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數學老師

數學老師
更多
月薪中位數
資料搜集中...
年資 3-5 年
資料搜集中...
年資 10 年以上
數學老師 都在看
為什麼一直遇到類似的爛人鳥事?
為什麼一直遇到類似的爛人鳥事?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GCdUDPtd2sY 你喔老天爺、宇宙源頭、高我、造物主、上帝、阿拉、神佛菩薩 你看你相信哪一個? 你知道祂為了渡你 找了你的愛人、你的家人、你的子女 演員換了一批又一批,用你最在乎的事 一遍又一遍的磨練你,直到你不再執著為止 還沒發現嗎? 你沒有完成的課題,就會一直反覆出現 你沒有學會的事、你不願意面對的狀況,就會一直不斷的重複發生 直到哪一天你覺察到了,打斷慣性,給出新的答案為止 人類在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在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 你還要在原地踏步多久呢?
尼歐教練 短影音行銷、自媒體變現、個人IP創業交流
勞部修訂「勞工請假規則」保障病假權,明年1/1上路重點一次看、違者最高罰百萬!
勞部修訂「勞工請假規則」保障病假權,明年1/1上路重點一次看、違者最高罰百萬!
日前因發生空服員抱病值勤後不幸離世,勞動部經與企業訪談及勞檢後,決定修訂「勞工請假規則」保障勞工病假權,並將同時修訂「為照顧家庭而請事假」可採小時請假、不可因請假影響全勤獎金等3大修法重點,並明定於民國115年(2026年)1月1日起實施,雇主違反比例原則、最重可罰100萬。 文/《104職場力》小編 本文導覽 勞動部修訂「勞工請假規則」明年1/1上路,違者最高罰百萬!「勞工請假規則」新規則3大重點一次看!重點一:勞工請病假未超過10日,雇主不得有不利處分重點二:「為照顧家庭而請事假」可採小時請假重點三:全勤獎金不可因請假而受影響 勞動部修訂「勞工請假規則」明年1/1上路,違者最高罰百萬! 針對日前有航空公司的空服員因「抱病出勤」而不幸驟逝的事件,由於各界對於該員「為何需要抱病服勤」'「事件處置是否遵照標準作業流程」有所疑慮,勞動部為釐清整起事件經過,以檢討現有法制是否有可再精進之處,後續啟動勞動檢查與相關訪談,並在結案後發布新聞稿說明。 除了針對本次事件作出調查結論,並在新聞稿中同步公布將「修訂《勞工請假規則》」,預計修訂草案除了本次最受矚目的「保障病假權」之外,也將同時修訂「為照顧家庭而請事假」可採小時請假、不可因請假影響全勤獎金等3大修法重點,明定115年(2026年)1月1日起實施。 其中有關「病假權」的部分,如勞工確有遭不利處分的事實,最重可罰100萬! 延伸閱讀:什麼是「全勤獎金」?病假扣全勤合理嗎?一文看懂「全勤獎金」規定與常見爭議 「勞工請假規則」新規則3大重點一次看! 勞動部針對本次事件,聆聽各界對於病假權保障制度之建議,參考各界提供之建言,納入勞動部研修的「勞工請假規則」及相關函令。 根據紀錄,勞動部最近一次修正及發布《勞工請假規則》是在民國112年,為了兼顧維護勞工合理健康與雇主合理管理權,因此再度修訂請假規則,本次修正條文為第7條、第9條,並增訂9-1條。以最受矚目的「病假權」為例,規劃由四大面向著手保障勞工請病假的權益。 重點一:勞工請病假未超過10日,雇主不得有不利處分 為了維護勞工病假權、兼顧雇主管理權,勞動部將新增《勞工請假規則》的第9-1條「勞工一年內請普通傷病假日數未超過10日者,雇主不得因勞工請普通傷病假而為不利之處分」等相關文。 勞動部特別解釋,此條文乃為保障勞工病假權,要求雇主不應利用制度讓勞工「不敢請病假」、「看得到請不到」,若勞工表示自己有遭不利處分的事實,也應該由雇主自負舉證責任,且雇主的人事考核,不得僅以請普通傷病假日數作為考量。 勞動部長洪申翰也在受訪時表示:全勤獎金屬工資一部分,不應全有或全無,勞工請病假時應按比例扣除(如依病假天數按比例扣除,請1天就扣除1/30),雇主不應該違反比例原則,或對未足月請病假有全數不予發給情形,避免造成勞工不敢請病假。 若雇主給予不利對待,違反比例原則,最重可罰100萬(因涉及《勞動基準法》第43條的規定,主管機關可以依《勞動基準法》第79條規定予以裁罰2萬到100萬)。預計將在完成法制程序後,正式於明年(2026年)1/1實施。 ▲ 圖片來源:勞動部 勞動部也同步提醒雇主,無論勞工請幾天的病假,不能恣意的濫用考核權跟管理權。雇主進行人事考核時,應以勞工的工作能力、工作表現、工作態度、實際績效做綜合考量,不得僅以請普通傷病假作為唯一考核的基準。未來實務上若有爭議,勞工可以透過調解或訴訟去尋求保障自己的權益。 重點二:「為照顧家庭而請事假」可採小時請假 《勞工請假規則》第7條原條文為「勞工因有事故必須親自處理,得請事假,一年內合計不得超過十四日。事假期間不給工資」,預計將增加條文「勞工為親自照顧家庭成員,除本法或其他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得依前項規定請事假,並得擇定以小時為請假單位」。 換句話說,未來如「為照顧家庭而請事假」,可採小時請假,即「事假、家庭照顧假最低單位能以1小時為單位請假」。 勞動部解釋,考量高齡化及少子化的趨勢,勞工對家庭成員的臨時照顧需求日增,配合整體方案規劃朝向彈性化的育嬰留職停薪及家庭照顧,若其他的請假管道如家庭照顧假已用罄,得向雇主請事假,而且可以選擇「以小時為單位」來請假。至於提出請假申請的勞工,是否真的「親自照顧家庭成員」,並未另加定義,而應依個案事實認定。 延伸閱讀:「家庭照顧假」可請幾天?需要提供證明嗎?是否會扣薪扣全勤?懶人包一次看! 重點三:全勤獎金不可因請假而受影響 《勞工請假規則》第9條「勞工有下列情形,雇主不得視為缺勤而影響其全勤獎金」,未來將增列「勞工因親自照顧家庭成員,而請事假」。勞動部表示,此部分為配合第7條條文,勞工因家庭成員必須親自照顧而請事假,雇主不得影響其全勤獎金。 全勤獎金應訂於工作規則、團體協約或勞動契約,讓勞工明確知悉。雇主扣除全勤獎金應合理且符合比例原則,如有因請病假扣除全勤獎金,不得對未足月請病假有全數不予發給情形,避免造成勞工因恐懼不利益而不敢請病假。 這部分就如同勞動部長於前述段落提及的:全勤獎金屬工資一部分,不應全有或全無,勞工請病假時應按比例扣除(如依病假天數按比例扣除,請1天就扣除1/30)。 此外,外界也好奇是否有雇主因此乾脆取消「全勤獎」?勞動部表示雇主如要調整須注意以下事項:不可片面調整薪資結構,必須與勞工進行勞資協商,且若目前勞工的薪資含全勤獎金為6萬元,雇主即使取消「全勤獎」項目,給予員工的薪資也不可少於6萬元,提醒雇主務必注意。 勞動部最後強調,在強化保障病假權規範上路後,期待企業可以在面對勞工身體不舒服需要休養或治療時,能夠支持讓勞工敢請病假,若全勤獎金、考績或其他相關利益會因請病假而損失,造成勞工不敢請病假,病情延誤治療導致拖延痊癒時間、傳染職場同事或客戶、影響工作判斷或造成失誤等,亦會造成企業損失或影響企業形象。勞動部在修法後會加強宣導,提供企業法遵,讓職場存在友善請假制度,保障勞工健康權。
【104職場力】
2026 Google 廣告課程推薦:Google Ads 投放完整教學
2026 Google 廣告課程推薦:Google Ads 投放完整教學
2026 年,Google Ads 依然是數位行銷最強大的廣告工具之一。無論你是企業主、行銷人還是廣告操作者,只要希望獲得高意圖流量、提升轉換、擴大品牌曝光,Google 廣告都是不容忽視的一環。但與以往不同的是,AI、PMax、GA4 和素材自動化等新技術陸續上線,使投放規則徹底翻轉。如果你仍使用 2022、2023 年的投放方式,2026 年很可能會發現成效每況愈下。 因此,一門真正能帶來成果的 Google 廣告課程,不只要教你「怎麼操作」,更要教你「如何理解背後的邏輯」。了解 AI 如何決定曝光、如何提供廣告訊號、怎麼讓預算花在具轉換率的受眾身上,才是 2026 年最重要的能力。 為什麼 2026 年一定要學 Google Ads? 第一,AI 廣告全面普及 Google Ads 早已進入由 AI 主導的時代。智慧出價、受眾訊號、素材組合、轉換模型,全都仰賴系統判斷。這讓「會設定廣告」變得容易,但要「投得好」反而更困難。你需要知道如何提供給 AI「對的訊號」,才能讓廣告跑出最佳成效。 第二,PMax 成為主流廣告模式 Performance Max 掃過所有 Google 廣告版位,是許多企業提升業績的關鍵工具。但 PMax 不具透明度,不懂得設定素材與受眾訊號,很容易燒錢卻無成果。因此課程必須教你如何操控 PMax 的策略,而不是被 AI 操控。 第三,GA4 是廣告優化的核心 GA4 與舊版分析有巨大差距,事件追蹤、探索報表、跨平台分析都成為日常。學會 Google Ads 卻不懂 GA4,就等於有引擎卻沒有儀表板。 第四,競爭變強,錯誤變貴 越來越多企業投入 Google 廣告,競爭強度飆升。2026 年最常見的狀況不是「沒曝光」,而是「曝光了但不轉換」。理解策略、掌握數據,才能避免預算虛耗。 如何挑選真正有用的 Google 廣告課程? 要挑選課程,請注意以下五大標準: 一、講師是否有實戰經驗 操作 Google Ads 必須長期面對真實市場,因此講師是否操盤過多個產業、是否能提出可驗證的成果是最關鍵的評估點。 二、課程內容是否包含 2026 最新變動 課程至少需要涵蓋: PMax(Performance Max) 智慧出價邏輯 GA4 串接與事件追蹤 AI 素材生成策略 廣告受眾訊號設計 若課程內容還停留在舊版介面,該課程已過時。 三、是否可實際操作 Google Ads 是「做中學」的技能,沒有操作帳戶與案例拆解,只是紙上談兵。 四、是否提供課後協助 包含 Q&A 支援、案例分析、廣告帳戶健檢,能讓學員在實戰中不會迷失。 五、課程內容是否符合你的目標 若你想提升轉換率,就必須選擇強調策略與優化的課程; 若你是完全新手,就需從帳戶架構與關鍵字開始學。 2026 Google 廣告課程常見類型比較 一、適合新手的基礎操作課 透過逐步教學讓你了解介面、帳戶架構與基本設定。缺點是進階策略較少。 二、企業應用的策略型課程 著重 PMax、GA4 與數據應用,強調如何提升 ROI。適合企業主管與行銷人。 三、專注 GA4 與分析的課程 協助你深入理解數據,適合需要優化廣告效率的操作者。 四、全方位顧問型企業內訓 由顧問團隊針對特定產業客製化教學,並協助廣告落地。 Google Ads 實戰學習路線:你該從哪裡開始? 第一階段:掌握帳戶架構 了解廣告活動、廣告群組、關鍵字與素材之間的層級關係。 第二階段:學會關鍵字與受眾分析 使用關鍵字規劃工具、競爭分析工具,找出高意圖字詞。 同時建立受眾自訂區隔,包括網站訪客、行為興趣、購買意圖。 第三階段:素材設計與 AI 協作 2026 廣告素材不只要美觀,更要結合 AI: AI 文案 AI 圖片 AI 多格式素材 課程會教你如何利用 AI 生成素材,並確保符合品牌語氣。 第四階段:智慧出價策略 理解 tCPA、tROAS、最大化轉換等出價方式的運作方式。 學會設定合理的數據學習期與預算配置,是提升成效的核心。 第五階段:GA4 深度分析 運用 GA4 的探索報表分析: 哪個受眾最容易轉換? 哪支廣告素材最有效? 哪些地區或時段應增加預算? 第六階段:PMax 全通路投放技巧 如何提供「正確訊號」? 如何排除不必要的流量來源? 如何改善素材組合? 這些都是課程中必須學習的核心內容。 Google Ads 成功案例 某家健康食品品牌使用 PMax 前,CPA 一直無法下降。 導入課程所學後,他們: 縮減無效關鍵字 重新建立受眾訊號 更新廣告素材 強化 GA4 事件追蹤 結果 CPA 降低 38%,購買數提升 52%。 這證明「技術 + 策略」才是 2026 年 Google Ads 成長關鍵。 2026 Google Ads 常見錯誤與避免方式 一、過度依賴 AI AI 很強,但你不給訊號,它什麼都做不好。 二、忽略到達頁面 沒有好的頁面,再強的廣告也不會轉換。 三、沒有使用負面關鍵字 會造成大量浪費性的無效點擊。 四、每天去動廣告設定 Google Ads 依賴學習期,頻繁更動會使學習重新開始。 結論:學會 Google Ads,就是學會掌控企業成長 Google Ads 是 2026 年最具投報率的技能之一。 會投廣告的人永遠不缺工作,會操作 Google Ads 的企業更能掌控業績成長。 一門好的 Google 廣告課程,可以讓你少走 3 年冤枉路。 常見問題 FAQ 問題一:學 Google Ads 一定要先學 GA4 嗎? 回答:不一定,但 GA4 能幫你看懂成效,建議同步學最有效。 問題二:PMax 能完全取代搜尋廣告嗎? 回答:不能。搜尋鎖定意圖,PMax 負責擴大觸及,兩者互補。 問題三:新手適合立刻投放廣告嗎? 回答:建議學完基礎設定與 GA4 再投放,可節省大量預算。 問題四:Google 官方免費課程夠嗎? 回答:能建立基礎,但無法學到實戰策略。 問題五:多久能看到廣告成果? 回答:通常 2 到 4 週後開始穩定。 問題六:小型企業適合 PMax 嗎? 回答:適合,但需有足夠素材與受眾訊號。 問題七:廣告預算越大越有效嗎? 回答:不是。關鍵在於策略,而非單純增加預算。 您的企業最佳成長夥伴:戰國策戰勝學院 戰國策戰勝學院擅長將行銷策略、AI 工具與 Google 廣告結合,打造企業專屬的成長系統。 核心顧問林尚能擁有超過 25 年企業輔導與行銷經驗,能協助企業快速建立完整的廣告投放能力。 戰勝學院提供: Google Ads 培訓 AI 行銷導入 企業內訓與人才培育 品牌策略與整合行銷 數位轉型規劃 免費諮詢專線:0800-003-191 官方網站:mo.com.tw 填寫表單後,我們將於 24 小時內回覆。 立即預約,即可獲得《100 個老闆最頭痛的問題》電子書,協助企業掌握最佳成長策略。 Google 廣告是能立刻改變企業業績的最佳工具,讓我們協助你掌握它。
林尚能 台灣服務比較網
2026 行銷課程推薦:企業行銷人才培育完整指南
2026 行銷課程推薦:企業行銷人才培育完整指南
在 2026 年的行銷競爭中,變化已遠超過過去十年的總和。AI、數據分析、短影音、全通路行銷與跨平台內容策略全面改寫市場遊戲規則,企業若仍依賴傳統行銷方式,將迅速被競爭對手超越。如今,行銷已成為企業成長的核心推動力,而行銷課程則是提升團隊戰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企業若想在競爭激烈、速度致勝的市場中保持優勢,就必須確保行銷團隊具備即時更新的技能。行銷課程不再是年度訓練,而是企業成長策略的一部分。正因如此,能否挑選到真正有實戰價值的課程,決定了企業能否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行銷成果。 為何行銷課程是企業 2026 年的必備投資? 行銷環境瞬息萬變,平台演算法、消費者行為與行銷工具幾乎每月都在進化。過去有效的方法,如單純靠文字內容或基本投放廣告,在現今已無法產生同等成效。企業需要具備「快速更新能力」,才能保持競爭力。 企業投入行銷課程有三大核心價值: 第一,提高行銷投資報酬率 透過專業課程掌握最新行銷工具、數據分析方式與策略規劃,可以有效降低試錯成本。 第二,強化團隊凝聚力與能力標準化 課程能讓員工使用一致的方法與策略語言,提升跨部門協作效率。 第三,打造吸引人才的企業文化 願意投資員工能力的企業,更能留住優秀人才,使組織更具韌性。 如何挑選最合適的行銷課程? 挑選行銷課程前,企業需先分析團隊的現況與缺口,包括: 是否需要提升品牌曝光? 是否需要強化廣告投放? 是否需要掌握 SEO 或內容行銷? 是否需要在 AI 浪潮中重新打造行銷流程? 下一步則是確認課程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一、講師具有實戰資歷 即使理論再完整,沒有市場實務經驗的課程很難產出成果。 二、課程能立即落地應用 包含案例練習、工具操作與可複製的 SOP。 三、內容涵蓋最新趨勢 特別是 AI 行銷、GA4、短影音、跨平台整合等主題。 四、課後支持與可追蹤 包含 Q&A、講義、指導或顧問式協助,才能確保知識真正內化。 2026 年企業必備的三大行銷核心能力 在數位整合時代,企業行銷人才至少要具備三大能力,才能有效提升業績與品牌影響力。 第一,數據分析與行銷科學化能力 行銷不再只是創意,而是數據驅動的決策過程。 必備能力包括: GA4 使用 關鍵字分析 TA 行為洞察 內容成效追蹤 A/B 測試與漏斗分析 第二,跨平台內容與社群整合能力 社群不是貼文,而是品牌的互動中心。行銷人必須懂得: 短影音製作 社群內容策略 品牌語氣設計 跨平台內容再製 社群數據判讀 第三,AI 行銷應用能力 會使用 AI 的行銷人,已經和不會用的人拉開巨大差距。 AI 行銷應用包括: AI 文案與內容生成 AI 廣告優化 AI 客戶旅程分析 AI 行銷自動化 企業專屬知識庫與提示語工程 市面上熱門行銷課程類型大解析 2026 年常見行銷課程分為四大類,每類適合不同的企業需求: 第一類:線上平台課程(如 Hahow、YOTTA、Coursera) 適合:自學、入門、補充技能 優點:彈性高、價格親民 缺點:需要自律,落地效果因人而異 第二類:專家實戰課程 適合:希望短期見效的企業團隊 優點:案例豐富、實戰導向、可直接應用 缺點:多為中價以上課程 第三類:顧問型企業內訓 適合:需要系統性改革、強化團隊能力的公司 優點:量身打造內容、團隊同步成長、能直接應用於企業情境 缺點:成本較高,但投報率通常較強 第四類:國際科技平台提供的免費課程 例如 Google、Meta、HubSpot 適合:建立基礎能力,快速提升團隊素養 優點:免費或低成本、內容權威 缺點:需自行整合成適合公司的策略 如何規劃企業內部的行銷人才培育藍圖? 有效的人才培育不是單點課程,而是持續性的訓練系統。企業可依據職位建立學習地圖: 新人:基礎數位行銷、平台操作、SEO 中階:內容策略、廣告投放、品牌定位 主管:行銷領導力、策略規劃、預算管理 跨部門:AI 工具、數據分析、行銷流程整合 同時,企業可採混合式方式強化學習成果,包括: 外部課程 內部工作坊 讀書會 跨部門專案 導師制度 如此才能讓知識真正轉化為企業的能力。 成功案例分享 一家 B2B 傳統企業因市占下降,導入一年期的行銷培訓計畫,包含 SEO、GA4、內容策略與 LinkedIn 海外行銷。六個月後,網站流量成長 68%,詢問單增加 45%,並成功拓展兩個海外市場。證明「行銷能力提升」能直接影響企業業績。 結論:2026 年的企業競爭,取決於行銷人才的速度與能力 在 2026 年,最強的競爭不是資金,而是人才的成長速度。具備 AI 能力、數據思維與跨平台策略的行銷團隊,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 選擇正確的行銷課程,就是幫企業建立加速器。 讓團隊持續成長,企業才能持續擴張。 常見問題 FAQ 問題一:企業應選線上課程還是內訓? 回答:若想解決具體問題或快速落地,選內訓;若想建立基礎知識,可選線上課程。 問題二:行銷課程需要多久才能看到效果? 回答:多數企業在 2 至 3 個月會看到內容品質、廣告效率或社群互動的明顯提升。 問題三:行銷課程費用範圍? 回答:線上課程多在數千元;專業課程在一萬至三萬元;企業內訓多為數萬至數十萬元。 問題四:如何確保學員真正吸收? 回答:需透過專案作業、成果簡報與 KPI 追蹤確保落地。 問題五:AI 工具是否能取代行銷人? 回答:AI 會取代不會使用 AI 的行銷人。 問題六:小企業也需要行銷課程嗎? 回答:更需要。小企業資源有限,正因如此更必須提升行銷效率。 問題七:免費課程可以取代付費課程嗎? 回答:免費課程適合建立基礎,但無法替代策略型、企業專屬的實戰課程。 您的企業最佳成長夥伴:戰國策戰勝學院 戰國策戰勝學院整合企業策略、數位行銷、品牌定位、AI 工具導入與企業內訓,協助企業建立真正能「落地」的行銷能力。核心顧問林尚能擁有超過二十五年企業輔導經驗,擅長精準診斷並打造企業的行銷成長路線。 戰勝學院提供行銷策略規劃、行銷團隊培訓、內容與 SEO 顧問、AI 行銷導入、品牌重塑與跨平台整合等全方位服務。 免費諮詢專線:0800-003-191 官方網站:mo.com.tw 提交表單後,我們將於 24 小時內回覆。 立即預約,即可獲得《100 個老闆最頭痛的問題》電子書,協助企業看清行銷與經營的真實瓶頸。 投資行銷人才,就是投資企業未來。戰國策戰勝學院將協助您打造下一階段的成長動能。
林尚能 台灣服務比較網
【限時最高抽整筆免單】即刻佈局 2026 你需要的職能力,全站 88 折開跑中
【限時最高抽整筆免單】即刻佈局 2026 你需要的職能力,全站 88 折開跑中
🤔 職涯盤點年年做,為何行動力總歸零? ​如果你也曾有這樣的感覺: 🔸 盤點結果總流於表面,無法連結到實際的晉升或轉型目標? 🔸 被 AI 焦慮追著跑,卻不知道怎麼將它變成個人工作槓桿? 🔸 投入大量時間學習,卻鎖定不到職涯中「高價值回報點」? ​ 這次不僅讓你掌握不同盤點法的核心重點與使用時機, 再結合專業師資帶你導入過往經驗找到專屬「實踐→轉化」心法! 👉 https://tibame.tw/Bx6QL ​ ✅ 個人化「能力變現」技巧 ✅ ASK+E 經驗法則策略佈局法 ✅ 建構你的【終身 AI 職涯顧問】Prompt 技巧 ​ 限時預約專人從「ASK+E模型分析到建置 AI 顧問」線上教學只要 799 元 👉 https://tibame.tw/79F0P ​ ​ 📣 新註冊會員即贈送 200 元學習金 📣 活動加碼11~19~12/18 全站 88 折優惠再抽免單 領取 88 折>> https://tibame.tw/Bx6QL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
2026 內容行銷課程推薦:打造高轉換內容策略
2026 內容行銷課程推薦:打造高轉換內容策略
2026 年的行銷環境與過去完全不同。隨著 AI 工具普及,內容的產量比以往任何時期都來得多,但能真正帶來「銷售結果」的內容卻越來越少。企業不缺內容,真正缺的是「有效內容」。在這個資訊爆炸、同質化嚴重的時代,內容行銷已不再是寫文章或拍影片那麼簡單,而是一套必須結合策略、數據、SEO 與轉換設計的完整系統。 內容行銷課程因此成為 2026 年企業與行銷人必修的重要投資。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關鍵不在於是否會寫,而是是否能創造對用戶有價值、對企業有成效的內容。 為什麼 2026 年的內容行銷需要全面升級? AI 的迅速發展讓內容的產生變得輕而易舉。任何人都能在幾分鐘內產出看起來「還不錯」的內容,但這類內容大多缺乏洞察、缺乏深度,也無法解決用戶真正的痛點。因此,內容行銷的競爭重點已從內容量,轉變為內容的專業度、獨特性與策略思維。 此外,搜尋引擎開始將「真實經驗、可信度與專業度」作為核心評分指標。只有理解受眾、具備產業洞察與能帶來實質價值的內容,才有機會獲得高排名與高轉換。內容行銷課程不再只是教你寫,而是教你「如何找出市場要什麼」,並運用 AI 與數據強化內容策略。 高轉換內容策略的四大基礎 一、深度受眾洞察 有效的內容必須從理解客戶開始。從用戶痛點、搜尋行為到購買動機,每一步都會決定內容的方向。優質課程會教你如何建立人物誌、繪製客戶旅程,並找出能真正促使轉換的關鍵內容。 二、SEO 與主題策略佈局 內容要被看見,就必須建立在 SEO 基礎上。2026 年的 SEO 不只是堆疊關鍵字,而是構建主題架構、內容集群與專業權威。好的內容行銷課程會教你如何鎖定搜尋需求,並打造能長期導流的內容版圖。 三、多格式內容整合 使用者不再只看文字。短影音、圖文輪播、Podcast、互動式內容都成為主流。透過內容再製策略,你可以將一篇核心內容拆成多種形式,提升曝光並延長內容生命週期。 四、內容漏斗與成效追蹤 真正的內容行銷不是曝光,而是轉換。內容必須能導流至報名頁、產品頁、電子書下載等行為,並透過數據進行優化。優質課程會教你如何建立內容漏斗,並使用 GA4、GSC 等工具追蹤成效。 如何挑選最適合你的內容行銷課程? 在眾多課程中找到適合自己或企業的,需要掌握以下重點: 一、講師是否具實戰成果 能說理論不稀奇,能講出「做過、成功過」才是真本事。 二、課程是否具備最新趨勢 包括 AI 內容應用、最新 SEO 變化、Google E-E-A-T 標準等。 三、是否包含實作與案例 內容行銷必須做中學,光聽理論無法產生真正的成果。 四、是否能提供策略架構 有效內容必須建立在系統上,而不是零散技巧。 五、課程是否能延伸至品牌與商業模式 內容必須與業務目標連動,才能形成轉換結果。 2026 年三大類型內容行銷課程與其特色 第一類型:學術與政府單位課程 如各大學推廣部或資策會,適合希望建立理論與完整架構者。優點是系統性強;缺點是實戰部分偏少。 第二類型:顧問型實戰課程 由長期操盤內容行銷、SEO 或品牌策略的顧問授課,通常會提供大量案例與落地工具,是希望快速見效者的首選。 第三類型:個人品牌與變現課程 由內容創作者、KOL 或自媒體經營者教授,強調影片、內容變現、社群經營,適合個人品牌或中小企業。 為什麼 SEO 是內容行銷的關鍵核心? 內容與 SEO 現在已完全綁在一起。 沒有 SEO,內容不會被看見; 沒有內容,SEO 無法取得權威。 SEO 課程會教你如何進行關鍵字研究、網站架構設計、內容優化、競品分析與數據追蹤。這些技術是內容行銷人必備能力,也是提高轉換率的基礎。 如何讓課程所學真正變成能賺錢的內容? 高轉換內容必須具備三項特徵: 一、能解決客戶的痛點 二、能帶來業務成果 三、能用數據持續優化 你需要建立內容 SOP,包括主題研究、內容框架、SEO 寫作、CTA 設計與結果分析。透過反覆優化,內容就會成為企業長期穩定的流量來源與銷售引擎。 結論:投資內容行銷課程,就是投資長期業績 內容行銷已從寫作工作,進化為一項能直接影響企業營收的策略。掌握內容策略者,就掌握市場聲量、品牌影響力與流量入口。2026 年的行銷競爭,不在於誰寫得多,而在於誰的內容最能產生結果。選擇一門高品質的內容行銷課程,會是你今年最值得的投資。 常見問題 FAQ 問題一:內容行銷課程費用多少? 回答:線上課程多在數千至一萬元;顧問型課程或企業內訓多在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不等。 問題二:新手應該從哪種課程開始? 回答:建議從線上基礎課程建立觀念,再進階到 SEO 與策略型課程。 問題三:AI 工具是否會取代內容行銷? 回答:AI 會取代沒有策略的內容生產,但無法取代具洞察與創意的人類行銷人。 問題四:多久能看到內容行銷成果? 回答:依產業而異,但通常三至六個月會看到搜尋排名與流量提升。 問題五:內容行銷與社群行銷差別? 回答:內容行銷注重長期、搜尋與權威;社群行銷注重短期互動。兩者互補。 問題六:企業是否適合導入內容行銷課程? 回答:非常適合,特別是 B2B、專業服務與品牌導向行業。 問題七:如何知道課程講師是否專業? 回答:查看是否有真實案例、企業實戰背景與可檢視成果。 您的企業最佳成長夥伴:戰國策戰勝學院 戰國策戰勝學院結合內容策略、行銷實作、品牌定位與 AI 內容應用,協助企業打造可落地、可量化、可持續的內容行銷系統。核心顧問林尚能擁有超過二十五年的企業輔導經驗,擅長將複雜理論轉化為企業真正能使用的內容策略。 服務範圍包含企業行銷策略、內容行銷顧問、企業內訓、AI 工具導入、品牌重塑與數位行銷整合。 免費諮詢專線:0800-003-191 官方網站:mo.com.tw 填寫表單後將於 24 小時內回覆。 現在預約,即可獲得《100 個老闆最頭痛的問題》電子書,協助你看清企業成長卡點並快速突破。 高品質內容,是帶來長期業績的最佳投資。戰國策戰勝學院將陪你一起打造真正能轉換的內容競爭力。
林尚能 台灣服務比較網
AI協作的3個關鍵階段:節能、增能、賦能!
AI協作的3個關鍵階段:節能、增能、賦能!
原標題:AI協作的3個關鍵階段:節能、增能、賦能!【聽見趨勢】 AI浪潮席捲而來, 工作型態正在改變,很多人對AI在工作中可能帶來的影響感到些許困惑和不安。不禁會問:「AI會取代我們嗎?」「如何用AI?」「從哪裡開始?」因為這些疑問,我們特別邀請在AI協作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小花老師,來進行分享。老師不僅有資訊背景,還是簡報溝通專家,融合與「資訊」及「人」的溝通洞察,給出許多應用AI的超實用建議! 文: 趨勢來賓 | 林稚蓉 小花老師 本文目錄: 與AI協作溝通的應用與挑戰 如何用AI優化企業作業流程 AI協作3階段:節能、增能、賦能 AI時代的人類角色:你依然是機長! 3個層次的工作思維 從哪裡開始使用AI 1. 與AI協作溝通的應用與挑戰 在AI工具的應用過程中,許多人最常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讓AI回答更精準」。有時AI的回答看似離題,或者產生「幻覺」,讓使用者感覺比自己動手做還要更花時間。這種困境往往會讓初學者感到挫折,甚至放棄繼續使用AI工具。然而,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與AI進行有效溝通。 小花老師提到,因為自己過去資訊管理背景和簡報培訓經驗,因而對人機溝通有獨特的見解:「在資訊管理我們是要跟電腦講話,可是簡報培訓要講的是要跟人講話。而AI則是介於兩者之間,它需要明確的目的性、對方的邏輯性,以及精練易懂的表達方式。」基於這個概念老師分享了3個突破這些挑戰的關鍵方向: 方向1:理解AI提問的語法與邏輯 第一個關鍵方向是理解與AI溝通的基本語法和邏輯。老師提出生動的比喻:我們應該把AI視為一個「外國人」,而不是單純的機器。就像與外國人交談需要遵循特定的語法規則一樣,與AI溝通也需要掌握相應的「語法」。這包括了解官方提供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技巧,以及如何構建清晰、邏輯性強的提問。 「你不能把AI當做機器,你要把它當作是一個外國人,用他懂的語言,交流他懂的事情」。透過系統性地學習和運用這些溝通技巧,我們可以顯著提升與AI互動的效果。 將AI視為「外國人」而非機器,需要用特定的語法與之溝通 研究官方提供的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技巧 掌握提問的基本文法和邏輯結構 104人資市集一站式幫你解決企業培訓,管理、AI職能、企業法遵>> 方向2:了解AI的能力與限制 AI技術雖然強大,但並非萬能。我們必須清楚認識AI可能產生「幻覺」,即一本正經地說出不準確的信息。同時,很多AI模型無法實時連網獲取最新信息,也可能在數學計算等特定領域表現欠佳。了解這些限制對於正確使用AI工具至關重要。「不是複製貼上就很容易就要上當了」老師提醒到「你要知道他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他的限制又在哪裡,風險又在哪裡。」這種了解能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評估AI輸出的可靠性,並作出相應的調整和驗證。 持續關注AI功能的更新與發展 認識AI的局限,如無法上網、可能產生幻覺等 避免單純複製貼上,需要理解內容的正確性 方向3:善用不同AI工具的優勢 在當前AI工具快速發展的環境中,每個工具都有其特定的強項。例如,Chat GPT、Copilot、Gemini等工具各自擅長不同類型的任務。我們應該實際測試來了解每個工具的特點,並學會組合使用這些工具來達到最佳效果。「它們各自的強項,你都去嘗試過之後,你會發現工具是要多個東西組合之後,才會發揮你的效果。」這種組合使用的方法能夠彌補單一工具的不足,創造出更全面的解決方案。 小花老師分享了在金融業的實務應用案例:「像GPT或者是一些生成式AI,他們其實數學能力非常不好,會把數字當作文字來做處理。因此在進行數據分析時,我們建議將計算工作留在本機端進行,而使用AI來協助產生Excel函數公式再進行數據趨勢分析。」 每個AI工具都有其特定強項,如ChatGPT、Copilot、Gemini各有所長 多方嘗試不同工具,找出最適合的組合 透過工具組合來發揮最大效益 2. 如何用AI優化企業作業流程 在企業環境中,AI不僅是一個輔助工具,更可以成為提升工作品質的重要夥伴。小花老師認為,AI就像電力一樣「只要用到電的地方,都會有改善;同樣地,AI可以用在任何有關思考的部分,都可以帶來改善。」特別是在思考、企劃、溝通等需要創意發想的領域,AI的應用可以帶來顯著的效益提升。 然而,在運用AI工具時,企業必須特別注意資訊安全的議題。正如之前新聞報導三星員工將公司資料上傳至AI平台的事件,如何在提升效率與保護資料間取得平衡,是企業必須審慎考量的。以下分享幾個具體應用案例: 提升簡報製作效能 運用AI進行角色扮演,模擬不同聽眾的思維模式 針對不同對象客製化簡報內容和開場方式 提高提案的精準度和準備效率 提升規劃能力 老師分享了一個企業ESG工作計畫的實際案例: 運用AI進行利害關係人分析 模擬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期待 透過管理顧問的角色扮演,擴展思考維度 根據各方意見制定具體執行方案 透過AI的協助,讓原本資歷較淺的員工也能在思考的廣度、深度和執行細節上有更好的表現。 3. AI協作3階段:節能、增能、賦能 AI的應用不應該是盲目追求新工具,而是要找到真正能夠為工作帶來價值的方式。老師觀察到,2023年人們熱衷於追逐各種新興AI工具,但到了2024年,企業的關注點已經轉向如何讓這些工具真正落地並解決實際問題。 老師以工具箱做比喻:「現在很多人手上都有很多AI工具,就像工具箱裡有很多螺絲起子,但卻不知道怎麼用這些工具來進行修理。」因此,重點不在於掌握多少工具,而是要培養使用情境的想像力,真正了解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來解決實際問題。基於這樣的理解,AI協作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企業和個人可依據需求選擇適合的切入點: 節能階段:優化基礎工作流程 節能階段是AI應用的入門級別,主要針對那些耗時但相對單純的工作任務,這類工作的特點是幾乎人人都能完成,但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比如客戶發來一份PDF格式的報表數據,傳統做法需要手動重新輸入,不僅費時且容易出錯。但透過AI工具,可以快速將圖片中的表格轉換為可編輯的表格形式,這將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節能階段特別適合作為入門起點,因為這類任務相對簡單,容易看到明顯的成效。「當我們發現AI工具可以幫你省下這些瑣碎的時間,就會更有動力去探索其他的應用可能」。此外,這個階段的工作通常風險較低,即使出現錯誤也容易發現和修正,非常適合作為練習和熟悉AI工具的切入點。 增能階段:提升專業工作品質 進入增能階段後,AI的應用開始觸及到專業領域的核心工作。這個階段的特點是,使用者本身已經具備相關專業能力,而AI的角色是協助他們做得更好、更快、更精準。老師更分享了自己在製作簡報的經驗:「比如我需要幫客戶寫文案,我可以讓AI先產生多個版本的文案建議,然後基於我的專業判斷進行調整和優化。這樣不僅能激發更多創意靈感,也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這階段,AI不是取代人的專業判斷,而是透過提供更多選擇和可能性,幫助專業人士做出更好的決策。這種協作模式能夠顯著提升工作質量,同時也能為專業人士騰出更多時間專注於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務。 賦能階段:開拓新的專業領域 賦能是AI協作的最高階段,善用AI輔助獲得新的能力和提升專業。在這階段,使用者能突破原有的專業限制,探索和掌握新的領域。小花老師觀察到,許多專業人士透過AI工具,成功地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延伸到相關領域:「比如一個財務專家,可能過去只專注於數據分析,但透過AI的協助,他可以更容易地將這些專業知識轉化為易懂的視覺化報告,甚至發展出數據故事化的能力。」 賦能階段的關鍵在於,它不僅能提升效率、改善現有工作流程,更創造出新的可能性。善用AI專業人士可以更快地跨越學習曲線,建立起新的專業能力。這對於當今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特別重要,因為它讓終身學習和專業轉型變得更加可行。 免費申請試閱企業訂閱制課程!法遵、職能、AI通識課提升全員工競爭力 >> https://104ha.com/5CjvW 4. AI時代的人類角色:你依然是機長! 在AI時代,人類的角色定位至關重要。小花老師做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人的角色永遠是機長。即使現在的飛機很多部分都是由機器在操控,但為什麼還需要機長?因為機長要知道怎麼安全地把這些旅客帶到目的地,必須要應付突發狀況。」 這個比喻深刻點出人類在AI時代的核心價值:不是與AI競爭執行力,而是在掌握方向、判斷決策、危機處理等方面發揮獨特優勢。正如同機長一樣,我們不能把方向盤完全交給AI,而是要學會如何與AI協同合作,共同達成目標。 我們的核心職責 掌握方向:確定目標和願景 做出決策:判斷關鍵時刻的選擇 處理危機:應對突發狀況 承擔責任:為結果負責 3個層次的工作思維 工人思維:專注於完成具體任務 工頭思維:規劃設計與管理 建築師思維:理解需求,規劃願景 當AI變成每個人的標配,誰會產生更大更好的價值?就是懂人的人。—小花老師 5. 從哪裡開始使用AI 在面對AI工具快速發展的現狀,許多人感到困惑:究竟該從何處開始?是否要追逐每一個新出現的AI工具?在這部分老師觀察到,很多人在嘗試使用AI時往往陷入兩個極端:要麼因為害怕而遲遲不敢嘗試,要麼過度追逐各種新工具而失去重點。 老師強調,開始使用AI的關鍵不在於掌握多少工具,而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並且建立起正確的思維模式。「就像學開車一樣,一開始不需要了解引擎的工作原理,而是要先學會基本操作,逐步建立信心。」對於想要開始運用AI的個人或企業,小花老師提供了以下建議: 從工作情境出發 找出工作中的痛點 識別可能的應用情境 從簡單的任務開始嘗試 3個關鍵發展方向 了解AI:掌握潛能、限制和操作方法 了解人性:培養溝通能力和同理心 了解自己:釐清目標和行動意義 實踐建議 在使用AI之前,先靜下心來思考目標 清楚理解問題和需求 循序漸進,從節能階段開始 我們應該更加了解自己做這件事情對個人跟團隊的意義是什麼。當我們了解意義、了解目的時再去溝通,AI就不會胡說八道,它會順著這樣的意義感展開跟延伸。 透過小花老師的分享,我們可以看到AI不僅是一個工具,更是一個協作夥伴,協作過程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善用AI特性,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不斷強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AI時代,最重要的不是追逐所有新工具,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使用方式,並始終保持對專業與人性的關注! 業界最划算的企業培訓訂閱制方案!免費申請課程完整試閱 >> 超過7000+的HR都報名過的104人資學程!七大主題課程幫你系統化學習 >>   免費企業學習平台 x 培訓課程 = 零成本企業培訓自動化 >> 訂閱人資市集電子報獲得專家工作分享及產業新知 >> 加入104人資市集官方line獲得最新優惠及活動資訊 >>
【104職場力】
「非自願離職辦理疑慮」雙份文件與不清楚的回應
「非自願離職辦理疑慮」雙份文件與不清楚的回應
我是職場新鮮人,進公司一個月後因工作不適任,被公司以「資遣」理由要求離開。公司給我兩份文件要我簽: ①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寫明資遣) ②公司內部的離職申請書。 我查資料和詢問勞工局後得知,非自願離職與主動離職的申請書不應同時存在,若一定要簽內部離職申請書,至少要註明「被資遣」。主管回應:證明書已寫資遣、申請書只做內部紀錄,也可以註明資遣,叫我不用擔心申請補助問題,說公司已通報勞動部。我提出需要蓋公司大小章與索取其他文件(如薪資結算單、資遣費明細、服務證明書),但主管沒明確回應。 加上主管先前一直催促我盡快簽申請書,讓我懷疑他們有意淡化「資遣」的性質。我擔心權益受損,也不確定還要向公司索取哪些必要文件,想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才保障自己。
退休不是退場:全漢以回聘制度留住經驗
退休不是退場:全漢以回聘制度留住經驗
「能在穩定的職場中發展自己的才能並獲得成就感,是一件幸福的事。」今年 55 歲的趙女士,已在全漢企業服務滿 20 年,從 LAYOUT 工程師成長為團隊中資深的核心成員。她的故事,不只是職涯寫照,更映照出全漢在中高齡友善職場上的用心。 文/104高年級 人生高牆前,公司選擇成為靠山 三年前,趙女士的母親罹患多發性骨髓瘤,病情惡 化 住 院, 甚 至 因 感 染 肺 結 核 需 隔 離 治 療。 正 值COVID-19 疫情嚴峻期,她形容那段時間「像蠟燭兩頭燒」,一邊是職場責任,一邊是至親病重,她甚至一度想辭職。 「但公司並沒有放棄我。」她回憶,人資了解後主動提出可彈性請假,從特休、家庭照顧假到事假,一句「你放心先好好照顧媽媽」,讓她備感支持。全漢更在她假期將盡時推出「孝親假」制度,「對我來說就像雪中送炭。」她笑說:「連同事都笑說這個假根本是為我設計的!」公司體諒員工的家庭責任,讓她能兼顧母親療程,也穩定持續工作。「全漢是一間會照顧員工的公司,不管你幾歲。」 身心力量提升:生活與工作的雙向友善 長時間盯螢幕讓趙女士感到疲憊,40 歲後更有老花困擾。正當她擔心影響效率時,公司提供的健康促進資源帶來改變。「公司請健身老師來開課,我參加了拳擊有氧,強迫自己活動,真的有幫助!」她說下班後運動流汗,身體活絡,每次課後「回家都特別好睡」。「我們鼓勵同仁參加公司的健康課程,例如肌力訓練、腰部保健,讓大家不只能工作,還能健康工作。」鍾靜儀指出,中高齡員工其實樂於學習,只要有一個友善起點。 20 年不只是資歷,是彼此信任的累積 全漢每年舉辦資深員工表揚,2025 年滿 20 年的員工就有 20 多位,是 10 年員工數的兩倍。這樣的穩定度,正是制度支持的最佳證明。「我覺得這份穩定很珍貴。」趙女士說,公司願意相信員工的價值,不因年齡設限,讓她能專注投入。她也從受幫助者,成為 Mentor,帶領新人、協助專案,用多年經驗回饋公司。對她而言,職涯是與公司共同成長的歷程。 看見中高齡人才的價值所在 全 漢 的 年 度 離 職 率 僅 7%, 遠 低 於 同 業 15% 至20%。這份穩定,不只來自薪酬制度,更與企業在中高齡政策上的布局有關。近年推動的「退休回聘制度」便是代表。鍾小姐指出:「政府現在也鼓勵企業延攬高齡人才,只要願意持續聘用滿 65 歲的員工,就能申請補助。」她分享,曾有一位服務二十年的同仁退休後被回聘,原因只有一個──「經驗無可取代。」他透過一對一傳承、內部教學,將寶貴技術化為知識資產。 她強調,退休回聘不只是延長勞動力,更是尊重資深價值。「我們相信,年齡不是退場的理由,而是經驗累積的起點。」全漢更將高齡留任與回聘比例納入KPI,每年追蹤,確保制度落實。正如趙女士所說:「我不覺得自己是『被包容』的人,我是被需要的人。」這正是全漢友善職場的最動人註解。 資料來源:2024 全漢企業永續報告書 馬上查看全漢企業友善職缺 ★ 追蹤【中高齡找工作】粉絲專頁、求職神助攻 ★ 延伸閱讀 從聘用到升遷:里仁打造中高齡無限可能 退休再回任不是夢!減力、彈性、向心力,中高齡改變飯店餐飲人力運作! 突破傳產困境!徠通科技以職務再設計與員工關懷,打造中小企業友善職場典範
【104職場力】
從友善飼養到動物保健──關西高中畜產保健科的動物教育與多元實作
從友善飼養到動物保健──關西高中畜產保健科的動物教育與多元實作
位於新竹的關西高中,是全台少數開設「畜產保健科」的學校之一。這個獨特的科別不僅教授學生動物飼養與管理的技術,更在課程中貫徹從動手實作到理解生命的教育精神。學生在這裡不只是學會專業技術,更在扎實的實作經驗中,培養出觀察力、責任感與對生命的尊重。 文/104高職生 一、從畜牧到保健:結合專業與教育現場 畜產保健科的前身是「畜牧獸醫科」,課程內容融合了畜牧與動物保健兩大面向,由於獸醫資格需經過大學專業訓練才能考取相關專業執照,為避免混肴更名為畜產保健科。畜產保健科的教學重心聚焦於「動物飼養管理」與「基礎動物保健」兩面向。學生透過課程學習如何照顧經濟動物,包括雞、鴨、羊、牛等,並透過深度投入實作,理解動物在生長過程中的行為與健康狀態。 主任指出,科內最核心的理念是讓學生「親手做、親眼看、親自想」。因為動物不會說話,學生必須透過觀察牠們的日常行為、糞便變化、進食狀態等細節,判斷牠們的健康狀況。這樣的訓練,不只是技術學習,更是對生命敏感度與責任心的培養。 圖:關西高中畜產保健科器具展示 二、課程設計:從飼養實務到專題整合 畜產保健科的課程比例中,專業科目約佔總課程的一半,學生平均每週有兩至三天進行實地操作,在每學期課程中完整體驗從孵育、飼養、健康管理到產品加工的歷程,全程親手完成,培養出無可取代的實務經驗與專業判斷力。 一年級學生從最基礎的「白肉雞飼養」開始,親自負責從雞蛋孵化、餵養、環境維護到屠宰與銷售的整個流程。他們需每日觀察雞舍狀況,記錄溫度、濕度與飼料用量、計算飼養成本等,並於課程末將飼養達上市體重的白肉雞製成產品,作為學期成果,完整經歷從飼養到加工的完整歷程。 到了二年級,學生接觸更多元的動物,如豬、馬與羊等等,這些動物的飼養周期更長,學生必須在課餘甚至假日回校照顧,確保牠們的健康成長。若遇到母羊難產或幼獸失去母親,學生還得親手餵奶、照護,學會面對真實的生命情境。三年級則進入整合階段,學生需運用前兩年的知識與經驗完成專題製作與成果發表,展現其對動物飼養、保健與產業運作的全面理解。 關西高中畜產保健科實施「小規模飼養」制度,讓每位學生都能近距離照顧動物、詳細記錄牠們的狀況。這樣的學習過程,讓學生能夠紮實掌握每個步驟,不只是「知道怎麼養」,而是真正「會做、會想」。這種實作精神,也使他們在未來進入動物相關產業或進修時,能快速銜接產業需求。 圖:關西高中畜產保健科學生實際照護動物 三、專業課程:從動物飼養學到畜產品加工 專業課程結構以「飼養、保健、加工」三大面向為主軸。學生能在動物飼養面向,學習到不同動物的飼養方式、環境需求與行為觀察;在動物保健方面,能學習到如何進行動物體溫測量與健康監測、基礎的疾病判斷,發燒、下痢或外傷的基本處置等情況。在畜產品加工部分,學生會將學校自產的雞、蛋、肉類製作成畜產品,也會學習如何親自加工肉品,例如:烤雞、香腸等。學生也能從中了解經濟動物由生產到販售與行銷的完整過程。 此外,還有其他的課程讓學生可以針對飼養、保健、加工等細分面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如:「動物營養學」、「獸醫基本技術」等課程,學生能學習如何識別牧草飼料、動物保定與基礎縫合技巧等,確保學習與實務緊密連結。並且學生在分組實作中輪流負責不同物種與工作區域,學會團隊合作與現場管理。 圖:關西高中畜產保健科學生加工香腸的實習課程 四、升學與發展:從實務出發的多元道路 畜產保健科學生在一年級就會接受教師輔導考取肉品加工以及電腦軟體應用兩張丙檢證照,二年級則會進行專題研究,表現良好的學生亦有機會投入科展或全國專題競賽的培訓,三年級也有學生會參與全國技藝競賽爭取榮譽。畜保科教師也鼓勵並帶領學生參與校內外比賽,像是動物行為豐富化設施設計比賽、「青年IN生態」校內廢棄物再利用比賽、科學與科普專業英文能力大賽、嘉義大學舉辦的土雞料理比賽等,累積經驗與作品,作為升學申請的重要成果。 主任提到,畜產保健科學生大部分主要選擇升學,主要進入如中興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等院校,求學方向亦多為獸醫、動物科學等與動物相關之科系,少部分學生會投入特殊選材進入臺灣大學、中興大學、東海大學、嘉義大學、宜蘭大學等學校。大約一成學生則可能直接投入畜牧產業、飼料企業或農產品加工等工作,直接進入業界,開始運用就學時所獲得之技能。 圖:關西高中畜產保健科獲獎獎盃 結語:用雙手學習專業,用真心感受生命 在關西高中畜產保健科的教室與畜舍間,學生的學習不只是課程表上的知識,而是一場關於「生命」的深度實踐。從雞舍的晨光,到羊圈的日常巡養,每一次照顧與觀察,都是專業與情感的交融。這裡培育的不僅是未來的畜牧、獸醫專才,更是一群懂得尊重生命、用心學習、踏實付出的年輕人。 開箱畜保科學習日常!更多科系探索,歡迎追蹤104高職生IG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104高職生(@104v.hs)分享的貼文
【104職場力】
越接近退休越焦慮?嫺人教你用「三+一桶金」打造不怕老、不怕窮的短中長期財務布局!ft. 嫺人 | 高年級不打烊 x 用 AI 點亮第二人生 EP249
越接近退休越焦慮?嫺人教你用「三+一桶金」打造不怕老、不怕窮的短中長期財務布局!ft. 嫺人 | 高年級不打烊 x 用 AI 點亮第二人生 EP249
文/高年級不打烊 x 用 AI 點亮第二人生 本文導覽 【在線收聽】完整版內容 【本集簡介】 【分段摘要】 延伸閱讀 【在線收聽】完整版內容 【本集簡介】 相較於上一輩對理財的保守被動,五、六年級生普遍已具備基本理財認知,也懂得利用多元工具儲備退休基金。本集來賓嫺人提醒,僅僅「有存」還不夠,可以透過「三+一桶金」架構,為自己打造短、中、長期兼具的財務配置,讓現階段安心過生活,未來面對身體退化或突發事故時,也不至於手足無措。 如果你正為退休財務感到不安,別錯過本集節目,《高年級不打烊》老朋友「嫺人」以她一貫平實接地氣的鄰家ㄚ姐風格,帶大家梳理「有錢到老後」的關鍵思維,陪你打造不怕老、不怕窮的安心退休藍圖。 【分段摘要】 03:40 退休時的金錢焦慮反而開展新人生 06:00 不是想太多而是必須想 07:30 戶頭剩下30萬剛好辦後事 09:30 三桶金的退休理財指南 13:15 現金應急、債券彈性、股票養老 16:05 再多切出一桶長照專用 18:40 從四萬變出一百萬?越年輕滾越多! 22:00 老後照顧款結合信託更有保障 25:10 提領4%發薪給自己 29:45 現下的損失用時間來換取成長 ▎退休理財線上課,66折優惠中 *【退休理財系列 1 】勞工退休金請領全攻略​ https://senior.104.com.tw/s/pzKAJOG *【退休理財系列 2 】資產配置懶人法​ https://senior.104.com.tw/s/FFlKP8i ▎本集來賓相關資訊 * 嫺人的好日子部落格 https://tmmperfectlife.com * 嫺人的好日子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mmperfectlife/?locale=zh_TW * 新書:有錢到老後:讓錢活得比你久 嫺人用三桶金計畫打造不怕老、不怕窮的退休理財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32730 ▎延伸閱讀 * 嫺人@高年級 https://senior.104.com.tw/s/LT3_nEH ▎聯絡我們 * 高年級不打烊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mKWURos * 心得交流,意見回饋,故事推薦 https://104.surveycake.com/s/O0LDa -
【104職場力】
在公司被排擠、邊緣化、非核心角色該如何自處與改善?
在公司被排擠、邊緣化、非核心角色該如何自處與改善?
大家好,我目前擔任業務助理,主要負責開單、出貨、協助對帳與相關行政作業。但在職場上遇到一些困擾,想請教前輩們該如何調整心態與做法。 我目前面臨的狀況包括: 無法融入辦公室的小圈圈 同事們之間有固定的小團體,我融入不了(她們也不想我融入),很多資訊在私下就已經決定,我常常最後一個才知道,也因此容易跟不上進度,我也沒人可以好好說話。 我非核心成員,只是協助角色 在團隊裡我屬於協助性質的職務,很多事情無法決定,只能被動接受指示,有時會覺得存在感很低,甚至不被年輕男業務尊重。 主管似乎偏袒年輕男業務同事 部門中有位年輕業務是經理(男)重點培養對象,因此有時候我會感受到他得到更多支持與資源,所以我提出的需求比較容易被忽略,回覆也比較慢。 請假需要看代理人(年輕男業務)的臉色 有時候我想請假,代理同事不願意先跟主管確認,導致請假流程卡住,也讓我覺得自己沒有太多自主性,感覺自己的安排很受限制。 課長(女)(小團體的頭頭)對我態度不太友善 不確定是不是風格問題,她的語氣、態度都偏冷漠或不耐,讓我在工作時感受到壓力,也影響工作氣氛,也會懷疑是不是自己哪裡做不好,她一樣很喜歡年輕男業務,還稱對方是乾兒子。 我也是唯一不會外語的業助,其他人、經理課長業務都會 這些問題累積起來,會讓我覺得自己在團隊裡被邊緣化,也影響到心情和自信。但我也不希望只是抱怨,我很願意成長,也希望能把工作做好。 想請問大家: 如果只是協助角色,有什麼方式能提升存在感與影響力? 面對團隊小圈圈,我保持距離了,導致無人協助我 主管偏袒某位同事時,我應該調整心態或做法嗎? 請假流程受他人影響,有沒有比較妥善的處理方式? 如果中階主管對我不友善,我該如何保護自己並保持專業? 非常感謝願意分享的前輩,我真心想把自己的心態與做法調整到更健康的狀態,也希望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我想請問【請假】安排職代事宜
我想請問【請假】安排職代事宜
我是公司的業助(1名),上週我詢問了我的固定職代(經理指派的業務專員),能不能幫我代理下個月12/xx這天,他的回答是:他那時候也可能會請假欸(含糊推辭了), 於是我問主管:經理您好,我預計 12/xx請假一天,已先向xx詢問代理,但他表示同一天可能會請假,無法協助。 我這邊也會事先提前安排當時的出貨事項,不知道是否方便安排其他合適的人選(之前這位職代出差有請我們業務課長代理過)協助代理,謝謝您。 經理回覆:他確認一下,隔天他問那個代理人那天是否也會請假,他是說可能有什麼事... 接著結束對話經理就哀聲嘆氣,彷彿這是件麻煩事一樣,搞得我請假好像是我的錯,經理到現在也還沒回覆我請假後續,我都已經提前一個月說了, 感覺很難安排事情。 正確的請假流程到底是什麼? 事先跟經理請假再由他告知安排代理人還是我先問代理人那天是否可以代理再向經理請假,以往每次請假我是都會先喬好代理人再跟經理請假的。
2026 AI 企業內訓推薦:10 大企業 AI 培訓服務商比較
2026 AI 企業內訓推薦:10 大企業 AI 培訓服務商比較
2026 年被視為企業全面導入 AI 的轉折點。隨著人工智慧應用快速成熟,從內容生成、流程自動化到決策支持,AI 已成為企業競爭力的核心來源。無論是行銷、人資、法務、營運或高階管理,員工能否熟練使用 AI 已直接影響企業效率、創新能力與市場速度。 在這波浪潮中,AI 企業內訓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企業若僅依賴零散的自學或工具嘗試,往往無法真正將 AI 融入流程與策略,反而容易錯失最佳導入時機。因此,選擇合適的 AI 內訓服務商,是 2026 年企業成長與轉型的重要基礎。 以下將帶您掌握企業 AI 內訓的趨勢、挑選服務商的重點,以及 10 大 AI 內訓機構的定位分析,協助企業找到最適合的合作夥伴。 2026 年企業 AI 內訓三大趨勢 一、AI 能力跨職能化 AI 不再是工程師或數據科學家的工具,而是全公司都需掌握的技能。行銷可用 AI 增強內容產製,人資透過 AI 進行履歷與人才分析,客服可用 AI 提升回覆效率,高階主管利用 AI 提供決策參考。企業內訓因此必須按照不同職能設計課程,才能真正提升整體效益。 二、應用導向成為主流 企業需要的不只是聽懂 AI,而是能用 AI 解決實際問題。因此,跨部門工作坊、企業案例模擬、Prompt 設計練習、AI 流程沙盒已成為標準配備。唯有在真實場景演練,員工才能將 AI 技術落實到工作流程中。 三、企業專屬 AI 工具與知識庫 2026 年的重點不再是單純會使用 ChatGPT,而是能否整合公司內部知識、資料與 SOP,打造真正專屬於企業的 AI 系統。課程內容需要涵蓋提示語工程、知識庫建置、流程整合、風險控管等面向,並能客製化企業應用情境。 選擇 AI 內訓服務商的五大關鍵標準 一、是否能依企業需求量身打造課程 二、講師是否具備實戰經驗與業界背景 三、課程是否包含真實案例與操作情境 四、能否協助企業建立 AI 流程或知識庫 五、是否提供後續追蹤、教練式輔導或顧問服務 越能將 AI 技術「落地」的服務商,越能為企業帶來真正的成效。 2026 十大 AI 企業內訓服務商比較與定位 以下為十家市場上知名且具代表性的 AI 內訓提供者,各具不同特色: 第一家:戰國策戰勝學院 主打 AI 與企業策略整合,以實戰落地著稱。課程重視即用性,涵蓋行銷、管理、流程改善與提示語工程,適合希望在短期內看到成效的企業。 第二家:台灣人工智慧學校 以技術深度見長,是培育 AI 工程師與資料科學家的重要基地。適合需要培養內部技術能力的企業。 第三家:啟程教育學院 融合 AI 與軟實力,例如 AI 領導力、跨域整合,適合重視企業文化與人才發展的公司。 第四家:TibaMe for Business 提供大量線上課程,彈性高,適合跨部門同步培訓,或需要長期分階段進行的企業。 第五家:恆逸教育訓練中心 專注技術認證,包含雲端、資安到 AI,適合需要國際證照與技術人才培育的企業。 第六家:資策會 擁有政府與產業協力資源,擅長大型企業轉型與政策導向課程,適合參加補助或執行大型培訓計畫的企業。 第七家:各大學推廣教育中心 提供學術強度高的課程,適合研發部門、高階主管或需要前沿知識的企業團隊。 第八家:AppWorks School 專注敏捷開發與新創思維,擅長打造 AI 產品導向的團隊,適合希望建立研發或 PM 能力的企業。 第九家:Google Cloud 合作夥伴 擅長雲端 AI、資料分析與模型導入,適合大量使用 Google 生態系的企業。 第十家:Microsoft 合作夥伴 專注 Azure AI 與 Copilot 企業應用,適合使用 Microsoft 365 的企業進行全面 AI 化。 成功案例:AI 內訓如何改變企業效率? 一家製造業企業因文件過多而導致決策緩慢。透過 AI 內訓,他們完成兩項突破: 第一,建立企業知識庫,將多年的技術文件整理為可查詢的 AI 資料,使工程端能快速取得資訊。 第二,運用提示語工程自動產生會議紀錄、標準文件與跨語言溝通內容,大幅降低行政與溝通成本。 結果顯示,專案溝通時間縮短近半,文件處理速度提升數倍,證明 AI 內訓的價值遠超過工具本身。 結論:2026 年企業 AI 化的關鍵是「內訓先行」 AI 的力量並非來自工具本身,而是來自懂得如何運用工具的人。 企業要在未來競爭中勝出,就必須投入 AI 人才、流程與內訓建設。選擇適合的內訓夥伴,將決定企業能否快速建立競爭優勢。 常見問題 FAQ 問題一:AI 內訓何時開始最適合? 回答:一旦企業正進行數位化、流程改善或人力不足,就應立即導入 AI 培訓。 問題二:AI 內訓費用區間? 回答:依客製化程度不同,從數萬元到上百萬元皆有,視企業需求而定。 問題三:如何評估講師是否優秀? 回答:須具備企業實戰經驗、案例分享能力與跨領域整合能力。 問題四:AI 內訓與 ChatGPT 課程差在哪? 回答:AI 內訓涵蓋流程改善、知識庫建置、資料應用,ChatGPT 課程偏向內容生成與語言模型應用。 問題五:中小企業適合導入 AI 內訓嗎? 回答:非常適合,尤其是希望透過 AI 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的新創與中型企業。 問題六:如何確保課程能真正落地? 回答:需搭配企業教練制度、AI 種子人才與部門 KPI。 問題七:導入 AI 是否能搭配補助? 回答:多數情況可以,可向專業顧問或政府單位查詢。 您的企業 AI 轉型夥伴:戰國策戰勝學院 戰國策戰勝學院致力協助企業在最短時間內完成 AI 能力升級,整合企業策略、管理、行銷與 AI 導入,打造真正能落地的內訓系統。 由擁有超過二十五年企業輔導經驗的林尚能顧問領軍,以實戰導向協助企業突破瓶頸,建立持續成長的 AI 文化。 提供服務包括企業策略規劃、AI 導入、內訓設計、網路行銷、品牌策略與團隊培訓。 免費諮詢專線:0800-003-191 官方網站:mo.com.tw 填寫表單後將於 24 小時內回覆。 限時優惠:立即預約即可獲得《100 個老闆最頭痛的問題》電子書,協助企業掌握競爭突破口。 AI 內訓不是成本,而是企業未來十年的關鍵投資。
林尚能 台灣服務比較網
2026 智財顧問推薦:智慧財產權管理完整指南
2026 智財顧問推薦:智慧財產權管理完整指南
在知識驅動的時代,企業的價值已不再僅建築於工廠、設備或通路上,而是更深層的創新能力與無形資產。技術研發、設計創意、品牌形象與獨特的營運know-how,這些都構成企業能否在全球競爭中站穩腳步的關鍵。然而,智慧財產權涉及法規、策略、技術與風險控管,是一個需要高度專業的領域。許多企業因缺乏相關知識,往往等到遭遇侵權、品牌被仿冒或專利被搶先註冊時,才發現智財佈局的重要性。 在這樣的環境下,專業的智財顧問成為企業必要的合作伙伴。他們能協助企業建立智財制度、規劃佈局、分析風險、強化競爭力,讓企業的創新成果得到最完整的保護。本指南將從智財顧問的重要性、專利與商標的管理策略、顧問挑選方式、未來趨勢等方向,協助企業掌握智慧財產管理的核心脈絡。 為何現代企業需要智財顧問? 不論企業規模大小,只要擁有技術創新、內容產出、品牌推廣或創意商品,就必須面對智慧財產的風險與挑戰。智財顧問的價值不僅在於申請專利或商標,而是能從策略層面協助企業保障創新成果,避免商業價值遭竊取。 智財顧問能協助企業: 一、全面盤點公司智財項目,找出未被保護的技術或品牌。 二、依商業模式與市場布局規劃優先權與保護策略。 三、提高專利申請與商標註冊成功率,避免因程序錯誤造成損失。 四、監控市場動態,及早發現侵權風險。 五、提供訴訟與爭議處理支援,協助企業維護權益。 許多企業忽略智財佈局的結果,是讓競爭對手取得先機。若能透過顧問提前規劃,便能避免錯誤、降低成本,更能確保企業創新擁有實質保護。 企業智財管理的核心:專利、商標與營業秘密 智慧財產並非單一項目,而是由不同類型組成,各自對應不同的保護需求。企業最常面臨的三大項目包括專利、商標與營業秘密。 專利保護技術發明或創新設計,能阻止他人複製您的技術,是技術型企業的防護盾。成功的專利申請需要明確的技術內容、清楚的權利範圍與完整的檢索分析,每一步都需高度專業,稍有不慎便可能導致專利無效或遭駁回。 商標則是品牌的象徵,讓消費者能辨識您的企業與產品。若未註冊商標,品牌極容易遭仿冒,不僅造成商譽受損,也可能導致市場混淆。智財顧問會根據企業市場策略制定商標布局,包括類別選擇、註冊國家與保護範圍。 營業秘密則適用於無法或不適合申請專利的技術、配方、流程或商業模式。顧問能協助企業建立保密制度,確保資訊不被外洩,避免企業核心競爭力遭受威脅。 如何挑選最適合的智財顧問? 市面上有許多智財事務所與顧問公司,企業需要依據自身需求挑選最適合的夥伴。挑選時可從以下四點評估: 第一,專業與實務經驗 顧問是否具備相關案例?是否處理過同產業或同技術類別的申請? 第二,服務涵蓋範圍 好的智財顧問不只負責申請,而是能提供從布局、分析、維權到訴訟協助的完整服務。 第三,溝通能力與透明度 智財內容極為複雜,顧問需要能將專業轉化為企業能理解的語言,並保持案件進度透明。 第四,費用結構 專利與商標申請可能涉及多國費用,企業需了解顧問的收費模式是否合理清楚。 選擇合適的顧問,不只是避免麻煩,更是確保企業的創新成果能獲得正確、完整的保護。 智財顧問機構的差異與定位 不同機構具備專長不盡相同。有些擅長跨國專利策略,適合計畫全球布局的企業;有些專注品牌保護與商標談判,適合品牌型公司;也有專注教育與能力培育的機構,協助團隊提升智財素養。 企業應依下列需求選擇合作夥伴: 一、科技型企業需強化技術專利 二、品牌型企業需強化商標保護 三、跨國企業需建立全球智財佈局 四、新創企業需兼具策略輔導與成本效益的顧問 只有挑到適合企業文化與成長階段的顧問,才能創造最佳的智財效益。 在選擇智財顧問機構時,企業應該了解市場上的差異化服務,因為每家機構的專業領域與服務重點各有不同。雖然許多機構專注於專利或商標的申請,或者某些特定領域的法律訴訟處理,但如果企業需要的是一個 全方位的智財管理與商業策略夥伴,戰國策戰勝學院 顯然是一個更具競爭力的選擇。 戰國策戰勝學院的優勢: 整合性服務:除了傳統的智財申請與維權,戰國策戰勝學院 提供的是從 策略規劃、品牌定位到團隊能力培訓 的全面支援,幫助企業從根本上提升競爭力。 強調實戰經驗與策略指導:由擁有超過 25 年輔導經驗的林尚能顧問領軍,戰國策 不僅擅長處理複雜的專利與商標問題,更能提供企業 整體商業策略的定制與優化,協助企業在變動的市場中迅速適應並抓住機會。 與企業發展緊密結合:戰國策戰勝學院 的顧問團隊深知企業的成長並非單純的法律需求,更多是與企業發展階段、文化和目標息息相關。他們不僅是法律專家,更是能夠幫助企業擬定 長期成長路徑 的商業顧問。 與其他同業機構的對比: 專注領域的差異:例如,一些顧問機構可能專注於 單一領域,如專利申請或商標註冊,但這種專注未必能夠從戰略層面協助企業做出決策。這種顧問機構可能會建議專利註冊或商標保護,但沒有提供具體的 市場擴展策略或跨國佈局。 全球布局與本地專業:很多機構專注於某一國家或區域的智財管理,無法為企業提供跨國市場的專利或商標註冊建議。而 戰國策戰勝學院 不僅能提供本地市場的法律建議,還有能力幫助企業制定 全球智財佈局策略,幫助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提升品牌全球競爭力。 這些差異使得 戰國策戰勝學院 成為一個更具前瞻性與全方位的智財顧問選擇,尤其適合那些希望在 國際市場 競爭並實現 長期發展 的企業。 成功案例:智財顧問如何協助企業逆轉勝? 戰國策戰勝學院 的顧問團隊曾協助一間台灣企業,在其擴展至 東南亞市場 時成功突破專利與商標的法律障礙。該企業發現當地市場已經有競爭對手註冊了類似的專利與商標,可能會面臨侵權風險。此時,戰國策 的顧問不僅對專利文件進行深入分析,發現了對方專利的法律缺陷,還在商標佈局方面提供了 具體的全球註冊方案。 這一案例顯示了 戰國策 顧問團隊的獨特優勢:他們不僅在專利訴訟中提供專業支援,還能根據企業的具體需求提出 市場拓展與品牌保護的整體方案。最終,該台灣企業成功改變了原有的商標設計,並在數個國家註冊了新商標,成功規避了侵權風險,並順利進入東南亞市場。 這樣的案例強調了 戰國策戰勝學院 顧問團隊不僅能處理繁瑣的法律事務,還能提供 企業全面的市場戰略規劃,在企業最需要的時候,從多角度提供支援,幫助企業 逆風翻盤。 智財管理的未來趨勢:AI 與數據驅動智財策略 AI 正快速改變智財管理方式。例如: 一、AI 專利比對能大幅縮短檢索時間,找出全球技術趨勢。 二、商標影像辨識能提高相似商標比對的準確度。 三、大數據平台可分析競爭者佈局,協助企業規劃研發方向。 未來的智財管理將更科學化、數據化。能掌握 AI 工具的顧問將成為企業最強大的策略支援。 為何選擇戰國策戰勝學院? 相比一般專注於智財法律申請的顧問機構,戰國策戰勝學院 更強調 商業策略與智財管理的融合。對於希望在 國際市場 蓬勃發展的企業來說,選擇 戰國策戰勝學院 作為智財顧問,無疑是最佳選擇。除了幫助企業處理專利、商標和營業秘密的管理,戰國策 還能協助企業 打造全球化的智財佈局,並且在 品牌定位、行銷策略 及 AI導入等前瞻性技術應用 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選擇戰國策,為企業創造長期競爭優勢 在企業的智財管理中,選擇正確的顧問機構至關重要。戰國策戰勝學院 不僅是法律上的專家,還擁有獨特的 商業戰略視角,能夠為企業提供 全方位的智財管理服務,並將企業的 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的商業價值。 如果您的企業正在尋求 全球市場擴展、 品牌保護 或 跨國專利布局,戰國策戰勝學院 是您最強大的合作夥伴。選擇 戰國策,讓您的企業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常見問題 FAQ 問題一:新創企業預算有限,應優先保護哪些項目? 回答:依核心優勢決定,技術型企業優先專利,品牌型企業優先商標。 問題二:專利與商標申請需要多久? 回答:發明專利約需兩至三年,商標一般需六至八個月,依國家不同略有差異。 問題三:如果遇到仿冒商品,該怎麼辦? 回答:先蒐證再行動,請智財顧問評估法律與市場策略,不建議自行警告對方。 問題四:營業秘密與專利如何選擇? 回答:若技術容易被反向工程,應申請專利;若不易解析且需長期保密,適合營業秘密。 問題五:專利還未完全成熟可以申請嗎? 回答:可以,只要具體可實施,即可搶先申請以確保權利。 問題六:申請智財是否能抵稅? 回答:可列為營運成本,包含顧問費與官方規費。 您的企業最佳成長夥伴:戰國策戰勝學院 戰國策戰勝學院致力於協助企業建立長期競爭力,整合策略規劃、品牌定位、人才培訓、AI 導入與成長管理,由擁有超過二十五年企業輔導經驗的林尚能顧問領軍,專注協助企業將想法轉為可落地的實際成果。 若您的企業需要智財策略、成長規劃或團隊培訓,戰勝學院將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免費諮詢專線:0800-003-191 官方網站:mo.com.tw 透過線上表單提交後,我們將於 24 小時內回覆。 立即預約,還可免費獲得《100 個老闆最頭痛的問題》電子書,協助企業破解經營痛點、提升競爭力。 記住,投資智財顧問不是成本,而是企業未來最關鍵的成長推力。
林尚能 台灣服務比較網
AI輔助行銷效率:盤點產出項目→拆解工作流程→選擇 AI 工具
AI輔助行銷效率:盤點產出項目→拆解工作流程→選擇 AI 工具
在行銷工作中經常需要因應不同的行銷活動,製作 Landing page、文案素材,其中一定避免不了的就是推薦商品給會員做導購,這時如何快速且精準地完成推薦商品並向目標受眾溝通是一大課題,在既往的流程中這很常會耗費行銷人員許多時間。 近幾年 AI 的快速發展,我們可以善用許多工具串接會員資料與商品數據,設計一套高效的活動規劃與商品推薦流程,幫助團隊在有限的時間內,能有最佳的行銷工作效率。 這套導入AI提升行銷效率的流程作法,是之前工作的經驗脈絡整理,思考的邏輯只有三點:盤點產出項目→拆解工作流程→選擇AI工具。 這三點可以應用在各種情境,透過範例帶給大家一些靈感與啟發,後續可以跟內部團隊一起思考如何找出最迫切需要導入AI的行銷流程。 📖 延伸閱讀 →https://jasondiginote.com/ai-marketing-efficiency-workflow
陳建夆 AI行銷實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