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六角學院

老闆

2023/02/03

【平面設計轉前端】努力,是為了讓自己有選擇 (上集)

平面設計背景的歆瑜,在工作中偶然接觸到網頁設計,突然發現到 Coding 的豐富與多元。喜歡接觸新事物並接受樂於挑戰的她,曾經也因為轉職、踏出舒適圈感到自我懷疑、焦慮,但靠著不斷學習,終於成功轉職為前端工程師!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歆瑜的小故事,希望幫助到正在前進的你!
✨歆瑜學習歷程
說到轉職,很多同學可能都想過:「如果沒有成功,那時間不就浪費了?」、「如果繞了一圈還是回到原點,怎麼辦?」當然這些問題也曾困擾著歆瑜,失敗了無法往自己理想的目標前進之外,下一步該怎麼走呢?
歆瑜在六角學院註冊 JS 組合包 ,一開始在職學習時,是利用下班的零碎時間,每天看一些 Youtube 課程,但幾個月後,發現自己的自制力並不是那麼足夠,經常會因為白天上班當天比較忙碌或疲憊,下班就只想好好放鬆、休息,所以學習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後來認真考慮後,決定離職好好專心花一段時間提升自己,並且考量自己的學習曲線,安排自己能夠持之以恆堅持的學習時間。
全職學習時期的安排,基本上是一到五學習,六日休息,每天固定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看六角的課程,並再花一至兩小時去實作寫 code(老師給的作業或是 JavaScript 30 的練習)。
Z 編:當學習進入倦怠期或注意力不夠集中時,會用什麼小方法,幫助自己學習更有效率?
歆瑜:學習時間主要都是搭配番茄鐘做時間以及注意力的控管,如果真的覺得精神開始分散的時候就會暫時停止上課,花一至兩個番茄鐘的時間改以去 CodePen 搜尋一些覺得有趣的作品或去看一些技術專欄,每當看到這些酷酷的東西感覺可以適度休息又可以維持學習的動力!也可以避免真的休息就再也回不來學習的問題。
✨在 Youtube 上,認識了六角學院!
歆瑜說:「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都是透過 Youtube,經常在搜尋隨便打一些關鍵字,就發現常常會跑出六角學院相關的影片,開始接觸之後發現六角的影片數量多、主題廣泛且有系統性整理(例如:洧杰校長的 Git/Github 教學系列),因而逐漸認識六角。」也正是因為有先看過影片,所以對於老師們的教學風格大致了解,認為淺顯易懂又不會過於死板無趣,進而決定使用六角學院的線上教學作為全職學習的教材。
✨平面設計轉前端工程師
歆瑜說:「一開始其實很焦慮,看到社群中別人分享技術文,都會覺得怎麼辦,好像不太懂,也會懷疑自己真的適合當工程師嗎?」在心情低潮時,還曾上網查過「我是不是不適合當工程師」等關鍵字,意外看到洧杰老師和卡斯伯老師的文章,而卡斯伯老師設計相關背景的學習經歷也讓她有所投射,讓她知道自己也可以辦到!
在「六角學院-軟體工程師求職特訓班 Discord 頻道」,老師有規劃一個活動,同學們可以留言今天預計學什麼、學習新心得。回想起全職學習的日子,那時看到大家的學習規劃,雖然是線上留言,但陪伴歆瑜自學的路不孤單,每個人都會有卡關、受挫的時候,如果需要幫忙,同學間也很願意提供協助,這讓歆瑜覺得很溫馨,也是六角展現社群學習力的地方。
✨求職歷程分享
歆瑜回想起求職那段心路歷程,從準備作品集到開始投履歷,剛開始的確有很多挫折需要克服,但當中很幸運的是有位學姊曾和她分享,在設計和前端工程師之間,有個職位是「前端設計師」,工作內容一半設計、一半切版,當時也讓她心中多了一個備案,如果真的失敗了,還可以退回設計師,最後歆瑜總共投了十幾間履歷,當中四間有到面試階段,很幸運的是都有收到錄取通知!
💡 設計師轉前端適合嗎?
歆瑜:我覺得有設計基礎,在面試前端工程師其實蠻加分的,就以之前面試的公司來說,面試官分享,比較多工程師專長在寫 code,但畫面比較沒有設計感,公司很希望可以有一個平衡的角色。尤其前端相較於其他工程師,會有比較多畫面的需求,以面試的回饋來說,擁有設計經驗轉前端其實是蠻有幫助的!
✨六角帶給你什麼感覺?
歆瑜:「很像一個家庭。還記得求職很迷惘時,私訊卡斯伯老師,結果完全沒想到在線上課程遇到的老師會這樣的幫助我,不只是耐心的回覆,甚至很用心的寫了一篇文章來回答我的問題,陪我渡過求職的那段時間,這樣不求回饋、真心為一個人好的感覺就很像家庭。」
✨除了老師,歆瑜到職場後發現同事也是六角的同學,她覺得這很特別,明明是素昧平生的兩個人,但因為有上過同一堂課,所以開始產生一些連結,相較於陌生人也會願意花更多時間來幫助你。
在職場上,遇到同樣為六角學院的學生,就很像遇到同個學校、科系畢業的校友,不但有了共同話題,也會有一種安全感。
⭐此文章分為上、下兩篇,歡迎接續閱讀唷!
2 0 54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