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闆多年,我最常被問的一句話是:「你怎麼找到這麼多優秀的人才?」 但我的答案,往往出乎很多人意料:我願意先付出,讓對方看見我的誠意。
昨天我親自面試一位行銷主管,我希望不只是懂操作、懂行銷,而是真正有策略思維、有品牌企劃能力,能夠一起打造更有價值的未來。所以這不是一般的履歷就能判斷出來的職位,我要的是能創造價值、能帶團隊的人。
我面試了一位候選人,對談過程中她的思路與過往經驗都讓我覺得頗有潛力。面試結束前我說:「我出一個實際的企劃任務,你來寫看看。我不希望你白做,所以我會先給你試稿費一萬元。」 她當下愣了一下說:「哇,還沒寫就付錢?真的嗎?」 我笑著回她:「我們在找的是可以一起打仗的夥伴,不是免費勞力。」
這件事我覺得非常值得分享,因為很多老闆都卡在「怕被騙」的思維裡,卻忘了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更怕浪費時間。
這幾年我總結出來,想找到真正好的人才,你不能只會看履歷或面試,還要有能力建立一種信任機制,讓雙方都願意付出。
我自己的「找人才三大秘訣」如下:
❶ 願意先投資,就會吸引願意全力以赴的人
很多企業在招募時都會要求「先提案、先試做」,卻不願意給報酬,甚至當成一種篩選機制。 但說實話,真正優秀的人才,早就被搶光了,他們根本不會浪費時間幫你「免費比稿」。 反而是那些經常拿不到案子、沒有主見的人,才會一試再試。你如果只想用「免費」去測人,往往只會招到「沒價值」的人。
我選擇先付錢,不是因為我人好,而是因為我懂得投資時間,也投資對的人。這筆一萬元,不是試稿費,是合作誠意。讓對方知道我認真看待她的時間與能力,那她也會更認真看待這份機會。
❷ 人才不只是員工,而是事業合夥人
很多老闆還在用「員工」的角度用人,但我更傾向於「事業合夥人」的思維。
你怎麼對待人才,人才就怎麼對待你。如果你開口閉口就是「這個不難啊、幫我弄一下就好」,那他們也不會把你當一回事。相反地,如果你一開始就願意信任、願意支付合理報酬,那麼你會驚訝地發現——對方也會給你超乎預期的成果與承諾。
把一位人才當作是「戰友」,而不是「工具」,才能建立真正穩固的合作關係。
❸ 用誠意換真心,比任何KPI還有效
最終,真正能留住人才的,從來都不是薪資條件或績效制度,而是你願不願意讓他感受到「信任」與「尊重」。
這次的試稿,我沒設太多限制,也沒催促她進度。她主動在對話中承諾:「我會在下週一前把企劃書交給您。」 她的語氣裡有責任、有專業,這就是信任產生的化學反應。而這樣的合作關係,就是我最想要的人才關係-自律、重視承諾、彼此尊重。
這些年來,我深深體會到:企業要成長,不是只靠老闆多能幹,而是看你能不能吸引到一群比你還厲害的人才,願意和老闆一起打拼。
你若問我找人才的關鍵,我會說: 用人之前,先做人;財散人聚,財聚人散。
如果你是老闆,別怕先付出; 如果你是人才,別怕爭取對等的尊重。
這樣的世界,才會有更多長久的合作,而不是一次性的互相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