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專任管理人員

專任管理人員
更多
月薪中位數
$5萬
年資 3-5 年
資料搜集中...
年資 10 年以上
專任管理人員 必備技能
你還缺?
?項已具備
登入看你專屬的技能分析
專任管理人員 都在看
【面試-34】困擾好久,人事資料表的所有欄位都必須要填寫嗎?
【面試-34】困擾好久,人事資料表的所有欄位都必須要填寫嗎?
【遇到問題】 我是應屆畢業生,近日很積極的在面試科技業的包裝工程師,遇到有公司在面試階段時,要求面試者填寫人事資料表,上面有些欄位是較為隱私且與工作非直接相關的項目,如婚姻狀況、家庭狀況、出生地等,我想問的是這些欄位"必須"得填寫嗎? 若為必須,原因為何? 若假設選擇不填這些欄位,公司就不給與面試機會,採用變相強迫的方式逼面試者填寫,這是否有違法嫌疑? 另外,若面試者還處在面試階段(並非公司正式員工),是否有權利拒絕填寫"整份人事資料表",直到收到錄取通知單(入職後)再填寫即可? 同上,若選擇拒絕填寫"整份人事資料表",公司就採用變相強迫之方式要求面試者填寫,那是否也有違法嫌疑? -------------------------------------------------------------- 【建議作法】 說實話,個人求職時也有遇過公司的人事資料表,裡面要求填寫非常多的【個人+家人】的隱密資料,當時有直接詢問人資其需求原因,但人資回覆也不知道設計原因為何,所以就算詢問也不一定可以得到答案。 但如果要追究表單是怎麼來的?有可能是某個長官要求的,或是前輩自己為了版面好看硬加的,有些甚至只是因為剛好前輩抓網路範本時有就留下來,所以為了不要冒著空白被問的風險,人資會希望您填好填滿,是為了讓每位長官都可以看到他想看的部分。但求職是互相的,您可以選擇不填,公司也可以選擇不繼續面試。除非公司強逼您,不管面試與否今天就是要把人事資料表寫完才能走,才可能去討論是否有違法的嫌疑。 另外您有提到面試者是否有權利拒絕填寫【整份人事資料表】,直到收到錄取通知單(入職後)再填寫即可? 這部分就必須幫公司端澄清一下,在目前職場的面試流程,大部分的公司主管還是都靠著人事資料表的內容,去進行整個面談。如果您拒絕填寫【整份人事資料表】,就代表面試官要從零開始問起。不僅要花費更多的面談時間,面談效果也會很差,相信很多公司應該都不會同意的。 雖說一定有機會遇到可以【部分資料不填的公司】,但比例一定是不高。所以初期新鮮人時期建議您還是照正常的流程去走,先順利取得工作後,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成果,或許在幾年之後,您就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方式去面試,也就不用煩惱這些問題。 文章連結:https://pse.is/4ahrhn -------------------------------------------------------------- 【相關文章】 【面試-22】經濟壓力大,想問面試錄不錄取是否可以看出來呢? https://pse.is/49fdzc 【面試-23】個性容易緊張,導致面試常常吃螺絲,該怎麼改善? https://pse.is/49tker 【面試-24】面試被問說覺得公司為什麼要錄用你?該怎麼回答? https://pse.is/49uptb 【面試-25】忙碌中面試電話來的太臨時,答的不好還有機會嗎? https://pse.is/4ajdkl 【面試-26】面試官要求脫口罩,可能有染疫風險,可以拒絕嗎? https://pse.is/49pw9x 【面試-27】二面完已經過兩周都還沒消息,想問這樣錄取機率? https://pse.is/4aby9b 【面試-28】跨領域求職,面試時如何強而有力的去介紹自己? https://pse.is/4as4a7 【面試-29】40歲資深專業人員,如何增加面試提高錄取機率? https://pse.is/4aregn 【面試-30】面試過程有遭受不愉快對待,要反應給公司人資嗎? https://pse.is/4bbwu8 【面試-31】面試官表明很喜歡自己,但為什麼等不到錄取通知? https://pse.is/4blukv 【面試-32】被問到為什麼會想投履歷到我們公司?我該怎麼回答 https://pse.is/4bj6y5 【面試-33】收到未錄取通知,回覆時可以詢問對方聯絡資訊嗎? https://pse.is/4a4d9t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們的 LINE 官方帳號還健康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 LINE 是許多品牌的「私域寶庫」,是維繫忠實顧客的重要管道。但如果你們的LINE只會「發優惠」「丟促銷」,用戶看膩、點開率低、封鎖率高,那你可能正流失一批最有可能回購的熟客。你以為你們LINE經營得不錯?真的嗎?快用 Steven 幫你準備的『免費自檢表』檢驗一下吧! ​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是否有設定品牌專屬的 LINE 官方帳號名稱與頭像? 02. 是否設有歡迎訊息與自動回覆流程? 03. 是否區分不同用戶族群進行分眾推播? 04. 是否定期(如每週/每月)更新貼文內容? 05. 是否有經營聊天室內容(非純公告式發文)? 06. 是否使用圖文選單提供用戶導覽與快速點選? 07. 是否投放過 LINE 廣告(含加好友/導購等目標)? 08. 是否設定推播排程而非即興群發? 09. 是否設計過互動型訊息(如問卷、選單、投票)? 10. 是否善用 LINE OA 數據後台查看點擊率/封鎖率等指標? 11. 是否曾進行好友人數成長活動(如抽獎、優惠碼)? 12. 是否將 LINE 與網站、社群整合互導? 13. 是否設計過 LINE 限定內容(如獨家優惠、早鳥消息)? 14. 是否整理常見問題導入自動回覆機制? 15. 是否監控 LINE 封鎖率並分析原因? 16. 是否會根據節日、事件、時事設計貼近生活的貼文? 17. 是否有規劃每月主題與行銷節奏? 18. 是否建立 LINE 好友經營 KPI(例如開信率、導購率)? 19. 是否利用 LINE API 進行進階互動開發(如會員綁定)? 20. 是否曾針對用戶進行 LINE 經營滿意度或需求調查? ​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恭喜!你們的 LINE 是超強私域利器,撿到大便宜! ⚠️ 50 - 75 分:還不錯!但有潛力可以再精準推播與深度互動 ❌ 低於 50 分:危險!LINE 只剩形式,顧客都在滑掉,這次撿到「木倉」啦! ​ 💡【 Steven 提醒 】 LINE 經營得好,是品牌私域中的黃金名單庫。別再只是「發折扣」,請你重新認真看待 LINE 的溝通力與轉換力,用這份自檢表,找回它的價值! ​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們的 LINE 得幾分?快留言告訴 Steven!也別忘記追蹤《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下一波免費自檢表火速更新中! ​ #數位行銷自救箱 #LINE官方帳號健康度 #LINE行銷策略 #免費資源 #數位私域經營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證照][職涯]資策會生成式AI能力認證考照分享
[證照][職涯]資策會生成式AI能力認證考照分享
資策會在2024年推出生成式AI能力認證 https://www.iiiedu.org.tw/certifications/exam/6 而且非常佛心的2024年底前免費考照 紙本證書及能力雷達圖分析額外付費 有幸有搶到免費考照名額 先說說考試準備吧 官方提供了一個Excel表格,其中有Google線上課程、DIGI+Talent 數位網路學院線上課程、AWS、PPT等學習資源 我個人認為這份學習資源蠻完整的 就算不考試,照這份清單閱讀也能收獲許多 若考過前面分享過的AWS AI證照AWS Certified AI Practitioner(AIF-C01) 再來考這張證照會感覺游刃有餘,因為AWS收錄的學習資源也同樣有著相同的範圍 畢竟都是在講生成式AI嘛! 實際考試當天進入試場算是驚艷到我 第一次遇到用平板考試! 觸控答題,答題完畢之後就會告知是否通過 題目內容可能因為剛開始辦理,有著不少瑕疵 例如有看到兩個選項是相同的、簡體字等 考題還有應用面的題目,例如Gamma、Notion等工具 我個人是對於這類題目不太認同,畢竟AI工具日新月異 考個某某工具是用來做什麼事或是哪些工具可以做到什麼事這類題目,我個人認為意義不大 而證照名稱就講明了是在說生成式AI 所以許多題目不是生成式AI相關的幾乎可以肯定不是答案 整體來說這項考試我認為要通過很容易,主要就是能取得多少分囉! 若是正在學習AI領域的人,循序漸進,邊讀書邊考試 這張證照能夠幫助你鑑別在生成式AI領域,自己學得如何 雖然容易,但考到證照還是會有成就感 能夠增加自信心以及努力學習的動力,證照也能在履歷上有所呈現 祝福大家考照順利! Notion完整文章連結:https://stevenwublog.notion.site/AI-194f7f8f282880a98b5bdb8f1ba23ef7
Steven Wu 賈伯斯加個n:職涯/稽核/財會審計/履歷
如何優雅地薪資談判很重要💰
如何優雅地薪資談判很重要💰
永遠要開口問,絕不要默默假設 💼 你已經成功闖過了層層面試關卡,現在,錄取通知書擺在你眼前。接下來,就是讓許多人緊張冒汗的一步:薪水談判(Salary Negotiation)。 但真相是——這正是你為自己價值(Value)發聲、爭取(Advocate)權益的最佳時刻! 🎯 為什麼薪資談判很重要? 許多求職者因為害怕被認為貪心或不知感恩,選擇直接接受第一個提議。 但你知道嗎?其實企業本來就預期會有談判! 主動談判,反而展現了你的專業度、自信與自我認知,也證明你了解自己的市場價值。 💡 自信談薪的三大關鍵技巧 1. 做好功課(Do Your Homework) 📚Before any negotiation, knowledge is your power. Research average salaries for your role, experience level, and city. Use platforms like Glassdoor, LinkedIn, or local industry reports. Go into the conversation knowing what a competitive offer looks like in your market. 在談判前,資訊就是你的最佳武器。研究你的職位、年資及所在城市的平均薪資水準。善用 Glassdoor、LinkedIn、或當地產業報告等資源,了解市場行情。 🎯 Tip: Create a range, not a fixed number. This gives you room to move and shows you’re informed, not rigid.小提醒:設定一個薪資範圍(而不是死板的一個數字),這樣不僅展現你對市場有研究,也保留了談判空間。 2. 永遠別急著接受第一個報價(Never Accept the First Offer) 🚫 As tempting as it is to say “yes” right away, pause. Even if the offer sounds good, always ask a simple but powerful question: “Is there flexibility in this offer?” Most companies build room into their initial number, and asking could lead to more money, better benefits, or both. 再怎麼誘人的條件,都別急著馬上說「好」。 請禮貌地詢問一句關鍵問題: 👉 「這個條件有沒有彈性(Flexibility)呢?」 很多公司在初步報價時,都保留了談判空間。輕輕一問,很可能為你帶來更好的薪資、福利,或兩者兼得! 3. 強調你的獨特價值(Highlight Your Unique Value) 💬When you counter, make it personal and purposeful. Don’t just ask for more—explain why you’re worth it. Frame your request in terms of what you bring to the table: your skills, achievements, and impact. Show how investing in you pays off for them.在提出反建議時,不要只說「我想要更多」。而是要有理有據地表達:你為什麼值得。用你的技能、成就、以及未來能帶來的影響來支持你的要求。呈現你的價值主張,讓對方明白:投資你,是划算且聰明的選擇。 🎯 心法轉換:把談判想成雙贏的價值交換,而不是針鋒相對的對抗。 🧠 心態提醒:這不是強求,而是專業表現 薪資談判並非爭鬥,而是雙方溝通、尋求合理共識的過程。 保持冷靜、友善又堅定的態度。 記住:自信是會傳染的——當你自己相信自己的價值,別人也會更願意給予你應得的待遇! 📝 英中對照詞彙表 Salary Negotiation:薪水談判 Flexibility:彈性 Value:價值 Advocate:爭取 🔔 最後提醒: 你不會自動得到你「應得的」,你得到的是你「爭取到的」。 所以下次談薪水時,記得:勇敢開口,別自己假設。 若你想跟著老師一起學習更多英語技巧: 🔔查看《人脈×英語力:商務社交英語全攻略》 📆日期: 2025/6/4~2025/7/9 🔗https://events.taiwantrade.com/2025AIE1111 (此貼文由ITI講師Bob撰寫)
外貿協會培訓中心 (台北) 貿協ITI台北商英教室
解鎖記憶之門:掌握三角關係思考法(就業服務乙級)
解鎖記憶之門:掌握三角關係思考法(就業服務乙級)
考就服乙級 還沒找到讀書方法的同學,至少我分享的讀書方法,三角關係思考法,一定要會,會有幫助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Jq_ykS0iRM 。 「三角關係思考法」一種專為法條學習設計的獨特方法,確保您能夠全面掌握並快速記憶知識。這種方法將需要的關聯性進行三角化分析,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和記憶的內容。 課程亮點包括: 三角關係思考法:透過將相互連結,形成三角關係,加深對每個概念的理解,從而提高記憶效率。 立即加入我們的課程,掌握「三角關係思考法」,讓學習不再是困難的挑戰,而是一場引人入勝的思維訓練。至少,這種方法一定要會,
林閔政 國家級人資證照(就業服務乙級)輔導教室
比「I want」更實用,一定要學會「I’d like」句型!職場溝通的升級之路!
比「I want」更實用,一定要學會「I’d like」句型!職場溝通的升級之路!
「I’d like …」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句型,在不同情境下多半翻譯為「我想要」和「我希望」,「I want…」語氣較直接,在正式場合可能會顯得不夠禮貌,而「I’d like…」則是比較委婉和禮貌!本篇文章詳細說明不同使用的方式,並且用例句理解這個句型! ▍基本結構 • I’d like + to + 動詞原形 ⇨ 用於表示希望或願望 • I’d like + 名詞 ⇨ 用於表達想要的東西 ▍用法與例句 1. 表示想要做某事 ✦I’d like to travel to Japan next year. (我想明年去日本旅遊。) ✦I’d like to attend the upcoming training session. (我想參加即將舉行的培訓課程。) 2. 表示希望得到某物 ✦I’d like a cup of coffee, please. (我想要一杯咖啡,謝謝。) ✦I’d like to request a copy of the project report. (我想請求一份專案報告的副本。) 3. 表示對某事的興趣 ✦I’d like to learn how to play the guitar. (我想學習彈吉他。) ✦I’d like to express my interest in the marketing manager position. (我想表達我對市場經理職位的興趣。) 4. 提出請求或建議 ✦I’d like to propose a new plan for our project. (我想提出一個新的專案計劃。) ✦I’d like to suggest a team-building activity for next month. (我想建議下個月進行一次公司團體活動。) ✦I’d like to hear your thoughts on the new policy changes. (我想聽聽你對新政策變更的看法。) 5. 表達感謝 ✦I’d like to thank you for your help. (我想感謝你的幫助。) ✦I’d like to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on this project. (我想感謝你在這個專案上的支持。) ▍句型變化 • I would like to... ⇨ 較正式的用法,適合書面或正式場合 • I’d love to... ⇨ 更熱情的表達 ✦I’d love to have you join us for lunch next week. (我很想邀請你下週一起吃午餐。) ✦I’d love to meet with you to discuss our ideas further. (我很想與你見面進一步討論我們的想法。) 「I’d like」是一個非常靈活且萬用的句型,適用於多種情境。無論是日常對話、商務交流還是正式場合,If you’d like to learn more English, please join 職場英文力,你的超能力!
知識貓星球 職場英文力,你的超能力✨
像程式設計師這樣思考|鍛鍊程式設計思維
像程式設計師這樣思考|鍛鍊程式設計思維
培養解決問題的創造力 程式設計真正的挑戰不在於學習程式的語法,而是學會怎麼有創意地解決問題,製作出一流的作品。 作者V. Anton Spraul在本書中針對程式設計師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做了詳實解說,也講述其他書籍常常忽略的主題:如何才能像程式設計師這樣思考。書中每個章節講述一個程式設計的概念,如類別、指標和遞迴等概念。另外每章後面都有開放性的習題,鼓勵讀者接受挑戰並活用學到的知識。 在本書中,讀者將學到: ‧把問題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讓問題變得更容易解決 ‧活用函式、類別和程式庫,讓大多數的程式碼都能重複使用 ‧為特定工作挑選出最適合的資料結構 ‧深入學習許多進階的程式設計工具,像遞迴和動態記憶體配置等 ‧組識自己的想法和開發策略來解決某些特定類型的問題 雖然書中的範例程式都是以C++所編寫而己,但範例所勾勒出的創造性問題解決觀念則適用於任何一種程式語言。實際上,這些概念早超出電腦科學這個領域。正如大多數技巧熟練的程式設計師所了解的,寫出一流的程式碼是門創造性的藝術,要實現這個理想的第一步就是要「像程式設計師這樣思考」。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v_ACL057700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早鳥團購只到7/13】產品經理學習營:領$399券再送百元LINE點數
【早鳥團購只到7/13】產品經理學習營:領$399券再送百元LINE點數
早鳥團購結束後,價格會調漲,敬請保握團購優惠!! ▮ 本學習營104有加碼獨家: 1. 獨家履歷教學,打造讓HR亮眼的履歷! 2. 完課取得104完訓認證,加註履歷提高曝光! ▮ 本學習營今年特點:3週完成企業產品作品,完訓取得證書,助攻你轉職! 🔸業界知名講師,一年一度學習營! 🔸實體線上直播營,跨區都可參加,完課取得證書。 🔸104企業產品實戰題,讓你有履歷作品! 🔸課程安排在假日,你可以無痛學習轉職! 🔸刷指定卡3期0利率,讓你學習免壓力!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88aed491-2652-45e6-921e-ecf2bf700b8b
104學習 職涯學習課程專文推薦
🧠 Google 推出《提示工程》白皮書:教你和 AI 好好說話的秘密
🧠 Google 推出《提示工程》白皮書:教你和 AI 好好說話的秘密
你是不是常常覺得 AI 回答有點答非所問,或者明明問題很簡單,回應卻一大篇繞來繞去?其實問題很可能出在——你怎麼問。 這個月,Google 推出了由開發者關係專家 Lee Boonstra撰寫的《Prompt Engineering》白皮書(提示工程白皮書)。裡面不只是介紹怎麼寫 prompt,而是從原理到實戰,帶你一步步掌握「怎麼和 AI 說話」,讓 Gemini 模型真正幫上忙。 📘 這本白皮書有什麼特別? 這份 68 頁的白皮書不走理論路線,而是聚焦在實用的提示設計技巧,適合開發者、內容創作者、數位行銷人,甚至是剛接觸生成式 AI 的新手閱讀。 它特別針對 Google 自家的 Gemini 大型語言模型(透過 Vertex AI 或 API 使用),整理出一系列好用又經過驗證的提示設計方法。裡面不只有說明,還有範例、應用情境和最佳實踐,非常實戰取向。 🔍 白皮書重點:10 種好用的提示技巧+範例 1. 零樣本提示(Zero-shot prompting) 直接發問,不提供任何範例,考驗模型的直覺理解力。 例如:「解釋什麼是量子糾纏,用簡單的方式讓高中生也聽得懂。」 2. 少樣本提示(Few-shot prompting)** 提供一兩個例子,幫助模型模仿語氣與邏輯。 例如:「請模仿以下範例撰寫商品文案:商品:極簡筆記本,特色:環保、可平攤、質感黑色。」 3. 系統提示(System prompting) 為整段對話設定角色與任務規則,常見於API使用開場。 例如:「你是一位專業的職涯顧問,請根據用戶提供的履歷給出升遷建議。」 4. 角色提示(Role prompting) 讓AI扮演特定身份來產出對應語氣的內容。 例如:「請扮演一位資深產品經理,分享你帶過最難忘的一場簡報經驗。」 5. 上下文提示(Contextual prompting) 給AI足夠的背景資訊,提升回應的準確度與實用性。 例如:「背景:我正在為行銷團隊設計年度簡報。請幫我產出一頁‘趨勢預測’的內容,針對2025年AI行銷工具發展。」 6. 思維鏈提示(Chain-of-Thought, CoT) 引導AI按部就班地邏輯推理,特別適合用在數學、推理題。 例如:「請逐步推理並計算出以下問題的答案:一台機器每天可生產200個零件,5台機器工作3天總共可生產多少?」 7. ReAct提示(Reason + Act) 結合「思考」與「執行」兩步,幫助AI先判斷再回應,甚至進一步執行行動。 例如:「請先分析這篇文章的主題,再生成一條適合的SEO標題,並格式化成 Markdown 標題語法。」 8. 自動提示工程(Automatic Prompt Engineering, APE) 把寫提示這件事也交給AI,讓模型產出不同版本的prompt並自我優化。 例如:「我想讓AI幫我撰寫商品評論摘要,請你幫我產生5組不同風格的提示語供測試。」 9. 格式化輸出(例如JSON) 讓AI輸出的內容有結構,便於程式處理與後續使用。 例如:「請根據以下產品資料,生成對應的 JSON 格式資料,並保留key名稱。」 10. 混搭風格與語氣(Styling & Tone Prompting) 嘗試不同語氣、語言風格、格式等,找出最貼近任務需求的回應方式。 例如:「請用輕鬆幽默的語氣,寫一段開場白,歡迎新員工加入我們的設計部門。」 ✅ Google 推薦的提示設計做法 Google在白皮書中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提示撰寫建議: - 提供示例:能有效幫助模型模仿任務邏輯與語氣風格。 - 保持簡潔明確:不囉嗦,重點清楚,避免語意模糊。 - 明確下達任務:比起「幫我整理一下」,說「請幫我列成三點摘要」更有效。 - 模組化撰寫:將提示寫成可重用模板,可大幅提升效率。 - 控制輸出長度:使用像是「限50字內」「請用推文風格」的指令,有助掌控生成結果。 🖱️ 資源整理 - 📄 [白皮書 PDF下載](https://www.gptaiflow.tech/assets/files/2025-01-18-pdf-1-TechAI-Goolge-whitepaper_Prompt%20Engineering_v4-af36dcc7a49bb7269a58b1c9b89a8ae1.pdf) - 🌐 [Lee Boonstra 官網](https://www.leeboonstra.dev/writing/) - 📥 [Kaggle 白皮書頁面]https://www.kaggle.com/whitepaper-prompt-engineering - 🎥 精華影片:[觀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AsGIcYY2Ao ✨ 總結 這份白皮書不只是寫給工程師,它其實是一本「AI 溝通指南」,教你如何讓生成式模型變成真正的幫手。 記住一句話:「會問問題的人,才是真正懂用AI的人。」 無論你是日常使用者還是專業從業者,只要你懂得設計 prompt,AI 就能為你發揮超過預期的效果。
104學習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易學佛堂地藏占察黃四明老師公益命理
易學佛堂地藏占察黃四明老師公益命理
易學佛堂地藏占察黃四明老師公益命理-詹翔霖教授 【公益命理 隨喜捐助】 佛堂積極推動各種社會公益贊助。 @幫助流浪狗募款。 @贈送低收入學生電腦筆電。 @開辦各種命理課程、插花英文課程。 @法律諮商、心理諮商等服務。 @教室場所提供公益單位免費來使用。 歡迎各公益單位來洽商合作事項,或邀請參加活動園遊會,佛堂義工師兄姐們都會很樂意的來參與幫忙! 【台北佛堂】 02-23145216 / 0903-787376 LINE ID: 0903787376 台北市忠孝西路一段41號15樓之一(天成商業大樓) 【台中佛堂】 04-24261671 / 0987-407244 LINE ID: 0987407244 台中市西屯區中清路3段183號 【高雄佛堂】 07-2010116 /0936-377931 LINE ID:0936377931 高雄市前金區仁德街303號2樓 【台南公益筆電整修贈送中心】 鄭師兄0931-802626 702台南市南區永成路三段499號 詳細地圖交通資訊 信箱:diwong2018@gmail.com 臉書:易學佛堂(地藏占察講堂) 四明老師坎坷經歷&宏法簡介 黃四明老師因為出生於企業世家,家中是外銷家用電器公司,大舅曾是國內知名腳踏車經理和大股東,叔叔更曾是光學大廠大股東。 所以從小就在工廠裡長大,被逼著學會了各種品管、電機、馬達和許多大型工作機械的操作! 幸好對於一個小時候就是資優生的人而言,工廠裡的學習是非常熟練的,雖然品學兼優、工作勤奮,但是卻始終納悶著?為何總是一直不得父親的喜歡,常被責罵處罰呢? 隨著年齡漸長, 19歲成為當時檢驗局檢定最年輕的品管課長。 25歲退伍後當上廠長, 26歲至台北世貿設立公司。 27歲成為外貿協會裡最年輕的總經理,精通品管、國貿、生管、機械、電腦資訊等。 28歲和認識7年的女朋友結婚,前岳父也是當地首富之一,隨後隔年生下2個女兒。 29歲因經營理念和父親起衝突,而離開了從小待到大的自家公司,到友人貿易公司上班,晚上開始上課學習所興趣的建築設計。 30歲開設精品廚具公司,代理行銷歐化廚具等精品。 31歲開設建築設計公司,從事建築室內設計等工程。 34歲家中遭逢巨變,和結婚7年的太太離婚,應證了在結婚前,我的啟蒙恩師,曾對我說:這一個女朋友和我有嚴重沖剋,結婚後也會在我的凶星大運時來分離? 【生意失敗,落魄潦倒】 直到84年(1995),遭遇了一生中最大的挫折和打擊,婚姻離異、生意失敗、被人倒債、負債累累...近二十年的辛苦成就全部歸零,從「五子登科、風光富貴」一下落到「零丁一人、妻離子散」。 短短一個月可以瘦掉十公斤,用「形容憔悴、意志消沈」來形容還不夠,如果再加上「心神俱失、如同死屍」還來的更加恰……… 在極度的痛苦折磨中,吃了大量安眠藥被救後,負債結束掉設計公司,也從此扭轉改變了整個的人生觀,誠實地面對因果業力,學習如何來真正改運的修行之路。 也在「了凡四訓」的啟示下,終於在85年發願,要以所學易經命理來幫助世人行菩薩道,四處上課、演講、服務、架設網站,所有服務均不收紅包和供養。
詹翔霖 管理知識學院 詹翔霖
注意,這5種類型的成員,正在拖垮你的團隊
注意,這5種類型的成員,正在拖垮你的團隊
在職場中遇到的成員類型往往有所不同,有些人能夠提升團隊的動力和效率,但也有一些類型的成員,是會對團隊造成不利影響。如何去找出這些成員並且加以管理改善,這就是每個主管及專案負責人的重要課題。 1. 不負責任型成員 個人認為這是最重要的,這類成員在面對責任時總是推卸或找藉口,對工作進度造成負面影響。如果一個人無法承擔起自己的職責,團隊的整體運作就可能出現瓶頸。我們可以先選擇進行直接的溝通,嘗試找出他們面臨的困難,並給予具體的行動指導。但如果狀況持續,接下來一定會嚴重破壞到團隊的工作氣氛及積極前進的動力,不得不去正視。 2. 負面思考型成員 負面思維不僅會影響個人的表現,還會滲透到整個團隊,造成士氣低落,甚至產生不必要的內部矛盾。這類成員可能經常抱怨、消極,並散布負面情緒。面對這類型的成員,先嘗試通過「正向引導」來提升他們的自我覺察,並引導他們以積極的方式面對挑戰。 3. 消極抗拒變革型成員 團隊需要保持靈活性,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或內部調整。消極抗拒變革的成員往往會拖慢團隊的適應速度。這一種類的人在團隊都會有一定的比例,他們可能抱持「我們過往都是這樣做」的心態,對於任何新方案、新工具都表示懷疑。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取Small wins漸進式小變革的方式,透過成果減少他們的抗拒感。但如果成員完全無法適應,可能會影響整個團隊的發展。 4. 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型成員 在專案中團隊合作是成功的關鍵。那些只關心自己工作、無視團隊需求的成員,可能會讓其他人感到難以合作,進而削弱整體士氣。這時候可以試著用一些團隊活動,來營造出「協同效應」的重要性,讓這些成員看到團隊合作能帶來更好的結果。 5. 無法持續成長型成員 這類型的成員應該是占大宗,隨著企業與市場環境的變化,成員的成長與進步顯得愈發重要。如果某個成員持續缺乏學習動力,不願意提升自己的能力,那怕過往是優秀員工,也會逐漸讓團隊在競爭中失去優勢。 所以定期提供一些學習材料、設計團隊活動分享或是提供單位內獎勵機制,持續對於成員的表現並給予成長建議。才能夠鼓勵成員持續成長。 人力不足對於每個團隊來說都是個嚴苛的考驗,但對於影響團隊的成員,有時需要作出艱難的決策,來辨別哪些成員不適合留在團隊中。團隊的成長與成功,其實是需要每一位成員的共同努力與互相支持,所以任何削弱團隊協作與效率的因素,都應該是主管要優先關心及改善的。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Microsoft Planner介紹:輕鬆「組織任務」和「追蹤進度」的工具
Microsoft Planner介紹:輕鬆「組織任務」和「追蹤進度」的工具
在現代工作環境中,有效地組織和管理任務至關重要。Microsoft Planner 提供了一個直觀且功能豐富的平台,讓您可以輕鬆地管理任務,與團隊協作,並追蹤工作進度。現在讓我們深入了解 Planner 的使用情況和優勢。在使用 Microsoft Planner 進行任務管理時,您可以遵循以下步驟: 【一、創建新的計劃】 1.登錄 Microsoft Teams 帳戶,打開 Planner 應用程式。 2.點擊"新計劃",為計劃命名並選擇要添加到的團隊或組。 3.在計劃中,您可以添加任務、設置截止日期和指派負責人。 【二、管理任務】 1.在計劃中,點擊"添加任務"以添加新的任務。 2.指定任務的詳細訊息,如截止日期、重要性等。 3.您可以使用任務板來組織和視覺化您的任務,以及追蹤進度。 【三、團隊協作】 1.邀請您的團隊成員加入計劃,共同管理任務和進度。 2.您可以在任務中添加評論和附件,方便團隊成員進行討論和共享資訊。 【四、設置通知和提醒】 1.在每個任務中,您可以設置通知和提醒,以確保任務在截止日期前完成。 【五、效能分析】 1.使用 Planner 提供的效能分析功能,追蹤團隊成員的工作效率,並進行改進。 在 Microsoft Teams 中,Planner 應用程式可以幫助您更有效率地管理您的任務和計劃。透過創建新的計劃、管理任務、與團隊協作、設置通知和提醒以及使用效能分析功能,您可以更輕鬆地組織和追蹤工作進度,並確保任務按時完成。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超級辦公室達人】獲得更多實用的小技巧! ✨✨如果喜歡這篇文也歡迎免費加入共學✨✨
知識貓星球 超級辦公室達人
破解面試焦慮!Google 推出免費 AI 工具:Interview Warmup 助你掌握面試技巧
破解面試焦慮!Google 推出免費 AI 工具:Interview Warmup 助你掌握面試技巧
面試讓你感到緊張嗎?想提升自信卻不知道從何開始?Google Interview Warmup AI 工具來救場!這款免費的線上工具,不僅針對各種職業領域提供真實的模擬面試問題,還能即時分析你的回答,提供具體改進建議。從此告別面試焦慮,讓你的面試表現更加出色!本文將深入介紹這個工具的功能與使用方法,幫助你輕鬆迎戰下一場面試。 ▍Interview Warmup 是什麼? 在求職過程中,面試往往是最令人緊張的一環。無論是剛畢業的學生,還是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都可能因為缺乏面試練習而感到壓力。為了解決這一問題,Google 推出了名為「Interview Warmup」的 AI 工具。這是一個免費的線上模擬面試平台,旨在幫助求職者針對特定職位的需求,練習回答常見的面試問題,提升面試表現。 ▍Interview Warmup 的主要功能 ● 職業導向的模擬面試問題 「Interview Warmup」 為求職者設計了多種職業類別的模擬面試問題,例如數據分析師、數據科學家、用戶體驗設計師、電子商務專員等。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求職的目標職位,選擇相應的面試題目,這不僅讓練習更加針對性,也能幫助求職者準備特定行業的面試需求。 ● 即時回饋與建議 許多人在面試時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說才能達到最佳效果。「Interview Warmup」 的 AI 系統會在使用者回答後,立刻提供反饋,提示常用詞語、句式和回答中的關鍵詞,幫助使用者優化表達方式。這樣的即時反饋能夠讓求職者快速掌握面試中的關鍵要素,減少表達時的困惑和不確定感。 ● 深度答案分析 這個工具利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NLP)來分析使用者的回答內容,提供包括用詞重複次數、常見短語、以及未提及的重要概念等詳細數據。這樣一來,求職者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在回答中的優勢和需要改進的地方,進一步提升面試表現。 ● 自我反省與持續改進 面試技巧的提升不僅僅靠一次練習就能達到。「Interview Warmup」允許使用者查看、保存自己的回答,並反覆練習,方便日後反省和改進。這種持續的練習機會,使求職者能夠不斷調整自己的應對策略,逐步建立起對各種面試問題的信心。 ▍Google 面試 AI 工具的優勢 ● 免費使用,無需註冊 「Interview Warmup」 是完全免費的工具,任何人只需打開網頁,就能立即使用,不需要註冊或訂閱服務。這使得求職者可以輕鬆地開始練習,而不必擔心額外的成本或複雜的操作。 ● 針對性強,快速準備 無論你是想轉職還是進階職涯,「Interview Warmup」提供的職業導向面試題庫,都能讓你迅速掌握所需的面試技巧。不僅如此,它的智能分析功能還能為你提供精確的改進建議,使你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面試能力。 ● 隨時隨地,靈活練習 因為是線上工具,你可以隨時隨地利用零散時間來練習。無論在家、在咖啡店還是通勤途中,只要有網路,你都能方便地進行面試準備。這種高效靈活的學習方式,讓面試練習不再拘泥於時間和空間。 Google 的「Interview Warmup」AI 工具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資源,特別適合那些希望提升面試表現的求職者。無論你是初出茅廬的新鮮人,還是想要在職場上更進一步的老手,這款工具都能提供針對性的幫助,讓你在面試中更有自信地展現自己。現在就開始使用「Interview Warmup」,為你的下一場面試做好萬全準備吧! ➤ 立即使用:https://grow.google/certificates/interview-warmup/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免費直播講座│AI世代你該會的高效求職術!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履歷+面試QA GPTs工具
📣免費直播講座│AI世代你該會的高效求職術!報名就有機會獲得履歷+面試QA GPTs工具
【你不是能力不好,只是沒說對話】 面試官問:「為什麼想應徵這份工作?」 你說出一大段,卻被回一句「我們會再通知你」 你不是沒準備,而是少了一個能幫你「講對話」的個人化教練 👉 https://lihi.cc/K3SAn 🎯 如果你也有這些困擾...... 🔹 不知道怎麼對應履歷與職缺要求? 🔹 面試講得真心卻總是沒命中? 🔹 想知道 HR 心裡到底想看到什麼? 📌這場直播,你會學到: 🔥 了解AI 助力下現代人的求職優勢 🔥 求職前必備的優勢盤點技巧 🔥 善用 AI 工具打造面試官讚賞的履歷 & 應答 - NotebookLM 快速比對理想職缺與你的技能落點 - GPTs 一鍵優化履歷、自傳與面試回答 - Gamma 幫你把個人優勢做成視覺亮點,主管一眼看到重點 🎁 報名+出席直播送你「履歷+面試 #GPTs工具」 幫你依據不同求職階段最佳化形象包裝術! ▍ 直播講座資訊 🔹 時間:6/23(一) 20:00~21:00 🔹 講者:資深 AI 培訓顧問 Hubert、職涯溝通表達教練 Nina 🔹 講座形式:線上直播(將於活動前2~3天email提供直播連結) 🔸 立即報名:https://lihi.cc/K3SAn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
PM職涯發展成功手冊|卓越產品經理的技能、框架與實踐法
PM職涯發展成功手冊|卓越產品經理的技能、框架與實踐法
Cracking the PM Interview作者又一鉅作 產品管理是很重要的角色,這本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本書。這一本為新手和有經驗的產品經理所撰寫的全方位指南,傳授優秀產品經理應具備的技能、框架和實踐法。 ‧產品技能:進行用戶研究、資料分析、雛型設計、產品文件撰寫和理解各種技術,推動更好的產品決策。 ‧執行技能:藉著進行專案管理、漸進式開發、啟動程序以及良好的時間管理,妥善地管理你的團隊,快速、順利、有效地交付專案。 ‧策略技能:為你的團隊指出更好的方向,並透過願景、戰略、路線圖和團隊目標,優化長期影響。了解「更有戰略性」意味著什麼。 ‧領導技能:藉著發展你的個人心態、協作、溝通、啟發和指導技能,更有效地領導。 ‧人員管理:學習管理者的領導技能,包括教導、招聘、面試和建立組織結構。 ‧職涯:藉著了解職業階梯、設定目標,將你的成就轉換成踏腳石,引導職業的發展。 「籠統的建議在產品管理領域需要即時做出主觀判斷的時刻根本派不上用場,Jackie和Gayle提供了實用的背景和框架,為未來的PM領導者制定概念模型,協助他們逐漸成為成功的產品領導者。」 —STEVEN SINOFSKY,前微軟總裁和產品負責人 「這本書不但是產品管理的入門磚,甚至可以幫助最老練的產品經理成為更有效率的領導者和決策者。」 —GIBSON BIDDLE,Netflix和Chegg前VP、產品長 「這本書提供非常實用的建議,幫助你掌控和駕馭產品管理生涯。真希望當初我入行擔任產品經理時就有這本書,它是必備的指南!」 —YARDLEY POHL,Women In product聯合創始人和董事會成員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v_ACL058900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新版GA4v.s舊版GA差異,功能比較懶人包_2021最新
新版GA4v.s舊版GA差異,功能比較懶人包_2021最新
近期 Google 推出新版 GA【 App+Web Property 】,這項服務整合了 App及Web上的資料,可同時分析使用者在跨裝置上的行為。 一、一表看懂文章精華 近期 Google 推出了新版的 GA【App + Web Property】,這項服務整合了 Google Analytic for Firebase 上 App 的資料以及 Google Analytic 上 Web 的資料,讓我們可以同時分析使用者在跨裝置上的行為,不會再因為兩套工具而導致資料無法銜接的狀況發生,不過新版在蒐集數據上的設定跟經典版其實有許多不同之處,讓我們帶大家完整了解差在哪裡。 二、比較舊版 GA 1. 應用場景 【舊版標準 GA】 以網站的 Tag 為主,App 則是使用 Firebase 比較多。 【新版 GA4】 整合 Google Analytics(GA)Web 端的資料 + Google Analytics for Firebase(GA4F)APP 端的資料。可以將兩者數據可以結合在一起並進行分析,也可以單獨蒐集網站的資料。 2. 數據模型 【舊版標準 GA】 專注在工作階段,計算單位有使用者、工作階段、瀏覽量等指標。 【新版 GA4】 專注使用者、行為(事件)為主。 3. 測量、互動追蹤單位 【舊版標準 GA】 測量單位:網頁瀏覽(Pageview) 互動追蹤單位:跳出率、網站停留時間、每頁工作階段數 【新版 GA4】 測量單位:網頁瀏覽(Pageview)+畫面瀏覽(Screen Name) 可以選擇增強型配置:文件下載、網頁滾動深度、出站點擊、崁入式 Youtube 互動資料 互動追蹤單位:互動數、互動率、互動時長(互動定義:進來網站/APP 超過 10 秒鐘) 詳見原文> https://hahow.in/cafeteria/articles/61b2d710c02c61000794df06
Hahow 小蛙編輯 Hahow 好學校
【最新】AI應用規劃師證照解析:誰適合考?有什麼優勢?
【最新】AI應用規劃師證照解析:誰適合考?有什麼優勢?
AI 技術快速滲透各行各業,為了讓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掌握 AI 應用能力,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2025年推出 AI 應用規劃師能力鑑定證照(初級與中級)。該證照不僅能提升職場競爭力,也能幫助企業找到適合的 AI 人才。本文將帶你快速了解這兩張證照的特色、優勢、差異,以及適合的報考對象。 證照特色與優勢 1. 政府認證,企業認可度高:由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主導,工業技術研究院執行,擁有高公信力。 2. 對應不同領域需求:初級證照適合非技術背景人士,中級證照適合 AI 技術專業人士。 3. 提升職場競爭力:幫助考生掌握 AI 技能,提高職場價值與薪資成長機會。 4. 學以致用,提高工作效率:透過 AI 工具應用,幫助工作自動化,提高生產力。 初級 vs. 中級:考試重點與適合對象 ✅初級 AI 應用規劃師(適合文組、非資工專業人士)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056 目標:幫助非技術背景人士學習 AI 工具應用,提升職場競爭力。 考試重點: • 人工智慧與資料處理基本概念 • 機器學習、鑑別式 AI、生成式 AI 基礎 • AI 工具應用於工作,如:報表生成、文稿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適合對象:上班族、行政人員、行銷、企劃、管理職等 初級證書:永久有效,可作為 AI 入門技能證明。 🟡初級線上模擬試題 https://nabi.104.com.tw/assess/6c2efe0a-8456-4694-bdc3-a1813f66ee19 ✅中級 AI 應用規劃師(適合 IT、資通訊專業人士)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057 目標:培養能夠 協助企業導入 AI 的技術專業人才。 考試重點: • 演算法、物聯網架構設計 • 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 • 自然語言與音訊處理 • AI 導入評估規劃與風險管理 適合對象:AI 工程師、數據科學家、軟體開發人員、IT 技術專家 中級證書:有效期 5 年,需累積 48 小時 AI 相關訓練或工作經驗 以換證,確保技能持續精進。 🟡中級線上模擬試題 https://nabi.104.com.tw/assess/0b1426fe-7c6c-4138-a059-f59400d7eebe 為什麼要考 AI 應用規劃師證照? ✅ 文組人士也能掌握 AI,提升職場競爭力 ✅ 技術專業者獲得 AI 進階能力,助企業數位轉型 ✅ 政府認證,企業高度認可,提升就業與升遷機會 無論你是 AI 初學者,還是希望在 AI 領域深入發展的技術專業人士,AI 應用規劃師證照 都將是你的最佳職場加分利器,幫助你迎接 AI 時代的挑戰!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19ba2cdd-5ae1-44a0-a975-01f989c92691
104學習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第十五篇_機械製圖_環境設定_標註
第十五篇_機械製圖_環境設定_標註
【前言】 本月開始進行AUTOCAD在機械製圖上的應用。 前篇(圖層與線):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4bb30568-5431-4e44-8d4e-46adbebe5d4e?content=10000670 圖框: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abf758e6-8630-46e0-bf40-d8e89df1cd9a?content=10000670 這篇我們要來準備標註 在所有的製圖中,都一定會標註尺寸,供閱圖者使用,在AUTOCAD中有方便的標註功能,可以標註如長度、角度、弧度等尺寸,也可以設定公差 而在CNS的規範裡面也有規定關於標註的各種細節,但AUTOCAD一樣沒有內建,所以我們需要做一些調整 【學習目標】 1. 了解CNS機械製圖的規範 2. 了解如何調整AUTOCAD使其符合CNS機械製圖的規範 【基本知識】 CNS機械製圖規範:https://www.cnsonline.com.tw/ CNS對標註有許多規範,從箭頭大小、尺度線、尺度界線等均有其規範 比如: 箭頭長度為3-4mm 尺寸界線超出箭頭2-3mm 尺寸界線與輪廓要有1mm的間隙 而AUTOCAD內建的尺寸標註預設為ISO規範,需要經過調整才能符合CNS的規範 AUTOCAD內有內建幾個標註功能,包含: 線性,標註出水平(X)方向或垂直(Y)方向的長度 對齊式,標註出兩點的直線長度 角度,標註出角度 弧長,標註出弧長 半徑,標註出圓或弧的半徑,會自動加入半徑符號R 直徑,標註出圓的直徑,會自動加入直徑符號Ø 座標式,會標註出X或Y方向座標的長度,機械製圖中很少使用 轉折,可以做出有轉折的半經標註,主要當標註線太多時,是用來閃避其他線段,方便辨識 【正式教學】 *操作圖文細節請見簡報 簡報連結:https://reurl.cc/52VeZ7 尺度線與尺度界線,以細實線繪製,在使用AUTOCAD時,我們通常建立一個圖層,專門用來放置所有的標註線,並在出圖時設定為細實線。 請先參考前兩篇的說明,建立標註的圖層,並用顏色將其區隔,範例中我們使用黃色作為標註。 【標註注意事項】 在CNS中還有很多關於標註的細節,比如標註尺寸和尺寸間需要有2倍文字高度的距離,但是因為圖面的限制,許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小於這個距離,請注意,如果發生類似這種狀況,請以能方便閱讀為最高標準。
袁丞宗 丞宗的AUTOCAD教室
該去小公司還是大公司當產品經理(PM)?優缺分析一覽
該去小公司還是大公司當產品經理(PM)?優缺分析一覽
作為產品經理(PM),選擇去小公司還是大公司擔任 PM,取決於你的職業目標、個人喜好和風險承受能力;在小公司和大公司的角色和工作環境有很多不同之處。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區別: 【小公司】 1. 職責廣泛 在小公司,PM 通常需要扮演多重角色,不僅要負責產品的規劃和開發,還可能涉及市場營銷、客戶支持、銷售等方面的工作。 → 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和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 2. 決策速度快 小公司的層級較少,決策過程通常比較簡單快速。 → 可以更直接地與高層管理人員溝通,對產品方向和策略的影響力更大。 3. 資源有限 小公司的資源相對有限,這包括人力、財力和技術資源。 → 需要更靈活地運用資源,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4. 風險和獎勵 參與小公司可能風險較高,但同時成功的回報也可能較大,包括股票期權和快速晉升的機會。 【大公司】 1. 職責明確 大公司的組織結構比較複雜,每個人有較為明確的職責分工。 → PM 主要集中在產品開發和管理方面,其他如市場營銷、銷售等有專門的團隊負責。 2. 決策過程慢 大公司的決策過程通常較慢,因為需要經過多層審批和協調。 → 雖然影響範圍廣,但需要與更多部門和利益相關者協調。 3. 資源充足 大公司通常擁有更多的資源,包括研發資金、專業團隊和技術支持。 → 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來推動產品的開發和市場推廣。 4. 學習和發展機會 大公司提供更多的培訓和發展機會,幫助你提升專業技能和職業發展。 → 可以向經驗豐富的同事學習,參加各種內部和外部的培訓課程。 5. 穩定性 大公司通常更穩定,風險較小,但相應的晉升和發展速度可能較慢。 【總結】 小公司適合那些喜歡多樣性、靈活性和願意承擔風險的人,而大公司適合那些追求穩定、資源和系統化發展的人。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