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學習資源 |104學習

全部 課程 貼文 證照 測驗 教室

PYTHON相關的課程 (43)

用Python操作Excel|實現職場自動化與理財工具開發
課程介紹 Excel是各行各業必備的工具,時常有各種資料要整理,要從網路上擷取資料,不斷的複製貼上,整理格式,統計各種表格內容,不知不覺中時間就這麼過去了,發現很多時候,自己的時間並不是在有價值的分析上,而是重複性的操作上,一整天下來,感覺很累,眼睛很酸,肩膀很硬,想到明天還有資料要整理,整個心情就好不起來。 其實只要作業流程確定,這些重複繁瑣的操作,都可以使用Python操作Excel來自動完成! 這堂課將會學習使用Python讓所有操作的步驟自動化,將能夠減省大量的時間和繁複無趣的重複性操作。 課程主要分 7 個章節,在第一個章節,你將會學習 Python 的 xlwings 套件基礎,透過程式開啟或建立檔案、彈性單筆到多筆資料的讀取與寫入、公式的應用到工作表的操作。 有了操作基礎後,自第二章節將實作更進階的應用與操作,透過程式抓取網路開放資訊,做資料的清理。並整理至 Excel,再設定格式與凸顯資料,最後透過 Pandas 做資料的統計。 資料視覺化在資料分析中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第三章節將學習使用程式來建立 Excel 原生圖表,和學習整合 Plotly 和 Matplotlib 這兩款強大視覺化套件至 Excel,最後實作一鍵自動完成統整資料的案例。 獨家內容 加入就送 7 大類別,共 39 個 Python 程式範例 檔案路徑資料解析 列出所有資料夾內指定檔案類型的檔案 批次修改多個檔案名稱(可含子資料夾) 一次搜尋多個特定檔案(自動走訪檔案) list資料讀寫 Dictionary資料讀寫 Numpy資料讀寫 Series資料讀寫 建立、複製與刪除工作表 複製工作表至另一個活頁簿 複製工作表標籤顏色 隱藏與顯示工作表 保護與取消工作表 設定指定的列高與欄寬 工作表中新增與刪除列與欄 將單欄資料拆成多欄資料 將多欄資料合併成單欄資料 凍結工作表窗格 設定字型、大小、粗體、斜體、底線和顏色 設定數字格式 設定儲存格框線樣式 設定儲存格對齊方式 設定合併儲存格 公式與函數的使用 Excel原生折線圖&3D折線圖 Excel原生長條圖&3D長條圖 Excel原生圓餅圖&3D圓餅圖 Matplotlib折線圖 Matplotlib長條圖 Matplotlib長條堆積圖 Matplotlib圓餅圖 Matplotlib散佈圖 Plotly泡泡圖 Plotly雷達圖 建立樞紐分析表 Excel 轉成 PDF 檔 Excel 工作表列印 課程特色 課程教學使用 Jupyter Notebook,說明每一行程式是如何運行的 課程中所使用到的軟體和爬蟲所抓下來的資料均是免費來源,不需要額外付費才能進行課程 課程包含豐富的實戰教學,各實戰中都可以從中學習到不同的技巧和技術 課程後台有專屬討論區,和全體同學一同線上學習,學習過程中有問題,都可以直接提出 彈性的學習時間與地點,只需要一台電腦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無時間限制的重複觀看與練習 適合對象 想讓繁複作業自動化的人 想增加資料分析工作效率的人 想學習Python結合Excel做統計分析的人 想節省時間,讓大量重複性行政作業自動處理的人 想用Python自動整理金融資訊的價值投資人 上完課程後,你能夠學會 Python搭配xlwings模組,自動輕鬆操作Excel 學習網路爬蟲與Excel整合,自動化抓取資料、清理資料、整合資料、統計資料、產生圖表並整理至Excel 使用Python做Excel密碼保護 整合Matplotlib與Poltly視覺化圖表至Excel 學習整合網路公開資源抓取,並於Excel中產生統計圖表 用Python製作FIRE財務自由計畫Excel試算表 用Python製作美股價值投資工具 講師介紹 Kadin Chung 鍾榮達 目前在公司負責系統分析與程式設計,同時也在做線上課程講師。 碩士畢業之後在外商系統整合服務公司上班多年,到自己設立軟體公司,第一個合作售出的系統是一套網路管理系統,可以幫助客戶配置,維護和測試數千台思科網路設備。 除此之外,Kadin在大型項目方面經驗豐富,例如馬拉松線上報名系統,車行租賃管理系統等。 在Kadin創業的過程中不斷地促使自己學習新的技能,並且知道什麼是「學習新技能」最有效的方法,他樂於分享一切所學的知識和實務經驗,也因為這份樂情,帶領 Kadin 來到 MasterTalks ,他將會透過高品質且有效率的方式分享他所學的一切技術和知識! 課程大綱 第一章 利用Python輕鬆操作Excel 講座 1 Anaconda 開發環境安裝與架設 講座 2 使用Python操作Excel基礎 (開啟Excel、單筆資料讀寫、儲存格名稱設定和公式應用等) 講座 3 多筆資料讀寫操作 講座 4 操作 Excel 工作表 (新增刪除工作表,一次複製12月份工作表並自動命名) 第二章 網路公開資訊擷取與 Excel 整合應用 講座 1 Converter 的應用 (字典與DataFrame資料型態的Excel讀寫) 講座 2 使用Python抓取網路公開資訊 (空氣品質指標為例,包含資料清理與寫入Excel) 講座 3 使用Python自動化操作設定格式與凸顯資料 (字體、位置、格式和邊框等設定,依分類設定儲存格顏色) 講座 4 自動化資料統計應用 (統計各縣市空氣品質指標為例) 第三章 運用Python自動操作Excel資料視覺化圖表 講座 1 Excel 原生圖表資料視覺化 (製作折線圖、長條圖為例,套件有提供74種圖表可自行設定) 講座 2 Plotly 資料視覺化 (製作折線圖為例,官方網站有提供各種圖表範例) 講座 3 Matplotlib 資料視覺化 (製作折線圖、圓餅圖為例,官方網站有提供各種圖表範例) 講座 4 Python 資料視覺化實戰案例 (以第二章節空氣品質指標統計為例) 講座 5 一鍵自動化統整資料至Excel【從數據下載、資料清理、統計數據、凸顯資料到製作圖表】 第四章 Python X Excel 專案實戰 1 (FIRE 財務自由計畫試算表) 講座 1 專案開發實戰介紹 講座 2 使用Python自動計算試算表 講座 3 自動操作設定凸顯資料(點我試看) 講座 4 自動產生資料視覺化圖表 講座 5 一鍵自動化試算FIRE財富自由計畫 第五章 Python X Excel 專案實戰 2 ( 美股投資工具 ) 講座 1 專案開發實戰介紹 講座 2 Python網路爬蟲與Excel整合實作 講座 3 多頁爬蟲與Excel整合實作 講座 4 一鍵自動化整理價值投資清單 第六章 Python X Excel 專案實戰 3 ( 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 講座 1 專案開發實戰介紹 講座 2 統整多份訂單資料(讀取多份Excel訂單資料,統整至單一清單,含 CSV 文件處理) 講座 3 各客戶銷售統計(產生統計表資訊與圓餅圖,大客戶一目了然) (點我試看) 講座 4 各產品類別銷售統計(產生統計表資訊與堆積長條圖, 找出明星商品) 講座 5 每月營收統計 - (產生統計表資訊與折線圖, 一張圖看每月營收狀況) 講座 6 使用Python做Excel密碼保護 第七章 補充章節 講座1:驗證儲存格資料 講座2:設定條件式格式設定 Python 程式基礎 程式開發環境建立 認識變數和資料型態 流程控制 常用的容器型態 函式、模組和套件 檔案的讀取與寫入 例外處理 try-except 類別與物件 Python 爬蟲程式 認識網路爬蟲 網路爬蟲相關技術 認識 HTML 認識 Chrome 開發人員工具 BeautifulSoup 教學 1|實作案例:Yahoo 股市爬蟲 BeautifulSoup 教學 2|實作案例:Google 股市爬蟲 Selenium 教學 1|實作案例:告牌匯率爬蟲 Selenium 教學 2|實作案例:匯率走勢爬蟲 上課前準備 一台能夠上網的電腦或筆電(Windows或Mac) 電腦需要有Microsoft Excel軟體 課程會說明如何安裝Anaconda與Python和所需的套件,皆是免費 xlwings套件,支援.xlsx/.xls/.xlsm/.xlsb格式
Mastertalks

PYTHON 相關的貼文 (698)

AI 時代,你該追逐新技能還是強化舊優勢?給迷惘工作者的「斜槓生存指南」

你最近是不是也被 AI 相關的新聞轟炸到不行? ​ 聊天機器人會寫文案、AI 會畫圖,甚至還會寫程式。以前我們覺得「專業」是護城河,現在這條河好像隨時會被 AI 填平。這讓很多人陷入焦慮:「我是不是該馬上去學寫 Prompt?」「我這十年的經驗,是不是突然沒價值了?」 ​ 這種「該追新、還是守舊」的兩難,就是當下最真實的職涯規劃課題。 ​ ​ 凱文是一位資深視覺設計師,快 40 歲,在業界是「老師」等級。他對排版、配色、字體的掌握度極高,是個標準的「職人」。他一直認為,設計的「美感」和「溫度」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 直到最近,他徹底動搖了。 ​ 關鍵轉折點是,公司接了一個大案子,客戶要求「快速生成 50 款不同風格的社群貼文素材」。主管當場點名了剛進來不到一年的菜鳥,用 AI 繪圖工具,只花了半天就「生」出 50 款,客戶還很滿意。 ​ 而凱文,他花了三天精雕細琢的 3 款「大師級」提案,反而被嫌「太慢」。 ​ 他說:「老師,我那晚超慌的。我花十年練出來的技巧,它 30 秒就搞定。我到底該怎麼辦?難道我真的要被淘汰了嗎?」 ​ 凱文的焦慮,是這個時代的縮影。當「效率」突然凌駕於「精緻」之上,資深工作者的職涯發展就受到了最大的威脅。 ​ 在我的觀察裡,面對這波 AI 浪潮,職場上的人通常會陷入三種「技能焦慮」的陷阱: ​ 第一種:「恐慌追逐型」。 這種人一聽到 AI 很紅,就立刻拋下自己原本的專業,跑去學 Python、學 Prompt。他們覺得自己「再不學就晚了」。結果,原本的優勢沒發揮,新技能又學得半生不熟,最後變成一個「什麼都會一點,但什麼都不精」的半吊子。 ​ 第二種:「傳統守舊型」。 這類人剛好相反。他們出於恐懼或自尊,選擇「否定 AI 的價值」。「那種東西沒有靈魂!」「都是垃圾圖!」「這只是噱頭啦,很快就退燒了。」他們把自己關在舊有的專業裡,拒絕接觸新工具,結果眼睜睜看著市場和機會從眼前流失。 ​ 第三種:「價值迷惘型」。 這類人是最大宗。他們知道 AI 很重要,也知道自己的經驗很寶貴,但他們不知道怎麼把這兩者「串起來」。他們卡在中間,動彈不得,最後只能眼看著工作倦怠感越來越重。 ​ 我的答案是:你不需要拋棄你的舊優勢,你只需要「升級」它。 ​ 💡 三招「AI 時代的 T 型生存術」: ​ 1. 辨識你的「核心價值」,而不是「工具價值」: 你必須先問自己:你的專業核心到底是什麼? ​ 對凱文來說,他的核心不是「畫得多快」,而是他的「美感判斷力」。 對行銷來說,核心不是「文案寫得多順」,而是「洞察消費者需求」的能力。 ​ 重點提醒: AI 只是工具,跟 20 年前的電腦一樣。你的「核心價值」才是你駕馭工具的「靈魂」,這才是你不會被取代的關鍵。 ​ 2. 建立「T 型」技能組合:用舊經驗「駕馭」新工具: 你不需要變成 AI 專家,但你必須成為「最懂 AI 的那個領域專家」。 ​ 你的「舊優勢」(例如美感、策略、洞察)就是 T 型的「那一豎」(深度)。 你的「新技能」(例如 AI 工具)就是 T 型的「那一橫」(廣度)。 ​ 重點提醒: 你學 AI,不是為了跟 AI 比快,而是讓 AI 成為你的「超強助手」,幫你把「那一豎」的價值放大 10 倍。 ​ 3. 啟動「微型斜槓實驗」,用「玩」的心態找機會: 別急著在工作上豪賭。利用你的下班時間,做個「微型斜槓」實驗。 ​ 像凱文,他可以開一個 IG 帳號,主題是「AI 生成圖 V.S. 資深設計師精修」,去測試市場水溫,同時逼自己熟練新工具。 ​ 重點提醒: 這個「斜槓」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低成本試錯」,幫你在本業之外,找到新的職涯發展可能性。 ​ 凱文後來怎麼樣了? ​ 他聽了我的建議,不再去跟菜鳥比「出圖速度」。他回去研究那些 AI 工具,但他的重點放在「如何用我 10 年的美感經驗,下出最精準的 Prompt?」 ​ 他開始用 AI 快速生成 20 張草圖,然後用他「職人」的眼光,挑出最好的 3 張,再用 Photoshop 進行「神級精修」。 ​ 下一次提案,他只花了半天,就交出了 3 款「兼具 AI 效率與大師靈魂」的作品。主管跟客戶都驚呆了。 ​ 他笑著說:「我現在懂了。AI 不是我的敵人,它是我的學徒。我終於知道我那十年的價值在哪了。」 ​ 親愛的你,如果你也在為 AI 焦慮,請記得: ​ AI 時代,淘汰的從來不是「資深的人」,而是「不願進化的資深靈魂」。 你的舊經驗不是包袱,它是你駕馭新時代最好的武器。
蒲朝棟・職涯聊天室

30+想補學歷?返校前必問3個問題:學位是門檻還是焦慮?

工作資深卻卡在學歷門檻?在職專班是職涯升級或身心耗損?用3大策略問題評估進修的真實價值、隱性成本與高效替代方案,做出對職涯最負責的決定。 文/《104職場力》 本文導覽 Q.是投資還是緩解焦慮?讀完後,我的職涯有什麼價值?Q.我能接受「生活品質降級」嗎?盤點進修的隱性成本Q.職涯瓶頸真的是因為學歷嗎?除了學位,還有哪些「低成本高槓桿」的成長路徑?學歷不該是焦慮的代名詞,而是策略的結果 工作十年後,你可能開始有這樣的感覺:雖然累積了實戰經驗與績效,但在「升遷評估」或「轉換跑道」的關鍵時刻,那張文憑卻成了一道看不見、卻真實存在的門檻,因此興起了「不如去唸個在職專班」的念頭。 但回學校真的能讓職涯「從A級升級到S級」嗎?還是只是換來更多的壓力與負擔?在報名前,先思考這3個跟「投資報酬率」有關的問題,也許會找到更清楚的答案。 Q.是投資還是緩解焦慮?讀完後,我的職涯有什麼價值? 「進修」不是逃避焦慮的出口,而是一項策略性投資,既然是投資,就該先搞清楚報酬在哪裡,以及這個學位在你的職涯地圖上扮演什麼角色。 在不同產業,學歷的「加分效應」差異極大,以科技製造業、外商或大型企業為例,主管與中高階職位多半具備碩士學歷,有時學歷甚至是升遷的基本條件;但如果是在新創公司或服務業,實績與能力往往比學歷更重要。 因此,在決定報名前,請先盤點3件事: 1.公司內部現況 主管與同事的學歷組成、升遷條件,評估你想拿到的學位能幫你打開哪個特定的職級門檻? 比如公司規章明文規定,升任「副理級以上」須具備碩士學位;或觀察現有主管群,發現絕大多數同仁皆擁有國內外碩博士文憑,甚至每年晉升同仁名單普遍都是高學歷份子,在這種情況下,若想順利爭取晉升機會,進修取得學位便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 2.該學校的聲譽、課程內容與校友 你選擇的學位是「市場認證」的品牌嗎?課程是否真的能提供「未來性」的新知識(例如AI、ESG、跨域管理等)或新人脈? 除了課本上的知識內容,大部分的前輩都同意,念在職專班最大的價值在於「拓展人脈」,這群人脈往往是未來合作、轉職或獲取產業資訊的重要網絡,它的隱性報酬有時甚至高於學位本身。 因此,在選擇學校時,強烈建議事前多爬文研究,不只是看課程大綱,更要探究「校友組成」與「專班定位」,建議以這兩種角度選擇: 能吸引優質、跨產業同學的頂尖專班:透過與各行各業、具有相似成長動機的專業人士交流,建立跨領域合作的潛在網絡。 工作領域前輩聚集的專業學程:直接認識產業或與工作領域相關的資深人士,有助於垂直深耕專業或獲得工作上的即時指導與資源。 不過要提醒,想建立高品質的人際交友圈,也往往需要投入足夠精力參與課堂/課外的活動與討論,積極貢獻你的觀點與資源,如果只是消極上課、交報告,將難以真正與同學建立深厚的連結與信任。 3.個人職涯與外部市場趨勢 該領域未來是否更看重學歷與專業研究?若想轉職,你想轉哪個角色?該職位是否需要學位或專業背景支撐? 如果你待的產業,碩士博士學位對職涯發展有實質影響,特別是涉及「技術升級、轉任管理職或跨國發展」,那就可以將進修當成一種打開新職涯層級的黃金鑰匙;反之,若辛苦拿到的學位只是名片上的裝飾,或許更該思考其他能帶來即戰力的成長方式。 舉例來說,假設想從資深PM轉職成「企業顧問」的角色,那麼依照該職位極度看重「專業性、知識系統化與話語權」的特性,念個知名的MBA或管理學碩士將有助於快速建立顧問需要的知識體系與外部信譽;但如果只是想提升簡報或溝通能力,耗費時間精力參加學位課程就是殺雞用牛刀,遠不如直接報考PMP或Toastmasters來得有效。 Q.我能接受「生活品質降級」嗎?盤點進修的隱性成本 許多人以為念「在職專班」只是繳學費下班多去上幾堂課,實際上卻是一場長達兩年的極限時間管理挑戰。週末上課、平日晚間報告、團隊討論、期末專案,這些都會擠壓原本的休息時間與家庭生活,若你剛好正處於職場關鍵期、家庭責任日益增加的階段,進修可能反而讓壓力倍增。 因此,除了學費(經濟)上的考量,更該盤點的是: 1.時間成本 每週要投入多少小時?在長期壓力下你是否還能維持工作表現與穩定性? 有前輩提到,蠟燭兩頭燒最可怕的結果是「工作和學業兩邊都做不好」!因為進修不只是消耗下班時間,它還會蠶食你工作時的專注力和緊急處理事務的餘裕,試想在重要的期末考前後恰好接到大型專案,不僅可能要瘋狂熬夜,還有很大的機率因精神渙散考不好、甚至在工作上犯低級失誤,直接影響年終考核…… 如果進修的結果是「晉升機會延後、學業表現普通」,那這項投資便是雙重損失。 2.體力與心理負擔 是否能長期承受「白天上班、晚上唸書」的節奏?以及這種長期身心耗損對你而言是否值得? 走過這段路的前輩,多少都曾有過「邊上班邊寫論文到崩潰」的時刻,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身心耗損」,當長期處於睡眠不足、咖啡因依賴的狀態,還幾乎犧牲了所有的娛樂與社交時間,肯定會捫心自問「這種犧牲對自己的長期健康和幸福感而言是否值得」? 因此才會建議大家事前評估要做好,並釐清自己進修的本意,因為「被焦慮推著走」的深造,往往最後是陷入更絕望的深淵。 3.家庭支持度 配偶、家人是否能理解並提供協助?你願意犧牲家庭相處時間來換嗎? 念在職專班的壓力不僅影響自己,還會外溢到最親近的家人身上,不論是原生家庭成員,還是婚後有小孩的家庭,缺乏支持極可能成為家庭關係的引爆點,倘若沒有事先明確劃分「犧牲的界線」與「各自要分擔的責任」,重擔都由手足或配偶承擔的話,很快家庭關係就會陷入緊張甚至引發破裂危機,而這份隱性成本的傷害將超乎想像。 Q.職涯瓶頸真的是因為學歷嗎?除了學位,還有哪些「低成本高槓桿」的成長路徑? 學位不是唯一的選項,對多數職場人來說,關鍵不是「有沒有學歷」,而是「能不能證明你的能力,並帶來即時價值」。你可以先誠實問自己,目前遭遇職涯瓶頸,真的是因為學歷不足嗎?還是根本原因出在技能斷層、曝光不足或人脈資源有限? 以下是前輩們推薦,比攻讀學位更高效的「低成本高槓桿」成長路徑: 1.專業技能斷層的「變現」解方 如果職涯瓶頸在於「某項專業技能不足」,念學位通常是繞遠路!在許多職能中,專業證照或即時技能的投資回報率遠高於學位。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HR、行政、財務、行銷或專案管理角色,也許報考專業證照(如PMP、HRBP、CFA等)更能帶來直接效益與市場認可;若是想強化數據分析、系統導入能力,直接進修數位轉型、Python或資料分析等短期課程,會比攻學位更快能將知識「應用並變現」在工作上。 2.實戰經驗與人脈拓展的「高效」解方 基本上,實戰經驗是職場資深者最直接的成長養分。 如果瓶頸是缺乏跨領域經驗,可以考慮爭取公司內部的「跨部門專案、跨職能輪調」機會,或參與外部「顧問案」,在實戰中提升能力,這是最直接的成長路徑;如果想拓展人脈,可以選擇「企業內訓、產學合作專案,或擔任非營利組織的志工」,透過「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邊做邊學之餘,也與人建立實質連結。 進修的本質是提升競爭力,不一定得透過學位完成,最有效益的學習,是能讓你在「不中斷職涯」的情況下,快速補足能力缺口並帶來「立即變現」的價值。 學歷不該是焦慮的代名詞,而是策略的結果 經過這3大方向的問題審視,相信大家已經有了更清晰的答案,其實,這個時代的「學歷」更像是職場裝備欄裡的一件道具,雖然有特定的使用時機和效益,但真正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擁有一張文憑,而在於是否清楚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如果確定該學位能幫你打開中高階職位的硬性門檻,且你已經做好兩年生活品質降級的準備,那麼請放手去投資;如果目標只是補足技能或緩解焦慮,那麼別被「焦慮」推著走,選擇更高效的證照或短期課程或許才是現階段的最佳解。 做出決定後,無論最終讀或不讀,都是一種對自己職涯負責且有底氣的選擇,畢竟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真正讓大家脫穎而出的,永遠是「持續讓自己有價值」的態度與行動力。 延伸閱讀: EMBA、MBA在職專班、MBA,怎麼選?申請資格、上課重點、學費一看就懂 「學歷」重要嗎?38歲男國中畢業求職屢碰壁 網:可考學力鑑定 想花錢「上進修課」轉職做電商,別衝動!先確定兩件事 職涯停滯不前?5關鍵讓你職場爬更高:走出同溫層,培養有意義的人脈 職場中「人脈」的重要性:一張通往成功的門票
【104職場力】・職涯規劃

「不為跳槽,只為變強」104學習公布職場人最愛Top10課程 證照 技能檢測

AI快速變革時代下, 25至34歲的「青壯世代」佔了學習者的55%,高達65%的人選擇「邊工作邊學習」模式,透過線上課程、週末工作坊、證照班等彈性方式持續充電,在職進修已成職場主流,掌握數據分析、專案管理、AI應用等硬實力,已成為職場站穩腳步的關鍵。 104學習揭密最強學習時段竟是每日清晨6-8點,這個時段不僅精神最好、干擾最少,更能為一整天帶來正向的動力。面對AI浪潮衝擊,30-34歲及40-44歲成為AI學習主力年齡層他們正用清晨時光悄悄拉開職場競爭力差距。 ❇️職場學習趨勢❇️ 📌學習動機從「被動跳槽」轉向「主動增值」,工作者更重視長期競爭力 📌學習模式走向「無縫接軌」,不再需要離職進修,而是將學習融入日常工作 📌技能需求聚焦「數位核心能力」,AI工具應用、數據思維、敏捷專案管理等跨領域技能 📌最受歡迎學習時段是清晨6至8點 ▶️職場人都在偷偷學什麼課程? 🔥Top1 數據分析師|入門實戰 ⬇️86折 只到11/30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700f35aa-e227-4a12-b673-3b5931342c02 🔥Top2 iPAS AI應用規劃師衝刺班 ⬇️86折 只到11/30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19ba2cdd-5ae1-44a0-a975-01f989c92691 🔥Top3 PM產品經理|入門致勝攻略 ⬇️86折 只到11/30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d74ae414-8db3-46d4-8158-9d256c517939 🔥Top4 用AI+Google Sheet建立自動化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86折 只到11/30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122fbd25-1ad3-4caf-a3b7-d7beabdc75b9 🔥Top5 GA4 x Looker studio跨資料源整合&動態報表實戰 ⬇️86折 只到11/30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3211ef4b-a0df-4e47-898b-450cbf8f2e5b 🔥Top6 設計師接案必修課 ⬇️86折 只到11/30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a221d91b-df61-46c7-9e75-c3d99b84cbc9 🔥Top7 開啟你的綠領職涯 - ESG 永續行業求職準備全解析 ⬇️86折 只到11/30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25cef4a0-cc26-4e34-8ca8-21ae9c957487 🔥Top8 頂尖獵才教你談薪水 ⬇️86折 只到11/30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7e8f9ad6-e73e-42d5-b45f-1435517fda77 🔥Top9 AI行政管理力實戰課|高效會議記錄 × 精準SOP × 掌握AI工具 ⬇️86折 只到11/30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615567ab-cd6f-423e-9277-841af2dd7031 🔥Top10 【履歷一投就中】ChatGPT打造HR最想錄取的履歷 ⬇️86折 只到11/30 https://nabi.104.com.tw/course/104nabi/fde3d341-4750-4654-b203-ce6259a519c2 👉職場人都在偷偷關注什麼證照? 🟢Top1生成式AI課程認證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48799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13967cfe-5c5d-4754-8cff-99c43cabd1e0 目標是讓學習者掌握生成式AI的基礎概念、實際應用及工具操作能力。內容包括大型語言模型(LLM)、生成式AI如何提升工作效率,以及Google Cloud的相關技術應用。 🟢Top2 公共工程品質管理人員 ↗️面試邀約提升:約 3倍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243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d074f13b-3cf6-42e9-82ea-90c61f619bfe 凡參與公共工程,需擔任品管人員(如施工、監造、管理等工程從業人員),都必須參加由工程會或其委託訓練機構舉辦的公共工程品質管理訓練課程,並取得結業證書。 🟢Top3 丙級會計事務技術士 ↗️面試邀約提升:1.4倍 ➡️考古題下載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814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 https://nabi.104.com.tw/assess/df09209a-c850-4fc8-8515-616c07252f11 中小企業與事務所普遍需求的財會基礎證照,內容包含帳務處理、報表編製與基本稅務實務。適合準備從事會計助理、出納、財務行政等工作的求職者。根據2023年(民國112年)勞動部資料,該證照通過率為52.6%。 🟢Top4 TOEIC (多益測驗)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34532 ▶️【點我免費做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toeic/ 多益成績已成為企業判斷求職者英語能力的標準,特別是外商公司。建議考取750分以上,若能獲得金色證書(860分以上),更能在職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尤其對有志於外商企業、跨國集團或海外派駐的人才而言,TOEIC成績更是履歷的重要加分項。 🟢Top5 丙級中餐(葷食)烹調技術士 • 適用職務:廚師、餐飲人員 ↗️面試邀約提升:99% • 歷屆考古題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06 Q:丙級中餐(葷食)烹調技術士證照通過率如何? A:通過率大約79%至80%,只要熟悉考試題庫要求並掌握基本烹調技巧,通過機會高。 ▶️【點我免費做線上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543ee6ed-bfa5-417f-8cd9-d545842f6393 🟢Top6 乙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 • 適用職務:環境安全衛生類人員 ↗️面試邀約提升:近4倍 • 歷屆考古題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467 Q:證照專業度如何? A:取得此證照證明持有人具備評估職場安全風險、規劃安全措施及事故預防的專業能力,考試內容包含眾多專業知識與技能,證照在職場上的認可度和價值均較高,尤其適合想專注於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領域的人士參考。 ▶️【點我免費做線上模擬測驗】 https://nabi.104.com.tw/assess/9e3f75d6-01c6-4d46-98b6-347dc9f76b35 🟢Top7 總幹事證照 事務管理人員 • 適用職務:社區總幹事、大樓管理員 ↗️面試邀約提升:1.3倍 •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98 Q:誰需要考總幹事證照? A:凡欲從事社區公寓大廈管理的總幹事工作者,必須取得此證照,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通過中央主管機關舉辦的事務管理人員講習並考試合格,才能合法擔任總幹事,負責社區組織運作、公共安全及財務管理等工作。 ▶️【點我免費做線上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98c486e6-8ec7-44da-b07c-d3799eaed113 🟢Top8 工地主任 營造業法定必備的高階管理證照,專業度極高且考試具相當挑戰性,為營建工程領域的核心資格認證,薪資待遇優渥證照資訊 ➡️證照資訊: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756 🟢Top9 乙級就業服務技術士 人資領域的唯一一張國家級證照,每年考照日期為三次,無論是人力銀行、人力仲介公司的從業人員,還是企業人資部門的招募專員,擁有就業服務乙級證照都能為職涯發展帶來更多機會與保障。 報考資格:具備高中職以上學歷或同等學歷證明。 ➡️114年度考古題: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276 ✅ 線上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343d8c62-b9aa-4af3-8fa2-b3b684908277 🟢Top10 照顧服務員單一(丙)級技術士 長照領域的基礎專業認證,門檻友善、考試彈性,是投入照護產業的理想起點。 ➡️歷屆考古題: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85 ✅ 線上模擬測驗:https://nabi.104.com.tw/assess/c2d6707f-c205-4054-a741-d8d70decc4ae 📢職場人都在測的技能測驗是什麼? *️⃣Top1 Excel技能測驗 +7600人施測 https://nabi.104.com.tw/assess/107f7b37-e776-4a1e-969d-57ad605052c5 *️⃣Top2 文書處理能力測驗 【+6300人施測】 https://nabi.104.com.tw/assess/be67c56b-72a6-421a-ab9b-0ec3b0e79e05 *️⃣Top3 中文初級能力測驗 【+5400人施測】 https://nabi.104.com.tw/assess/6a89b11d-1b33-4082-b741-17ce7de462a5 *️⃣Top4 Python基礎概念測驗【+5400人施測】https://nabi.104.com.tw/assess/781143a4-b16f-4e30-a319-2ec66caa9ed1 *️⃣Top5 顧客服務職能檢測 【+5000人施測】 https://nabi.104.com.tw/assess/04e5a3aa-3636-452e-9b2b-4fc87f10b61d *️⃣Top6 AI基礎技能測驗【+3800人施測】https://nabi.104.com.tw/assess/5f56741a-2b6a-4201-b504-fafd6a56b11f *️⃣Top7 溝通協調職能檢測 【+3700人施測】https://nabi.104.com.tw/assess/25e3133b-a395-4d1c-872c-749d4215739f *️⃣Top8 專案管理能力測驗 【+3400人施測】https://nabi.104.com.tw/assess/03fe2428-502a-4ac0-a31a-914addf37c4b *️⃣Top9 丙級會計事務技術士 模擬試題 【+3400人施測】https://nabi.104.com.tw/assess/df09209a-c850-4fc8-8515-616c07252f11 *️⃣Top10 Python程式設計技能測驗 【+3300人施測】https://nabi.104.com.tw/assess/90b01176-e755-467c-aed7-a14a56c8a5db
104學習・104學習 | 熱門文章推薦

只會一招就完了!台哥大資訊長分析:AI逆分工時代,這3點是突圍關鍵

AI正改寫專業分工規則,讓跨界整合成為新顯學,台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岩指出,未來不再屬於單一專才,懂得整合、學習與洞察的通才會崛起!想在「逆分工」時代脫穎而出,需要具備哪3個關鍵特質呢? 文/蘇欣儀 由Cheers授權轉載 本文導覽 「逆分工」鬆動組織結構:主管不必專業出身,基層敢直報CIO當員工技能在AI輔助下跨界升級,溝通的模式也開始改變AI讓起跑線一致,終點線取決於洞見 AI 來了,專業分工還管用嗎?組織與個人如何跟上變局?台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岩分析,未來是屬於通才的年代,企業組織正走向逆分工的時代。 「AI法人格的進展?現在有沒有保險可以買?」在一場論壇上,台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岩被現場觀眾拋出這樣的問題時,他沒有慌張,而是趁其他講者回答時,請AI搜尋答案。現在連生活中偶有眼睛不適,他也不是先問身為眼科醫師的妻子,而是先問AI基本資訊。 這樣的例子,反映了個人對AI的日常依賴,也折射出職場正在發生的巨變:AI正在降低專業學習的門檻,讓跨界學習與合作成本大幅下降。傳統「各司其職」的線性分工逐漸鬆動,一種新的模式浮現──「逆分工」(Reversing Specialization):專才在AI輔助下,會變成更有跨界能耐的通才,專業或部門過度細分反將成為障礙。 這股趨勢已有數據佐證。O.C. Tanner一份跨國調查也指出,5 成雇主偏好具備多領域能力的員工,63% 的受訪員工也表示公司近一年來招聘更多「通才」,而非單一專才。 「逆分工」鬆動組織結構:主管不必專業出身,基層敢直報CIO 蔡祈岩觀察,AI驅動的「逆分工」正在挑戰組織運作與管理者的角色。 他直言,傳統分工愈細,穀倉效應愈嚴重。「很多人在生活中很聰明,但一進到組織,就像被困在一口深井裡,笨到不行。」如今,AI正鬆動這種結構,部門逐漸整併、扁平化。 在台哥大,以前寫Python的工程師幾乎不可能跨到Java,即便花了兩個月,也只能達到初階水平,價值有限。如今,他們不僅能跨到Java,甚至Android工程師也能接手iOS。還有,後端工程師也開始有人可以處理前端的動態表現,大幅縮短開發時間。 當員工技能在AI輔助下跨界升級,溝通的模式也開始改變 「在AI時代,不論職級高低,大家問的都是同一個老師(AI),答案容易對齊,那還需要層層傳遞嗎?」兩年前起,蔡祈岩推行每日15至30分鐘的站立會議。與他開會的,可能是基層工程師,也可能是小主管,但在專案中,人人都是負責人。這就是打破層級,「你看到的不是職位,而是任務。」 起初,員工難免緊張:直接對CIO(資訊長)報告會不會不夠格?但慢慢地,大家發現只要帶上AI工具,知識就夠全面,多被問幾次、多思考幾次,成果並不遜色。曾經卡關3個月的專案,在這樣的會議中一週就解決。 在逆分工下,主管人選也不再侷限於專業背景。「資訊部的主管,不一定要是IT出身。」蔡祈岩指出,過去擔心產業知識不足,如今AI能彌補技術缺口,真正重要的是「學習能力」:誰能快速吸收新知,誰就能勝任領導角色。 蔡祈岩也意識到,未來主管的價值不在專業壟斷或是傳令,而是橋樑與催化劑。「我有AI,你也有AI,我們一起思考、一起解決問題。」逆分工時代最需要的領導力是激發創意、凝聚共識與容錯。 AI讓起跑線一致,終點線取決於洞見 在個人層面,「逆分工」的衝擊更直接。過去,行銷企劃專注於提案,如今在AI協助下,也能進行數據分析,這讓台哥大減少對外包的依賴。 最戲劇性的例子,發生在資訊長室經理璩秀君身上。她原本是PM出身,如今只花一週就能成為開源專家,甚至能撰寫法律合約。她笑說:「若沒有AI,這些工作我可能要花數倍時間。」 不過,她也提出:「AI讓知識底線一致,但能否產生洞見,仍取決於個人的天賦。」 蔡祈岩補充,在專才時代,深耕久了自然成為專家;而在通才時代,知識容易互通,勝負比拼的就是洞見、策略思維與判斷力。 當然,逆分工帶來的轉變,對不同世代的員工衝擊不一。「對一個六十歲的人來說,可能覺得離退休不遠,無所謂怎麼做。」 至於「AI是否等於裁員」的疑慮,他直言,很多公司只是拿AI當藉口掩飾裁員決策。「AI導入不會裁員,只會增員。企業提升人均生產力後,反而更有餘裕擴張,為什麼不加人,賺更多錢?」 在AI時代,員工不是輸贏的主角,真正競爭的是老闆;員工要做的,是選擇願意擁抱AI、能與之共進的企業。 (原文標題:AI衝擊企業組織,專業分工反而阻礙進步?台哥大資訊長分析:「逆分工」時代來臨,見證「通才」崛起) 延伸閱讀: AI加速技能斷層!專家揭潛在隱憂:新一代技術人才能力下滑 導入AI救企業?管理層3大問題不除,免談! AI時代學資工就對了?程世嘉建議「逆向操作」:跨域人才終將勝出 AI如何衝擊企業管理?吳恩達:公司決策不能只依賴高管,來自底層的判斷同樣重要 晉麗明專欄|2025年人資長必須關注的7大職場趨勢:AI加速取代人力,新世代80歲才能退休 蔡明順專欄|AI人才荒的背後:企業到底該搶什麼樣的人?
【104職場力】・AI

PYTHON 相關的證照 (21)

AI x ChatGPT:短影音、Python、數位人才培育計畫 |
AI產業正夯,桃園青年局邀集業界優秀講師,打造三大系列數位人才專業課程!課程主題包含ChatGPT 驅動─Python快速入門班/AI 短影音動畫入門班/生成式 AIx設計x提案全能班;協助青年累積職場專業力,拓展職涯可能性!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網頁資料擷取與分析 Python | Web Data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Python)
在數據分析領域及資料科學中,Python榮登最受學界、業界以及開源軟體界中最受歡迎的程式語言第一名。Python強項在於語句少而簡潔,高開發效率與高生產力,幫助開發者可以專注在解決問題上,用途廣泛,使用者來自各個領域。在物聯網興起的時代,大數據資料需要經由數據分析,進而找出資料能提供的資訊。Python具有豐富強大的程式庫,能高彈性運用Python的各項套件模組,進行數據資料演算,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挖掘出資料庫中的各類商機,做為後續的智慧應用資料依據。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
SSE Python程式語言國際認證 | Python Language Today
Python語言已經是目前欲進入資訊科技殿堂最重要的程式語言,也是最好找工作的程式語言,目前大部分的人工智慧、網頁後端、機器學習、網路爬蟲、手機開發等和軟體相關的開發都是使用Python語言完成。掌握Python語言是軟體工程師最重要的技能。讓你在各個不同領域都能得心應手完成困難的工作。通過我們的認證,你將證明自己具備高人一等的Python語言開發能力。
Silicon Stone Education (SSE)
程式語言 (C/Python) | Programming Language(C/Python)
TQC+ 程式語言C認證之測驗對象,為從事軟體設計相關工作1至2年之社會人士,或是受過軟體設計領域之專業訓練,欲進入該領域就職之人員。 TQC+ 程式語言Python 3認證之測驗對象,為從事軟體設計相關工作1至2年之社會人士,或是受過軟體設計領域之專業訓練,欲進入該領域就職之人員。 學科技能規範:無技能規範 術科技能規範: 1. 基本程式設計 2. 選擇敘述 3. 迴圈敘述 4. 進階控制流程 5. 函式(Function) 6. 串列(List)的運作(一維、二維以及多維) 7. 數組(Tuple)、集合(Set)以及詞典(Dictionary) 8. 字串(String)的運作 9. 檔案與異常處理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
Python程式設計應用認證 | Applications of Python Programming Certification
本證照關於Python程式設計必學基礎概念,例如變數、串列、類別和迴圈等主題,並對每個主題實作練習寫出淺顯易懂的程式碼。 學到如何讓程式產生互動性,以及如何在程式整合到專案前正確也測試好編寫的程式碼。
TIPCI臺灣國際專業認證學會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Python | Machine Learning Python
人工智慧研究如何使機器具有類似人類學習及解決複雜問題、抽象思考、展現創意等能力,是能讓事物變更聰明的科技。其研究範圍包含了:電腦視覺、語音工程、自然語言處理、移動與控制等。做為人工智慧體系的一部分,「機器學習」是一種資料科學的技術,也是實現人工智慧的一種方式,從資料中學習,獲得辨識或預測新進資料的技能,以協助電腦預測未來的行為、結果和趨勢,其技術廣泛應用在不同領域。 財團法人電腦技能基金會TQC+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的題目設計包含:「監督式學習」、「非監督式學習」、「機器學習應用」等必備的知識及技術,運用不同機器學習方法進行實際案例之分析預測。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電腦技能基金會

PYTHON 相關的測驗 (3)

PYTHON 相關的教室 (32)

教室
Python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104學習
公開教室
Mike的Python學院
Mike與104學習精靈合作,在這邊分享Learn Code With Mike網站上部分的 Python 「入門教學、爬蟲應用、資料分析與網頁開發」等主題的教學文章,而這也是Learn Code With Mike品牌的初衷,以簡單易懂的實作幫助大家學習 Python 程式語言。​
Mike Ku
公開教室
緯育TibaMe
緯育TibaMe由全球最大資通訊集團之一的緯創資通集團於2015年正式成立,我們專注於人才培訓與平台服務,發展多元的授課模式,並結合緯育開發的雲端智能化學習系統,有效培育新世代數位化人才。在行動與雲端時代,用科技加值人才培育,持續發展創新與有效的數位教育學習服務。
緯育TibaMe
公開教室
精誠資訊恆逸教育訓練中心
精誠資訊恆逸教育訓練中心成立於1996年的恆逸教育訓練中心,是台灣資訊服務產業龍頭企業『精誠資訊』(台股代號6214)旗下事業群。恆逸深耕台灣IT教育訓練市場20多年來,以不斷引進各大國際原廠最新趨勢技術、擁有實力堅強的專業講師團隊,並結合職場需求的各種實用技能培訓,成為各大企業、政府單位、IT人員推薦進修的首選教育訓練中心。
精誠資訊恆逸教育訓練中心
公開教室
電腦技能的領航員-碁峰資訊
最專業的作者團隊,出版品榮獲書店各大排行長勝軍。 資訊圖書 / 語文學習 /考試認證 程式設計 / Office軟體 / 網頁設計 影像繪圖 / 影音多媒體 / 商業行銷
碁峰資訊GOTOP
公開教室
P夫人-Madam P-商務人士的數位力
數位生活已經鋪天蓋地成為這個世代的一部分。 對企業而言,如何應用數位工具與平台,以增加效率與節省成本、 如何解讀大數據、如何制定數位化策略、如何在網路時代存活,進而勝出、如何數位轉型,這些問題持續挑戰著企業領導人與管理層。 對個人而言,學會數位工具,擁有數據分析的能力,不僅是保持在職場的競爭力,可能是斜槓或創業的開端,也是無限可能的起步. P夫人將用簡單而有趣的方式,讓你學會數據分析,數位行銷, 認識數位世界。
汪佩蓉 Patri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