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產品設計師

產品設計師
更多
月薪中位數
$5萬
年資 3-5 年
資料搜集中...
年資 10 年以上
產品設計師 都在看
PM必學技能-提案及簡報製作,「這些場合」都需要!
PM必學技能-提案及簡報製作,「這些場合」都需要!
產品經理在不同階段的工作中,可能會多次需要提案與製作簡報,以下是幾個常見的情境,新產品或新功能構想、 產品路線圖的制定與展示、專案啟動會議等等,在這些情境下,產品經理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與說服能力,並能清晰、結構化地呈現資訊,以確保相關方理解和支持產品目標與策略。 1. 新產品或新功能構想 ➛ 情境: 產品經理需要為一個全新產品或一個新功能構想尋求團隊或高層的支持。 ➛ 目的: 說服決策者這個新產品或功能具有市場需求,並值得投入資源開發。 ➛ 簡報內容: 市場調查、競品分析、用戶需求、預期收益、項目計劃等。 2. 產品路線圖的制定與展示 ➛ 情境: 向內部團隊(如開發、設計、運營)或外部利益相關者(如投資者、合作夥伴)介紹未來的產品路線圖。 ➛ 目的: 確保所有相關方了解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並獲得他們的認同與支持。 ➛ 簡報內容: 產品的發展計劃、優先級排序、時間表、資源需求等。 3. 專案啟動會議(Kick-off Meeting) ➛ 情境: 在產品開發正式開始之前,向相關團隊介紹項目背景和詳細計劃。 ➛ 目的: 使所有團隊成員了解項目的目標、範圍、時間表和角色分工,確保大家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 ➛ 簡報內容: 項目目標、工作範圍、時間表、責任分工、風險管理計劃等。 4. 定期進度匯報與評估 ➛ 情境: 在產品開發過程中定期向管理層或相關方匯報進度。 ➛ 目的: 確保項目按計劃進行,及時解決問題並調整計劃。 ➛ 簡報內容: 開發進度、里程碑達成情況、遇到的挑戰和問題、下一步計劃等。 5. 產品發布前的準備 ➛ 情境: 在產品或新功能即將發布前,向市場、銷售、客戶支持等相關團隊進行培訓與介紹。 ➛ 目的: 確保所有相關團隊了解產品功能、特性及賣點,為產品成功上市做好準備。 ➛ 簡報內容: 產品功能概述、目標市場、賣點、競爭優勢、市場營銷策略等。 6. 反思會議與項目總結 ➛ 情境: 在產品開發或發布後,回顧整個過程,總結經驗教訓。 ➛ 目的: 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為未來的項目提供參考。 ➛ 簡報內容: 項目成果、學到的經驗、未達成目標的原因、改進建議等。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強迫員工返回職場,可能反而遺失人才
強迫員工返回職場,可能反而遺失人才
疫情期間,各大企業為了繼續運行,推出了許多WFH的方案,但現今的商業環境中,許多科技公司都發出了強制員工返回辦公室的指令,然而,軟體公司Autodesk對於遠距工作政策持有不同的看法,並認為這樣的政策對於招聘人才有著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全球各地的企業紛紛推行遠距工作政策,這種彈性的工作模式不僅為員工提供了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同時也擴大了公司的人才招募範圍。然而,許多公司在疫情逐漸穩定的情況下,開始要求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這樣的舉措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被視為是一種“失敗”。 Autodesk公司認為,迫使員工返回辦公室工作,可能會限制人才的招聘。現今的人才市場極度競爭,具有高技能的專業人才成為企業競相爭取的對象。遠距工作政策為這些專業人才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無論是在台灣本地,還是國際間,遠距工作讓公司能夠與優秀的人才進行合作,而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此外,台灣目前面臨著嚴重的少子化問題,人才的供應相對不足,這使得企業更加需要開放心態,吸引來自不同地區的優秀人才。遠距工作政策不僅能夠吸引本地專業人才,還能夠拓展至國際市場,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企業的團隊。 因此,Autodesk認為,提供遠距工作的機會,不僅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還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人才招募的挑戰。企業應該重視員工的需求,保持開放的態度,並適應不斷變化的職場環境,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原文閱讀:https://edition.cnn.com/videos/business/2023/10/20/autodesk-hybrid-work-flex-forward-me-orig.cnn
NickyLee 國際新聞|新知探討|AI世界
工業軟體SOLIDWORKS跟PROE實務運用個別優勢跟差異
工業軟體SOLIDWORKS跟PROE實務運用個別優勢跟差異
SOLIDWORKS和PTC Creo (以前稱為Pro/ENGINEER或ProE) 都是用於機械設計和CAD(電腦輔助設計)的工業軟體。以下是它們在實務中的個別優勢和差異: SOLIDWORKS: 優勢: 使用者友好性:SOLIDWORKS以其直觀的使用界面和容易學習的操作而聞名。許多用戶認為它的工作流程較為自然。 社群和資源:SOLIDWORKS擁有龐大的用戶社群和豐富的資源庫,這意味著在使用過程中可以輕鬆獲得幫助、學習和資訊。 3D模型的建立與修改:SOLIDWORKS在3D建模方面非常強大,並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功能,使設計師能夠輕鬆地創建、修改和分析模型。 組裝和模擬:SOLIDWORKS提供了強大的組裝和模擬功能,可以幫助用戶進行物理模擬、運動模擬等,以確保產品的可靠性和性能。 差異: 價格:相對而言,SOLIDWORKS的起步價格較為親民,這使得它成為許多中小型企業的首選。 整合性:SOLIDWORKS提供了廣泛的產品套件,可以滿足不同行業和用途的需求,包括模具設計、流體力學等。 對小型企業和初創企業的支持:SOLIDWORKS在支援初創企業和小型企業方面有著相對較好的政策和方案。 PTC Creo (以前的Pro/ENGINEER): 優勢: 參數化建模:Creo以其強大的參數化建模功能而著稱,可以快速地進行設計變更並保持模型的連貫性。 大型製造企業的首選:Creo在大型製造企業和複雜產品的設計和管理方面表現優異。 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整合:Creo與PTC的Windchill PLM系統無縫集成,使產品設計和生產的管理更加高效。 差異: 學習曲線:Creo的學習曲線相對較陡峭,對於新手來說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掌握。 價格:Creo通常被認為是高價位軟體,尤其對於小型企業來說,可能會較為昂貴。 使用者社群:相對於SOLIDWORKS,Creo的使用者社群規模較小,這可能會影響到用戶獲得幫助和資源的便利性。 總的來說,SOLIDWORKS和Creo各自在不同方面具有優勢,選擇哪一款軟體取決於您的特定需求、預算以及用戶團隊的經驗水準。在選擇之前,最好先進行詳細的比較和評估,以確保符合您的實際需求。
巨匠電腦 豐原分校 巨匠電腦豐原認證中心-工業產品設計學院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3-UIUX設計師如何成為產品設計師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3-UIUX設計師如何成為產品設計師
上一篇講到了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的不同之處,但若現在你已經是一位UI/UX設計師了,要學習哪些技能才足以擔任起產品設計師的工作呢?以下節錄四大必備硬技能,快來看看~ 1.使用者中心設計 產品使用與介面設計息息相關,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設計,要去了解如何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來進行規劃與思考並引導產品、系統、服務的設計與開發。一個標準的流程大致包含定義使用的情境、定義產品需求、設計解決方案、以及評估設計成果,另外再加上前期使用者需求調查和後續的使用者滿意度評估。 白話一點來說,一個功能要開發前,要去了解這個功能對使用者是否有價值,能真正解決他們的痛點嗎?在產品服務中什麼情境、又是基於何種考量去使用這個功能?再者,設計出來的解決方案是如何讓使用者看到並且使用達到預期目的?最後,如何得到驗證,評估的標準為何,使用者實際使用後的感受為何? 2,資訊架構與操作流程設計 如何將眾多的功能適時的分類、配置,並保留未來的功能擴充性,就很仰賴資訊架構的能力。例如一個app經過需求盤點後大致有6項大功能、9項子功能,那首頁應該怎麼設計?功能相近的功能是否應該放在一起,還是依據使用流程來配置?如果未來繼續加功能,目前的架構是否可以滿足等等。 操作流程是指在首頁賦予任何的任務,都可以經過操作後抵達目的頁;包含功能的可逆性(取消、返回、刪除),以及各種的極端值、錯誤狀態。設計第ㄧ個版本後,可以再思考是否有更短路徑、或更方便操作的動線,以此優化、迭代。 3.數據驅動設計 產品開發大多是帶者假設、然後上線要獲取驗證的過程,我們無法百分百保證新功能就是使用者心中所希望的、使用者會按照我們預想中的流程去操作;所以上線後必須要隨時觀測使用情況的數據,並以此為基準去解讀數據、洞察問題、提出假設、進行設計解決方案、再經過上線驗證。 常見的數據分析工具是GA (google analytics),市面上也有很多關於此工具的教學;一般來說主要觀測的是頁面流量、留存率、跳出率、點擊率、某功能的轉換率、頁面使用排名與流程、使用者裝置佔比、其他使用行為洞察等等。產品設計師們不一定要自己「會看」,也可以詢問PM你想知道的數據,再由PM提供給你;若你真的很好奇但是不好意思一直問PM,還是建議請PM幫你開通使用權限,自己玩玩看會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喔! 4.統整需求與提案、說服能力 最後一點但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單靠產品設計師一人是無法將專案推上線的!必須跟產品企劃(PM)一起獲得決策者們的認同,可能還需獲得行銷單位、廣告單位、前、後端工程單位的支持,產品才有可能順利進行開發。 所以設計師必須將自己的發現整理成他人可以看得懂的內容、將設計方案呈現的讓人一眼就明白、或是透過prototype讓大家更好理解整個操作流程;簡報也盡可能納入有說服力的內容,例如搜集使用者的聲音、進行原型測試、或是整理內部單位相似的需求、大環境或競業的分析與趨勢、前一版本的使用數據與解讀...只要可以「佐證」你的設計,都可以整理進你的提案中,成為一個很好的推力。 以上,4大必備硬技能介紹到這兒,下篇聊聊軟實力~~ 延伸閱讀: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1-平面設計師如何成為UIUX設計師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6e012a8d-811b-457f-b5fd-5bf94793f0e2?utm_source=104nabi&utm_medium=share [嚼舌]產品設計師進化論2-UI/UX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師差別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e981ec13-398f-42a4-9d8f-6da97147b274?utm_source=104nabi&utm_medium=share
Kinny 毒舌好朋友
【求助】想請教人資一定會看學歷,來篩選履歷嗎?
【求助】想請教人資一定會看學歷,來篩選履歷嗎?
原文出處:https://is.gd/8hHl3U 【職涯診所夥伴提問】 我今年32歲,過去有6年軟體工程經驗,但我只有大學畢業,之前找工作的時候因為看到學歷限制而不敢投履歷,所以我只投沒有要求碩士以上的工作,但是我一直很想請問各位前輩,人資真的會看學歷來篩選人嗎? '-------------------------------------------------------------------- 【職涯診所回覆內容】 您好,經了解過您的問題後,給予幾點建議如下。 ① 我一直很想請問各位前輩,人資真的會看學歷來篩選人嗎? ✍🏻 以個人了解的狀況,並非是人資要看學歷來篩選人,而是接受到老闆或用人主管提出的要求,所以才會進行學歷的限制。而既然老闆及用人主管都已經提出此限制要求,人資當然就會照此要求進行,所以這並非他們的本意。 ② 但我只有大學畢業,之前找工作的時候因為看到學歷限制而不敢投履歷,所以我只投沒有要求碩士以上的工作 ✍🏻 雖然第一點提到,人資通常會依照老闆及用人主管需求進行篩選,但以求職者來說,重點是在於【努力爭取想要的機會】。以個人的考量若自認能力很符合其職位要求,且履歷內容完整績效明確,還是可以去進行履歷投遞,反正最壞的結果就是被已讀,但如果今天人資同仁覺得您的履歷成果卓越,願意回報主管給予面試通知,對您就是多一次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③ 想請教為何人資一定要用學歷來篩選履歷呢? ✍🏻 就如同前面幾點提到的,因為老闆及用人主管的要求,人資有時不僅會用【學歷】來篩履歷、還可能因為【沒有附照片】、【沒有寫自傳】、【履歷內容與職位需求不符】、【內容有漏填或時間軸錯誤】、【內容錯別字】等問題去篩履歷,尤其是一些競爭激烈的行政文書職位,一個不甚就等於出局,所以這也是104建立【履歷診療室】的目的,為了可以幫助求職者找出履歷的一些盲點,強化履歷的亮點及邏輯性,希望大家也能多加利用。 104 履歷診療室 📌 https://resume-clinic.104.com.tw/ 👍 以上幾點是個人的建議分享,希望能夠解答到您的問題,也願您能夠順利找到想要的方向與答案,祝好運。 '-------------------------------------------------------------------- 【還有其他困擾您的職涯問題嗎?快上職涯診所匿名發問求助:https://is.gd/32xD5b】
吳振興 Jeff
Power Automate、Zapier、Make、n8n、tldraw​ 怎麼挑選適合你的自動化工具
Power Automate、Zapier、Make、n8n、tldraw​ 怎麼挑選適合你的自動化工具
想提升工作效率,你該考慮導入 #自動化工具! 🚀 但何謂自動化工具? 可以在工作中協助到哪些面向? 我們又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工具?🤔 📖 文章重點摘要 📍 自動化工具就是把重複性工作流程,交給機器執行 📍 不需要程式背景,也不一定要工程師才能使用 📍 自動化能有效: ➊ 提升效率:減少重複性工作,讓人力專注在高價值任務,提升整體工作成效 ➋ 降低錯誤:避免人為疏失,提高數據與操作準確性 ➌ 加速應用:AI + RPA 工具逐年普及,低程式碼(Low-Code)、無程式碼(No-Code)工具降低門檻,企業導入更快速 ➍ 應對挑戰:面對人力短缺與數位轉型壓力,懂得運用自動化工具的工作者將更具職場競爭力 完整 5 大自動化工具介紹與比較 & 針對不同工作/職務挑選建議 現在就前往閱讀完整文章 👉 https://bit.ly/4364RGw #powerautomate #n8n #zapier #tldraw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
【職涯發展-8】公司對員工好也有前景,但興趣缺缺,要離職嗎?
【職涯發展-8】公司對員工好也有前景,但興趣缺缺,要離職嗎?
【遇到問題】 我是大學畢業,在一家科技業的包裝課工作,目前做了半年,公司真的對員工都很不錯,福利也很好,但因為做的是包裝手,每天大多是單調重複的工作,變成我所做的都不是興趣,也讓我感覺煩悶缺乏熱情,請問要走還是留呢? 我個人比較偏向離開,因為看到現在半導體業連作業員都很多錢,想說去試看看,但是怕對不起老闆,也怕黑掉,另外疫情這麼嚴重也不知道好不好找工作,請問老師的看法呢? -------------------------------------------------------------- 【建議作法】 這裡會提醒您先問自己一個問題,每家公司的文化及作法都不同,今天假設您順利換到半導體業,但公司對員工要求規定多,工作壓力大且步調超快,請問您這時候會怎麼選擇呢? (1) 因為順利換到想要的半導體職位而感到開心,並且規劃後續該如何拼出自己的未來。 (2) 還是會希望再去換到其他福利更好的產業,或是感到後悔想要乾脆回到原本的科技業。 如果您的決定是前者,那會建議您不用遲疑,趕緊打開您的履歷進行更新並且安排健檢,只要找到適合的工作,就可以離職換工作。但如果您的想法是偏後者,那或許就還需要更認真的思考一下,雖然看到別人越換越好也會感到羨慕,但越換越差的例子也時有所聞,您心中是否真的已經做好挑戰的準備,這才是可以讓自己衝破挑戰的重要關鍵。 個人也有在其他平台進行問題回答,在協助回答問題的這段時間,曾經看到一個問題讓我印象深刻,那是一位年輕人夢想開立自己的咖啡店,然後努力賺錢創業,好不容易成功開了自己的店,然後辛苦撐了兩年後,因為經營不善的問題,決定放棄自己的興趣與夢想,想要重新回到職場,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而尋求建議。這讓我不禁心想,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態度,去看待興趣與未來之間的考量權重。 當然同時也有看到很多的年輕人,原本認為是自己興趣的科系而就讀,然後過1~2年後,因為繁重的課業壓力、或是無法跟上學習的進度,才發現自己好像對這科系好像沒有那麼有興趣了,但所消逝的時間與後續的傷害都已經造成。有時候追求興趣與夢想是好的,但絕對要確保自己對於興趣的職業是夠了解的,對於興趣的態度是夠堅持的,我們才能夠有自信去告訴其他人,我雖然做的很辛苦,也還看不到成果,但因為是興趣,我的內心是開心的。 如果今天您的工作內容是上手的,而且公司福利也好,那可以考慮再給自己半年的時間,試著與主管討論調整工作內容,或是讓您可以學習其他的工作項目,不僅可以讓自己擁有更多的專業技能,也從工作中去找到自己的成就感,這樣不失為是一個好辦法,也提供給您做為參考。 或許舉的例子有點偏頗,內容也有點離題了,但面對想要離職找新工作的同時,我們還是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幾年後的自己將會是什麼樣子,那時候重視的又會是哪些東西,也許也能帶給自己有更多的啟發。 文章連結:https://pse.is/45h2ph -------------------------------------------------------------- 【相關文章】 【職涯發展-1】工作年資久,就會變成有經驗的專家? https://is.gd/nnLF8k 【職涯發展-2】想請問技術員未來的職涯發展會是如何? https://is.gd/tU52JZ 【職涯發展-3】要走資訊科技產業一定要往上讀研究所嗎? https://is.gd/ACpWks 【職涯發展-4】我是簡報新手!報告如何讓老闆買單? https://pse.is/42j5rt 【職涯發展-5】我天生動作慢,到底要如何才能達成設定的目標? https://pse.is/3x423s 【職涯發展-6】辛苦努力卻中年遭遇資遣,是否還要繼續拚下去? https://pse.is/43e5kj 【職涯發展-7】因為沒未來離職,但工作不快樂,該回前公司嗎? https://pse.is/44fded -------------------------------------------------------------- 【職場人際-1】遇到前輩的教法跟帶法不同,那我到底該怎麼辦? https://pse.is/3yjlx5 【職場人際-2】遇到只會罵的前輩,根本就來不及學會要怎麼辦? https://pse.is/444per 【職場人際-3】剛換公司,感覺前輩都很難相處,應該要離職嗎? https://pse.is/4345n3 【職場人際-4】都沒有可以信任的朋友,上班只有感到很痛苦:( https://pse.is/4376fx 【職場人際-5】個人薪水不是都要保密,為何同事都還要一直問? https://pse.is/42lgnz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待辦事項好多怎麼辦?善用 RICE 評估框架,幫助產品經理(PM)決定優先處理順序
待辦事項好多怎麼辦?善用 RICE 評估框架,幫助產品經理(PM)決定優先處理順序
RICE 是一種優先級評估框架,通常用於產品管理領域,幫助產品經理在多個待辦事項或項目中確定優先級。這個框架能夠客觀地評估每個項目或功能的潛在價值,以便有效分配資源。RICE 代表以下四個要素: 1. Reach (觸及率) 衡量一段時間內有多少用戶或客戶會受到這個項目的影響。通常會以「每月影響到的用戶數」或「每個季度影響到的客戶數」來量化。 ➛ 舉例:如果你推出一個新功能,預計每月會有 5,000 個用戶使用,那麼你的 Reach 可能是 5,000。 2. Impact (影響力) 衡量該項目或功能對用戶的影響程度,通常使用一個標準化的評分系統來量化,例如:3 表示巨大的影響,2 表示高影響,1 表示中等影響,0.5 表示低影響,0.25 表示極低影響。 ➛ 舉例:如果該項目可以顯著提升用戶滿意度,那麼 Impact 分數可能是 3。 3. Confidence (信心指數) 衡量你對這個項目估算的信心程度,通常也是以百分比形式來表示。100% 表示完全有信心,50% 表示信心一般,10% 表示信心很低。 ➛ 舉例:如果你有充足的數據支持你的估算,Confidence 可能是 90%;如果是基於假設,Confidence 可能只有 50%。 4. Effort (工作量) 衡量完成這個項目需要多少資源,通常以「人月」或「人週」來表示。Effort 分數越低,表示工作量越小。 ➛ 舉例:如果某個功能需要 2 個人工作 3 個月完成,Effort 就是 6 人月。 【計算 RICE 分數】 RICE 分數的計算公式如下: RICE Score = Reach x Impact x Confidence / Effort 這個公式可以幫助你比較不同的項目,分數越高的項目優先級越高。這有助於你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選擇對業務或產品影響最大的工作。 【如何運用 RICE 框架】 1. 收集項目訊息:為每個潛在項目或功能估算 Reach、Impact、Confidence 和 Effort。 2. 計算 RICE 分數:根據上面的公式計算每個項目的 RICE 分數。 3. 排序與優先級:將項目按 RICE 分數排序,分數越高的項目應該優先處理。 4. 資源分配:根據優先級分配團隊資源和時間,專注於高分項目。 5. 持續評估: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隨著新數據和反饋的出現,不斷重新評估和調整項目的 RICE 分數。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Python程式設計的樂趣
Python程式設計的樂趣
範例實作與專題研究的20堂程式設計課 第二版 全球最暢銷的Python學習教材 發行銷售超過50萬本 本書是全球最暢銷的Python程式設計學習參考書,也是一本節奏明快的Python輕鬆入門與應用的程式設計課程,讓讀者學會編寫程式、解決問題,並讓程式的應用立竿見影。 在本書前半部分,讀者將學到關於Python程式設計必學基礎概念,例如變數、串列、類別和迴圈等主題,並對每個主題實作練習寫出整潔易懂的程式碼。讀者也能學到如何讓程式產生互動性,以及如何在程式整合到專案前正確也測試好編寫的程式碼。在本書後半部分,讀者會把學到的知識技能應用到三個大型專題中,第一個專題實作是類似小蜜蜂電玩的「外星人入侵」遊戲;再來是活用Python超強好用的程式庫來進行資料視覺化處理;第三個專題則是活用Django來建置和部署一套Web應用程式。 如果您跟隨著本書好好學習,您將學會下列這些技能: ‧活用強大的Python程式庫和工具,例如Pygame、Matplotlib、Plotly和Django等 ‧製作出2D電玩遊戲,了解怎麼控制鍵盤和滑鼠的操作,並作出隨關卡愈高而遊戲就愈來愈難的技巧 ‧處理資料並建置出能互動的視覺化呈現 ‧建置和自訂簡易的Web應用程式,並安裝部署到網路上讓大家使用 ‧懂得怎麼處置錯誤例外的發生,讓您知道如何解決自己在程式設計上的問題 本書第二版新增修訂了Python最新程式碼和實務應用。前半部中加入了f-strings、常數和管理資料等內容。後面部則針對各大專題應用修訂了更佳的程式結構、更清晰的語法和更流行即時的程式庫與工具,例如Plotly和最新版本Django。更多新增修訂內容,請參考本書第二版序。 如果您真的想要邁進「程式設計」領域,這本書能幫您提升學習速度,並讓您更快編寫出實際能用的程式。別猶豫了,馬上發動引擎開始進入本書的程式設計課程吧! 本書適用Python 3.X版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v_ACL053400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上架囉!]EP31 PM都喬王?盤點PM必備6大軟硬實力!
[上架囉!]EP31 PM都喬王?盤點PM必備6大軟硬實力!
PM平常都在做什麼?專案經理與產品經理差在哪?文科生也可以當PM嗎?本集邀請104資訊科技資深PM Peco和大家分享PM的日常以及必備的軟硬實力,想從事PM的你千萬別錯過了! 【Podcast收聽連結】 Apple收聽: https://apple.co/3BGFcqW 其他平台收聽: https://linktr.ee/104youth 【來賓介紹】 ◼Peco:現為104資訊科技資深PM,成大工業設計系畢業後曾做過工業設計師、遊戲測試師、軟體工程師,最後融合各職務學習到的經驗,往PM發展。 【本集重點】 ✔ 成為大人的分水嶺-被迫選擇? ✔ 軟體工程師轉當PM職涯更順暢? ✔ PM像翻譯?轉譯不同職務語言讓大家聽懂! ✔ 產品經理、專案經理差在哪? ✔ 比董事長的稱讚更有成就感的事? ✔ PM都喬王?檯面下先喬好檯面上好辦事! ✔ 不想被工程誆?專業知識就是談判籌碼! ✔ [QA]商學院學生當PM?掌握這2大優勢不是夢! ✔ 魔鬼藏在細節裡!簡報排版可以看出換位思考? ✔ 盤點PM必備的3大技能、3大人格特質 ✔ 自傳分4段 這樣寫展現企圖心與實戰力! ✔ 生活處處有實例?新鮮人不怕作品集空空! 【相關資訊】 履歷診療室-免費履歷諮詢👉https://bit.ly/3Soyf3o 聽完這集有任何想法或回饋,或想問Peco問題 👇👇歡迎在下面留言讓我們知道喔👇👇
大學生出社會前的先修課 青春通識課Podcast
你必須知道的創業初期三大挑戰
你必須知道的創業初期三大挑戰
根據統計 100 家新創公司成立後,五年內只會剩不到 10 家。 創業初期最難的三件事: 1️⃣ 商業模式不明確 沒搞清楚獲利、需求、定價, 公司一開始就沒方向。 2️⃣ 團隊難建構 初期知名度低、資源有限 團隊人力不足,一個當兩個用 3️⃣ 資金沒規劃好 再好的點子,都會死在現金流上。 沒有周轉金,企業根本撐不過第一波低潮。 ▋想系統學習更多創業與企業經營內容 【 戰國策戰勝學院 】提供量身打造的課程及顧問服務 - 更多資訊請至:www.mo.com.tw - LINE 諮詢請洽:@119m ▋想聽到更多執行長COM的經驗談 【 經營者的勝利學 】於各大Podcast平台及Youtube熱播中 #企管顧問 #經營管理 #中小企業 #創業家 #企業家 #老闆 #經營者 #管理 #創業難題 #陪跑顧問 #品牌經營 #企業經營 #管理者 #經營者的勝利學 #執行長 #企業管理
林尚能 戰勝學院
[新聞]114年7月公佈AI產業人才認定指引
[新聞]114年7月公佈AI產業人才認定指引
一、AI產業人才三大類別 AI研究人才:專注於AI基礎演算法、模型及架構創新,發表學術論文、申請專利,推動AI理論、技術發展。 AI開發人才:將AI技術落地,訓練模型、開發AI應用程式與工具,建構AI系統基礎設施,如資料平台及API串接。 AI應用人才:善用AI工具提升各行業生產力,導入AI解決方案,聚焦於AI在業務流程中的實際應用,提升價值實現。 二、能力項目及核心能力架構 依應用與開發需求,建構五大能力類型: 1. AI應用素養:AI基本知識、道德倫理、產業應用、跨域協作與問題解決。 2. AI工具應用:熟悉AI軟體與工具(如ChatGPT、Midjourney),操作並整合於日常工作。 3. AI程式語言應用:具備基礎或進階程式設計(Python等),能引導AI生成、優化程式碼。 4. AI模型訓練:掌握機器學習(ML)、強化學習(RL)技術,能訓練與優化專屬AI模型。 5. AI服務開發:能以NLP/LLM、CV相關工具,開發新型AI應用,與IT系統整合。 三、認證類別分級 分為素養類、工具類、專案類三大認證層級: 素養類:強調AI基礎知識、倫理、應用認知,不需撰寫程式,適用跨域與管理職初階認證。 工具類:著重AI平台軟體操作與應用能力,功能操作評測,適合技術應用或數位轉型職位。 專案類:需具備獨立完成AI專案實作能力,評核對特定AI職務/專案的實務需求。 四、AI產業人才認證與培訓課程參考 素養類認證如:生成式AI能力認證、人工智慧工程素養認證、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AI素養級認證等,門檻低,適合所有人。 工具類認證如:生成式AI美術設計能力認證、生成式AI辦公室應用能力認證、TQC生成式AI應用與技術認證,對應特定工具或領域應用。 專案類認證如:TQC+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運用大語言模型建置對話助理能力評測,需展示完整專案開發與落地能力。 五、常見職務及能力發展路徑 AI應用人才:如AI應用規劃師、AI產品經理、行銷專員,重視AI工具應用與流程優化。 AI開發人才:如機器學習工程師、CV工程師、NLP/LLM工程師、資料科學家,重視程式開發與模型訓練。 跨域發展設計,鼓勵現有職能加值AI元素或專責AI職務(如AI解決方案顧問)。 六、課程規劃與推薦 針對不同出發點(理工、行銷、管理等)有多元課程推薦,涵蓋AI基礎素養、應用操作、模型實作、LLM開發等,協助職涯轉型及升級。 AI產業人才認定指引(114年7月)|出版品專區 - 業務服務|數位產業署 Administration for Digital Industries, moda]:https://moda.gov.tw/ADI/services/publications/16938 Notion原文連結:https://stevenwublog.notion.site/114-7-AI-244f7f8f2828804ea6e7e94de278ea0a
Steven Wu 賈伯斯加個n:職涯/稽核/財會審計/履歷
創業前你該有的準備與態度
創業前你該有的準備與態度
創業前你該有的準備 https://www.smelearning.org.tw/class.php?course=4895 中小企業網路大學校 1.創業基本認識與準備 2.自我評估是否合適創業 創業是一項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遇的旅程,充分的準備將大幅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所以創業前的準備至關重要,以下是幾個關鍵步驟: 1. 市場分析:深入了解目標市場的需求、競爭者以及行業趨勢。這能幫助你找到市場空缺並制定有效的商業策略。 2. 商業計劃書:撰寫詳細的商業計劃書,包括產品或服務概述、目標市場、營運模式、財務預測以及行銷策略。這是吸引投資者的重要工具。 3. 資金規劃:評估創業所需資金並確保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初期運營。可以考慮自籌資金、尋求投資或申請貸款。 4. 法律與稅務:了解相關法律和稅務規定,確保公司註冊、商標保護以及合約管理等方面合乎規範。 5. 組建團隊:招募具有專業技能且與公司願景一致的團隊成員,並建立清晰的分工與溝通機制。 6. 建立品牌形象:設計吸引人的品牌形象,包括公司名稱、標誌以及核心價值,並確保在市場中具備辨識度。 7. 風險管理:評估可能面臨的挑戰與風險,制定應對計劃以減少不確定性。 8. 技術與工具準備:確保所需的技術支持與工具到位,例如網站、管理系統或生產設備。 9. 試運營與調整:在正式啟動前進行小規模試運營,根據反饋進行調整,以確保流程順暢。 https://www.smelearning.org.tw/class.php?course=4895
詹翔霖 創業知能學習院
[證照][職涯]資策會生成式AI能力認證考照分享
[證照][職涯]資策會生成式AI能力認證考照分享
資策會在2024年推出生成式AI能力認證 https://www.iiiedu.org.tw/certifications/exam/6 而且非常佛心的2024年底前免費考照 紙本證書及能力雷達圖分析額外付費 有幸有搶到免費考照名額 先說說考試準備吧 官方提供了一個Excel表格,其中有Google線上課程、DIGI+Talent 數位網路學院線上課程、AWS、PPT等學習資源 我個人認為這份學習資源蠻完整的 就算不考試,照這份清單閱讀也能收獲許多 若考過前面分享過的AWS AI證照AWS Certified AI Practitioner(AIF-C01) 再來考這張證照會感覺游刃有餘,因為AWS收錄的學習資源也同樣有著相同的範圍 畢竟都是在講生成式AI嘛! 實際考試當天進入試場算是驚艷到我 第一次遇到用平板考試! 觸控答題,答題完畢之後就會告知是否通過 題目內容可能因為剛開始辦理,有著不少瑕疵 例如有看到兩個選項是相同的、簡體字等 考題還有應用面的題目,例如Gamma、Notion等工具 我個人是對於這類題目不太認同,畢竟AI工具日新月異 考個某某工具是用來做什麼事或是哪些工具可以做到什麼事這類題目,我個人認為意義不大 而證照名稱就講明了是在說生成式AI 所以許多題目不是生成式AI相關的幾乎可以肯定不是答案 整體來說這項考試我認為要通過很容易,主要就是能取得多少分囉! 若是正在學習AI領域的人,循序漸進,邊讀書邊考試 這張證照能夠幫助你鑑別在生成式AI領域,自己學得如何 雖然容易,但考到證照還是會有成就感 能夠增加自信心以及努力學習的動力,證照也能在履歷上有所呈現 祝福大家考照順利! Notion完整文章連結:https://stevenwublog.notion.site/AI-194f7f8f282880a98b5bdb8f1ba23ef7
Steven Wu 賈伯斯加個n:職涯/稽核/財會審計/履歷
Python 3.x 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特訓教材
Python 3.x 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特訓教材
書名:Python 3.x 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特訓教材 作者:曹祥雲 本書遵循專業考科「TQC+ 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Python 3」技能規範架構撰寫,符合鑑定的命題趨勢。 內容淺顯易懂,結合理論與實務,達到技術的傳承及表達,符合實務運用需求。 涵蓋知識觀念和範例練習,作為培養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Python 3能力之最佳讀本。 本書分成五個部分,包含「Python與Anaconda」、「資料處理能力」、「網頁資料擷取與轉換」、「資料分析能力」、「資料視覺化能力」等多項議題,提供讀者最實用技巧,靈活運用Python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帶領讀者具備快速蒐集資料並分析有用資訊的能力。 配合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 ( https://www.csf.org.tw ) 測驗,一舉取得專業證照,讓您求學、求職更具競爭力。 「TQC+ 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 Python 3」認證題庫可至CODE JUDGER學習平台購買 ( https://www.codejudger.com ) 。 更多資訊:https://www.tqcplus.org.tw/BookDetail.aspx?CODE=ybXE8pkaiG99kKg7Io6hww==
選書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