的設計師或者工業設計師。但是在 2015年前後,由於 SaaS(軟件即服務)類產品的流行,我們注意到「產品設計師」這一職稱還是應用到這類產品當中負責與使用者互動的設計師頭上(看起來像是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某種程度上的融合)。 定義、探索、構思、驗證 自從2017年阿里巴巴提出了設計全鏈路的概念後,全鏈路/產品設計師ㄧ詞慢慢的被廣泛的運用。產品設計師實際上指的是可以深度參與產品功能走向與規劃中,比起某一段用戶旅程或某一功能的互動,更在意的是整個產品從前期需求探索、功能規劃、視覺呈現到上線前的測試、上線後的數據觀測與迭代優化等全程參與的過程。在不同使用場景、並以人為中心(Human-centered design)的前提下,實現產品的平衡性(商業決策與用戶需求的平衡點、公司內部各利益相關單位的平衡點、產品內各功能的配置與使用的平衡點)。 小結: 正如同你所看到的,產品設計師像是UI+UX設計師的聯集、同時又對產品開發有更廣以及更深的探索。UI/UX設計師會在工作中尋求實現產品使用的完整性(視覺、互動);而產品設計師則會隨著時間推移,深入研究產品的升級進化之道。 當然,上面提到的職稱與工作內容,隨著每家公司的所賦予的定義肯定是有例外的,因為它們並不會完全符合所有的環境。但是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初步解釋這三者之間的差異性。 延伸閱讀: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1-平面設計師如何成為UIUX設計師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6e012a8d-811b-457f-b5fd-5bf94793f0e2?utm_source=104nabi&utm_medium=share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3-UIUX設計師如何成為產品設計師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ffdca43d-8dd0-4d10-9a76-c63ac9b5561d?utm_source=104nabi&utm_medium=share
Kinny 毒舌好朋友
[日常英語] 臉歪掉的吉伊卡哇你喜歡嗎 ᕕ ( ᐛ ) ᕗ
[日常英語] 臉歪掉的吉伊卡哇你喜歡嗎 ᕕ ( ᐛ ) ᕗ
日本超人氣IP《吉伊卡哇》這幾年在台灣引起熱潮,聯名活動和周邊商品不斷推出,卻也多了不少藉機販售盜版商品的店家,有的商品仿冒程度之高,時常讓吉友們感到真假難辨。 但不只《吉伊卡哇》商品,使用盜版網站觀看漫畫或影劇的情形也時有耳聞。只能說真的喜歡作品的話,最好的方式還是要支持正版啊! ▍pirated (adj.) 盜版的 ▍counterfeit (adj.) 偽造的、假冒的 ▍genuine (adj.) 非偽造的、真正的 ▍licensed (adj.) 經過授權的 圖源:網路 🔸全民英檢年度測驗日程: https://lttc.tw/GpUKde 🔹考生便利包: https://bit.ly/3H5wuF3 🔹實際作答,讓AI幫你評分: https://prep.gept.org.tw
全民英檢 全民英檢GEPT,職場升級最強助力!
轉職的待業焦慮,該如何重拾信心、重新出發?
轉職的待業焦慮,該如何重拾信心、重新出發?
生活在經濟壓力的世代,一旦進入待業期,沒有收入的焦慮感總會襲來 原本對自己的工作經歷有滿滿自信,但實際投履歷後才發現 要等一封通知面試的訊息比登天還難! 這時會對人生充滿負面情緒,總是出現「我不行」、「反正這次也不會成功」等想法 但當你的「心態」逐漸崩壞,更會影響你投履歷及面試的表現 讓我們運用三步驟,一起將心態調整,重新再出發吧! 一、 別讓劣勢綁住自己,將劣勢轉成優勢! 職場上的劣勢,往往來自於對自己的不自信,當你在撰寫履歷時,覺得哪邊寫起來力不從心?開始陷入自我否定的輪迴中呢?那就是你可以調整及著手之處。 例如二度就業的媽媽,曾因照顧家庭而離開職場好幾年,認為自己空白的職場經歷一定會在求職中受到阻礙,但轉個念想,媽媽在照顧家庭的這段時間,是不是培養了十八般武藝?面對孩子的吵鬧需要有高度的EQ、家中打理事務需要有效的時間管理、環境整潔需要收納技巧、孩子的健康飲食需要攝取新知等等,這些其實也培養了進入職場的技能,何不將職場空窗期這段時間所得到的收穫,轉為優勢,向需要你這些技能的企業大膽投履歷呢! 二、 好不容易獲得面試機會,想想你能為企業帶來什麼! 投了300封履歷,終於有一家公司回覆面試邀請,想好好把握面試機會,一直想著該如何在面試官面前表現出最好的自己,而忽略了企業最想知道的其實是「如果我錄取你,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因為同一職位的面試者,可能學經歷、技能雷同,那你有什麼能脫穎而出的地方才是重點。 例如中高齡轉職,大家總認為企業對45歲以上的求職者是不友善的,投履歷都沒有回應,但其實許多門市營業類的企業認為中高齡工作者的優勢在於:親和力、排班好配合及銷售力等,親和力可自然的與顧客互動,讓顧客回訪率提升;排班好配合可節省店長安排人力時間,當年輕人不愛早起上早班時,中高齡的夥伴正好可以補早班空缺;銷售力好可增加門店的營收,有時年紀稍長的店員介紹產品更有說服力! 若你能將自身的優勢結合企業的服務,面試時有自信的告訴面試官「我能為公司帶來什麼效益」,那絕對會大大加分。 三、試著盤點自己的個人優勢及帶得走的能力 工作中的每一段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定為你的人生帶來不同的價值,靜下來細細回想過往的經歷,你認為自己的獨特優勢是什麼?哪些屬於你的軟實力,是可以帶得走的能力?這或許就能成為你重新進入職場的踏腳石。 而帶得走的能力有非常多,如溝通技巧、人際交往能力、時間控管能力等等,是除了專業技能以外,企業會特別重視的能力,例如前陣子某企業面試時,有一位在專業領域上特別突出的求職者,但他在面試中提到自己做事較粗心,而讓面試官現入錄取的兩難,因此你的軟實力將成為加分項,盡可能的顯現自我優勢吧! 還在努力求職的夥伴們,切記!被企業拒絕,並非是你不好,而是這間公司不適合你而已! 重新盤點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適自己的企業勇敢投下履歷 就能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 [瞭解更多] 40歲不是主管,沒有特殊工作成就及專長,二度就業履歷怎麼寫?👉 https://bit.ly/3lRZXdt 50+嚴選人才會員透過服務,順利在知名品牌上工👉 https://bit.ly/3zcEOOd 2023年企業聘用中高齡相關補助措施👉 https://bit.ly/3TLgPzn 2023年中高齡就業促進相關補助措施👉 https://bit.ly/3ziESMl 若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點下教室旁的[關注]。當有最新文章,就會立即通知您唷!💕
待挖掘的人才寶藏 50+就業新浪潮
撰寫吸引人的企劃書 《企劃提案》
撰寫吸引人的企劃書 《企劃提案》
.掌握產業 .熟悉市場區隔、市場選擇、市場定位行銷策略思考 .善用4P的行銷戰術 .理解品牌定位與形象塑造之方法 .應用行銷企劃的架構 1、行銷企劃提案 企劃產品/顧客佔有力/價格力/商品力/市場佔有率/推-拉策略/顧客策略/企業策略/定位策略/區隔策略/品牌策略/通路策略/價格策略/STP策略/個案分析 2、行銷戰略戰術 戰略與戰術/策略矩陣/領導策略/追隨策略/利基策略/個案分析 3、市場/品牌策略佈局 整合成長策略/競爭一般性原則/行銷戰略性原則/個案分析 4、市場篇 趨勢戰略/酒拳戰略/間隙理論戰略/個案分析
李宏泰 李宏泰
董事會面對投資人的教戰手則
董事會面對投資人的教戰手則
104自從2006年上市以來,累計配發的現金股利超過122元,不管是獲利表現還是股利發放率,可以說是股市的資優生,但每年還是都會收到機構投資人的挑戰,除了詢問經營團隊獲利是否可以逐年增加,還會將他們的意見反映給董事會. 面對越來越敢發聲,甚至介入公司經營的機構投資人,經營團隊與董事會,可以怎麼做?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在2021年7-8月雜誌發表教戰手則: 1. 定期會見股東: 投資人可能是獨立的資訊來源,能提供管理階層也許不會傳達、但董事會該知道的重要細節。並培養一些盟友,協助對抗行動派投資人的攻擊。 2. 當與投資人碰面,他們可能會刻意提出暴露公司弱點的問題,可能是營運、財務或競爭力方面的問題。 董事會對自己公司的了解,不能輸給那些盯著你公司研究的人,包含詢問怎麼準備接班事宜、高階主管薪酬,與社會影響相關的問題 3. 避免或限制提出盈餘預測。是否發布盈餘預測,是上市公司面對投資人時,最棘手的議題之一。專家建議是: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別做;如果做了,就要給自己多留餘地。 4. 如果行動派投資人強勢進入董事會,最好的行動就是仔細傾聽,根據他們說的話來判斷他們,就算你不喜歡他們說話的方式也一樣。 5. 董事應發揮重要性. 所謂「長線領導」,說來容易做來難。畢竟,長期是由許多短期所組成,而有些股東就只求快速獲利。靠著勇氣、眼光、意志,才能在短線主義的誘人召喚,以及真正長遠的願景之間取得平衡。 董事會,請與投資人策略聯盟!連結多元利害關係人教戰守則 https://www.hbrtaiwan.com/article_content_AR0010567.html
石惠貞 投資人關係門裡,門外
創業一點靈創新創業補給站系列-尋求外部投資 的應有認知
創業一點靈創新創業補給站系列-尋求外部投資 的應有認知
台灣中小企業活絡,創業的第一桶金,除了自己的積蓄,常見的是向親友間的借貸。但拜政府鼓勵創新及創投產業興盛所賜,新創公司增加許多曝光及接觸外部投資人的機會,並獲得後續的資金挹注。但筆者在接觸許多的新創公司,很深的感觸是多數新創團隊很在乎自己公司值多少錢,需要多少錢與策略資源,卻低估外部投資人對公司的實質影響. 外部投資人加入後勢必會有一些改變,例如股權結構變化、董事會成員增加等,故而在決策、管理層面與日常營運,也會產生相對應的調整或影響,相信新創公司(初創業者)會有些概念。但既然對未來變化能夠有心裡準備,為什麼彼此不歡而散的例子還是層出不窮?筆者根據過去的工作經驗,提供幾點建議: 1.募資前仔細思考可能的資金來源與合適的投資人類型 資金來源通常可分為三種: 1. 捐贈/贊助: 無償捐贈只適用於非營利組織。2.借貸: 要支付利息之外,有借就要有還本金的能力。3.投資: 在商言商,天使投資人、創投公司或其它金主,絕不是單純佛心提供金援不求回報,多半是看好未來的報酬。筆者就碰過新創團隊,明明不是非營利機構,卻希望投資是以捐贈/贊助的方式。也碰過營運良好的新創團隊,因為增資期間長,資金未到位,不敢擴張,錯失商機,其實是可以先借款,再轉增資。 有的外部投資人會積極參與營運決策,或許還會提供各種資源給予協助;有的卻給予極高程度的自主、自由,僅關注在財報獲利。新創公司在尋求外部資金之前,可以依據自身的發展需求或團隊的風格,評估與哪種類型的投資人合作綜效最大。 另外,雖然在募資過程中一定會以各方面條件最好的投資人為優先選擇,但如果接觸到「目前不適合」的潛在投資人,也建議儘量與其保持良好關係,為雙方未來合作預留可能與機會。順著這個脈絡思考,因應企業發展與運作狀況不同,新創公司也應該預先設想短、中、長期所需的投資人類型,以找到不同階段時,最有利的外部投資夥伴。 2.對外部投資人的責任感與同理心 新創圈常見的失敗案例,一種是資金不夠,另一種就是資金太多。當新創團隊為募得資金高興之餘,應有責任感,甚至戒慎恐懼的去完成股東交付給他的任務。所以在尋找投資人的同時,就要對未來的資金運用有明確規劃,不宜因為手上資金變得充裕而開始鋪張揮霍,最好能把新資金當成是自己的老本錢,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筆者的經驗,如果把股東的錢當自己的錢在運用,即使失敗了,有的股東還是願意再加碼投資的。另外,對於投資人來說,畢竟是用資金壓寶你的未來,縱使成為股東後不介入經營,但必定會關心財務營運狀況。因此創辦人(或經營團隊)應該要做好內外溝通的工作,不僅對內部經營團隊要完整揭露自己對投資人的承諾事項,另一方面也應該如實向投資人反映經營團隊的決策想法,妥善經營投資人關係,避免因為資訊不足或誤解,導致股東時常關切,造成內部團隊與外部股東(特別是董事會)的誤會,嚴重時是會導致經營危機的。 3.不過度包裝營運狀況資訊,誠實面對挑戰與危機 多數新創公司都希望保有自主權,為避免股東(董事會)過度干預,有些新創團隊會只報喜不報憂,甚至在發生問題時,會認為不需靠外部資源,自己就可以解決,導致錯估情勢、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營運上碰到挑戰,甚至危機是必經的歷程。新創公司的體質本來就較脆弱,資源也有限,創辦人惟有開誠佈公,誠實面對外部股東與內部團隊,將他們視為生命共同體,共同找出解決方案,才能化解經營危機。筆者就曾經碰過新創團隊在募資期間,刻意隱瞞共同創辦人即將拆夥的事情,該創辦人低估了未如實揭露重大資訊的潛在營運/法律風險。 企業募資就好比運用槓桿,以新資金推動公司邁向下一階段。對於開放外部投資,有的新創業者希望能保有自己的經營步調、有的則希望能同時獲得投資人的經驗及背後的資源,所以在找錢時請務必依自己的需求審慎選擇適合的對象。而在外部股東加入之後,也請正視彼此的夥伴關係、做好投後管理,惟有新創團隊與股東雙贏的夥伴關係才能走得穩健長久。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930000238-260204?chdtv (本文作者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A+行動計畫」導師暨一零四資訊科技投資長石惠貞)
石惠貞 投資人關係門裡,門外
中高級(N2)|「~わりに」 V.S. 「~にしては」
中高級(N2)|「~わりに」 V.S. 「~にしては」
「~わりに」跟「~にしては」都是用來表示印象、預想的內容不符合實際情況。 例句: ●外国人にしては台湾語が上手だ。 ●外国人のわりに台湾語が上手だ。 →以外國人來說,他台語講得很好。 —— 很多人會覺得外國人會講中文已經很厲害了,幾乎沒有會講台語的外國人。但是,他竟然會講台語,不符合原本對外國人抱持的印象 但是,「~わりに」跟「~にしては」並不完全相同,兩者還是有一些用法上的差異。這邊就來介紹兩者之間的限制與差異。 1.能否用抽象單字 「~にしては」前面不能用抽象的單字;「~わりに」則沒有此限制。 例句: ●値段にしては丈夫だ。(X) ●値段のわりに丈夫だ。(O) →以這個價格來說,很耐用。 ※「値段」是比較抽象的單字 ●100円にしては丈夫だ。 ●100円のわりに丈夫だ。 →以100日圓的價格來說,很耐用。 ※「100円」是具體的數字,所以「~しては」也可以使用。 2.是否須是同一主詞 「~にしては」的主詞必須是同一主詞;「~わりに」可以是不同主詞。 例句: ●日差しがあるにしては、気温が上がらない。(X) ●日差しがあるわりに、気温が上がらない。(O) →雖然有陽光,但氣溫卻不上升。 ※前句的主詞是「日差し」,後句的主詞是「気温」,前後主詞不一樣,所以不能用「~しては」。 3.「~わりに」不得用於個人 「~わりに」不能用個人;「~にしては」則沒有此限制。 例句: ●中谷のわりには上出来だ。(X) ●中谷にしては上出来だ。(O) →以中谷而言,做得很好。 ※「中谷」是指個人,所以不能用「~わりに」。 在上面的說明中,「~わりに」跟「~にしては」都是在印象或預想內容不符合實際情況時使用。不過,更具體來講,兩者有以下的差異。 「にしては」用於當事實不符合說話者抱持的評價、期待時使用。 例句: ●この本、中古かな?中古にしてはきれいだね。 →這本書,是二手書吧?以二手書而言,算是乾淨的呢。 ※說話者不確定是不是二手書,所以這時候通常用「~しては」。 「わりには」用於當事實不符合以一般常識來預想的基準時使用。 例句: ●この本は、新品のわりにはきれいではない。 →這本書雖然是新書,卻不乾淨。 ※確定是新書的時候,便可以使用「のわりに」。 「~にしては」的比較對象是說話者的評價、期待,所以不確定實際上正不正確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因此,抱有懷疑成分時,通常使用「~にしては」,而不太會使用「わりには」。 練習題 下列句子應填入「わりに」還是「にしては」呢? 1.彼は10年日本にいる(  )日本語が下手だ。 2.コウ「中谷さん(  )上手く描けたと思う。」 3.彼は年齢(  )老けて見えます。 點進來看看自己有沒有答對吧! >>https://colanekojp.com.tw/classroom_detail/106
王可樂 王可樂日語
以幫助為基礎的企業策略投資
以幫助為基礎的企業策略投資
為了要聚焦策略投資標的, 104很早以前就訂定投資標的需符合三點原則: 1.符合104的產品價值地圖 2. 具有社會責任的服務3.營運商模長期具有獲利性 在投資評估過程中,我們會先確認創辦人的經營理念與104的企業文化是否相符合,找出潛在綜效,之後與新創團隊進行技術或商模的可行性驗證,最後再做實地審查(Due-Diligence)與股權議價. 然而因為多數都是早期新創團隊,過程之中常碰到可行性驗證不如預期,長期商模的獲利不確定性太高,導致最後結論是不適合投資.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董事長在聽完我的第一份投資評估報告,就提醒我們不管是否投資,應該要想的是可以怎麼幫助他們. 如果結論是不投資,也應該告知他們,我們認為的問題點與建議解決方案,以便將來改善了,還是可以投資. 投資後管理也是如此. 104身為上市公司,經常要面對專業投資人,我們理解對投資人對公司經營績效的期待,總是希望營收與獲利年年成長!但除了要求績效之外,換位思考,身為股東的我們還能做點甚麼呢? 怎麼才算是有效的幫助?前些日子因為參加被投資公司董事會,給了忠言逆耳的建議被抱怨. 董事長就提醒我們,想要幫助的心意固然很好,溝通技巧也很重要,若對方沒有聽懂也沒接受,那就是徒勞無功. 一場以幫助為名的社會運動是104從2016年以來致力推廣的運動,我相信若每家企業的策略投資都是以這樣的思維去運作,一定能夠創造更多的成功創新商模.
石惠貞 CVC (企業創投)的矛與盾
Canva結合ChatGPT外掛,快速創作社群貼文與簡報模板的新神器|使用教學、使用場景、外掛限制
Canva結合ChatGPT外掛,快速創作社群貼文與簡報模板的新神器|使用教學、使用場景、外掛限制
在這個數位時代,設計與文本的結合變得比以往更重要,許多人在創作內容時,常面臨設計與文案不平衡的困擾。幸好,Canva 推出了 ChatGPT 外掛,讓使用者能透過簡單的文字提示,自動生成社群貼文與簡報模板,快速提升工作效率。本文將深入介紹如何利用 Canva 的 ChatGPT 外掛,並且解決你在創作中的痛點。 ▍如何使用 Canva ChatGPT 外掛? Canva ChatGPT 外掛是一個整合了 ChatGPT 語言生成能力與 Canva 設計平台的工具,能幫助使用者透過文字指令快速找到適合的模板,如社群媒體貼文、簡報、Logo 設計等。這個外掛對於想要加速創作過程、提高效率的內容創作者來說,無疑是個強大的幫手。 1. 訂購 ChatGPT Plus 才能啟用 要使用 ChatGPT 的外掛功能,首先需要訂購 ChatGPT Plus 會員,每月費用為 20 美元。啟用後,你就能在 ChatGPT 中看到 GPT-4 及其 Plugins 外掛功能,這包含了 Canva 外掛。這對經常需要快速產生內容的創作者來說,可能是一筆值得投資的費用。 2. 安裝 Canva 外掛 在 GPT-4 模式中啟用 Plugins 功能,然後進入「Plugin Store」,搜尋 Canva 並進行安裝。這個過程非常簡單,且一旦安裝完成後,你就可以隨時透過 ChatGPT 來找尋 Canva 模板靈感。 ▍Canva ChatGPT 外掛能為你做些什麼? 安裝外掛後,你可以透過文字指令輸入需求,Canva 外掛會為你推薦相關的模板。無論你是需要社群貼文、簡報、還是 Logo 設計,Canva ChatGPT 外掛都能夠幫助你快速找到合適的範本,以下是幾個具體應用: 1. 快速製作社群媒體貼文 假設你想製作一個關於 iPhone 15 的 IG 貼文,可以在 ChatGPT 中輸入指令,例如「白色背景,科技感,簡單設計」,Canva 外掛就會根據這些指令,推薦幾個模板供你選擇。點選「查看模板」後,你會直接跳轉至 Canva 編輯器,進行詳細的調整。 2. 提供 Logo 設計靈感 Logo 設計對許多人來說是一大挑戰,但透過 Canva ChatGPT 外掛,你只需要輸入關鍵需求,外掛便會提供多個 Logo 模板供你參考。這對於需要靈感的設計師或品牌創始人來說,無疑是節省時間的好幫手。 3. 簡報模板 如果你正在準備簡報,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模板,Canva ChatGPT 外掛也能快速提供多樣化的簡報範本,讓你不再因尋找合適的設計而煩惱。這些範本覆蓋了各種主題,適合不同場景的簡報需求。 ▍Canva ChatGPT 外掛的限制 儘管 Canva ChatGPT 外掛可以快速提供靈感與範本,但它無法像其他 AI 工具(如 Midjourney 或 Bing Image Creator)那樣直接生成圖像。它的主要功能是幫助你搜尋模板,然後將模板導入 Canva 平台進行編輯。因此,這個外掛更像是一個「靈感提供器」而非「自動生成工具」。 ▍如何提高使用 Canva ChatGPT 外掛的精準度? 在使用 Canva ChatGPT 外掛時,如果你希望得到更精準的結果,建議你將需求簡明扼要地列出,並且使用英文輸入指令,這樣可以提高模板推薦的準確性。例如在進行 Logo 設計時,你可以讓 ChatGPT 先將中文需求翻譯成英文,再輸入至外掛。 ▍Canva ChatGPT 外掛是否值得使用? 總體來看,Canva ChatGPT 外掛適合那些已經經常使用 ChatGPT 並希望加速創作流程的使用者。它能快速提供多種靈感與模板選項,無需額外打開 Canva 平台即可瀏覽可用範本。特別是當你需要在短時間內製作大量內容時,這個外掛能有效減少尋找模板的時間。 然而,對於那些本來就習慣直接進入 Canva 搜索靈感的人來說,這個外掛的附加價值可能有限。畢竟,最終你還是需要進入 Canva 平台進行細部編輯。 ➤ 了解更多:https://www.canva.com/help/chatgpt-templates/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人資新創Worca獲4,500萬元種子輪募資
人資新創Worca獲4,500萬元種子輪募資
去年第三季底與該公司的創辦人曾經聊過該公司的商模, 其優勢在於協助美國公司尋找跨境人才與提供薪資管理,特別是以薪資轉掛的方式提供服務給客戶. 員工薪資轉掛是存在已久的一種人力派遣服務,營業額大但低毛利率,需要高營運週轉金, 與可滿足不同計薪的管理系統以及優異營運管理效能,才能獲利. 新創團隊還需要好的募資能力,善用資源將想法落實. 因為募資成功之後,是另一個責任的開始,要對新的股東負責,做到營運計劃書的里程碑(milestone),後續募資才能源源不斷. 新聞來源: https://meet.bnext.com.tw/articles/view/48704 人資新創Worca獲4,500萬元種子輪募資,創辦人:台灣人才已不是高CP值代表 由林帝文以及吳家宇兩位台灣人創立的全球人力資源平台新創Worca宣布獲得150萬美元(近新台幣4,500萬元)的種子輪資金,投資者包括Mucker Capital、Hyphen Capital和Gaingels等,本輪資金將用於拓展Worca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規模。 Worca運用一站式的自動化人力資源流程SaaS系統,以「名義雇主」(EoR,Employer of Record)的方式,完成從招聘、薪水、法律合規到公司福利的服務,目前平均每個月能夠僱到10名專業人才給美國企業。 https://worca.io/
石惠貞 投資人關係門裡,門外
被動收入陷阱:你有聽過大衛的故事嗎?
被動收入陷阱:你有聽過大衛的故事嗎?
在追求經濟自由的路上,許多人夢想擁有被動收入,即不必時刻努力工作也能賺錢的方式。但是,這條路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當我們沉浸在被動收入的夢想中時,有時可能會忽略一些潛在的陷阱。這就是大衛的故事。透過他的經歷,我們可以了解到,不是所有閃閃發光的都是黃金,追求被動收入也需要謹慎和策略。 大衛,一個30歲的都市男子,總是充滿自信和熱情。他在知名跨國公司工作,年輕時就擁有了一份高薪厚職的工作。然而,儘管他的工作讓他過上了舒適的生活,但長時間工作和公司內的競爭讓他感到壓力重重。他時常夢想著不必為了薪水而工作,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旅行、學習新技能,或者只是與家人、朋友共度時光。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大衛在網上看到了關於被動收入的文章。文章中描述了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如何通過投資和其他手段建立起一筆巨大的被動收入,讓他不再需要為了生計而工作。這引起了大衛的強烈興趣。他開始夢想著自己也能夠擁有這樣的收入,過上自己夢想的生活。 不久之後,大衛決定踏入投資領域,希望能夠像那位企業家一樣成功。他開始購買各種投資書籍,參加研討會,甚至還請教了幾位成功的投資者。起初,他的努力似乎得到了回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衛發現追求被動收入並不是那麼容易,他逐漸陷入了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戰中... ✨ 1. 大衛的開始 📌 投資熱潮 大衛被眾多網上成功故事吸引,決定踏入投資領域。 📎 心路歷程: 🔹 看到身邊的朋友透過投資獲取可觀的回報。 🔹 購買多本投資書籍和線上課程。 🔹 加入了一些投資論壇和社交媒體群組。 📌 初嘗甜頭 大衛的第一筆投資帶來了不錯的回報,這讓他更加自信。 📎 取得的成功: 🔹 短時間內獲得了15%的投資回報。 🔹 身邊的人都在稱讚他的投資眼光。 🔹 他認為自己已經找到了致富的秘密。 ✨ 2. 陷入困境 📌 過度自信 大衛誤以為初次的成功是他投資技巧的體現,而非運氣的結果。 📎 所造成的問題: 🔹 過多的投資在不太熟悉的領域。 🔹 忽視了風險管理。 🔹 被不良的投資建議所誤導。 📌 高風險投資 他開始尋找更高風險,但潛在回報也更高的投資機會。 📎 風險暴露: 🔹 投資在了一些新興的加密貨幣。 🔹 參與了一些高風險的P2P借貸平台。 🔹 大筆的資金困在長期無法回收的項目中。 ✨ 3. 深入反思 📌 重新評估策略 大衛終於意識到他的失誤並決定重新評估自己的投資策略。 📎 採取的行動: 🔹 開始學習風險管理的知識。 🔹 尋求專業的投資建議。 🔹 減少高風險投資,選擇更加穩健的投資項目。 大衛的故事告訴我們,追求被動收入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策略、知識和持續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被初次的成功所迷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避免陷入被動收入的陷阱中。
一零四獨家新知識 最新趨勢與工具分享
工業軟體SOLIDWORKS跟PROE實務運用個別優勢跟差異
工業軟體SOLIDWORKS跟PROE實務運用個別優勢跟差異
SOLIDWORKS和PTC Creo (以前稱為Pro/ENGINEER或ProE) 都是用於機械設計和CAD(電腦輔助設計)的工業軟體。以下是它們在實務中的個別優勢和差異: SOLIDWORKS: 優勢: 使用者友好性:SOLIDWORKS以其直觀的使用界面和容易學習的操作而聞名。許多用戶認為它的工作流程較為自然。 社群和資源:SOLIDWORKS擁有龐大的用戶社群和豐富的資源庫,這意味著在使用過程中可以輕鬆獲得幫助、學習和資訊。 3D模型的建立與修改:SOLIDWORKS在3D建模方面非常強大,並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功能,使設計師能夠輕鬆地創建、修改和分析模型。 組裝和模擬:SOLIDWORKS提供了強大的組裝和模擬功能,可以幫助用戶進行物理模擬、運動模擬等,以確保產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差異: 價格:相對而言,SOLIDWORKS的起步價格較為親民,這使得它成為許多中小型企業的首選。 整合性:SOLIDWORKS提供了廣泛的產品套件,可以滿足不同行業和用途的需求,包括模具設計、流體力學等。 對小型企業和初創企業的支持:SOLIDWORKS在支援初創企業和小型企業方面有著相對較好的政策和方案。 PTC Creo (以前的Pro/ENGINEER): 優勢: 參數化建模:Creo以其強大的參數化建模功能而著稱,可以快速地進行設計變更並保持模型的連貫性。 大型製造企業的首選:Creo在大型製造企業和複雜產品的設計和管理方面表現優異。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整合:Creo與PTC的Windchill PLM系統無縫集成,使產品設計和生產的管理更加高效。 差異: 學習曲線:Creo的學習曲線相對較陡峭,對於新手來說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掌握。 價格:Creo通常被認為是高價位軟體,尤其對於小型企業來說,可能會較為昂貴。 使用者社群:相對於SOLIDWORKS,Creo的使用者社群規模較小,這可能會影響到用戶獲得幫助和資源的便利性。 總的來說,SOLIDWORKS和Creo各自在不同方面具有優勢,選擇哪一款軟體取決於您的特定需求、預算以及用戶團隊的經驗水準。在選擇之前,最好先進行詳細的比較和評估,以確保符合您的實際需求。
巨匠電腦 豐原分校 巨匠電腦豐原認證中心-工業產品設計學院
Memo from Howard Marks
Memo from Howard Marks
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是橡樹資本管理公司創辦人&董事長,他的知名著作-"投資最重要的事",連股神巴菲特都讀兩遍. 除了出書,Howard每季還會寫備忘錄 (Memo). 2022.1.13,他發表"Selling Out", 主要是處於股市高點,大家都在問是否該賣出了? 他說"低買高賣"看似陳腔濫調, 但事實上要執行的時候難度很高. 他舉例,如果在1998年以每股5美元買Amazon,有多少人可以在獲利創新高時不獲利了結,或者網路泡沫化時不認賠出場,以致持有至今漲到3,304元? 獲利高達660倍! Howard的備忘錄,不只有專業高度,還有他具有幽默感的文筆. 這次的備忘錄,他就用他與兒子(Andrew)的對話來說明,長期投資的價值. 例如以下這段話: Howard:嗯,你可能會想賣一些股票. 因為(a)股價漲了很多;(b) 你想把一些收益“記入賬本”,以確保你不會獲利回吐;(c) 在該估值下,它可能被高估且不穩定。而且,(d) 沒有人因獲利而破產。 Andrew: 是的,但另一方面,(a) 我是一個長期投資者,我不認為股票是拿來交易的票據,我把他當成企業所有權的一部分;(b) 公司未來有巨大潛力;(c) 我可以忍受短期的下跌,這種波動反而可以創造股票機會。最終,只有長期才是至關重要的。 另外,我喜歡這句話的省思: 卓越的投資主要包括利用他人犯下的錯誤。(Superior investing consists largely of taking advantage of mistakes made by others.) 事實上,經營事業也是如此, 有些後進者就是利用先行者所犯下的錯誤,而取得市場商機. Howard說他們相信時間,而不是時機,才是在股市中積累財富的關鍵。 投資意味著根據對資產潛力的合理估計,將資本投入資產,並從長期結果中受益。但是有些投資者,因為害怕損失而將股票賣掉,所以他認為 通過考慮不周的拋售來減少市場風險——因此未能充分參與市場的長期積極趨勢——是投資的一大罪過。更何況無故拋售已經下跌的東西,將負面波動變成永久性損失,錯失長期複利的奇蹟。 https://www.oaktreecapital.com/insights/memo/selling-out In my view, investing means committing capital to assets based on well-reasoned estimates of their potential and benefitting from the results over the long term.
石惠貞 投資人關係門裡,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