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食品研發人員

食品研發人員
更多
月薪中位數
$4.2萬
年資 3-5 年
$5萬
年資 10 年以上
食品研發人員 都在看
「入班職涯分享」也是斜槓設計另一個發展😎
「入班職涯分享」也是斜槓設計另一個發展😎
4/11「職涯分享」再次解鎖🔓,這回來到新北市立達觀國民中小學。 一進校園,就被可愛的小綿羊🐑給吸引住啦!往旁邊一瞧,還有小白兔🐰欸,哇!這也太酷了吧!就這樣,我停下了腳步逗留了一會兒。 輔導老師 Ting-Fang Yeh真的很貼心,準備搭電梯上樓時,老師👩‍🏫早已接收到警衛大哥的通知📢,立馬抵達一樓來迎接🤗。這效率也太迅速了吧! 我給活潑的學生們打五顆🌟,當我進入教室時,每個學生👨‍🎓👩‍🎓都很有禮貌的主動跟我打招呼,還寫白板歡迎我😀當我需要投放簡報時,總是會有神之手的協助,讓我備感安心! 分享過程中,學生們非常踴躍的參與,這互動著實展現了積極的態度。同時也得知,AI時代的來襲,chatGPT早已攻進孩子們的資料庫中啦!😯 小插曲總能看見最真實的一面。 今天,連續兩節不同班級的分享,到第二班時發現我的USB遺留在第一班,好在班級就在隔壁,我立馬詢問學生👩‍🎓USB的下落,剛好問到一個機靈的女孩,說明USB已被送到輔導室了,便二話不說穿山越嶺帶我前往領取,阿阿⋯我真的非常感動!🥹 後來,聽輔導老師提及校園動物的故事,沒想到,竟然還有大烏龜🐢!「快樂動物區」真是太令我驚喜啦! 學校的交通很方便,回程搭輕軌初體驗,讓我想起台中的BRT,哈!這一切是多麼的新鮮有趣,順利結束這一回合。 最後,歡迎大家一起加入職涯志工的行列。 讓我們一起~點亮自己的光,照亮別人的路,讓世界充滿更多的溫暖❤️。 👉https://beagiver.104.com.tw/service #感謝Giver50號的順風車感受到溫暖無所不在 #職涯分享就是不斷的自我突破 #beagiver
阿萍仔 設計診聊室|甘苦談交流區🥹
【面試-1】如何增加面試機會+面試模擬注意事項
【面試-1】如何增加面試機會+面試模擬注意事項
各位求職夥伴好,上次有談到面試前應該要注意的事項(資料準備、作品集、攜帶物品) ,這次會繼續談到如何提高面試的次數以及如何進行面試模擬的部分,以提高面試成功的機會。 1. 如何提高面試的機會 1.1 首先您需要確認已經有盡可能去強化求職履歷的內容,讓個人成果表現凸顯出來,並且透過與履歷診療室中前輩們,進行履歷的討論及修正,才能減少履歷無回應的機會。 有關"履歷撰寫"及"成果集"的注意事項,可以參考以下網址。 https://giver.104.com.tw/question/7d27fa0f-dd11-44dc-a431-86a11d218d86?clicksource=list 1.2 再來就是要調整自己的心態,一般在找尋工作機會時我們通常都會優先挑選自己喜歡的、想要的工作,包含大公司、高薪資、高發展性的工作,對於那些認為是次好或不好的工作機會,就會選擇直接放棄。但就因為大部分的求職者想法都接近,造成那些理想的好職位,競爭往往非常激烈,每家公司手上都有50~80人以上的備用人選,而且可以擇優慢慢挑選,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求職夥伴們只能漫長等待面試公司的通知,甚至連會不會通知都不曉得,更別說是有面試機會了。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好不容易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一間想要的公司通知面試,這時卻又發現面試中因為個性內向、經驗不足、太過緊張,或是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面試官的問題,結果又是得到一張無聲卡,只好繼續等待漫長的面試通知。 1.3 面對這樣的情況,會建議求職夥伴們針對該職缺項目,除了投遞想要的工作外,也需要投遞許多覺得次好甚至是不好的職缺,因為這些職缺通常會因為履歷投遞人數少,所以很快就會通知面試,這樣您就能夠有更多的面試機會,而當投遞數量多時,就能夠在短時間快速取得大量的面試經驗,降低您在面試時的緊張,若是在面試中發現原本認為不好的工作職位,工作內容其實是很符合您的興趣與需求,那就恭喜您終於順利找到想要好工作。 因為個人真心覺得,就如同公司可能會因為,求職夥伴們的履歷寫得還不夠好,就無意間淘汰掉一個很優秀肯努力的好員工,那求職者們也當然有可能,會因為公司求才內容寫的不夠完善,就放棄掉一間有發展性的公司及一個好職位,而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對公司及求職夥伴們來說,都是很可惜的。 2. 如何進行面試模擬? 而對於面試的問題準備,相信很多人都會參考網路上的面試回覆內容,然後在腦中進行思考回覆的訓練,但以個人經歷來說,再怎樣大量的思考模擬都不及臨場實做,因為個人思考的範圍往往會受到經驗的限制,所以無法真正去對應到,實際面試時可能會發生的狀況。而如果每次都要等到實際面試才在練習獲取經驗,說真的又有點浪費寶貴的機會。 所以建議求職者們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使用,就是找有面試經驗的前輩或是朋友(若是擔任主管職經驗的人會更好),來幫您進行面試演練,只要簡單準備桌子、椅子就可以開始練習,且說明模擬面試流程如下。 狀況一(面試官一般態度): 針對面試常見的幾個問題,進行來回的問答,等到面試結束後,兩個人共同討論,針對求職者回覆的語氣、音量、肢體語言、回覆內容看有哪些需要改進部分,再進行狀況二 狀況二(面試官深問態度): 針對面試常見的問題,進行來回的問答,其中面試官需要針對求職者的每個回答內容,都要再深入去問1~2的問題,主要是訓練求職者的臨場反應及避免簡單就被問倒,同樣結束後兩個人再針對回覆的內容、回覆的語氣去討論有那些需要改善的部分,再進行狀況三 狀況三(面試官機車態度): 針對面試常見的問題,進行來回的問答,其中面試官需要針對每個求職者每個回答,表現出質疑或是不信任追問的語氣,主要是訓練抗壓性,以及如何在此情況下,求職者還是能維持平穩的應對態度,維持住好的面試表現,最後結束後同樣兩個人再針對回覆的內容、回覆的語氣去討論有那些需要回覆的部分 每次面試模擬大概控制在10-20分鐘,可視求職者表現情況進行重複演練,最好也能筆記紀錄需要改善的問題進行複習。其中求職夥伴們千萬不要因為面試官態度太機車,或是認為這只是模擬就用隨便的態度或半途中斷喊卡,一定要到面試官說結束才可以,依照之前個人實際施做的結果,此模擬可以有效提升面試者的面試表現,在兩人模擬的途中還可以查覺到,面試者的一些答題的弱點或壞習慣,是相當有幫助的。 以上幾點都是個人在面試前實際有在使用的方法,確實幫助到許多人改善了面試的問題,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有位個性很內向的求職者,在經過了模擬面試的練習後,後來他反而認為公司面試相較起來輕鬆簡單很多,也因為不會緊張能夠順利將成果表現出來,最後順利成功面試錄取,是很讓人覺得開心的。 所以個人希望能在這裡分享這些方法,讓更多的求職夥伴們可以更有方向的去準備面試,並且順利錄取想要的工作。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2022年企業要求證照TOP 10排行榜
2022年企業要求證照TOP 10排行榜
2022年年度企業要求證照的證照如下,提供大家! 每個職類都會對應不同的證照,104學習精靈在2022年12月即將發表的【職場學習白皮書】的調查趨勢中發現:104人力銀行從求職媒合的數據中,求職者找工作有證照與無證照,企業在面試邀約的差異,發現:2022年至8月有證照比無證照相比較,有證照的求職者面試邀約數相較無證照的求職者高出3成5,證照在特定的職務會是個加分的敲門磚。 企業要求證照為:企業職務刊登的職務中,要求應徵者必須具備的證照條件要求;本證照的排名為:統計該證照在104刊登的職類中的涵蓋率,來做TOP 10排序 統計時間為:2022年1月至8月的刊登數 🟡TOP 1🟡 堆高機操作技術士 完整介紹: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900 🟡TOP 2🟡 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員 完整介紹: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6815 🟡TOP 3🟡 防火管理人員 完整介紹: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97 🟡TOP 4🟡 國際專案管理師PMP 完整介紹: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355 🟡TOP 5🟡 甲種勞工安全衛生業務主管 完整介紹: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0671 🟡TOP 6🟡 乙級工業配線技術士 完整介紹: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698 🟡TOP 7🟡 不動產經紀營業員 完整介紹: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895 🟡TOP 8🟡 國際標準ISO 9000主導稽核員 完整介紹: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227 🟡TOP 9🟡 AutoCAD國際認證 完整介紹: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45 🟡TOP 10🟡 品質工程師(CQE) 完整介紹: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229 --------------------------------------------------------------- 看更多其他排行榜 📌2022年企業要求的職場工具TOP 10 排行榜 📌https://bit.ly/3Pf9C8h 📌2022年企業要求的職場技能TOP 10 排行榜 📌https://bit.ly/3Bn80DT --------------------------------------------------------------- 【104學習精靈】致力打造共學社群 在這提供各學習創作者、學習平台…等,打造出屬於您在104的學習舞台,在這您所學的紀錄在您創辦的共學社群,作為傳承,建立您專業個人形象;未來共學社群將會提供創作者互動課程平台,凝聚更多學習用戶。 ✨更多免費學習與證照資訊,都可加入【104學習精靈。IG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104nabi/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從默默無名到市場第一選擇】5大策略教你打造讓客戶主動靠近的品牌
【從默默無名到市場第一選擇】5大策略教你打造讓客戶主動靠近的品牌
顧問深度解構企業品牌行銷的五大關鍵戰略與實戰操作 企業品牌行銷全攻略:5大策略+案例教學,教你打造讓客戶主動靠近的品牌 你是否也曾感嘆:「我們明明產品不錯,為什麼客戶總是記不住我們?」 或者廣告打了、促銷也做了,但品牌就是無法在市場上掀起浪花? 事實上,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沒有品牌的行銷都是燒錢而已。 品牌不只是企業的外衣,更是顧客心中對你的信任印象。 我將以顧問角度,手把手帶你了解企業如何從0到1,打造出讓顧客「主動靠近」、願意多次回購、甚至願意幫你分享的品牌。 我會從5大品牌行銷策略,結合真實案例,一步步解析企業該如何建立影響力、信任感與市場佔有率。 一、品牌不是LOGO,而是客戶心中的定位與情感 很多企業誤以為品牌就是設計一個LOGO、做個網站、印幾張名片,就完成了品牌塑造。 但實際上,品牌不是你說了算,而是客戶心中怎麼記住你。 品牌是顧客對你的認知與感受,是他們願不願意多花錢、願不願意再買一次、願不願意分享給朋友的核心依據。 行銷,能幫你擴大曝光;但品牌,才能讓曝光變成記憶、信任與轉換。 二、企業常見品牌行銷的三大迷思 迷思1:品牌行銷是大企業的事,小公司撐不起來 → 顧問解答:品牌不是規模問題,而是思維問題。 每一家公司,都該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建立品牌印象。 迷思2:只要廣告打得兇,品牌就自然建立起來 → 顧問解答:廣告是流量,品牌是記憶。沒品牌的廣告,只會短效而貴。 迷思3:品牌就是感性,不需要談績效 → 顧問解答:品牌與行銷效益並不衝突,好的品牌是為了提升轉換率與終身價值。 三、顧問級品牌行銷五大關鍵戰略 【策略一】明確品牌定位:品牌不是給所有人,而是打中對的人 品牌定位的第一步,是回答這三個問題: 1. 你是誰?(品牌主張) 2. 為誰服務?(目標族群) 3. 有何不同?(市場差異化) 顧問工具:USP公式 我幫助【誰】,解決【什麼痛點】,用【什麼獨特方式】。 實例: 我輔導一家原本叫「OO食品行」的客戶,重新定位為「全台首創低敏感嬰幼兒副食品品牌」,重新命名為「乖乖寶」,一年內電商業績成長超過260%。 【策略二】設計一致的品牌識別系統(VIS) 客戶認識品牌的過程,就是從感官開始。你需要設計出清晰一致的識別系統。 顧問建議元素: - LOGO、配色、字型設計 - 網站與包裝風格統一 - 社群圖文、影片風格固定 - 品牌用語、品牌語氣一致(Tone & Voice) 顧問建議小工具: - 使用Canva建立品牌樣式手冊(Brand Kit) - 將品牌語調寫入客服、社群、文案標準作業流程中(SOP) 【策略三】內容即品牌:用「內容行銷」養出品牌影響力 在這個人人都在滑手機的時代,內容就是品牌的最佳代言人。 但不是亂寫內容,而是「內容要有品牌觀點」。 顧問建議的內容類型: - 教學型(如:5招提升工作效率的職場App) - 觀點型(如:為什麼便宜的課程反而學不到東西?) - 故事型(如:創辦人真實創業故事、客戶使用案例) - 社群型(如:網紅合作開箱、用戶體驗分享) 顧問操作實例: 我們曾協助一個女性健身品牌打造「30天自我挑戰內容計畫」,用短影音+限時動態吸引追蹤,單月IG漲粉超過1萬,並帶來800筆商品訂單。 【策略四】多通路品牌一致:打造「360度行銷體驗」 品牌行銷不是只存在於官網或Facebook,而是無所不在的「體驗累積」。 顧問推薦必備通路統整: | 通路 | 要求品牌一致性 | | 官網 | 設計、內容、CTA、客服用語一致 | | FB / IG / Threads | 貼文風格、貼文語氣、主題設定一致 | | LINE / Email | 推播內容設計符合品牌主張,非純促銷 | | 包裝與物流 | 甚至「開箱體驗」都影響品牌好感度 | | 客服與售後 | 回應速度、語氣、解決問題的效率,都是品牌記憶的一部分 | 建議使用工具: - Notion 建立品牌聲音與回應話術手冊 - Trello 統整所有通路的排程與主題內容策略 【策略五】品牌衡量與迭代:行銷不是賭運氣,而是數據科學 做品牌行銷不能「感覺有效就繼續做」,你需要一套評估機制來追蹤是否有效。 顧問建議追蹤指標: - 品牌曝光:流量、觸及、提及量(可用 Google Search Console、Mention) - 品牌互動:留言數、分享數、平均停留時間、追蹤率 - 品牌轉換:名單填寫率、成交率、平均客單價、LTV - 品牌信任:NPS(淨推薦值)、回購率、客戶滿意度調查 顧問工具推薦: - GA4+Hotjar:追蹤品牌互動與轉換 - Typeform+表單自動分析:做問卷收集品牌印象 四、顧問實戰案例:如何讓一個被低價擊垮的品牌重新崛起? 我們輔導過一家原本因被市場視為「廉價選擇」而陷入低價競爭的保健品品牌。 問題: - 產品無特色 - 訴求只在價格便宜 - 客戶忠誠度極低 我們做了: 1. 重塑品牌定位:強化科學研發背景,導入專家背書 2. 重新設計視覺與包裝:簡約+高級感+醫學風格 3. 內容品牌經營:邀請醫師做直播、製作「30歲後保養全攻略」電子書 4. 重新定價策略:推出高價進階版,反而增加中階組合銷量 結果六個月內: - 客戶留存率提升120% - 單月新客成長3倍 - 每筆訂單平均價值提高42% 五、結語:做品牌不是為了漂亮,是為了賺得漂亮 品牌不是成本,而是最有價值的資產。 它能幫你提升價格、降低廣告成本、提高轉換、放大客戶生命週期。 你可以選擇現在開始,從: - 重新定義你的品牌主張 - 設計一份品牌SOP與內容策略 - 開始用一致性與故事,讓顧客愛上你 記住,做品牌最怕的不是沒人認識你,而是大家記不起你。 做品牌行銷,最怕的不是沒預算,而是沒方向。 透過五大策略與實戰案例,你不只是學會「怎麼做品牌」,而是能開始打造一個「讓客戶主動靠近、讓市場願意多付錢」的品牌事業。 無論你是新創企業、轉型中的傳產,還是想突破成長瓶頸的經營者,請記住— 品牌不是長得好看,而是讓顧客看得上你。
林尚能 戰勝學院
如何產出好的 Prompt?讓 AI 成為你真正的幫手+ 五種常用 Prompt 範本
如何產出好的 Prompt?讓 AI 成為你真正的幫手+ 五種常用 Prompt 範本
近年來,AI 工具如 ChatGPT、Claude、Gemini 等快速進入我們的工作與生活,不論是寫文案、總結報告、規劃行程,甚至是撰寫程式碼,只要下對指令(prompt),AI 幾乎無所不能。 但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問的問題,AI 給的回答總是不夠精準? 這時候,你可能缺的不是一個更聰明的 AI,而是一個更好的 prompt。 本篇文章將帶你一步步掌握「好 prompt」的四大原則 + 五種實用範本 + 常見錯誤避雷指南,幫助你從「AI 使用者」進階成「AI 操控師」。 一、什麼是 Prompt? Prompt,簡單來說就是你對 AI 下達的「指令」或「提問內容」。 它的形式可能是: 一段文字(例如:「請幫我寫一封推薦信」) 一個問題(例如:「如何向上管理主管?」) 一組指令(例如:「用表格整理優缺點,並推薦最適合的解法」) Prompt 就像你對 AI 下達的任務說明書,越清楚、越有邏輯,AI 才越能對症下藥。 二、好 Prompt 的 5大原則:CLEAR 我們建議用以下的「CLEAR」五字訣,來檢查你的 prompt 是否足夠明確: C - Context(情境) 提供背景資訊,讓 AI 理解你的角色、目的與任務脈絡。 ➤ 例:「我是一位求職中的社會新鮮人……」 L - Language(語氣與格式) 指定你想要的語氣風格、格式形式或語言版本。 ➤ 例:「請用輕鬆幽默的語氣」、「請用英文回答」 E - End Goal(輸出目標) 說清楚你想要的最終結果,讓 AI 知道你是要報告、表格、文案還是清單。 ➤ 例:「我要一篇 500 字的部落格草稿」 A - Action(動作) 告訴 AI 你要它「做什麼」——例如撰寫、比較、總結、建議等。 ➤ 例:「請幫我比較這三個方案的優缺點」 R - Rules(規則) 有特定限制或格式規範的話要明講,例如字數、語氣、格式或禁用詞。 ➤ 例:「限制在 200 字內」、「不要使用專業術語」 三、五種常用 Prompt 範本 以下是五個實用的 prompt 模板,無論職場、學習還是生活應用都相當好用: 1. 會議紀錄整理 Prompt 「我是一名專案經理,以下是我們產品開發部門的會議紀錄。請幫我整理成正式內部報告,內容分為三段:1. 會議摘要(限 100 字內)、2. 決策事項(條列式)、3. 待辦事項(包含負責人與期限)。語氣請保持正式精簡。」 2. 專案建議書撰寫 Prompt 「我是一位行銷專案負責人,目前正在提報一個新品行銷提案,目標是提升產品曝光率。請幫我撰寫一份約 500 字的專案建議書草稿,包含以下四段:1. 專案背景、2. 行銷目標、3. 執行方式、4. 預期效益。語氣請保持專業、有說服力,採用第三人稱,不用提及預算細節。」 3. 表格資料統整 Prompt 「以下是三個工具的特性說明,請幫我整理成 5 欄表格(項目名稱、說明、優點、風險、建議採行對象),表格格式適合投影片簡報中使用,內容限於 20 字以內/欄,語氣請精簡明確,避免冗詞。」 4. Email 撰寫 Prompt 「請幫我撰寫一封給內部人資主管的 Email,主旨是:申請部門教育訓練預算。語氣正式但親切,內容包含三段:1. 教育訓練目的與效益、2. 執行時程與預估費用、3. 對團隊發展的幫助。結尾請加入敬語與簽名,整封信字數控制在 250 字以內。」 5. 方案比較分析 Prompt 「我是一位採購經理,正評估三個軟體工具供應商,目的是選出性價比最佳的方案。請幫我以表格形式,從五個面向(功能完整性、價格、技術支援、使用便利性、風險)比較三者,並以條列方式給出建議首選及選擇理由,語氣請保持客觀分析。」 四、避免 3 個常見錯誤 ◆問題太模糊:「幫我寫一下這個」,寫什麼?給誰看?用途是什麼?AI 根本抓不到重點。 ◆輸出格式沒說清楚:你想要清單、表格、段落還是流程圖?請先講清楚。 ◆一次問太多:AI 回答會變散亂。先拆解問題,一步步來,效果更好。 Prompt 是一種新時代的溝通力 AI 工具不會自動變成你的超能力,會提問、懂得溝通,才是未來的關鍵能力。 把 prompt 當作你對 AI 的「任務設計」,越清楚,AI 越能「幫你幫到點上」。 從今天開始,練習寫好 prompt,就是你打開 AI 潛力寶庫的第一步!
104學習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求助】想請教人資一定會看學歷,來篩選履歷嗎?
【求助】想請教人資一定會看學歷,來篩選履歷嗎?
原文出處:https://is.gd/8hHl3U 【職涯診所夥伴提問】 我今年32歲,過去有6年軟體工程經驗,但我只有大學畢業,之前找工作的時候因為看到學歷限制而不敢投履歷,所以我只投沒有要求碩士以上的工作,但是我一直很想請問各位前輩,人資真的會看學歷來篩選人嗎? '-------------------------------------------------------------------- 【職涯診所回覆內容】 您好,經了解過您的問題後,給予幾點建議如下。 ① 我一直很想請問各位前輩,人資真的會看學歷來篩選人嗎? ✍🏻 以個人了解的狀況,並非是人資要看學歷來篩選人,而是接受到老闆或用人主管提出的要求,所以才會進行學歷的限制。而既然老闆及用人主管都已經提出此限制要求,人資當然就會照此要求進行,所以這並非他們的本意。 ② 但我只有大學畢業,之前找工作的時候因為看到學歷限制而不敢投履歷,所以我只投沒有要求碩士以上的工作 ✍🏻 雖然第一點提到,人資通常會依照老闆及用人主管需求進行篩選,但以求職者來說,重點是在於【努力爭取想要的機會】。以個人的考量若自認能力很符合其職位要求,且履歷內容完整績效明確,還是可以去進行履歷投遞,反正最壞的結果就是被已讀,但如果今天人資同仁覺得您的履歷成果卓越,願意回報主管給予面試通知,對您就是多一次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③ 想請教為何人資一定要用學歷來篩選履歷呢? ✍🏻 就如同前面幾點提到的,因為老闆及用人主管的要求,人資有時不僅會用【學歷】來篩履歷、還可能因為【沒有附照片】、【沒有寫自傳】、【履歷內容與職位需求不符】、【內容有漏填或時間軸錯誤】、【內容錯別字】等問題去篩履歷,尤其是一些競爭激烈的行政文書職位,一個不甚就等於出局,所以這也是104建立【履歷診療室】的目的,為了可以幫助求職者找出履歷的一些盲點,強化履歷的亮點及邏輯性,希望大家也能多加利用。 104 履歷診療室 📌 https://resume-clinic.104.com.tw/ 👍 以上幾點是個人的建議分享,希望能夠解答到您的問題,也願您能夠順利找到想要的方向與答案,祝好運。 '-------------------------------------------------------------------- 【還有其他困擾您的職涯問題嗎?快上職涯診所匿名發問求助:https://is.gd/32xD5b】
吳振興 Jeff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2-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差別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2-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差別
若你是UI/UX設計師,看到有些公司徵「產品設計師」的職缺,適合投遞嗎? 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的工作有什麼不同?以下為您解答。 在過去的十年當中,介面設計領域經歷了一些進化,而承擔這些相關職能的稱謂,也隨著時間推移發生了一系列的調整。現今常聽到的UX設計師、UI設計師和產品設計師,這些工作角色之間有什麼區別? 1.UX / 體驗設計師: 就是專門針對體驗進行設計的角色。理論上體驗設計師是做用戶研究和制定體驗方案,並從使用者的心態和角度思考設計;主要關心的是產品「用起來感覺怎麼樣」。 工作內容可能有撰寫各種產品使用場景和建構互動模式。利如參與各種測試和觀察使用者做了什麼(例如可用性研究、眼球追蹤、A/B測試,訪談問卷等等),以及針對介面、互動面去做優化與建議(Prototype)並且透過線框圖(Wireframe)找到產品的使用邏輯。 2.UI / 介面設計師: 核心職能就是根據老闆、產品PM的需求,提供介面的視覺方案。並輸出相關的設計規範、設計說明、設計切圖;主要關心的是產品「看起來怎麼樣」。 工作內容可能需要從抽象的需求轉化為可視化的wireframe;或拿到上游需求方(產品PM或UX設計師)已經畫好的wireframe、UI flow進行視覺的設計與規劃,例如整體色系的選擇,或是icon、圖片、文字等其他元素或組件的樣式設計。若是稍具規模的產品或專案,可能還需要設計具有一致性的視覺規範(Style Guide)。 3.PD / 產品設計師: 如果你在10年前,頭頂上的職稱是「產品設計師」(Product Designer)的話,那麼你很有可能是負責設計實體產品的外觀的設計師或者工業設計師。但是在 2015年前後,由於 SaaS(軟件即服務)類產品的流行,我們注意到「產品設計師」這一職稱還是應用到這類產品當中負責與使用者互動的設計師頭上(看起來像是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的某種程度上的融合)。 定義、探索、構思、驗證 自從2017年阿里巴巴提出了設計全鏈路的概念後,全鏈路/產品設計師ㄧ詞慢慢的被廣泛的運用。產品設計師實際上指的是可以深度參與產品功能走向與規劃中,比起某一段用戶旅程或某一功能的互動,更在意的是整個產品從前期需求探索、功能規劃、視覺呈現到上線前的測試、上線後的數據觀測與迭代優化等全程參與的過程。在不同使用場景、並以人為中心(Human-centered design)的前提下,實現產品的平衡性(商業決策與用戶需求的平衡點、公司內部各利益相關單位的平衡點、產品內各功能的配置與使用的平衡點)。 小結: 正如同你所看到的,產品設計師像是UI+UX設計師的聯集、同時又對產品開發有更廣以及更深的探索。UI/UX設計師會在工作中尋求實現產品使用的完整性(視覺、互動);而產品設計師則會隨著時間推移,深入研究產品的升級進化之道。 當然,上面提到的職稱與工作內容,隨著每家公司的所賦予的定義肯定是有例外的,因為它們並不會完全符合所有的環境。但是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初步解釋這三者之間的差異性。 延伸閱讀: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1-平面設計師如何成為UIUX設計師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6e012a8d-811b-457f-b5fd-5bf94793f0e2?utm_source=104nabi&utm_medium=share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3-UIUX設計師如何成為產品設計師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ffdca43d-8dd0-4d10-9a76-c63ac9b5561d?utm_source=104nabi&utm_medium=share
Kinny 毒舌好朋友
【勞資事務師|專業證照班】
【勞資事務師|專業證照班】
面對不斷攀升的勞資爭議,雇主和勞工該如何有效保障自身權益? 據統計,勞資爭議每年高達2.5~3萬件,內容涵蓋權契約爭議、工資爭議、給付資遣費爭議、給付退休金爭議、勞工保險給付爭議、職業災害補償爭議、休假爭議...和解金額可高達十數億!! 每位都有可能是勞工或雇主,面對日漸頻繁的勞動檢查及爭議調解,該如何保障自己的重要權益? 透過課程: 『人人都有機會擔任自己的勞資顧問!』 或 『擔綱為企業把關勞資事務的專業人才』 課後並同時輔導考取《勞資事務師證照 》 當勞動意識不斷抬頭,資方如何發揮最大管理權力;而勞工又要如何在合理範圍內保障自己最大權益 課程中更善用各種範例,逐一說明工資、工時、休假以及資遣及解僱各項要件。 對於常見爭議(例如:各項加班費、假別)更有深入淺出的說明。 立即報名:https://nabi.104.com.tw/course/sce/bac3a7cc-5e5d-484c-a8d3-466ff48e76b9?re230803
Chris 每日推薦一堂課
你有失業危機感嗎?…
你有失業危機感嗎?…
不要太相信人脈…就算是新聞主管又怎樣!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感覺,沒有背景的缺,是不是很不安穩,你背後沒有人啊! 在這個混亂複雜的世道中,就算我當記者十餘年,還當上了新聞部主管,看似關係很好,但真有狀況,背後的人情世故,馬上就看得出來啊!最後直接的結果就是 “無業”。 誰會鳥一個失勢的媒體主管,我深有感受。新聞工作並沒有真正建構出一份人脈實力,或許可以說,人脈其實很多是假的,在你需要時,走得比誰都快。 你的背景 有人能拱你當上董事長? 突然想到,台灣金聯董事長,上任三天請辭,背後的關係我們不會知道,但我們都可以想像”背後有人”。 當官有沒有能力已經不是重點,”有沒有人”才是上位的關鍵力量。 我猜想,只是猜想,一個董事長的職缺,背後會有多少力量在角力,沒有背景,誰會推你一把。推上去了,卻只有3天,是能力不足嗎?一定不是,鐵定背後有人,但有人出事了。 這些複雜的官位角逐,不是小職務的我們能去想像的。但我們可以看一下、想一下目前的職場,你的位子是怎麼來了,或許一開始運氣好,但如果沒有強而有力”家勢背景”的你,就算現在有了缺,也不要太過樂觀,上面的官會換,總不要到絕境時,才想新出路。 學習只是爭取有選擇工作的自由 被資遣的同學說,我工作六年的職場竟然是一場空。 她問我,考就服乙級是不是就真得比較能保護自己。 我不會過度強調就服乙級證照有什麼用,但這真得是一輩子都用得到的勞動法知識與觀念。 學習當然不限於只是考證照, 要提醒自己,這是你學習的開始,我們或許爭取不到董事長的職缺,但總是爭取讓自己有選擇工作的能力。 除非你很快就有能力達成財富自由,不然這時候的我們,努力的目的就是爭取一種有能力選工作的自由。 加油, 資遣或許是逼自已一把的契機。我是這樣走過來的,也希望同樣受苦的人,也要給自已一個機會。 沒有背景或靠山的情況下,請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強化專業能力:https://23dreamhome.vip/courses/202503 持續學習和提升技能,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例如,不斷精進你的專業知識,參加證照考試或進修課程,讓實力成為你最大的靠山。 建立人脈 人脈是成功的重要資源。參加相關活動或社群,主動與他人互動,建立信任與合作的機會,這樣在需要時能獲得支持與幫助。人脈還是很重要的,或許不能馬上有人拉你一把,但至少會有人一起給建議。 發展經濟獨立 自立自強,成為自己最大的靠山。無論是創業或積極存錢,讓自己不依賴他人也能穩健發展。 低姿態做人,高效率做事 保持謙遜但不卑微,私下努力提高效率,讓成果說話。在沒有顯赫背景下,穩紮穩打最為重要。 多元嘗試與堅持 如果創業或追求新方向,重點在於堅持下去並隨時調整策略。多嘗試不同方法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林閔政 國家級人資證照(就業服務乙級)輔導教室
申請後的跟進信要怎麼寫📩
申請後的跟進信要怎麼寫📩
他們看到你的履歷了嗎?如何禮貌跟進,不顯得冒犯 當你投遞完申請,最難熬的就是等待。 如果已經過了 1–2週仍未收到回覆,其實完全可以發送一封跟進Email(Follow-up Email)。 這不僅表現出你持續的興趣與專業態度,也能提醒招聘方留意你的申請——只要保持禮貌與簡潔即可。 ❌ 避免聽起來像不耐煩或要求。 ✅ 一封寫得好的跟進信,能展現你積極、尊重對方時間,並且仍對這份工作懷抱熱情。 📧 什麼時候該發跟進信? 申請後 7–14天沒有回覆 如果職缺公告有截止日期,等過幾天再發 如果對方曾說明「會在某日回覆」但超過時間仍未收到通知 📝 跟進信範例: Subject(主旨): Follow-Up on Job Application – [你的名字] 例:Follow-Up on Job Application – Lin Wei Email內文: Dear [Hiring Manager’s Name], (若知道姓名就寫名字;若不清楚,則寫 “Dear Hiring Team,”) I hope this message finds you well. I’m writing to follow up on my application for the [Job Title] position, which I submitted on [Date]. I remain very interested in the role and would greatly appreciate any updates you can share about the status of the hiring process. Thank you again for your time and consideration. Best regards, [你的全名] [電話] [Email或LinkedIn連結] ✔️ 撰寫跟進信的小技巧 保持簡短:控制在 4–6句 保持禮貌:不要施壓或表現焦躁 再次確認拼字與文法正確 只發一次跟進信,除非對方特別邀請你再次聯繫 🈶 英中詞彙對照表 English 中文翻譯 Follow up 跟進 Application 申請 Submitted 已提交 Appreciate 感謝 Updates 最新消息 若你想跟著老師一起學習更多英語技巧: 🔗https://events.taiwantrade.com/2025AIE1126/CMS/%E8%AA%B2%E7%A8%8B%E4%BB%8B%E7%B4%B9 (此貼文由ITI講師Bob撰寫)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 (台北) 貿協ITI台北商英教室
【為什麼熱情總只有三分鐘,是因為缺了燃燒三要素】
【為什麼熱情總只有三分鐘,是因為缺了燃燒三要素】
在幫助夥伴進行職涯諮詢時,有遇過一種狀況是我覺得很可惜的,那就是有著優秀背景的夥伴,因為無法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內容,然後就在很多公司之間遊走,到最後年紀逐漸增加,但內心又更加徬徨,因為不知道自己的熱情及方向在哪裡。 小時候我對於很多事物都很有興趣,一開始都會很有熱情,但同時很快就會熄滅放棄,再換到其他的項目,這也讓父母非常頭痛,長大後也還是有受到一些影響,並沒有一直待在相同的產業中,但慶幸的是最後有想通一些概念,也讓自己真正走出自己想要的路。 熱情燒完了,還能再點燃嗎? (Google資料)燃燒的三元素,又稱為火焰三角,是指任何燃燒反應都必須具備的三個基本要素: 1. 熱能(溫度)::將燃料加熱到其燃點(開始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的能量來源。常見的熱源包括火花、火焰或高溫表面。  2. 燃料(可燃物):任何可以被燃燒的物質,例如木材、紙張、汽油、天然氣等。 3. 氧氣(助燃物):一種能與燃料發生化學反應以產生燃燒的氧化劑。空氣中約有21%的氧氣,足以支持燃燒。  【熱情就像是熱能,可以是瞬間的強大能量,但無法持久】 每個人都曾有過那種「滿腔熱血」的時刻。就像是剛開始學一項技能、進入新工作、或嘗試新的挑戰時,總是帶著幹勁與期待。 而這就像是個「燃點」,讓熱情開始燃燒的瞬間。這可能是一句話、一個新環境、一個人、或是一個讓你覺得「原來我能做到」的時刻。在那個當下熱情會像火花一樣,很亮、很熱,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正向有動力。 但隨著時間過去,現實的壓力、失敗的經驗、甚至別人的質疑,都可能像一盆冷水,把那股熱情澆得只剩一絲微光。 【燃料就是薪柴,是需要持續補充的】 從這裡開始就是很多人會遇到的狀況,這裡的薪柴指的是你的能力、知識、習慣、韌性而和毅力,很多人在用熱情點燃手邊的薪柴後,因為開始承受了學習挫折、時間壓榨、任務失敗、薪柴自然會被現實「逐步燒光」,但自己卻誤以為是因為熱情退去,其實是因為自己的薪柴存量本來就不足。 所以當一個人說:「我對這件事失去了熱情」,通常不是真的已經不喜歡了,而是本身存備的薪柴量就遠遠不足,又或是沒有持續補入新的柴。而補柴的方式可能是學習新的角度、找到新的挑戰方法,不是熱情不見了,而是自己忘了加柴。 【環境與人群,就是你的助燃物】 火光再旺,燃料再多,如果沒有氧氣最後也會熄滅。而對人來說這些「氧氣」就是身邊的支持與鼓勵。 這就會提到團隊氣氛的重要性,如果一個團隊領導只會卸責批判,同事互相勾心鬥角的環境,很大的情況就會剝奪掉大量的氧氣助燃物,想當然也很難讓人願意久待,就算待著久的那些人,往往也會因為氧氣不足而呈現要燒不燒的擺爛狀態。 【火可以變小,但不可以熄滅】 在職場探索的過程中,人真的很難做到持續讓熱情火焰越燒越旺的狀態,因為這表示需要不斷添加薪柴甚至增加木柴數量,同時也需要環境的配合,它可能會有一段維持期,甚至也會有萎縮期,就像是熱情會退燒本是人之常情,但「怎麼面對退燒」卻是關鍵。 而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做。 1. 承認熱情退了沒關係 很多人會因為「熱情退去不再有動力」而自責,甚至是想要趕快找到其他項目來進行調整,但事實是所有人都會遇到倦怠期。承認「我現在有點累」並不是一種過錯,而是讓自己可以重新調整的第一步。 2. 找出一些讓你有感的「小火苗」 重新點燃熱情,不一定要靠大事件或大成功。可能是一場對話、一次個人小突破,或是某個被別人需要的瞬間。那些小小的火光,往往比大爆炸更能夠讓人維持長久的燃燒。 3. 用毅力維持溫度,而非只靠激情 真正能夠成功走遠的人,不是都永遠只靠著熱情,而是靠著自己日經月累所累積的大量薪柴及毅力,這樣就算在疲憊的時候,也能夠繼續慢慢前進。 【從滿腹衝勁到自我懷疑,謹記燃燒三要素】 很多人都會經歷從「我覺得這份工作不錯」到「我難道還要繼續嗎?」的過程。 覺得身體累了、灰心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該換一條路。 但當你學到了能用「薪柴+毅力」去維持那團火焰,而不是靠著不斷找尋新的興趣時,就會發現真正的熱情,不是那種瞬間展現出來的熱度,而是一股能持續穩定的溫度。 因為「我不再期待每天都被熱情點燃,但我學會讓這股火焰不熄滅,並且逐步成長。」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工作推薦信範例如何寫?推薦信範本word下載
工作推薦信範例如何寫?推薦信範本word下載
工作推薦信範例如何寫?求職時,可能會需要別人幫忙寫一封推薦信,通常是邀請主管長官等,尤其是長期跟你共事,了解你做事風格與表現的人。本文將介紹5個推薦信不可不知的要訣,讓你在求職、求學時所列的經歷更有信服力! ▌先雙手奉上今天的教學口訣: 「選、說、給、告、謝」 選:選對人,找了解你優點的人來寫。 說:說明原因,告訴對方為什麼需要推薦信。 給:提供範本,幫助對方寫出更好的推薦內容。 告:告知時間,提前告訴對方截止日期。 謝:感謝對方,不管結果如何都表達感激。 ▌為什麼會覺得難開口? 很多人不敢請別人幫忙寫推薦信,因為: - 害怕麻煩別人: 寫信需要花時間和心力,感覺好像在增加別人的工作。 - 不確定怎麼開口: 不知道該怎麼說,才會讓對方願意幫忙又不覺得為難。 - 擔心推薦內容不好: 害怕對方寫的信不夠好,或者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 簡單地說,都是怕麻煩別人!不過如果表現不錯,相處也合宜的人,其實不用太擔心,相信主管很願意助你一臂之力的! ▌如何正確請別人幫忙寫推薦信? 其實,請別人幫忙寫推薦信不需要太害羞,只要完整說明來意、表達請求: - 選對人選: 選一位了解你的工作能力、品格或學習表現的人來寫推薦信,這樣他們可以寫出有說服力的內容。例如,之前帶過你的老師、主管或同事。 - 清楚說明原因: 你可以簡單地告訴對方,為什麼你需要推薦信。例如,「我想申請新工作,想讓未來主管清楚我在上份工作的表現成果。」 - 提供細節和範本: 你可以告訴對方,你希望推薦信提到哪些方面,比如你的優點、工作成果或學習表現。甚至,你可以自己先準備範本,讓對方參考,這樣對方寫起來會更容易! - 提前告知時間: 告訴對方什麼時候需要推薦信,並給他們足夠的時間準備。不要等到最後一刻才請別人幫忙,這樣他們才不會感到壓力。 - 感謝對方: 無論對方是否同意幫忙,都要記得禮貌! ▌推薦信範本 推薦信內容可分成三部分:介紹、貢獻、為何 - 介紹:介紹推薦人的背景,和被推薦人的關係與共事時間 - 貢獻:條列對公司的具體貢獻,也可提到團隊合作、印象深刻的事等等 - 為何:強調這些貢獻與人格特質和欲申請的職位相符 ▌結語 推薦信一直是許多人苦惱的問題,但相信只要用心、尊重對方的時間和意願、範本清楚簡潔,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樂意幫你!推薦信是展示你的好機會,最重要的是選適合的人、說清楚原因、信的內容強調和職位的關聯,最後,無論錄取與否,都別忘了致上最深的謝意!
知識貓星球 超級辦公室達人
[職涯諮詢技巧]職涯診所經驗談
[職涯諮詢技巧]職涯診所經驗談
在職涯診所常常不知道怎麼回應提問者的問題嗎?職涯診所拍手率極高、單題最高 20 拍手的 Ken 和大家分享進行職涯問答的技巧與收穫,擔任半導體產業投資、募資暨股東關係主管的他,特別擅長會計金融、轉職與人際溝通的問題,一起來聽聽他如何拆解問題、給予中肯建議! 【課程摘要】 文/郭晴 「不只是幫助求職者找到工作,更是帶領求職者找到未來方向。」在10月7日晚間線上舉辦了一個月一度Giver Meetup,邀請Giver共襄盛舉,互相交流在職涯診所大小事。 本次主題為「職涯診所經驗談」,邀請到職涯診所中經常獲得拍手、單題最高20拍手的Ken,現任半導體產業投資、募資暨股東關係主管的他,擅長回覆會計金融、轉職與人際溝通等問題,在Meetup中與大家分享回答時的心路歷程,他總能細心拆解求職者問題,撥開千絲萬縷的想法,探究提問者真正發問動機。 多次轉職成寶貴經驗 站在求職者角度看問題 Ken自嘲年輕時也是職場小白,甚至曾經被開除四次「還好都是25歲前!」他大方分享這段過往,而那時選擇科系與工作類型時的徬徨、迷失,是他成為Giver的動機,希望協助曾經像他一樣為職涯煩惱的人,也因著過去經驗,讓他累積很多職場判斷能力,無論是寫履歷、面試、職涯選擇或是轉換職涯,都能提供求職者適切的回答。 Ken在回答問題時發現,許多提問者真正的困難,往往不是表面上所呈現問題,而是更深層的憂慮,所以單刀直入地回答方式,可能沒辦法打中提問者痛點。Giver可能會過度依賴經驗,照著習慣的邏輯思考,而提供求職者自己認為最有利選擇,他強調每個人的優先順序不同,要跳脫固有思考路徑,站在求職者角度回答。 建立職涯建議基本模型 協助求職者釐清現況解決問題 求職者種類百百種,像是社會新鮮人、因疫情而轉換跑道,或是中年欲挑戰不同領域,除了年齡和職業不同,在工作選擇的思考點也有所不同,為了給求職者更精準的答覆,Ken結合各式就業輔導課程與實務經驗,設計了職涯建議的基本模型來為提問者解惑。 對現況不滿、追求夢想,都可能使人萌生轉換跑道的想法,但這類提問者,通常會顧慮未具備該領域相關技能,而停留在想像階段,Ken分享他在回答這類型的問題時,會希望求職者可以制定「明確」目標,像是想從機械製造換到半導體產業,可以將半導體產業改成台積電XX部門XX工程師。制定清楚目標後,即可套入「職涯轉換模型」,模型分成三個面向:時間、人脈及付出,Ken會以這三個方向為架構來回答問題,並以答覆內容說明,讓聽眾們更了解實際應用。 「初階工作選擇模型」適用於想要迅速找到工作,從勞力市場供需情況立即獲得工作機會;「進階工作選擇模型」適合有工作經驗但想改變現有工作型態的人,也可稱作「五年計畫」,Ken設計許多問題,來拉近想像與現實的距離,審視求職者須補足、可在精進的項目,如證照、學位、專案成果、語言能力和人脈,不僅僅是建議如何選擇,更是引導求職者如何達成所選擇目標。 「我是Giver,不是用人主管。」與會Giver晨涓回應,在回覆職涯診所問題時,要拋開在公司中「看人」的既定印象,不能把求職者當成公司應徵者,要看見每個人的獨特,幫助求職者找到適合職務。 此外,在Meetup中向Giver介紹了「指定回答搜尋」功能,求職者可以透過更精準的關鍵字來搜尋Giver,也介紹Nabi求職精靈的相關功能,在回覆職涯診所或履歷診療室時都可以搭配使用,讓Giver可以直接分享職務所需能力。 【活動資訊】 ◾主題:職涯診所經驗談 ◾分享者:Ken Chu|半導體產業 投資、募資暨股東關係主管 ◾日期:2021.10.7(四) ◾時間:20:00-21:00 ------------------------------ 👉更多活動: https://beagiver.104.com.tw/events 👉加入Giver: https://beagiver.104.com.tw/service
Giver學院 Giver 學院|Meetup課程分享
【面試-12】婉拒面試的同時,詢問另一個職位機會是否妥當?
【面試-12】婉拒面試的同時,詢問另一個職位機會是否妥當?
【問】 老師好,若有一家公司,主動詢問你是否有意願參與他們公司A職缺的面試,但你有興趣的確是他們公司B職缺的工作,請問這個時候在婉拒公司A職缺面試邀約的同時,問他們有沒有機會爭取B職缺的面試是否妥當 【答】 個人會建議您可以參考以下的回覆,【本人很高興能獲得該公司A職缺的面試機會,但經細部了解工作內容後,對於B職缺有更高的興趣,想請問您是否能夠改面試B職缺,或是當天同時安排A、B職缺進行面試。】 會這樣建議的原因,主要是擔心直接婉拒不曉得會不會造成人資同仁的不悅,所以提出A、B職缺同時面試的選項,試探性看人資的個性,這時應該會有以下幾種回覆。 1. 人資態度很硬:若人資回覆就是通知A職缺,不能進行更換或同時應徵其他職缺,您應該就可以確定放棄,不用再繼續詢問B職缺。 2. 人資並沒有很堅持職缺A:這時人資可能會回覆,會詢問主管意見,如果沒有問題就直接改成職缺B,提高彼此的契合度。 3. 人資想要提高錄取率:這時人資可能會回覆,那就如您的想法,當天會安排職缺A、職缺B的面試,再看您後續選擇。 因為很久以前個人遇到此狀況,就是選擇用Mail回覆婉拒職位A,並且希望改成職位B的作法,結果後續公司就不理我了,所以才會這樣建議,供您參考。 文章連結: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面試-24】面試被問說覺得公司為什麼要錄用你?該怎麼回答?
【面試-24】面試被問說覺得公司為什麼要錄用你?該怎麼回答?
【遇到問題】 準備要出社會了,最近都在如火如荼的面試中。因為我是新鮮人,所以其實對找工作沒有什麼經驗。雖然事先都有很認真的準備,但還是常常會被考倒。 最近有兩個模擬面試都被問到這題,前輩會在面試的最後,突然很直接的問說:「你覺得公司為什麼要錄用你?」這題真的超驚嚇的,我每次都被嗆到一個啞口無言。想說對方是不是覺得我不夠好?但前輩又都笑笑的,好像就只是真的很想知道而已。 我兩次都回答超爛的!一次是說「因為我很認真、負責」,一次好像是說「我吃苦耐勞、什麼都可以交給我做..什麼什麼的」真的每次都快被自己蠢死、尷尬死!!! 想知道到底被問到要怎麼回答比較好?感覺就是超級心靈拷問的陷阱題啊!!! -------------------------------------------------------------- 【建議作法】 【公司為什麼要錄用你?】這個問題基本上不算是想要嗆您,或是質疑您的能力,比較偏向是壓力測試題,主要是測試您是否能在這樣比較尖銳的問題下,情緒還能保持平穩,冷靜的進行回覆,作為判斷【求職者危機反應】的一個考量。 再來針對「我們為什麼要錄用你?」這個問題,以您回覆【因為我很認真、負責】、【我吃苦耐勞、什麼都可以交給我做】。這樣的回覆還是偏向於我是適合這個工作的,但並沒有點出您的強項在哪,在當類似回覆的人數有很多時,面試官還是很難分辨其能力高下?也不容易凸顯您的重要性。 所以會建議您可以將這個問題轉化成【當錄取後,會如何用您的專業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實際效益?】的前提下進行回覆,這樣不管是在【專業技能】、【工作積極性】、【公司產業】您都可以有更多的發揮方向。透過融合個人的專長技能與個性表現,才能給出一個專屬於您的好回覆,並藉此吸引到面試官的目光,讓您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另外針對面試時,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兄弟題「為什麼要來應徵我們公司?」,乍聽起來好像兩個問題很類似,但其回覆概念完全不同,也同步提供給您,做為回覆時參考。 📌 https://pse.is/3tcekc 最後還是要提醒您,不管面試官問的問題千奇百怪,其最終的重點還是放在您是否很清楚自己的專業項目在哪,並且能夠為公司創造多少效益上,所有只要能抓住這個主軸,基本上回覆就不至於落差太多。 唯有做足面試準備,才能適時隨機應變,以上幾點是個人的建議分享,希望能夠解答到您的問題,也願您能夠順利找到想要的方向與答案,祝好運。 文章連結:https://pse.is/49uptb -------------------------------------------------------------- 【相關文章】 【面試-14】簡報製作好但卻講的很卡,該如何練習口說表達? https://pse.is/43cycp 【面試-15】面試官為何都說回去等消息,為何都不直接講結果? https://pse.is/3x423s 【面試-16】問到自我期許與未來規劃,要怎麼回答才會比較好? https://pse.is/47s8hk 【面試-17】被前主管惡意逼退,面試時我該如何回覆離職原因? https://pse.is/47r34b 【面試-18】遭受職場霸凌精神傷害,離職後該如何去調適自己? https://pse.is/48jpah 【面試-19】遭受到職場性騷擾而離職,求職面試時該如何回覆? https://pse.is/496x72 【面試-20】運氣很差連續兩次資遣,,面試時被問起該怎麼說? https://pse.is/45x5ra 【面試-21】面試到最後,問題也問完了,該怎麼結束會比較好? https://pse.is/4a2qwv 【面試-22】經濟壓力大,想問面試錄不錄取是否可以看出來呢? https://pse.is/49fdzc 【面試-23】個性容易緊張,導致面試常常吃螺絲,該怎麼改善? https://pse.is/49tker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圖解物聯網與5G的商業應用
圖解物聯網與5G的商業應用
大家對物聯網暸解多少呢?即便是熟悉科技的人,也難以說明該領域所涵蓋的範圍。 物聯網除了涉及廣範圍的業種、業態,以及我們的生活,甚至還影響到國家政策。從家庭、設施、能源、醫療、運輸、保全、健康護理、公眾安全、林業、農業、水產業,到地區活化、地方創生等等。 本書會透過物聯網相關的最新動向、造物產業上必要的科技、各企業的運用案例、政府政策的輔助金與事業支援等,闡述物聯網商業的全貌。 ◎物聯網的基礎知識與最新動向 從物聯網的市場規模、期待度、導入率、日本與歐美的比較、人才不足等各種最新動向,解說在開始接觸物聯網商業前應該具備的「基礎知識」。 ◎支撐物聯網的知識與商業技能 介紹物聯網產品企劃人員應該具備的技能,以及必須具備的「技術知識」。 ◎物聯網帶來改變的產品與服務 介紹已經商用化的產品、技術。從我們生活上身邊的產品,到意想不到的服務等,幫助各位廣範圍暸解各領域的成果。 ◎物聯網帶來劇變的產業 介紹運用物聯網解決社會課題的政府、行政對策,以及應用於汽車、建築業、製造業、水產業、林業、農業等各種產業的物聯網對策。 ◎如何在商業上運用物聯網 針對中小企業、小規模業者,以商業的角度解說如何計劃、實踐物聯網。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v_ACN035000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