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導遊

【獨家加碼】ESG求職準備全解析|領$188送百元點數券現折 了解更多
導遊
遊客安全掌控:解說提醒旅客旅遊行程中的安全重點,例如:解說遊覽車的緊急逃生裝置。 解說旅行景點:透過言語介紹行程中安排的景點特色,例如:介紹日月潭的名稱由來或傳奇故事 行程掌控與費用處理:行程中與餐廳、景點或飯店保持聯絡,確認抵達或離開的時間。
月薪中位數 了解更多薪水資訊
資料搜集中...
年資 3-5 年
$5萬
年資 10 年以上
導遊 都在看
【上週企業內訓,有學員問了我一個AI沒辦法解決他遇到的低價競爭的問題】
【上週企業內訓,有學員問了我一個AI沒辦法解決他遇到的低價競爭的問題】
上週去一家公司做AI課程企業內訓,課程結束前,有個業務主管舉手問我: 「老師,AI雖然很強大,但我遇到的客戶,永遠只選最價格便宜的同業。我講再多價值,他只會回我:你們比較貴,那我選別家。 這種問題,我問了AI很久但都沒有獲得到滿意的解決?」這問題很現實,我回答了三個解決做法 第一:推低價副品牌,搶低價客戶。 市場不是只有一種客戶。你可以建立產品線價格差異化策略。 主品牌負責重視品質的客戶,副品牌就聚焦「快速、簡單、便宜」的客戶, 用不同品牌切不同價格帶的客戶,就不會拉低主品牌價值。 簡單來說:不是拚價格,是切戰場。 第二:不要浪費時間在沒預算的客戶上。 這句話很現實:不是所有人都會是你的客戶,把時間花在重視專業品質的客戶身上。 別再硬推,時間應該留給願意為價值付費的客戶。 第三:與其糾結客戶只要低價,不如專注把自己做到業界第一。 把自己的公司在「專業、服務、行銷」各方面做到最頂尖, 自然會有最好的客戶、帶著錢、自己找上門。 不用追,也不用低頭。 最好的銷售方法,不是開發,而是吸引。 #企管課程 #企業內訓 #低價競爭 #品牌戰略 # #AI課程 #戰國策AI顧問
林尚能 戰勝學院
AI這麼夯,但為什麼公司內部想要導入AI時總是遇到很多困難呢?
AI這麼夯,但為什麼公司內部想要導入AI時總是遇到很多困難呢?
前些日子與朋友coffie time時聊到,「AI這麼夯,但為什麼公司內部想要導入AI時總是遇到很多困難呢?」不太確定這是我們少數人個案還是多數人遇到的問題。 以下分享五點個人的導入經驗,有興趣也可點擊連結閱讀完整內容。 閱讀完整內容 >> https://chengfengec.blogspot.com/2025/01/aiai.html #從工作流程中找出效率低落的改善點 企業應從小處著手,大處著眼,聚焦於工作流程中效率低落的環節,明確應用場景與目標,而不是為了追趕風潮而嘗試AI技術。 #數據收集的質量與完整性 數據品質與完整性至關重要,畢竟「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問題會直接影響模型效能。 #導入外部解決方案效率可能較快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外部解決方案是加速專案推進的有效方式,無需自行開發即可取得良好成效。 #降低風險的導入策略 選擇月租型方案能降低財務壓力,讓企業能靈活試行與優化。 #提升團隊認同與接受度 導入AI的成功關鍵不只是技術選型,而在於如何循序漸進地融入現有業務流程,並確保團隊的接受度與參與度。 最後一點特別提到團隊的認同與接受是關鍵,因爲「人」才能改變「局」,人不動,局就不會變。透過定期溝通與內部培訓,可提升AI工具的使用率,讓團隊可更專注於策略性工作,而非繁瑣重複的任務。
陳建夆 ChatGPT 商務應用分享
PM工作會被AI取代嗎?由ChatGPT告訴你三個不會的理由
PM工作會被AI取代嗎?由ChatGPT告訴你三個不會的理由
關於產品經理(PM)這個角色是否會被AI取代,這是一個有趣且複雜的問題。以下是我的觀點及理由: ▍ 不太可能完全取代的原因 1. 創意與戰略思維:PM 的工作涉及很多創意性和戰略性的決策,這些需要對市場趨勢、用戶需求、競爭環境等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AI 在這些方面的能力仍然有限,主要是因為創意和戰略決策往往涉及到高度的抽象思維和無法預測的變量。 2. 人際溝通與協作:PM 需要與多個團隊(如開發、設計、營銷等)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作,這需要高情商、談判技巧和對人性的理解。雖然AI可以輔助這些過程,但完全取代這些人際互動還有很大的挑戰。 3. 決策中的不確定性:很多決策都需要在不確定性和不完全信息的情況下進行。PM需要能夠在模糊的環境中做出判斷,而AI目前在處理這類高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還存在不足。 ▍ AI 可以輔助但不完全取代的部分 1. 數據分析與洞察:AI 可以在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方面提供巨大的幫助。它可以自動化大量的數據處理工作,從而幫助PM更快地獲取有用的市場洞察和用戶反饋。 2. 自動化流程:AI 可以自動化一些重複性高的流程,例如A/B測試、用戶反饋的初步分析、產品使用數據的監控等。這些技術能夠提高效率,讓PM有更多時間專注於高層次的決策和創意工作。 ▍ 根據與資料 1. McKinsey 的報告:McKinsey在其《The Future of Work》報告中指出,創意性高、需要高水平社交互動和決策的工作(如PM)在未來仍然會有很大的需求,即使在高度自動化的環境中【McKinsey, 2020】。 2. 哈佛商業評論的分析: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指出,AI 能夠有效輔助PM在數據驅動決策中的角色,但無法完全取代其創造性和人際互動方面的能力【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9】。 總結來說,AI 在未來能夠極大地輔助產品經理的工作,但要完全取代這個角色,仍然面臨著創意性、戰略性和人際互動方面的挑戰。因此,PM的角色在短期內不太可能被AI完全取代。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 產品經理學習營 】8/11(一)開營小聚行前通知
【 產品經理學習營 】8/11(一)開營小聚行前通知
【 產品經理學習營 】8/11 開營小聚行前通知 📆 8/11 開營小聚課程資訊 課程時間:20:00 - 22:00 🔗 Zoom 連結: https://us05web.zoom.us/j/87232881417?pwd=aZUmBImo5V8D15TuyFlClNTaXEej6K.1 尚未安裝 Zoom?請先參考教學: https://support.zoom.com/hc/zt/article?id=zm_kb&sysparm_article=KB0060421 開營當日,我們將說明整體課程模式、流程與規則, 並與你的助教、小組成員相見歡, 當天也將共同完成第一個任務:「向 104 提問」! 👉 詳情請見課程單元:「1-4 | 向 104 人力銀行提問」 --------------------------------------------- 📢 小組名單公佈 下列為此次學習營的分組名單,在今晚開營小聚後,會由大家的助教協助提供各小組專屬的 Line 群組,以利大家保持後續的聯繫。 另外與大家同步,由於仍有學員未完成入營任務,故最終名單直到今天開營小聚時,仍可能會有些微變動,再請大家最後以今晚進入討論室的狀態為組,我們也會在隔天完成最終名單的更新。 >> 分組名單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qs1odoquVvOunBe8cbMDY1R84ZlAi5Cn_F7v1VQOqzE/edit --------------------------------------------- 📢 助教名單一覽 這次總計有 15 位,來自不同產業 / 領域的助教,當中有許多位是已陪伴好幾屆學員走完提案之旅,或曾經是過去 Final Pitch 參賽者 / 金色證書得主的學員,回來用自己的經驗陪伴大家! 在此,我們整理出 15 位助教們的簡單介紹,邀請大家在開營前可以先來認識他們,如果有產業、經驗相關想交流的問題,也歡迎再聯繫助教們聊聊喔! >> 認識學習營助教群 https://robust-car-dc8.notion.site/24b38e32fc0380469f2ee624e57a115b?pvs=74 --------------------------------------------- 📢 Final Pitch 更期通知 Final Pitch 是學習營最後段展現自己產品提案的展示場, 只要在課程期間交上 3 份作業,且通過 9/27 內部提案得到教師挑選, 就有機會參與與 104 人力銀行高階主管面對面展示你的提案,並獲得實戰回饋。 ⚠ 原訂 10/11(六)改期至 10/19(日),請務必預留該日! --------------------------------------------- 🎯 學習營數位旅程簡要 📍 第一週:用戶訪談 + 發現真正需求 對應課程:第三章「用戶訪談」、「用戶訪談簡易示範」 產出:訪談大綱 + 訪談紀錄(個人) 📍 第二週:發現 TA 痛點 + 集結 Insight 對應課程:第一~三章(重點:第二章) 產出:Persona(小組) + User Journey Map(小組)+ 3 分鐘簡報提案 📍 第三週:產品解方構想 + Wireframe/Wireflow 繪製 對應課程:第四章「提出解方案」 產出:個人最終產品提案 📌 請提前預留時間,踏上這趟屬於你的學習旅程!我們 8/11 Zoom 上見!
Arth Lai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公告大廳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產品發想→落地規劃,3週帶你踏進產品經理領域!
第7屆產品經理學習營|產品發想→落地規劃,3週帶你踏進產品經理領域!
🔵「轉職PM,從零開始該做哪些準備?」 🔵「產品經理挑年薪百萬真的不難?」 104人力銀行與商業思維學院 合辦「產品經理學習營」,從產品發想→落地規劃,三週帶你做出產品提案!8月開班:三次假日上課培訓,免請假,零經驗也OK!帶你快速與業界接軌~ 🔥今年104早鳥$5990🔥(去年早鳥$8499) 🟢單人報名:最高還可以領$300券現折 🟢單人與團報:前150名可再送100元LINE點數 ⚡ 單人報名早鳥賺$2,909(與去年早鳥相比) ⚡ 單人購課報名: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8aed491-2652-45e6-921e-ecf2bf700b8b I人可以找伴一起,雙人團報: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7a186d37-b0f5-4584-a023-965165fbd08d 團體一起報名,三人團報: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bcb0c8b9-f343-41db-81c4-3cd84aa48f34 本學習特色: 🔸無經驗不怕,有助教帶你陪跑成長! 🔸實體線上直播營,跨區都可參加! 🔸104實戰題目:挑戰 104人力銀行 企業真實案例,不再紙上談兵,真正的做中學。 🔸假日上課學習,不用請假,完課取得證書。 🔸本次學習還有7小時的免費預習影片,每次課後的回放影片,可以供你學習觀看到2026/8。 🔸由商業思維學院名師,三週帶你完成真正的【產品提案】。
104學習精靈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長照機構邁入資本化時代的IPO布局策略 —IPO進行式五要點
長照機構邁入資本化時代的IPO布局策略 —IPO進行式五要點
長照機構邁入資本化時代的IPO布局策略 —IPO進行式五要點 1.IPO的重要性與挑戰 IPO是台灣長照產業邁向專業化的重要一步,能幫助長照機構從傳統的價格競爭模式轉型為以價值創造為核心的新格局。然而,相對要求透明財務管理、經營資訊公開及公司治理是長照機構面臨的主要挑戰。 2. 長照機構的成長與準備 長照機構需經歷長期的成長與準備,需2-3年才能達到IPO的標準。在此過程中,需堅守基本核心價值觀,並將IPO視為一種工具,而非長照機構最終目標。 3. 服務品質的提升 即使成功IPO,長照機構仍需持續提升服務品質,長照以實現產業化與永續經營的雙贏局面。專注於提供高價值的專業醫護服務是長照產業發展的關鍵。 4. 整併潮與人才流動的影響 隨著IPO帶動的整併潮與人才流動,長照產業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尤是缺工潮下,如何在這波變革中保持人事穩定並提升競爭力,將是長照產業的重要挑戰。 5. 轉型求生的關鍵策略 長照產業需積極尋求轉型策略,從依賴價格競爭轉向創新服務模式,並加強內部管理與外部資源整合,以應對市場需求與挑戰。 補充新聞資料 長照機構明年掀掛牌潮 200家等待進入資本市場 2024/12/08 01:02:05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台灣長照機構邁入資本化時代,證交所日前核准登錄興櫃的青松健康(6931)公司上市,將於明年1月掛牌。除青松健康外,據了解,包括佳醫集團、天成醫療體系等四家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準備也已倒數計時,目標明年陸續登錄興櫃。此外,尚有逾200家長照法人都有機會進入資本市場。 台灣的長照機構過去被視為社福團體,直到2018年「長期照顧服務機構法人條例」上路後,開放企業透過投資長照社團法人,間接參與經營住宿型長照機構,但是每家長照法人的盈餘分配最高僅能達70%;至於居家照顧及日間照顧中心,則可直接以公司型態經營。 指標企業布局長照領域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統計,2018年法規鬆綁後,國內營利型長照(社團)法人到今年9月成長到249家。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蔡晏潭說,這249家長照法人全都有資格透過公司主體申請IPO。 青松健康源起於1996年,陸續在中、南部成立多家護理之家及老人養護機構,至2007年成立群策公司,是青松健康前身。2018年新法上路,青松健康成立全國型長照社團法人,近年也在新北市擁有一家地方型長照社團法人。青松健康共有七家住宿型機構、12家社區式長照機構、23家綜合式長照機構及一家居家式長照機構,每天照顧服務長者超過4,000人,規模為全台最大。 隨青松健康將掛牌上市,據了解,桃園天成醫療體系成立的金色年代公司、佳醫集團成立的佳醫創造健康公司,目標都是明年登錄興櫃;以居家服務為主體的台灣居護公司、醫療結合住宿型機構的同仁康拓公司目前在創櫃板,未來也將朝上市櫃市場邁進。 青松健康今年前11月合併營收8.9億元,年增13%,已超越去年全年的8.6億元。董事長陳謀表示,未來每年營收將追求兩位數成長,目前仍在規劃成立20家社區型機構,住宿式也有兩個計劃進行中,除自行開發新機構,合作或併購也在發酵中。 參考資料來源 1. https://chanrstom.blogspot.com › ipo.html 詹翔霖教授: 路易莎 IPO 喊卡!擬升級運營架構 待「佈局效益顯現後」 2. https://nabi.104.com.tw › posts 長照產業發展策略與資本市場契機-照顧科技應用論壇新聞稿 - 詹翔霖 3. https://nabi.104.com.tw › posts 寵物行銷企劃-創業企劃專題-寵物公園IPO計畫-詹翔霖副教授 4. https://www.scribd.com › presentation › 詹翔霖教授-營運計劃書與規劃... 詹翔霖教授 營運計劃書與規劃要點 | PDF - Scribd 5. https://chanrstom.blogspot.com › ipo.html 詹翔霖教授: IPO 風險與優缺點-路易莎掛牌喊卡-管理領袖班研討個案 6. https://nabi.104.com.tw › posts 【詹翔霖專欄】長照產業2023年趨勢及挑戰 7. https://nabi.104.com.tw › posts 長照產業發展策略與資本市場契機-照顧科技應用論壇 8. https://blog.udn.com › chanrs 【詹翔霖專欄】長照產業2023年趨勢及挑戰 - udn部落格 9. https://chanretom.tumblr.com › post 詹翔霖老師 —長照產業2023年趨勢及挑戰 10. https://www.plurk.com chanrs詹翔霖 - 台灣長照行業也受到缺工危機影響下,長照人力 11. https://www.scribd.com › document › 樂活照顧服務園區OT案-樂活長照... 樂活照顧服務園區OT案-樂活長照機構規劃之共利預期效益 - 詹翔霖 … 12. https://blog.udn.com › chanrs 科技照護居家用 服務質量大躍進 - 詹翔霖副教授 13. https://nabi.104.com.tw › posts 長照產業發展策略與資本市場契機-照顧科技應用論壇新聞稿
詹翔霖 管理知識學院 詹翔霖
第二十五篇_進階功能_配置出圖3
第二十五篇_進階功能_配置出圖3
【前言】 前兩篇我們設定了配置出圖的環境和初步進行了配置的應用 不過其實配置出圖還有幾個地方,需要進行一些處理,才能更好的呈現圖面 【學習目標】 1. 了解配置出圖 2. 了解如何使用AUTOCAD的配置出圖 【基本知識】 如果一個配置內有多個視埠,有時候我們想要在視埠內呈現不同的重點,那我們有沒有辦法只在A視埠中不顯示某些圖層,而在B視埠中呈現某些圖層就好?(註:重點要用不同圖層分開) 當然可以。 比方說前一篇的範例,圖紙中的放大視圖,連標註尺寸的線條也在裡面,一般來說是不用的,為了讓放大視圖不要顯示標註線,我們需要使用「凍結視埠圖層」的功能,注意視埠圖層在平常是看不到的,只有使用配置出圖的功能時才會出現。 另外當有多個視埠,且視埠的顯示比例不同時,會連文字、尺寸等註解一起放大,但按照標準圖面的規則,不管圖面比例是多少,註解都是應該要一樣大的! 這時我們需要使用「多重比例註解」的功能。 不過因為機械製圖中,基本上每個尺寸標註都是唯一的!是不會A視圖有,B視圖也有的,是不會重複顯示的,所以這個功能在機械製圖中很少使用。我們會用其他圖作範例 【操作教學】 *操作細節請見簡報,簡報連結:https://reurl.cc/Q682M5 *這次有提供操作練習的範例檔,檔案連結:https://reurl.cc/2o5a1X 凍結視埠圖層 1.先回到配置畫面 2.點選要修改的視埠邊框(連按兩下) 3.進入視埠畫面,把要凍結的圖凍結 4.回到配置畫面 完成 多重比例註解 1. 建立可註解物件 2. 建立註解比例 3. 將註解改成可註解物件 4. 回到配置畫面,設定視埠比例 完成 【常見問題】 Q1:如何把視埠邊框隱藏? A1:如果有研究過CNS的相關規定,基本上我們把視埠用在細部放大圖時,是不會有邊框的,但不知道該怎麼隱藏掉視埠的邊框,這時我們只要把視埠的物件移動到”DEFPOINT”的圖層(該圖層預設不出圖)或是建立一個新的圖層,並設定為不出圖,把視埠移動到該圖層即可 Q2:如何建立圓形和不規則形的視埠? A2:在配置頁籤=>先畫好圓形或其他不規則的封閉形狀=>配置視埠=>右上角選擇矩形旁邊的小三角形=>選物件=>點選剛畫的圓形或其他不規則的封閉形狀=>調整視埠位置和顯示比例=>完成 勘誤: 先前兩篇出現的視「阜」應為視「埠」(ㄅㄨˋ)
袁丞宗 丞宗的AUTOCAD教室
[日常英語] 遠離手機!英國離線俱樂部推出「數位排毒」之夜
[日常英語] 遠離手機!英國離線俱樂部推出「數位排毒」之夜
「拜託,再滑一下就好了!」常常感覺被手機控制住了嗎?或許你可以嘗試來個「數位排毒」之夜。 英國的離線俱樂部舉辦數位排毒之夜,僅有150張的門票被搶購一空,參與者不僅需先繳交9.5英鎊的門票錢,入場前更須先交出手機。然而,這些人不但是自願參與這場盛會,而且通通都是有備而來。 在活動的兩個小時中,參加者有的人打著毛線,或是畫畫和看書,又或是一邊喝著咖啡一邊冥想,目的都是為了遠離手機,享受沒有手機的輕鬆自在。而在活動的第二個小時,則開放大家互相認識聊天、交新朋友,有的人更在活動結束取回手機後,將新朋友加入了社群媒體。 ▍offline (adj.) 離線的 ▍voluntary (adj.) 自願的 ▍addictive (adj.) 使人上癮的 ▍phubber (n.) 低頭族 圖源:網路 ✨全民英檢年度測驗日程: https://lttc.tw/GpUKde 🔹考生便利包: https://bit.ly/3H5wuF3 🔹實際作答,讓AI幫你評分: https://prep.gept.org.tw
全民英檢 全民英檢GEPT,職場升級最強助力!
UI/UX到底是什麼?
UI/UX到底是什麼?
UI/UX(使用者介面/使用者體驗)是設計和開發網站、應用程式和軟體的關鍵元素。 1、使用者介面(UI):UI著重於產品的視覺和互動部分。它包括使用者在螢幕上互動的所有元素,例如按鈕、選單、圖示和版面配置。優秀的UI設計旨在建立一個美觀且直觀的使用者介面。 UI設計的關鍵方面包括: 視覺設計:使用色彩、字型、圖示和圖片來創建視覺上吸引人的介面。 版面配置:將元素配置在螢幕上以實現清晰度和效率。 互動設計:使用者如何透過按鈕、表單和導覽選單與介面互動。 2、使用者體驗(UX):UX設計關注使用者在產品中的整體體驗。它涉及了解使用者的需求、目標和痛點,並設計產品以滿足這些需求,提供無縫、愉快的體驗。 UX設計的關鍵方面包括: 使用者研究:收集有關目標受眾、其行為和喜好的見解。 資訊架構:為便於導覽而結構化和組織內容和功能。 可用性:確保產品易於使用和理解。 使用者測試:根據使用者反饋收集意見並進行漸進性改進。 總之,UI關注產品的外觀和使用者互動的方式,而UX則關注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時的整體體驗和滿意度。UI和UX設計都是確保產品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它們影響使用者是否喜歡和能夠有效地使用產品。
巨匠電腦 豐原分校 巨匠電腦豐原認證中心-多媒體設計學院
Outlook 2016 原廠國際認證應考指南
Outlook 2016 原廠國際認證應考指南
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 (MOS) 認證是Microsoft原廠唯一的Office國際專業認證, 取得MOS認證展現您具備充分運用Office所需技能。 --本書為MOS Outlook 2016 認證解題教材: *MOS Outlook 2016 評量技能:「管理Outlook環境以獲得生產力.管理訊息.管理排程.管理聯絡人與群組」,協助讀者通過MOS Outlook 2016 國際認證考試。 *內容提供模擬試題的實作練習,可學習Outlook 2016操作功能,具備對Outlook 2016環境的基本瞭解。 *熟練本書模擬試題題目,充分準備MOS Outlook 2016認證考試,高分通過考試。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v_AER049100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第二十六篇_進階功能_群組和圖塊
第二十六篇_進階功能_群組和圖塊
【前言】 在繪製機械或很多室內設計相關製圖時,常常會有很多相同的零件,重複的出現。 比如說機械的螺絲、螺帽、馬達、室內設計的門和窗等等,如果每次都要重畫,會很麻煩 又或是某個在圖面中有上百個相同零件,如果這些零件有一天突然要設計變更,就要改掉所有的零件,是一個大麻煩。 還有時候我們需要將某些零件進行移動或複製,很有可能在選取的時候少選一些線段,又是一個大麻煩…… 為此AUTOCAD有些很棒的功能!群組和圖塊! 【學習目標】 1. 了解群組和圖塊 2. 了解如何在AUTOCAD中使用群組和圖塊 【基本知識】 當我們需要將某些零件進行移動或複製,很有可能在不小心在選取的時候少選一些線段,但如果被設定成群組或圖塊,只要選到就會選取所有的線段! 在AUTOCAD中,每個物件都有自己的屬性,可能是線、圓、弧等等,圖塊和群組也可以當作一種物件,可以由許多線、圓和弧等等組合,是一個組合式的物件 圖塊可以說是在AUTOCAD中建立一個「零件」,在一個AUTOCAD檔案中可以有上百個同樣的零件,當我們對這個零件進行修改,所有這個零件都會一起被修改,但群組不會,每個群組都是一個獨立物件,不會連動。 【操作教學】 *操作細節請見簡報,簡報連結:https://reurl.cc/mveKg9 建立群組 群組修改 建立圖塊 方法1 選取要建立圖塊的物件 點選建立圖塊功能鈕或輸入指令bl 設定名稱和屬性 設定基準點 完成 方法2 點選建立圖塊功能鈕或輸入指令bl 選取要建立圖塊的物件 設定名稱和屬性 設定基準點 圖塊修改 圖塊編輯器和現地修改圖塊 其他參考資料(非本人撰寫): http://docs.autodesk.com/ACD/2014/CHT/index.html?url=files/GUID-EE7D10C8-E04F-4A17-A21E-C7536B337395.htm,topicNumber=d30e133126 【常見問題】 Q1:如果需要更改零件,但還不確定該怎麼改,想要邊改邊調整,不想要更動到其他的圖塊零件,該怎麼辦? A1:可以先把圖塊”爆炸”,選取圖塊,輸入X 空白鍵或按爆炸功能鈕,即可讓圖塊變回普通的線段物件,這樣更改就不會影響其他圖塊,等改好在把線段塞回去圖塊就好 Q2:進行圖塊編輯的時候,畫面會多一堆自動約束、參數之類的面板,那些是做甚麼的? A2:那些是進階的功能,可以將圖塊變成「動態圖塊」,我們之後會進行說明 題外話,這兩個功能真的很好用,但我遇到的學校老師都不教,真的很難過......
袁丞宗 丞宗的AUTOCAD教室
面試被問到職涯規劃要怎麼回答?用短期、中期、長期目標讓公司更了解自己!
面試被問到職涯規劃要怎麼回答?用短期、中期、長期目標讓公司更了解自己!
面試中回答「職涯規劃」問題時,可以從短期、中期、長期三個方向來談,表達自己對未來工作的規劃,並展示出對工作的積極和自我期許!以下是一些建議和常用的英文表達,幫助你有條理地回應這樣的問題。 1. Short-Term Goals 短期目標 ⇨ 先描述你在公司中一到兩年內希望達到的目標,可以包含學習、技能成長或專案參與。 英文範例: In the short term, I hope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specific skills or field], particularly in areas like [specific tasks or responsibilities]. I believe that by doing this, I can contribute more effectively to the team and bring value to the organization. 短期內,我希望能更深入了解OO技能或領域,尤其是在OO任務或責任方面。我相信這樣能更有效地為團隊貢獻,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2. Mid-Term Goals 中期目標 ⇨ 這段時間可以描述三到五年的目標,例如成為領導角色、或希望在專案管理、策略規劃等方面有所突破。 英文範例: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 I would like to take on more leadership responsibilities. I’m excited by the idea of mentoring junior team members and helping drive the team toward its goals. 在接下來的三到五年內,我希望能承擔更多領導責任。我很期待能夠指導年輕的團隊成員,並幫助團隊達成目標。 3. Long-Term Goals 長期目標 ⇨最後描述五年以上的目標,表達你希望在公司或專業領域中的長期成就,可以提到管理職位、成為行業專家等。 英文範例: In the long run, my goal is to develop as an industry expert and potentially lead a team or department. I am passionate about [specific field or area] and aim to contribute to innovative projects that drive significant impact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長期目標是成為行業專家,有機會的話希望能帶領一個團隊或部門。我對OO領域充滿熱情,希望能參與創新的項目,為公司帶來深遠的影響。 4. 其他面試時值得一提的特質 • Team Collaboration 團隊合作 英文範例: I believe collaboration is key to achieving outstanding results, and I am eager to work with cross-functional teams to deliver impactful projects. 我相信協作是取得卓越成果的關鍵,並且我渴望與跨職能團隊合作,共同完成具有影響力的項目。 • Continuous Learning 持續學習 英文範例: I am committed to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staying informed about the latest trends in my industry. I believe that by expanding my knowledge, I can bring fresh insights and new ideas to my work. 我致力於持續學習,關注行業最新趨勢。我相信透過擴展知識,可以為工作帶來新的見解和創新想法。 透過清晰的短、中、長期目標,求職者可以展現出對職涯發展的明確規劃和踏實的成長步驟。這些回答能表達出對未來工作的積極態度,使面試官能更深入地了解求職者對工作的投入程度和自我期許。這種規劃性思維能加深面試官的印象,讓他們看到求職者職場上的潛在價值,是非常加分的策略!
知識貓星球 職場英文力,你的超能力✨
如何用英文表達「績效」?不同的說法與應用一次看!
如何用英文表達「績效」?不同的說法與應用一次看!
「績效」在英文中通常翻譯為 performance,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說法嗎?本篇文章詳細解釋四個績效的英文單字,一起看下去吧! 1. Performance (n. ) ⇨ 表現、成效,指一個人或團隊在特定任務或工作中的成果和效率。 • 英文釋義:The act of performing or the manner in which someone carries out their duties or tasks. • 例句:His performance in the project exceeded expectations. 他在這個專案中的表現超出預期。 • 例句:The team's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based on their results. 團隊的績效是根據他們的結果來評估的。 • 例句:Her performance on the project was exceptional, showing her high level of productivity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她在專案中的績效非常出色,顯示出她高效的生產力和對細節的關注。 2. Accomplishment (n. ) ⇨ 完成的事情,成就,表示一個人所達成的目標或成果。 • 英文釋義:The successful achievement of a goal, task, or objective. • 例句:Her accomplishment in meeting the deadline impressed the manager. 她按時完成任務的成就給經理留下了深刻印象。 • 例句:The company celebrated its employees' accomplishments during the annual meeting. 公司在年會上慶祝員工們的成就。 3. Outcome (n.) ⇨ 結果,指某個行動或過程的最終成果。 • 英文釋義:The result or consequence of an action, process, or event. • 例句:The outcome of the experiment was surprising. 實驗的結果令人驚訝。 • 例句:We need to assess the outcome of the marketing campaign. 我們需要評估這次行銷活動的結果。 4. Output (n. ) ⇨ 輸出,指某個過程或活動的產出量。 • 英文釋義:The amount of something produced by a person, machine, or system. • 例句:The factory's output has increased by 20% this year. 工廠今年的產量增加了20%。 • 例句:The output of 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team was impressive. 軟體開發團隊的產出令人印象深刻。 你最常使用哪個字呢?我覺得performance 是最直觀能表達的英文單字!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加入共學不錯過更多英文分享!🙌
知識貓星球 職場英文力,你的超能力✨
搶攻12.1萬個AI工作!104運用AWS技術推「AI人才就緒計畫」目標首年培育逾3萬人
搶攻12.1萬個AI工作!104運用AWS技術推「AI人才就緒計畫」目標首年培育逾3萬人
AI席捲全球,企業對AI與雲端技能人才需求持續攀升,104人力銀行增加AI關鍵字到413組、同時擴充AI招募職缺的比對範圍,觀察2025年第二季「正在開缺」以及「曾經開缺且已找到人」的AI工作機會數已有12.1萬個,其中,60.3%不限科系,代表自主學習AI或能應用AI的求職者,有機會成為企業爭搶的AI人才。 - 104人力銀行運用Amazon Web Services(AWS)雲端服務與課程資源,推出「AI人才就緒計畫」,預計首年觸及超過3萬名學習者,並導入學習紀錄至履歷系統,打造「學習→認證→求職」的完整鏈路,為台灣職場注入數位動能。 - >> 立即學習 104「AI人才就緒計畫」AWS免費AI課程:https://nabi.104.com.tw/course/aws - AI工作機會年增9.1% 從研發需求走向製造應用 104人力銀行最新統計,2025年第二季AI相關工作機會12.1萬個。依產業,5.8萬個AI工作機會集中於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占整體AI的48.3%,其次為一般製造業1.6萬、占11.9%,批發/零售/傳直銷業1.2萬個、占9.7%。依職缺,2.4萬個AI工作機會屬於軟體/工程類人員、佔整體AI的20.1%最高,其次為業務銷售1.2萬個、行銷類1.1萬個、工程研發類1.1萬個、操作/技術類0.6萬個。 比對年增幅,2025年第二季AI工作機會,比去年同期成長9.1%。AI工作需求最強的前三大產業,以一般製造業年增幅16%最顯著;需求最強的前五大職務,以操作/技術類人員年增幅31.4%最強,AI需求不再專屬科技大廠,而是逐步從研發需求落地、走向製造應用。 - AWS與104打造AI即戰力人才鏈學習平台×履歷資料庫整合 104人力銀行統計,近期的AI相關工作有60.3%不限科系,徵才企業放寬科系要求,但越來越需要懂AI應用、以及能解決實務問題的跨域人才,求職者若能自主學習AI、具備應用AI的能力,更能成為企業爭搶的AI人才。 呼應AWS培育雲端技術人才的「零介入科技計畫」,針對本次的「AI人才就緒計畫」,104人力銀行將扮演關鍵推手角色,將AWS官方課程上架至104學習精靈平台,並結合課程推廣、證照推薦、履歷回寫與職缺媒合,打造「學習→認證→求職」的完整就業鏈路,為台灣職場注入AI及數位動能。 - 104人力銀行預估,計畫首年將觸及超過3萬名學習者,並導入學習紀錄至履歷系統,協助求職者在AI與數位轉型的浪潮中脫穎而出。此外,104也將運用站內廣告、社群貼文與EDM等多管道推廣課程,並優化平台內AI技能學習與證照推薦系統,讓求職者能快速獲得實用技能,提升轉職與升遷機會,打造「學習即戰力」的人才養成平台,助力求職者與企業在AI時代同步升級。 >> 立即看「AI人才就緒計畫」免費課程:https://nabi.104.com.tw/course/aws
104學習精靈 AWS AI 人才就緒計畫
從Java基礎到企業級開發:掌握Spring Boot,一次到位!
從Java基礎到企業級開發:掌握Spring Boot,一次到位!
👉你還在為 Spring Boot 的開發環境卡關嗎? 👉搞不懂 Controller、Service、Repository 之間怎麼合作? 👉資料庫存取效率總是瓶頸? 這門課,幫你一次搞懂! 【JAVA Spring Boot 網際網路系統開發全攻略(上集)】 從開發環境配置到完整網站建構,帶你實戰掌握: ✅ Spring Boot 核心技術與開發流程 ✅ Spring MVC 架構 + Thymeleaf 前後端整合 ✅ DI(依賴注入)、JdbcTemplate 與 DAO 設計模式 ✅ 業界實務開發技巧與最佳實踐 👨‍🏫 授課講師 Eric Chen 陳宗興 專注資訊教育與軟體開發超過30年。早期投入美商製造業工業工程及 IBM ERP 系統開發,累積深厚實務經驗。曾任台灣資訊策進會顧問、中華民國軟體協會榮譽指導員,輔導台積電、中華電信等百餘家企業,並出版60餘本暢銷資訊書籍。 🎯 課程適合對象: ✅Java基礎開發者想邁向企業實戰 ✅後端工程師想升級為Spring高手 ✅前端工程師想理解後端系統整合 ✅想導入Spring Boot的企業IT人員 🧠 全方位學習優勢: ✅實作導向,每一章節都有練習 ✅架構圖+原始碼解說,輕鬆掌握 ✅簡單易懂範例,快速應用 📌 不再紙上談兵,讓你真正寫出可上線的網站系統! 限時🔥5折優惠 趕緊把握機會,成為企業最搶手的JAVA Spring Boot開發人才! 現在就立即加入課程吧👇 https://user135527.pse.is/7eh824
X編 X School 軟體人才專業培訓機構
【隨意寫寫篇】 你懂棒球嗎?
【隨意寫寫篇】 你懂棒球嗎?
近半年有跟四家獵頭公司談過(最新這次就…前幾天, 其中兩家是屬於新創平台), 尤其跟招募相關的新創平台愈來愈多, 這也驗證了市場招募需求持續維持高檔, 但難度卻是愈來愈高, 我覺得正常, 因為我一直認為”招募本來就不是屬於效率市場”型態, 正因為如此, 相關需求業務一直存在。 半年前我決定離開待了十四年的公司, 因此有機會得到了許多面談機會, 其中獵頭公司的邀約算是我去驗證的個人經驗的絕佳機會, 前面的文章也提到過了, 我想我是對的 ; 傳統正規的就不提了, 先提這些新創平台, 簡單來說模式是這樣: 1. 既然叫新創, 背後都有所謂的技術團隊做為支撐, 打的亮點都叫”AI” 2. 各家的切入點都不一樣, 有客製化履歷、學習發展、遊戲測評、東南亞軟體市場需求、客製化技能測驗, 市場上的主要需求者是企業跟人才, 看得懂的人就知道各家鎖定族群不同 3. 鎖定人才對象: 我若說90%是以軟體背景為主, 應該沒人反對吧? 4. 背後實體的共同運作模式: 都有獵才團隊 假設我是對的, 這戰法其實蠻明顯的, 這篇沒要做細部探討, 我只提幾個重點: 1. 我認為他們鎖定的人才TA是對的, 軟體人才需求遠大於供給大家都知道 ; 主要在於這種職類在獵頭來說叫做”規格標”, 意思是, 我不管你學歷跟人格特質有多好, 關鍵技能你不會, 你就不可能被推薦至面談程序中, 這應該很好理解吧?! 2. 至於主打的AI, 我個人是不予置評, 因為前提是人才端對你的平台黏著度要夠, 那你就有可能取得相對完整且是最新的資訊, 在這情境下, 分析要精準應該是蠻基本的要求吧? 再來是, 我透過各種管道間接確認到, 連內部的人都認為目前技術還不到位, 在我看也很正常, 技術者本身如果不懂招募的本質, 你說結果會好? 本次就不要再cue你了! 3. 基於上述, 這是為何他們背後還是需要獵才團隊的關係, 我覺得這是邏輯的議題, 如果你平台的技術本身是很到位的, 你需要的獵才團隊應該規模不需要大、甚至是不需要的, 我認為這已間接證明L平台的技術還是最強的 ; 再來, 前面提到的切入亮點不管是甚麼, 終究是行銷手法, 的確有機會開發盡更多的企業用戶, 但其實本質是, 這些企業就是缺人, 也沒有更好的方法了不是嗎? 我要表達的重點是, 找到人並讓人選到職, 這才是解決企業的痛點 前幾天朋友安排了一個飯局, 另一個朋友考慮投入獵頭產業, 所以請我給點建議, 比起上半段的分享, 這題更難具體回答, 因為可以講的東西太多了! 我只問她一個問題: 妳想當甚麼樣的獵頭? 因為我的經驗, 大多數的人都會回答: 1. 我希望可以接觸企業高層, 了解它們的需求跟痛點 2. 我希望可以跟中高階及專業人才溝通, 為他們的職涯做好規劃 這些都沒有錯, 但要如何做到? 我分享了我在33-34歲左右時的一段經驗給這位朋友 ; 當時有家知名企業要找執行副總, 理所當然這個職位是重要的, 所以主談者是董事長本人, 一進到辦公室, 對話大致上是這樣: 董: 你今年幾歲? 我: 我今年34 董: 這麼年輕阿! 很好! 那你告訴我, 你憑甚麼資格幫我找這個重要職位? 當天的”考試”大約一小時, 我們後續也成了合作夥伴, 但分享這段的目的是, 這背後要花都少時間? 引用前董事長的一段話, “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沒有捷徑”, 這也是我丟給那位朋友思考的重點 2011年Brad Pitt主演的魔球電影, 在當時曾是很多獵頭公司的教學範本, 也掀起了數據分析的顯學, 但有多少人知道, 這個理論後來被休士頓太空人隊所推翻, ”第二波魔球革命(Astroball)” 1. 運動家隊的魔球雖是先驅者, 但重點是沒拿到冠軍(上一次是1989年) 2. 魔球理論的出現在當時最大影響是把大聯盟數百年來相當倚靠的球探機制崩解 3. 二代魔球的差異在, 一樣沿用數據分析機制, 但同時搭配球探的經驗, 得到的結果是終結55年未奪冠的狀況 我曾試著把這個案例帶到內部, 顯然是失敗的, 不過我對二代魔球的精神是深信不疑, 可能是我本身也打棒球吧, 所以我更能理解其中的精髓 ; 去年大聯盟有一個來自日本的焦點人物-大谷翔平, 各位可知道跟他同期有一個條件不輸他的人物叫-藤浪晉太郎(現為阪神隊球員)? 為何兩個人的市場評價差這麼遠? 這可不是數據就可以分析出來的! 運動賽場的數據分析已經是相對有參考性的範疇, 但跌破專家眼鏡的案例更是層出不窮, 人的職涯要如何用量化數據定義? 你在前一份工作的成功一定可以複製到現行的工作嗎? 我不知道, 我還是先準備擁抱迷人的棒球季吧! How can you not get romantic about baseball?
Dear John Dear John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25 建議瀏覽器 Chrome / IE11.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