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鮮人找工作,企業最看重哪些軟硬實力?面對職場轉型與AI浪潮,企業在招募時,特別重視求職者是否具備全方位的軟實力與硬技能,根據104《大學品牌力》調查與職涯教育長王榮春觀察,歸納出5大軟實力+5大硬技能,助你由內而外全面升級自我管理、人際協作與組織貢獻,打造無可取代的職場競爭力!
【5大軟實力】
1. 主動積極與成長思維 👉 養成面對挑戰時的主動性,與不斷學習成長態度
具備主動積極與成長思維,勇於面對挑戰,且不畏懼學習新知。是企業最期待的特質之一,能幫助快速適應環境、解決問題。例如主動爭取實習或報名進修課程,都是展現積極度的方式。
2. 認真負責 👉 贏得主管與同事信任第一步,從細節起盡責完成任務
展現負責態度,有助於在職場累積口碑與信任。例如在社團擔任幹部,或在專題報告中擔任組長,都是展現負責精神的好機會。
3. 抗壓與情緒管理👉面對工作壓力與挫折,能有效自我調適穩定表現
職場變化快速、壓力大,企業期望新鮮人能有效管理情緒與壓力。「壓力管理」是未來能力的核心之一,學會自我調適,才能在工作中穩定表現。王榮春提到,目前觀察到如台大、政大等大學諮商中心預約需求大增,也反映學生重視心理健康管理的程度。
4. 溝通表達 👉 提升人際溝通能力,能與主管、同事順利互動。
從面對主管到跨部門合作,良好的溝通能力是職場不可或缺的軟實力。說話有條理,回覆資訊完整,避免「已讀不回」讓人摸不著頭緒。
5. 團隊合作 👉 擅於協作、同理與傾聽,能適應多元文化的團隊環境
團隊合作是企業最重視的指標之一,未來職場中懂得理解他人、適應多元職場文化,也能提升合作成效,更有助於拓展人脈。團隊合作也是大學會透過分組報告、專題合作訓練的重點。
【5大硬實力】
1. Excel與數據統計 👉 掌握基本數據處理與分析工具
談到不分科系的硬技能,首先要談新鮮人在校園較少接觸的Excel技能。不論在哪種職類,Excel與統計工具都常是日常不可或缺的技能。能善用Excel進行資料整理與數據分析,將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不少人在學校使用Word、PPT的比例遠高於Excel,進入職場後才發現Excel與統計能力的重要性。
2. AI素養 👉 具備數位與AI應用能力,提升職場競爭力
AI浪潮來襲,企業期待新鮮人具備基本的AI應用能力,能更快適應職場的數位轉型。想要提升AI素養及數位競爭力,已有越來越多學校開設AI相關課程,如台大為文學院學生開設「生成式人工智慧導論」課程,政大、東海等大學也規劃AI課程,幫助非理工學生提升AI素養。
3. 知識管理 👉 有效整理、應用與分享知識,累積職場經驗值
知識管理包含「收集、整理、分享」工作上的知識與經驗,可以透過筆記或數位工具彙整內容,養成知識管理的習慣。王榮春也提醒,不只要做知識管理,還可以透過社群或實體交流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將隱性知識顯性化,成為建立個人品牌的重要利器。
4. 專案管理 👉 規劃、執行與協調專案,提升跨部門合作能力
專案管理已成為許多企業評估新鮮人是否具備「規劃、執行、協調」能力的標準。在校期間可從多種角度培養專案管理能力,例如參與大型活動企劃或擔任專案負責人,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搬宿舍,其實都蘊含專案管理的實務練習。
5. 職場書信與禮儀 👉 展現專業的溝通能力,適應組織文化與職場規範
許多新鮮人缺乏基本的職場書信與回應禮儀,易讓主管與同事感到不適。例如,少數學生在LINE、Email中習慣簡短回應、已讀不回,或忽略自我介紹,反而讓溝通顯得不夠正式。若能多加留意書信、訊息的格式與用語,能展現良好職場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