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營運

吳慧卿

營運經理

2021/12/17

從群眾的集體沮喪淺談相對剝奪感

跟家人一起看電視的時候,孩子忿忿不平地說,新加坡、日本的大學生起薪都比台灣高很多,真是不公平。我跟孩子說,這個情緒有個名詞,叫做『相對剝奪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甚麼是剝奪感,甚麼又是相對剝奪感。
農業社會時,人們在農作物或漁獲豐收時,或曬乾或醃漬長期保存,固然是為了惜物惜福不浪費,也是備不時之需,萬一來年欠收,家裡還有食物裹腹。「分配」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分配做得好,生活便不虞匱乏,伴隨而來的「擁有」,更帶來心理上的安定與幸福感。用台灣目前的流行語「確幸」來說,大家努力工作,追求的就是確幸。小確幸如一頓美食、一趟小旅行,為日常生活帶來雀躍與快樂;大確幸如存款數字不斷上升或購車置產,為長遠人生帶來安全感。
在正常狀況下,國家經濟成長,人民所得及生活水平應該跟著提高,但台灣的情況卻是政府把拚經濟當目標,一味追求經濟成長的數字,完全忽略分配,這就是近十年來勞工生產不斷上升,但經濟成長的果實落入少數人之手,勞動者所得不進反退,經濟成長幅度比不上所得分配的惡化,結果是國家財富雖然增加,財富所帶來的效用及福祉反而減少,民眾更不幸福了。當人們努力打拚,卻因外在因素導致「獲得」與預期有了大不如前的落差,「剝奪感」便油然而生。因為人們對於分配不公,會長長久久的刻骨銘心,所以才會有不患貧但患不均的說法。
而「相對剝奪感」就是一個人會依自身家世條件、教育程度、知識能力,及努力程度等等,對自己工作所得及社會地位訂出期望值。如果實際情況接近、相符或高於期望值,他會滿意現狀;但若實際情況低於期望值,人們往往會認為原本自己應該擁有的被剝奪了,因而產生挫折、怨懟等負面情緒。由於這種剝奪感是比較而來,所以稱為「相對剝奪感」。現實與期望差距愈大,相對剝奪感愈強。
但是我們對現況不滿意,一定都是政府的問題嗎?其實也不一定喔,這件事還是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來看。
微觀來說,我覺得再壞的時期、再惡劣的環境,都有人創業成功、飛黃騰達,成就與學歷也沒什麼一定的關係。很多修車行老闆與水電行老闆提過,即使願意支付比22K高兩、三倍的薪水,還是找不到年輕工人。焊接工、裝潢工等行業也都有相同的困擾,即使「出師」後、手藝熟練的師傅每月所得可達6、7萬元以上,但願意投入的年輕人不多。有工作不做、有錢不賺,一踏出校門只想找錢多、事少、責任輕還要離家近的工作,所以從個人或微觀而言,找不到工作『個人』也是有部分的責任。
但有時產生相對剝奪感並不是個人因素,而是政府施政及社會體制等外部因素造成,例如台灣青年學歷普遍提高,但職位及薪資卻比以前低;而且和其他國家相比,很多國家的年輕人並非擔任主管職、工作時間也沒特別長,但薪水卻是台灣年輕人的好幾倍,台灣年輕人如何能不產生相對剝奪感?因此宏觀而言,如果是很多年輕人、而不是少數人找不到工作,政府當然要負起相當的責任。
林林總總聊了宏觀與微觀兩個角度的剝奪感,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個問題在後疫情時代的現在,還真不是普通的嚴肅呢。
0 0 111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