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營運長

營運長
更多
月薪中位數
$7.2萬
年資 3-5 年
$8.2萬
年資 10 年以上
營運長 都在看
沒客戶,不是產品不好,是你不會賣!
沒客戶,不是產品不好,是你不會賣!
新創公司破冰獲客、快速提升業績的5大顧問級策略全公開 一、新創企業最常見的錯誤:太專注「做產品」,卻忘了「賣產品」 許多新創創辦人是技術出身,擅長開發、研發與設計產品,但在市場開拓與業績成長上卻困難重重。 為什麼?因為他們相信「產品好,客戶自然會來」。 這個信念,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幾乎是錯誤的起點。 沒有清楚的行銷策略、業務流程與獲客系統,再好的產品也只能躺在倉庫裡落灰。 身為顧問,我見過太多新創團隊耗盡資金,卻始終沒突破第一階段。 因此我將以顧問角度,帶你走出技術思維,用「成長型思維」打造真正能賺錢的企業。 二、破除3大新創迷思,才能開始有效找客戶 迷思1:等產品100%完美再去行銷 真相:市場不等你完美,越早曝光越早修正。 建議:先用MVP(最小可行性產品)測市場,蒐集早期用戶回饋,邊賣邊改。 迷思2:我們產品太小眾,沒人聽得懂 真相:不是太小眾,是你還不會說「人話」。 建議:訓練以客戶痛點為主的簡報,而不是功能導向說明,學會用「客戶語言」說故事。 迷思3:找不到客戶,是市場太競爭 真相:找不到客戶,多半是沒有系統化獲客流程。 建議:建立一套標準的行銷與銷售流程,從名單獲取到成交都有節奏與指標。 三、顧問級五大策略:幫助新創企業精準找客戶、快速提升業績 【策略一】精準定位目標客戶,打造理想客戶輪廓(ICP) 你想賣給誰,不能模糊。 大多數新創卡關,是因為客戶定義過於廣泛(例如:「我們產品給中小企業用的」)。 你需要畫出你的理想客戶輪廓(Ideal Customer Profile),包含: - 行業類型與規模 - 公司職稱與決策權 - 痛點與關鍵字 - 他們常出沒的平台(LINE群組?FB社團?LinkedIn?) 顧問建議操作範例: 製作一份「十大潛在客戶名單」,並以他們的語言重寫你的簡報或DM。 【策略二】先做品牌曝光,再做名單收集,再進行銷售轉化 新創常犯的錯,是直接對冷客戶硬推銷。這樣的成交率低得驚人。 你應該設計三個階段的流程: 1. 曝光吸引:靠內容行銷、短影音、口碑、社群活動吸引注意 2. 名單收集:用免費資源交換名單(如:電子書、試用、直播) 3. 精準銷售:分眾行銷,設計信件、自動化推播、1對1跟進 顧問真實案例: 我們協助一家SaaS新創,用「如何提升業績的5個自動化工具」電子書吸引中小企業老闆下載,三個月收集到3000筆有效名單,成交超過120位年繳客戶。 【策略三】打造「主動出擊」的獲客漏斗:陌生開發+合作通路+口碑推薦 不主動找客戶,是新創的業績天敵。 你應該建立三大主動型管道: - 陌生開發信+LinkedIn觸達腳本:一天寄出30封針對痛點的開發信 - B2B通路合作:找已有流量的業者合作販售或捆綁方案 - 客戶轉介紹制度:設計明確的推薦獎金或回饋方案 顧問經驗提醒: 陌生開發不是盲目寄信,而是精準名單+針對性腳本+三次跟進的系統流程。 【策略四】設計高轉換的銷售腳本與流程 你可能已經有人來詢問,但為何沒成交?因為缺乏有效的銷售話術與成交流程。 顧問銷售設計包含: 1. 開場話術:迅速引起共鳴(例如:「你們是不是也常遇到xxx問題?」) 2. 需求探索:問對問題比自誇重要 3. 案例說明:用成功故事取代功能說明 4. 釘單技巧:製造稀缺、限時優惠、送方案升級 5. 售後跟進:即便未成交也持續追蹤(E-mail、LINE、簡訊等) 操作建議: 使用CRM(如Hubspot、Close)追蹤每一筆潛在客戶的互動狀況,並設立「成交率」、「平均成交天數」等指標監控優化。 【策略五】打造「自動化獲客機器」:一套會自己找客戶的系統 當業績成長變成靠老闆拼命跑業務,那就只是創業者在燃燒自己。 真正可持續成長的新創,一定會打造自動化的業績飛輪,如: - 廣告投放+行銷漏斗+自動Email序列 - 課程/直播+收費轉化+升級方案 - SEO流量+電子報+會員經營 - AI+LINE自動回覆+購買推薦系統 📌 顧問加值建議: 若預算有限,先用以下組合起步: - Google廣告+Notion免費頁面+Mailchimp自動信件,每月也能吸引數百名單。 四、顧問真實案例:從0營收到月收百萬的新創成長軌跡 我們曾輔導一家剛成立8個月的教育科技新創,創辦人是教育界講師,但完全不懂行銷。 我們替他設計了: - 專屬網站+簡報 - 用「三小時掌握教學AI的實戰工作坊」吸引名單 - 三封自動化銷售信+一場線上說明會 - 導入CRM與LINE整合,後續持續銷售高價方案 結果三個月內突破百萬營收,並開始獲得企業團體包班合作。 五、寫給每一位新創創辦人:賣得出去,才有未來 創業,不只是把產品做出來,更是把產品賣出去。 創業,不只是靠熱情堅持,更是靠流程與方法突破困境。 你可以持續試錯、用感覺做業績; 也可以,跟著顧問系統化設計你的「業績引擎」,讓公司成為可預測成長的事業體。 這篇文章只是開始,如果你希望: - 將本文轉換成簡報、社群圖文或行銷漏斗教學 - 為你的產品建立專屬獲客方案 - 或獲得一對一的顧問協助 歡迎加LINE ID : @119m 或安排顧問診斷 n9s.com/booking。 未來不是等來的,是你主動打造的。
林尚能 戰勝學院
Google Veo 3 vs Sora vs Runway Gen-3:三大 AI 影片生成工具全方位比較
Google Veo 3 vs Sora vs Runway Gen-3:三大 AI 影片生成工具全方位比較
生成式 AI 正在改變我們創作影音的方式。從只需要文字敘述,就能生成真實感十足的影片,到現在還能同步產出聲音和背景音效,AI 影片工具的競爭可說越來越激烈。其中,Google 最新推出的 Veo 3,與 OpenAI 的 Sora、Runway 的 Gen‑3 Alpha,成為目前最具話題性的三款影音生成神器。 那麼,這三者到底誰最強?又適合什麼樣的創作場景?以下一次整理給你。 各家亮點與使用者體驗 Google Veo 3:影音同步的短片創作利器 Veo 3 最大的突破是 同步生成畫面與聲音,包含角色語音、背景音效與環境音,讓短片更具敘事完整性。搭配 Google 開發的 Flow 工具,使用者可以設定鏡頭運動、視角轉換,甚至延續同一角色進行「分鏡延伸」。 更厲害的是,Veo 3 已整合進 Google Vids、Canva,並預計整合至 YouTube Shorts,創作者可以直接在熟悉的平台上快速製作、發布。 注意事項:目前主要在美國開放,需要 AI Ultra 計畫(約 $250/月),其他地區逐步擴展中。 推薦使用場景:短影音、品牌素材、教學片段 OpenAI Sora:真實感最強的畫面生成 雖然目前仍處於有限開放階段,但 Sora 的畫面精緻度與動態邏輯可說是目前最強。從光影、動作流暢度到構圖連貫性,都近乎達到電影級水平。不過,它目前仍是「無聲」影片,也缺乏 Flow 類的鏡頭控制。 目前可透過 ChatGPT Plus 訂閱使用,但生成長度限制在 10 秒內。 推薦使用場景:敘事原型影片、電影分鏡草稿、高畫質概念短片 Runway Gen‑3 Alpha:操作簡單,適合快速輸出 Runway 的 Gen-3 Alpha 主打輕量且快速生成,適合社群短影片創作。介面簡單直觀,提示格式友善,全球開放使用。不過,它的畫面一致性與邏輯流暢度略遜於 Veo 與 Sora,人物動作也偶有僵硬或重複。 目前最低 $12/月起,無免費試用,但相對其他工具門檻較低。 推薦使用場景:社群短影音、動態廣告、快速測試場景 Google Veo 3 正式加入 AI 影片生成競技場,靠著「影音同步」、「分鏡控制」與「平台整合」三大優勢強勢出擊。而 Sora 則持續以畫質與邏輯流暢為主打,成為影片敘事創作的未來範本。至於 Runway Gen‑3,則是現階段實用性最強、最容易上手的短片工具。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工具都還在快速發展中,功能規格和開放程度持續更新。建議根據你的預算、地區和具體需求來選擇最適合的工具。 你是偏好內容精緻的創作者?還是要快速應對社群短片潮流?根據你的目標選對工具,才能真正發揮 AI 創作的最大價值。 Veo 3、Sora、Runway Gen-3 重點功能比較
104學習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專案經理(PM)常用的五種數據分析工具,從樞紐分析到SQL介紹
專案經理(PM)常用的五種數據分析工具,從樞紐分析到SQL介紹
專案經理在專案管理過程中,數據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幫助專案經理了解專案狀態、預測未來風險以及做出關鍵決策。以下是專案經理經常使用的一些通用數據分析工具,將由工具難易度低至高依序排列介紹,分別是 Microsoft Excel、Google Sheets、Power BI / Tableau、R / Python以及SQL。 1. Microsoft Excel Excel 是專案經理最常用的工具之一,因為它具有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功能。透過Excel,專案經理可以輕鬆地整理和分析數據,生成圖表,並應用各種統計函數。 ➛ 資料整理與視覺化:Excel提供了強大的數據篩選、排序和樞紐分析功能,便於專案經理快速整理和總結數據。樞紐分析表可以用來簡化大量數據,幫助專案經理發現趨勢和模式。 ➛ 預測分析:Excel中的趨勢線和回歸分析工具可以幫助專案經理預測未來的專案進度和成本。 ➛ 風險分析:使用Excel中的情境分析工具(如資料表、資料合併和方案管理員),專案經理可以模擬不同的專案情境,評估可能的風險和機會。 2. Google Sheets Google Sheets 是另一個強大的工具,尤其是在團隊需要協作的情況下。它類似於Excel,但具有雲端存取和即時更新的優勢。 ➛ 雲端協作:Google Sheets允許多名用戶同時編輯和查看同一個文件,這對於分散式團隊來說特別有用。它還支持實時評論和提醒功能,有助於溝通和協作。 ➛ 即時更新:由於Google Sheets是基於雲端的,因此所有變更都會自動保存,並且可以從任何設備存取資料。這意味著專案的最新進展可以即時與團隊分享。 ➛ 資料整合:Google Sheets支持多種外部數據源整合,通過Google Data Studio等工具,可以直接生成報告和儀表板。 3. Power BI / Tableau Power BI 和 Tableau 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兩個數據視覺化和商業智能工具,它們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整合、分析和視覺化功能。 ➛ 數據整合:這些工具能夠整合來自多個數據源的資料,包括Excel、SQL資料庫、雲端平台等,並將它們集中到一個儀表板中進行分析。 ➛ 互動式視覺化:Power BI 和 Tableau都提供豐富的圖表選項,專案經理可以用來創建互動式報告,輕鬆地展示專案KPI和其他關鍵指標。 ➛ 即時分析:這些工具能夠實時更新數據,確保專案經理可以基於最新的資料做出決策。 4. R / Python R 和 Python 是兩個強大的程式語言,特別適合處理大量數據和進行複雜的數據分析。 ➛ 數據處理:R 和 Python 擁有豐富的數據處理庫,如Pandas(Python)和dplyr(R),這些工具可以處理大型數據集,進行清理和轉換。 ➛ 統計分析與建模:這些語言支持進行高級統計分析、機器學習建模和預測分析。專案經理可以使用這些工具進行深入的數據分析,例如風險預測、資源分配建模等。 ➛ 自動化:R 和 Python可以自動化數據處理和分析任務,幫助專案經理節省時間並提高工作效率。 5. SQL SQL 是數據庫管理的核心工具,專案經理可以使用SQL來從企業的資料庫中提取和分析數據。 ➛ 數據查詢:SQL允許專案經理從大型資料庫中快速檢索和過濾需要的數據,從而支持專案報告和決策。 ➛ 資料整合:SQL可以將來自不同表格的數據進行聯結和合併,生成綜合報告或進行深入分析。 這些通用工具為專案經理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專案情況、預測未來趨勢以及做出數據驅動的決策。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AI 時代的零點擊海嘯:您的品牌,是成為答案,還是被遺忘?
AI 時代的零點擊海嘯:您的品牌,是成為答案,還是被遺忘?
身為一名企業SEO行銷策略顧問,我必須告訴您一個殘酷的現實:過去十年我們所熟知的遊戲規則,已經被徹底顛覆。當您還在為了網站的關鍵字排名、點擊率而奮鬥時,一場名為「零點擊」的海嘯早已悄然來襲。 根據權威財經媒體《天下雜誌》的報導,近七成使用者在AI搜尋後,根本不會點擊任何連結;而傳統的資訊型關鍵字流量,更是雪崩式下滑了10%到30% 1 。這意味著,消費者取得資訊的方式已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他們不再透過點擊一連串的藍色連結來拼湊答案,而是直接向 ChatGPT、Gemini、Perplexity 這類的「答案引擎」(Answer Engine)提問,並期待獲得一個完美、直接的解答。 這場變革的核心,是行銷戰場的轉移:從 SEO(搜尋引擎優化) 到 AEO(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答案引擎優化)。如果您的品牌策略還停留在舊時代,那麼在未來的AI世界裡,您將不是被遺忘,就是從未被認識。 這篇文章,就是為您——企業主與行銷人員——所寫的實戰指南。我將帶您深入理解答案引擎的運作邏輯,並提供一套完整的策略,讓您的品牌不只被看見,更能成為AI心中的「首選答案」。 戰場轉移:從「連結為王」到「提及為王」 過去,SEO 的世界裡,外部連結(Backlinks) 是最重要的貨幣。誰擁有最多高品質的連結,誰就能在 Google 的排名中稱王。然而,在 AEO 的新世界裡,遊戲規則完全不同。 知名行銷專家 Rand Fishkin 在 SparkToro 的分析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答案引擎的貨幣不再是連結,而是 「提及」(Mentions) 。AI 的運作方式,被戲稱為「辣味自動完成」(Spicy Autocomplete),它根據龐大的訓練數據,預測哪些詞彙最常跟在其他詞彙後面。簡單來說,如果您的品牌名稱,在AI的訓練資料庫中,頻繁地與特定問題、需求或情境一起出現,那麼當使用者提出相關問題時,AI自然就會「想起」您,並將您作為答案的一部分推薦出去。 這也意味著,我們不能再用單一思維來應對所有AI。不同的答案引擎,有著不同的「思考」模式與信任偏好。 AEO 的三位一體:洞悉三大 AI 的「思考模式」 根據 Yext 針對超過 680 萬次 AI 引用所做的最新研究,我們發現三大主流答案引擎在決定引用誰的資訊時,有著截然不同的偏好 3 。理解這些差異,是制定有效 AEO 策略的第一步。 Gemini (Google):「我信任你親口說的」 Gemini 的核心邏輯,是相信品牌自己所說的話。根據研究數據,高達 52% 的引用來自品牌自有網站,它特別偏好那些結構化、有 Schema 標記的內容。這告訴我們,針對 Gemini 的策略,就是要強化官網內容:將您的網站打造成該領域最權威的知識庫,並導入完整的結構化資料標記,讓 Gemini 能輕鬆理解並信任您的專業。 ChatGPT (OpenAI):「我信任大家所公認的」 ChatGPT 的思考方式截然不同,它更相信「網路共識」。研究顯示,49% 的引用來自第三方網站,如 Yelp、TripAdvisor 等各大目錄與列表平台。因此,您的 AEO 策略必須是佈局全網聲量:確保您的品牌資訊在所有相關的第三方平台、名錄網站上都是準確、一致且完整的。當越多可信的第三方平台都在談論您,ChatGPT 就越容易將您視為值得推薦的選項。 Perplexity:「我信任這個領域的專家」 Perplexity 則走專業路線,它偏好引用利基型、行業內的權威網站與真實的客戶評論。與其他兩個平台相比,Perplexity 更重視垂直領域的專業性。您的策略應該是深耕產業社群:積極在專業論壇、產業媒體、評論網站上曝光,並鼓勵使用者留下真實的回饋。當您在特定領域建立起專家形象,Perplexity 自然會將您視為首選引用來源。 這三種截然不同的信任邏輯揭示了一個關鍵事實:單一的 AEO 策略是行不通的。您必須像一位合縱連橫的策略家,針對不同平台的特性,佈下天羅地網,才能確保在任何一個答案引擎中,您的品牌都不會缺席。 AEO 實戰手冊:讓品牌成為 AI 首選答案的三大核心策略 理解了不同AI的偏好後,接下來就是具體的執行方法。我將使用者提供的原始素材,結合最新的研究洞察,為您整理出三大核心策略,這套「組合拳」將是您在 AEO 時代的致勝關鍵。 策略一:內容策略 — 從「百科全書」到「精準答案」 過去我們追求的「終極指南」、「完整大補帖」這類文章,在AI時代已失去優勢,因為AI的摘要能力可以直接取代它們。未來的內容,必須精準回答特定買家在特定情境下會問的具體問題。 1. 化整為零,用十篇精準答案取代一篇萬言書:與其寫一篇《SEO完整指南》,不如將其拆解為《新創公司如何在三個月內透過SEO提升詢問量?》、《電商該如何利用SEO最大化廣告投報率?》等更具體的文章。情境越具體,越容易被AI引用。 2. 建立「情境化網格」,挖掘高意圖問題:為您的每個產品或服務,建立一個由「人物角色(Persona)」為橫軸、「購買旅程(Journey)」為縱軸的 3x4 網格。在每個格子中,填入該角色在該階段最可能提出的「高意圖問題」。這就是您未來內容創作的金礦。 3. 善用三種管道挖掘真實問題:除了關鍵字工具,更要深入 Reddit、Quora、Dcard、PTT 等社群平台,了解使用者是如何提問的。但最強大的問題來源,永遠是您的 客服、銷售團隊的日誌與客戶聊天紀錄,這些才是真正會帶來轉換的問題。 策略二:技術策略 — 讓 AI 樂於閱讀並引用您 答案引擎就像一個「懶惰的讀者」,您必須把內容處理得讓它易於抓取、理解和引用。 1. 開門見山,第一段就給答案:不要鋪陳、不要講故事。在文章的第一段,就直接、清晰地回答該篇文章的核心問題,然後再用後續段落補充細節與背景。 2. 善用 AI 友善的格式:大量使用 H2/H3 標題、列點、表格、短段落。確保每一個段落都能「獨立存在」,即使被AI單獨抽取出,讀者也能完全理解其意涵。 3. 加入原創數據,提升可信度:答案引擎極度偏愛新的資料來源。發布您內部的統計數據、客戶訪談洞察、產業調查報告,這會讓AI將您標記為「更值得信任的來源」。 4. 建立關聯性,自然連回產品:在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時,要自然地帶出您的產品或服務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這不是業配,而是向AI證明「您的品牌與這個主題高度相關」。 5. 補上 FAQ 區塊:在文章底部加入三到五個常見問答,這不僅能幫助讀者,更是為AI準備的絕佳引用素材,能有效提升在「扇出查詢(Fan-out Queries)」中的可見度。 策略三:站外策略 — 建立讓 AI 不得不提及您的「外部聲量」 在 AEO 時代,品牌聲譽的建立,不再僅限於您的官方網站。 1. 找出 AI 的「朋友圈」並加入:如同 Rand Fishkin 的建議,您需要找出在您的領域中,AI最常引用的那些網站——可能是行業部落格、評測網站、或是特定的論壇。然後,透過內容合作、媒體投稿、公關操作等方式,讓您的品牌出現在那些地方。 2. 確保「描述一致性」:無論您的品牌出現在哪裡,從公司簡介、產品說明到服務項目,都必須保持高度一致。因為 描述的一致性,就是AI用來訓練、認識您的核心教材。 3. 大力推動使用者生成內容(UGC):AI 非常重視來自真實使用者的聲音,包括評論平台的星級、開箱文、社群上的討論、論壇裡的心得分享。尤其當評論中具體提到您的功能或解決了某個特定情境時,其影響力最大。 新時代的 KPI:如何衡量 AEO 的成效? AEO 的成效,不能再用傳統的網站排名或點擊率來衡量。您需要關注以下三個全新的指標: 1. AI 可見度(AI Visibility):當使用者在答案引擎中提出相關問題時,您的品牌被提及的頻率有多高? 2. AI 聲量佔比(AI Share of Voice):在AI的回答中,您的品牌與競爭對手被提及的比例為何? 3. AI 引用頻率(AI Citation Frequency):您的內容被AI直接作為參考來源引用的次數有多少? 這三個指標,才是衡量您在AI時代品牌影響力的真正標準。 未來的內容,是寫給「AI + 人」一起看 答案引擎的崛起,不是一次小的軟體更新,而是一場徹底的典範轉移。未來三到五年,它將成為資訊獲取的主流。越早開始佈局 AEO 的品牌,就越能在這場新世代的資訊分配戰中,搶佔無法被撼動的優勢地位。 記住,未來的內容,不再只是寫給人看,而是要寫給「AI 和人」一起看。 如果您準備好開始為您的品牌打造未來三年的 AEO 內容佈局,但不知從何著手,我們可以協助您: ⭐ 建立完整的「情境化網格」 ⭐ 找出您的買家真正會問的高意圖問題 ⭐ 將您現有的內容,改寫成答案引擎最愛引用的格式 ⭐ 規劃全套的 AEO 內容行銷與站外聲量策略 準備好讓您的品牌成為答案了嗎?
林尚能 戰勝學院
注意,這5種類型的成員,正在拖垮你的團隊
注意,這5種類型的成員,正在拖垮你的團隊
在職場中遇到的成員類型往往有所不同,有些人能夠提升團隊的動力和效率,但也有一些類型的成員,是會對團隊造成不利影響。如何去找出這些成員並且加以管理改善,這就是每個主管及專案負責人的重要課題。 1. 不負責任型成員 個人認為這是最重要的,這類成員在面對責任時總是推卸或找藉口,對工作進度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一個人無法承擔起自己的職責,團隊的整體運作就可能出現瓶頸。我們可以先選擇進行直接的溝通,嘗試找出他們面臨的困難,並給予具體的行動指導。但如果狀況持續,接下來一定會嚴重破壞到團隊的工作氣氛及積極前進的動力,不得不去正視。 2. 負面思考型成員 負面思維不僅會影響個人的表現,還會滲透到整個團隊,造成士氣低落,甚至產生不必要的內部矛盾。這類成員可能經常抱怨、消極,並散布負面情緒。面對這類型的成員,先嘗試通過「正向引導」來提升他們的自我覺察,並引導他們以積極的方式面對挑戰。 3. 消極抗拒變革型成員 團隊需要保持靈活性,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或內部調整。消極抗拒變革的成員往往會拖慢團隊的適應速度。這一種類的人在團隊都會有一定的比例,他們可能抱持「我們過往都是這樣做」的心態,對於任何新方案、新工具都表示懷疑。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取Small wins漸進式小變革的方式,透過成果減少他們的抗拒感。但如果成員完全無法適應,可能會影響整個團隊的發展。 4. 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型成員 在專案中團隊合作是成功的關鍵。那些只關心自己工作、無視團隊需求的成員,可能會讓其他人感到難以合作,進而削弱整體士氣。這時候可以試著用一些團隊活動,來營造出「協同效應」的重要性,讓這些成員看到團隊合作能帶來更好的結果。 5. 無法持續成長型成員 這類型的成員應該是占大宗,隨著企業與市場環境的變化,成員的成長與進步顯得愈發重要。如果某個成員持續缺乏學習動力,不願意提升自己的能力,那怕過往是優秀員工,也會逐漸讓團隊在競爭中失去優勢。 所以定期提供一些學習材料、設計團隊活動分享或是提供單位內獎勵機制,持續對於成員的表現並給予成長建議。才能夠鼓勵成員持續成長。 人力不足對於每個團隊來說都是個嚴苛的考驗,但對於影響團隊的成員,有時需要作出艱難的決策,來辨別哪些成員不適合留在團隊中。團隊的成長與成功,其實是需要每一位成員的共同努力與互相支持,所以任何削弱團隊協作與效率的因素,都應該是主管要優先關心及改善的。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遇到混不好的長輩,真的不要聽對方的意見!
遇到混不好的長輩,真的不要聽對方的意見!
你的農曆年飯桌上,是不是也常常上演這樣的戲碼? 剛畢業或剛換工作,總有幾個「混不好」的長輩會熱情地拉著你,給你傳授人生「真理」。他們會苦口婆心地勸你:「聽叔叔的話,不要亂闖!穩定最重要!」 ​ 這些長輩的動機通常是好的,是出自於愛。但他們的建議,往往是「過時的善意」或「恐懼的投射」,一旦照做,輕則浪費時間,重則毀掉你的職涯規劃。 這是個很難拿捏的分寸:你不能不尊重長輩,但你更不能犧牲自己的未來。 ​ 小穎就是被這種「愛的建議」耽誤了兩年。 ​ 小穎大學畢業時想去新興的數位行銷公司闖闖,但她的「王叔叔」總愛在家族聚會上勸她:「現在景氣不好,數位行銷都是泡沫! 你不如去考個公職,不然就去XX老牌傳產,穩定最重要。」 王叔叔自己沒考上公職,後來投資也失敗,這輩子都在怨嘆「當年沒抓住機會」。 小穎拗不過爸媽的壓力,最終聽從了王叔叔的建議,進了一家老牌傳產做行政。工作很穩定,但毫無成長。她每天處理著紙本文件,看著同儕在數位圈裡飛速成長,她開始感到嚴重的工作倦怠。 ​ 關鍵轉折點,發生在她入職的第二年。 ​ 公司面臨數位轉型,突然解僱了大量「缺乏新技能」的資深員工。小穎雖然年輕,但因為這兩年學到的東西跟市場完全脫節,她成為了第一波被裁員的員工。 ​ 她崩潰地說:「老師,我這兩年完全是空白!我聽了長輩的話求穩定,結果現在最不穩定的就是我!我浪費了兩年,而當初給我建議的王叔叔,還在家裡繼續怨天尤人!」 ​ 小穎的故事,揭示了「混不好」的長輩,他們的建議為什麼有「毒」。 ​ 這不是對人身攻擊,而是你必須學會的「職場資訊過濾」技能。他們的建議,通常來自於三種有問題的來源: 第一種:「恐懼驅動」的顧問。 這種長輩的建議,都是從「失敗經驗」中萃取出來的。他們告訴你「不要創業」、「不要換工作」、「不要冒險」,不是因為你不行,而是因為他們當年失敗了。 ​ ​ 第二種:「過時地圖」的導師。 這種長輩的知識結構,停留在 20 年前。他們建議你「把證照考一考」「公司只要夠大就不會倒」。 ​ 第三種:「怪罪他人」的受害者。 這種長輩最會抱怨,他們不成功,一定是「老闆太黑心」、「當年市場不好」、「運氣太差」。 ​ 你的職涯規劃是你的,你必須自己做主。我的建議是:尊重人,但要過濾意見。 ​ 三個實用的「職場建議過濾術」: 1. 「信源測試」:先問他「是否有你想要的結果」。 在你聽任何建議之前,先客觀檢視:這位長輩在他的人生中,是否已經達成了你目前想要達成的「目標」? 重點提醒: 如果他給你投資建議,但他自己從來沒賺到錢;如果他給你職涯發展建議,但他自己一輩子都在抱怨。那麼,你只需要聽故事,而不需要聽策略。 ​ 2. 「時間戳記」:過濾掉所有「超過五年」的經驗。 時代變遷太快,尤其是科技、行銷、金融領域。 重點提醒: 禮貌地聽完,但你要在心裡打上一個時間標籤:「這個建議在 2000 年很棒,但在 2025 年,可能已經是錯的。」你要尋找的,是當前的趨勢和最新的數據。 ​ 3. 「內容拆解」:濾除「恐懼」,萃取出「事實數據」。 長輩給你建議時,你要聽出他話裡面的「情緒」和「事實」。 • 情緒: 「你不要辭職,會很可怕。」 • 事實: 「現在的產業生態變了,找工作可能需要 6 個月。」 (萃取:數據) 提醒: 帶著感謝的心情,把「情緒」的部分留給他,把「事實」的部分留給自己。 ​ 小穎後來勇敢地對王叔叔說了「謝謝,但我已經決定了」。 ​ 她利用被裁員的機會,去進修了數位工具,並成功進入了她嚮往的產業。 她說,現在王叔叔還是會給她建議,但她已經能平靜地面對。 「我現在很尊重王叔叔,因為他讓我看到了如果我不努力,二十年後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子。他成了我最好的警惕。」 尊重長輩,永遠是美德;但為自己的未來做主,才是真正的成熟。 你的人生,請自己寫劇本。
蒲朝棟 職涯聊天室
【領取新鮮人專屬優惠】104人資認證學程77折起!
【領取新鮮人專屬優惠】104人資認證學程77折起!
你還在煩惱職涯出路嗎?但你喜歡與人互動、助人成長,甚至想成為組織的策略中心,也許HR的工作超適合你! 了解活動詳情>> https://104ha.com/TS2u1 104人資學程專為新鮮人量身打造,帶你從零開始,紮實學會人資必備技能,更能透過免費考取專業證照,標註履歷,根據調查,標註履歷者被邀約面試的機率提高100%以上,讓你直接從眾多新鮮人中脫穎而出!台灣前十大營收企業的HR超過一半以上,也都是人資學程的學員~ ✨CP 值最高的104人資系列學程 – 涵蓋七大人資領域✨ 我們深知新手人資的迷惘與挑戰,我們將帶你跳過摸索的陣痛期,直接學習業界最實用的核心技能!不只談空泛的理論,還給你「學了明天就能用」的實戰攻略! ✅專業顧問:由業界資深人資顧問設計課程,課程內容有保證。 ✅線上課程:報名後立即觀看,不必出門、運用手機筆電即可馬上上課。 ✅職涯成長:可申請完課證明或參加證照考試,可向雇主證明您對於人資知識有基礎了解,也能幫助您尋找工作、獲得升遷。 ✅人資技能:獲得認證能展現具備勞動法令、薪酬管理、招募與績效管理、教育訓練等人力管理知識,協助您在人資工作上更得心應手。 #分享給身邊的畢業生
市集小編 新鮮人求職攻略🔥 找工作與技能養成請進
【職場貴人,珍惜這7種不可多得的夥伴】
【職場貴人,珍惜這7種不可多得的夥伴】
1. 能夠提供工作上實質性指導 關鍵特質:不僅僅是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幫助你學會「如何思考」。 在職場中能遇到一位,能夠真正提供指導和建議的夥伴或主管,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幸運的。還記得剛進入公司時,有位同事非常關照我,不僅在工作上給予具體的指導,還在職業發展上提供了寶貴的建議。 有次我在處理一份複雜報告時遇到困難,同事並沒有直接給我答案,而是一步步引導我思考,最終讓我自己完成報告,不僅解決了當下問題,也培養了我的解決能力。這種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一位願意花時間引導你的夥伴,是幫助你突破困境並快速成長的關鍵。 2. 願意分享個人過往經驗 關鍵特質:願意以自身經驗為鑑,幫助你少走彎路。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會,而是沒有相關經驗,如果總是靠自己摸索,試錯的成本真的很高。幸好有一位資深同事總是樂於分享他的經驗,無論是工作技巧還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方式,都讓我受益良多。 尤其在我剛入職時,他在我面對人際困境時,主動指出我的盲點,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我也非常感激這位同事,後來也進而影響我選擇加入了BeAGiver活動,繼續將這份善意傳遞下去。 3. 願意主動挺你、幫助你 關鍵特質:在需要的時候總能及時伸出援手,幫你渡過難關。 在團隊中找到那些互相支持的成員非常重要。有一次我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一個大型專案,當下的壓力非常大。同事主動提出幫忙分擔部分資料整理工作,並且提供了很完善的資料和分析,甚至給予了許多實質建議。這種雪中送炭的幫助讓我深刻體會到,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靠著夥伴的支援,我才能夠更順利完成工作。 4. 具備高度專業能力 關鍵特質:是職場中的「知識寶庫」,能在每次交流中學到新技能。 在職場中,自學是必要的,但自學往往會東一塊西一塊導致思慮不全,這時與那些專業能力強的同事合作,是提升自己的最佳途徑。先前工作中有一位同事在數據分析方面非常精通。每次我在學習Excel時遇到困難,詢問他總能輕鬆解決,並詳細解釋問題背後的邏輯思維。 這讓我的Excel能力短時間內得到了顯著提升,也深刻認識到向專業強者請教是成長的捷徑。 5. 願意給予誠實反饋 關鍵特質:敢於說實話比起恭維的讚美,更能幫助突破成長。 誠實的反饋是成長的基石。隨著職場經驗的累積,我們往往會聽到很多恭維,但願意點出自己缺點,提供建設性意見的人卻很少。有一次我自認為做得很好的提案,卻被同事點出了幾個關鍵問題。雖然當時有些挫敗,但也知道這些誠實的意見是幫助我成長的重要資源。 6. 常保持正向思考能量 關鍵特質:正能量能帶動團隊士氣,能讓你在壓力中依然保持積極。 職場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很多挫折和壓力,但如果有一位總是充滿正能量的夥伴,整個工作氛圍都可能會變得不同。之前其他單位有位同事,總是面帶微笑,遇到困難的挑戰都會正面態度應對。 雖然工作上無法事事如願,但夥伴這種積極的態度也影響了我,雖然有時事情已經夠糟了,但我可以選擇正向面對,不需要進而賠上自己的心情。 7. 擁有高階思維及格局 關鍵特質:具備宏觀思維與高格局的人,是「職場指路明燈」,能在關鍵時刻指引你方向。 隨著經歷的成長,越來越能感受到不同思維及格局的人,在看待一件事情的理解及處理上是有很大不同的,尤其是在待人處事上,有些人的職場路越走越寬廣,有些人卻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死胡同。 如果身旁有位能夠給予當頭棒喝的夥伴,那真的要好好把握,因為他在關鍵時刻的幾句話,就可能會進而影響到你一生的轉變。 每個人在職場旅程中,不一定都能夠遇見這種值得珍惜的夥伴,但我們是不是也能夠,進而成為別人口中一定要珍惜的夥伴,因為只有在擁有這些支持的前提下,我們才能在職場中走得更遠更平穩。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Linear 專案管理工具,專為軟體開發團隊設計
Linear 專案管理工具,專為軟體開發團隊設計
Linear 是一個專為軟體開發團隊設計的專案管理和問題追蹤工具。它幫助團隊有效地管理工作流程、追蹤錯誤和協作處理任務。 Linear – Plan and build products:https://linear.app/homepage) ▍ Linear 的特色 1. 簡潔直觀的用戶界面:Linear 的界面設計簡單易用,減少了學習曲線,讓團隊能迅速上手。 2. 高效的問題追蹤:提供高效的問題和任務追蹤功能,幫助團隊清晰地看到每個任務的進度、優先級和相關細節。 3. 強大的自動化功能:支持多種自動化功能,幫助團隊自動化重複性任務,減少手動操作,提升工作效率。 4. 靈活的專案管理:提供靈活的專案管理工具,包括設置里程碑、分配任務和追蹤進度,幫助團隊更好地規劃和管理專案。 5. 無縫的協作:內置評論和通知功能,讓團隊成員能夠方便地交流和協作,同時支持與 Slack 和 GitHub 等工具的整合,提升協作效率。 6. 多平台支持:Linear 支持網頁端和移動端,讓團隊成員無論在何處都能方便地訪問和管理他們的任務和專案。 7. 實時同步:所有的更改和更新都能夠實時同步,確保團隊成員總是能夠看到最新的資訊。 ▍ 自動化功能 1. 自動分配任務:可以設置規則,根據特定的條件(如任務類型、標籤或優先級)自動將任務分配給相應的團隊成員。 2. 工作流程自動化:可以自動化任務狀態的轉換,例如,當任務完成時自動將其狀態從「進行中」變為「已完成」,或當某個任務阻塞另一個任務時,自動更新其狀態。 3. 自動通知:當特定事件發生時(如任務被指派或狀態變更),自動發送通知給相關人員,確保所有團隊成員都能即時獲取重要資訊。 4. 重複任務自動化:可以設置定期發生的重複任務,讓系統自動生成這些任務,減少手動創建的時間和工作量。 5. 自動標籤:根據特定條件自動為任務添加標籤,例如,當任務的截止日期接近時,自動添加【緊急】標籤,提醒團隊成員。 6. 統合自動化:與其他工具(如 GitHub、Jira、Slack 等)整合後,可以自動同步和更新信息。例如,當在 GitHub 上提交代碼後,相關的 Linear 任務會自動更新。 這些自動化功能幫助團隊減少手動操作,提升工作效率,確保每個任務都能被及時跟踪和處理。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12個商務合約常用英文單字解析,如何用英文表達甲方、乙方呢?
12個商務合約常用英文單字解析,如何用英文表達甲方、乙方呢?
英文合約對於保護雙方權益相當重要,本篇詳細解析不可不知的12個合約關鍵字,即便無法理解完整合約,也必須掌握這些單字!甲方、乙方怎麼說呢?簽名可別簽錯了!合約期限(Term)的英文也非常重要,還有保密條款(Confidentiality Clause)該如何表達呢?一起來學這些英文單字吧! 1. Agreement(n. 協議) ⇨合約等正式文件,雙方同意遵循的條款和條件。 例句:Both parties have signed the agreement to formalize their partnership. (雙方已簽署協議以正式確立合作關係。) 2. Party(n. 當事人、甲/乙方) ⇨參與合約的各方,通常甲方譯為「Party A」,乙方譯為「Party B」。 例句:The parties to this agreement are Company A and Company B. (本協議的當事人為A公司和B公司。) 3. Term(n. 期限) ⇨合約的有效期,包括開始和結束日期。 例句:The term of this contract shall be two years from the date of signing. (本合約的期限自簽署之日起為兩年。) 4. Scope of Work(工作內容) ⇨具體描述將要完成的任務或提供的服務的詳細內容。 例句:The scope of work includes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software. (工作內容包括新軟體的設計、研發和實施。) 5. Consideration(n. 對價) ⇨合約中各方所提供的價值,通常是金錢或服務。 例句:The consideration for this agreement is a payment of $10000. (本協議的對價為10000元。) 6. Confidentiality Clause(保密條款) ⇨限制簽訂合約參與者洩露合約內容或其他機密信息的條款。 例句:The confidentiality clause prohibits both parties from disclosing any sensitive information. (保密條款禁止雙方洩露任何敏感信息。) 7. Termination(n. 終止) ⇨描述如何結束合約的條款,包括終止的原因和程序。 例句:Either party may terminate this agreement with a 30-day written notice. (任一方可提前30天書面通知對方終止本協議。) 8. Indemnification(n. 賠償) ⇨一方承諾對另一方因合約執行或違約而產生的損失或責任進行賠償。 例句:The indemnification clause requires Party A to compensate Party B for any damages incurred. (賠償條款要求甲方對乙方因任何損失進行賠償。) 9. Force Majeure(不可抗力) ⇨描述在不可預見的情況下(如自然災害、戰爭等)使合約無法執行的情況。 例句:In the event of a force majeure, the parties shall not be liable for any delays in performance. (如遇不可抗力,雙方對延遲不需承擔責任。) 10. Governing Law(適用法律) ⇨指定合約所適用的法律和管轄區,通常是合約當事人的所在地或合約執行地。 例句:This agreement shall be governed by the laws of Taiwan. (本協議應受台灣法律的管轄。) 11. Amendment (n. 修改) ⇨對合約進行的修改或補充,需經各方同意。 例句:Any amendment to this agreement must be made in writing and signed by both parties." (本協議的任何修改都必須以書面形式進行,並由雙方簽署同意。) 12. Liability(n. 責任) ⇨在合約執行過程中所承擔的法律責任。 例句:Each party shall be liable for any damages resulting from their own negligence. (各方都應該對因自身疏忽造成的損失負責。) 這些用語通常出現在商務合約中,了解這些單字有助於更清晰地理解合約的內容和條款,簽訂合約時記得更加注意這些英文單字前後文搭配的時間、日期、賠償金和責任,確保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得到保障!
知識貓星球 職場英文力,你的超能力✨
最新10 大 AI SEO/AEO 監控工具推薦 !
最新10 大 AI SEO/AEO 監控工具推薦 !
什麼是 AI SEO?為什麼品牌要監控? AI SEO(又稱 AEO/GEO)是將內容優化導向 AI 搜尋平台(如 ChatGPT、Gemini、Perplexity 等),讓品牌不只是出現在搜尋結果列表,而是直接被 AI 回答引用。隨著使用者越來越依賴 AI 助手獲取資訊,品牌若不監控 AI 平台上的曝光,可能錯失機會、遭到誤植,甚至輸給競爭對手優化策略。 透過 AI SEO 監控,企業品牌可以: 1.強化內容被 AI 引用的機會 2.掌握品牌在 AI 回答中的情感與曝光情境 3.防範 AI 錯誤資訊引發信任危機 4.進行更有效的監控競爭者與市場策略分析 = 1. ALLMO 模型數:6 起始價格:30 美元起(使用量計價) 功能亮點:網頁索引、受眾分析、Prompt 熱度控制 2. AI Brand Monitoring 模型數:6 起始價格:每份報告 5.99 美元起 功能亮點:品牌提及追蹤、情感分析、引用來源整理 3. Model Monitor 模型數:6 起始價格:49 美元/月起 功能亮點:Prompt Vault、情感偵測、競品監控 4. Prompt Watch 模型數:6 起始價格:100 美元/月 功能亮點:即時數據監控、即時內容優化建議 5. Peec AI 模型數:多平台涵蓋 起始價格:約 €90(約新台幣 3,000 元)/月 功能亮點:品牌被 AI 引用機率分析、提醒機制 6. AISEOTracker 模型數:5 起始價格:49 美元(單次)/ 249 美元(終身) 功能亮點:品牌曝光頻率追蹤、AI 排名建議 7. Engenius.one 模型數:5 起始價格:14.99 美元/月 功能亮點:AEO/SEO 自動文章生成與優化 8. Essio 模型數:4 起始價格:75 美元/月起 功能亮點:排名基準追蹤、連結監控、Prompt 探索 9. AthenaHQ 模型數:4 起始價格:367 美元/月 功能亮點:品牌能見度分析、情感追蹤、策略監控 10. AI Brand Rank 模型數:1(僅 ChatGPT) 起始價格:免費方案/99 美元/月 功能亮點:Reddit 情感分析、品牌曝光度指標 如何選擇適合的AI監控工具? 1.若重視覆蓋最多 AI 平台,建議選擇前五名工具:ALLMO、AI Brand Monitoring、Model Monitor、Prompt Watch、Peec AI 2.若預算較低但希望快速上手,可考慮 AI Brand Monitoring 或 EnGenius 3.如果希望進行深度情感分析與內容策略優化,Model Monitor、Peec AI、Essio、AthenaHQ 是不錯選擇
林尚能 戰勝學院
11/03-11/11專屬活動一|整點開搶限量5折券
11/03-11/11專屬活動一|整點開搶限量5折券
活動時間:11/3-11/11 每日 活動內容:11/3-11/11 每日00:00輸入 【指定優惠碼+日期(1103..以此類推)】按下「兌換」即可領5折券。 前往領優惠券(需登入):https://nabi.104.com.tw/myCoupon 5折券課程單位說明: 1. 104學習:每日5張 2. 緯育TibaMe:每日5張 3. Mastertalks:每日10張 每日優惠碼說明: 11/03:104學習:【nabi1103】、緯育TibaMe【tibame1103】、Mastertalks【master1103】 11/04:104學習:【nabi1104】、緯育TibaMe【tibame1104】、Mastertalks【master1104】 11/05:104學習:【nabi1105】、緯育TibaMe【tibame1105】、Mastertalks【master1105】 11/06:104學習:【nabi1106】、緯育TibaMe【tibame1106】、Mastertalks【master1106】 11/07:104學習:【nabi1107】、緯育TibaMe【tibame1107】、Mastertalks【master1107】 11/08:104學習:【nabi1108】、緯育TibaMe【tibame1108】、Mastertalks【master1108】 11/09:104學習:【nabi1109】、緯育TibaMe【tibame1109】、Mastertalks【master1109】 11/10:104學習:【nabi1110】、緯育TibaMe【tibame1110】、Mastertalks【master1110】 11/11:104學習:【nabi1111】、緯育TibaMe【tibame1111】、Mastertalks【master1111】 - - - - - - - - - - - - - 活動注意事項: ① 每日優惠碼只限當天使用(00:00-23:59)逾期則視為棄權,不得申請補發。 ② 5折券使用只限於在104平台結帳時折抵使用。 ③緯育TibaMe 5折券只適用於【線上課程】且限於在104平台結帳時折抵使用,【實體課程】無法使用。 ④ 優惠券不可與其它活動合併使用。 ⑤ 單張折價券限使用單筆購物車使用,訂單成立優惠券即失效,若辦理退費無法退還優惠券。 ⑥ 優惠碼只限各學習單位指定課程使用,無法跨單位使用。 ⑦ 104 學習保留隨時變更或終止活動及約定條款之權利。 - - - - - - - - - - - - - 【雙11購課季相關活動整理】 🔥11/03-11/11專屬活動二|指定課程領券最高折$888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e91a62f7-7a5f-4b0d-baf8-965812518f2f 🔥11/03-11/11專屬活動三|指定課程領券最高3百元Line點數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8317e109-648f-4815-814b-ac5d1e17e4d3 🔥11/03-11/11專屬活動四|合購課程再送百元Line點數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6184d1dc-e008-456d-9e70-77968b0ba4ff
104學習 職涯學習課程專文推薦
【面試-34】困擾好久,人事資料表的所有欄位都必須要填寫嗎?
【面試-34】困擾好久,人事資料表的所有欄位都必須要填寫嗎?
【遇到問題】 我是應屆畢業生,近日很積極的在面試科技業的包裝工程師,遇到有公司在面試階段時,要求面試者填寫人事資料表,上面有些欄位是較為隱私且與工作非直接相關的項目,如婚姻狀況、家庭狀況、出生地等,我想問的是這些欄位"必須"得填寫嗎? 若為必須,原因為何? 若假設選擇不填這些欄位,公司就不給與面試機會,採用變相強迫的方式逼面試者填寫,這是否有違法嫌疑? 另外,若面試者還處在面試階段(並非公司正式員工),是否有權利拒絕填寫"整份人事資料表",直到收到錄取通知單(入職後)再填寫即可? 同上,若選擇拒絕填寫"整份人事資料表",公司就採用變相強迫之方式要求面試者填寫,那是否也有違法嫌疑? -------------------------------------------------------------- 【建議作法】 說實話,個人求職時也有遇過公司的人事資料表,裡面要求填寫非常多的【個人+家人】的隱密資料,當時有直接詢問人資其需求原因,但人資回覆也不知道設計原因為何,所以就算詢問也不一定可以得到答案。 但如果要追究表單是怎麼來的?有可能是某個長官要求的,或是前輩自己為了版面好看硬加的,有些甚至只是因為剛好前輩抓網路範本時有就留下來,所以為了不要冒著空白被問的風險,人資會希望您填好填滿,是為了讓每位長官都可以看到他想看的部分。但求職是互相的,您可以選擇不填,公司也可以選擇不繼續面試。除非公司強逼您,不管面試與否今天就是要把人事資料表寫完才能走,才可能去討論是否有違法的嫌疑。 另外您有提到面試者是否有權利拒絕填寫【整份人事資料表】,直到收到錄取通知單(入職後)再填寫即可? 這部分就必須幫公司端澄清一下,在目前職場的面試流程,大部分的公司主管還是都靠著人事資料表的內容,去進行整個面談。如果您拒絕填寫【整份人事資料表】,就代表面試官要從零開始問起。不僅要花費更多的面談時間,面談效果也會很差,相信很多公司應該都不會同意的。 雖說一定有機會遇到可以【部分資料不填的公司】,但比例一定是不高。所以初期新鮮人時期建議您還是照正常的流程去走,先順利取得工作後,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成果,或許在幾年之後,您就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去面試,也就不用煩惱這些問題。 文章連結:https://pse.is/4ahrhn -------------------------------------------------------------- 【相關文章】 【面試-22】經濟壓力大,想問面試錄不錄取是否可以看出來呢? https://pse.is/49fdzc 【面試-23】個性容易緊張,導致面試常常吃螺絲,該怎麼改善? https://pse.is/49tker 【面試-24】面試被問說覺得公司為什麼要錄用你?該怎麼回答? https://pse.is/49uptb 【面試-25】忙碌中面試電話來的太臨時,答的不好還有機會嗎? https://pse.is/4ajdkl 【面試-26】面試官要求脫口罩,可能有染疫風險,可以拒絕嗎? https://pse.is/49pw9x 【面試-27】二面完已經過兩周都還沒消息,想問這樣錄取機率? https://pse.is/4aby9b 【面試-28】跨領域求職,面試時如何強而有力的去介紹自己? https://pse.is/4as4a7 【面試-29】40歲資深專業人員,如何增加面試提高錄取機率? https://pse.is/4aregn 【面試-30】面試過程有遭受不愉快對待,要反應給公司人資嗎? https://pse.is/4bbwu8 【面試-31】面試官表明很喜歡自己,但為什麼等不到錄取通知? https://pse.is/4blukv 【面試-32】被問到為什麼會想投履歷到我們公司?我該怎麼回答 https://pse.is/4bj6y5 【面試-33】收到未錄取通知,回覆時可以詢問對方聯絡資訊嗎? https://pse.is/4a4d9t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Outlook 回收:想撤回你已經發送的郵件請跟我「這樣」做
Outlook 回收:想撤回你已經發送的郵件請跟我「這樣」做
在繁忙的工作日常中,有時候我們都會犯錯。或許你不小心發送了一封含有錯誤資訊的郵件,或是你發給了錯誤的收件人。感謝 Outlook,現在有了「Outlook 回收」功能,給予我們一次撤回的機會。 🛑 什麼是 Outlook 回收功能? 🔄 功能解釋:這是一個允許你撤回已發送的郵件的功能。如果成功,收件人將無法看到該郵件。 🔄 使用情境:當你發現郵件有誤或發送給錯誤的人時,可以嘗試使用此功能。 🚀 如何使用 Outlook 回收功能? ☑ 進入「已發送郵件」:在 Outlook 中,首先打開「已發送郵件」文件夾。 ☑ 選擇該郵件:找到你想要回收的郵件,並雙擊打開。 ☑ 選擇「回收此郵件」:在郵件視窗的上方,選擇「操作」,然後選擇「回收此郵件」。 ☑ 確認回收:系統會提示你確認是否真的要回收,按「確定」即可。 ⚠️ 注意事項 ☑ 回收不一定成功:如果收件人已經打開郵件,則郵件無法被回收。 ☑ 通知:即使回收成功,收件人可能會收到一個通知,告知有一封郵件被寄件人回收。 ☑ 版本限制:此功能只在某些Outlook版本和特定的郵件伺服器設定下有效。 🔄 優化回收機會的小技巧 ☑ 延遲發送:利用Outlook的延遲發送功能,給自己更多的時間來確認郵件的內容和收件人,這樣可以減少需要使用回收功能的次數。 ☑ 仔細檢查:發送郵件前,再三確認其內容和收件人,這是預防郵件錯誤的最佳方法。 透過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夠更熟悉「Outlook 回收」功能,並學會如何有效地使用它來避免可能的郵件錯誤。但最重要的還是在發送郵件前謹慎檢查,以減少後悔的機會!
一零四獨家新知識 超級辦公室達人
【面試-24】面試被問說覺得公司為什麼要錄用你?該怎麼回答?
【面試-24】面試被問說覺得公司為什麼要錄用你?該怎麼回答?
【遇到問題】 準備要出社會了,最近都在如火如荼的面試中。因為我是新鮮人,所以其實對找工作沒有什麼經驗。雖然事先都有很認真的準備,但還是常常會被考倒。 最近有兩個模擬面試都被問到這題,前輩會在面試的最後,突然很直接的問說:「你覺得公司為什麼要錄用你?」這題真的超驚嚇的,我每次都被嗆到一個啞口無言。想說對方是不是覺得我不夠好?但前輩又都笑笑的,好像就只是真的很想知道而已。 我兩次都回答超爛的!一次是說「因為我很認真、負責」,一次好像是說「我吃苦耐勞、什麼都可以交給我做..什麼什麼的」真的每次都快被自己蠢死、尷尬死!!! 想知道到底被問到要怎麼回答比較好?感覺就是超級心靈拷問的陷阱題啊!!! -------------------------------------------------------------- 【建議作法】 【公司為什麼要錄用你?】這個問題基本上不算是想要嗆您,或是質疑您的能力,比較偏向是壓力測試題,主要是測試您是否能在這樣比較尖銳的問題下,情緒還能保持平穩,冷靜的進行回覆,作為判斷【求職者危機反應】的一個考量。 再來針對「我們為什麼要錄用你?」這個問題,以您回覆【因為我很認真、負責】、【我吃苦耐勞、什麼都可以交給我做】。這樣的回覆還是偏向於我是適合這個工作的,但並沒有點出您的強項在哪,在當類似回覆的人數有很多時,面試官還是很難分辨其能力高下?也不容易凸顯您的重要性。 所以會建議您可以將這個問題轉化成【當錄取後,會如何用您的專業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實際效益?】的前提下進行回覆,這樣不管是在【專業技能】、【工作積極性】、【公司產業】您都可以有更多的發揮方向。透過融合個人的專長技能與個性表現,才能給出一個專屬於您的好回覆,並藉此吸引到面試官的目光,讓您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另外針對面試時,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兄弟題「為什麼要來應徵我們公司?」,乍聽起來好像兩個問題很類似,但其回覆概念完全不同,也同步提供給您,做為回覆時參考。 📌 https://pse.is/3tcekc 最後還是要提醒您,不管面試官問的問題千奇百怪,其最終的重點還是放在您是否很清楚自己的專業項目在哪,並且能夠為公司創造多少效益上,所有只要能抓住這個主軸,基本上回覆就不至於落差太多。 唯有做足面試準備,才能適時隨機應變,以上幾點是個人的建議分享,希望能夠解答到您的問題,也願您能夠順利找到想要的方向與答案,祝好運。 文章連結:https://pse.is/49uptb -------------------------------------------------------------- 【相關文章】 【面試-14】簡報製作好但卻講的很卡,該如何練習口說表達? https://pse.is/43cycp 【面試-15】面試官為何都說回去等消息,為何都不直接講結果? https://pse.is/3x423s 【面試-16】問到自我期許與未來規劃,要怎麼回答才會比較好? https://pse.is/47s8hk 【面試-17】被前主管惡意逼退,面試時我該如何回覆離職原因? https://pse.is/47r34b 【面試-18】遭受職場霸凌精神傷害,離職後該如何去調適自己? https://pse.is/48jpah 【面試-19】遭受到職場性騷擾而離職,求職面試時該如何回覆? https://pse.is/496x72 【面試-20】運氣很差連續兩次資遣,,面試時被問起該怎麼說? https://pse.is/45x5ra 【面試-21】面試到最後,問題也問完了,該怎麼結束會比較好? https://pse.is/4a2qwv 【面試-22】經濟壓力大,想問面試錄不錄取是否可以看出來呢? https://pse.is/49fdzc 【面試-23】個性容易緊張,導致面試常常吃螺絲,該怎麼改善? https://pse.is/49tker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