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真從會計系畢業後,直接進入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兩年後更考上台灣會計師,加上950分的多益成績,轉往業界的財務部門發展。
進到外商公司之後,小真因為扎實的專業歷練與出色的工作表現,在擔任會計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被財務分析主管邀約,轉任財務分析師。
小真從每個月的經營管理報告跟業績毛利分析,開始自己的財務分析學習之旅。而這樣的歴練,到公司年度預算的準備期間被推到另一個高峰。
💚 月結數據講究入帳方式是否合規;
預算數字細究經營假設是否合理。
💚 經營分析用交易細節解釋報表差異;
預算規劃用收益產出安排資源投入。
每月不斷參詳實際績效與預算目標的差異,不僅拉高小真的高度,也訓練出對數字的敏感度,甚至是對報告格式細節的挑剔。
一份預算報告的簡報檔,每一頁的投影片是否
👉使用一致的字型、配色、標題文字大小與內容排版方式
👉使用一致的幣別單位、小數點位數與正負數的表達方式
這些簡單的要求,正是財務長在看待人才潛力的判斷指標。
當財務分析主管在整合預算簡報檔時,財務長就詢問主管:「小真是否看出每一頁報告呈現上的不同處?是否自行調整到一致?」
財務人員經年累月地重複處理大量的財務數據,看似機械式的動作,沒有在成長,但一點點的蛻變都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
就如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所說的:
💚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
💚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行家;
💚 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輸贏之間就在這一點點的用心,它決定了自己
💚 有沒有潛力再進一步成長?
💚 公司會不會再多給點資源栽培自己?
有没有注意到工作中的差異,正是我們進步的契機。
✅ 那工作的日常我們可以多做些什麼來追求質的提升,而不只是量的增加?
👉 開始動工之前,先跟主管確認細部設計,避免事後不斷來回修改。
👉 重新審視工作過程中,是否有重工,可以進一步整合或簡化的步驟。
👉 根據主管提醒過的小細節,建立防呆機制或檢核點。
👉 在交卷前,試著用主管的眼光檢查一遍,是否有可以再改善的地方?或可能衍生什麼樣的問題?
主管對細節的管理是很難鉅細靡遺,手把手地教會下屬。更多的學習來自下屬自行比對,自己交上去的作業跟主管往上呈送成果的差異。
然後自我反思,主管為什麼要這樣修改?
自己又如何能做到這樣的質量?
工作看得出差異,才有機會精進。
魔鬼在細節𥚃,天使也在細節𥚃。
***覺得本文有收穫的朋友,歡迎留言互動、追蹤「威廉哥的財會商道」、按讚並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圖片來源: CCO Lic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