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產品維修人員

產品維修人員
更多
月薪中位數
$4萬
年資 3-5 年
資料搜集中...
年資 10 年以上
產品維修人員 都在看
發展型教育訓練 企業效能up up
發展型教育訓練 企業效能up up
企業或組織都期望能夠創造出高效能與高利潤的營運目標,為人稱道的豐田精實生產(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TPS) 便是藉由「及時化」與「自動化」的施行,使企業持續改善活動、排除資源浪費的可能,進而達到高品質、低成本、短交期的最佳結果。 不論是學術界或是實務界,最常被提及的精實概念是「精實製造」,其主要涵義即是提升效率、減少浪費,並為最終的顧客創造價值;然「精實」概念亦被擴大運用在其他管理層面上,進而延伸出「全面精實管理(Total Lean Management, TLM)」,不只可以用在研發或創新上,也可以延伸至服務面或人力資源運用上。針對精實管理而言,其4個要義特點論述如下: 1.及時生產:追求零庫存管理、強調物流的平衡供應、及時性看板管理工作及進度控制。 2.全面質量管理:對每一道程序都作質量的監控、即時發現質量問題、培養全員的品質意識、針對問題組成專案或工作小組迅速解決,並列為訓練的新教材。 3.工作團隊:按職務、業務、專業性劃分工作權責,使每位員工皆參與其中;又團隊組織可能是變動的,即同一位員工在同時間隸屬於不同團隊或負責不同專案。 4.工作同步進行:各部會的工作同時展開,且各小組之架構、系統流程、設計能同步完成,並隨時更新進度狀況。 企業要成就卓越、超越競爭對手,必須保有兩個競爭優勢,一個是經營策略,另一個就是人力資源的運用。尤其必須思考如何進行人力資源整合,進而使人才成為企業的適用人才,且無任何資源分配上的浪費,才能創造更多利潤、永續成長,而此概念便是由「全面精實管理」延伸出的「全面人力精實管理(Tot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HRM)」: 精:指精神在「追求全面人才多能,止於臻善」。 實:指重點在「消除各種人力的浪費,創造員工價值並結合未來策略規劃」。
詹翔霖 管理知識學院 詹翔霖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受影響勞工之權益事項
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受影響勞工之權益事項
有關因台中新光三越氣爆事件受影響勞工之權益事項,因於該場域作業的員工類型較多,勞動部有以下說明: ​ 📌一、 若為新光三越自行僱用之員工:  (一)勞動部職安署已派勞動檢查員進行瞭解,若確定要求停工,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6條規定,勞工因而停工之期間,工資照給,不得要求勞工請假。  (二)如新光三越要求勞工進行善後,亦應依約給付工資,如有加班情事,並應依法給付加班費,並須注意給予勞工適當的休息。 📌二、若為工作地點在新光三越,但雇主非新光三越之員工(如專櫃人員、美食街、清潔、保全…等員工): 因受停業影響而無法在原地點繼續工作,雇主應將員工安置至其他適當工作,並應遵守《勞動基準法》有關調動工作的原則。 ​ 例如,調動後的工作要是該勞工所能勝任、不能對勞動條件有不利變更、雇主不能擅自扣薪、地點過遠應提供必要協助等;亦不得要求勞工自己請假。 ​ 📌三、如果雇主有處理不當衍生勞資爭議,勞工除可向勞動部1955專線申訴外,亦可就近向台中市政府勞工局申訴,將盡速協處。 ​ 📌四、如為因工作受傷等職災勞工,勞動部已在全國布建17家職業傷病診治專責醫院及38家職災職能復健專責醫院,也在全國22個縣市聘僱70名職災專業服務人員,全力協助職災勞工受傷後,就近接受職業傷病診治及職能復健服務,經專業及個案化的服務重返職場。 資料來源 : 勞動部粉專
Jomei 【乙級就業服務技術士】考照共學團
想離職不確定申請流程,先找人資單位提出詢問,是否洽當呢?
想離職不確定申請流程,先找人資單位提出詢問,是否洽當呢?
【個案情境說明】 最近工作很累想要提離職,因為沒有離職過,不知道公司的離職流程,不太好意思問同事,也不確定是否要直接跟主管說,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辦,想說先去找人資部門問看看,想要離職要如何來申請,是否洽當呢? 【個案情境思考】 一、 從情境中發現問題 1. 工作很累想要提離職,可能還沒有想清楚要離職原因,這樣提離職好嗎? 2. 想離職直接去問人資單位,人資知道你要離職,有可能會先告知你主管? 3. 當人資告知主管你要離職,主管不是從你口中得知,是被人資單位告知? 二、 從問題中思考原因 1. 離職若沒有想清楚具體理由或明確規劃,很有可能無法說服主管你想離職,若只是因為工作很累,可能要思考真正原因為何? 2. 人資單位通常會先問你,你主管有同意你的離職嗎?如果沒有,人資會請你先取得主管同意後,再來辦理後續的離職申請 3. 比較積極的人資,可能會直接通知你主管,告知你有來提離職,當主管收到此訊息,也許就立馬找你談談,當下真的能準備好要如何談嗎? 三、 從原因來評估行動 1. 試著把想要離職的原因具體化,工作很累背後一定還有其他因素造成,也再思考真的離職後,這些造成工作很累的原因就會消失嗎? 2. 當能想清楚原因後,試著準備跟主管溝通的說詞與策略,並非所有的原因都要講,能評估好能順利離職的理由,以說服主管能接受來思考如何溝通 3. 如果還沒準備好要跟主管談,主管也還沒有準備好要跟你談,這樣的對話也許較難有所共識,要提離職可思考如何寫一封正式的mail讓主管先知道 四、 從行動來推論結果 1. 能想清楚原因背後的原因,確定要離職主因,能堅決提離職後,再來提離職會較為妥當,若真的離職到下一個工作,能避免相同原因發生又想離職 2. 要跟主管溝通自己想離職,是職場工作必經的磨練與學習,當能有合理的離職原因,讓主管欣然接受,避免離職造成主管不悅,才能夠好聚好散 3. 當主管收到你的離職mail,也有所依據來記錄你提離職的日期,也讓主管透過信件內容先做初步思考,再等待主管回信或是會再找你談,尋求共識 【參考結論】 通常想離職,因為過去沒有申請過離職,通常都不會知道申請離職的流程,就算做很久的同事因為他沒離職過,有可能也不知道公司的程序,可先查詢公司是否有相關文件,建議先等跟主管談完,確定主管同意你離職,再進行正式的離職流程申請,後續可在找人資來協助離職申請。
李冠輝 給新鮮人的職場情境思考術
【求職-6】在104人力銀行履歷表,是否一定就要填寫年齡?
【求職-6】在104人力銀行履歷表,是否一定就要填寫年齡?
【問】 依照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規定「為保障國民就業機會平等,雇主對求職人或所僱用員工,不得以種族、階級、語言、思想、宗教、黨派、籍貫、出生地、性別、性傾向、年齡、婚姻、容貌、五官、身心障礙、星座、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為由,予以歧視;其他法律有明文規定者,從其規定。」 但填寫104履歷表時卻要填上出生年月日,履歷表上也會備註年齡。想請問104人力銀行是否帶頭給予各徵才公司隱藏式的歧視空間呢?(換句話說就是徵才公司可以私下篩選年齡,但求職者無法拿出證據,證明對方以年齡為由做出歧視行為)。 謝謝 【答】 您好,經了解過您的問題後,給予幾點個人想法如下。 1. 填寫104履歷表時卻要填上出生年月日,履歷表上也會備註年齡。想請問104人力銀行是否帶頭給予各徵才公司隱藏式的歧視空間呢? 個人認為年齡這個項目,主要是作為一個找人才的參考資料,在公司因應工作項目的合理需求下,如果希望找尋年輕培育的新鮮人,或是資深年齡的經營管理人,就可以從此方面下去考量。而如同其他前輩提到的,就算不列出年齡的資料,公司同樣可以從求學經歷、工作經歷換算出求職者的年紀,所以就隱藏求職者年齡的方式,來避免少數公司有年齡歧視的可能性,還是有點困難。 2. 104本身是個求職的平台,以立場來說對於所有公司來說是中立的,不會因為公司大小就給予不同數量的功能,或是給予不同類型的公司不一樣的曝光度,而不可否認有些公司還是會有年齡歧視的狀況在,這部分就算是透過隱藏年齡的作法下,面試時或錄取後還是會有機會遇到,所以還是需要透過吹哨者的方式將其問題回饋出來,以讓公司端願意去改善其風氣,真正逐步消除年齡歧視的問題。 以上兩點是個人的職場感想,雖然無法真正解決您心中的問題,但透過您的問題也可以讓更多人去了解並重視這個部分,也能夠讓更多公司思考針對年齡歧視後續的處理作法,也是相當不錯的。 -------------------------------------------------------------- 【相關文章】 【面試-1】如何增加面試機會+面試模擬注意事項 https://is.gd/0pnMOw 【面試-2】面試前的注意事項(資料準備、作品集、攜帶物品) https://is.gd/YZEdzh --------------------------------------------------------------- 【影片-1】履歷撰寫注意事項 https://is.gd/CRTJpR 【影片-2】面試老是慌亂,您試過使用【求職筆記本】了嗎? https://is.gd/U58pms --------------------------------------------------------------- 【職涯發展-1】工作年資久,就會變成有經驗的專家? https://is.gd/nnLF8k 【職涯發展-2】想請問技術員未來的職涯發展會是如何? https://is.gd/tU52JZ 【職涯發展-3】要走資訊科技產業一定要往上讀研究所嗎? https://is.gd/ACpWks --------------------------------------------------------------- 【求職-8】基層生產人員的未來發展? 技能檢定?考試?升學? https://is.gd/ZS0MVR 【求職-9】二度就業但沒有行政經驗的媽媽們,要怎麼轉職呢? https://is.gd/aVVXPf 【求職-10】為何求職時很多公司都會要求,語言能力相關證明? https://is.gd/YR4kaI 【求職-11】如果動作很慢、又沒有特殊技能有什麼工作可以做? https://is.gd/lnsADI 【求職-12】到底怎樣才能找到大家口中說的好工作呢??? https://is.gd/I6V1LF 【求職-13】在小公司和老闆緊密合作,還是大公司累積名氣呢? https://is.gd/C8xez6 【求職-14】私立和國立的大學是不是工作能力有差別嗎? https://is.gd/W4AWzS 【求職-15】創業與生活經濟,我很糾結到底該如何去進行兼顧? 【求職-16】進入科技業工作,個性上有甚麼是企業較偏好的特點 https://is.gd/S1hyZt 【求職-17】錄取一個職位,還能詢問其他職位嗎? https://is.gd/EgIDSV 【求職-18】大公司v.s自己喜歡的工作 該如何選擇? https://is.gd/KZ6oK7 【求職-19】高年級生,又非管理職,未來該何去何從? https://is.gd/gsg5q9 【求職-20】沒文憑該如何轉職到理想大公司?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第二十三篇_進階功能_配置出圖1
第二十三篇_進階功能_配置出圖1
【前言】 前一篇我們提到了出圖,前一篇的方法是一般機械系常用的方法,相對來說很直覺與單純 不過如果牽扯到有很多圖面要出圖和圖面中有很多放大視圖的話,修改起來會很複雜,尤其是室內設計相關的圖面,改一個地方需要連帶一起改好幾個地方的圖 為此AUTOCAD其實有出一個神奇功能,配置出圖,只是機械比較少用,但如果會了也能大幅減少出圖和改圖時間,增加各位的上班效率 本單元分為兩部分,本篇目標為設定配置的基本環境,下一篇為示範配置出圖的優勢所在 【學習目標】 1. 了解配置出圖 2. 了解如何使用AUTOCAD的配置出圖 【基本知識】 應該有很多人有注意到,在AUTOCAD的下方,通常會有3個頁籤,模型、配置1和配置2。 一般用機械的朋友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配置1和配置2到底是幹嘛的 配置1和配置2就是使用配置出圖的地方 當圖面很多時,使用配置出圖可以減少很多出圖的時間 另外當我們在圖面上出現許多”同個地方”,但顯示比例不同、顯示方式不同或角度不同時,如果我們要進行修改,需要修改很多地方,而配置出圖的出現幫我們解決的這個困擾 配置上面可以先建立我們的圖框,再來需要建立「視埠」,視埠像是一個洞,洞後面是我們的模型,厲害的地方在於我們可以在視埠裡面再插入很多個視埠,這些視埠可以顯示不同的比例,可以想像成從洞後面可以看到模型,洞裡面還可以建立其他的洞,這些洞可以顯示不同的地方或不同的比例 ,但不管有多少洞,模型都是同一個,我們只要改模型就能把所有洞的顯示畫面一起更改! 不過配置出圖前需要進行設定,本篇我們先來設定出好的配置環境 【操作教學】 *操作細節請見簡報,簡報連結: https://reurl.cc/KrGVr9 顯示配置的選項 配置設定 設定印表機 設定可列印範圍 將圖框設定成圖塊 將圖塊插入配置頁面 更改視埠或建立新視埠 設定視埠比例 其他參考資料(非本人所撰寫): AUTO CAD 配置出圖 01: (共8部影片,可以依影片內慢慢找其他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Oniu4_IpD0
袁丞宗 丞宗的AUTOCAD教室
室內設計對於生活有什麼益處呢?
室內設計對於生活有什麼益處呢?
室內設計對於生活有許多益處,以下是其中一些: 提升舒適感與幸福感:良好的室內設計可以創造一個舒適、溫馨的居住環境,讓人在家中感到放鬆、快樂。 提高生活品質:室內設計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需求來打造居住空間,讓生活更加便利、舒適。 增加空間利用效率:有效的室內設計可以充分利用空間,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讓居住空間更實用、更有機能。 創造個人風格和氛圍:室內設計可以反映居住者的個人風格和生活方式,打造獨特的家居氛圍,讓人感到舒適和自在。 促進家庭互動和社交:一個舒適、溫馨的家居環境可以吸引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促進家庭互動和社交活動。 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室內設計可以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創造一個舒適、有助於專注的工作環境。 總的來說,室內設計不僅僅是美化空間,更是提升生活品質、增強舒適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徑。 快來致電詢問相關課程內容吧~~ 04-24523308 巨匠電腦逢甲認證中心 台中市西屯區逢甲路208號
巨匠電腦逢甲認證中心 巨匠電腦逢甲認證中心-建築室內設計學院
 【會提出質疑的員工,對於團隊到底是助益還是難搞】
 【會提出質疑的員工,對於團隊到底是助益還是難搞】
在工程師的時候,我會覺得為什麼主管,會給一些難以接受的命令,明明存在著高風險,卻又執意去做,最後換來挫敗的結果,這是讓我難以理解的。 但隨著自己升上了主任、經理,開始了解到有時候在命令背後,是存在著無法訴說的來由後,就較為能夠理解主當時的心境,但這只是佔其中的一部分,今天要談的是另外一個主管容易遇到的陷阱。 【當職位越高,越容易得到過度的情緒價值】 在升任到越高的主管後,隨著組織的擴大,除了自己影響力變大、手上的資源更多,帶領的夥伴當然也越來越多,這時身旁一定會有很懂眼色的夥伴,他們會在主管提出看法及策略時,適時給予大量的認同肯定,甚至主動說服其他同要仁支持主管的想法。 這種夥伴對於主管推動政策有一定幫助在,但當身旁這樣的夥伴越來越多,主管長期沉浸在這樣義氣相挺的氛圍之中,那怕自認為是可以廣納建言的人,是很容易就會有「夥伴都很支持我」、「目前政策推動一切順利」,結果就是失去了自己對實際現況的掌握度。 【真話總是很刺耳,但卻能使人看清現況】 在回想起工程師時期,當時一個提案都要經過很多人的層層提問及審查,那時候雖然很痛苦,但最後的案子,整體架構思維是完整的,執行中也不容易出錯,所以表示真話雖然刺耳,但對於任務發展來說,卻都一定是必要的存在。 所以真正能夠帶領團隊走向進步的主管,往往不是那些受人吹捧一言堂式的發言,而是那些可以提出後,經得起大家挑戰及考驗的政策思維。 【主管對於質疑的態度,決定團隊成員願意講真話的程度】 當主管職位越高時,團隊推動專案時一定會出現【支持者】及【質疑者】,如果主管無法聽進那些刺耳的發言,一味的喜歡及偏坦那些【支持者】,最後當然【質疑者】的聲音會越來越少,但這不代表他們不再去質疑,而是他們選擇把那些真話放在心中,並調整自己在工作上的心態及付出。 試想一下,當主管身旁圍繞著滿滿的【支持者】,不管主管講什麼,都有人給予全力支持,那怕這已經是個錯誤的命令,也不會有人提出質疑,最後就是覺得明明自己管的就很不錯,為什麼團隊的氣氛越來越差,整體效率越來越低。 【#主管需要學會辨別的能力】 對於主管來說,溝通的能力很重要,辨別的能力更重要,今天團隊成員的發言,到底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故意挑毛病,還是真心要提醒主管有思慮不足的部分,「忠言逆耳但利於行」,當夥伴感受到「自己不會因為講真話而被貼標籤」,「自己的真話是可以幫助團隊成長」,接下來才會有更多的夥伴願意主動發言,也才有機會做到會議中集思廣益的效果。 【我們可以怎麼做到辨別及接納】 可以參考我目前有使用的幾個作法 1. 主管也可以承認自己的不足 主管也是個人,也會有思慮不周或是腦袋不清楚的時候,當主管願意在公開場合承認「是我忽略了你們的提醒」、「我那天的決定,其實可以做的更好」,團隊成員也會了解,敢說實話是可以被接受的。 2. 錯誤討論時要聚焦事情,不責怪人 要建立「解決問題」導向的文化,當問題發生時,先確認是系統不夠完整造成,還是人員疏忽的問題,就算是人員疏忽,那有沒有機會透過防呆機制去防堵,這樣那怕是做錯事的人,也可以有機會發言給予建議,讓這個問題不要再發生。 3. 定期設立逆向回饋機制 像是匿名問卷收集資料,或是每季安排一對一的30分鐘會談,我自己本身的經驗是有效的,可以聽到一些平常聽不見的聲音,然後回覆後讓大家可以知道我的做法及想法,讓建言成為實際可被看見執行的行動。 4. 主管用正向態度,回應不同聲音 這是最重要的,一個聽完同仁提問就開始打壓的主管,那怕講了1,000次歡迎大家提問,最後也會收到1,000次的沉默,先說「謝謝你願意提出這個想法」,再討論內容,減少個人情緒干擾,才能提高溝通效率,避免誤解累積 5. 進行角色交換對談 讓員工想像自己是主管,如果是我遇到這個問題要怎麼決策;主管也分享身為基層時的困境,這樣彼此會更理解立場,也比較願意溝通意見差異。 而且這樣做也可以進而發現,那些夥伴有成為主管的特質,當夥伴的建議被主管採納,對夥伴來說也是很大的能力肯定,也更願意去付出,對於團隊成長來說一定是有很大幫助的。 會提出質疑的員工,對於團隊到底是助益還是難搞,關鍵還是在於主管如何看待這些質疑,面對這個議題不管怎麼講漂亮話都沒有用,因為透過觀察團隊裡有多少人願意主動回饋,就是直接用實例證明自己的最好方法。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年薪300萬!外商銀女副總「瞞兼差7份工」遭解僱怒提告 法院判她敗訴
年薪300萬!外商銀女副總「瞞兼差7份工」遭解僱怒提告 法院判她敗訴
一名外商銀行的資深女副總,月薪高達21萬元,年收入上看300萬元,不過她隱瞞公司,偷偷在外兼職7份工作。遭外商銀行抓包後,因未經公司同意、違反內規等理由將女副總開除,她氣炸提告「違法解僱」。法院認定,女副總確實違反勞動契約及工作規則情節重大,因此判決銀行勝訴。 據悉,女副總月薪超過21萬元、保障年薪14個月,一年可賺將近306萬,但她未得到銀行同意就在外兼職、持股6間公司並擔任1家寺廟監察人,所以被發現後,遭到銀行解僱。 女副總興訟主張,她在職12年期間表現良好,漏報在家族企業掛名職務,頂多是「初犯」、「無故意」,她並未因此獲利,也沒對銀行造成任何損害,而且漏報的內容是屬於商工登記的公開資訊,「過失」的態樣、內容、結果沒構成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的「情節重大」。 銀行主張,這名女副總2020年1月晉升為「工商金融業務處」資深副總裁,2023年6月起擔任工商金融業務處大型企業二部的主管,直屬主管為了將她納入「具授信核准權限人員名單」,以拓展業務,要求女副總申報利益衝突及外部活動,但她不實申報,隱瞞在外兼差7份職位。 法院依據銀行的「員工作業規範」、「行為守則」、「個人利益衝突、外部活動及個人帳戶交易處理準則」,認定女副總很清楚,職位調整時必須誠實揭露個人關係利益衝突事項,才能維護銀行的風險管控以及企業管理紀律。 法官更指出「所謂雇主利益,非僅限於一時金錢得失之利益,舉凡企業所維護之經營價值文化及企業管理紀律等均包括在內。」女副總不遵守個人利益衝突的內部規定,又在上班時忙自己的家族事業,已經犧牲銀行的利益,造成銀行無法信賴女副總,因此判決銀行解僱合法。(引自 https://liff.line.me/1454987169-1WAXAP3K/v2/article/PGQg6yV?utm_source=lineshare 太報 | LINE TODAY) 看到這個新聞標題,一般社會大眾應覺得有些納悶,以新聞當事人年薪高達300萬,當然不會還需要「兼差7份工」,可想而知,應係同時掛名多家公司諸如董監事等職務,但這不是一般企業常見的態樣嗎,尤其是對高階經理人而言,為何會驚動公司,甚且祭出最嚴厲的解雇處分,我們試著了解一下本案的事實及法官的判決理由為何? 依判決書內容所載,被告係一外商銀行,被告公司員工每年度均需在被告公司平台完成相關利益衝突之年度聲明申報,員工均須經申請許可後始得進行外部活動,員工任職期間如有調職、職責重大變更或外部活動有所變更時,均須重新申報取得許可,以避免造成利益衝突,維護銀行客戶權益。 原告基於公司規定雖曾填載申報,但申報的內容卻有不實,除了未記載外部活動,且兼職之起始日也未據實申報,致使原告直屬主管僅下達「原告不得接觸新的『成衣紡織業』客戶」之禁令(原告任職董監職務之公司,主要從事紡織布料成衣相關業務),使被告誤認此項禁令應足以控管風險,惟原告不僅不遵守不得碰觸成衣紡織業客戶之禁令,甚且將其自身違規兼職之公司及其他成衣類別客戶之存放款變動資料,寄送至自己信箱,此舉除嚴重違反被告保護客戶商業資訊及財務機密之義務,原告亦明顯無遵守利益迴避之要求。 原告雖主張其頂多是「初犯」、「無故意」,其並未因此獲利,也沒對銀行造成任何損害,並不構成勞基法第12條第1項第4款所謂「情節重大」,公司可採取較低程度如降薪降職等合理懲戒手段,抑或加強教育訓練管理,但法官認為:「原告在任職期間,利用其職務之便,犧牲被告公司利益,於其上班時間辦理系爭圖利行為,顯有損於雇主利益,實難以期待被告再委以重任,客觀上亦難期待其為被告提供勞務時善盡忠誠義務,被告對之信賴基礎盡失,致兩造之勞雇關係緊密程度受有影響,無法繼續僱用之情形,無從僅以減薪、調職或記過等其他懲處方式即獲改善可能,依社會一般通念,難以期待被告採用解僱以外之懲處手段。」難認不符上開勞基法規定之「情節重大」之要件。 勞工並非不得兼差,若不影響自身職務、不涉及利益衝突,忠實提供勞務,不損害雇主利益或對雇主營運造成風險,一般並不易被視之為違反勞動契約且「情節重大」。看到本案法院的看法,勞工應心生警惕,戒之慎之。
SuEric 新聞背後的看「法」
面試官問我「可以接受工作加班?」我該如何回答?
面試官問我「可以接受工作加班?」我該如何回答?
在一間熱門行銷公司的面試中,面試官一開始就直接問我:「你能接受工作加班嗎?」這問題讓我略感壓力,因為透露出這職位可能涉及不少加班。我深吸一口氣,回答說:「我理解特殊情況下需要加班以完成重要任務。不過,也希望了解公司平時對於加班的頻率和管理策略。」不知道這樣的回答是否合適? 面對該情況,建議在面試上,可以就你的情境是新鮮人還是有過工作經驗, 其實對答上會有些不同,但是大原則還是希望可以讓面試官留下好的印象。 【大原則兩點掌握】 面對面試官詢問是否能接受加班的問題,回答時可以注意以下幾點,以表現出你的專業性和靈活性: 1. 了解需求:首先,你可以詢問面試官關於加班的一些細節。例如,可以問:"請問能否具體說明一下加班的頻率和常常加班的原因?是因為項目需要還是部門常態?"這樣的問題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職位的需求,並展現出你對工作的認真態度。 2. 表達開放性與界限:在得到更多信息後,你可以表達自己對加班的態度。例如:"我理解在項目關鍵階段或特殊情況下,加班是為了確保工作質量和 【針對求職者角色與情境可以留意】 新鮮人與擁有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考量與回答方式。以下是根據這兩種情況的建議回答與處理方式: 🟡 對於新鮮人 🟡 新鮮人在工作市場上可能會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因此在回答加班問題時,可以表現出較高的靈活性和積極學習的態度: 回答建議:「我了解作為新進員工,需要適應工作節奏並積極參與各項任務,包括在需要時加班以完成工作。我願意在必要時加班,特別是如果這能幫助我更快地學習並對團隊做出貢獻。當然,我也希望能透過有效的時間管理,逐漸提高工作效率。」 🟡 對於工作經驗三年的人 🟡 擁有三年工作經驗的人,在回答加班問題時,可以表現出自己對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視,並根據之前的經驗來調整答案: 回答建議:「在我過去的工作經驗中,我已經證明了在面對緊急和關鍵時刻加班完成任務的能力。我理解某些項目和時期可能需要加班來達成目標,我對此持開放態度。同時,我也相信高效的工作和良好的時間管理能夠減少常態性加班的需要。我希望能在一個注重員工福祉與效率的環境中貢獻我的能力。」 兩者回答時展現出自己對工作的熱情和對加班的理解,同時也適度表達對工作生活平衡的重視。詢問關於加班的細節不僅可以幫助你更好地了解職位,也顯示出你對職位的認真考慮。這樣的對話有助於建立雙方的期望,並有可能促進更適合雙方的工作安排。 【以上建議提供大家參考】
104學習精靈 104學習精靈 | 熱門文章推薦
創業家如何利用人工智慧來獲得資金
創業家如何利用人工智慧來獲得資金
AI 興起, 熱門的話題不是改善作業流程,降低成本,就是利用AI技術,創造新營運模式,但好的創意需要資金投入才能讓夢想成真,創業家是否可以利用人工智慧來獲得資金? 最近讀了兩篇文章,說明在現實世界已有成功利用人工智慧工具進行募款活動的新創公司。 1. 人工智慧在融資方面的一大關鍵優勢是其能夠進行深入的市場分析並識別潛在投資者。Signal AI等新創公司開發了使用人工智慧來分析市場趨勢、投資者偏好和過去投資模式的平台。新創公司能夠根據特定投資者的興趣調整其宣傳,從而增加成功融資的可能性。例如,金融科技新創公司 FinOptimize 使用人工智慧分析來識別對永續金融有興趣的創投家。透過分析投資歷史和市場趨勢,FinOptimize 可以透過令人信服的、有數據支持的價值主張來接觸最相關的投資者。量子計算公司:利用人工智慧來識別和接觸對尖端技術有興趣的天使投資者和創投家,並獲得了 1500 萬美元的投資。 2. 人工智慧簡化了投資者盡職調查流程,確保投資的關鍵一步。自動化數據分析工具可以快速評估新創公司的財務狀況、市場地位和成長潛力,為投資者提供全面、準確的概覽。例如,醫療保健領域的新創公司 HealthTech Innovations,開發了一個人工智慧平台,利用財務和市場分析的自動化,為投資者提供了有關其成長軌跡和競爭格局的詳細見解。因為透明度和效率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從而促成功的融資。 3. AI CRM(客戶關係管理)工具幫助新創公司追蹤投資者的互動、偏好和回饋,實現客製化與及時的追蹤服務。以再生能源新創公司EcoEnergy Ventures為例,該公司使用 AI CRM 系統與投資人保持定期且個人化的溝通,讓投資者參與並了解情況,最終促成 B 輪融資的成功。 資料來源: https://www.forbes.com/sites/neilsahota/2024/06/27/entrepreneurs-are-turning-rejection-into-yes-with-ai-fundraising/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use-artificial-intelligence-investor-dtlaf/
石惠貞 投資人關係門裡,門外
【缺乏這張證照嗎?】2022年1月熱搜證照排行榜TOP 10
【缺乏這張證照嗎?】2022年1月熱搜證照排行榜TOP 10
透過從104人力銀行中「找工作」與「自我學習」的大數據,整理出10大熱搜的證照;可透過熱搜的熱門證照排行榜中,找到你所需的證照學習內容,增進職場的職能成長,加強自我競爭力,打造你的職涯藍圖。 NO1 丙級中餐烹調技術士 證照【↑2】 NO2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證照 【↓2】 NO3 甲級職業安全管理技術士 證照【新進榜】 NO4 認證採購管理師C.P.P. 證照【新進榜】 NO5 總幹事 證照【↓2】 NO6 丙級金銀珠寶飾品加工技術士 證照【新進榜】 NO7 MOS(Microsoft) 證照【持平】 NO8 丙級工業配線技術士 證照【新進榜】 NO9 全方位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師 證照【新進榜】 NO10 照顧服務員單一(丙)級技術士 證照【↓1】 第1名 丙級中餐烹調技術士 證照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06 相關學習教室:【丙級中餐烹調技術士】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29006 第2名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證照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451 相關學習教室:【Google Analytics】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00313 證照相關學習教室:【數據分析】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00352 第3名 甲級職業安全管理技術士 證照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453 相關學習教室:【勞動契約相關法規】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00027 第4名 認證採購管理師C.P.P. 證照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379 相關學習教室:【英文】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27137 第5名 總幹事 證照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98 相關學習教室:【總幹事執照相關資訊教室】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29198 第6名 丙級金銀珠寶飾品加工技術士 證照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71 相關學習教室:【英文】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27137 第7名 MOS(Microsoft) 證照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7977 相關學習教室:【Excel】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00056 第8名 丙級工業配線技術士 證照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662 相關學習教室:【AutoCAD】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02454 第9名 全方位基礎人力資源管理師 認證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273 相關學習教室:【員工教育訓練與需求分析】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00031 第10名 照顧服務員單一(丙)級技術士 證照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85 相關學習教室:【護理】 https://nabi.104.com.tw/room/ability_10036594 - - - 不同的職務有不同的證照需求,你可以透過【104學習精靈】探索你現在的職務或是針對你感興趣的職務進行探索,找到你的關鍵職能,增加職涯的競爭力。 🔹🔸🔹🔸🔹🔸🔹🔸🔹🔸🔹🔸 更多免費學習與證照資訊,都可加入【104學習精靈✨IG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104nabi/✨ 🔹🔸🔹🔸🔹🔸🔹🔸🔹🔸🔹🔸
104學習精靈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烏克麗麗怎麼挑選? 一般常見的烏克麗麗尺
烏克麗麗怎麼挑選? 一般常見的烏克麗麗尺
烏克麗麗怎麼挑選? 一般常見的烏克麗麗尺寸為:高音 21吋(Soprano 約54公分),次高音 23吋(Concert 約60公分),次中音 26吋(Tenor 約67公分)。另外,比較少見的尺寸有17吋及低音 30吋(Baritone 約76公分)! 小尺寸的烏克麗麗高音(頻)較多,聽起來較亮;大尺寸的烏克麗麗低音(頻)較多,聽起來較溫暖! 尺寸的大小也跟指板的長度和琴格數量有關,21吋的指板有12格,23吋的指板有17-18格,26吋的指板有19-20格。各家烏克麗麗廠牌所設計的指板格數都不太一樣!至於要挑選哪一種格數的長度呢?彈彈和弦的話,12格都沒問題。當要彈奏轉調歌曲或演奏曲,超過12格的音符就彈不到了! 21吋的烏克麗麗體型嬌小。坐著彈奏時,烏克麗麗很滑溜,不容易固定,要花一段時間調整彈奏姿勢。23及26吋的烏克麗麗較21吋烏克麗麗來得容易掌控! 音色差異除了尺寸大小之外,使用木材也有很大的不同。製作烏克麗麗的木頭種類大多使用:沙比利木(Sapele),桃花心木(Mahogany),相思木(Koa),雲杉木(Spruce),胡桃木(Walnut),紅杉木(Cedar),玫瑰木(Rosewood),芒果木(Mango),竹子(Bamboo)。 每一種木頭的音色和價位都不同,最好還是現場試彈,親自感受彈奏時的手感和聆聽音色,才能選到自己喜歡的烏克麗麗!
黃清鴻 烏克麗麗輕鬆玩
【我不是專業作家,卻從單純分享開始,為自己留下了紀錄】
【我不是專業作家,卻從單純分享開始,為自己留下了紀錄】
回想起國小、國中時期,文學及寫作一直是我的興趣,也透過投稿曾經拿過幾次獎項,但從讀理工後就幾乎沒有再寫了,直到出社會過了10幾年之後,近一年多我才又開始練習寫文章。 「現在才想到要寫這些,會不會很奇怪?」 「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寫出來會不會被笑?」 原本只是抱持著分享及記錄個人想法的目的,中間也有遇到內心喜悅及徬徨糾結的部分,但隨著持續地寫著,除了陸續得到越來越多夥伴們的肯定及支持,也有開始收到各大專欄的邀文詢問。 沒想到在昨天,在用Google頁面查資料時,無意間在首頁看到自己被商周刊登的文章,想到自己原本只是一個紀錄的舉動,竟然在時間催化後,有機會轉化出這樣的結果。讓我不禁想著。 「原來有些念頭,其實不怕做的晚,只怕一直沒開始。」 「真正的興趣,不會因為過程中斷而消失,只是暫時沉睡。只要你有一天重新打開門,它還是會欣喜地迎接你。」 原本我會覺得,那些能夠上媒體、被看見的人,都應該是原本能力很強很厲害的人,但事實上他們往往只是持續做著自己熱愛的事,然後想著要越做越好。 直到有天這些成果彼此交疊在一起後,就帶來了更大的效應及機會。 「感謝自己,願意再次開始去做」 每個人的心裡,其實都有藏著幾個小夢想,但因為被現實的壓縮、被工作的煎熬,所以只能繼續藏在心中。這可能是寫篇文章、畫一幅畫、又或者是談一段旋律、寫一段歌詞。 這並非是要自己,走向跟以往不同的軌道,也不是特意想要達到怎樣的境界,而是讓自己幫夢想開啟一扇窗,那個過往熟悉卻陌生的自己,就會慢慢回來。 如果看完這段內容後,你的腦袋中有浮出一些想法及念頭,那就不要再等待。 「我願意從今天就開始再試看看」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LEED-AP BD+C建築設計與施工應考攻略
LEED-AP BD+C建築設計與施工應考攻略
國內第一本,最完整的美國綠建築專業認證考試學習教材! 【聯合推薦】 美國綠建築協會/副總裁 Jennivine Kwan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蔡欣君 seed 台灣永續能源環境專業協會/理事長 簡碩賢 LEED是國際間最具公信力的綠建築技術評估系統與認證,擁有專業的LEED AP證照不僅可在職場上加分,更可以在綠色市場中開創更多機會。綠色建築專業人員可以通過LEED專業認證考試(LEED Accredited Professional Exam)成為LEED認證專業人員,專業認證由綠色建築認證委員會(Green Building Certification Institute)管理。 本書針對LEED-AP建築設計與施工有完整之介紹與模擬練習,是準備此認證不可或缺的書籍。 1.以美國綠建築評估系統的六大面向作為撰寫之架構,結合理論與綠建築專業認證,奠定考照基礎。 2.唯一針對LEED出版之繁體中文教材,架構完整且循序漸進,讓讀者得以一窺LEED認證的體系與內容,適用教學,亦是自修準備LEED綠建築認證的最佳書籍。 3.首先介紹LEED流程,再解說位置與交通,接著說明基地的永續性,第5章以後就說明節水與節能,最後輔以材料與資源、室內環境品質等內容。 4.各章節提供綠建築模擬試題,讓學習者可以立即檢驗學習成果。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v_ACR008700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AI 新手必備:Google 官方 3 大免費學習資源!
AI 新手必備:Google 官方 3 大免費學習資源!
人工智能(AI)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你是想要踏入AI領域的新手,還是希望進一步拓展自己技能的專業人士。這篇文章將一起探索 Google 官方的 3 個免費的AI學習資源,幫助你建立堅實的 AI 基礎,輕鬆開始你的 AI 之旅! 1. Google AI Essentials Course Google AI Essentials 是一門自定進度的課程,旨在幫助不同角色和行業的人學習AI技能,提升生產力。由 Google 的 AI 專家領導,課程包含實踐性的課程,教你如何在Google Workspace 的 Docs、Sheets、Slides 等工具中使用 Gemini 技術。 ⟡ 適合族群:想要學習 AI 技能、提高生產力的人。 ⟡ 獲得的能力:開發想法和內容、做出更明智的決策、加快日常工作速度。 ⟡ 未來的職業發展:能夠在工作中更靈活地應用 AI 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創新能力。 ⟡ 了解更多:https://grow.google/ai-essentials/ 2. Prompt Guide 101 良好的提示是利用生成式AI技術的關鍵。為了幫助你撰寫清晰、簡潔且有影響力的提示,我們提供了Prompt Guide 101電子書。這本入門手冊提供了實用的場景、例子和可用的提示,適用於各種任務。 ⟡ 適合族群:想要深入瞭解 AI 技術、提高提示撰寫能力的人。 ⟡ 獲得的能力:撰寫更具影響力和效果的提示,提高 AI 應用的效率和準確性。 ⟡ 未來的職業發展:能夠在工作中更有效地使用 AI 技術,推動創新和業務發展。 ⟡ 了解更多:https://inthecloud.withgoogle.com/gemini-for-google-workspace-prompt-guide/dl-cd.html 3. Beyond the Prompt Series Beyond the Prompt 系列提供了關於如何更好地使用 Google Workspace 的 Gemini 技術的實用例子和專家技巧。這將幫助你在日常工作中發揮 AI 的最大潛力,提高生產力和創造力。 ⟡ 適合族群:想要更深入瞭解 AI 在工作中的應用、提高 AI 使用效果的人。 ⟡ 獲得的能力:更好地利用 Gemini 技術,解決工作中的挑戰,提高工作效率和創造力。 ⟡ 未來的職業發展:在工作中成為 AI 應用的專家,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和創新。 ⟡ 了解更多:https://workspace.google.com/blog/ai-and-machine-learning/welcome-to-beyond-the-prompt 透過以上的免費 AI 學習資源,你可以建立起堅實的AI基礎,並且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和技能。Google AI Essentials 課程、Prompt Guide 101 和 Beyond the Prompt 系列都是寶貴的學習資源,可以幫助你更深入地理解AI技術,提高工作效率和創造力。讓你成為AI 時代下不可或缺的人才! ➤ 歡迎在104學習精靈關注【AI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獲得更多科技新知!
知識貓星球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Outlook 回收:想撤回你已經發送的郵件請跟我「這樣」做
Outlook 回收:想撤回你已經發送的郵件請跟我「這樣」做
在繁忙的工作日常中,有時候我們都會犯錯。或許你不小心發送了一封含有錯誤資訊的郵件,或是你發給了錯誤的收件人。感謝 Outlook,現在有了「Outlook 回收」功能,給予我們一次撤回的機會。 🛑 什麼是 Outlook 回收功能? 🔄 功能解釋:這是一個允許你撤回已發送的郵件的功能。如果成功,收件人將無法看到該郵件。 🔄 使用情境:當你發現郵件有誤或發送給錯誤的人時,可以嘗試使用此功能。 🚀 如何使用 Outlook 回收功能? ☑ 進入「已發送郵件」:在 Outlook 中,首先打開「已發送郵件」文件夾。 ☑ 選擇該郵件:找到你想要回收的郵件,並雙擊打開。 ☑ 選擇「回收此郵件」:在郵件視窗的上方,選擇「操作」,然後選擇「回收此郵件」。 ☑ 確認回收:系統會提示你確認是否真的要回收,按「確定」即可。 ⚠️ 注意事項 ☑ 回收不一定成功:如果收件人已經打開郵件,則郵件無法被回收。 ☑ 通知:即使回收成功,收件人可能會收到一個通知,告知有一封郵件被寄件人回收。 ☑ 版本限制:此功能只在某些Outlook版本和特定的郵件伺服器設定下有效。 🔄 優化回收機會的小技巧 ☑ 延遲發送:利用Outlook的延遲發送功能,給自己更多的時間來確認郵件的內容和收件人,這樣可以減少需要使用回收功能的次數。 ☑ 仔細檢查:發送郵件前,再三確認其內容和收件人,這是預防郵件錯誤的最佳方法。 透過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夠更熟悉「Outlook 回收」功能,並學會如何有效地使用它來避免可能的郵件錯誤。但最重要的還是在發送郵件前謹慎檢查,以減少後悔的機會!
一零四獨家新知識 超級辦公室達人
【能力不差卻留不住,問題可能不是工作而是團隊關係】
【能力不差卻留不住,問題可能不是工作而是團隊關係】
你是否有遇過這種員工,工作能力不錯能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平常話不多與同事互動低,然後工作一段時間後突然提出要離職,經過詢問後也沒有說出原因,只知道心意已決。這時總會讓人覺得很可惜。 在與其他主管進行討論時,尤其是那些個性比較內斂、覺得「把事情做好就好」的人占多數。可是問題是職場中雖然要處理「事情」,但更多的是人與 人之間的「相處」跟「互動」。 【員工是不是習慣把情緒藏太深了?】 很多人當主管時很擔心那種個性火爆的員工,因為爆炸時通常會影響到很多人,但因為相處久後就可以了解個性,所以訊號是明確的。 但當一個夥伴習慣把不滿或壓力放在心裡,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冷靜專業,但實際上反而會讓主管看不到真實的壓力,同事也感受不到需要支援的訊號。久而久之當同仁的情緒真的累積到爆點,這時只會覺得「主管及同事都不理解我,我乾脆離開好了」。 心理學裡有一個觀點叫「情緒線索」,意思是人跟人之間需要一些信號,來判斷彼此是否需要支持。如果完全沒有釋放訊號,別人就算想幫忙,也不知道怎麼插手。 尤其是很多主管只在績效或專案出問題時,才會注意到這類員工的困境。但其實很多徵兆是可以被注意到的。 ● 主管要先練習「看見」,才能真正理解問題。 1. 觀察沉默習慣:例會中是否鮮少主動發言? 2. 注意能量變化:是不是常自己完成大量工作,但卻沒有任何情緒波動? 3. 留心非語言訊號:瞬間的表情、肢體語言,會比言語更早透露壓力。 【獨善其身短期是優點,長期卻成為阻礙】 當然很多人會覺得,工作中「我自己能處理就不麻煩別人」,短期看起來對於主管及團隊來說好像是很棒的,但長期下來卻容易讓團隊誤以為「他都不需要幫忙」。甚至有些時候還會被誤解為「不想跟大家合作」。 在職場裡,個人專業能力非常重要,但團隊合作才是長期競爭力。如果一個人習慣都自己扛卻不說出來,最後往往只會形成惡性循環:能力好→ 接的事情越多 → 想辦法克服 → 事情越多越重 → 自己越來越孤單 → 覺得環境不友善 → 選擇落寞離開。 ● 因為這類員工不善於表達,所以需要主管先搭建一個「可以放心說」的氛圍。 1. 定期 1 on 1:不要只談工作,偶爾問問「最近工作量還 OK 嗎?」,「工作量如果1-10分,你現在認為自己是幾分?」 2. 去除評價語氣:避免用「你怎麼都不講」這類指責,而是用「我想更了解你現在的狀態」的方式打開話題。 3. 用小問題暖身:不要一開始就討論很大方向,可以先從「這週有沒有特別覺得辛苦的地方?」開始。 【讓夥伴能夠打開情緒,其實是一種能力】 有些人會抗拒分享情緒,因為怕「抱怨」會讓人覺得負面。又或者是怕影響到自己在主管心中的評價。 所以如果是直接問說「最近工作需要人幫忙嗎?」可能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沉默或是不用,對於習慣隱藏自己情緒的人,往往是要引導而不是硬逼。 1. 先肯定個人專業,再點出團隊:例如:「你的專業我完全放心,但因為我們是團隊,可以讓部分項目讓其他人協助。」 2. 給出具體選項:問「你比較需要人幫忙做 A,還是希望我協調人去做 B?」讓對方學會選擇,而不是沉默。 3. 幫他找到盟友:安排一個合作性強的同事,除了可以建立一些工作上的信任,也能夠幫助夥伴與團隊建立更深的連結。 【給想改善的人三個小提醒】 如果有人覺得自己,好像正走在這樣的模式中,可以先試著從以下三件事開始: 1. 小小地釋放訊號:不用一次把心裡話全說出來,可以從一句「這件事有點緊湊,我可能需要幫忙」開始。 2. 讓別人知道你的感受:有情緒跟壓力不是壞事,當表達出來時,反而能夠破除別人心中的印象,反而會覺得更容易貼近。 3. 不要害怕與團隊建立連結:跟人互動並不是浪費時間,而是創造自己的資源。關係其實才是職場裡最隱形的力量。 ● 單靠主管時時確認提醒效果有限,要讓團隊氛圍也成為助力。 1. 強化互助文化:在團隊裡營造「幫忙不是麻煩,而是互相成就」的觀念。 2. 公開肯定互動:當他願意開口時,主管要即時肯定,例如「謝謝你提出來,這讓團隊更好協調。」 3. 定期小活動:透過輕鬆聚會或非正式討論,降低員工對互動的壓力。 職場上主管去管理團隊的專業能力固然重要,但人與人的交流、情緒的釋放,才是讓一個人能走得長久的關鍵。有時候真正困住一個人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過度隱藏的情緒。 當一個人願意試著把內心的狀態傳遞出去,會發現支持比想像中多,職涯的道路也會更寬廣。
吳振興 Jeff 傑夫的職涯解題教室
「我很推薦」怎麼說?正式的 recommend 用法及其他口語的「推薦」英文一次掌握!
「我很推薦」怎麼說?正式的 recommend 用法及其他口語的「推薦」英文一次掌握!
「我很推薦…」該怎麼說呢?本篇將帶你深入了解「recommend」的正式用法,並介紹一些更口語的「推薦」英文說法。這些片語特別適合與朋友聊天時使用,例如,想和國外朋友強烈推薦最近熱門的Netflix 實境秀《黑白大廚》時,可以這樣說:「You’ve got to watch Chef’s Table on Netflix—it’s a must-see!」,更多「推薦」英文用法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Recommend 文法: 1. recommend + 名詞 ⇨用來直接推薦某個物品、活動、或人。 • 例句:I recommend the pasta at this restaurant. 我推薦這家餐廳的義大利麵。 2. recommend + 動名詞 (V-ing) ⇨當推薦某個動作或行為時,使用動名詞形式。 • 例句:I recommend trying their signature dish. 我推薦你試試他們的招牌菜。 3. recommend + that + 主詞 + 動詞(原形) ⇨這是正式的句型結構,常見於書面語和正式場合,注意動詞使用原形(不加 -s 或 -ed),即使主詞是第三人稱單數! • 例句:I recommend that he take an additional course. 我建議他多修一門課。 4. recommend + 間接受詞 (人) + 直接受詞 (物) ⇨這種結構適合當直接對某人推薦某物。 • 例句:I recommend you this book on business strategy. 我推薦這本商業策略書給你。 5. recommend + for + 目的 ⇨當想表達推薦某物是為了特定用途時,可用「for」來引導原因或用途。 • 例句:This app is highly recommended for task management. 這個應用程式非常適合任務管理。 6. recommend + against + V-ing ⇨當建議不要做某事時,使用「recommend against + V-ing」。 • 例句:I recommend against investing in this project right now. 我建議現在不要投資這個專案。 *常見錯誤提醒 在 recommend + that 句型中,即使主詞是第三人稱單數,動詞仍使用原形,不加 -s • 例句:The manager recommends that SHE ATTEND the training session. 經理建議她參加這次培訓。 ⇨she 後方搭配的動詞以原型狀態呈現! ▍正式用法 1. I highly recommend... 我非常推薦... • 例句:I highly recommend this book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business strategy. 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給對商業策略有興趣的人。 2. I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consider... 考慮...會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 例句:I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consider taking this course if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communication skills. 如果想提升溝通能力,考慮這門課會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3. I strongly endorse... 我強烈支持/推薦... • 例句:I strongly endorse his proposal for the new project. 我強烈支持他關於新專案的提案。 4. It is highly advisable to... 非常建議... • 例句:It is highly advisable to review these documents before the meeting. 非常建議在會議前先檢查這些文件。 ▍口語用法 1. You’ve got to try... 你一定要試試... • 例句:You’ve got to try this restaurant; the food is amazing! 你一定要試試這家餐廳,食物超讚的! 2. I’d totally go for... 我完全會選... • 例句:I’d totally go for this option if I were you. 如果我是你的話,我完全會選這個選項。 3. You can’t go wrong with... 選...準沒錯 • 例句:You can’t go wrong with their chocolate cake; it’s the best! 他們的巧克力蛋糕準沒錯,最好吃了! 4. I’d give a thumbs-up to... 我給...點個讚 • 例句:I’d give a thumbs-up to that movie; it was hilarious! 我給那部電影點個讚,真的超搞笑! 5. You’ll love... 你一定會愛上... • 例句:You’ll love this drama; it’s amazing! 你一定會愛上這部連續劇,超好看! 6. It’s worth checking out... 很值得一試... • 例句:It’s worth checking out this new restaurant in town. 這間新開的餐廳很值得一試。 ▍最常用的「推薦」 1. I highly recommend... • 百搭程度:高 • 情境:適合在正式文件、會議中或面對面推薦時使用! • 例句:I highly recommend visiting this website for more information. 我非常推薦您上這個網站查閱更多資訊。 2. You can’t go wrong with... • 百搭程度:高 • 情境:在非正式對話或建議他人選擇時使用,語氣輕鬆。 • 例句:You can’t go wrong with this brand; it’s reliable and affordable. 選這個牌子準沒錯,既可靠又實惠。 3. You’ll love... • 百搭程度:高,簡單又實用! • 情境:適合向朋友或熟人介紹某個產品或經驗時使用,也能展現對該事物的熱愛! • 例句:You’ll love this coffee shop; it has a cozy vibe and great coffee. 你一定會愛上這家咖啡店,氛圍很舒服,咖啡也很好喝。 ▍Recommend整理 • recommend + 名詞:推薦某物或某人。 • recommend + V-ing:推薦某行為。 • recommend + that + 主詞 + 動詞原形:正式建議某人做某事。 • recommend + 人 + 物:對某人推薦某物。 • recommend + for + 事情:推薦某件事。 • recommend + against + V-ing:建議不要做某事。 本篇文章詳細介紹許多「推薦」的英文,What "recommend" English phrase do you like the most?😜
知識貓星球 職場英文力,你的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