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

製片

製片
更多
月薪中位數
$4.7萬
年資 3-5 年
$6萬
年資 10 年以上
製片 都在看
🔥 社群防呆包:拯救小編智商,薪水翻倍爽漲!
🔥 社群防呆包:拯救小編智商,薪水翻倍爽漲!
【 V 篇:20 個 V 開頭術語一次搞懂!】 別以為只有「VIP」跟你有關,其實「V 字頭」術語藏了超多小編日常血淚! 從影片到病毒擴散,V 字頭根本就是社群人的生活主旋律! ​ 😫「影片拍完沒人看⋯⋯」 😱「病毒行銷是病毒還是中毒?」 ​ 別再用猜的,Steven 幫你備好一份小編活命包, V 字頭 20 個術語,從專業到崩潰,一次整理給你! ​ 📌 建議珍藏+轉給還沒搞懂 Viral 是什麼的隊友! ​ 🚩【 V 篇 】數位社群行銷術語防呆包 01. Video Marketing(影片行銷) 👉 老闆覺得拍影片就會爆紅,但你知道的是剪一支要爆肝。 02. Viral Marketing(病毒行銷) 👉 想像中會自動瘋傳的夢幻操作,實際上是撞運氣+拜託朋友轉發。 03. View-Through Rate(瀏覽完成率) 👉 影片看到底的人有幾個?你本人可能都沒耐心看到最後。 04. Vlog(影音日誌) 👉 你以為只有網紅在拍,其實品牌也能記錄日常圈粉絲。 05. Value Proposition(價值主張) 👉 每次寫文案都在思考:到底我們的產品哪裡有價值? 06. Visual Content(視覺內容) 👉 老闆說圖要吸睛,結果你改了 15 次還被說「不夠時尚」。 07. Viewability(可視度) 👉 廣告有露出才算數?其實沒進入用戶眼裡根本沒意義。 08. Vanity Metrics(虛榮指標) 👉 粉絲數很高但沒互動,小編內心 OS:「這不算 KPI 吧?」 09. Voice Search(語音搜尋) 👉 越來越多人用講的搜尋,但你連打字 SEO 都還沒搞懂。 10. Verified Badge(藍勾勾認證) 👉 客戶指定要的社群聖杯,但申請流程比搶演唱會門票還難。 11. Value Content(有價值內容) 👉 小編心想:這種知識型內容超冷門,結果發文竟然爆讚! 12. Video Views(影片觀看數) 👉 數字很美,但其實 3 秒就算一次觀看,大家都不知道內容在幹嘛。 13. Voice of Customer(顧客聲音) 👉 客戶留言不是純抱怨,其實是寶藏洞察,小編你聽見了嗎? 14. Vertical Video(直式影片) 👉 手機優先的世界,拍橫的還被說老派,小編器材再升級! 15. VSEO(影片搜尋引擎優化) 👉 影片也有 SEO!標題、描述、關鍵字,一樣都不能少。 16. Value Ladder(價值階梯) 👉 先用免費內容勾粉,再一步步帶入付費產品,小編的理想漏斗。 17. Video Retargeting(影片再行銷) 👉 有看過你影片的人,廣告請他再看一次看會不會買,沒買就再播。 18. Video Completion Rate(影片完成率) 👉 用戶看到一半就退出,小編開始懷疑人生跟腳本。 19. Virtual Influencer(虛擬網紅) 👉 不會遲到、不會情緒崩潰、不會喊漲價,是人類小編的夢幻同事。 20. Video Call-to-Action(影片 CTA 引導) 👉 沒有 CTA 的影片就像沒告白的曖昧,永遠不知道觀眾想不想買單。 ​ 💬 還有你常用的 V 字頭行銷術語嗎? 留言補充、標記夥伴,一起破解影片行銷的萬花筒世界!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中文怪物》爆紅!法國YTR酷帶百名外國人比中文,怎麼成為年度最狂節目?
《中文怪物》爆紅!法國YTR酷帶百名外國人比中文,怎麼成為年度最狂節目?
法國YouTuber酷打造的《中文怪物》獲得現象級成功,首集狂吸200萬點閱,引爆全台社群熱議。不僅掀起YouTube大型實境節目風潮,甚至可能挑戰傳統電視綜藝節目的地位?只有4個人的團隊,如何做出不輸Netflix的大製作? 文/鄭景雯 圖/酷的夢提供 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中文怪物》大規模製作的野心酷熱愛台灣,吃芋頭、學中文引共鳴電視台拍不出《中文怪物》?經營模式有根本差異新製作模式的獲利實驗 YouTube節目時代到來了嗎? 過去一週,全台社群被一檔新節目洗版:《中文怪物》。 這個由來台8年的法國網紅「酷」製作的YouTube實境節目,一口氣邀請100位在台外國人參賽,結合《黑白大廚》的節奏與《魷魚遊戲》的淘汰制,挑戰誰的中文最好。最大贏家可抱走30萬元獎金,戲劇張力十足。 《中文怪物》節奏快速,一集控制在40分鐘內,考聲調、語感、聽力和臨場反應,台灣人才會學的ㄅㄆㄇㄈ也融入其中。 第一集上線兩天,點閱率就破200萬觀看人次,創下他YouTube頻道「酷的夢」單日以來最高點閱率,流量成長近350%。 社群平台上,臉書、Threads、IG全都在問,《中文怪物》到底在紅什麼? 《中文怪物》大規模製作的野心 「他的企圖心很大,一次邀請100個參賽者,同樣企劃若只是邀請20人,氣勢格局就不同,」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觀察,《中文怪物》若成功,將為台灣YouTuber樹立新的範例,鼓勵更多創作者挑戰大型製作。 節目動用了17台攝影機、30多台監視器,剪輯呈現參賽者浮誇又真實的反應。 每幾分鐘就有爆點、笑哏,讓觀眾在觀影後還會記住並討論參賽者,跟《黑白大廚》相似,「觀眾多數都不認識當中的主廚,卻會在節目結束後成為某些主廚的粉絲,」馮勃翰說。 令人意外的是,這竟是酷第一次嘗試這麼複雜的大型製作,「很多流程都是邊做邊學,」酷回覆《天下》訪談時坦言,「有一點高估我自己,」沒料到第一集迴響如此高,壓力也隨之而來。 尤其是後期剪接,光是影片素材就有17TB,第二集幾乎剪接到上架前一刻,因而延遲播出,「第一集能引起這麼大反應,一方面很開心,但也帶來壓力,」酷說。 然而他的初衷很單純,「讓更多外國人學中文,如果可以來台灣學中文就更好,」酷說。 酷熱愛台灣,吃芋頭、學中文引共鳴 而他會對台灣如此有感,得從大學時期說起。 今年30歲的酷,出生於法國、讀南錫商學院,大二時曾來台灣飯店短暫實習三個月,後赴韓國當交換生兩年半。 待在韓國的時間,酷覺得食物辣、口味重,且韓國社會過度重視輩分倫理,也比較排外。他回想起來台實習期間,台灣人對外國人很友善,很懷念在台的快樂時光,覺得有一種「被歡迎的感覺」。 於是2017年再度回台居住,成立YouTube頻道「Ku's dream酷的夢」,邀請遠在法國的家人及外國友人一起體驗台灣特有美食,受到廣大粉絲歡迎,截止目前為止,擁有216萬人訂閱。 酷尤其熱愛台灣的芋頭食品,並以此形象聞名。他擅長以幽默的方式,凸顯台法文化差異,曾帶法國高中生來台旅遊,「我帶學生們體驗生活、美食,結果真的有人因此來到台灣學中文、生活,這讓我覺得很有意義,」酷說。 由於學中文的過程,酷時常被員工取笑口音,過去就曾在頻道製作「連台灣人都聽不懂的台灣中文」系列影片,讓來賓透過廣告或歌曲來猜測發音。 許多題目,就連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都猜錯,但也因而獲得共鳴,每集影片破百萬點擊,成為《中文怪物》企劃的基礎。 酷表示,原先只打算做「台灣中文聽力賽」,後來才加入更多不同類型的挑戰,「聲調關卡就是我自己最有感的挑戰,因為對外國人來說,聲調真的非常困難,」他笑說。 「《中文怪物》爆紅並非偶然,而是經過市場驗證,」《綜藝玩很大》製作人湯宗霖認為,原先這系列主題在酷的頻道就是點閱保證,在做大型企劃時,自然會把吸眼球的主題繼續擴大。 電視台拍不出《中文怪物》?經營模式有根本差異 隨著節目走紅,這波討論焦點,有不少人質疑為何台灣電視台做不出《中文怪物》?認為電視台中型綜藝節目單集製作費同樣落在100萬元上下,但只有4人團隊的酷,卻能做出不輸Netflix的大製作。 「這種比較忽略了兩者在根本上的差異,」湯宗霖認為,無論是受眾、收看方式、獲利來源、拍攝、後製方式,電視跟YouTube都截然不同。 「網路節目尺度寬,不像電視台容易受限,」一名電視台主管透露,光是《中文怪物》參賽者提到「我們共通點是0號」,「這句話在電視台就會被剪掉,否則就可能接到客訴。」但網路世界百無禁忌,用語也貼近年輕觀眾,自然能成為討論話題。 再者,湯宗霖認為,《中文怪物》賣的是勇氣,「酷挑戰了一件對他來說很難、且不一定會賺錢的事,」而這樣的熱情,能激發粉絲情感的支持和資金贊助,相較之下,電視台投入巨資被視為理所當然,卻難以獲得同樣的公眾情感支持。 然而製作《中文怪物》,對酷而言也可能是一個實驗。 新製作模式的獲利實驗 他光是籌備《中文怪物》就耗時一年,初期經費完全是自己先投入,拍攝階段才陸續找到贊助。其中有不少廠商過去從未合作過,意味他藉由新的製作模式,也打開新的獲利可能。 「過去是電視台決定什麼會紅,現在是演算法決定,」馮勃翰說,關鍵是要製作出好看、能抓住觀眾眼球的作品,同時也能吸引贊助商。 然而,馮勃翰也提醒,高成本製作可能難以回收,他以全球YouTube頻道訂閱人數最高4.4億的MrBeast(野獸先生)為例,半小時的內容就斥資250萬美金,「他觀看人次動則破億,總加點閱分潤、贊助、廣告金,內容收入一年仍無法打平。」 馮勃翰指出,MrBeast必須要靠另外創立的餐飲、巧克力品牌來賺錢,這也可能是YouTuber創作者下一步會走的路。 《中文怪物》的現象級成功,可能是台灣內容產業的分水嶺,「對電視台絕對是一次好的提醒,」一名電視台主管說。 它證明即使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只要有足夠創意與執行力,也能做出媲美電視台規格的作品,引發社會討論。 「台灣有很多值得被看見的文化和故事,但常常被埋沒,」酷建議創作者要勇於嘗試,不要被太保守的觀念侷限,「如果能夠更開放、更勇敢,台灣一定能創造出更多新的東西,讓世界真正看見。」 《中文怪物》每週三和週六晚間18:00於YouTube頻道「酷的夢」首播,共6集。酷的夢YouTube頻道:網址酉告有限公司:104人力銀行「酉告有限公司」酷的夢頻道公司頁 (原文標題:《中文怪物》爆紅!法國網紅酷帶100個外國人比中文,怎麼成為年度最狂節目?) [joblist_plugin title='更多104【電視節目】相關工作機會' url='https://www.104.com.tw/jobs/search/?keyword=%E9%9B%BB%E8%A6%96%E7%AF%80%E7%9B%AE' amount='2'] [joblist_plugin title='更多104【YTer】相關工作機會' url='https://www.104.com.tw/jobs/search/?keyword=youtuber' amount='2'] 推薦閱讀: 沒有壓力,做不出好節目!| 《台通》李毅誠、張家倫 | 104掌聲 異形迷等了46年的經典!《異形:地球》不只恐怖,也思考人生哲學 台灣終於也有列車電影!《96分鐘》砸1.6億、耗時9年拍出高鐵炸彈危機 2025連假看展覽》台中綠美圖首展12月登場,陳澄波、雷諾瓦、梵谷哪裡看?
【104職場力】
曾從事學校及醫院研究助理,但近日求職不順有想轉跑道的想法
曾從事學校及醫院研究助理,但近日求職不順有想轉跑道的想法
大學碩班皆就讀生物相關科系,在醫院和學校總共做了近7年的研究助理。 起先於學校做分生基因相關,後來在醫院則是做NGS序列研究,原本預期後者學完後想要開始找相關工作,可惜後者因為一些因素導致相關技術學習到一半就契約結束而離職。 個人抱持著如果沒學完就不易找到相關工作的心態,因此也是尋找相關的醫院或學校的研究助理,只是幾次面試下來的結果,感覺是他們認為我目前只習得一半因此不太願意聘請的樣子。 後來各種無聲回的結果,亦加上看著研究助理相關討論讓我思考是不是該轉到其他跑道去?曾跟相關人士談過如果要在生物領域長期發展,基本大多是朝學術界走,只是因為家庭因素也無法再花時間攻讀博班。另外在研究助理這段時間所學得的分析大多為生資相關,這段學習過程雖然有趣但就只習得皮毛而已。 如今已經30來歲,希望可以從事一份長期的工作,這樣是否該把以前所學拋棄掉從頭開始,把當時研究助理所學的資訊分析相關專精轉換跑道,還是繼續再找研究助理,將技能都熟捻後再找生技職業呢?
一人做兩人份!同事離職她被迫接工作 受不了用1招反擊主管
一人做兩人份!同事離職她被迫接工作 受不了用1招反擊主管
2025-10-07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日前有位女網友表示,同事離職後,主管暫時將對方的工作交給她,害她過去三個月天天加班,問主管「何時會補新的人?」得到的回覆卻是「妳現在不是做得很好嗎?」讓原PO心寒表示,「這是軟土深掘」。對此,多數人建議「別太能幹」。 延伸閱讀:「別再推工作給我!」2招拒絕工作量爆炸 這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有位同事離職,主管將對方原本的工作交給她,並說「妳幫忙三個月就好,找到人就交接這些工作」,但這三個月裡,她每天都做兩份工作,導致天天加班,最後受不了問主管「何時會補新的人?」主管卻皺眉回覆,「妳現在不是做得很好嗎?」 這時原PO才恍然大悟,「所謂『能者多勞」其實是『軟土深掘』」,她把多出來的工作整理成清單,上班日放在主管桌上,並表示「這些是額外的工作,請問要刪除我原本的哪些業務來因應?」主管聽完愣住,默默把清單收進抽屜。她事後感嘆,在職場善良要有爪牙,否則自己的價值只會變成「別人履歷的勳章」。 文章曝光後,引來不少討論,「多一倍的工作,薪水也不可能翻倍,真的不能太善良」、「別太能幹,久了就會被當理所當然」、「我希望妳能夠成功擺脫多餘的工作」、「妳沒有提出加薪嗎?」、「妳還能撐三個月?我最多一個月就翻臉了,出社會是學做人」、「加班要報好報滿,直接準時下班,讓老闆知道妳做不完」。 還有網友分享自身相似例子,「我一次接了兩個離職員工的工作,一接就幫忙半年,明明還有另外兩個組員,工作卻沒有平均分擔,離職後我都會如實敘述這個工作經驗,如果面試公司覺得這種情況沒問題,我也不會考慮那間公司」。
【104職場力】
南韓聞之色變的「立百病毒」是什麼?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南韓聞之色變的「立百病毒」是什麼?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立百病毒」是什麼?聽說目前無專門治療的藥物,感染會致死嗎?立百病毒感染症日前被南韓疾病管理廳列為「第一級傳染病」,並要求入境旅客均須完成健康申報、引發高度關注。立百病毒初期症狀類似流感,但有可能迅速惡化,本文完整整理感染症狀、治療方式、預防作法,提醒大家保持警覺,小心防範! 文/王韻雅 由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本文導覽 喉嚨痛原因喉嚨痛可以吃什麼?喉嚨痛可以喝什麼?喉嚨痛不能吃什麼?喉嚨痛不能喝什麼?喉嚨痛吃什麼藥?喉嚨痛快速舒緩4招 你聽過「立百病毒」嗎?立百病毒致死率可達75%,初期症狀類似流感,卻可能迅速惡化。南韓疾病管理廳近日宣布,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第一級傳染病,入境旅客必須完成健康申報,引發各界高度關注。《優活健康網》整理立百病毒的衛教知識,包括症狀、傳染途徑、治療與預防方法,幫助民眾遠離潛在危險。 立百病毒是什麼? 「立百病毒」(Nipah virus)屬於副黏液病毒科亨尼巴病毒屬,是一種人畜共通的病毒。該病毒最早於1999年在東南亞被發現,感染對象包括人類及豬隻等動物。感染立百病毒後,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範圍廣泛,從無症狀感染到急性呼吸道疾病,甚至致命性腦炎都有可能發生。 感染立百病毒有什麼症狀? 立百病毒感染症的初期症狀與流感相似,常見表現包括發燒、頭痛、喉嚨痛、頭暈及意識不清等。部分患者可能為無症狀感染者,但也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此病的致死率約為40~75%,實際數值則取決於疫情發生地區及當地醫療資源狀況。 在嚴重病例中,感染者可能出現腦炎與抽搐,病情甚至可能在24~48小時內迅速惡化,進展至昏迷。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康復,有些患者仍可能出現神經系統後遺症,例如持續性抽搐或人格改變等。 立百病毒的傳染途徑? 立百病毒可藉由蝙蝠及豬隻傳染給人類。人類大多數是直接接觸生病豬隻或經由呼吸道飛沫、接觸生病動物之口鼻分泌物或其組織所感染,此外,若食用遭受感染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椰棗或樹汁等,也可能導致感染。 雖然立百病毒主要經由動物傳播,但也有人傳人的案例。在孟加拉與印度的疫情中,曾發現病毒可透過接觸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導致人際間傳播。 感染立百病毒該如何治療? 立百病毒感染的致死率約40~75%,不過實際情況會因為疫情嚴重程度和當地醫療條件不同而有所差異。目前尚無針對立百病毒的專門治療藥物,臨床上以支持性療法為主,主要緩解症狀和維持生命機能。 常用的支持性療法包括: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使用退燒藥,例如乙酰氨基酚。 使用止吐藥,控制噁心和嘔吐。 使用呼吸器輔助呼吸。 使用抗癲癇藥物,控制癲癇發作。 此外,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Ribavirin)可能有助降低立百病毒感染的死亡率,但其療效仍存在爭議,部分研究顯示利巴韋林可降低死亡率,另有研究則未發現明顯效果。目前,印度國家疾病控制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NCDC)建議在立百病毒感染病例中使用利巴韋林。 立百病毒有疫苗嗎?該如何預防? 目前沒有疫苗。雖然全球許多機構正在研發,但截至2025年,尚無疫苗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或歐洲藥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批准上市。 為了預防感染,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避免接觸果蝠、流行地區的豬隻及其他可能感染的動物。 避免食用被果蝠尿液或唾液污染的水果、椰棗或樹汁等食品。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觸動物後。 接觸動物時應佩戴手套、口罩和工作服等適當防護裝備。 醫療機構應嚴格落實感染管制措施,避免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體液(如唾液、腦脊髓液)或排泄物,照護或探望病人後務必以肥皂或含70~75%酒精的洗手液徹底清潔雙手。 南韓已列為一級傳染病 根據國際媒體報導,印度南部克勒拉邦(Kerala)等地區,日前出現立百病毒病例。南韓疾病管理廳近日也宣布,新增「立百病毒感染症」為第一級傳染病,所有從印度和孟加拉入境韓國人士均需完成健康申報。 疾管署指出,目前觀察國際疫情仍然集中在印度、孟加拉一帶,雖然馬來西亞有出現零星病例,但整體評估,國際疫情和流行病學表現並沒有明顯改變。若後續觀察到國際疫情有所變化,也不排除把立百病毒列為法定傳染病。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立百病毒感染症、亨德拉病毒及立百病毒感染症 世界衛生組織-Nipah virus 農業部-立百病毒感染及其實驗室診斷 (原文標題:立百病毒致死率達75%!症狀、傳染途徑、預防一次看:目前無疫苗) 關於維護更優質的【職場健康】,推薦您這些好觀點 蕁麻疹會自己好嗎?是身體在排毒?教你「快速止癢法」多吃它可緩解 屈公病是什麼?會傳染嗎?「1症狀」與登革熱最不同:痛到身體彎起來 「恙蟲病」是什麼?高燒畏寒、頭痛倦怠症狀跟感冒超像!留意是否出現「焦痂」是重點 「流感」與普通感冒不同!醫囑感染48小時內是最佳用藥時機,錯過恐擴及全家
【104職場力】
與主管同事糾紛該如何處理呢?
與主管同事糾紛該如何處理呢?
我在工作上配合度一直都很高,與同事工作都順順的,我的主管屬於控制型主管,擅長利用邊緣化及情勒來控制下屬,前陣子突然對我態度不好,並把我手上的職務轉回去自己處理,我詢問原因他沒有實質回答我,我後來就公事公辦,主管卻一直有意無意打壓我,前陣子我與一個同事搭班因為同事偏被動只顧著自己,但畢竟是一起搭班合作的工作,所以我溝通希望能調整一下他那邊的時間分配,我語氣上走的是就事論事,也說過我並沒有針對或說誰的錯,結果同事去告狀,隔天主管找我們各自談話語帶情緒,我不受情緒影響就事論事講出來,主管處理雖然看似公平公正,但其實他是向著另一個同事在護著他,甚至讓我當了壞人的角色,很像我在欺負同事,當下的壓力以及累積的壓力讓我立刻請假回去休息,主管直接認定我是在賭氣,當下讓我感受到主管的不成熟,想詢問 1.有想要調店的念頭,但我擔心沒辦法調店 2.有想過直接溝通,但依照曾經的經驗來看短時間有效,但需要承受主管情緒上表現出來的壓力,因為他不接受任何對他的批評甚至建議
寵物產業的分析與展望 新聞訪問腳本屏科大
寵物產業的分析與展望 新聞訪問腳本屏科大
寵物產業的分析與展望 新聞訪問腳本 詹翔霖副教授對於寵物產業的看法相當深刻且具有前瞻性。他指出,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社會變遷,寵物產業正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尤其是在寵物生命紀念服務方面,他強調創新服務的重要性,例如利用科技來提升消費者體驗,將為這個市場帶來顯著變革 詹教授提到應深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只有透過不斷的創新和善用品牌形象,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 。他認為,透過對消費行為的分析,可以發現更多的商機,特別是在動物醫療與寵物照護等相關業務的整合執行上,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動向 從整體趨勢來看,寵物產業不僅在經濟上持續成長,例如,目前美國的寵物產業預計到2024年支出將達到1470億美元,這都顯示了市場潛力的不斷擴大 。在這樣的背景下,詹教授時常提醒業界者需隨時掌握市場脈動,並調整策略以因應消費模式的轉變,比如近年來的多寵物飼養趨勢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總的來說,詹翔霖副教授對於寵物產業的看法不僅關注發展趨勢,也重視未來可能出現的創新機會,促使產業持續進步,并呼籲相關從業者深入瞭解市場需求以維持競爭力。 詹翔霖副教授如何評估寵物產業的創新與發展趨勢? 詹翔霖副教授對於寵物產業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市場的創新、科技應用及消費者需求等方面。他認為,隨著社會變遷與科技進步,寵物產業面臨著多個新的發展趨勢。例如,寵物逐漸被視為家庭的重要成員,這使得消費者對於寵物的照護及相關服務需求快速增長 個性化服務與客製化需求 詹教授指出,寵物產業正朝著客製化和個性化的服務發展,這表現在食品、用品及健康照護等方面。隨著消費者對於寵物的重視程度提升,市場上針對寵物的專屬商品需求越來越多 例如,許多企業開始提供專門為特定品種或年齡的寵物設計的產品,來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科技的應用 在科技應用方面,詹教授提到智能產品和應用程式在寵物照護中逐漸普及。這些科技產品不僅提高了飼主的便利性,也改善了寵物的生活品質,例如智能餵食器和健康監測設備 。這類創新不僅吸引了消費者,也開啟了寵物產業的新商機。 未來展望 最後,詹教授預測,隨著高齡化與少子化社會的來臨,對於寵物相關服務的需求將更加強烈,特別是在長期照護及日托服務方面 。這些趨勢不僅促進了市場的成長,也為業者提供了新的商業模式與機會。總體來看,詹翔霖副教授對於寵物產業的未來充滿信心,認為在創新的浪潮中,市場將持續擴大。 寵物產業的市場動態和發展挑戰有哪些? 詹翔霖副教授對於寵物產業的看法,強調了該產業在面臨多重挑戰的同時,也展現了未來發展的潛力。近年來,全球寵物市場迅速增長,尤其是台灣的寵物產業,規模已突破500至600億新台幣,並且預計會繼續成長,特別是在寵物食品和保健品的需求上升的情況下 市場趨勢 副教授指出,隨著少子化和高齡化社會的到來,寵物逐漸被視為家庭成員,這使得社會對於寵物的關注度提升,進而促進了相關產業的多元發展。例如,智能科技在寵物產業中的應用,從健康管理到自動化產品,都成為新興趨勢 。 持續挑戰 然而,寵物產業也存在諸多挑戰,包括產品的質量差異、核心技術研發投入不足以及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許多企業仍然依賴進口產品,這可能在長期內影響其市場競爭力 。此外,經濟的不穩定也使得產業的定位和策略調整變得更加重要 。 未來展望 根據副教授的觀察,儘管當前經濟狀況可能對寵物產業構成短期挑戰,但隨著消費者對於高品質寵物產品需求的增加,產業的發展潛力依然強勁,未來可能在產品創新和服務質量提升方面出現新的機會 。整體來看,寵物產業的發展仍充滿希望,企業需積極應對挑戰,利用技術創新和市場變遷,以把握未來的機遇。 詹翔霖副教授對寵物產業的五力分析是什麼? 詹翔霖副教授對於寵物產業的看法涉及多方面的趨勢與分析。他特別強調了寵物產業的市場需求及未來發展潛力。根據他的研究,寵物產業不僅受到人們對寵物情感連結的推動,還因健康意識的提升,促使消費者在寵物食品、醫療、護理等方面的花費日益增長 。 市場需求分析 詹副教授指出,寵物市場的主要需求來自於消費者對於寵物健康與福祉的關注,這包括專業的醫療服務、營養均衡的食品以及高品質的護理產品。他提到,隨著人口老齡化,對於老年寵物的關懷與相關產品的需求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 。 五力分析 在其研究中,詹副教授亦應用了波特五力分析來探討產業結構的競爭環境,包括潛在進入威脅、替代品威脅、買賣雙方的談判能力以及行業內競爭程度。他認為,這些因素密切影響企業在寵物產業中的競爭策略與市場表現 。 產業趨勢與創新 此外,詹副教授還強調了寵物業的創新機會,例如寵物人性化照護和智能化產品的開發,都是未來的發展重點。他指出,企業在這些領域將能夠吸引新客戶並提升市場份額 。 總的來看,詹翔霖副教授對於寵物產業的看法強調了市場需求的變化、產業競爭的激烈以及持續創新的必要性,這對於未來的產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目前寵物生命紀念服務有哪些新興的創新方式? 詹翔霖副教授對於寵物產業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寵物生命紀念服務的創新與發展潛力上。他指出,隨著人們對於寵物的情感聯結日益加深,這一市場正在不斷擴大,出現了許多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方向。例如,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技術的使用,能為寵物主人提供一個隨時可以拜訪及回憶他們寵物的虛擬紀念空間,這樣的創新服務能夠有效地緩解飼主面對寵物離世時的痛苦 。 此外,詹教授提到的另一個創新方面是客製化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不僅僅限於傳統的紀念性商品,還包括針對飼主情感需求而設的專屬服務,例如個人化的悼念儀式和有形的紀念品 。這些服務不僅提升了行業的專業性,也增強了消費者的滿意度,使得寵物生命紀念服務不再僅是基本的殯葬處理,而是變成了一種情感支持的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灣,寵物生命紀念服務的規範和標準化也逐漸完善。農業部已經制定了相關的契約範本,以確保服務的透明性和消費者的權益 。這些措施不僅促進了行業的發展,也使得消費者對於這些服務的信任度提高,為未來的市場增長奠定了基礎。 總的來看,詹翔霖副教授認為,寵物生命紀念產業的創新服務不僅是一個商業機會,更是扶持飼主情感的重要途徑。透過持續的創新和正確的業務模式,這個行業有潛力邁向更專業化與情感化的未來 。 如何看待科技進步對寵物產業的影響? 詹翔霖副教授對於寵物產業的看法主要聚焦於 寵物科技的發展 在近年來,寵物科技的進步是促進寵物產業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寵物人性化的趨勢,消費者越來越重視提供給寵物高品質的生活和護理商品,這也推動了市場的擴張。根據一項報告的預測,寵物科技產業的全球市場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36億美元,這顯示出市場潛力巨大 。 數位科技的創新 除了人性化趨勢外,數位科技的應用也為該產業帶來了創新機會。許多企業開始利用物聯網技術和智能設備來提升寵物的生活品質,例如透過智慧項圈監測寵物的健康狀態 。這些應用不僅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務,還改善了飼主與寵物之間的互動,促進了不斷增長的電商市場 。 市場挑戰與未來展望 儘管市場呈現出強勁的成長趨勢,但詹副教授也警告說,寵物產業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技術門檻、激烈的市場競爭及消費者教育的不足。企業需要通過創新設計、差異化功能和有效的市場策略來應對這些挑戰,以便持續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 總的來說,詹翔霖副教授認為,雖然面臨挑戰,但寵物產業的未來仍然光明,隨著科技的進步,企業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並提供符合飼主期望的產品和服務。
詹翔霖 管理知識學院 詹翔霖
申請離職問題與是否該繼續留在此公司
申請離職問題與是否該繼續留在此公司
我以於一間事務所待1年多,但因公司的財務狀況問題,老闆提議3種方案來尋求我們的意見,說是為了要共體時艱,一起度過難關 (1)我和另一位同事個做半天-1個人1萬 (2)我和另一位同事(10點上班、5點下班)-1個人2萬 (3)自願離職 而以下是我想詢問的問題 1. 依照上述的這3點我想詢問依法老闆是能夠給於比最低工資還低的薪資嗎? 2. 若我主動提出離職時,能否無視20天的預告期直接走人,和公司解處雇傭關係呢? 3. 若我提出直接走人後,雇主是否會有甚麼法律手段能夠惡整我呢? 4. 若不是非志願離職是否就無法拿到任何的補助呢?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公司品牌的數位形象健康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 在數位時代,品牌的第一印象幾乎都發生在線上。 但許多公司網站老舊、社群無風格、圖片文案亂七八糟⋯⋯ 別讓「雜亂」拖累了你花錢引來的潛在客戶! 這次 Steven 幫你準備了《品牌數位形象健康度自檢表》,讓你一秒看出毛病在哪! ​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品牌是否有統一的色系、字體、視覺風格設定? 02. 是否有制定並落實品牌形象指南(Brand Guide)? 03. 品牌 LOGO 是否有適用於不同平台的版本與尺寸? 04. 各大平台(官網、FB、IG、LINE 等)是否有一致的品牌描述與定位? 05. 貼文視覺是否維持一致風格,不雜亂、不跳 Tone? 06. 各平台的頭像與封面圖是否有定期更新並與品牌一致? 07. 是否有設計模板供內部團隊統一使用? 08. 廣告素材是否與品牌風格一致、不突兀? 09. 社群語言是否有風格一致的語調與溝通口吻? 10. 官方網站是否視覺設計美觀、符合現代審美? 11. 是否有品牌形象總表,定期做整體視覺盤點? 12. 是否有針對不同平台的視覺與排版優化策略? 13. 是否了解目標受眾的審美與偏好,並反映於品牌設計上? 14. 各式活動頁面/著陸頁是否與主品牌形象一致? 15. 是否設計數位媒體素材庫,方便快速取用又不失一致性? 16. 是否有追蹤並調整品牌在數位平台上的視覺評價與用戶回饋? 17. 團隊是否定期進行品牌一致性審核與優化? 18. 是否針對特殊節日/主題有延伸設計但保有品牌基調? 19. 是否考慮數位可讀性與行動裝置瀏覽體驗做視覺設計? 20. 是否曾透過外部設計顧問或第三方檢視品牌視覺? ​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你的品牌就是數位世界裡的名片,乾淨、統一、有質感,撿到超大便宜! ⚠️ 50 - 75 分:小心,你的品牌形象可能看起來「不夠專業」,需要趕快優化! ❌ 低於 50 分:慘了,潛在客戶一看就滑走,這次你真的撿到木倉了…… ​ 💡【 Steven 提醒 】 數位形象不是裝飾品,是你的「信任門面」。 好形象能說服潛在客戶按下第一個連結,也讓合作機會不再溜走! ​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家品牌形象幾分?快留言告訴 Steven,也可以 tag 你覺得形象做得好的品牌一起來參考!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餐飲、零售缺工潮下的招募祕訣:打造雇主品牌讓人才自己來
餐飲、零售缺工潮下的招募祕訣:打造雇主品牌讓人才自己來
文/104獵才顧問行銷企劃部 為什麼年輕人寧可做「迷你工作」也不願投入服務業?本文分享 104 人力銀行《2025 民生服務業人才報告書》揭露招募數據,以及在缺工議題下 JINS 台灣睛姿、信義房屋如何透過客製化招募網頁、雇主品牌內容行銷等方式,讓應徵數與履歷投遞量顯著增加。滑到文末免費下載報告書。 👇點擊下載《2025民生服務人才報告書》👇 立即下載完整報告 根據 104 人力銀行的最新數據,餐飲、門市營業類職缺龐大,但供需比長期低於 0.12,平均一個工作機會只能吸引到0.12個求職者,甚至不動產業供需比僅有 0.02~0.03,企業平均要開出 30~50 個職缺,才能找到一位合適人才。這些極低的供需比代表一個職缺幾乎沒有候選人。同時年輕世代對工作價值觀的轉變,也讓民生服務業更難吸引人力。他們寧可選擇接案、打工類型的工作,也不願投身被認為「辛苦又低薪」的服務業。 本篇文章將分享「104 民生服務業人才報告書」招募數據,以及如何整合招募吸引大量人才主動投遞方法。 一、民生服務業的「缺量」危機 人才供需失衡且失控的現實 根據 104 人力銀行《2025 民生服務業人才報告》數據,在十大熱門職務中,「餐飲類人員」的工作機會數高達 20 萬 5 千個,但供需比卻只有 0.1,意味著一個工作機會只能獲得 0.1 個求職者。「門市營業類人員」也有 10 萬 6 千個職缺,供需比同樣只有 0.18。(圖一) 從產業別來看,「不動產業」的供需比長期維持在僅約 0.02 至 0.03,變動幅度不大,顯示人才供給嚴重不足,加上職缺專業度高,使得招募難度遠高於其他產業。「批發/零售/直銷業」與「住宿/餐飲服務業」的供需比長期低於 0.12,顯示出工作機會多而求職者不足的現象,屬於人力極度吃緊的產業。(圖二) 圖一、104 統計民生服務業十大熱門職務的供需比差異 圖二、104 統計民生服務業細分產業下的供需比差異 以上數據可以證明,民生服務業的缺工議題不是暫時的人力波動,而是結構性問題。當企業急需人才時,回頭卻發現市場上合適的候選人寥寥無幾。 新型工作的轉變 供需失衡的背後,是新世代求職者職涯思維的根本改變。年輕人越來越傾向選擇「迷你工作」或自行接案,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彈性平衡。他們認為傳統民生服務業發展性低、職涯前景有限,寧可選擇更自主的工作型態。 更棘手的是,「辛苦又低薪」的刻板印象在民生服務業根深蒂固。儘管不少品牌近年已積極調升薪資,甚至讓門市員工起薪突破四萬元,但外界認知卻不足。這種認知落差讓許多求職者在第一時間就排除了服務業的選項。 高流動率加劇缺工困境 根據 104 測評中心的大數據分析,民生服務業中能穩定任職的員工,普遍具備三大特質:活力、負責任、謙虛性。缺乏這些特質的員工,較有可能在入職後三個月內就選擇離開,讓企業陷入「招募 → 離職 → 再招募」的惡性循環。 這樣的高流動率,不僅累積企業的招募與培訓成本,更直接影響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長期來看,企業在人力補充與人員流失間反覆掙扎,難以建立穩定的團隊文化,也無法累積深厚的服務專業。「短期訓練、即刻上工」成為常態,進一步削弱整體產業的競爭力。 尤其人力不足對仍留任的員工而言,壓力更是沉重。少數人必須承擔更多工作與責任,不僅體力透支,也容易因長期超負荷而產生倦怠與負面情緒,最終導致惡性循環的高流動職場文化。 二、多元管道+品牌力:讓看過你變成投給你 在餐飲、零售等長期缺工的產業裡,單一管道的招募早已不敷使用。當供需比持續偏低,企業若只依賴傳統職缺刊登,幾乎等於「開缺等不到人」。唯有透過 多元曝光+雇主品牌經營,才能在求職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讓人才主動靠近。104 分析「雇主品牌大賞」 46 家服務業得獎企業,呈現了以下共通特徵: 多元管道:線上+線下雙軌並進 社群平台:Facebook(40%)與 LinkedIn(38%)是主要招募管道,Instagram(21%)、YouTube(12%)則在創新型和視覺導向的職位時,能提供更多的曝光機會(圖三) 內容形式:短影音、限時動態、Podcast 等互動素材,能快速傳遞企業文化與職場氛圍 線下活動:2025 職涯博覽會數據顯示,98 家企業進駐、超過 390 萬流量、超過97 萬名訪客、超過 93 萬活躍使用者,以及 6 萬應徵人次,印證了實體活動在大量基層職缺招募上的強大效益 這些數據不僅突顯了線上線下整合的龐大觸及量,也驗證了實體活動對於吸引年輕人才、推動大量應徵的強大助力,除此之外還有校園徵才及新鮮人徵才博覽會等活動,放大招募成效,突破「缺量」困境。 圖三、104 統計民生服務業常用的雇主品牌經營管道 品牌力:重複曝光效應,讓人才主動靠近 數據顯示有經營雇主品牌的企業,比沒有經營的企業,履歷投遞數量明顯更高。當求職者在不同平台、不同形式反覆看到同一家企業的故事與職缺時,會逐漸產生信任與好感。46 家服務業得獎企業的共通點是: 積極經營多元管道 以員工故事與數據強化真實感 清晰傳遞員工價值主張 / EVP 薪資之外的吸引力 在 46 家服務業得獎企業中,最受員工重視的 EVP 排名前三為(圖四): 同事合作 (48%):團隊氛圍是留才核心密碼 職涯發展 (40%):清晰升遷階梯讓人才不再把工作當短期跳板 福利制度/訓練發展 (33%):學習與成長需求強烈,而非只是重複相同的任務 反觀「薪資待遇」僅有 21%、排名僅第五,說明在服務業情境下,單純加薪並不能解決缺工。要真正吸引並留住人才,企業必須讓員工看見值得投入的價值。 🔍 我要打造【雇主品牌】 圖四、104 統計民生服務業熱門 EVP 排行 三、成功案例:成為在對的時機、說對的故事的人 案例一、日本銷售量第一的人氣眼鏡連鎖店 - JINS 台灣睛姿 企業面臨的招募挑戰 JINS 台灣睛姿是日本知名眼鏡品牌在台灣的分公司,擁有完整的招募團隊與資源。即使擁有龐大的招募團隊,光靠內部資源已經難以接觸到足夠多的潛在求職者,依然面臨人才觸及量不足的困境。 JINS 人事企劃課主任林若玫表示:「我們希望能夠強化品牌能見度,來接觸更多的潛在人才。104 擁有最大的招募團隊,因此一直是我們徵才規劃中的第一首選。在與 104 合作前我們並沒有考慮其他人力銀行。」 透過整合招募服務如何解決 招募內容設計:104 在招募網頁設計、職缺說明文案、視覺呈現上給予專業建議,幫助 JINS 打造更吸引人的招募頁面。清晰的職位說明、具體的福利待遇、真實的工作環境照片,都能提升求職者的應徵意 徵才活動執行:104 協助規劃線上+線下的曝光策略,包括站內平台曝光、社群行銷、內容行銷等。透過多管道的整合,JINS 的招募訊息能觸及到更廣泛的求職族群 具體成效或改善數據:精準媒合 林若玫主任提到:「這次專案中,104 在招募內容設計以及徵才活動的執行面上給予了很多寶貴意見。自從透過 104 的協助後,應徵瀏覽數與履歷投遞數都慢慢增加,整體招募狀況也漸入佳境。我們很願意將這次與 104 的合作經驗分享給同樣需要增加品牌曝光度的企業。」 👉 立即了解詳細雇主品牌方案>> 立即填表單索取資訊 案例二、首家房仲業上市公司 - 信義房屋 企業面臨的招募挑戰 信義房屋作為台灣不動產業的領導品牌,需要招募多元職位:造局者徵才、科技人才、儲備幹部、代書等。然而他們面對的挑戰包含: 刻板印象:大眾普遍認為「房仲只適合特定背景的人」,讓許多潛在人才在第一時間就自我排除 職位多元性:不同職位需要不同特質的人才,如何讓求職者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新鮮人進入門檻:讓沒有經驗的新鮮人也敢於嘗試 透過整合招募服務如何解決 1.制定改善策略: 集團採職缺分開打造各自雇主品牌 強調品牌接受多元背景人才 招募網站需具體傳達各自溝通內容 2.雇主品牌招募網頁(圖五): 104 為信義房屋客製化設計多個職位的專屬頁面,每個頁面都有清晰的視覺風格與內容結構,讓不同背景的求職者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 圖五、104 整合招募協助信義房屋製作各類型的招募網站 👉我也想製作雇主品牌招募網頁>> 立即填表單 3.Meta 廣告投放: 信義房屋透過 104 的協助進行廣告投放,多元視覺呈現,吸引不同年齡層與背景的求職者: Facebook 動態牆:觸及新鮮人、職場人士 Facebook Reels / Instagram Reels:以短影音形式吸引年輕族群 Instagram 限時動態:提高互動率與即時性 人情業影片廣告:傳遞真實的工作氛圍與員工故事 圖六、104 整合招募協助信義房屋製作投放社群廣告 👉我也想進行meta投廣,吸引求職者上門>> 立即填表單 內容行銷:104 為信義房屋量身打造專屬內容行銷,讓不同求職者對不同故事感到共鳴: 企業專欄:信義房屋培訓制度 人物專訪:超級業代專訪 得獎企業:信義 ESG 獲獎 具體成效或改善數據:精準媒合 透過 104 整合招募服務的全方位支援,信義房屋成功達成: 多管道全方位曝光:大幅提升品牌聲量,讓求職者認識信義房屋的多元職位 清晰的職位區隔與 EVP 傳遞:不同背景的人才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真實故事內容行銷:翻轉刻板印象,讓求職者看到「在這裡工作的意義」 提高應徵轉換率:從「看到」到「應徵」的轉換率明顯提升 四、破解缺工,先解決「量不夠」:多元管道才有解 在缺工潮下誰能掌握品牌曝光,誰就能搶先吸引人才。民生服務業不能再依賴單一管道,而必須透過全方位的雇主品牌經營,讓求職者在不同平台、不同時機都能看到企業的招募訊息。 104 整合招募致力於協助企業透過優化雇主品牌與多元管道曝光,讓人才在第一眼就產生「我想加入這裡」的憧憬,進而主動投遞履歷。透過專業的策略規劃、跨平台的整合行銷,以及真實動人的品牌故事,我們幫助企業打造出具備吸引力與差異化的雇主品牌。當求職者考慮轉職時,腦海中浮現的第一選擇,就會是你的企業。 填問卷拿《2025 民生服務業人才報告書》!立即聯繫 104 整合招募團隊,打造專屬的雇主品牌曝光策略 👇立即填表單,領取完整報告書👇 掌握更多民生服務業人才趨勢,大家都在看這些: 完整版《2025民生服務人才報告書》免費下載!揭3大發現、破解缺工實戰方法 從「無人投遞」到「優秀人才搶進」──民生服務業必學4大逆轉策略
【104職場力】
投 ML / AI 或 Backend,如何提升面試邀請率?
投 ML / AI 或 Backend,如何提升面試邀請率?
大家好, 我是本身在金融業服務過,做 backend的工作,我的學歷是四中資管碩,除了上一份工作參與三個中型以上的專案,我沒有參加比賽經驗,主要作品是碩論模型落地 demo。 以下是我的問題: 1. 我有發現在今年 Q3 不論我投台灣電子廠 / 系統廠 backend 或是 ML/AI 職缺,幾乎得不到什麼面試邀請,目前只有得到一家公司面試邀請。 2. 是不是因為我沒有比賽經驗或公開專案,所以電子廠 / 系統廠 ML / AI 職缺難進? 3. 有沒有建議如何提升 ML / AI 履歷吸引力,特別是對電子廠 / 系統廠的招聘主管? 非常感謝各位前輩 / 同好分享建議!🙏
高鐵「寧靜車廂」規範項目、通報方式懶人包!通勤出差要注意
高鐵「寧靜車廂」規範項目、通報方式懶人包!通勤出差要注意
通勤及出差注意!台灣高鐵「寧靜車廂」新制上路!即日起車廂內須遵守「到玄關通話、使用3C產品戴耳機、降低交談音量」等規範,更多宣導、舉報等具體細節,請參考本文內容。 文/《104職場力》 本文導覽 Q:寧靜車廂是什麼?目的為何?Q:寧靜車廂規定有哪些?Q:寧靜車廂有幾節?Q:嬰兒、小孩的聲響在寧靜車廂規範中嗎?Q:高鐵宣導寧靜車廂的方式?Q:高鐵車廂太吵怎麼辦?寧靜車廂檢舉方法有哪些? Q:寧靜車廂是什麼?目的為何? 「寧靜車廂」是台灣高鐵自2025年9月22日起推行的新規定。此規定是效仿日本新幹線的作法,目的是為了打造一個相對安靜、不受干擾的乘車環境,以確保每位乘客都能享有優質的旅途體驗。 Q:寧靜車廂規定有哪些? 除了過往「將電子裝置設備轉靜音,避免訊息、電話等提示音造成持續干擾」的規範外,寧靜車廂的規定主要為以下3點: 看影片、聽音樂、玩遊戲戴耳機:使用3C行動裝置時應戴耳機,避免打擾他人休息。 到車廂玄關處講電話:真有撥打或接聽通話需求時,請移動到車廂玄關處(車廂兩端通道區域),保持車廂內寧靜。 降低交談音量:如在車廂內如有交談需求(確認位置之類),請輕聲細語避免干擾他人。 寧靜車廂規範正式上路後,有3個月的勸導期(9-11月),114年12月開始,如果違反規定且經人員勸導無效,嚴重者高鐵可解除運送契約(拒載、請旅客下車)。 圖片來源:高鐵官網 Q:寧靜車廂有幾節? 目前高鐵寧靜車廂是「全面實施」,並非設置獨立特殊車廂。 Q:嬰兒、小孩的聲響在寧靜車廂規範中嗎? 不在寧靜車廂的規範中。 高鐵表示,對於嬰兒、幼童或其他如疾病等明確因素而影響自主能力旅客的行為,列車人員仍將以持續關心與安撫方式提供必要協助,並請同車旅客體諒。 Q:高鐵宣導寧靜車廂的方式? 高鐵為維持車廂寧靜,有以下措施與宣導模式: 降低車內廣播頻率,改以跑馬燈顯示:每班次列車平均播放4次跑馬燈,提醒旅客「為維持車廂安靜,請降低說話音量,並將電子產品設成靜音模式,或使用耳機」)。 加強人員宣導:由列車服務人員巡視車廂時,針對收聽音樂未戴耳機或講話音量過大旅客進行勸導。 於車廂、餐桌、雜誌、椅背網袋設置宣傳資訊。 販賣推車及商務服務推車上均特別增設「寧靜場所」搖搖牌。 Q:高鐵車廂太吵怎麼辦?寧靜車廂檢舉方法有哪些? 1.可至車廂玄關處撥打客服專線電話「02-4066-3000」反映。 2.進入「高鐵企業網站頁面」於左上角選單內點選「數位客服」輸入文字反映。 《104職場力》製圖 3.進入「高鐵APP」,點選左上角「對話框圖案」輸入文字反映。 《104職場力》製圖 延伸閱讀: 【帶寵物搭車返鄉】高鐵、台鐵寵物能上車嗎?│雙鐵、捷運、客運寵物乘車規範一覽表 員工出差搭高鐵、飛機的票根(收據),可申報扣抵營業稅嗎?|法律小教室
【104職場力】
資訊工程系(下)|從 Debug 到密碼間諜戰,教室裡的腦內對決現場|逢甲大學|科系真心話
資訊工程系(下)|從 Debug 到密碼間諜戰,教室裡的腦內對決現場|逢甲大學|科系真心話
資工系下集,帶你走進資工人的真實世界。從大學四年如何被訓練成冷靜又邏輯的「問題拆解高手」,到老師如何用生活化教學讓程式與晶片變得有趣,再到研究所與職場的抉擇路口——升學還是就業?軟體還是硬體?本集也邀請逢甲資工的老師與博士生分享心法,談資工系學生最容易忽略的軟實力、真實挑戰與給準新生的建議。一次看清資工系從學習到職涯的全貌! 🎤主持人  Emily 安芷嫻  🎙來賓  逢甲大學資工系:郭崇韋老師、陳子皓同學 點擊了解本集章節  02:21 想讀資工?先測是不是「研究/實作」體質 06:46 老師超有邏輯?密碼學課程是「間諜競賽」 10:34 技術 100 分,表達能力 120 分!資工人的溝通秘笈 12:38 Coding 不只是 Debug!老師教你用程式算 BMI、搭 Ubike 17:29 唸資工要直衝碩士/博班?CP 值最高的學歷點在哪? 26:17 薪水怎麼選?硬體大廠 VS 外商軟體,秘訣大公開 29:05 社會化衝擊:資工新鮮人剛出社會遇到的四大崩潰 32:46 給未來資工人:鎖定未來工作,擁抱科技熱忱 收聽這集,你會知道—— 提到資工系,許多人腦海浮現的畫面是內向、邏輯強的學生,獨自對著螢幕 debug。然而,資工系的世界遠不止程式碼,它是一個兼具創造力、解題能力與個人成長的專業養成場域。 人格特質的重要性:研究型與實作型 逢甲大學郭崇韋老師指出,資工系學生多具備 I 型(研究型)與 R 型(實作型)人格。I 型學生熱衷探索新知,能應對技術快速變化;R 型學生喜愛動手實作,與程式設計的學習特性契合。一個樂於鑽研並持續實作的人,相對更適合在資工領域發揮潛力。 課程融合理論與生活,資安課像玩密碼間諜戰 資工系課程並非全是抽象理論。博士班同學陳子皓分享自己曾修讀的「密碼學」課程,老師帶領課堂的方式如同一場數位諜報戰:學生分組競賽、互相破解加密訊息,並進行情境演練模擬真實資安攻防。這種設計讓抽象理論具象化,學生能將所學知識直接應用於實務中,同時提升邏輯思維與問題拆解能力。 碩士學位不只為履歷加分,更是心態的「成年禮」 郭崇韋老師分享,資工系畢業的同學有超過半數繼續攻讀研究所,郭崇韋老師分享,資工系畢業的同學有超過半數繼續攻讀研究所,主要在於大學階段常常是老師在後面督促學生前進,但碩士班則必須主動對自己的研究與未來全權負責,心態上的轉變是邁向成熟的關鍵一步。另外也考量未來職場晉升管理職時,學歷也可能成為被主管與部屬評估的要素。 對於有志繼續深造的學生,陳子皓同學也分享,在選擇碩士班或博士班時,找到對的指導教授與研究室,遠比學校的排名或名聲更重要,一個好的指導教授和實驗室文化,將直接塑造你的專業技能、研究視野與做事態度,對於自己未來發展的影響,遠大於單純的學校光環。因此,花時間去深入了解潛在指導教授的研究方向與風格,才是最明智的投資。 總結而言,資工系的教育核心不只是寫程式,而是學會系統拆解問題、耐心面對錯誤,並善用技術與表達力解決真實問題。鼓勵對科技充滿熱忱、喜歡探索新知、樂於動手做的同學加入資工系的行列。 歡迎點擊,收聽本集完整訪談內容 【延伸資源】   🏫不知道怎麼選校系?  點選連結👉「104升學就業地圖」3分鐘測出你適合的科系 課業、打工、社團、愛情學分你都歐趴了嗎?歡迎收聽【青春通識課】陪你探索自己成為喜歡的樣子✨
【104職場力】
獵頭顧問(Headhunter)的職位描述:工作內容、薪資、應徵條件與招募方法全解析
獵頭顧問(Headhunter)的職位描述:工作內容、薪資、應徵條件與招募方法全解析
文/104獵才顧問行銷企劃部 許多公司經常面臨「找不到合適的人才」的困境。高階人才難找、工程師找不到人、小公司請不到人、徵不到人怎麼辦?這些問題讓企業開始尋求專業的 獵頭(獵人頭)公司 協助。獵頭顧問不只是「幫企業找人」,更是「人才招募策略顧問」,能協助企業透過 創新招募方法 與 多元招募管道,快速找到適合的候選人。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獵頭顧問是做什麼的?(獵頭工作內容解析) 獵頭 vs. 人資招募:差異在哪? 成為獵頭顧問需要哪些能力? 台灣獵頭公司排名怎麼看?企業選擇獵人頭的4大評估關鍵 想當獵頭顧問?職涯發展路徑與薪資待遇大公開! FAQ:關於獵頭顧問與獵頭公司的常見問題 獵頭顧問是做什麼的?(獵頭工作內容解析) 獵頭顧問,又稱獵人頭顧問,是 獵頭公司 提供的專業服務之一。與企業內部人資不同,獵頭顧問服務多間企業,涵蓋不同產業,從 工程師 到 高階主管,都有可能是獵頭鎖定的目標。 獵頭的工作內容包括: 與企業溝通,確認 招募需求 與職缺條件。 透過 獵頭平台、產業人脈、社群網絡等多元管道,主動尋找候選人。 進行面談,確認候選人的專業能力、人格特質與文化契合度。 協助企業安排面試,甚至有些人會問:「獵人頭公司會幫忙面試嗎?」答案是——實際上,獵頭的核心任務在於前期的精準篩選,先確認候選人是否符合企業的用人條件,再將適合的人才推薦給企業,由企業進行正式面試。 居中協調薪資與聘僱條件,處理獵頭收費、獵頭抽成 與聘僱細節。 人選到職後,追蹤適應情況,降低流動率。 獵頭 vs. 人資招募:差異在哪? 企業人資經常面臨的挑戰是,難以觸及那些不會主動投遞履歷的被動人才。 角色人資招募獵頭顧問服務範圍限於單一公司跨產業、多公司招募方法依靠履歷投遞、內推獵頭怎麼找人?→ 主動挖掘招募管道招募廣告、社群獵頭平台、人脈、社群、直接挖角 這也回答了許多企業的疑問:「為什麼企業需要獵頭?」 因為當公司找不到人、招募不到關鍵人才、甚至公司一直徵不到人才的時候,獵頭就是最有效率的補位方案。 👇了解獵才需求👇 ✍️ 立刻填表,搶先卡位好人才! 成為獵頭顧問需要哪些能力? 要進入獵頭公司,你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一、產業與專業判斷力 產業洞察力:快速理解各產業趨勢、人才需求與市場行情。 職能判斷力:能拆解不同職位的職責與關鍵技能,精準判斷人選適配度。 市場定位分析:協助候選人認清自身專業在市場中的價值。 二、人脈經營與搜尋技巧 廣泛人脈網絡:跨產業、跨職能長期經營,建立關鍵人才庫。 搜尋與接觸能力:善用平台、社群、人脈找到「隱藏人才」並成功接觸。 人才庫維護:持續追蹤、更新人選狀態,確保未來有即戰力。 三、溝通與影響力 信任建立:展現專業與誠信,避免誇大或誤導,成為企業與候選人都信任的顧問。 需求挖掘:理解企業的用人痛點、候選人的職涯動機,找到交集。 說服與引導:吸引優秀被動人才考慮機會,幫助企業更快找到關鍵人選。 職涯諮詢與面試輔導:提供候選人具體建議,提升錄取成功率。 四、談判與協調力 條件平衡:協助企業與候選人在薪酬、工作內容、入職時間上達成共識。 雙向橋樑:同時顧及客戶需求與候選人利益,維持合作雙贏。 五、商業思維與專案管理 顧問思維:能提供最新市場洞察、人才策略建議,而非僅止於「送履歷」。 業務拓展與客戶管理:開發新客戶、維繫關係,創造長期合作。 專案執行力:同時管理多個案子,掌握進度與成果。 台灣獵頭公司排名怎麼看?企業選擇獵人頭的4大評估關鍵 在台灣,獵頭公司排名經常成為求職者與企業關注的焦點。不同的獵人頭公司專注的產業不同,有的以科技業聞名,有的則專注於零售與金融。企業常問:「獵人頭公司怎麼選?」評估標準通常包含以下幾點: 是否有專注於你所在產業? 是否具備招募海外人才市場經驗或當地人才布局? 收費(獵頭抽成)機制是否透明? 是否提供完整的後續追蹤? 想當獵頭顧問?職涯發展路徑與薪資待遇大公開! 獵頭顧問的職涯發展路徑則包括: 從助理顧問 → 顧問 → 資深顧問 → 經理 轉型為人資主管、職涯諮詢師 成立自己的獵人頭公司 獵頭顧問的薪酬結構可能因公司規模、地區、產業特性與個人業績 而有所差異。這個行業普遍以固定底薪 搭配業績抽成(獵頭抽成 / 獵頭收費機制) 為主,獎金比例會依照公司規範及案件規模不同而有所變化。 獵頭產業雖然挑戰性高,但也意味著回報與成就感相對豐厚。不同獵頭顧問的體驗差異很大,有人覺得壓力龐大,但也有人享受成功媒合高階人才時帶來的成就感。 整體而言,獵頭顧問是一個需要高度專業與影響力的職業。當你累積更多產業經驗、拓展廣泛人脈,並持續完成客戶委託的案件時,薪酬待遇通常能超越一般產業的標準水準。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對人才招募、高階人力資源服務 有熱情的人,會選擇投身這個領域。 FAQ:關於獵頭顧問與獵頭公司的常見問題 Q1:獵頭公司都在做什麼?A:核心工作是協助企業找到並媒合最合適的人才,同時也會依據市場動態提供薪資行情建議,並協助規劃長期的人才布局與策略。 Q2:如何找獵頭?A:可以透過台灣獵頭公司官網、社群平台搜尋,或是業界推薦。 Q3:如何解決人力不足、找不到員工怎麼辦?A:企業可同時運用多元招募管道,包括線上平台、社群媒體、內部推薦,以及獵頭公司,以擴大觸及與提高曝光。尤其當目標人才屬於稀缺關鍵人才、中高階主管或海外專業人才時,與獵人頭公司合作能更有效率地找到合適人選。 Q4:獵頭公司收費方式?A:通常是「獵頭抽成」,依照候選人年薪的一定比例,並在成功入職後才支付。 Q5:小公司請不到人怎麼辦?A:小公司可以先經營雇主品牌,再搭配獵頭服務,縮短「招募不到人」的窘境。 Q6:尋找高階主管找哪間獵頭?A:建議選擇有跨國經驗、在地團隊的獵頭公司台灣分部,更能精準找到人選。 立即開始尋才合作>> 填寫人才需求單 結語 獵頭顧問不僅僅是「幫忙找人」,更是企業在「人才荒」時代的重要合作夥伴。當公司找不到人、招募不順利、工程師請不到或 高階人才難找,專業的獵頭顧問能透過 創新招募方法、多元招募管道 與 專業談判技巧,協助企業快速補位、降低錯聘風險。 在台灣,選對獵頭公司,往往就能改變企業招募的成敗。對於有志投入此職業的人來說,獵頭顧問是一條既具挑戰性又高成就感的職涯道路。
【104職場力】
2025年8月【購買指定課程】送Line Points點數名單公告
2025年8月【購買指定課程】送Line Points點數名單公告
8月「領指定優惠券購課」贈LINE點活動陸續於2025/10/10前陸續發送完畢,以下是本次獲贈者(中間名字隱藏),LINE點數發送兌換連結maill到您當初購買課程的Email唷! 提醒通知:贈點通知信由客服發送到您購買時所填寫的信箱,因Gmail...等收信軟體,其系統收信可能會歸類在「垃圾信件夾」中,再請留意該信件是否有課程信件。 【點數兌換,請用手機開啟信件後進行兌換】 【【加碼券】加送百元點數】 何⭕銘 陳⭕云 城⭕越 呂⭕秋 柯⭕琍 鄧⭕倢 吳⭕文 童⭕承 【合購85折|再送百元點數】 黃⭕廷 Yu⭕Yen 劉⭕華 李⭕慧 蔡⭕郎 王⭕豪 李⭕曲 張⭕榕 黃⭕評 陳⭕樺 呂⭕秋 【合購84折|再送2百元點數】 徐⭕瑄 連⭕縈 【AI職涯教練線上講座|8/21-8/24限定優惠送2百點】 Yu⭕Yen 【AI職涯教練線上講座|【8/21講座】福利券送100點】 鄒⭕心 陳⭕珊 感謝以上購買者,104課程中心持續更新與上架職場學習課程,歡迎大家一起來增能! 提醒通知:贈點通知信由客服發送到您購買時所填寫的信箱,因Gmail...等收信軟體,其系統收信可能會歸類在「垃圾信件夾」中,再請留意該信件是否有課程信件。 客服信箱:nabiservice@104.com.tw
104學習 104學習精靈 | 購課得獎公告
對於未來沒有特別想從事的領域,該如何訂定目標?
對於未來沒有特別想從事的領域,該如何訂定目標?
目前在找工作,但覺得自己好像沒有一個可以聚焦的目標,所以不太知道想要找什麼樣的工作。 中間空窗近三年,也覺得好難在履歷跟自傳中解釋。 持續在一個覺得自己找不到想做的事的迴圈中,對很多事情都會喪失興趣。 想請問前輩們對這個狀況有甚麼建議,可以幫助我勇敢踏出去,再次嘗試新事物。謝謝~ 1.狀態:第一份工作後,近3年沒有正職工作。 離職第一年,去外島打工換宿,接著去美術及設計學校進修半年,想嘗試當藝術創作者可能。結果後來發現目前沒有想走純創作者的路,感到迷惘。 後兩年因生病,身心狀況都需要調整,大部分時間都在調作息、運動,然後透過諮詢、旅行、閱讀,想重新確認方向。 但發現還是不清楚自己想要甚麼,近期因不想停滯,故開始求職。 2.職涯規劃:做了很多職業測評、也參加過諮詢、和不同的人聊聊,但還是不太知道想要做甚麼工作。 3.能力:直覺敏銳,英文能力可以,有學習美術、設計的背景。
#報名倒數# 掌握人才永續趨勢的必備專業
#報名倒數# 掌握人才永續趨勢的必備專業
📣年度最後梯次【經理級】訓練發展管理師學程📣 https://104ha.com/tLfrS 85%以上的企業都陷入接班危機💥而其中超過70%竟然都毫無對策?人口老化帶來的不只是新進勞動力不足,更造成「關鍵人才」的斷層,為企業永續帶來極嚴峻的考驗🥺因此擁有這張人資證照及專業,絕對讓你超!搶!手!成為組織的重要策略夥伴 精彩課程內容: 🍀結合組織策略,擬定關鍵職位的職涯發展地圖與訓練地圖​ 🍀定義關鍵職位的人才標準、了解發展人才的有效方法:OJT制度、IDP/GDP訓練制度、Mentor制度等​ 🍀了解如何利用薪資、獎金、股票等留住關鍵人才 ❤️由104人才永續長、人資部經理、資深專業顧問親自授課✨專業且豐富的課程內容只要市價2折以下,一定要立即報名👇
市集小編 104人資認證學程_課程討論區
你的「人際穀倉」空了嗎?學會做選擇,才能收穫強連結
你的「人際穀倉」空了嗎?學會做選擇,才能收穫強連結
成功不只靠努力,還取決於你如何「選擇」與誰建立連結。社會學研究指出,人際關係的強弱連結,決定了一個人的職場上限與人生格局。作者為恒洋瓦教育創始人,指出人際關係就像穀倉,不想餓肚子,得先學會經營強連結、喚醒冷關係,為自己創造更多可能。本文節錄自《出手吧!活著就要上C位》。 文/恒洋 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人際關係可以分為強連結和弱連結。其中,強連結是指個人的社會網路同質性較強,人與人之間關係緊密,有很強的情感因素維繫;弱連結是指個人的社會網路異質性較強,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並不緊密,也沒有太多的情感維繫。 除了以上兩種外,我還總結了一種人際關係,我給它取個名字叫「冷關係」。意思是,你的人際關係處於沉睡狀態,幾乎不與你產生關聯了。 在你的人際關係中,如果強連結最多,那麼你一定是很厲害的人;如果弱連結最多,那麼你只能算是一般人;如果你的冷關係最多,平時很少有有效的人際關係往來,那麼你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了。 在生活和工作中,人際關係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超過你的能力所起的作用。國際斯坦福研究所(SRI International)有一項研究顯示,在一個人成功的因素當中,人際關係占88%,知識占12%。可想而知人際關係有多重要。 我一直認為,人際關係就像穀倉,不想餓肚子,平時要積極的補充穀倉,讓裡面有米、有麵、有肉、有油,這樣用的時候,才能隨時從裡面取出需要的東西。 換句話說,我們要讓自己的穀倉裡面有各種各樣的人,隨時隨能提供幫助。有些人的穀倉只有家人,比如父母、妻小、兄弟姐妹,除此之外沒幾個朋友。我告訴你,在必要的情況下,你的穀倉很難提供太大的幫助。 一個人的最佳能力是什麼?是能融入不同的圈子。但絕大部分人生活在一個小圈子裡,一年中經常聯絡的可能也就2、30個人;只有少部分人生活在大圈子中,每年可能要聯絡1、200人。如果你的圈子太小,平時接觸的高認知的人太少,那麼你的見識、認知等都很難有提高的機會。 有一句話叫「選擇大於努力」。也就是說,你目前的狀況、取得的成就,大都是你選擇的結果。如果你現在生活窘迫,甚至陷入困境,便是你的選擇造成的,且還不能靠努力來改變。即使你付出很多努力,很可能只是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這也提醒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應多學習如何做選擇,而不是學習怎樣努力。 在人際關係方面,我們同樣要學會做選擇,這樣才有可能建立更多的強連結。 比如,你要請一個朋友吃飯,而朋友毫不顧忌的帶另一個人過來跟你一起吃飯,這時你會怎麼做? 有的人可能會非常堅決的拒絕,不希望朋友再帶其他人來,這說明你的人際關係比較封閉;有人則會抱著非常開放的態度,歡迎自己的朋友帶著其他人過來一起吃飯,並希望朋友能介紹他的朋友給自己認識,這表示你在人際關係方面很積極,你的人脈圈也會非常廣,穀倉因此逐漸填滿。 一個人成就的邊界,取決於自己人際關係,而不是自己的努力。舉個例子,假如你是某重點大學的博士生,現在我把你帶到一個生活3千多人的村子,從此你一輩子都生活在這裡,接觸的人也只有這個村子裡的村民;同時,我把一名大學畢業生放在一個有3,000萬人口的大城市中。你覺得,你與這名大學生誰更有可能做出一番成績? 如果沒意外,我相信這位大學生比博士生更可能出人頭地。因為博士生在村子裡接觸的人群非常有限,人際關係非常狹窄,在這種情況下,就算你有滿腹學識,也可能無處施展。 相反的,大學生身處大城市,有更多機會建立人際網,只要他不是特別封閉的人,就能接觸到更多有高認知、高學識和廣泛人脈的人,由此獲得成功機會。 所以,如果我們把自己當作商品,一定要把自己放到大市場裡,讓自己在這個大市場中找到自己對應的位置和角色。 人際是一個人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盤,沒有這個基本盤,你做什麼都沒人理解你、幫你,甚至都沒有人願意用你。如果你的基本盤越來越多,就相當於你有了巨大的流量,你的穀倉越來越滿,你會被更多人接受、認可和喜歡,因此獲得更多的上升機會。 如果你的人際圈子很小,那麼你只能被動的做選擇;如果你的人際圈子夠大,你就擁有了更多的主動選擇權。很多人經常說,自己做事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其原因在於你沒有把更多的選項放入自己的穀倉中,可選項太少,或者根本沒有東西,你又怎麼可能擁有選擇的權利? 節錄自:大是文化《出手吧!活著就要上C位:能力比你差,機會總是比你好?因為你沒有被人看見、聽到。高手讓我學到的變富、交友、處事最強法則。》/恒洋 著
【104職場力】
AI取代誰?報告揭「科技業職位最危險Top 4」 這領域反而人才荒
AI取代誰?報告揭「科技業職位最危險Top 4」 這領域反而人才荒
2025-10-08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人工智慧(AI)正快速改寫科技業的人力需求版圖。根據求職平台Indeed最新發布的調查,美國科技職場正被「AI化」浪潮推向兩極:部分職位湧入大量求職者,部分則出現嚴重人才短缺。雖然整體科技業在疫情後經歷裁員潮,但AI帶來的技能轉型,使雇主所需的人才結構正發生深層變化。 延伸閱讀:「初階工作」恐被AI取代?當科技巨頭高層都這麼說,我們該如何應對? 根據外媒「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Indeed報告指出,雲端運算、資料分析與AI開發等AI關鍵領域,持續出現技術人才供不應求的現象;相對地,傳統軟體工程師與產品經理等職位,反而成為AI重整架構下的「高風險族群」。報告直言,原本僅是景氣循環下的科技招聘放緩,如今已轉為由AI驅動的新階段:企業要求更高、基層職缺更少,且「人機協作」能力正成為評估新員工的重要指標。 綜合Indeed與職場資訊平台Glassdoor資料,以及數據分析公司YouGov對美國1035名科技從業者的問卷調查,過去幾個月內企業在導入生成式AI後,裁撤最多的四種科技業職位依序為:軟體工程師與開發者、品質測試工程師、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不過,這些公司並未單純縮編,而是將資源重新配置至資安、資料分析與AI團隊等新興崗位。換言之,AI雖取代部分職務,但也同時創造了新型職能需求。 從招聘趨勢來看,2025年上半年科技職缺中最常被要求的技能包括Python、SQL與亞馬遜雲端服務(AWS)。而成長最快的領域則涵蓋AI應用、Google Cloud平台,以及持續整合與部署(CI/CD)等快速開發流程。 Indeed分析,雇主正從「單一工具導向」轉向「技能群組導向」思維,例如Python、機器學習與資料分析被視為一體;AWS、DevOps與CI/CD則常成組出現。這代表企業期望員工具備跨技術整合能力,而非只精通單一專業。 報導表示,生成式AI的發展更進一步加速這種職能融合,傳統以編碼為核心的職業角色,正被重塑為結合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AI整合與負責任AI部署的新職務。Indeed指出,現代工程師被期待與AI工具「共同創造」,以提升效率與資料洞察力,因此對雇主而言,缺乏這類複合技能的人才已成為最大瓶頸。 「科技業的人才荒不會消失,只是正在轉向定義AI時代的新技能戰場」,Indeed建議企業透過內部培訓,讓具相鄰技能的員工轉向AI或資料相關職位,並重新包裝招募訊息,凸顯職涯發展與創新機會,才能吸引稀缺的高階人才。
【104職場力】
看旺景氣 企業訂尾牙價量雙漲
看旺景氣 企業訂尾牙價量雙漲
2025-10-09報導 經濟日報記者嚴雅芳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隨台股屢創新高,企業信心回穩,帶動上市櫃公司提前綢繆尾牙與春酒訂席,桌數與桌價「雙揚」。包括晶華(2707)、雲品、六福等飯店集團,平均桌價全面上調,且不少漲幅達雙位數。企業今年普遍加大尾牙預算,對明年景氣與產業前景充滿信心。 延伸閱讀:「尾牙春酒」常見12大問答!假日出席算加班嗎?不參加可換現金?中獎一定得請客嗎? 五星飯店今年尾牙喊漲 飯店集團尾牙價格晶華平均桌價提升15%雲品平均桌價成長15-20%寒舍台北喜來登桌價漲11%漢來台北、高雄平均桌價漲5-8%六福平均桌價漲4.4-12.4%台北君悅平均桌價漲8%▲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晶華表示,受惠AI與半導體產業熱潮,大型企業尾牙桌數明顯成長,周五至周日的晚宴時段幾乎滿檔。企業普遍願意提高預算犒賞員工,讓平均桌價較去年提升約15%。同時,整體企業預算回升,百桌以上的大型宴會明顯增加。今年500桌以上場次超過七場,最大規模達1,300桌,主要來自科技與半導體產業。 [joblist_plugin title='【晶華酒店】精選職缺這邊看' url='https://www.104.com.tw/company/1ylhm28' amount='3'] 雲品也說,目前已預定的企業客戶中,桌價1.5萬元以上的訂單占三成,桌價成長15-20%。大型外燴更是熱門搶手,今年已接單的大型外燴主要落在北部,目前已承接7,000桌以上,最大單一場次高達1,100桌,2026年初大型外燴的尾牙與春酒總體成績可望比去年成長10%,也可望挑戰刷新過去的歷史紀錄,可超過1萬桌以上。 [joblist_plugin title='【雲品酒店】精選職缺這邊看' url='https://www.104.com.tw/company/shq4a00' amount='3'] 漢來美食表示,今年台北與高雄漢來飯店的尾牙接單桌數預估分別為4,500桌和7,500桌,目前接單皆已達九成,周五到周日全滿。平均桌價上漲5~8%,主要反映在人力與食材成本增加。今年亦觀察到北部地區不少企業續訂明年度尾牙、甚至簽約到後年情況。 [joblist_plugin title='【漢來美食】精選職缺這邊看' url='https://www.104.com.tw/company/1a2x6bimh7' amount='3'] 台北君悅表示,今年館內餐廳與宴會廳尾牙價格較去年平均漲幅約8%,有別於以往尾牙方案以中餐廳包廂、宴會廳桌息優惠為主要訂席大宗,今年新增義大利餐廳的包場/半包場西式派對優惠,有超過15場訂單。 [joblist_plugin title='【台北君悅】精選職缺這邊看' url='https://www.104.com.tw/company/5q4rs7s' amount='3'] 六福集團表示,尾牙高峰落在明年1月,目前整體接單有七成、假日已達九成滿,宴會廳平日桌價提高至2萬元,漲幅12.4%,假日每桌22,800元上調至每桌23,800元起,漲幅約4.4%。 [joblist_plugin title='【六福集團】精選職缺這邊看' url='https://www.104.com.tw/company/539i5qo' amount='3'] 寒舍集團同樣接單暢旺,整體已達七成滿。旗下寒舍艾美維持原價,台北喜來登則每桌調漲2,000元、漲幅約11% [joblist_plugin title='【寒舍集團】精選職缺這邊看' url='https://www.104.com.tw/company/wdh4ze0' amount='3']
【104職場力】
「面對打擊,沉淪難免,但腳步不能停、期盼不能斷。」他用文字與聲音療癒人生低谷 ft. Vito大叔 | 高年級不打烊 x 用 AI 點亮第二人生 EP242
「面對打擊,沉淪難免,但腳步不能停、期盼不能斷。」他用文字與聲音療癒人生低谷 ft. Vito大叔 | 高年級不打烊 x 用 AI 點亮第二人生 EP242
文/高年級不打烊 x 用 AI 點亮第二人生 本文導覽 【在線收聽】完整版內容 【本集簡介】 【分段摘要】 延伸閱讀 【在線收聽】完整版內容 【本集簡介】 職場上穩健的工作著,以為職涯終點就在那個退休日來臨時;沒想到一場疫情改寫了Vito的人生,他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婚姻。但這場風暴,反而打開了另一扇窗,讓原本平凡的理工男成為暖心圖文作家,讓講話結巴的中年大叔成為 Podcast 節目主持人,人生就此展開未曾想過的新風貌! Vito大叔說,你要相信,身而為人是有無限可能的!面對打擊,沉淪失意難免,但腳步不能停、期盼不能斷,他在書寫中找到力量,也想用故事與聲音,陪伴更多在人生轉彎處迷惘的人,找回信心、找到方向、邁出下一步。 【分段摘要】 02:10 45歲被離職,接下來呢? 04:30 向宇宙許願祈求一位好搭檔 08:00 年輕時沒真的讀懂「秘密」 12:20 面對、接受、處理、放下 17:10 凡寫過必留下痕跡 21:13 三段人生故事產出三本書 23:40 在愛裡活出自己才能長久 29:51 持續向宇宙下訂單 34:00 許願的過程就像埋種子 39:30 把AI當成能幹的助理 42:15 你永遠要做自己的主人 43:50 Try就對了! ▎讓 AI 成為生活小幫手 * 手機必學 AI 應用工具: https://senior.104.com.tw/s/uphoNbI * 官方線上課程 66 折優惠中: https://senior.104.com.tw/s/D6WdFyg ▎延伸閱讀 *Vito大叔個人官網 https://vitosdiary.com *Vito大叔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VitosDiary ▎聯絡我們 * 高年級不打烊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e/mKWURos * 心得交流,意見回饋,故事推薦 https://104.surveycake.com/s/O0LDa -
【104職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