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Android工程師

Android工程師
更多
月薪中位數
$7.1萬
年資 3-5 年
資料搜集中...
年資 10 年以上
Android工程師 都在看
FYI、OOO、ETA 、TBD、EOD是什麼意思?認識五個職場上常用的英文縮寫
FYI、OOO、ETA 、TBD、EOD是什麼意思?認識五個職場上常用的英文縮寫
「手遊」、「北車」這些縮寫文化,反應現代社會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人們傾向用最簡短且高效率的方式溝通。在英語書信中,也經常會看到許多縮寫,像是FYI, I'll be OOO tomorrow, but the ETA for the project completion is still TBD. Please send any updates by EOD today. 這句話的意思是:「供您參考,我明天不在辦公室,但專案的完成時間仍待定。請在今天結束前發送任何更新。」FYI、OOO、ETA 、TBD、EOD都是英文書信中經常出現的縮寫,快來認識這些常見又實用的英文縮寫吧! 1. EOD – End of Day 意指「一天結束前」,通常用來表示某項工作或任務必須在當天結束前完成。 例句:Please submit your final reports by Thursday EOD. 請在星期四下班前提交報告。 2. OOO – Out of Office 表示某人不在辦公室,通常用來告知他們暫時無法回覆郵件或參與工作事務。這個縮寫經常會出現在自動回覆的電子郵件中,告訴收件人發信人目前正在休假、出差或其他原因暫時離開辦公室。 例句:I'm currently OOO until next Monday and will respond to your email once I'm back. 我目前不在辦公室,直到下週一回來後才會回覆您的郵件。 3. FYI – For Your Information 意思是「供你參考」,用來提供資訊而不要求對方立即回應。 例句:FYI, the office will be closed next Monday due to a public holiday. 僅供參考,因為國定假日,辦公室將於下週一休息。 4. ETA –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指「預計到達時間」,可以用來表示任務或項目預計完成的時間。 例句:The client's ETA is 3 PM. Please make sure the conference room is ready. 客戶預計下午 3 點到達。請確保會議室準備好。 5. TBD – To Be Determined 意指「尚待確定」,通常用在尚未決定或暫時無法給出確定答案的情況下。 例句:The meeting time is TBD. We will confirm the schedule later. 會議時間尚待確定,我們稍後會確認時間表。 各位喜歡這樣的縮寫文化嗎?每次看到不熟悉的縮寫都要猜一下意思再上網查詢是否正確,有時候搞錯縮寫意義可是會鬧出笑話,比如FYI(Forget Your Information)。
知識貓星球 職場英文力,你的超能力✨
什麼是精實開發與敏捷式開發
什麼是精實開發與敏捷式開發
精實開發(Lean Development)和敏捷式開發(Agile Development)都是軟體開發領域中常見的方法論,它們有著一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些差異;產品經理了解這些方法論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管理產品開發過程,確保產品按時交付並滿足客戶需求。 1. 起源與背景: - 「精實開發」起源於製造業的精實生產理念,試圖將生產中的浪費減至最低,著重於價值流、持續改進和流程優化。 - 「敏捷式開發」則是在軟體開發領域中興起,旨在應對複雜且變化快速的需求,強調彈性、快速反應和持續交付價值。 2. 焦點: - 「精實開發」著重於減少浪費,包括時間、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浪費。它通常會透過價值流圖、價值流分析等方法來識別並消除浪費。 - 「敏捷式開發」則更關注於如何應對變化和快速交付具有價值的軟體。它強調迭代開發、持續反饋和快速適應。 3. 管理方式: - 「精實開發」在管理方面通常採取較為嚴格的控制,強調對流程和資源的最佳化管理,例如使用Kanban、價值流圖等工具。 - 「敏捷式開發」則更注重團隊的自組織和自我管理,提倡橫向溝通和協作,例如透過Scrum、迭代開發等方法。 4. 作業流程: - 「精實開發」的作業流程通常是線性的,著重於確保每個階段都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浪費,並保證最終產品的品質。 - 「敏捷式開發」則更具靈活性,通常採取迭代開發的方式,將開發過程分成多個小周期,每個周期結束時都會交付具有完整功能的軟體。 總而言之,精實開發和敏捷式開發都是為了提高軟體開發的效率和品質,但它們的焦點、管理方式和作業流程略有不同,開發團隊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和需求選擇適合的方法論。 【補充:敏捷式開發中的 Scrum 如何運作?】 Scrum 旨在協助團隊有效地應對變化、快速交付高品質的軟體,以下是 Scrum 如何運作的基本流程: 1. 角色: ◆ 產品負責人(Product Owner):負責確定產品需求、維護產品待辦清單(Product Backlog),並在每個迭代結束後檢視和評估完成的產品功能。 ◆ Scrum 團隊(Scrum Team):通常由開發人員、測試人員等組成,負責開發、測試和交付產品。 ◆ Scrum 管理者(Scrum Master):負責確保團隊遵循 Scrum 流程,解決團隊面臨的任何障礙,並幫助團隊持續改進。 2. 迭代開發: ◆ Scrum 將開發過程分成固定長度的迭代,稱為「衝刺(Sprint)」,通常長度為一至四週。 ◆ 每個衝刺開始前,團隊舉行一個衝刺計劃會議,確定要在這個衝刺中完成的工作項目,並將其添加到「衝刺待辦清單(Sprint Backlog)」中。 3. 每日 Scrum 會議: ◆ 每天固定時間,團隊成員參與一個短暫的每日 Scrum 會議,通常持續 15 分鐘,目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高效率的討論。 ◆ 團隊成員分享他們的進度、面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的計劃,並確保整個團隊對目標的理解一致。 4. 產品演示和回顧會議: ◆ 每個冲刺結束時,團隊舉行一個產品演示會議,向利益相關者展示已完成的工作項目。 ◆ 隨後舉行一個回顧會議,團隊檢討上個衝刺的過程,確認所學的教訓,並制定改進計劃,如什麼進展的順利/不順利、人們遇到什麼問題等。 5. 迭代和持續改進: ◆ 在接下來的衝刺中,團隊根據回顧會議的結果和產品負責人的反饋持續改進產品。 ◆ 這種迭代的循環持續進行,直到完成產品的開發或達到預定的目標。 透過以上流程,Scrum 可以幫助團隊在短時間內持續交付具有價值的產品,同時保持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能力。
黃芯玟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Notion 筆記整潔術!必學功能Toggle List Heading 是什麼?
Notion 筆記整潔術!必學功能Toggle List Heading 是什麼?
常常覺得筆記內容很冗長、很難抓到重點?其實善用Notion內建的toggle list/heading功能,就能一鍵把你的筆記變整齊!步驟如下: 1. 創建一個新的 Toggle List: - 輸入 /toggle 或者使用上面的步驟將選中的文本轉換成 toggle list。 2. 將 Toggle List 設置為標題(Heading)格式: ☛ 點擊 toggle list 左側的箭頭來展開它。 ☛ 選中 toggle list 的文本,然後打開格式選項(可以通過點擊工具欄中的文本格式按鈕或使用快捷鍵 Ctrl + / 或 Cmd + / )。 ☛選擇適當的標題級別,例如Heading 1、Heading 2 或 Heading 3。 這樣你的 toggle list 就變成了一個標題格式的 toggle list heading,下面的筆記內容也會自動縮合到該段落內。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這樣談薪不吃虧:掌握薪資談判技巧的必勝指南
這樣談薪不吃虧:掌握薪資談判技巧的必勝指南
談薪水,真的是每個人職場生涯中的大挑戰。如果你想在薪資談判的關鍵的對話中不吃虧,並且成功拿到理想的薪水,那你一定不能錯過這篇指南。這裡,我們將分享最實用的談薪技巧,讓你輕鬆掌握談判策略,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加分! ⭐更進階的技巧,請參考這堂課的內容: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7e8f9ad6-e73e-42d5-b45f-1435517fda77 ⭐更多求職面試推薦課程: 【面試秘笈】破解資料工程師,專業面試實戰題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9fb99791-c2ae-4a67-a006-dc49f5a83aef 【履歷一投就中】ChatGPT 4大神技,打造HR最想錄取的履歷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fde3d341-4750-4654-b203-ce6259a519c2 用AI高效備戰面試,輕鬆拿下夢幻 Offer|104獨家線上課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3e38f453-f9ed-4045-a51f-4375d2b12d59 ▍一、準備階段:充分了解市場行情 1. 市場調研:在進行薪資談判之前,了解市場上類似職位的薪資範圍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利用職場論壇、薪資調查網站(如薪資情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以及同業朋友的建議來獲取資訊。 2. 公司背景調查:了解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財務狀況及薪資結構,這有助於你在談判中提出合理的薪資期望。 3. 自我評估:清楚自己的技能、經驗和價值,評估自己在市場中的競爭力。這不僅幫助你在談判中更加自信,也能讓你的期望更有根據。 ▍二、談判過程:技巧與策略 1. 選擇合適的時機:選擇在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業績表現突出時進行談判,成功的機率會更高。 2. 開出合理的價位:在談判中,先讓對方提出薪資範圍。如果對方希望你先開價,根據市場行情和自己的期望,開出略高於心理底線的價位,以便給自己留有談判空間。 3. 強調價值貢獻:在談判過程中,不僅要強調自己的過去成就,還要展示你能為公司帶來的未來價值。具體的例子和數據能讓你的論點更具說服力。 ✨頂尖獵才教你談薪水,為加薪最好準備✨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7e8f9ad6-e73e-42d5-b45f-1435517fda77 ▍三、應對難題:處理反對與壓力 1. 面對反對意見:如果對方提出的薪資低於你的預期,不要立刻拒絕。可以詢問對方的理由,並提出你對薪資的期望和根據,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2. 保持冷靜與專業:談判過程中保持冷靜和專業,避免情緒化。以積極的態度和建設性的語言進行溝通,有助於達成共識。 ▍四、最終確認:確認條款與長期目標 1. 確認書面協議:在達成薪資協議後,確保將所有條款(包括基本薪資、獎金、福利等)寫入書面合約,以免日後產生爭議。 2. 設定長期目標:在確定薪資後,不要忘記討論未來的發展機會和升遷路徑。這有助於你在公司內部持續發展,獲得更多的職業機會。 ▍五、結語 薪資談判是一門需要策略與技巧的藝術。透過充分的準備、自信的表現以及專業的溝通,你可以在談薪過程中爭取到應得的報酬,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希望這篇指南能幫助你在談薪時不吃虧,成功爭取到理想的薪資待遇。
104學習 獵才教你談薪水 - 課後討論區
資安人才超搶手!非本科又零經驗是如何成功闖入資安新手村?
資安人才超搶手!非本科又零經驗是如何成功闖入資安新手村?
根據國際資訊系統安全認證協會(ISC2)去年底最新統計,全球資安人才缺口高達400萬人。iThome 2023年資安大調查顯示,企業對資安人才的需求持續強勁,每10家企業,就有4家在招募資安人才,甚至有金融業斥資行情兩到三倍薪資挖角。 資訊安全工程師,一直以來都是許多人嚮往的職業之一,往往被視為高度專業且門檻極高的職業。然而,事實上,要踏入資安領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非本科系且零經驗,也可以在這個領域嶄露頭角。 🔷法政背景進入資安領域反成優勢,從素人變身講師🔷 現任職於安碁資訊,擔任金融領域顧問的Calvin,28歲才下定決心往資安領域發展,雖然才進公司快滿一年,卻也胸有成竹翻閱資安查核資料,撰寫建議報告。 擁有政治系、社會系雙學士學位的他,其實過去5年都在立法院擔任國會助理,雖然經手國安三法、資安法等相關法案,但對資安實務的認識,其實是從前年離開立法院工作後,參加資安職訓課程開始。 受到當時授課講師CT(現為安碁學苑專案處長)的啟發,透過分析自身跨領域的優勢,結訓後選擇了資安顧問職位,開始投入資安行業。 「一開始很多東西都聽不懂,」去年2月1日到職的他,雖然在三個月職訓課程當中接觸攻擊、防禦、數位鑑識等基礎概念,但仍然無法因應企業面對網路威脅的資安問題。 幸好參與安碁學苑提供的證照培訓,資深同仁也絲毫不藏私,才讓他在幾個月內飛速成長,在去年9月已能獨當一面控管一整個專案,對金管會相關規定也如數家珍。 而他的跨領域背景,非但沒成為阻礙,反而成為助力,提供的顧問服務透過簡潔清晰的說明深受客戶好評。「做這一行,最重要的是溝通能力和資訊吸收能力,」Calvin認為,必須從日常互動快速掌握客戶需求並建立良好客戶關係,落實跨部門溝通,在短時間內消化大量法條。今年起他將在客戶端開設資安通識課程,已愈來愈受到客戶的信任。 「我還沒有跟別人一樣強,在這之前我還可以再努力,」從專案執行過程中,Calvin發覺到很多資深顧問前輩,不只深諳管理層面的內容,更具備技術層面的知識概念,這也成為激發他持續學習的動力。Calvin也分享透過有系統性的書籍教材與課程,能讓像他一樣的資安小白,快速理解資安概念,順利轉職。 ✍️延伸學習:最精實的資安職能養成實戰課程推薦 https://acsiacad.pse.is/5mwe2h 🔷以資安職能為核心培育計畫,能快速引導跨領域人才進入職場環境🔷 在過去幾年疫情推波助瀾下,數位化程度愈來愈高,政府也同步強化資安法規,加上大量個資外洩事件,從個人隱私到企業機密都有可能受到侵犯。 因此,資安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如何讓更多像Calvin這樣不同領域的人投身進入資安領域,也是現今政府和企業在資安人才培育重視的關鍵議題之一。    安碁學苑為了培育更多具備資訊安全基本素養的人才,致力於研發符合臺灣通用的資安職能培訓架構,並建立資安職能驗證機制。無論是有經驗的資安人才想轉職,或是跨領域人才想進入資安領域,想更了解自己未來的職能發展與職涯規劃,歡迎與安碁學苑職能顧問諮詢。 ➤ 安碁學苑資安職能免費諮詢! https://www.surveycake.com/s/pK6kW 📌針對資安職能之培訓課程可以參考: 👨‍🎓社會新鮮人:資安技術人才培訓班👉https://acsiacad.pse.is/5q59lk 👨‍💼想轉職資安:資訊安全工程師職能培訓👉https://acsiacad.pse.is/5q59rk 👨‍💻想提升技術:滲透測試管理師職能培訓👉https://acsiacad.pse.is/5q59xg
ACAD安碁學苑 ACAD 安碁學苑
【你今天吵架了嗎? - SBI原則與應用】
【你今天吵架了嗎? - SBI原則與應用】
「溝通技巧 SBI 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瑟夫·史坦伯格(Joseph Stenberg)提出的。 SBI 理論是指在溝通時,我們應該根據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 情況描述 (Situation): 描述具體的情況或事件,不要含有主觀評論。 2. 行為描述 (Behavior): 描述對方具體的行為,而不是對行為的判斷或評論。 3. 影響描述 (Impact): 描述這個行為對你或他人產生的影響。 這個理論強調在溝通時要客觀、具體地描述情況,不要帶有主觀判斷,以此來促進雙方更好地理解和溝通。 4.(我加的):期待 (Expectation): 可在闡述完事情後,順帶加上期待或是要求 以下我將用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來驗證SBI: 情況: 好的,我們把小明改成小騰,小紅改成宜宜,重新演繹一下這個場景: 錯誤的溝通方式(電影中的場景): 小騰:「妳怎麼就是不懂我的心?」、宜宜:「你才是不懂我的心!」 小騰:「妳根本就不在乎我!」、宜宜:「你才是不在乎我!」 兩人互相指責,情緒激動,最後大吵一架。 可以參考的溝通方式(使用SBI法則): (X) 小騰「妳怎麼就是不懂我的心?」→狗血吵架劇情 (O) 「今天下午,我們在雨中(情況)有了一些分歧(行為)。我感到很困惑和沮喪(影響),因為我很想與你好好溝通,但似乎我們無法達成共識。不如我們坐下來,互相傾聽彼此的想法和感受,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如果小騰說出「妳怎麼就是不懂我的心?」,宜宜可以這樣回應: 宜宜:「我聽到你說(情況)我不懂你的心(行為),這讓我感到很受傷和沮喪(影響)。我們之間的誤解讓我很困擾,我也很想與你好好溝通。不如我們坐下來,互相傾聽彼此的想法和感受,看看能不能找到解決的方法。」 (透過SBI溝通法,很快的電影就會進入大結局,然後九把刀就會想把自己捅九刀....) 圖片來源:https://zh-tw.photo-ac.com/photo/22100585
Van Huang 成長·自在·豐盛 陪你一起成長的生命教練
113-1-I22 資訊安全防護實務 No.1
113-1-I22 資訊安全防護實務 No.1
1️⃣ 113-1-I22 資訊安全防護實務 No.1 📜題目: 關於 MITRE ATT&CK中的憑證存取( Credential Access)戰術( Tactic),下列何項錯誤? (A) 中間人攻擊( Adversary-in-the-Middle)屬於此類戰術 (B) 暴力破解攻擊( Brute Force)屬於此類戰術 (C) 密碼政策探索( Password Policy Discovery)屬於此類戰術 (D) 變造網站憑證( Forge Web Credentials)屬於此類戰術 ⚜️參考解答⚜️: 在ATT&CK的戰術(Tactic) TA0006 中的憑證存取( Credential Access)內容中包括 T1557 Adversary-in-the-Middle <--選項 ( A ) T1110 Brute Force <--選項 ( B ) T1606 Forge Web Credentials <-- 選項 ( D ) 🎯選項C並未於清單中,因此答案為C 參考連結: https://attack.mitre.org/tactics/TA0006/ 2️⃣113-1-I22 資訊安全防護實務 No.2 📜題目: 關於弱點掃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網路弱點掃描用在尋找網路環境中的脆弱點,舉凡開放的通訊埠及所代表之服務,其服務是否透過未經加密的進行傳輸,或服務未更新漏洞 (B) 應用程式弱點掃描主要針對特定應用程式(尤其是網頁伺服器及其資料庫)的程式及應用環境(例如: Apache版本漏洞),但主要是尋如 SQL注入、跨站腳本、敏感目錄外洩…等可被攻擊之漏洞 (C) 主機弱點掃描用在檢查個別主機的脆弱點,例如主機效能負載對外服務能力,或是識別主機防毒系統是否更新 (D) 常見工具,有 OWASP ZAP, OpenVAS, Nessus…等 ⚜️參考解答⚜️:
陳成聰 iPAS資訊安全工程師考試解析
升職加薪不是人生勝利組?他每天準時下班,竟然活出最神級的工作哲學!
升職加薪不是人生勝利組?他每天準時下班,竟然活出最神級的工作哲學!
在這個講求職場進階、不進則退的時代,總有一些人選擇不同的人生道路。今天要分享的故事,主角阿南的工作態度,或許會顛覆許多人對「成功」的想像。面對社會普遍的「向上爬」價值觀,他走出一條獨特的康莊大道。 ​ 阿南是某科技公司的網頁工程師,年資也有七年了。在這個行業,七年的經驗通常意味著至少要當個小主管,但阿南就是一個特別的例子。每天早上九點準時報到,下午六點準時收工,從不加班;只專注於分內工作,從不投入額外專案;別人眼中的「升遷機會」,他都笑笑地推辭了。這樣的工作態度,在外人看來或許有點與眾不同,但他的生活卻過得格外充實。 ​ 公司裡的同事都很好奇,為什麼阿南可以這麼「佛系」?特別是那些總是加班到深夜的同事,更是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說他不夠積極,沒有企圖心;也有人說他得過且過,不懂得把握機會。但實際上,阿南的工作表現一直都很優秀,主管交辦的事從不出錯,需要支援時也都能及時完成。每次部門考核,他都能拿到不錯的評價。 ​ 有一次,部門開會討論年度晉升名單,主管特別點名要推薦阿南升任專案主管。這個消息在辦公室引起不小的騷動,畢竟這可是多少人擠破頭都想要的機會。然而,阿南只是微笑著說:「謝謝主管的賞識,不過我覺得目前的位置就很適合我。」這樣的回答,在強調向上流動的職場文化中,簡直是匪夷所思。 ​ 這番話讓在場的人都愣住了。後來在茶水間,有同事忍不住問他:「你真的不考慮升遷嗎?薪水會比較高耶!」阿南喝了一口咖啡,悠悠地說:「其實啊,我每天六點準時下班,回家可以陪孩子寫功課、陪老婆散步,週末還能去阿嬤家吃飯。這些時光對我來說,比加薪升職還重要。而且,我現在的薪水雖然不是最高,但也足夠讓家人過得舒適。」 ​ 原來,阿南有他自己的人生哲學。他認為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他說:「我看過太多人為了升遷,犧牲了健康和家庭。有些同事升上主管後,整天為了業績焦頭爛額,下班後還要應酬;有些人為了表現,把開會時間排在下班後,搞得大家都沒辦法準時回家。更慘的是,有些朋友當了主管後,連週末都要待在公司處理公事,孩子都快不認得爸爸了。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我要的嗎?」 ​ 更讓人意外的是,阿南的工作效率其實非常高。他懂得善用上班時間,從不拖延,也不會在辦公室閒聊或滑手機。「既然決定準時下班,就要把握工作時間。」這是他的座右銘。他還發展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把每天的工作細分成小任務,設定優先順序,確保重要的事情都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他總是說:「工作不是做得時間最久的人最厲害,而是做得最有效率的人最棒。」 ​ 阿南也很清楚自己的界線。他不會因為同事的閒言閒語而改變自己的原則。「有時候同事會說我不夠意思,但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選擇把時間留給家人,這並不代表我不專業或不負責任。」他堅定地說。這份堅持,漸漸也贏得了同事們的尊重。 ​ 有趣的是,久而久之,部門裡開始有人學習阿南的工作方式。他們發現,原來不是每個專案都需要加班才能完成,也不是每個會議都非得排在下班時間。更重要的是,大家漸漸明白,工作效率和工時長短,其實並沒有必然關係。有些人甚至開始反思,以往那些動不動就加班的日子,究竟帶來了多少實質的效益。 ​ 阿南的案例也引起了管理階層的注意。人資部門甚至邀請他分享工作心得,他的經驗讓主管們開始思考,是否該重新檢視公司的工作文化。「也許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如何提升工作效率,而不是一味強調加班。」一位資深主管如此說道。這個觀點,在講求工作效率的現代職場中,顯得特別有意義。 ​ 在年度考核時,阿南的績效評比總是名列前茅。主管這樣評價他:「雖然他選擇不往管理職發展,但他在專業領域的表現,以及對工作生活平衡的堅持,都讓人欽佩。有時候,保持初衷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勇氣。」這番話,道出了職場成功的另一種可能。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職場成功的定義,其實可以有很多種。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主管,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在事業上一直往上爬。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這樣的選擇也很棒。或許,真正的成功,是在追求卓越的同時,不忘初衷。 ​ 就像阿南常說的:「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與其勉強自己走別人期待的路,不如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這番話,或許能給那些在職場上感到迷惘的人,一些不一樣的啟發。 ​ 更重要的是,阿南的故事提醒我們,所謂的「成功」,不應該被狹隘的定義所侷限。在這個強調效率與成就的時代,「work-life balance」不該只是個口號,而是每個職場工作者都值得追求的目標。有時候,堅持自己的選擇,反而能帶來意想不到的人生精彩。 ​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是否也該停下腳步,想想自己真正在追求的是什麼?畢竟,人生的精彩,不在於頭銜有多響亮,而在於是否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或許,這才是最值得我們用心經營的「事業」。 ​ 阿南的選擇,或許不是最賺錢的,但絕對是最適合他的。在這個人人追求成功的時代,他用自己的方式證明:幸福,其實可以很簡單。這不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的答案嗎?
蒲朝棟 職涯聊天室
113-1-I22 資訊安全防護實務 No.4
113-1-I22 資訊安全防護實務 No.4
📜題目: 【題組 1】 情境如附圖所示。 Alex知道 WSL2雖然為開發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他們能夠在 Windows上無縫地運行 Linux環境,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安全挑戰。為了保護公司免受潛在的安全威脅, Alex開始著手制定一套綜合的安全管理措施。下列何項是針對WSL所提出提升資安的最佳做法? (A) 經常使用 root 帳戶進行日常操作 (B) 保持 Windows和 Linux 子系統的定期更新 (C) 在 WSL2 中禁用防火牆和安全軟體 (D) 共用 Windows和 Linux子系統的系統管理者密碼 ⚜️參考解答⚜️: 使用root進行日常操作無法於事件發生後進行"歸責",選項(A)錯誤 定期更新為提升資安的常見做法,選項(B)保留 禁用防禦機制(防火牆和安全軟體)並非維持安全的作法,選項(C)錯誤 共用子系統的系統管理者密碼;風險與選項(A)相同,此選項錯誤 🎯答案應為(B)
陳成聰 iPAS資訊安全工程師考試解析
X86、ARM、RISC-V這些IC架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X86、ARM、RISC-V這些IC架構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日常新聞中,常會聽到半導體的架構 X86,ARM,這些名詞,到底是在講什麼概念呢?一言以敝之,在PC端,主要就是X86的處理器,而移動端手機、平板就要屬ARM的天下了。 IC 三大架構,X86、ARM 與 RISC-V。擁有 X86 授權的有 Intel 跟 AMD,在桌機、NB、伺服器等領域,Intel 幾乎是佔有絕對優勢。在NVIDIA要收購ARM時,基於ARM的CPU設計公司擔心未來架構授權問題,開源的RISC-V走向了CPU的舞台,成為了各家IC設計公司的新焦點。 1、X86 X86是微處理器執行的計算機語言指令集,指一個Intel通用計算機系列的標準編號縮寫,也標識一套通用的計算機指令集合。1978年6月8日,Intel 發布了新款16位微處理器8086,開創了一個新時代:X86架構。 2.ARM ARM架構是一個32位精簡指令集處理器架構,廣泛地使用在嵌入式系統設計。由於節能的特點,ARM處理器非常適用於移動通訊領域,符合其主要設計目標為低耗電的特性。ARM 的低耗電特性,使得 ARM 架構在手機、平板等應用,擁有 90% 以上市佔率的絕對優勢。 X86 是封閉架構,而 ARM 的授權金較高,因此開放性架構的 RISC-V,讓開發者可以靈活且迅速的設計,並製造出低成本的 IC,使得 RISC-V 在穿戴裝置、IoT 等應用機會大增。。例如Amazon採用 ARM 架構,開發自有伺服器晶片。而 RISC-V 架構的產品,也被應用於 Google、Intel 等公司的雲端伺服器當中。 PC 時代叱吒風雲的 Intel。如果真如 ARK 女股神Cathie Wood於2022年報告所預測, 2030 年,ARM/RICS-V 將佔據伺服器 SoC 7 成以上市占率,那Intel就承受非常大的壓力 ARM 架構的優點是省電,而且 ARM 不生產 IC,而是授權給客戶自行設計、生產。當 ARM 架構成熟,運算能力也越來越強大,Amazon、Apple等公司,便開始自行設計 IC。如Amazon Graviton、Graviton 2,蘋果的 M1 等。 3.RISC-V RISC-V是基於 精簡指令集計算(RISC)原理建立的開放指令集架構(ISA),RISC-V於指令集不斷發展和成熟的基礎上建立的全新指令。RISC-V 指令集完全開源,易於移植Unix系統,Module化設計,同時有大量的開源實現案例。 先進製程遇到瓶頸,加上 AMD、ARM/RISC-V 的強力挑戰,過去的龍頭老大哥Intel該如何走出新的局面? 半導體賽局精彩下半場即將開打!! 本文參考 1.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RM and x86 Processor Cores?https://www.alliedcomponents.com/blog/arm-vs-x86 2.https://ninjadrive.com/index.php?route=journal3/blog/post&journal_blog_post_id=15
Kai
【數據不求人】Google Trend 是什麼?上班族與求職者的免費趨勢分析神器!🚀
【數據不求人】Google Trend 是什麼?上班族與求職者的免費趨勢分析神器!🚀
🚀【Google Trends 是什麼?一秒看懂熱門趨勢!】 Google Trends 就像是網路世界的「趨勢雷達」,它能告訴你全世界或某個地區的人正在搜尋什麼,而且這些數據還是即時更新的!它分析 Google 搜尋引擎的數據,展示哪些關鍵字在特定時間、地點或產業中最熱門。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超級好用的「大眾好奇心地圖」,幫你快速抓住當下的熱點話題。 舉個例子:你是行銷工作者,想知道「遠距工作」這個話題是不是還在流行?輸入關鍵字到 Google Trends,它會告訴你這個詞的搜尋熱度、地區分佈,甚至相關話題!如果你是求職者,想知道「AI 工程師」職缺是否正夯,Google Trends 也能幫你分析這個職位的市場需求變化。 🚀【為什麼工作者和求職者需要 Google Trends?】 1. 洞悉職場趨勢,搶佔先機 - 工作者:想知道公司該投資哪個新興領域?用 Google Trends 分析產業關鍵字(例如「生成式 AI」或「永續經營」),就能了解哪些話題正在快速崛起,幫助你提案更有說服力! - 求職者:正在找工作?輸入目標職位(例如「資料分析師」)或技能(例如「Python」),看看哪些地區對這些職缺需求最高,甚至可以發現新興的熱門技能,提早準備讓你領先別人一步! 2. 優化履歷與個人品牌 - 求職者:用 Google Trends 找出熱門職位相關的關鍵字,例如「敏捷開發」或「數位轉型」,然後把這些詞融入你的履歷或 LinkedIn 個人檔案。這樣一來,你的資料更容易被招聘者搜尋到,增加曝光率! - 工作者:想經營個人部落格或 LinkedIn 內容?用 Google Trends 挖掘熱門話題(例如「職場心理健康」),寫出吸引人的文章,讓你的專業形象更亮眼。 3. 了解市場需求,精準決策 - 工作者:如果你是自由工作者或創業家,Google Trends 能幫你了解客戶感興趣的產品或服務。例如,你發現「ESG 報告」搜尋量暴增,就可以考慮提供相關諮詢服務。 - 求職者:想知道哪個產業最有潛力?比較不同產業關鍵字(例如「金融科技」 vs. 「綠能科技」),就能知道哪個領域的職缺正在快速成長,幫你選對跑道! 🚀【怎麼用 Google Trends?三步驟上手!】 1. 輸入關鍵字:在 Google Trends 網站輸入你感興趣的詞,例如「遠距工作」或「數位行銷」。 2. 篩選條件:選擇時間範圍(例如過去 12 個月)、地區(例如台灣或全球)、產業類別(例如科技或醫療)。 3. 分析數據:查看趨勢圖表、相關話題和地區熱度,找出洞見。例如,你可能發現「生成式 AI」在台北的搜尋量特別高,代表這可能是個求職熱點! 🚀【如何利用 Google Trends 定期收到資訊?】 不想每天手動查 Google Trends?沒問題!Google Trends 提供超方便的「訂閱」功能,讓趨勢資訊自動送到你手上,幫你隨時掌握職場脈動! 步驟 1:設定趨勢訂閱 在 Google Trends 頁面搜尋你感興趣的關鍵字(例如「資料科學」或「遠距工作」),然後點擊右上角的「訂閱」按鈕(需登入 Google 帳戶)。你可以選擇接收頻率(每日、每週或每月),並指定地區或語言。 步驟 2:接收即時更新 訂閱後,Google Trends 會透過電子郵件寄送最新趨勢報告給你,包含關鍵字熱度變化、相關話題和新聞連結。這樣你就能輕鬆追蹤職場熱門技能或職缺需求,無需每天上網查! 步驟 3:靈活運用資訊 - 工作者:假設你訂閱了「數位轉型」,發現某週搜尋量激增,可能代表某個新技術或政策正在發酵,馬上研究並應用到你的提案或專案中! - 求職者:訂閱「AI 工程師」後,你收到報告顯示某地區需求上升,馬上針對該地區的企業優化履歷,搶先投遞! 📌 小秘訣:設定多組關鍵字訂閱(例如「Python」「機器學習」「資料視覺化」),比較它們的趨勢變化,幫你更精準掌握職場動態! 🚀【真實案例:Google Trends 助你職場突圍】 案例 1:求職者小明的成功故事 小明想轉職成為資料分析師,他用 Google Trends 發現「Tableau」和「Power BI」是熱門數據視覺化工具,於是他在履歷中強調這些技能,並針對這些關鍵字優化 LinkedIn 檔案。結果,他的個人檔案被更多招聘者看到,順利拿到面試機會! 案例 2:行銷人小芳的職場洞察 小芳是行銷專員,她用 Google Trends 發現「永續行銷」在過去一年搜尋量暴增。她提案公司推出永續相關的行銷活動,不僅獲得老闆讚賞,還讓公司品牌形象大提升! 📌 【小提醒:讓 Google Trends 更好用的秘訣】 - 比較多組關鍵字:一次比較最多 5 組關鍵字(例如「Python」 vs. 「Java」),看看哪個更熱門。 - 關注季節性趨勢:某些話題(例如「年終獎金」)可能在特定時間暴增,抓住時機讓你的內容更具吸引力。 - 結合其他工具:搭配 Google Keyword Planner 或 LinkedIn 數據,讓你的職場策略更全面。 【結論:Google Trends 讓你成為職場趨勢領跑者!】 不管你是想在職場中脫穎而出的工作者,還是正在尋找理想職位的求職者,Google Trends 都能幫你掌握趨勢、優化策略、做出精準決策。這個免費工具就像你的職場導航,帶你找到最有潛力的機會!現在就打開 Google Trends,輸入你感興趣的關鍵字,開始你的趨勢探索之旅吧! Google Trend https://trends.google.com.tw/trends/
Trulli Wu PM好同學
【 最新 AI 成功行銷案例解析 】W03 AI 想像力也有極限?
【 最新 AI 成功行銷案例解析 】W03 AI 想像力也有極限?
🔥 行銷解析:「DEEPAL S07 AI Product Video」 🔥 ​ 案例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DEqJHCmH2I ​ 🪧 品牌名稱 CANAL+(法國跨國媒體與娛樂集團) ​ ✨ 行銷目標 在生成式 AI 越來越火紅的時代,CANAL+ 推出《R0_B0+》品牌形象廣告,主打「人類創意仍無可取代」,強化自身作為「創作推手與內容策展人」的角色。品牌期望透過這支影片回應科技趨勢,同時明確表態:AI 是好工具,但靈感還是來自人。此舉也是 CANAL+ 在數位轉型中,積極保有品牌核心價值的重要動作。 ​ ✨ 策略手法 此次廣告由 BETC 廣告公司操刀,並與 AI 藝術實驗團體 OBVIOUS 合作,結合真實 AI 技術與藝術敘事,創造一支富有詩意、哲思感與強烈視覺效果的影片。品牌策略並非否定 AI,而是以高格調的敘事手法,展現「科技只能輔助創意,無法取代人類想像力」的立場,拉高品牌格局,並藉此對社會議題進行文化詮釋。 ​ ✨ 執行創意 《R0_B0+》影片以一位 AI 創造者為敘事主角,呈現 AI 生成畫面逐漸重複、僵化,最終無法再創造新意,與人類靈感的多樣性做出鮮明對比。影片視覺風格近似藝術短片,搭配前衛配樂與哲理旁白,整體氛圍兼具未來感與人文溫度,並以 CANAL+ 的品牌標語「不能隨便相信誰來守護你的想像力」作結,成功勾勒品牌高度。 ​ ✨ 效益結果 廣告於 2024 年 6 月上線,透過三波段媒體投放計畫,成功觸及 25–49 歲高關注族群,總觸及預估超過 1.78 億人次。社群熱度高漲,不少設計師與創作者分享觀後感,引發業界對「AI 與創意倫理界線」的討論,也讓 CANAL+ 重新回到話題中心。品牌形象不只強化,也贏得知識分子與藝術圈的高度肯定。 ​ ✨ 應用啟發 這支廣告說穿了就是:我們不怕你玩 AI,但請記得,靈感是人類的主場。CANAL+ 把這個觀點拍得很有感、很有質感,對我們台灣品牌來說,超值得學起來! ​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經營台灣在地茶品牌,現在大家都用 AI 生成茶園影片或合成茶道場景,你也可以來個「人泡的茶,才泡得出感情」廣告。畫面一邊是 AI 虛擬茶壺,另一邊是阿公手沖功夫茶,一對比,情感跟溫度馬上出現! ​ 又或者,你是文創商品品牌,可以發一支影片「AI 畫得出線條,畫不出人味」,把設計師畫草圖那種凌亂但有魂的過程拍下來,讓觀眾知道:你買的不只是商品,是創作者的靈魂片段。 ​ 這時代,大家都怕 AI 取代人,但其實只要你講清楚「人」的價值在哪,反而更能脫穎而出。不要怕科技,怕的是你沒個性。 ​ - ​ 引用出處: ・CANAL+ ・Agency: BETC ​ 🤝 各單位邀課或行銷需求:歡迎私訊聯絡! 或洽 smallballmj@gmail.com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考試心得]我通過SCJP認證考試了
[考試心得]我通過SCJP認證考試了
以下是一些個人經驗,供有興趣考SCJP的朋友參考: 1.SCJP在哪報名? A.首先要有考試券,我的考試券是去年昇陽公司舉辦的活動中買的,一般好像要去考試中心買,如恆逸資訊或者巨匠電腦。 B.有了考試券後,我是直接上網報名,請至http://www.2test.com。 2.我在哪裡考? 我在恆逸資訊的Ti8考場考,整體感覺不錯。雖然考試時間我是安排在10:30,不過我報到之後就可以直接考了。 此外,有可上鎖的置物櫃。美中不足的是進場考試並不是提供白紙跟筆,而是薄板跟白版筆,比較粗不好寫。 3.去考試的時候要帶什麼物品? 要帶兩張證件,其中一張要有照片。考試中心現場是跟我驗身份證跟信用卡。 還要帶考試券。我順便帶了網路報名的確認信。 4.我看了哪些教材? 就「Java認證SCJP5.0猛虎出閘」跟「SCJP Java 5專業認證手冊」兩本,要注意的是兩本都有些錯誤,請上網Google一下它們的勘誤表更正。 5.考完之後要做什麼? 聽說可以去Sun CertManager網站觀看考試結果與證書寄送情況,但是目前我還登入不進去。準備觀察幾天再說。不過這個網站,個人感覺真的是一點都不User friendly。
yes哥 Android讀書會
Google 官方「數位人才探索計畫」開始報名! AI 時代,數位力就是你的職場競爭力!
Google 官方「數位人才探索計畫」開始報名! AI 時代,數位力就是你的職場競爭力!
AI 趨勢襲捲全球,身處快速變化的新時代,你想提升技能卻苦無適合的資源嗎?還是擔心自己缺乏相關技術背景和產業知識?Google 台灣官方培訓課程「數位人才探索計畫」正是精進自我的最佳利器,不但讓你掌握 AI 優勢,更能輕鬆提升職場競爭力! Google數位人才探索計劃:報名已截止 - 數位浪潮風起雲湧 職能轉型加速前行 工作模式不斷革新,人工智慧和人類的協作將成為職場新模式。各行各業積極導入 AI 進行優化,學會善用 AI,能幫助提升生產力與效率,更能激發創意。AI 融入生活各個面向,帶來便利與創新,成為未來關鍵技術。 各界皆認同 AI 為現代運算基石,能為個人和企業創造價值。首先,AI 可以自動化處理工作流程、消除人工錯誤、執行重複性任務、提高生產力。更重要的是,AI 是激發創意的最佳催化劑。快速分析大量資料的能力,加上可融入腦力激盪的特性,往往能協助人類加速創意生成,為研究與開發帶來突破。 無論是新世代學生或是思考轉換跑道的求職者,不斷學習新技能、快速適應新環境、熟練運用 AI 工具,將能大幅提升職場競爭力,拓展職涯發展。Google 台灣官方連續五年推出的培訓課程「數位人才探索計畫」正是你在職場精進數位技能的最佳幫手。這項自 2020 年以來推出的計畫,為學員安排系統性又實用的課程,迄今已經幫助數百家企業媒合與培訓數位人才,許多在學學生與在職者因此大幅提升數位專業能力,成為最搶手的人才。 - 世界級課程抓住AI浪潮 2024 Google 官方再次把數位人才探索計畫帶進台灣,是一項世界級的培訓課程,針對不同背景的台灣人才,提供免費的線上數位技能培訓。Google 規劃了細膩完整的學習路徑規劃,無論你是即將入職場的學生或考慮轉換跑道的在職者,都能在短時間內具備實用知識,為履歷大大加值。 此計畫提供「數位行銷」和「Google Cloud」兩大領域課程,學習歷程分為線上自學和講師指導兩個階段,學員可以照自己的進度完成,不但全程免費學習,還能獲得結業證書。 Google 因應最新趨勢,今年特別新增 AI 應用與開發課程,涵蓋生成式 AI、大型語言模型、負責任的 AI 技術等,讓參加學員在 AI 浪潮中站穩腳步。 - 數位行銷雲端工程兩大學程豐富紮實 在「數位行銷」學程方面,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透過最獨到的廣告見解,強化學習者的基礎數位廣告能力,並提供時下最熱門的 GA4 數據與邏輯思維訓練。 第一階段的線上自學課程中,Google 安排了數位行銷及數據分析課程,包括:Google Ads 搜尋廣告認證,讓學員能夠建立及改進 Google 搜尋廣告;Google Analytics (分析) 認證,幫助學員運用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4,培育洞察資訊及制定行銷決策的能力;AI 技術輔助高效廣告認證,學員可以了解 Google 跨管道 AI 解決方案的重要性,並學會如何建立及調整這類廣告活動來達成目標。完成第一階段課程後,只要在官方 LINE 提交線上自學認證,審核通過後即可參加第二階段的總整課程,今年 Google 台灣首度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合作推出 AI 應用課程。 越來越多事物只存於雲端和網路上,「Google Cloud」學程則聚焦於雲端與網路技術,提供系統串接、訊息流通優化方案,並結合最新生成式 AI 開發內容,為學員培養出最紮實的技術。 第一階段線上自學課程涵括 Google Cloud Computing Foundations、生成式 AI 開發者入門課程,Vertex AI、 使用 PaLM 進行提示設計、使用 Model Garden 探索及評估模型等內容。完成第一階段課程後,只要在官方 LINE 提交線上自學認證,審核通過後即可參加第二階段精彩的總整課程。今年 Google 邀請到曾開發數百萬下載百大億數據流量網路服務的 cacaFly(聖洋科技) CTO 吳振和授課,將所學的理論結合實戰應用。 - 擁有 Google 數位證照 職場競爭力翻倍 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自 2020 年推出以來,一直都是追求數位能力的年輕求職者的最夯話題,2022 年有 97% 的學員認為參加計畫後,有效提升了數位實力,2023 年也有 88% 的學員認為參加計畫對於求職大有幫助。 在熱門的社群網站上,許多年輕人分享自己參與數位人才探索計畫的心得。前兩年參加過數位行銷學程的一位學員就說:「感受到計劃設計與流程都非常用心且循序漸進…真心推薦給對數位行銷、廣告投放領域有興趣的新鮮人,或是想要了解 Google 廣告運作、網頁流量、GA 操作等的人。」 除了讓求職者的數位能力倍增,學員只要完成課程、通過測驗就可獲得結業證書,對求職者履歷有著明顯的加分效果,新鮮人更有機會贏在求職的起跑點上。 - 104人力銀行資料庫顯示,在競爭激烈的求職戰場上,「有證照」的求職者平均每月會獲得11.3次面試邀約,比起「沒有證照」的求職者獲8.4次面試邀約,高出了 34.5% 的面試機會。 104的分析也發現,企業刊登職缺招募人才時,最希望求職者具備的四大條件分別是工具、技能、語文、證照。其中,企業徵才強調證照的比例不斷上升,而在數位優先、AI 正夯的時代,數位領域相關證照,更被企業視為最能快速上手的即戰力。 目前正值畢業季節,大批社會新鮮人正準備前進職場,以數位行銷的領域來說, 104人力銀行的調查便發現,Google Analytics 認證是求職 CP 值最高的熱門證照之一,在求職時大大加值。 - 年年萬人參與 帶著新技能前進職場 企業和員工的肯定,加深 Google 繼續推動數位人才探索計畫的決心。Google 一直很在意職場上的專業人士或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是不是能夠擁有業界需要的數位技能,所以從 2020 年起推出了數位人才探索計畫,過去四年已經有超過四萬名學員參加。2024 年計畫開跑才短短一個月已經超過一萬名學員報名參加了。 Google 台灣從疫情期間推出數位人才探索計畫到今年在學程中新增 AI 應用及開發技能培訓,目的是要協助台灣的學生、求職者和在職人士獲得最即時且實用的數位技能;我們很榮幸每年都看到上萬人報名這個計畫,帶著新的技能回到職場,加速台灣產業的數位轉型及透過 AI 取得優勢。 - 2024 Google 數位人才探索計畫,點我看介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rCRlPayL0&t=1s 點我立即報名: 報名已截止
Chris 每日推薦一堂課
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出包”才叫做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出包”才叫做問題
前幾篇提到管理能力從基層就可以培養。這次談談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人力銀行調查,企業偏好人才「特質」第一名是擁有解決問題能力。 常有諮詢者問道:請問我想找的這類職務,需要具備甚麼特質? 除了詳閱企業刊登的招募條件外,青菜蘿蔔各自有所喜好,就好比性格內向者也能勝任行銷企劃或業務職務。但解決問題能力的特質,應該是各企業各職務都愛。 有些人會不解,我只是一位基層人員,怎麼幫公司解決問題? 千萬別小看自己、妄自菲薄;更別把解決問題當作是件”大事”。其實每當我們投入工作的每個流程環節就是在解決問題。只是當制度、規範、流程等都完善,人也好溝通,於是就一路到底、順利完成,自然不覺得有解決了甚麼”問題”。而這邊談的解決問題能力的”問題”,不單是指”出包”後的善後,還包括好要再更好的精進。 很多工作者在職涯中都期待自我成長,企業也是。成長過程就可能面臨到各式突破口,就好比玩遊戲的打怪闖關一樣,充滿待解決的點,更是人才發揮該項能力的好機會。 想想日常工作中,充斥著流程、表單、系統操作、時效、溝通(對內自家部門、跨部門;對外廠商、顧客)、廠商管理或顧客服務……等,都有可能會出現問題或有待精進的空間。往往當事務的進行過程或結果跟原先預期有落差時,其中就充滿很多待解決、精進的點。即便一般常遇到的文書處理、訂便當事務等都有可能因人處理方式不同,有不同的效應,甚至衍生不同的問題。 因從事品牌行銷職務多年,每一個企劃案執行完畢後都會有結案彙整,不定義是檢討而是"精進",全面瞭解專案執行成果"好"或"可再精進"的面向。但不僅是行銷職務,即便在門市工讀或實習,當門市舉辦活動時,擔任門口維持秩序時發現人潮比預期更多恐造成混亂前,主動提出具體作法並緊急調整動線規劃。又或是當身為專案成員,雖本次才加入,卻看到去年執行相同專案的結案報告中有待精進部份,於是主動瞭解問題點並提出具體調整作法不再重蹈覆轍。亦或是與顧客閒聊時聽到顧客提及產品見解是對產品改良有所幫助,於是蒐集資料彙報.......等。 職場中待解決的問題很多,只要不吝於思考,朝更完善流程、制度規範、溝通協調、效率效能等有助於讓推進工作事務朝”好的”面向發展,就是在解決問題。 你正在寫履歷嗎?想一想上一次在工作中是否遇到了甚麼狀況,解決了甚麼問題,優化哪方面?既然是企業最愛特質第一名,尤其若是由個人主動提出、發起並被接受,執行出具體成果,請不吝於將實績寫入履歷中。
陳晨涓 有一天 職涯職場事
「程式設計師 vs 工程師」都寫程式!兩者差在哪? 各在做什麼?小細節曝光
「程式設計師 vs 工程師」都寫程式!兩者差在哪? 各在做什麼?小細節曝光
工程師和程式設計師有什麼差別?這兩個詞常被交替使用,聽起來似乎都是寫程式的高手,但實際上,兩者之間還是有一些許差異。 #程式設計師(Programmer)主要專注於寫程式碼,他們的工作就像是把想法轉化為具體的指令,讓電腦依照這些指令運作。程式設計師每天面對的就是無數的程式碼片段,他們必須解決問題的過程,無論是修復Bug還是優化功能。可以說,程式設計師的主要任務是「如何讓程式能動」。 #工程師(Engineer)則是一個範疇更廣的角色。除了寫程式碼,他們還要負責整個系統的設計和架構,確保所有的元件可以協同工作,系統穩定運行。工程師不僅僅要考慮「程式能動」,還得考慮「程式運作好」,例如效能、擴展性、安全性等問題。 那麼簡單來說,程式設計師專注於「解決具體問題」,而工程師則更像是「全局的規劃師」,他們需要從更高的層次來思考整個系統。程式設計師就像是把每塊磚頭放在正確位置的工匠,而工程師則像是設計這棟建築的建築師。 當然,在現實中,這兩個角色常常重疊,很多程式設計師具備工程師的思維,很多工程師也必須編寫程式。因此,無論是程式設計師還是工程師,兩者最終的目標都是同一個「讓技術變得更強大,讓系統更加完美」!
知識貓星球 工程師,職場交流區 👩‍💻
四種關聯式數據庫管理系統(RDBMS)懶人包
四種關聯式數據庫管理系統(RDBMS)懶人包
MySQL、Oracle、SQL Server 和 PostgreSQL 是四種不同的關聯式數據庫管理系統(RDBMS),它們在功能、性能、許可證模型和用途等方面存在差異。以下是它們的一些主要差異: 1. 開發商: 【MySQL】:由 Oracle 公司開發,屬於開源軟件,通常與 LAMP(Linux、Apache、MySQL、PHP/Python/Perl)堆棧一起使用。 【Oracle】:由 Oracle 公司開發,是一個商業關係型數據庫系統,功能強大且廣泛用於企業級應用。 【SQL Server】:由 Microsoft 公司開發,是專為 Windows 系統設計的關係型數據庫系統,與 Microsoft 的其他產品整合性強。 【PostgreSQL】:PostgreSQL 全稱為 Postgres,是一個開源關係型數據庫系統,由全球志願者共同開發和維護。 2. 許可證模型: 【MySQL】:采用雙許可證模型,即開源社區版本(GPL)和商業版(MySQL Enterprise Edition)。 【Oracle】:是一個商業數據庫,需要購買許可證才能使用。 【SQL Server】:也是一個商業數據庫,需要購買許可證才能使用。 【PostgreSQL】:採用開源許可證(如PostgreSQL License、MIT License等),免費且開放源碼。 3. 功能和性能: 【Oracle 和 SQL Server】是企業級數據庫系統,提供了豐富的功能,如高可用性、集群、數據庫安全性等,但相對較昂貴。 【MySQL 和 PostgreSQL】 也提供了許多高級功能,如觸發器、存儲過程、視圖等,但通常更適合中小型項目或初創企業使用。 在性能方面,每個數據庫系統都有其優點和限制,通常取決於特定應用的要求、硬件配置以及優化程度。 4. 跨平台支持: 【MySQL、Oracle 和 SQL Server】 都有對多個操作系統的支持,但各自更加傾向於特定的平台。 【PostgreSQL】 具有廣泛的跨平台支持,可以在多個操作系統上運行,包括 Linux、Windows、macOS 等。 這些數據庫管理系統在不同的場景下有不同的適用性,可以根據具體需求和項目特點來選擇適合的數據庫系統。
知識貓星球 PM雜學相談室-新手轉職PM交流區🙌
寫年度教育訓練計畫需要思考計劃書品質越好
寫年度教育訓練計畫需要思考計劃書品質越好
第一次寫計畫書被要求修改是正常的,就連多年寫年度訓練計畫的老手,都可能會因為有些資訊情報的不完整,或是計劃書中的邏輯如何讓長官更加清楚,或是標點符號、間距等被要求修改都是常態,但多寫幾次也可以練習讓思考更周延,計劃書品質越來越好。 1.草案溝通: 跟前輩與訓練主管說明預計計畫內容預計要包含項目,先確認好計劃書的項目,以免你完成的差不多了要整個結構的大改變。 2.參考過去方案內容: 過去若已經有年度訓練提案,可以參考過去提案架構,從模仿中最可以快速學習。 3.跨部主管溝通: 若跟跨部門主管關係不錯,可以了解主管們對於年度訓練的想法,有時候會有不錯的idea可納入年度訓練計畫喔。 4.時程規劃預留彈性: 每段時間建議都預留一些時間彈性,以利你資訊的蒐集前置作業,每個流程段的第一份資料可能都只是草案,要預留跟內部溝通、外部合作夥伴溝通、某些訓練資料的研究、會議室預約等等的時間緩衝保留。 <<要準備跟蒐集哪些資料呢?>> 需先準備的資料: 1.公司人才策略: ex:為了新事業單位的擴充,公司這兩年以潛力人才為主,哪些人需培養?培養發展甚麼? 2.人才發展趨勢: ex:電商社群行銷趨勢發展、帶領新工作世代的領導力、敏捷管理、OKR…等 3.人才盤點後的缺口: ex:盤點後發現,客服人員的流動率高與人力缺乏,除了招募之外,內調的培訓是否有需要。 4.訓練需求調查: ex:透過調查全員的或部分人員的訓練需求,來做為安排訓練的參考。 5.人員職能盤點資料: ex:盤點後發現 基層主管的部屬培育與問題分析解決能力缺乏。 6.相關人力資源單位數據分析資料: ex:現在很多人資朋友在學的POWER BI,也是因應大數據趨勢,人資結合數據分析可以為選用育留做預測,而在訓練規劃上可以參考應用的,例如:新人工作勝任率、360度主管在管理上的考核分數、人資可以取得的營運績效上的數據(人員的表現)、各單位創意提案比例、部門成熟人力的比例組合 等等,都可以作為規劃年度訓練的參考資料。 7.外部資訊情報: 很多人資朋友會找幾家管顧來介紹他們前TOP10的主題跟講師,作為來年規劃的參考資料之一。 <<資料來源這麼多要怎麼整理呢?>> 建議輸入在excel中進行整理,在蒐集資料前須先想好你打算怎麼分類分析,這樣有利於你規劃的蒐集方式讓你可以更有效率進行整理。 分類方式參考: 依人員職級-蠻多公司會使用這形式,兼顧每個職級的人都可以有教育訓練的資源福利,先依據職級人員做資料分類,再將共通選擇的課程主題作合併彙總,某些相同主題可能需要做不同職級的程度區隔,並看是否可聯合開課。 依職能主題-依據職能項目對應來做資料分類,同一個職能中可能包含了好幾個對應課程,而課程也可能對應到好幾個職能。 依人才策略-先進行大分類,例如哪些是跟公司某些策略關聯度高的資料,將跟公司策略有關的資料整理重點拉出來,再將其它資料做分類。 通常資料的整理會有多次來來回回,例如不同職級都提到需要強化簡報技巧,你需要來來回回的檢視,不足的資訊可能還要靠訪談跟溝通補強,第一次會花比較多時間,有了一次經驗,就知道先把資料分析想清楚,資料蒐集整理真的會輕鬆非常多。 <<年度計畫內容包含哪些項目?>> 這個順序是提供參考,你可以依據內部提案邏輯進行前後順序的修正,下方會提供比較難的項目範例以供大家撰寫時思考方向。  1.標題: 例如 2022xxx年度訓練計畫書 2.目的: 這部分可參考內部過往的年度提案去進行明術,大多是為了公司明年策略發展、職能補強、文化或轉型的再照推動、特別對象的發展(例如潛力人才或接班人)。 Ex:目的-協助公司明年在新事業體的拓展、重點單位人員的職能能力強化、關鍵人才發展及整體目標達成,故2022年度訓練規劃主軸為 行銷人員的培育、業務銷售技巧與關鍵人才發展三項專案計畫。 3.年度訓練計畫架構: 架構可以從職能落差切、可以從因應重點訓練專案切、可以從重點人才切、可以從整體公司策略到訓練策略切,所以架構呈現形式可以用圖、表格、流程圖來說明一個大架構,後續的簡報資料亦可依據這架構往下展開(簡報的起承轉合才會順暢),並提供幾個我過去範本給大家參考。 5.訓練計畫總表: 可以用excel來進行整理,第一欄通常會有這三種-以職能為主的、以職級人員為主的、以專案為主的,後面的欄位包含 訓練目的、時數、對象、主題/主題內容說明、對應職能、進行形式(elearning、實體、讀書會、報告、專案訓練等等)、預計月份、預計講師/簡歷、預算。 你看這麼多項目,是不是用excel整理較好? 這些項目不一定要都包含在提案中,我建議放必要項目,也就是主管在意哪些重要的項目,而年度提案通常要過財會,他們要看哪些資訊?有些較不重要的資訊但可能有長官也要看,建議可以用附件方式提供,才不會讓你的彙總表字型小
林正光 管理心理學
圖解物聯網與5G的商業應用
圖解物聯網與5G的商業應用
大家對物聯網暸解多少呢?即便是熟悉科技的人,也難以說明該領域所涵蓋的範圍。 物聯網除了涉及廣範圍的業種、業態,以及我們的生活,甚至還影響到國家政策。從家庭、設施、能源、醫療、運輸、保全、健康護理、公眾安全、林業、農業、水產業,到地區活化、地方創生等等。 本書會透過物聯網相關的最新動向、造物產業上必要的科技、各企業的運用案例、政府政策的輔助金與事業支援等,闡述物聯網商業的全貌。 ◎物聯網的基礎知識與最新動向 從物聯網的市場規模、期待度、導入率、日本與歐美的比較、人才不足等各種最新動向,解說在開始接觸物聯網商業前應該具備的「基礎知識」。 ◎支撐物聯網的知識與商業技能 介紹物聯網產品企劃人員應該具備的技能,以及必須具備的「技術知識」。 ◎物聯網帶來改變的產品與服務 介紹已經商用化的產品、技術。從我們生活上身邊的產品,到意想不到的服務等,幫助各位廣範圍暸解各領域的成果。 ◎物聯網帶來劇變的產業 介紹運用物聯網解決社會課題的政府、行政對策,以及應用於汽車、建築業、製造業、水產業、林業、農業等各種產業的物聯網對策。 ◎如何在商業上運用物聯網 針對中小企業、小規模業者,以商業的角度解說如何計劃、實踐物聯網。 看更多書籍介紹: http://books.gotop.com.tw/v_ACN035000
碁峰資訊GOTOP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上週企業內訓,有學員問了我一個AI沒辦法解決他遇到的低價競爭的問題】
【上週企業內訓,有學員問了我一個AI沒辦法解決他遇到的低價競爭的問題】
上週去一家公司做AI課程企業內訓,課程結束前,有個業務主管舉手問我: 「老師,AI雖然很強大,但我遇到的客戶,永遠只選最價格便宜的同業。我講再多價值,他只會回我:你們比較貴,那我選別家。 這種問題,我問了AI很久但都沒有獲得到滿意的解決?」這問題很現實,我回答了三個解決做法 第一:推低價副品牌,搶低價客戶。 市場不是只有一種客戶。你可以建立產品線價格差異化策略。 主品牌負責重視品質的客戶,副品牌就聚焦「快速、簡單、便宜」的客戶, 用不同品牌切不同價格帶的客戶,就不會拉低主品牌價值。 簡單來說:不是拚價格,是切戰場。 第二:不要浪費時間在沒預算的客戶上。 這句話很現實:不是所有人都會是你的客戶,把時間花在重視專業品質的客戶身上。 別再硬推,時間應該留給願意為價值付費的客戶。 第三:與其糾結客戶只要低價,不如專注把自己做到業界第一。 把自己的公司在「專業、服務、行銷」各方面做到最頂尖, 自然會有最好的客戶、帶著錢、自己找上門。 不用追,也不用低頭。 最好的銷售方法,不是開發,而是吸引。 #企管課程 #企業內訓 #低價競爭 #品牌戰略 # #AI課程 #戰國策AI顧問
林尚能 戰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