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公關助理

公關助理
更多
月薪中位數
資料搜集中...
年資 3-5 年
資料搜集中...
年資 10 年以上
公關助理 都在看
聽說Z世代最想做的工作!你具備PM應有的技能嗎?
聽說Z世代最想做的工作!你具備PM應有的技能嗎?
最近看到統計,Z世代的年輕人最想做的工作第一名竟然是當 PM,你是否也嚮往當一名產品經理(PM)呢? 結合策略思維、跨部門溝通與產品成就感,讓許多職場新鮮人與轉職者都心動不已~ 但你真的準備好了嗎?具備企業期待的PM核心能力了嗎? ☑️ PM應具備哪些核心能力? 要成功轉職成為產品經理,你需要的不只是熱情,而是具備這幾項關鍵職能: • 跨部門溝通與協調 • 商業邏輯與市場洞察 • 專案管理與進度控管 • 具備數據分析與工具運用能力 • 了解設計/工程端語言 ☑️ 104 學習提供的【職類技能檢測】,測測看你與PM的距離有多近? • 跨部門溝通與協調👉 https://nabi.104.com.tw/assess/25e3133b-a395-4d1c-872c-749d4215739f • 商業邏輯與市場洞察👉 https://nabi.104.com.tw/assess/2de66fac-8825-4ef7-a65b-2df98e381b0a • 專案管理與進度控管👉 https://nabi.104.com.tw/assess/03fe2428-502a-4ac0-a31a-914addf37c4b • 具備數據分析與工具運用能力👉 https://nabi.104.com.tw/assess/ceb78afe-8583-4273-97a3-66fe940374df 💡 不只技能,轉職成功還需要「行動力」 如果你還不確定是否該轉職、或總覺得準備不夠完整,推薦你再加測 【S.P.A.R.K 轉職力測驗】👉 https://nabi.104.com.tw/assess/spark 從興趣探索、職涯定位、履歷準備到面試策略,一測就知道你現在卡在哪個轉職關卡 ✅ 測完不只有結果分析 還能免費報名【直播講座】,深入學習如何提升轉職成功率! 現在就用【職類技能檢測】與 【S.P.A.R.K 測驗】,幫你把「想當PM」變成「我準備好了當PM」! 👉 職場小白也能轉職當PM?來看這堂入門實戰課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d74ae414-8db3-46d4-8158-9d256c517939
104學習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PM職涯發展成功手冊|卓越產品經理的技能、框架與實踐法
PM職涯發展成功手冊|卓越產品經理的技能、框架與實踐法
Cracking the PM Interview作者又一鉅作 產品管理是很重要的角色,這本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本書。這一本為新手和有經驗的產品經理所撰寫的全方位指南,傳授優秀產品經理應具備的技能、框架和實踐法。 ‧產品技能:進行用戶研究、資料分析、雛型設計、產品文件撰寫和理解各種技術,推動更好的產品決策。 ‧執行技能:藉著進行專案管理、漸進式開發、啟動程序以及良好的時間管理,妥善地管理你的團隊,快速、順利、有效地交付專案。 ‧策略技能:為你的團隊指出更好的方向,並透過願景、戰略、路線圖和團隊目標,優化長期影響。了解「更有戰略性」意味著什麼。 ‧領導技能:藉著發展你的個人心態、協作、溝通、啟發和指導技能,更有效地領導。 ‧人員管理:學習管理者的領導技能,包括教導、招聘、面試和建立組織結構。 ‧職涯:藉著了解職業階梯、設定目標,將你的成就轉換成踏腳石,引導職業的發展。 「籠統的建議在產品管理領域需要即時做出主觀判斷的時刻根本派不上用場,Jackie和Gayle提供了實用的背景和框架,為未來的PM領導者制定概念模型,協助他們逐漸成為成功的產品領導者。」 —STEVEN SINOFSKY,前微軟總裁和產品負責人 「這本書不但是產品管理的入門磚,甚至可以幫助最老練的產品經理成為更有效率的領導者和決策者。」 —GIBSON BIDDLE,Netflix和Chegg前VP、產品長 「這本書提供非常實用的建議,幫助你掌控和駕馭產品管理生涯。真希望當初我入行擔任產品經理時就有這本書,它是必備的指南!」 —YARDLEY POHL,Women In product聯合創始人和董事會成員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v_ACL058900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20個廣告專有名詞!你知多少?CPC、CPM、CTR、PPC、CPA、SEO一次了解
20個廣告專有名詞!你知多少?CPC、CPM、CTR、PPC、CPA、SEO一次了解
廣告領域充滿了各種專有名詞,了解這些術語對於從事廣告、行銷或相關領域的人士至關重要,這些名詞涵蓋了廣告運營、效果評估和技術實現的各個方面。本文將介紹一些常見的廣告專有名詞,幫助你更好理解和應用廣告策略。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廣告專有名詞及其簡要解釋: 1. CPC(Cost Per Click,點擊成本):廣告主每次點擊廣告所支付的費用。 2. CPM(Cost Per Mille,千次展示成本):廣告每千次展示所需支付的費用。 3. CPA(Cost Per Action,行動成本):廣告主為每次指定的用戶行動(如註冊、購買等)所支付的費用。 4. CTR(Click-Through Rate,點擊率):廣告被點擊的次數與展示次數的比例。 5. Impressions(展示次數):廣告被展示的次數。 6. Conversion Rate(轉化率):完成指定行動的用戶數量與總訪問數量的比例。 7. 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資回報率):廣告投資回報的比率,衡量廣告效果。 8. Banner Ads(橫幅廣告):網頁頂部或側邊的圖片或動畫廣告。 9. PPC(Pay Per Click,按點擊付費):廣告主按每次點擊支付費用的一種廣告模式。 10. CPV(Cost Per View,觀看成本):廣告主為每次視頻觀看所支付的費用。 11. SEO(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搜索引擎優化):通過優化網站內容和結構,提高網站在搜索引擎結果中的排名。 12. 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搜索引擎營銷):通過購買搜索引擎廣告來推廣網站。 13. Native Advertising(原生廣告):與網站內容自然融合的廣告,通常不易被識別為廣告。 14. Retargeting(重定向廣告):根據用戶過去的行為,向其展示相關的廣告。 15. Ad Network(廣告聯播網):將廣告主與多個網站聯合起來,提供廣告展示平台的服務商。 16. Ad Exchange(廣告交易平台):一種數字廣告市場,廣告主和發佈商可以在此交易廣告空間。 17. Programmatic Advertising(程序化廣告):使用自動化技術進行廣告購買和投放的方式。 18. DSP(Demand-Side Platform,需求方平台):廣告主用來購買和管理數字廣告空間的技術平台。 19. SSP(Supply-Side Platform,供給方平台):發佈商用來管理和出售廣告空間的技術平台。 20. RTB(Real-Time Bidding,實時競價):一種程序化購買廣告的方式,廣告空間在毫秒級別內進行拍賣。 這些只是廣告領域的一部分專有名詞,隨著數字廣告技術的不斷發展,還有許多新的術語和概念在不斷出現。
知識貓星球 廣告一投就中!
📣免費直播講座│AI世代你該會的高效求職術!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履歷+面試QA GPTs工具
📣免費直播講座│AI世代你該會的高效求職術!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履歷+面試QA GPTs工具
【你不是能力不好,只是沒說對話】 面試官問:「為什麼想應徵這份工作?」 你說出一大段,卻被回一句「我們會再通知你」 你不是沒準備,而是少了一個能幫你「講對話」的個人化教練 👉 https://lihi.cc/K3SAn 🎯 如果你也有這些困擾...... 🔹 不知道怎麼對應履歷與職缺要求? 🔹 面試講得真心卻總是沒命中? 🔹 想知道 HR 心裡到底想看到什麼? 📌這場直播,你會學到: 🔥 了解AI 助力下現代人的求職優勢 🔥 求職前必備的優勢盤點技巧 🔥 善用 AI 工具打造面試官讚賞的履歷 & 應答 - NotebookLM 快速比對理想職缺與你的技能落點 - GPTs 一鍵優化履歷、自傳與面試回答 - Gamma 幫你把個人優勢做成視覺亮點,主管一眼看到重點 🎁 報名+出席直播送你「履歷+面試 #GPTs工具」 幫你依據不同求職階段最佳化形象包裝術! ▍ 直播講座資訊 🔹 時間:6/23(一) 20:00~21:00 🔹 講者:資深 AI 培訓顧問 Hubert、職涯溝通表達教練 Nina 🔹 講座形式:線上直播(將於活動前2~3天email提供直播連結) 🔸 立即報名:https://lihi.cc/K3SAn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
【數據不求人】Google Trend 是什麼?上班族與求職者的免費趨勢分析神器!🚀
【數據不求人】Google Trend 是什麼?上班族與求職者的免費趨勢分析神器!🚀
🚀【Google Trends 是什麼?一秒看懂熱門趨勢!】 Google Trends 就像是網路世界的「趨勢雷達」,它能告訴你全世界或某個地區的人正在搜尋什麼,而且這些數據還是即時更新的!它分析 Google 搜尋引擎的數據,展示哪些關鍵字在特定時間、地點或產業中最熱門。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超級好用的「大眾好奇心地圖」,幫你快速抓住當下的熱點話題。 舉個例子:你是行銷工作者,想知道「遠距工作」這個話題是不是還在流行?輸入關鍵字到 Google Trends,它會告訴你這個詞的搜尋熱度、地區分佈,甚至相關話題!如果你是求職者,想知道「AI 工程師」職缺是否正夯,Google Trends 也能幫你分析這個職位的市場需求變化。 🚀【為什麼工作者和求職者需要 Google Trends?】 1. 洞悉職場趨勢,搶佔先機 - 工作者:想知道公司該投資哪個新興領域?用 Google Trends 分析產業關鍵字(例如「生成式 AI」或「永續經營」),就能了解哪些話題正在快速崛起,幫助你提案更有說服力! - 求職者:正在找工作?輸入目標職位(例如「資料分析師」)或技能(例如「Python」),看看哪些地區對這些職缺需求最高,甚至可以發現新興的熱門技能,提早準備讓你領先別人一步! 2. 優化履歷與個人品牌 - 求職者:用 Google Trends 找出熱門職位相關的關鍵字,例如「敏捷開發」或「數位轉型」,然後把這些詞融入你的履歷或 LinkedIn 個人檔案。這樣一來,你的資料更容易被招聘者搜尋到,增加曝光率! - 工作者:想經營個人部落格或 LinkedIn 內容?用 Google Trends 挖掘熱門話題(例如「職場心理健康」),寫出吸引人的文章,讓你的專業形象更亮眼。 3. 了解市場需求,精準決策 - 工作者:如果你是自由工作者或創業家,Google Trends 能幫你了解客戶感興趣的產品或服務。例如,你發現「ESG 報告」搜尋量暴增,就可以考慮提供相關諮詢服務。 - 求職者:想知道哪個產業最有潛力?比較不同產業關鍵字(例如「金融科技」 vs. 「綠能科技」),就能知道哪個領域的職缺正在快速成長,幫你選對跑道! 🚀【怎麼用 Google Trends?三步驟上手!】 1. 輸入關鍵字:在 Google Trends 網站輸入你感興趣的詞,例如「遠距工作」或「數位行銷」。 2. 篩選條件:選擇時間範圍(例如過去 12 個月)、地區(例如台灣或全球)、產業類別(例如科技或醫療)。 3. 分析數據:查看趨勢圖表、相關話題和地區熱度,找出洞見。例如,你可能發現「生成式 AI」在台北的搜尋量特別高,代表這可能是個求職熱點! 🚀【如何利用 Google Trends 定期收到資訊?】 不想每天手動查 Google Trends?沒問題!Google Trends 提供超方便的「訂閱」功能,讓趨勢資訊自動送到你手上,幫你隨時掌握職場脈動! 步驟 1:設定趨勢訂閱 在 Google Trends 頁面搜尋你感興趣的關鍵字(例如「資料科學」或「遠距工作」),然後點擊右上角的「訂閱」按鈕(需登入 Google 帳戶)。你可以選擇接收頻率(每日、每週或每月),並指定地區或語言。 步驟 2:接收即時更新 訂閱後,Google Trends 會透過電子郵件寄送最新趨勢報告給你,包含關鍵字熱度變化、相關話題和新聞連結。這樣你就能輕鬆追蹤職場熱門技能或職缺需求,無需每天上網查! 步驟 3:靈活運用資訊 - 工作者:假設你訂閱了「數位轉型」,發現某週搜尋量激增,可能代表某個新技術或政策正在發酵,馬上研究並應用到你的提案或專案中! - 求職者:訂閱「AI 工程師」後,你收到報告顯示某地區需求上升,馬上針對該地區的企業優化履歷,搶先投遞! 📌 小秘訣:設定多組關鍵字訂閱(例如「Python」「機器學習」「資料視覺化」),比較它們的趨勢變化,幫你更精準掌握職場動態! 🚀【真實案例:Google Trends 助你職場突圍】 案例 1:求職者小明的成功故事 小明想轉職成為資料分析師,他用 Google Trends 發現「Tableau」和「Power BI」是熱門數據視覺化工具,於是他在履歷中強調這些技能,並針對這些關鍵字優化 LinkedIn 檔案。結果,他的個人檔案被更多招聘者看到,順利拿到面試機會! 案例 2:行銷人小芳的職場洞察 小芳是行銷專員,她用 Google Trends 發現「永續行銷」在過去一年搜尋量暴增。她提案公司推出永續相關的行銷活動,不僅獲得老闆讚賞,還讓公司品牌形象大提升! 📌 【小提醒:讓 Google Trends 更好用的秘訣】 - 比較多組關鍵字:一次比較最多 5 組關鍵字(例如「Python」 vs. 「Java」),看看哪個更熱門。 - 關注季節性趨勢:某些話題(例如「年終獎金」)可能在特定時間暴增,抓住時機讓你的內容更具吸引力。 - 結合其他工具:搭配 Google Keyword Planner 或 LinkedIn 數據,讓你的職場策略更全面。 【結論:Google Trends 讓你成為職場趨勢領跑者!】 不管你是想在職場中脫穎而出的工作者,還是正在尋找理想職位的求職者,Google Trends 都能幫你掌握趨勢、優化策略、做出精準決策。這個免費工具就像你的職場導航,帶你找到最有潛力的機會!現在就打開 Google Trends,輸入你感興趣的關鍵字,開始你的趨勢探索之旅吧! Google Trend https://trends.google.com.tw/trends/
Trulli Wu PM好同學
【行銷/廣告/企劃】2024年度Top10證照總排行榜
【行銷/廣告/企劃】2024年度Top10證照總排行榜
根據 104 學習精靈發布《2024 職場學習白皮書》,求職者有證照的面試邀約數,比沒有證照的求職者,多出 37%。針對行銷/廣告/企劃職類,特別整理出2024年Top10熱搜證照排行榜供用戶參考 第1名 🟡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個人認證資格 發照單位: Google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451 第2名 🟡國際專案管理師PMP 發照單位: PMI 國際專案管理學會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355 第3名 🟡 Google Adwords 認證 發照單位: Google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452 第4名 🟡 AI-900 AI 人工智慧基礎認證 發照單位: Microsoft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7979 第5名 🟡 TBSA商務企劃能力初級檢定(行銷企劃初階認證) 發照單位: 社團法人台灣商務策劃協會(TBSA)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8565 第6名 🟡 TIMS行銷企劃證照 發照單位: 台灣行銷科學學會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09 第7名 🟡 CMP行銷企劃師認證 發照單位: 中華國際人才培訓與發展協會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01 第8名 🟡 MOS 發照單位: Microsoft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7977 第9名 🟡會議展覽專業人員認證 發照單位: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99 第10名 🟡TQC-OA-Excel 發照單位: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182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產業風雲:景氣不好,為什麼企業還要硬著頭皮買綠電?
產業風雲:景氣不好,為什麼企業還要硬著頭皮買綠電?
🌱 台灣企業瘋綠電,卻有人喊「買不到」? ESG壓力、法規上路、國際大廠要求供應鏈用綠電—— 綠電早已不是形象工程,而是企業生存關鍵! 📌 為什麼台灣企業積極搶購綠電? 📌 「綠電都被大廠包走」?實際情況是什麼 📌 團購綠電、台智電平台,又扮演什麼角色? 解析 企業用電轉綠 的挑戰與轉機👇https://www.bplan.com.tw/post/greenelectricity_0509 ----------------------------------------- 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 ​ ⚔ #NPDP產品經理國際認證班⚔️ 產品經理專業養成,搶佔下一個熱門職缺! 👇 https://www.bplan.com.tw/npdpinternational ------------------------------------------ 更多業界優質課程,歡迎洽詢:​ 🏰創新未來學校|線上學習顧問​ LINE@:@innovator_school​ ​http://nav.cx/80ynftf
創新未來學校 行銷企劃,產品經理,品牌 國際認證培訓班
【104品牌日】獨家自製課⚡3/11-3/16全面8折 ⚡
【104品牌日】獨家自製課⚡3/11-3/16全面8折 ⚡
本週「104課程中心」有個驚喜限時優惠!! 致力於職涯發展、履歷面試、探索新職類,推出自製微課, 利用60-75分鐘的課程陪你探索職涯。 【品牌日獨家8折,優惠只到3/16】 如果你對以下10堂課程感興趣,不要錯過!前往連結放在留言處! 🟢零經驗轉職PM:探索PM職涯可能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e9050f70-6510-4c49-80cf-f6c1720cc2cc 🔴數據分析師轉職班:技能教學、AI 應用、面試提點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7426a40c-d056-484f-a7ac-2607d1a7798e 🟢AI職涯探索:利用AI分析報表探索你的職涯發展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cab56957-91f5-4ec8-8363-1d144a8f2c51 🔴AI履歷教學:寫出讓HR滿意的履歷表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c0c87176-679a-4b8f-9538-a6cccbf35aae 🟢AI高效面試備戰:面試題庫、面試演練,拿下夢幻工作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08ba4b08-6e3c-4624-8e12-8ae4f84d0165 🔴跟獵才談薪學:轉職、升遷薪水應該這樣談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2e3ddb28-56a5-40b8-a887-817374311f0f 🟢AI高效生產術:5大場景 x 指令攻略 x 工作效率up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65a8df9-df6e-49b4-8835-a190bd870ca6 🔴行銷速成班:從新手到高手的入門指南,陪你搞定所有基礎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a7392eeb-661b-4efa-a19c-418caf67b905 🟢資料工程師面試備戰:工程師軟硬實力分析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121dca81-e613-467f-8469-92ba0017fd27 🔴設計師接案學:報價單、合約、報稅一次到位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e8209fa0-d380-440d-9c42-b9bb53fd9837 【優惠只到3/16(日)先搶先贏】 【本週品牌日。名額售完不加開】
104學習 職涯學習課程專文推薦
【創業不是衝動】啟動人生事業前,你絕對要搞懂的6件事
【創業不是衝動】啟動人生事業前,你絕對要搞懂的6件事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想過: 「不想再替別人打工了,我想創業!」 「只要有一個好點子,就能創業成功!」 「我朋友靠電商月入百萬,我也想試試!」 如果你心中浮現過這些念頭,那麼這篇文章,你絕對要看完。 創業,確實是一條充滿自由與可能的道路,但也是一場現實與壓力交織的長期馬拉松。以下這6件事,是你在創業前必須了解與面對的關鍵課題,不是打退堂鼓,而是幫你少繞冤枉路。 一、熱情 ≠ 商業模式,夢想要靠現金流養活 很多人創業,是因為「我熱愛烘焙」、「我喜歡設計」,但熱情只是起點,不是商業模式。 你需要搞清楚: 誰會為你的產品買單? 他們會願意持續付費嗎? 你怎麼獲得新客,又怎麼留住老客? 如果這些問題回答不出來,那你很可能只是在經營一份昂貴的興趣,而非真正的事業。 二、創業初期,錢不是拿來賺的,是拿來撐的 創業的前6-12個月,大多是「燒錢期」。無論是租金、廣告費、人事、開發成本,你都會發現錢永遠不夠用。 請先問自己: 你有準備多少「撐得下去」的資金? 假如3個月內沒有收入,你會怎麼安排? 有沒有B計畫或緊急金? 真正的創業,不是靠一筆爆發,而是靠撐到活下來才有翻身的機會。 三、好產品不等於會賣,行銷是生死關鍵 許多創業者以為「只要我東西夠好,客人自然會來」,但這幾乎是創業界最大的迷思。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不會行銷,就等於沒人看見你。你的產品就算再好,也可能被更會說故事的競爭對手打敗。 所以你要問: 我的品牌有什麼獨特價值? 我要怎麼說服消費者試用? 我在哪裡能觸及目標客群? 會賣,才有錢養活好產品。 四、人脈 ≠ 客戶,親友的支持有限且不可預期 你可能會覺得「我有很多朋友,初期他們一定會支持」,但現實是,朋友不是你的穩定客戶群。 支持你的,不一定會持續買單;幫你分享的,不一定會帶來轉換。你要建立的是一個對價值有感、願意付錢的陌生市場。 所以別把希望寄託在朋友圈,把時間花在打造能自己成長的商業模式上。 五、你不是老闆,你是最累的員工 創業初期,你就是老闆、業務、客服、行銷、會計、搬運工的綜合體。沒人幫你背鍋、沒人幫你收尾,所有問題,最後都要你解決。 所以你必須有: 超強的時間管理能力 承擔壓力的心理韌性 主動學習解決問題的態度 創業不是逃避工作,而是接受更大的責任。 六、創業不只是做「你想做的」,而是解決「別人要的」 這是許多創業者最常忽略的一點——他們太沉浸在「我想賣什麼」,卻忽略了「市場真正需要什麼」。 真正成功的創業者,是為市場解決問題的人,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願意調整產品、轉型方向,只為了貼近目標客群的需求。 創業是持續傾聽、調整、實驗的過程,而不是堅持一個從頭到尾沒變的理想。 結語:創業前,你該問自己的3個問題 如果這個創業案三個月沒有收入,我撐得住嗎? 我了解市場的痛點與競爭者嗎? 我願意為這件事付出超過下班後的時間與努力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也許準備好踏出那一步。 但如果還猶豫,別急著創業,先從副業、小規模實驗、或加入新創團隊開始,都是累積經驗的好方法。 創業不是勇敢者的遊戲,而是願意面對現實的人,才能活下來的競技場。希望這篇文章,能幫你更清晰地看見前方的路。
林司牧Aaron 創業線上教室 | 創業者的智慧加油站
寫年度教育訓練計畫需要思考計劃書品質越好
寫年度教育訓練計畫需要思考計劃書品質越好
第一次寫計畫書被要求修改是正常的,就連多年寫年度訓練計畫的老手,都可能會因為有些資訊情報的不完整,或是計劃書中的邏輯如何讓長官更加清楚,或是標點符號、間距等被要求修改都是常態,但多寫幾次也可以練習讓思考更周延,計劃書品質越來越好。 1.草案溝通: 跟前輩與訓練主管說明預計計畫內容預計要包含項目,先確認好計劃書的項目,以免你完成的差不多了要整個結構的大改變。 2.參考過去方案內容: 過去若已經有年度訓練提案,可以參考過去提案架構,從模仿中最可以快速學習。 3.跨部主管溝通: 若跟跨部門主管關係不錯,可以了解主管們對於年度訓練的想法,有時候會有不錯的idea可納入年度訓練計畫喔。 4.時程規劃預留彈性: 每段時間建議都預留一些時間彈性,以利你資訊的蒐集前置作業,每個流程段的第一份資料可能都只是草案,要預留跟內部溝通、外部合作夥伴溝通、某些訓練資料的研究、會議室預約等等的時間緩衝保留。 <<要準備跟蒐集哪些資料呢?>> 需先準備的資料: 1.公司人才策略: ex:為了新事業單位的擴充,公司這兩年以潛力人才為主,哪些人需培養?培養發展甚麼? 2.人才發展趨勢: ex:電商社群行銷趨勢發展、帶領新工作世代的領導力、敏捷管理、OKR…等 3.人才盤點後的缺口: ex:盤點後發現,客服人員的流動率高與人力缺乏,除了招募之外,內調的培訓是否有需要。 4.訓練需求調查: ex:透過調查全員的或部分人員的訓練需求,來做為安排訓練的參考。 5.人員職能盤點資料: ex:盤點後發現 基層主管的部屬培育與問題分析解決能力缺乏。 6.相關人力資源單位數據分析資料: ex:現在很多人資朋友在學的POWER BI,也是因應大數據趨勢,人資結合數據分析可以為選用育留做預測,而在訓練規劃上可以參考應用的,例如:新人工作勝任率、360度主管在管理上的考核分數、人資可以取得的營運績效上的數據(人員的表現)、各單位創意提案比例、部門成熟人力的比例組合 等等,都可以作為規劃年度訓練的參考資料。 7.外部資訊情報: 很多人資朋友會找幾家管顧來介紹他們前TOP10的主題跟講師,作為來年規劃的參考資料之一。 <<資料來源這麼多要怎麼整理呢?>> 建議輸入在excel中進行整理,在蒐集資料前須先想好你打算怎麼分類分析,這樣有利於你規劃的蒐集方式讓你可以更有效率進行整理。 分類方式參考: 依人員職級-蠻多公司會使用這形式,兼顧每個職級的人都可以有教育訓練的資源福利,先依據職級人員做資料分類,再將共通選擇的課程主題作合併彙總,某些相同主題可能需要做不同職級的程度區隔,並看是否可聯合開課。 依職能主題-依據職能項目對應來做資料分類,同一個職能中可能包含了好幾個對應課程,而課程也可能對應到好幾個職能。 依人才策略-先進行大分類,例如哪些是跟公司某些策略關聯度高的資料,將跟公司策略有關的資料整理重點拉出來,再將其它資料做分類。 通常資料的整理會有多次來來回回,例如不同職級都提到需要強化簡報技巧,你需要來來回回的檢視,不足的資訊可能還要靠訪談跟溝通補強,第一次會花比較多時間,有了一次經驗,就知道先把資料分析想清楚,資料蒐集整理真的會輕鬆非常多。 <<年度計畫內容包含哪些項目?>> 這個順序是提供參考,你可以依據內部提案邏輯進行前後順序的修正,下方會提供比較難的項目範例以供大家撰寫時思考方向。  1.標題: 例如 2022xxx年度訓練計畫書 2.目的: 這部分可參考內部過往的年度提案去進行明術,大多是為了公司明年策略發展、職能補強、文化或轉型的再照推動、特別對象的發展(例如潛力人才或接班人)。 Ex:目的-協助公司明年在新事業體的拓展、重點單位人員的職能能力強化、關鍵人才發展及整體目標達成,故2022年度訓練規劃主軸為 行銷人員的培育、業務銷售技巧與關鍵人才發展三項專案計畫。 3.年度訓練計畫架構: 架構可以從職能落差切、可以從因應重點訓練專案切、可以從重點人才切、可以從整體公司策略到訓練策略切,所以架構呈現形式可以用圖、表格、流程圖來說明一個大架構,後續的簡報資料亦可依據這架構往下展開(簡報的起承轉合才會順暢),並提供幾個我過去範本給大家參考。 5.訓練計畫總表: 可以用excel來進行整理,第一欄通常會有這三種-以職能為主的、以職級人員為主的、以專案為主的,後面的欄位包含 訓練目的、時數、對象、主題/主題內容說明、對應職能、進行形式(elearning、實體、讀書會、報告、專案訓練等等)、預計月份、預計講師/簡歷、預算。 你看這麼多項目,是不是用excel整理較好? 這些項目不一定要都包含在提案中,我建議放必要項目,也就是主管在意哪些重要的項目,而年度提案通常要過財會,他們要看哪些資訊?有些較不重要的資訊但可能有長官也要看,建議可以用附件方式提供,才不會讓你的彙總表字型小
林正光 管理心理學
「台灣最強高中生」RAY是誰?5大事蹟懶人包整理
「台灣最強高中生」RAY是誰?5大事蹟懶人包整理
如果你最近在網路上聽過「台灣最強高中生」Ray 的名字,卻不知道他到底是誰,那麼這篇文章將帶你快速了解他的崛起過程。Ray,一位 2005 年出生的台灣年輕人,憑藉一次勇敢的攀談,從一名普通高中生轉變為國際知名的網紅。他的故事不僅激勵人心,更讓台灣在全球實況圈佔有一席之地。 Ray 的崛起:一次偶然的機會改變一生 Ray 原本只是淡江中學的一名普通高中生,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熱愛潮流文化,也喜歡觀看國外的實況內容。然而,2023 年 7 月的一次修學旅行,卻改變了他的一生。當時,他在日本街頭偶遇了 Twitch 百萬級實況主 Kai Cenat。一般人可能只是遠遠欣賞偶像,但 Ray 卻大膽上前攀談,展現出自信與幽默感,成功吸引了 Kai Cenat 的注意。這次互動不僅讓 Ray 與 Kai Cenat 成為朋友,也讓他首次進入全球直播觀眾的視野。 從這次相遇開始,Ray 的網路聲量開始迅速上升。他開始在 Twitch 和 YouTube 經營自己的頻道,並憑藉輕鬆幽默的風格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 Ray 的五大事蹟 🔥 1. 從普通學生到全球網紅:勇敢攀談改變命運 Ray 之所以能夠走紅,最關鍵的轉折點就是在日本街頭的那次勇敢對話。他不只是單純的「追星」,而是透過自信的表達,成功讓 Kai Cenat 產生興趣,進而開啟了自己的網紅之路。這件事成為他人生中的第一個重大成就,也讓許多台灣年輕人看到,只要敢於抓住機會,人生就有可能發生巨變。 2. Kai Cenat 送 1.6 億台幣豪宅,正式進軍美國直播圈 2024 年 11 月,Ray 因服兵役暫別直播圈,許多粉絲以為他將就此回歸平凡生活。然而,四個月後,他再度回到美國,迎接他的竟然是一棟價值 1.6 億台幣的豪宅!這座豪宅是由 Kai Cenat 贈送,作為 Ray 在美國的長期居所。這不僅代表 Kai 對 Ray 的高度認可,也意味著 Ray 在國際直播圈已經站穩腳步,未來將在更大的舞台上發展。 3. 「最潮高中生」引領時尚潮流 Ray 不僅是一名實況主,他的穿搭風格也備受關注。他愛穿 CROCS 拖鞋,而且特別喜歡黑黃配色,成為他的個人標誌。他在《GQ Sports》的影片中分享了自己生活中的 10 大必備物品,其中包括 台灣護照、維力炸醬麵、珍珠奶茶、牛肉麵,展現了對台灣文化的熱愛。此外,他還收藏了 巴黎世家(Balenciaga)毛毛拖鞋、Chrome Hearts 服飾,並喜愛 BAPE(A Bathing Ape)等潮流品牌,成功吸引許多年輕粉絲追隨他的穿搭風格。 4. 直播風格幽默,粉絲數量狂飆 Ray 的直播內容不像一般遊戲實況主專注於某一款遊戲,而是更偏向 生活類 Vlog、潮流分享、觀眾互動。他的 幽默風格、自然不做作的個性 讓粉絲倍感親切,也讓他的直播內容更具吸引力。他不斷嘗試新內容,甚至在國外參與各種活動,讓他的頻道充滿話題性。 5. 讓台灣被世界看見,成功打進國際實況圈 Ray 不僅是「台灣最強高中生」,更是一位將台灣文化帶向世界的年輕代表。他在許多場合大方分享自己來自台灣,甚至在《GQ Sports》的影片中推薦台灣的美食與文化。他的成功不僅讓個人事業發光發熱,也讓更多國際觀眾關注到台灣的年輕世代。 Ray 為什麼能成功? Ray 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來自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 勇敢主動,敢於抓住機會:如果當初沒有主動與 Kai Cenat 交流,他可能依然是普通學生。 ✅ 直播風格輕鬆有趣,善於與觀眾互動:他的幽默感與親和力讓粉絲迅速增長。 ✅ 獨特的時尚品味,成為潮流指標:從 CROCS 拖鞋到高端潮流品牌,他的穿搭風格引領話題。 ✅ 語言能力佳,能夠無縫接軌國際舞台:流暢的中英雙語能力,讓他在國際社群中能夠自如交流。 ✅ 推廣台灣文化,讓世界更了解台灣:無論是食物、護照,還是日常習慣,他始終展現對台灣的熱愛。 Ray 的崛起是一個經典的 「勇敢追夢,世界就會改變」 的故事。他從一個普通的台灣高中生,一躍成為國際知名的實況主,並獲得頂級網紅的支持。他的成功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代表了台灣年輕人的無限可能。
104學習 職涯學習課程專文推薦
勞工退休或離職後未滿三個月回任,其前後工作年資應否合併計算?
勞工退休或離職後未滿三個月回任,其前後工作年資應否合併計算?
勞動基準法第10條規定:「定期契約屆滿後或不定期契約因故停止履行後,未滿三個月而訂定新約或繼續履行原約時,勞工前後工作年資,應合併計算」。 上開條文所稱不定期契約因故停止履行,何謂「因故」? 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民國79年12月3日(79)臺勞資二字第27641號函釋意旨:一、查勞動基準法第10條規定有關「不定期契約因故停止履行後」所稱之「因故」,係指中止契約之事由,該等事由可因法律規定或本契約自由之合意而成立。二者之共同點為無可歸責當事人一方之事由存在。二、辭職係單獨行為,與前項要件不合;解僱係存在一方歸責事由所致,亦與要件不相牟合,應予區分。 換言之,勞工自請離職或雇主依照勞動基準法第11條或第12條第1項各款法定終止事由對勞工所為之解僱行為,均非屬勞動基準法第10條所稱之「因故」事由。 此外,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01年11月27日勞動3字第1010034392號函釋意旨:勞動基準法第57條、第84條之2及同法施行細則第5條第1項規定,勞工工作年資以服務同一事業單位為限,並自受僱當日起算。倘勞工離職後重新受僱,係屬新勞動契約之成立,年資重新起算。 上開函釋見解亦認為勞工自請離職後未滿三個月又重新被原雇主僱用,是成立一新的勞動契約關係,工作年資應重新起算,而非勞工前後工作年資應合併計算。 國內司法實務有持與上開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見解相同者,以臺灣高等法院107年度勞上字第58號民事判決為例: 勞基法第10條規定「不定期契約因故停止履行」所稱之「因故」,解釋上應係指雇主利用換約,中斷勞工工作年資,而損害勞工權益之情形,並不包含勞工單方自請離職終止勞動契約後,再與雇主重新另訂新約之情形在內,始符該條文之立法理由及目的。被上訴人於93年7月30日自請離職後,於93年8月23日重新回到上訴人公司工作,自係與上訴人重新另訂新勞動契約,其工作年資自應從93年8月23日重新計算。是被上訴人主張勞基法第10條規定,伊前後年資應合併計算,尚難憑採。 也有持不同見解者,以最高法院86年度台上字第957號民事判決為例: 按勞基法第10條規定定期契約屆滿後或不定期契約因故停止履行後,未滿三個月而訂定新約或繼續履行原約時,勞工前後工作年資,應合併計算。其立法本旨在於保護勞工權益,避免雇主利用換約等方法,中斷勞工年資之權益,故對上開條文應採擴張解釋,除退休外,縱因資遣或其他事由離職,於未滿三個月內復職,而訂立新約或繼續履行原約時,勞工前後工作年資均應合併計算。 如今,國內各產業因高齡化及少子化因素,缺工嚴重,雇主若想善用甫退休或自請離職勞工,於其未滿三個月內,再重新僱用時,需否依照勞動基準法第10條規定,將該勞工於同一雇主的前後工作年資合併計算?筆者看法是,若該勞工申請退休或自請離職確實是基於個人自由意志所為的決定,雇主並無刻意中斷該勞工工作年資的不良動機與目的,不妨參照上開改制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的二則函釋見解辦理,也就是認定該勞工申請退休或自請離職後,未滿三個月再重新僱用,是成立另一新的勞動契約,其工作年資應重新起算,以增加雇主再僱用的意願;又或是雇主在人力僱用政策上,先等待超過三個月後再重新僱用甫申請退休或自請離職的勞工,以免法律適用上產生爭議。
蘇宏文 人資法令學習成長班
【免費直播最後名額】還在猶豫該不該轉職前端工程師,4個月她從美術老師到前端工程師的成功關鍵
【免費直播最後名額】還在猶豫該不該轉職前端工程師,4個月她從美術老師到前端工程師的成功關鍵
#免費直播報名倒數 你還停留在跨領域轉職=砍掉重練? 其實「#跨領域經歷」正是當今企業所需!🔥 藝術背景、零程式基礎,完成4個月培訓成為鴻海前端工程師,聽聽她怎麼辦到的👉 https://lihi.cc/meapa ​ ▍ 直播講座資訊 🔹 時間:7/7 (一) 20:00~21:00 🔹 費用:免費報名 🔹 形式:線上直播(將於活動前2~3天email提供直播連結) 🔸報名連結: #活動加碼:成功轉職前輩線上QA解答 ​ ​ 如果你也卡在「要不要轉?」的十字路口,這一集,也許就是你的方向指引! ​ ▍ 這 1 小時與你分享: ✅ 如何自我評估該不該轉職 ✅ 轉職前的心態調適 ✅ 學習過程到專題作品準備 ✅ 團隊 side project 的重要性 ✅ 如何發揮跨領域優勢 ✅ 進入職場的實況與自我提升之路 ✅ 轉職前輩線上 QA 提問 ​ 立即前往報名👉 https://lihi.cc/meapa 想了解其他 IT 轉職職務選擇?明天晚上免費直播報名入口👉 https://lihi.cc/qTYgy 想獲得更多免費求職轉職資源👉 https://lihi.cc/2Fm56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
想在AI與創新時代脫穎而出,成為企業搶手的高薪產品經理嗎? 6/29(日) NPDP產品經理國際認證班 早鳥優惠中~
想在AI與創新時代脫穎而出,成為企業搶手的高薪產品經理嗎? 6/29(日) NPDP產品經理國際認證班 早鳥優惠中~
在這個數位轉型與生成式AI快速崛起的時代,產品經理不僅要有創意,還需掌握專業的開發管理能力和全球通用的產品開發知識架構。**NPDP(New Product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國際認證**,由美國產品開發管理協會(PDMA)頒發,是全球最具權威的產品經理專業認證,全球500強企業超過70%採用! 🚀 課程特色: ✅ 全球認可,高薪職涯保證: 根據Robert Walters國際調查,歐美年薪可達280萬 - 470萬新台幣,亞洲市場130萬 - 380萬新台幣,台灣產品經理年薪100萬 - 200萬新台幣,高階職位可達250萬以上。 ✅ 企業高度需求,晉升關鍵優勢: 產品經理是全球最夯的高薪職缺之一,擁有NPDP認證,讓你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 系統化學習,實戰導向訓練: 從產品創新到市場研究,搭配案例解析與試題演練,助你掌握職場應用,輕鬆考取認證! 📚 課程大綱(40小時完整訓練): * 產品創新核心概念(2H) * 創新管理與策略(12H) * 產品組合管理與開發流程(10H) * 設計開發工具與市場研究方法(8H) * 團隊管理與創新文化(4H) * 案例分析與總結(4H) 🤵 適合對象: * 產品經理 / 產品負責人 * 品牌經理 / 投資組合經理 * 專案經理 / 商業分析師 * 高階主管 / 創新負責人 * 產品設計師 / 產品開發專家 * 任何對產品創新有興趣的人! 📅 6/29(日)開課|早鳥優惠熱烈報名中🔥 📞 掌握AI與創新產品開發的黃金機會,讓你的職涯更上一層樓! 立即報名,開啟你的高薪職涯之路! 👉 報名連結:https://www.bplan.com.tw/npdpinternational ----------------------------------------------------------------------------------------------------- 📩 有問題想問?來找我們聊聊👇 LINE@|@innovator_school http://nav.cx/80ynftf
創新未來學校 行銷企劃,產品經理,品牌 國際認證培訓班
貿協ITI線上《商務開發英語百寶箱》加速開發,搶占商機!7/6前特惠報名中~
貿協ITI線上《商務開發英語百寶箱》加速開發,搶占商機!7/6前特惠報名中~
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市場,還只依賴少數合作對象嗎?ITI推出全新課程限時優惠中! 以業務開發流程為設計,專業外籍教師帶您實戰演練,馬上應用於工作! ✅展場互動、✅電話邀約、✅線上簡報、✅會議提案、✅書信跟進 🔥五大主題,一次搞定! 立即報名,學完即用! 📅 時間:7/19、7/26、8/2(週六白天,線上課程) 💰 費用:單堂900元,5堂特惠3900元(省600元)含實用講義 👉 報名:7/6前額滿為止 https://events.taiwantrade.com/2025AIE14S09 歡迎企業包班、團報、或簽訂特約享優惠。 洽詢窗口: 外貿協會ITI 吳專員 (07)525-0260#35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高雄) 貿協ITI 線上商務英語大師
NPDP產品經理國際認證培訓班 公開2023最新班次
NPDP產品經理國際認證培訓班 公開2023最新班次
📌(實體班/線上班)最新開課程資訊: https://pse.is/npdp1209 「NPDP產品經理國際認證 」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新產品開發管理」專業證照,全球500強企業中有超過70%企業採用此標準。 想要明年轉職加薪,想考張證照,想為履歷表加分, 卻又害怕繳了上萬學費和考證費後,考不過? 我是否能在一年內考取證照呢? 你的擔憂和猶豫,我們都能理解。 👉【NPDP產品經理國際認證培訓班】PM大叔 夏松明老師 專業教學 ✔️專業顧問講師多年輔考經驗及指導過上百位學員。 ✔️ 建立課程群組 和共同學習的學員,分享學習障礙,跳過考題疑惑的誤區,順利考取證照。 只要熟記考試提醒和用對的方式讀書,現在努力的汗水,也能會為你高薪職涯鋪路。 想了解更多,請洽課程網頁 創新未來學校 推薦課程: 🎯PMP®專案管理師國際認證培訓班 ​線上班 3/11(六)起 #實體班 5/6(六)起開課 -------------------------------------------------------​ 更多業界優質課程,歡迎洽詢:​ 創新未來學校|線上學習顧問​ LINE@:@innovator_school​ ​​http://nav.cx/80ynftf
創新未來學校 行銷企劃,產品經理,品牌 國際認證培訓班
新版GA4v.s舊版GA差異,功能比較懶人包_2021最新
新版GA4v.s舊版GA差異,功能比較懶人包_2021最新
近期 Google 推出新版 GA【 App+Web Property 】,這項服務整合了 App及Web上的資料,可同時分析使用者在跨裝置上的行為。 一、一表看懂文章精華 近期 Google 推出了新版的 GA【App + Web Property】,這項服務整合了 Google Analytic for Firebase 上 App 的資料以及 Google Analytic 上 Web 的資料,讓我們可以同時分析使用者在跨裝置上的行為,不會再因為兩套工具而導致資料無法銜接的狀況發生,不過新版在蒐集數據上的設定跟經典版其實有許多不同之處,讓我們帶大家完整了解差在哪裡。 二、比較舊版 GA 1. 應用場景 【舊版標準 GA】 以網站的 Tag 為主,App 則是使用 Firebase 比較多。 【新版 GA4】 整合 Google Analytics(GA)Web 端的資料 + Google Analytics for Firebase(GA4F)APP 端的資料。可以將兩者數據可以結合在一起並進行分析,也可以單獨蒐集網站的資料。 2. 數據模型 【舊版標準 GA】 專注在工作階段,計算單位有使用者、工作階段、瀏覽量等指標。 【新版 GA4】 專注使用者、行為(事件)為主。 3. 測量、互動追蹤單位 【舊版標準 GA】 測量單位:網頁瀏覽(Pageview) 互動追蹤單位:跳出率、網站停留時間、每頁工作階段數 【新版 GA4】 測量單位:網頁瀏覽(Pageview)+畫面瀏覽(Screen Name) 可以選擇增強型配置:文件下載、網頁滾動深度、出站點擊、崁入式 Youtube 互動資料 互動追蹤單位:互動數、互動率、互動時長(互動定義:進來網站/APP 超過 10 秒鐘) 詳見原文> https://hahow.in/cafeteria/articles/61b2d710c02c61000794df06
Hahow 小蛙編輯 Hahow 好學校
Axure、Azure 傻傻分不清?! 一分鐘分辨兩者
Axure、Azure 傻傻分不清?! 一分鐘分辨兩者
在PM職涯中,時常會聽到Axure和Azure,由於兩者的名稱非常相似,許多新鮮人會搞混,但其實 Axure 和 Azure 是兩個在功能和用途上完全不同的軟體工具唷!以下為說明: 【Axure】 Axure RP 是一種用於原型設計和線框圖製作的軟體工具,主要用於用戶體驗設計(UX Design)和用戶界面設計(UI Design)。Axure 的主要特點包括: 1. 原型設計:幫助設計師快速製作互動和動態原型,模擬應用程式或網站的用戶體驗。 2. 線框圖製作:可以繪製高保真度和低保真度的線框圖,幫助設計師規劃界面佈局。 3. 互動功能:提供多種互動元素和條件邏輯,讓設計師能夠創建複雜的互動效果。 4. 協作工具:支持多人協作,設計師和開發人員可以共同查看和編輯原型。 ▎作為專案經理,特別是負責軟體開發專案的 PM,使用 Axure 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需求收集和定義:通過 Axure 製作的線框圖和原型,PM 可以更直觀地向客戶和開發團隊展示需求和設計思路,確保各方對產品功能有共同的理解。 2. 設計審查和迭代:在設計過程中,PM 可以使用 Axure 檢查和審核設計,給出反饋,並協助設計師進行多次迭代。 3. 溝通和協作:Axure 的原型和線框圖可以作為團隊溝通的工具,幫助各方理解和討論設計和功能,減少誤解和溝通成本。 【Azure】 Microsoft Azure 是微軟提供的雲端計算服務平台。它提供了大量的雲端服務,包括但不限於: 1. 虛擬機器:提供可擴展的計算資源,運行各類應用程式。 2. 資料儲存:提供多種數據儲存選項,如SQL資料庫、Blob儲存等。 3.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提供AI和ML工具和服務,幫助企業開發智能應用。 4. DevOps工具:支持持續集成和持續部署(CI/CD)流程,幫助開發和運維團隊高效合作。 5. 安全性和合規性:提供多層次的安全防護和合規性管理工具。 ▎作為專案經理,特別是負責軟體開發專案的 PM,使用 Axure 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 專案部署和運維管理:如果專案涉及雲端服務,PM 需要了解 Azure 上的資源配置和管理,確保專案能夠順利部署和運行。 2. 成本控制:PM 需要監控和管理 Azure 的使用成本,確保雲端資源的合理使用,不超出預算。 3. 開發和測試管理:通過 Azure 提供的 DevOps 工具,PM 可以協助開發團隊進行持續集成和部署(CI/CD),提高開發和測試效率。 4. 安全和合規管理:確保專案在 Azure 上的數據和應用符合相關的安全和合規要求。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