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樂器製造及調音技術員
AI 專區
學習
課程
證照
測驗
共學
樂器製造及調音技術員
用手工具及動力工具製作、裝配及修理木質、金屬、皮革及其他材料之風琴零件。 用手工具及動力工具製作、裝配及修理木質、紙質、塑膠、人造皮革、金屬及其他材料之手風琴。 用手工具及動力工具製作、裝配及修理金屬管樂器。 用手工具及動力工具製作,裝配及修理木質、毛氈、鋼絲及其他材料之鋼琴零件。 用手工具及動力工具製作、裝配及修理木質、硬橡膠、金屬或其他材料製造之弦樂器。 用手工具及動力工具製作、裝配及修理以木材為主要材料之管樂器。 測試及調整鋼琴、風琴等樂器,使產生正確音調並保持良好狀態。
更多
月薪中位數
資料搜集中...
年資 3-5 年
資料搜集中...
年資 10 年以上
常見發展
國內業務
月薪
$3.4萬
生產技術/製程工程師
月薪
$3.7萬
工廠主管
月薪
$4.7萬
樂器製造及調音技術員 必備技能
你還缺
?
項
?
項已具備
登入看你專屬的技能分析
馬上登入
樂器製造及調音技術員 技能測驗
Python 程式設計技能測驗
技能測驗
6100 人測過
立即測驗
產業分析基礎概念測驗
技能測驗
466 人測過
立即測驗
韓語初級能力測驗
技能測驗
953 人測過
立即測驗
樂器製造及調音技術員 都在看
我的經驗組合適合應徵哪些類型的公司或職位?
我的經驗組合適合應徵哪些類型的公司或職位?
過去五年來,我的職涯路徑經歷了品管→工業設計→機構工程→包裝設計的發展軌跡。 我認為自己的核心優勢是具備跨領域整合思維,能夠在設計階段就考量製造可行性與品質要求,然而,也意識到可能的挑戰:相較於專精單一領域的專家,我在每個領域的深度可能不夠深入。目前我想確認的是, 1.這樣的多元背景在職場上究竟是優勢還是限制? 2.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定位和發展未來的職涯方向呢?
乙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考題
乙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考題
如果你是工廠的職安人員 工廠250人,一天工作8小時,一個月工作20天 廠內10/2發生一場職災,小明受傷要到10/22日回來上班 小華也是在同一場職災受傷,需要到10/17日回來上班 請問FS多少?SR多少?
關於公司能看到的求職者資訊
關於公司能看到的求職者資訊
主要想請教在104平台上,公司能看到的求職者資訊除了姓名、相片、手機跟mail外,是否會看到註冊104時的身分證字號與生日資訊呢?
上帝視角讓你創造雙贏
上帝視角讓你創造雙贏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nF2cVC5scSE 你喔不管想賺多少錢 你一定要去做跟經營人有關的行業 因為這個過程中,你一定會學到溝通表達 而且是用上帝視角來表達 所有賺大錢的人 他一定會用上帝視角來看整個市場,來中立客觀的表達 我說了什麽 別人聽了什麽反應 我為什麽經營這個產業 我為何創業 我發現市場上的狀況是什麽 因為多數的人我執太重了,那個小我的執著 把自己的視角黏在自己的欲望上 你想要的只是他們口袋的錢 你只看你想看的,只說你想說的 根本沒有以人為本,以幫助面前的這個人為根本 他的需求、他的目標、他的痛點、他的想法跟整個市場是不是相符 只是自以為是、自嗨式的表達,你註定無法雙贏 如果你站在上帝的視角去看這一切 放下我執,進入無我狀態 專注在幫助對方成功 很容易在衝突中看到自己的問題 在更高的格局還有願景中,找到雙贏合作的契機 看不清局面,是因為當局者迷 看輕自己,才能展翅高飛 飛到上帝視角,自然旁觀者清 只有你清楚了,才能夠帶領他也看清楚
TikTok 推出「Campus Verification 校園驗證」功能
TikTok 推出「Campus Verification 校園驗證」功能
1️⃣ 學生可透過 校園信箱驗證 (UNiDAYS 平台),在個人檔案顯示學校與畢業年份。 2️⃣ 通過驗證後,可進入 校園專屬頁面,瀏覽同校學生,並可依畢業年級或人氣排序。 3️⃣ 目前支援超過 6,000 所大學,TikTok 目標是幫助大學生更快建立人際連結,營造 Facebook 早期的校園社群氛圍。 ———————————————————— 想看更多數位社群專業文章與服務 歡迎搜尋: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 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每週爆紅 X 光片 】
🔥【 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每週爆紅 X 光片 】
EP24|AI 惡搞也能拚出 2,200 萬觀看?洛杉磯家庭餐廳的超狂病毒行銷術! 🔍 點擊看更多 https://tinyurl.com/y9rnfefy 2025 年夏季,美墨風味小餐館 The Original Tamale Company 靠一支 46 秒的荒謬 AI 短影片(描述人從飛機跳下來吃玉米餅),搭配 ChatGPT 協助撰寫的幽默旁白,10 分鐘內完成製作、無廣告投放,結果在 Instagram Reels 爆紅,突破 2,200 萬觀看與數萬次互動,成為小品牌用 AI 打造病毒內容的經典案例。 🚩【 一、The Original Tamale Company 的品牌行銷做對了什麼?】 📌 品牌行銷手法:用「荒誕」顛覆類廣告格式 ・Tamale 並非主打產品特色,而是用「戲謔、荒謬、反差」的方式讓觀眾印象深刻。 ・劇情描述人從飛機上跳下來,只為吃一份玉米餅,以誇張情節與 AI 視覺特效強化娛樂感。 📍我們學習到什麼? ・內容不是講產品,而是講故事。真正能在社群爆紅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引起共鳴與轉發慾望的「創意形式」。 ・反套路的幽默,比硬銷更能建立品牌印象與消費者情感連結。 📌 數位行銷操作:生成式 AI 快速打造高分享內容 ・腳本與旁白由 ChatGPT 協助完成,影片畫面使用 AI 圖像工具製作,內容完成只花 10 分鐘。 ・即便是小品牌、小團隊,也能用 AI 工具快速製作具有視覺衝擊與娛樂性的內容。 📍我們學習到什麼? ・生成式 AI 是小品牌的槓桿工具,能縮短製作流程、降低成本,卻產出足夠與大型品牌抗衡的創意內容。 ・快製快上、快速迭代是現代行銷基本節奏,與其等到完美,不如先發佔領觀眾注意力。 📌 社群議題行銷:讓內容說話,而非品牌自說自話 ・Tamale 並未在影片中置入過多品牌資訊,反而讓觀眾自然好奇「這是什麼品牌」,進而主動搜尋與分享。 ・Reels 爆紅後社群大量留言、轉發與討論,品牌也適時回應社群,用幽默延續熱度。 📍我們學習到什麼? ・社群內容不必總是品牌推播,讓觀眾主動挖掘品牌資訊,反而增加黏著度與記憶度。 ・UGC 的出發點可以是創意與幽默,不必硬塞產品 USP。 📌 行銷平台佈局:從「娛樂內容」反推品牌聲量與導購 ・選擇以 Instagram Reels 發佈,結合 AI 畫風與短秒娛樂結構,完美貼合 Reels 的演算法喜好。 ・影片爆紅後,品牌首頁曝光率大增,並增加粉絲、私訊與實體來店詢問度。 📍我們學習到什麼? ・選對平台、選對格式,勝過盲目全通路投放。 ・社群熱點不只是流量,更是品牌「被認識」與「再訪」的契機。 🚩【二、我們如何學會這套心法?(實務步驟)】 ✅ Step 1:用 ChatGPT 幫忙想荒誕腳本,定下影片節奏 ✅ Step 2:使用 AI 圖像或動畫工具(如 Runway、Kaiber、Pika)快速製作畫面 ✅ Step 3:在 TikTok 或 Reels 上用原生音效與適合演算法的 hashtag 發佈 ✅ Step 4:持續在留言互動、限動回應、二創鼓勵上拉高社群參與 🚩【三、啟發是什麼?】 👉 AI 時代的內容行銷,不在於「科技炫技」,而是用科技加速創意發揮。 ・再小的品牌,只要創意夠「戲」,都可能打中演算法,變身下一個病毒話題。 ・生成式 AI 為中小品牌提供了「快速、低成本」的內容生產武器,未來每個行銷人都該具備「快速製作 × 即時應變」的內容感知力。 💬 看完 Tamale 的超狂 AI 惡搞操作,你是否也曾想過幫自己的品牌拍一支「玩笑變現實」的影片?歡迎留言與 Steven 一起腦爆你的爆紅創意!
【AI課程推薦】從零到上榜:最值得投資的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課程
【AI課程推薦】從零到上榜:最值得投資的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課程
你是否正在為考取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認證而努力? 不論你是職涯轉換的新鮮人、正在準備升遷的在職人士,或是想提升 AI 導入與數位優化能力的專業工作者,這門由 104學習精靈 所推出的 「iPAS AI 應用規劃師|速攻考點 × 模擬實戰 × GPT刷題一次通過」 課程是極佳起點。 為什麼值得投資這門課? ⚡內容精準、高效導向:課程透過考照重點整理、模擬題實戰與 GPT 工具輔助刷題的方式,清楚聚焦於考試所需的思維與答題方式,讓你在最短時間內掌握題型邏輯與解題技巧。 ⚡彈性又實用的學習模式:全課程提供線上觀看(不限次數),長達 1 小時 17 分鐘,你可以依自己的時間彈性安排學習節奏,也方便重複觀看複習,有效提升吸收率。 ⚡課程價格親民、折扣誘人。 ⚡幫助履歷加分:可在履歷或社群形象中展現你的學習力與 AI 導入技能。 適合對象: 🟢準備挑戰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認證的考生:無論是初試啼聲還是想一次通過,本課程包羅必考精華與應試策略。 🟢需要快速掌握 AI 應用與規劃技能的職場人:這門課提供即戰力的工具與思維模式,有助於你在工作中靈活應用 AI。 🟢時間有限但期待高效學習者:短時長卻切中重點的課程設計,符合繁忙生活中仍希望進修成長的需求。 推薦學習策略: 🔥明確目標設定:在觀看課程前,先了解 iPAS AI 應用規劃師的考試結構與題型,設定明確的通過目標,協助你更專注於課程內容。 🔥循序成長、反覆鞏固:第一次著重於整體了解,第二次重點推敲難題與 GPT 解題技巧,讓學習更立體且記憶更深刻。 🔥實戰模擬 + 筆記整理:利用課程中的模擬實戰,加速答案邏輯的形成;同時整理筆記、歸納錯誤或重點,打造個人考前複習攻略。 🔥結合履歷,展現實力:完課後將「iPAS AI 應用規劃師完訓證明」或重點學習心得融入履歷或社群平台,提升曝光與職場競爭力。 如果你正在積極準備 iPAS AI 應用規劃師認證,或希望強化在 AI 領域的實務應用能力,這堂課無疑是你的最佳選擇之一。趕緊把握早鳥價,用高效策略搭配實戰演練,讓 GPT 成為你的刷題小幫手,助你一次通過、掌握職涯新門路! 【課程優惠】2025年9/30前享49折券現折!!
「爸媽要我念商…」我的志願可以不一樣嗎?三大溝通關鍵,用提案簡報約爸媽喝杯咖啡吧
「爸媽要我念商…」我的志願可以不一樣嗎?三大溝通關鍵,用提案簡報約爸媽喝杯咖啡吧
爸媽說:「為你為你好,去念商吧!」但你的心卻在另一條路上?當志願與家庭期望不同,該怎麼表達,才能避免爭吵、又被真正理解?在學生生涯中,面對父母的期待常常是一道難解的課題。這集《學生悄悄話》,王榮春 Spring 老師帶你拆解爸媽「為你好」背後的心態,並分享三大溝通關鍵,希望我們都能學會如何把夢想和現實結合,讓父母看見你的熱情與價值;在僵局時,也能運用第三方協調或策略性妥協,找到新的平衡。這不只是一次溝通練習,更是一個幫助你走出家庭壓力、勇敢追尋自我志願的重要起點。 🎤主持人 Emily 安芷嫻 🎙來賓 104人力銀行 職涯教育長 王榮春Spring 點擊了解本集章節 04:10 爸媽到底在想什麼?「為你好」背後的複雜心態 07:01 別怕走錯路,學習歷程檔案的超強用法! 12:07 用「提案簡報」說服爸媽,地點選星巴克更有效 15:45 把夢想跟現實結合,讓父母同理你的選擇 19:07 衝突破不了關?請出「神秘第三方」 25:53 三個關鍵提醒:緩解家庭壓力,走出你自己的路! 收聽這集,你會知道—— 在升學與職涯的抉擇過程中,許多學生面臨著來自家庭的期望與自身志向之間的衝突。這樣的困境不僅讓人感到焦慮,還經常在選擇未來的方向上感到迷惘。因此,如何在家庭壓力與自我期待中找到平衡,本集節目將深入探討這些問題,幫助學生勇敢地探索自己真正的志願。 家長期望的深層動機 首先,理解父母的期望背後有哪些心理因素,也是重要的關鍵。許多父母基於保護心態,會希望孩子選擇那些看起來更穩定且有經濟保障的職業方向。這種心態有時源於父母未竟的夢想,例如是將當年想追求卻無法實現的願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此外,社會的比較壓力也是可能的原因,讓子女的成就能成為父母在家庭或朋友社交圈的話題。 認識自我與探索興趣 對學生來說,面對父母的期望時,首先要進行自我探索,王榮春Spring老師建議,學生可以主動利用校內的資源,與專業輔導老師進行深入對話。同時,參與相關的實習或體驗活動,不僅能釐清自己的興趣,也能為未來的選擇提供實證支持。 此外,也應該建立「容許犯錯」的健康心態,人生的選擇沒有標準答案,其實失敗並不可怕,每一次的嘗試都能讓我們更瞭解自己的方向,用這樣的心態讓自己減少焦慮,在未來作出更合適的選擇。 溝通策略:從對抗到對話 一旦學生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與方向,接下來就是與父母進行有效溝通的時機。王榮春Spring老師提出三個關鍵策略,幫助學生化解家庭壓力與自我期待之間的衝突。 1. 同理與準備 在溝通之前,學生需要理解父母的擔憂和期望。首先,可以主動準備完整資料,例如相關的性向測驗結果、學習歷程檔案和實習經驗,這些都能有效填補父母的疑慮。此外,分享個人故事,向父母展示自己的熱情與價值觀,也是讓他們理解你的重要步驟。 2. 創造正式的溝通環境 改變溝通環境有助於提升對話的重視程度。選擇咖啡廳或其他中性公共空間來進行溝通,可以讓雙方跳脫原本家庭的環境印象,有機會讓雙方心情更為平靜地溝通。 3. 對話取代辯論 最後,學生可以將溝通的目的從「說服」轉變為「對話」,並不是要爭辯對錯,而是盡量尋找能與父母共同探討的領域,讓彼此的意見能被聽到並融入對話中。 應對僵局的進階策略 即使做了充分的準備,溝通有時仍會遇到障礙。如果情況陷入僵局,王榮春Spring老師建議可考慮以下策略: 反向要求父母提供建議:禮貌地請父母闡述他們的選擇為何合適。 引入第三方協調:尋求輔導老師或信任的朋友來幫助兩方坐下進行建設性的討論。 戰略性妥協:如果必要,可以暫時進入父母所期待的方向,再在未來尋求更符合自身興趣的改變。 歡迎點擊,收聽本集完整訪談內容 【延伸資源】 🏫不知道怎麼選校系? 點選連結👉「104升學就業地圖」3分鐘測出你適合的科系 課業、打工、社團、愛情學分你都歐趴了嗎?歡迎收聽【青春通識課】陪你探索自己成為喜歡的樣子✨
在保全公司遇到這種事
在保全公司遇到這種事
目前不知道這樣算不算被開除,我在某保全公司做保全,在9/23那天突然被踢出工作群組,剛好那週是教召期間,沒說任何原因就突然被踢出群組,打電話及傳訊息,主任都沒理會,是請下一班的值班人員幫我詢問原因,主任才理我,原因是我某個工作流程沒有做好,而且被住戶投訴,也沒有查證是我值班時發生的,因為在教召的前一個禮拜,我有請幾天喪假,有可能不是我,我很不能接受他在我教召期間把我開除,而且完全沒有事先說明原因,不僅沒有資遣費,教召請公假也沒有薪水,請喪假也沒有給付薪資,事後跟經理討論事情,他說我們是簽承攬契約,沒有保勞健保,所以沒有資遣費、沒有公假這些東西,但是在教召的前一禮拜,主任有詢問我要不要保勞健保,我說要,教召結束,去跟經理討論這些事情時,經理居然不知道主任答應幫我保勞健保這件事情,所以我還不清楚我到底有沒有被開除,我是不是真的都沒辦法拿到那些公假的薪資⋯
#新鮮人 請問可以同時向同一間公司投遞兩個職缺嗎?
#新鮮人 請問可以同時向同一間公司投遞兩個職缺嗎?
請問可以同時向同一間公司投遞兩個職缺嗎?一個是品牌行銷企劃,另一個是數據分析人員。我對數據分析的工作內容很感興趣,但就自己的經歷來說,行銷企劃方面的經驗比較豐富,感覺投遞行銷企劃比較有機會。不過我擔心同時投遞兩個職位會給人一種亂槍打鳥、不夠專注的感覺。想聽聽前輩們的建議,謝謝!
對於是否該轉職感到迷茫
對於是否該轉職感到迷茫
如題,目前是待在壽險公司的風險管理部門,工作上最主要碰到的問題是上頭長官三天兩頭就變換所謂管理公司投資部位的方式(說是因為金融市場充滿變化),結果導致我們除了平時的例行性工作以外還要被迫不斷進行專題業務的增減或是研究方法論的嘗試,很多可能都維持不了幾個月甚至幾個星期最後就又不了了之,完全沒有持續學習的機會,再加上可能因為本身個性較為文靜內向的關係,到現在一年了仍舊無法融入同事,綜合上述兩點,已經決定轉職許久。 剛好前陣子有幸得到某個半公家機關的面試機會,目前就得知的消息錄取的可能性還滿大的,但是有幾個顧慮讓我常常無法做出是否應該轉職的決定: 1.試用期長達1年:由於我應徵的職缺與金融市場的研究有關,所以根據對方的說法需要1年的時間(中間會有多次季考核)才能了解我方是否適合這份工作。然而,我目前的工作也是以這方面的研究為主,當初也是3個月一到寫個小專題報長官沒問題就合格了,再加上其實真的甚少聽到需要1年那麼久的試用期,因此有所顧慮。 2.薪資福利問題:面試時對方完全沒給時間讓我方反問問題,只有我方回答完對方的問題就說會再通知,導致我方仍然對於該公司的薪資結構福利和加班狀況處於完全未知的情況。前幾日已有打電話過去詢問(包含試用期是否能縮短的問題),但對方只給予會試用期薪資福利完全比照正式員工,其他問題仍然處於資訊不透明狀態。 綜合上述,這邊想詢問的是,就目前對自己的了解應該會非常在意加班狀況(因為家裡因素,基本上是無法加班的),另外可能就是薪資成長和升遷情況,想請問我方是否應該在通知錄取時再與對方討論試用期、薪資結構福利與加班狀況等問題?又或者是否有其他方式解決(網路上完全沒該機構資訊可參考)? 謝謝回覆。
2025.9月證照排行榜:AWS、AI認證引領職場新趨勢
2025.9月證照排行榜:AWS、AI認證引領職場新趨勢
104學習近一個月用戶數據顯示,AWS雲端認證、AI人工智慧證照成為求職轉職及提升職場競爭力熱門首選。從基礎級的雲端從業人員到進階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再到新興的Gemini認證與生成式AI課程,科技類證照需求大幅領先傳統會計、多益等證照,反映企業對數位人才的迫切需求。 ❇️Top1 AWS 認證的雲端從業人員-基礎級認證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0755 通過率約為70%,此級別對於初學者友好,專門為對雲端相對陌生,且可能沒有資訊科技 (IT) 背景的考生而設計,本考試旨在幫助銷售、行銷、產品或專案管理等業務線的角色取得對 AWS 雲端的基本了解。 ❇️Top2 AWS 認證的人工智慧從業人員-基礎級認證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019 此認證專為 AI 領域初學者設計,適合行銷、產品管理、教育等非技術職位者。考試內容包括機器學習、生成式 AI、倫理與應用場景,通過率約 65% ❇️Top3 Gemini 認證教師證書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9167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4027eeba-dc95-4990-ace3-0450c17eb31a 專為教育工作者設計,證明持有人具備Gemini相關教學能力及專業,推動數位學習與課程設計。 【免費考證完整攻略】 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ed42cfca-eec3-4340-b728-cb9ec202639b ❇️Top4 AWS 認證的解決方案架構師-助理級認證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33487 適合具備一年以上 AWS 使用經驗者,聚焦成本與效能最佳化設計。無需程式實作背景,是雲端架構職涯的重要跳板。 ❇️Top5 生成式AI課程認證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8799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13967cfe-5c5d-4754-8cff-99c43cabd1e0 目標是讓學習者掌握生成式AI的基礎概念、實際應用及工具操作能力。內容包括大型語言模型(LLM)、生成式AI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以及Google Cloud的相關技術應用。 ❇️Top6 公共工程品質管理人員 ↗️面試邀約提升:約 3倍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243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d074f13b-3cf6-42e9-82ea-90c61f619bfe 凡參與公共工程,需擔任品管人員(如施工、監造、管理等工程從業人員),都必須參加由工程會或其委託訓練機構舉辦的公共工程品質管理訓練課程,並取得結業證書。 ❇️Top7 丙級會計事務技術士 ↗️面試邀約提升:1.4倍 ➡️考古題下載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814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 https://nabi.104.com.tw/assess/df09209a-c850-4fc8-8515-616c07252f11 中小企業與事務所普遍需求的財會基礎證照,內容包含帳務處理、報表編製與基本稅務實務。適合準備從事會計助理、出納、財務行政等工作的求職者。根據2023年(民國112年)勞動部資料,該證照通過率為52.6%。 ❇️Top8 AWS認證的開發人員-助理級認證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33906 適合具備一年以上程式開發經驗者,考核使用 AWS 服務進行應用程式開發與部署能力,是雲端工程師與後端開發者提升職場競爭力的重要認證。 ❇️Top9 TOEIC (多益測驗) ➡️證照資訊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34532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toeic/ 多益成績已成為企業判斷求職者英語能力的標準,特別是外商公司。建議考取750分以上,若能獲得金色證書(860分以上),更能在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尤其對有志於外商企業、跨國集團或海外派駐的人才而言,TOEIC成績更是履歷的重要加分項。 ❇️Top10 丙級電腦軟體應用技術士 ➡️考古題下載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306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45150d6b-b912-48f9-afce-ca3b629993e9 行政助理、文書處理等職位的重要加分證照,通過率近六成。報考資格:年滿15歲或國民中學畢業即可報考。 想查熱門證照、掌握報名資訊與考古題?立即造訪【104證照中心】https://nabi.104.com.tw/certify
2026年實戰型講師大公開|台灣企業最信賴的 15 位顧問名師
2026年實戰型講師大公開|台灣企業最信賴的 15 位顧問名師
在台灣,企業面臨的挑戰比以往更複雜:數位轉型的壓力、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跨國人才流動,以及 AI 技術帶來的產業顛覆。 這些課題已不是單靠傳統課堂知識就能解決,而是需要實戰型企管顧問講師,帶來落地可執行的方案與陪跑支持。 本文將精選出台灣最受推薦的15位企管顧問講師,並提供「如何挑選顧問」的實用指南,幫助企業主、經理人少走彎路,加速突破。 如何選擇好的實戰型企管顧問講師? 1. 實戰經驗才是關鍵 一位好的顧問,不只是會講理論,更要有實際案例。您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的學者」,而是曾經陪企業渡過低谷、幫助業績翻倍、協助成功轉型的「實戰派」。 案例:某傳產公司遇到數位化瓶頸,內部 IT 團隊多年嘗試導入 ERP 失敗,直到找了實戰顧問介入,3 個月內釐清流程問題,半年後成功全面上線,營運效率提升 40%。 2. 跨產業視野,借鏡不同成功模式 顧問若僅待在單一產業,可能侷限思維。跨產業經驗,能將零售業的行銷思維應用到製造業,把科技公司的敏捷管理導入到傳產,這種「跨界借鏡」往往能創造突破。 3. 能落地的方案,不只是漂亮 PPT 有些顧問課程氣氛很熱烈,但課後企業卻不知道如何行動。好的顧問會提供 SOP、檢核表、工具,甚至陪伴團隊操作。落地能力,決定企業能否真正受惠。 4. 顧問是否願意陪伴? 課程只有一天,但轉型是一年甚至三年的過程。選顧問時要評估:課後是否願意持續提供教練輔導?是否能定期回訪?這些「陪跑支持」會決定成果能否延續。 5. 教學風格是否符合企業文化? 有的顧問嚴謹數據導向,有的充滿故事與互動;有的偏理性,有的強調情感激勵。選擇顧問時,要考慮企業文化與員工接受度,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成效。 台灣最推薦的15位企管顧問講師 1. 陳宗賢 教授 陳宗賢教授以 20 多年顧問實戰經驗聞名,協助過上千家企業轉型與成長。他的特色在於 將理論框架與實務案例結合,能快速診斷企業問題,並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解決方案。不論是大型製造業、科技公司,還是中小型企業,他都能根據不同階段提出差異化策略。學生們常說,陳教授的課程不只是一場學習,更像是一場企業格局的洗禮。 2. 林尚能 講師 身為戰國策集團 CEO,林尚能老師累積 25 年、服務 3 萬多家企業的顧問資歷,橫跨數位轉型、AI 行銷、SEO/SEM、企業內訓與品牌戰略。他最擅長的,是把複雜的 AI 工具與商業策略融合,協助企業在短時間內提升業績與利潤。林講師的顧問風格直白、務實,能精準指出老闆的盲點,並提供具體可落地的行動方案。 課程輔導聯繫方式 : 0800-003-191 LINE ID : @119m 戰勝學院 : www.mo.com.tw 3. 謝文憲(憲哥) 憲哥以「幽默+實戰」著稱,是許多企業主管最愛的內訓講師。他擁有多年高階主管與培訓經驗,擅長團隊激勵、簡報溝通、領導力訓練。他的課程常被形容為「能量滿滿」,不僅讓學員充電,也能馬上應用到職場。憲哥的特色是能將複雜的管理觀念,用最貼近人性的方式說明,讓學習過程既輕鬆又深刻。 4. 王永福(福哥) 福哥專注於簡報與教學設計,是業界公認的簡報教學權威。他的強項在於把艱澀的數據、專案,轉化成清晰有力的簡報,幫助主管與業務員「一開口就打動人」。他同時培養過無數講師與顧問,形成一個影響力廣大的教學社群。許多 CEO 在與投資人或客戶會議前,都指定找福哥進行簡報輔導。 5. 朱訓麒 顧問 朱顧問擁有國際顧問公司背景,長期專注於企業流程優化與績效管理。他擅長用系統思維拆解企業問題,幫助老闆看清「人、流程、績效」三者的關鍵連動。朱顧問的風格嚴謹,課程結構完整,特別適合需要建立內部管理制度、強化組織效能的中大型企業。 6. 劉基欽 顧問 劉顧問深耕服務業與零售業經營策略,特別在顧客體驗設計、加盟體系經營、行銷企劃上有豐富經驗。他擅長將國際連鎖經營模式,轉化成台灣企業能落地的 SOP,讓中小企業能用有限資源創造最大成效。他的課程案例豐富,對連鎖餐飲、美妝零售、服務業老闆特別有啟發。 7. 張敏敏 顧問 張敏敏顧問專精於人力資源與女性領導力發展,多年來協助許多企業打造「以人為本」的組織文化。她的課程兼具溫度與高度,能在管理學中融入心理學,幫助領導者理解員工需求、提升團隊凝聚力。她同時也是女性創業者的導師,擅長引導女性主管在職場找到平衡與影響力。 8. 郝旭烈 顧問 郝顧問是組織變革與領導力發展專家,曾協助多家上市櫃公司推動變革專案。他的特色是結合理論工具與「深度教練對話」,幫助高階主管突破思維框架。他的授課風格沉穩,擅長引導領導團隊在面對挑戰時找到新視角,適合希望推動轉型的企業。 9. 葛如鈞 顧問 被譽為「台灣 VR/AR 第一人」,葛顧問將新科技與商業模式創新緊密結合,協助企業在元宇宙、AI 應用上找到新機會。他不僅在學術界深耕,也與產業界密切合作,課程內容實戰性強,適合想要數位創新、AI 導入的企業。 10. 林宜璟 顧問 林顧問專注於 品牌行銷與社群經營,長年協助企業透過數位工具打造影響力。他的特色在於將數據分析與品牌故事結合,幫助企業找到差異化定位。課程中常融入實際操作工具,適合新創、中小企業快速上手。 11. Kim|阿金 阿金是近年來活躍的行銷與社群講師,以年輕化語言、短影音行銷策略受到企業與新創喜愛。他特別擅長把 TikTok、IG Reels、YouTube Shorts 等新媒體轉化成業務成交的流量池,適合正在轉型數位行銷的企業。 12. 陳炳宏 顧問 陳顧問專精於財務管理與投資策略,常協助企業進行財務結構重整、資金流優化。他的課程理性且數據導向,幫助企業主用財務數字看清經營決策,避免因盲目擴張導致現金流風險。 13. 林志誠 顧問 林顧問有豐富的製造業與供應鏈管理經驗,特別擅長幫助傳產升級與精實管理。他的顧問專案往往能在短時間內降低成本、提升產能,深受工廠老闆青睞。 14. 蘇書平 顧問 蘇顧問專注於人才發展與績效教練,課程結合了心理學與教練技巧,幫助主管提升溝通與領導力。他擅長設計互動式工作坊,讓學員在練習中成長。 15. 李瓊芬 顧問 李顧問是組織發展與職涯教練領域的專家,善於幫助企業進行組織文化診斷與人才盤點。她的課程特別注重「人」的價值,適合重視長期人才培育的企業。 總結 在台灣,選對顧問講師,往往能少走十年冤枉路。這15位講師橫跨策略、行銷、數位轉型、人力資源與財務管理,幾乎涵蓋了企業最需要的核心能力。 如果您正在尋找能協助組織突破的專家,不妨從這份名單中找到最適合的顧問,並且勇敢踏出改變的第一步。 ???? 想為您的企業規劃內訓或顧問課程?立即聯繫我們 戰國策戰勝學院致力於將戰略思維與現代企業經營理念相結合,為企業老闆、管理層及行銷人員提供一個結合理論與實務的學習平台,讓貴公司在商業競爭中策略的重要性與行銷的銳利性。並透過深入的課程內容,如企業經營、網站架設、電子商務、網路行銷、SEO優化等,使讓貴公司能夠在激烈的商業戰場上取得優勢,並有效地提升企業營運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聯絡方式 0800-003-191 LINE ID: @119m 公開課程簡介 https://mo.com.tw/course/ 企業內訓簡介 https://mo.com.tw/in-company-training/ 顧問輔導簡介 https://mo.com.tw/counselling/ FAQ 常見問題(H2) Q1:企管顧問講師和一般企業講師有何不同? A:企管顧問講師不只是教學,還提供顧問服務。他們會針對企業實際狀況診斷問題,並提出具體可執行的方案,甚至陪伴落地。 Q2:適合什麼階段的企業聘請顧問? A:無論新創、中小企業或上市櫃公司,只要面臨轉型、人才、績效、策略困境,都適合引進顧問。不同顧問專長適合不同規模的公司。 Q3:顧問課程費用大概多少? A:依講師知名度與服務範圍而定,單堂課程約新台幣 5 萬~20 萬;若包含長期顧問專案,則可能達百萬以上。 Q4:如何知道顧問適不適合我的企業? A:建議先參加公開課程或試教,觀察講師的互動風格與案例分享,再評估是否進一步合作。 Q5:AI 時代,顧問還有必要嗎? A:AI 能提供工具與數據,但顧問能整合人性、組織文化與策略,幫助企業做正確決策。AI + 顧問,才是企業最佳組合。
三個阻礙你找到優秀人才的最大問題
三個阻礙你找到優秀人才的最大問題
很多老闆像我抱怨:「現在怎麼都找不到好員工?」 其實原因不外乎三個: 1️⃣ 薪水太低 若連合理薪資都無法給出, 問題出在商業模式與定價,而不是員工。 2️⃣ 職務設計沒吸引力 傳統徵才方式已經無效。 我們公司早在七年前就廢除加班, 現在還提供遠端制度, 自然吸引嚮往彈性的優秀人才。 3️⃣ 企業文化沒有賣點 企業文化是吸引人才最強大的磁鐵。 像我們打造「最寵愛女性員工」的文化, 自然吸引認同的人才加入。 從薪酬、職務設計、企業文化三方面著手, 才能真正解決「招不到人」的問題。 ▋如果你在用人、管理、企業經營遇到瓶頸 【戰國策戰勝學院】提供量身打造的課程及顧問服務 ▋更多資訊請至:www.mo.com.tw ▋LINE 諮詢請洽:@119m
【270>300,為何少做一點反而更容易被看見?】
【270>300,為何少做一點反而更容易被看見?】
小時候父母常跟我說,吃苦就是吃補這樣老闆才能看到,所以剛出社會時總想著,我只要能做就是要多做一點,所以面對主管及同事的要求,我幾乎都照單全收,工作負擔越來越大,面對工作量持續上升,也越來越容易出錯及遲交,到最後負擔不了壓力選擇離職。 離職後不久我才聽朋友說,公司多請了3為新人來接我的工作內容。 到了新工作後,開始從儲備幹部學起,工作量沒有先前這麼多,也開始有機會思考如何提升工作完成度,這時候反而覺得做的事情變少了,主管對我的評價反而更高更好,這也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270 > 300,弔詭卻是真實的道理】 在職場上大家都希望能夠交出漂亮的工作成績單這時候很多人都會想說多做一點來讓人留下印象,但這樣想並非完全正確,因為真正能夠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五件60分完成度的事情,而是三件90分完成度的事情。 90*3>60*5,這個在數學上看似矛盾的道理,其實反應了一個常被忽略的職場真相,公司中能夠做到 60 分的人並不少,但真正稀缺的是能把事情做到 90 分的人。 【數字背後的職場邏輯】 如果一個人在工作時間內能完成 5 件事,但每件只做到 60 分,那總分看似有 300 分;但如果另一個人一天只做了 3 件事,但每件都做到 90 分,總分是 270。 從數字來看300 分一定是比較高,但如果你今天是身為單位主管,有件重要的任務需要同仁去執行,你會選擇平常表現60分的夥伴?還是平常表現90分的夥伴? 這樣的觀點或許太過偏頗,因為60分的夥伴可能是因為工作負擔重,所以材只能做到60分,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他也是可以有90分的成果。 這就考驗著主管的管理思維,以及對於同仁的信任度。 90分的平均表現,代表細節被照顧到位、價值被完整交付、甚至能幫助團隊省下後續補救的成本。在心理學上這叫做「峰終定律」,人們對一段經歷的印象,通常取決於其中的高峰時刻和結束時刻。所以高完成度的成果,就是那個高峰,會被牢牢記住,而不是平庸的多。 【不同的工作完成品質,會有不同的故事發展】 我們可能聽過這樣的故事,Andy平常工作很認真,雖然工作中偶有出錯,但完成自己的工作後,都還會主動去幫其他的人完成工作,但主管最後升了另一位表現比較好的同仁。 Alan平常工作表現優異,幫助公司完成好幾個大案子,而且不吝嗇將自己的工作方法分享給其他的同仁,最後主管也晉升了Alan,讓他來帶領更大的團隊。 【怎麼樣才能算是做到「少但精」】 1. 聚焦:挑選對團隊最有價值的事情 問自己:「哪件事如果做到 9 成以上,對公司或主管的影響最大?」不要被瑣碎工作牽著走,先確保核心任務被做到位。 TIP:先挑重點 → 每天開始前,挑出最能創造影響力的 2-3 件事。 2. 深耕:拉高完成度,而不是急著完成,把重點放在高品質,而不是完成速度。像設計流程、做報告、或客戶提案,多花一點時間檢查小細節及排版,就能大幅提升信任感。 TIP1:檢查細節 → 不急著交件,多花 15 分鐘檢視錯誤及內容,完成度就能從 80 提升到 90。 TIP2:留白反思 → 完成一件任務後,問自己「這樣交出去會讓人安心嗎?」 3. 累積:讓 90 分變成你的專屬標籤 每一次高完成度的成果,都是在替自己建立「可靠」的形象。久而久之你會被定義為「那位做事值得放心交付的人」。 TIP:建立標籤 → 維持高水準的完成度,其實比做更多事情更困難,一致性的高完成度,會讓別人覺得「你就是可靠的人」 【真正的職場價值,來自能被記住的90分】 努力工作非常重要,但職場不是比誰做得多,而是比誰能交出讓人放心的成果。270 分雖然比 300 分少,但關鍵就在於重要時刻90分表現的人,更有可能獲得到更多的機會,以及幫自己創造出更大的成果,這樣的正循環才能夠讓自己越做越好。
需才浪潮下的「秘密武器」?僑生人才翻轉臺灣服務業DNA
需才浪潮下的「秘密武器」?僑生人才翻轉臺灣服務業DNA
在企業積極邁向國際化的趨勢下,具備多元語言與文化背景優勢的僑生,正成為各產業高度關注的關鍵人才。為回應企業對僑生人才的強勁需求,僑務委員會於今(2025)年3月至4月間擴大舉辦「僑生就業博覽會」,於臺北、臺中及高雄三地熱烈登場,參與企業數從去年的130家大幅增至240家,參與人次更突破萬人,陸續並有積極正面的迴響。 隨著臺灣服務業持續面臨人力缺口,僑生逐漸從人力補充的角色,轉變為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多元文化新血,其中住宿及餐飲業最為積極,截至今年8月底,留臺工作的僑生(含港澳生)中,有高達16%投入該產業,比例居各產業之冠。本篇新聞特別專訪「裕元花園酒店」與「台灣一風堂」兩家積極聘用僑生的企業代表,分享他們對參加就業博覽會的收穫、對僑生人才的觀察、聘用契機與實務經驗,揭示企業與僑生共創雙贏的新局面。 僑生擔任管理職,成珍貴新戰力 裕元花園酒店人力資源部經理王郁維表示,公司早已洞察到少子女化與人力資源短缺的趨勢,旅宿服務業面臨的挑戰尤為明顯,自2020年開始接觸僑生招聘。目前在職的僑生同學,正職有10位、長期配合的兼職則有20位左右,其中已有3位僑生同學成為初階主管,不只在工作上可以帶來影響力,在同學口耳相傳之下,也為公司增加吸引僑生人才的管道、提升招聘的機會。此外,隨著新南向政策的推展,來自越南、印尼等國的人數也大幅增加,為企業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鑒於這些成功的經驗,裕元花園酒店也有意發展一套專屬於僑生的聘用與培育SOP,展現其長期深耕的決心。 針對聘用僑生的流程,王經理表示,評點制自實施以來已逾十年,與早期相比,目前的申請程序已大幅簡化,並全面改為線上辦理,提升作業效率,也為企業與僑生雙方帶來更多便利,今年也參與由僑務委員會舉辦的「企業聘用僑生就業說明會」,有助於讓更多企業了解評點制制度與申請流程。 來自馬來西亞的呂孫霆,從小看著臺灣影視作品長大的他,一直懷抱著來臺發展的夢想。2020年,他來臺就讀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畢業後繼續升讀弘光科技大學,臺灣友善的人文、便利的生活環境以及與馬來西亞比較之下較優渥的薪資,讓他決定留臺就業。在學期間,透過師長與學長姐的推薦,呂孫霆加入裕元花園酒店實習與工讀近一年半,正向積極的工作態度與優異表現,讓他在今年9月轉為正職的同時,晉升為外場領班。對於自己的快速成長,他充滿感激,並期許未來能持續發展,同時也以過來人的身份建議未來有意留臺的學弟妹:「在臺灣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勇敢向學校的國際處求助,他們都非常樂意協助、或向僑委會反映問題。同時,持續精進華語文能力,是融入職場與生活的關鍵。」 來自馬來西亞的呂孫霆,在學期間至裕元花園酒店實習,畢業後轉任正職領班。 獎勵與彈性培訓 打造僑生人才正循環 台灣一風堂目前80位全職夥伴中,外籍員工就佔了16位,比例高達兩成,又以越南及馬來西亞為多。談及聘用僑生的契機,人事總務課主任陳姿廷分享,最初是發現許多來打工的僑生與外籍夥伴,工作態度特別積極認真;僑生長期在外地求學,面對課業與生活的雙重壓力,反而培養出更強的抗壓性與衝勁。為了留住這些優秀人才,一風堂自2021年透過評點制聘用僑生,至今已成功協助35位外籍員工取得留臺工作許可,並透過「介紹人獎金」制度,除吸引僑生加入外,讓夥伴間形成一種學長姐般的互助關係,資深員工會主動關心新人,陪伴他們度過適應期,大大提高了留任率。在晉升的「工作站考核」中,針對僑生普遍感到困難的華語文書寫筆試,特別開放以「口試」方式進行,讓他們能更專注於展現實際操作能力與流程理解。 這套成功的策略,已培育出公司首位越南籍副店長,不僅是同仁的榜樣,更成為公司與越南夥伴間重要的溝通橋梁,成功為公司引薦了更多優秀人才。來自越南、畢業於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的黃秋賢,便是其中之一。在一風堂已任職一年七個月的她,工作內容有別於先前累積諸多經驗的外場工作,更有內場料理、店鋪管理、觀測報表等事項,面對全新挑戰,公司完善的影音教材讓她能快速上手,將所有學習轉化為職涯發展的寶貴養分。「在這裡學到的管理和業務能力,不論未來是繼續升遷,或是自己創業,都能夠應用。」黃同學充滿信心地說,她已將臺灣視為第二個家,希望能在此深耕,建立穩定的職涯與生活。她也鼓勵有意來臺的僑外生學弟妹,勇於嘗試不同產業,並積極準備語言、專業技能,並表示參與僑委會辦理的就業博覽會,可以看到不同的企業、了解自己個性適合什麼工作、加入企業的條件,然後依自己的能力、個性來挑選工作,對於求職非常有幫助。 圖說:來自越南的黃秋賢,其正面積極的工作態度屢獲公司與顧客肯定。 超越「解決缺工」,邁向「投資人才」的雙贏策略 從裕元花園酒店將僑生視為未來主管的策略性佈局,到台灣一風堂透過獨特獎勵與彈性考核打造的人才正循環,這兩個成功案例顯示企業對待僑生人才,早已超越了「解決缺工」的層次,而是提升至「投資未來」的戰略高度。 對於政府放寬聘用僑生的規定及簡化申請流程,企業相當有感。台灣一風堂也連續兩年參與僑委會主辦的「僑生就業博覽會」,陳姿廷主任分享,與其他就業博覽會的求職者不同,僑生在活動中展現了積極的求職態度,對於留臺工作的各項事宜非常關注,今年3月的活動過後,直到8月還有僑生聯繫詢問職缺資訊,也透過活動與僑生在臺同鄉會、高中建教合作老師等,更進一步有所連結,觸及更多僑生人才。 企業所要做的,不僅是敞開大門,更是提供一個清晰的職涯藍圖、一個充滿同理與支持的共融環境,創造出僑生、企業雙贏局面。 僑委會也設置「僑生i就業」網頁(https://ocac.events.104.com.tw/),服務僑生,除了匯集專屬僑生職缺、線上就業博覽會之外,更提供評點制懶人包、僑生留臺常見問答集、線上履歷健診等豐富的職涯資訊。歡迎有意留臺就業僑生瀏覽職缺並投遞履歷!
高齡長照需求大…業者祭出460時薪、月薪6萬元搶工
高齡長照需求大…業者祭出460時薪、月薪6萬元搶工
2025-09-29報導 聯合報記者林麗玉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下周就是中秋連假,連假前北市勞動局就業服務處舉辦為期四天徵才活動,其中長照職缺需求大,業者祭出時薪460元搶工。 北市勞動局表示,面對高齡社會需求,長照相關機構本次大舉徵才,提供超過100個看護與照服員職缺,包括安德利、承霖、惠安、潤田、璞馨、傑緣、行愛住宿長照等機構釋出工作機會,時薪從200元至460元、月薪可達60000元。 延伸閱讀:長照居服員能月入10萬?為何仍留不住年輕工作者? 另外,連鎖餐飲集團王品集團-青花驕,提供餐飲管理、儲備幹部等專業發展管道,月薪上看44500元以上;零售龍頭如統一超商、特力屋、聖德科斯、棉花田、好好生活家居家具、萬達寵物等多家企業開出儲 備幹部、門市銷售正、兼職等職缺。捷博(股)公司加入本週徵才行列,提供汽車美研匠與儲備店長職缺,歡迎汽車美容、鈑噴專才應徵。 至於微笑單車徵有調度專員、維護專員等,其中夜班與大夜班維護與調度專員職缺,高薪達48,000元、時薪最高也有240元,另有高溫津貼、油資補助、年終獎金、留任獎勵與推薦獎勵等。 本周徵才活動自9月30日至10月3日,在景美、內湖、西門、北投、艋舺及南港東明等就業服務站舉辦為期四天的徵才活動。本週共邀集17家優質企業釋出472個多元職缺。 臺北市就業服務處9/30-10/3徵才活動地點及時間 時間地點9月30日下午2時至4時北投就服站(特力屋、傑緣居家長照)、西門就服站(微笑單車)、內湖就服站(萬達寵物、行愛住宿長照、捷博)10月1日下午2時至4時西門就服站(統一超商)10月2日下午2時至4時景美就服站(安德利居家長照、承霖居家長照、惠安居家長照、潤田居家長照)、南港東明就服站(聖德科斯、棉花田、好好生活家居家具、王品餐飲-青花驕)、艋舺就服站(潤田居家長照、璞馨居家長照、錢櫃)10月3日下午2時至4時景美就服站(微笑單車)
「偏頭痛」7成是青壯年!止痛吃普拿疼、狂灌咖啡,當心副作用更糟
「偏頭痛」7成是青壯年!止痛吃普拿疼、狂灌咖啡,當心副作用更糟
台灣200萬人受偏頭痛所苦,約每10人就1人罹患偏頭痛,不但嚴重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還造成社會勞動力流失。醫師指出,台灣7成偏頭痛患者為青壯族群,卻高達4成病人未接受治療。女星邵雨薇也現身說法,指出自己工作壓力大、急躁時,就會引發偏頭痛,發作時習慣吃普拿疼,但對於長時間偏頭痛的患者,目前已有最新治療藥物。 文/馮逸華 由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本文導覽 台灣每10人就有1人偏頭痛偏頭痛患者7成是青壯年族群中重度偏頭痛急性治療有新藥吃止痛藥每週別超過2次 偏頭痛也是一種病!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光田綜合醫院神經醫學部部長楊鈞百表示,偏頭痛不是一般頭痛,而是具有明確診斷標準的疾病,包括頭痛持續4~72小時,且至少具備單側、搏動性、中重度疼痛或日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等2項特徵,發作時伴隨噁心嘔吐或畏光怕吵等症狀。若要快速診斷,如果頭痛伴隨噁心、頭痛造成失能、頭痛覺得光線刺眼,3個中2個可能就是偏頭痛。 台灣每10人就有1人偏頭痛 楊鈞百說明,偏頭痛像一場無聲的腦內地震,它會週期性的反覆發作,也常會無預警地發生,嚴重時病人會痛到必須暫時中斷生活與工作。但根據醫界觀察,有高達6成偏頭痛患者未接受專業診斷與治療。 楊鈞百指出,台灣偏頭痛盛行率約為 9.1%,約有200萬人飽受偏頭痛之苦,女性發生偏頭痛機率是男性的3倍,更是15~49歲女性失能的主因。偏頭痛不僅影響生活品質與經濟生產力,患者得憂鬱症、焦慮症的機率可達正常人的5倍,還容易因功能障礙、活動減少而導致過重或肥胖。 偏頭痛患者7成是青壯年族群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秘書長劉桓睿表示,台灣偏頭痛患者中約7成為18~50歲的青壯年,且以女性居多,顯示偏頭痛已成為青壯年族群的重要健康負擔,不僅影響個人生活,也造成勞動力流失。 藝人邵雨薇表示,自己也曾受到偏頭痛困擾,當日常演藝工作壓力大、急躁,偶爾會引發偏頭痛,「以前不知道偏頭痛是一種疾病,以為只是壓力、精神緊張所引起,休息就好,但因為工作關係,工作常常滿檔,目前觀察自己及身邊女星,若突然頭痛還是以吃普拿疼作為急性治療方式為主。」 中重度偏頭痛急性治療有新藥 一森診所疼痛暨神經醫學科醫師陳韋達表示,偏頭痛的急性治療應採分層策略:對輕度至中度的偏頭痛,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而根據目前的治療新趨勢,中度至重度的偏頭痛則建議使用專一性偏頭痛藥物「CGRP拮抗劑」。 陳韋達說明,CGRP是偏頭痛發作時大腦釋放的關鍵物質,新型CGRP小分子口服藥物可從源頭阻斷偏頭痛發作的神經訊號傳遞。臨床研究顯示,近6成病人在服藥2小時內,即可快速緩解疼痛。目前1顆藥要價700元,若依照療程每兩天吃1顆、吃1個月藥費就需要上萬元。 因此,陳韋達建議,針對1個月偏頭痛超過4天,或生活工作受嚴重影響及急性治療效果不佳的病人,可與醫師討論用小分子藥物搭配預防性藥物治療,可以讓偏頭痛發作次數減少、痛的程度降低,還能節省藥費。 吃止痛藥每週別超過2次 偏頭痛如何緩解?陳韋達提醒,許多偏頭痛患者以為喝咖啡、吃普拿疼就會好,事實上,咖啡因雖有急性緩解作用,但過度依賴則會導致偏頭痛加劇或反彈性頭痛,而濫用非專一性止痛藥更會產生藥物過度使用頭痛,可能讓病情雪上加霜。 陳韋達強調,偏頭痛發作的半小時到1小時內是黃金治療期,等到痛到頭皮麻、頸痛,此時中樞神經敏感化,再吃藥就無效;另1個重點是使用急性緩解藥物,需限制每星期不要超過2天,才不會藥物成癮、頭痛慢性化。 楊鈞百呼籲,若長期有偏頭痛困擾,建議每週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避免每週止痛藥吃超過2次,維持運動習慣、適時紓壓,並服用預防性藥物,不要等到痛到受不了才處理。台灣頭痛學會也提供「全台偏頭痛就醫地圖」,有偏頭痛問題可以就近尋找診所就醫,儘速獲得專業照顧。 (原文標題:偏頭痛7成是青壯年!止痛別狂灌咖啡、吃普拿疼⋯醫警告「副作用更慘」) 小編推薦延伸閱讀 偏頭痛「用吃的」就能舒緩!醫教「1飲食法」治頭痛:這蔬菜超有效 噁心、嘔吐、畏光⋯偏頭痛發作如何急救?醫教「3原則」舒緩頭痛 女性「偏頭痛」是男性3倍!醫矚每週止痛藥不應超過2天,要做「頭痛日記」助診斷 偏頭痛吃「普拿疼」都沒用?醫囑「千萬別忍耐」、可經評估以「CGRP單株抗體」進階治療
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是甚麼
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是甚麼
大學畢業,做過工廠,做過711,做過文書處理 計畫要到高雄工作(已辭工作)現在感到焦慮 但是又想要高薪的工作 預計要做工廠做二休二的工作 再接個私人家教/便利商店時薪兼職,薪水才有到要求 但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嗎 原本在711工作,雖然薪水不高,但我從中學到服務這塊 我可以跟顧客有良好的互動 我覺得我能勝任像是爭鮮迴轉壽司這類型的工作。 再來也有考慮電子遊藝場 原本D卡爬文看的薪水不低,但我真的去看求職網的薪水並沒有給到那麼高 工作對我來說是賺錢買喜歡的東西(之前薪水都浪費在遊戲上比較多) 但有沒有能讓我工作與娛樂平衡的方案呢 我的人生不想只有工作而已 有沒有適合的有願景的公司可以待久就待久
about my resume
about my resume
resume problem some context is blank and i dont know they look for project
判斷試用期不適合的問題
判斷試用期不適合的問題
畢業後在百貨業待五年,做到小主管的職位,後來因為工作太操轉職去週休二日的旅宿業行銷,因為此份旅宿業定位是頂奢,所以做很多行銷活動都有一個住宿一晚要一萬多塊的門檻,很多方案都因為這個條件還有地理位置受限,跟百貨業運作模式很不同,我對於目前的工作有點迷茫,不知道是我的問題無法適應不同產業還是真的這份工作可以讓人發揮的地方很受限~不確定要不要在試用期就提出離職
最怕遇到馬賽克人!!
最怕遇到馬賽克人!!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ahS36hYcWyI 你喔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遇到馬賽克人 很消耗,很折磨我的一種人 他們的世界永遠像馬賽克一樣,模糊不清 很多馬賽克客戶,永遠說不清楚需求 呃我大概10點左右可以開會吧? 請問10點左右? 是往左??還是往右???往左往右各幾分鐘啊???? 還有馬賽克朋友,永遠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麽啊 我們去哪吃飯呢?嗯都可以啊 剛剛那個展覽好看嗎?嗯還行 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你不知道他到底喜歡還是不喜歡 不明確是一種冷暴力 你說隨便都可以 不是在展現你的包容力耶,而是在把決策壓力丟給對方 每個不明確的溝通,其實都是在增加別人的決策成本 你一句啊10點左右 別人就要因為你這不明確的坐標,預留出兩倍的時間 你一句啊吃什麽都可以 好友就要花4倍的時間,幫你找不同條件的餐廳 因為不知道你的需求 每一句不精準的語言 都在侵蝕彼此人際關係的確定性,在扼殺我們溝通的效率 不明確的語言、模棱兩可的態度,會殺死你人生的清晰度 只要你習慣了這種思考模式,你會失去自己做決定的能力 你的人生只能由別人掌控,由別人幫你思考 那些被馬賽克掉的,不是幾點開會,不是等等吃什麽 而是馬賽克掉你的人生主導權
YouTube Shorts 新增 App 推廣廣告
YouTube Shorts 新增 App 推廣廣告
1️⃣ Shorts 中測試應用程式廣告,附專屬 CTA 面板。 2️⃣ 廣告主可透過 BrandConnect 與創作者合作。 3️⃣ 目前僅限 iOS,後續將拓展至 Android。 ———————————————————— 想看更多數位社群專業文章與服務 歡迎搜尋:Steven 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談合作陷入僵局怎麼辦?律師實戰:面對面協商,勝過無數電話與郵件
談合作陷入僵局怎麼辦?律師實戰:面對面協商,勝過無數電話與郵件
談判一直沒進展,陷入僵局怎麼辦?作者具備多年律師執業與培訓經驗,提醒過度依賴電話與Email容易造成誤解、拉長溝通成本。想要突破僵局、建立信任,一次面對面協商往往比無數封郵件更有效,甚至能逆轉談判結果。本文節錄自《50個問題為自己爭取更多》。 文/史蒂夫.巴畢茨基, 吉姆.曼桂威提 因為差旅會耗費時間與費用,所以現代人愈來愈不喜歡面對面協商,如今我們的許多協商都是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進行的。這麼做或許比較方便,但是透過電話或電子郵件取得的結果,往往無法盡如預期。理由很簡單:電話及電子郵件協商容易導致誤解,因為你無法看見對方臉部的表情,也無法正確判斷對方的語氣。更重要的是,我們很難透過電話及電子郵件,和協商對象建立起穩固的人際關係。 直率地問協商對象願不願意見個面,將有助於你獲得正面的協商結果。如果你的協商對象同意碰面,就我們的經驗來說,當面協商所能獲得的效益會大很多。 面對面協商的好處包括: 有時間了解對方,包括對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對方的興趣、需求及期望等(例如,什麼事情能打動對方)。 面對面能更有效地和你的協商對象建立關係。 能夠看到對方的臉部表情極為重要。例如,對方是否不自覺地點頭表示贊同,或搖頭表示不以為然? 你的協商對象是否因為趕時間而頻頻看錶,還是一派冷靜、輕鬆,看起來絲毫沒有時間壓力? 善於察言觀色的協商者,可以透過肢體語言了解對方真正的想法。比如對方是否嘴裡這麼說,肢體語言卻透露出截然不同的訊息? 對方為協商準備的檔案有多大?是大如手風琴般的檔案夾,或只是區區十幾、二十頁文件的卷宗夾?檔案大顯示對方全力投入要和你達成協議,不會輕易讓機會溜走。 從對方的表情和舉止、何時記筆記,可以解讀出他真正的想法。尤其是談到特定問題時,對方是否突然拿起筆來? 當被問及「能不能碰個面,當面聊聊?」時,對方的腦中會閃過以下幾點想法: 這場協商對我是否重要到需要親自碰面? 我應該請他來我辦公室,還是到他的辦公室?或乾脆選在一個中立的地方? 我們要談多久?一兩個小時夠嗎?或是需要一整天、甚至更長的時間? 面對面對於推動協商進度的幫助,是否大到足以彌補面對面開會所耗去的時間與費用? 如果我婉拒碰面,對方會怎麼看待?是否可能危及這場協商? 以下是我們的幾個親身經歷,在這些例子裡,我們因為問出這個簡單的問題,徹底改變了原本沒什麼進展的協商。 多年前,我們聯繫一家有結盟關係的公司。我們寄了一封信問他們,是否願意轉售我們公司出版的書籍給他們的客戶,營收對分。這是相當合理的提議,因為對方無須負擔任何成本,卻可以為自己及我們帶來重大利潤。 我們得到的回應是:抱歉,我們沒有興趣。 後續幾個月,我打了幾通電話,試著說明這項提案的好處。該公司斷然拒絕這項提案。在遭到幾次回絕之後,我打電話問:「能不能碰個面,當面聊聊?」對方勉強同意,但是希望我們能飛五百哩遠,到他們辦公室見面。 我們在一家挺不錯的鄉村俱樂部見到我們聯繫的那位女士,並且共進午餐。席間,我們聊自己的小孩、也聊她的小孩;聊我們的狗、也聊她的狗;我們聊為人父母的艱辛、大學學費、身為祖父母是什麼感受,也聊我們共同造訪過的地方。那頓午餐「會議」超過兩個小時之久,期間,對方順帶提及一本絕版的童書《鈕扣國》(The Land of Lost Buttons,作者為西卷茅子),她想要找來送給她的孫子當生日禮物。我們聊了許多其他事情,這頓午餐相當愉快。 回到辦公室,同事們問起:「你們談妥了嗎?」當我們告訴合夥人,從頭到尾,我們都沒有和那位女士談到任何有關生意的事情時,他們完全無法置信。 「你們是說,你們花了一整天,外加六百元的差旅費,卻沒有切入正題。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啊!」他們說。 我們告訴合夥人,如果他們想要成交這筆生意,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把那本絕版了三十年的童書《鈕扣國》找出來! 我們找到那本書,並寄給那位一起共進午餐的女士,還附上一封信,信裡寫著:「我們經常面對困難;化不可能為可能,只不過需要多加把勁。」幾天後,我們接到對方感激的電話告訴我們,這是有生以來,別人為她做過最貼心的一件事。不久之後,我們又接到第二通電話,告知在那位女士積極幫我們向公司爭取後,他們公司願意立即開始轉售我們的書籍。這項合作關係一直持續至今,並為雙方公司帶來豐厚的利潤。 另一個更近期的例子是,我們開始對一家合作多年的廠商感到憂心。不久前,我們剛拓展了公司的業務範疇,該廠商負責幫我們設計客製化的網站。我們約聘他們幫公司重新架設官網及電子商務平台,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不料,專案進度嚴重落後,更糟的是,該廠商負責與我們聯繫的窗口不回我們電話,理由是除了他個人因素外,還有其他案子得處理。我們既沮喪又生氣,實在難以忍受這樣的服務水準。 總而言之,彼此的關係瀕臨臨界點,解約是我們的選項之一。然而,這麼做肯定會延遲新網站上線的時間,後果將頗為嚴重。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完全無法繼續忍受這種糟糕的客服。我們意識到,要讓對方充分理解我們的感受,光靠電子郵件或電話已不足以達成效果。因此,我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問對方可否見個面,他們同意了。會議上,我們和廠商老闆面對面,解釋整個情況。我們稱讚他們過去的表現,強調這是那名員工的個人問題,但也清楚表達我們期望的服務標準是:準時完成、回覆顧客的要求。我們的聯絡人感到不好意思,也非常感謝我們前來跟他見面。他表示這種情況再也不會發生了,後來也的確如此。我們提議面對面開會,為雙方省下許多時間與金錢。 你或許會問,如果你的協商對象婉拒見面,又該如何?得到這樣簡潔有力的拒絕並沒有什麼不好,如果對方不願意和你面對面開會,你就知道自己不該和哪些人繼續做生意,而哪些人並沒有真正投入專案。如果他們確實有無法見面的正當理由,那麼提出和對方親自見個面的請求,自然也不會影響或危及彼此的合作關係。 節錄自:時報出版《50個問題為自己爭取更多:從電信費率到談判桌(長銷15週年雙贏版)》/史蒂夫.巴畢茨基, 吉姆.曼桂威提 著
面試時遇到面試問說為什麼想要來這個工作怎麼回答?
面試時遇到面試問說為什麼想要來這個工作怎麼回答?
你好 在求職的時候常遇到面試時 問說你為什麼會想做我們這樣的工作 常常不知道怎麼回答比較好可能會不小心心說 只是想要嘗試看看這個工作才來面試這樣 發現面試之後就沒消息了 請問各位前輩面試時怎麼回答比較好?
整地,挖溝.....
整地,挖溝.....
🔍 Google AI 證照與課程總整理(2025 最新)
🔍 Google AI 證照與課程總整理(2025 最新)
隨著生成式 AI 與雲端運算技術蓬勃發展,Google 提供一系列 AI 與雲端技術課程與認證,幫助個人提升數位能力、強化職場競爭力。無論你是剛入門、轉職中、還是現職工作者,這篇整理都能協助你選擇最適合的學習路徑。 📌 一、Google AI 與 Cloud 證照總覽 ### 1. Google Cloud 專業證書(Professional Certificates) 透過 Google Cloud Skills Boost 提供的認證課程,可系統化學習資料分析、網路安全與雲端架構等職場必備技能。 - 資料分析專業證書(Data Analytics) - 網路安全專業證書(Cybersecurity) - 上課平台:Google Cloud Skills Boost - **學費:每月 $29 美元,首月免費試用 - **網站:[Professional Certificates](https://cloud.google.com/learn/certificates?hl=zh-TW) --- 2. Google Cloud 認證證書與徽章 - Cloud Digital Leader 認證**:入門級雲端通識認證 - Associate / Professional 級證照**:適合工程師、架構師、資料分析師等專業角色 - 技能徽章 Skill Badges**:完成特定實作課程即可獲得,適合展示技能 - 網站:[Google 認證官網](https://cloud.google.com/learn/certification?hl=zh-TW)|[技能與證照管理](https://cloud.google.com/learn/training/credentials?hl=zh-TW) 🤖 二、生成式 AI 與機器學習課程推薦 3. Google AI Essentials(生成式 AI 通識課程) 由 Google 推出的免費 AI 基礎課程,適合初學者快速了解生成式 AI 工具與應用。 - 內容:AI 工具應用、提升工作效率 - 平台:[Google AI Essentials](https://grow.google/intl/zh-HK_hk/ai-essentials/) 4. Introduction to Generative AI(Google Cloud Skills Boost) 短時程微學習課程,幫助你理解生成式 AI 的核心概念與技術原理。 - 課程頁面:[Introduction to Generative AI](https://www.cloudskillsboost.google/course_templates/536?locale=zh_TW) 5. Machine Learning Crash Course (MLCC) Google 經典的免費機器學習課程,包含視覺化示意、互動程式與 15 小時課程。 - 對象:資料科學、AI 工程師、對 ML 有興趣的學習者 - 網站:[ML Crash Course](https://developers.google.com/machine-learning/crash-course) 🧠 三、台灣本地 AI 認證課程(與 Google 合作) 6. 104 學習精靈|生成式 AI 證書課程 由 104 與 Google 技術整合推出的 8 小時 AI 入門課程,內容實用、講解清晰。 - 學習內容:生成式 AI 的應用邏輯與職場場景 - 報名網址:[104學習精靈|生成式 AI 課程](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8799) 7. ADCT|Google Gemini AI 通識認證 由數位文化協會推出的 AI 通識測驗,考核 Google Gemini 與生成式 AI 的應用知識。 - 課程免費,測驗費用 NT$599 - 證書可列入履歷/求職加分 - 報名網址:[ADCT AI 基本測驗](https://exam.adct.org.tw/product/ai-%E5%9F%BA%E6%9C%AC%E6%B8%AC%E9%A9%97) 🚀 四、進階培訓與活動 8. Google Cloud AI Study Jam 為台灣開發者社群舉辦的 AI 主題訓練活動,涵蓋 Prompt Engineering、生成式 AI API 等進階應用。 - 適合對 AI 應用開發有興趣者 - 活動頁面:[Google Cloud Study Jam](https://rsvp.withgoogle.com/events/csj-tw-2024/home) 9. 5 天生成式 AI 密集學習營 短期集訓課程,由 Google 主辦,深入 AI 模型應用與專案實作。 - 活動頁面:[5 天密集課程](https://rsvp.withgoogle.com/events/google-generative-ai-intensive_2025q1/home)
出國進修應該選擇財務碩士還是MBA呢?
出國進修應該選擇財務碩士還是MBA呢?
目前待業中要出國進修,在台已取得科大碩士(財務類),想出國進修增進閱歷及增加轉職競爭力,不知道要同個領域繼續上造或是讀MBA跨領域學習,請教各位前輩或HR想法
26歲,國立科大資管系畢業,想轉職進修,但找不到方向
26歲,國立科大資管系畢業,想轉職進修,但找不到方向
目前在半導體產業擔任資材相關工作,年薪約60萬 算是第一份工作,但是做的很不開心,且是很吃體力的基層職務 因為健康因素,正在考慮轉換跑道或進修 以前有規劃要考碩士,但是因為英文能力欠佳而擱置計畫 1. 如果想要在半導體產業的資材領域繼續發展,需要發展什麼技能樹比較好? 2. 學士後、考證照、考碩士,哪一個比較適合我? 3. 如果放棄半導體產業,應該往哪個領域發展CP值比較高? P.S.學生時期有考取過電腦乙級、會計丙級、ERP規劃師等證照
當媽之前貌美如花,當媽之後不如如花
當媽之前貌美如花,當媽之後不如如花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kznQVMO9mFI 你喔當媽媽真難 自己不想帶孩子,別人帶又不放心 婆婆帶孩子你嫌棄,婆婆不帶孩子你生氣 生氣的時候對老公說這是你生的,開心的時候對老公說這是我生的 孩子不睡覺就罵他,孩子睡著了又親他 看到孩子就覺得心煩,看不見孩子又覺得煩心 孩子吃少了怕他餓,吃多了怕他胖 自己打罵孩子都可以,別人說孩子一句都不行 沒當媽的時候一切正常,當媽以後沒幾個正常 強迫症憂鬱症躁鬱症加上精神分裂症 其實都只是因為你荷爾蒙失調 調好了讓你回到18歲的青春漂亮、心情愉悅 願天下的媽媽被人寵、被自己愛
看更多文章
相關職缺
音響燈光師
SMEXY Lifestyle Artist_塞席爾商䪩晨合協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台北市松山區
經歷不拘
學歷不拘
時薪350元以上
燈光音響
諾曼地創意行銷有限公司
台中市烏日區
經歷不拘
學歷不拘
月薪30,000元以上
打擊課調音及加工作業員(中壢)
功學社教育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桃園市中壢區
經歷不拘
高中以下
月薪31,000元以上
精選內容
2025.9月證照排行榜:AWS、AI認證引領職場新趨勢
為什麼努力沒被看見?10 / 9 前免費檢測⏰找出關鍵潛力,讓付出成功被看見
樂器製造及調音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