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聽力師

聽力師
更多
月薪中位數
資料搜集中...
年資 3-5 年
資料搜集中...
年資 10 年以上
聽力師 都在看
定期契約屆滿離職,申請失業補助疑問
定期契約屆滿離職,申請失業補助疑問
目前是在政府機關做政府外包的專案,是跟外包廠商簽專案合約到今年 12月初,大概就是將近一年的勞動契約,先不管這個專案合約簽「定期契約」 是否合法,因為這個專案預計會繼續,感覺應該也是不定期契約, 先請教關於定期契約屆滿離職,請領失業補助的問題 :  因為目前公司還沒決定是否續約, 如果我有考慮做到今年12月合約期滿就不想繼續, 關於請領要件中有一項 「因定期契約屆滿離職,逾1個月未能就業, 且離職前1年內,契約期間合計滿6個月以上者。」 這裡的定期契約屆滿離職,不論是自己想走還是公司不續約,都適用嗎? 謝謝~ 
收到兩家公司的office,要北漂或是南漂
收到兩家公司的office,要北漂或是南漂
各位前輩好 我跟家人分居,目前租在台南,因為美國關稅亂搞,導致我們公司做大規模部門調動,很多受不了的人都直接離職了,包含我。 我有嘗試找南科或是台南的工作,全部都是無聲卡,待在南科裡面的朋友都有說,訂單被大減,也是遇缺不補的狀況。 因為我之前對服務業有陰影,所以餐飲或是零售這類的我都不考慮,目前任職的經驗都是在工廠,所以我不得不開始找跨縣市的工作... 目前8月我有面試到兩間,現在都有收到office,但我就提供薪資就好,公司名我就不提供了。 高雄:需要早起,可能會買TPASS 999的方案通勤,區間車大概要一小時,自強號大概30分鐘(PP 推拉式自強號可以搭),薪資就開32800,扣完勞健保大概3萬左右,工作環境我覺得還不錯,進入工作崗位可以自帶拖鞋,只是當初面試也說總部剛成立不久,所以很多制度都還沒有很完善,公司規模約1000人,全台都有相關據點,是台灣創辦人,年終看公司營運,有分試用期薪資,過了會在調薪,但調整多少我就不清楚了。 台北:一定要租屋,目前我看的房型都是10000元,有考慮租在桃園,費用在8000的房型我都還可以接受(打算申請租屋補助,也找可以申請租補的房子),通勤使用TPASS。 公司是電商(外商),今天剛收到錄取通知,要我提供之前的薪資去做核薪,我看104的薪資好像最高也是開36、37那邊,我在前公司38左右,我有在想核完應該也差不多這樣的薪水...🥲 公司規模600人左右,沒有年終(之前有看過Dcard有人分享,104也沒有寫),工作環境會接觸到很多不同背景的人才,甚至是外籍主管。 我有看很多北漂文章,都說薪資沒有五萬都是在生存,不是生活,但是有很難得的外商工作機會我想去嘗試,但是又想想我的出生跟工作都是在南部,臺南-高雄這樣往返我是可以接受的,不知道各位前輩可以給我什麼建議嗎?
🔥 社群防呆包:拯救小編智商,薪水翻倍爽漲!
🔥 社群防呆包:拯救小編智商,薪水翻倍爽漲!
【 R 篇:20 個 R 開頭術語一次搞懂!】 「R」系列詞彙超關鍵,從成效回報、粉絲維繫到品牌危機處理, 每個都是小編 KPI 報表上的主角! ​ 😵「什麼是 Retention?我只知道粉絲一直在流失。」 😭「Reputation Management 聽起來好高級,我只知道在幫品牌滅火。」 ​ 別怕,Steven 幫你一次破解所有 R 字頭社群行銷術語, 專業指數 + 爆笑吐槽 = 小編智商上線 💡 ​ 📌 建議收藏+轉貼給那位把 Reels 認成 Rave 的社群菜鳥! ​ 🚩【 R 篇 】數位社群行銷術語防呆包 01. Reach(觸及人數) 👉 有多少人看到你的貼文,但看到 ≠ 有人理你。 02. Retargeting(重定向行銷) 👉 曾經看過你廣告的人再被打一次,小編的復仇計畫。 03. ROI(投資報酬率) 👉 老闆最愛問:「你花這些錢,到底賺了多少?」 04. Reels(短影音) 👉 IG 的戰略級內容,小編的剪輯噩夢來源。 05. Retention(留存率) 👉 粉絲來了能不能留下,是社群的長期修行。 06. ROAS(廣告支出報酬比) 👉 每投一塊廣告能賺幾塊,數字好就能安心下班。 07. Response Rate(回覆率) 👉 粉絲問三句小編回兩句,就會被系統貼上「冷漠」標籤。 08. Remarketing(再行銷) 👉 對舊客戶或舊訪客再推內容,小編翻出三年前舊梗重用。 09. Review(評論) 👉 客戶打 1 星,小編心情也瞬間黑到底。 10. RSS(內容推播) 👉 雖然已過氣,但對某些族群還是有魔力的古老訂閱工具。 11. Reachability(觸及性) 👉 被看到的可能性,低到讓你懷疑這帳號是不是被封印了。 12. Referral Traffic(推薦流量) 👉 從其他平台導來的流量,合作貼文的成效指標之一。 13. Retweet(轉推) 👉 X(前 Twitter)上的分享方式,小編常靠它搏曝光。 14. Reputation Management(聲譽管理) 👉 當危機來臨時,小編秒變 PR 滅火隊。 15. Reaction(反應) 👉 愛心、讚、怒怒臉,都是你貼文有沒有活著的證據。 16. Repost(轉發) 👉 粉絲自己幫忙擴散的瞬間,是小編最感動的一刻。 17. Responsive Design(響應式設計) 👉 不管是手機、平板還是冰箱螢幕,都要美美的排版挑戰。 18. Reach Saturation(觸及飽和) 👉 一直發同一受眾,他們已經看到眼神死。 19. Real-time Marketing(即時行銷) 👉 熱門話題來了,老闆要你 5 分鐘內生一篇會爆的。 20. Retention Campaign(留存活動) 👉 搞滿整月的有獎互動,結果只留住小編的過勞。 ​ 💬 歡迎留言補充還有哪些 R 開頭術語讓你又愛又恨, 我們一起讓社群小編的工具包越來越強大!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員工滿意度自己調查?小心掉進數據陷阱!
員工滿意度自己調查?小心掉進數據陷阱!
文/104人資學院 許多人資想透過員工滿意度調查,掌握組織健康與留才風險,但自行調查常遇到信效度不足、填答率低、數據難分析等難題,結果往往流於形式。本文深入探討HR在內部自辦調查的常見困境,並比較104員工體驗調查的專業優勢,包括專家題庫、智能化流程、產業常模比對、視覺化報告與改善建議。透過科學化、數據化的工具,企業不僅能真正聽見員工心聲,更能有效轉化為行動方案,提升敬業度、強化雇主品牌,進而推動企業營運績效成長。 本文導覽 為何內部自行調查員工滿意度如此困難? 信效度不足:問卷設計的隱藏風險 填答率低落:匿名性與員工疑慮 分析困境:缺乏外部常模與基準比較 從數據到行動:HR推動改善的斷層 104員工體驗調查的五大優勢 成效驗證:如何降低離職風險、提升績效 自行調查 vs. 104調查:比較一目了然 讓員工調查成為企業成長引擎 在少子化與人才競爭加劇的環境下,員工是否滿意工作、是否願意長期投入,已成為企業能否穩定成長的關鍵指標。許多企業人資部門都嘗試以員工滿意度調查作為診斷工具,期望從中洞察組織氛圍與改善方向。然而,當企業選擇自行執行調查時,往往發現過程比想像中複雜,從問卷設計、資料蒐集到結果分析,每一步都潛藏挑戰。 為何內部自行調查員工滿意度如此困難? 許多人資深知,員工滿意度調查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協助企業了解員工心聲,並進一步改善組織氛圍。然而,當HR嘗試自行設計與執行調查時,卻往往在過程中遇到難以克服的挑戰:問卷題目不夠專業,HR需要收集很多文獻或資料,才知道調查向度是否夠廣、夠深。倘若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題目可能設計得模擬兩可,問不出真實狀況。或是一個題目兩個問法,讓員工不知如何回答。題目設計若不夠精準,很可能導致員工誤解或回答偏差,進而影響調查的有效性 信效度不足:問卷設計的隱藏風險 自行設計問卷的最大問題之一是缺乏科學驗證。好的調查題目必須經過信度與效度的檢驗才能信賴。信度指的是同一構面下各題目是否反映相同的意涵,這需要專家判斷與足夠樣本,才能判定是否達標。 效度則關乎題目是否真正測到我們想要的概念,特別是與組織目標相關的關聯效度:專業調查會以組織承諾、留任率等作為效標,檢視題目與這些重要結果是否有實質關聯。沒有高信效度支撐的題庫,所得數據難以真實反映員工心聲,最終只會讓調查淪為形式,無法提供可執行的管理洞見與決策依據。 填答率低落:匿名性與員工疑慮 若HR直接以公司名義發放問卷,員工往往擔心填答內容會影響升遷或考核,導致不敢誠實作答。即便表面上回收率不低,內容也可能因顧慮而失真。缺乏第三方匿名保障,數據很難反映組織的真實狀況。 分析困境:缺乏外部常模與基準比較 許多HR坦言,從設計問卷、管理回收到自行分析,內部調查既耗時又費力,且缺乏可比的行業常模,使結果通常停留在「部門A高於部門B」這類內部差異,無法回答「我們在產業中的相對表現如何」。 在當前缺工的時代,與外部比較變得更為關鍵:例如薪資項目通常是員工滿意度中得分最低,但若沒有業界基準,唯一的解法往往只會是全面調薪;若能與同業比對,便可能發現實際差距並不大,進而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缺乏外部參照的調查結果容易流於表面,難以取得主管認同,也無法為高層提供具體的決策依據或可執行的改善方案。 從數據到行動:HR推動改善的斷層 另一個常見挑戰是「數據無法轉化為行動」。調查雖指出需改善的面向,但倘若負責設計調查者的人資經歷較不深厚或不夠全面,提出的方案往往片面或停留於短期修正,無法兼顧系統性與長期效益。建議與具備多年業界實務經驗的資深專家合作,協助從數據擬定可執行的改善計畫、優先順序與衡量指標,並規劃後續追蹤,才能讓調查從一份靜態報告轉為驅動組織改善的實際動力。 104員工體驗調查的五大優勢 專業題庫與高信效度由專家設計題庫,涵蓋九大構面與八大情境題組,題目經過信效度驗證,能確保數據真實反映員工想法,避免誤差與片面性。 自動化流程,降低HR負擔提供一鍵建置問卷、智能發送與填答提醒,HR 不需再花大量時間管理流程,大幅提升作業效率。 第三方匿名調查,提升真實回饋由第三方平台執行,確保調查全程匿名,讓員工放心填答,取得最真實的意見。依104執行員工滿意度顧問專案的經驗顯示,回答率通常可提高至80%。 產業與職務常模,掌握競爭定位平台擁有上千家企業、產業X職務常模779種的大數據比對資料,HR可快速比較內外部落差,找出競爭優勢與改善弱點。 視覺化報告與改善方案落地自動生成圖表化報告,提供PR值定位與關鍵改善建議,企業可依據結果進一步優化各項人資策略,幫助企業將數據轉化為行動。 成效驗證:如何降低離職風險、提升營運績效 實際導入後,許多企業明顯降低員工流失率,並在組織氛圍與敬業度上獲得提升。有研究顯示,敬業度高的企業,業績成長率與獲利率均明顯優於同業,這證明員工調查若能轉化為行動,確實能帶來長遠效益。 自行調查 vs. 104調查:比較一目了然 項目企業自行調查104員工體驗調查題庫品質自行設計,信效度未驗證專家設計,信效度經科學驗證平台功能一般問卷平台,無法即時催測,產出專業報告一鍵建置、智能發送、自動提醒、專業報告匿名性員工疑慮高,回覆失真第三方匿名,提升填答率與真實度分析深度僅能內部比較,缺乏業界資訊比對產業與職務常模,掌握相對競爭力行動落地受限於HR的專業是否資深,影響策略成效提供改善建議與資源連結,支持策略落實表:自行調查員工滿意度與104員工體驗調查的比較 讓員工體驗調查成為企業成長引擎 員工體驗調查若只停留在「做過」的層次,對企業幫助有限。透過104員工體驗調查系統及人資顧問團隊的專案解方,HR不僅能快速取得可靠數據,更能掌握外部比較基準,並將結果轉化為具體行動。這不僅可提升員工敬業度,也能強化雇主品牌與企業競爭力。對企業而言,調查不再只是例行性作業,而是推動營運績效成長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引擎。 聯繫104人資學院,預約諮詢更多解方! 打造企業永續的「內部氣候預警系統」>> 104員工體驗調查 經濟環境變動,有效留才的薪酬結構如何因應>> 人資顧問諮詢 用大數據找出能力缺口,人才培訓更精準>> 104職能發展系列課程
【104職場力】
「時間游牧」下一步:創業開餐廳、物流管理師
「時間游牧」下一步:創業開餐廳、物流管理師
「時間游牧」具備彈性、自由、自主、平衡,既能滿足正職工作的缺憾,也能讓零碎時間變現!如果做到內行、看出門道,Uber外送員的下一步可以是美食餐廳的網紅、創業開餐廳的老闆、電商平台的物流管理師。本集提供D.R.E.A.M.五大關鍵檢核:Discipline(高度自律)、Relation(建立良好的口碑)、Expertise(精進專業技能)、Adaptivity(應變能力)、Money Sense(金錢敏銳度),協助聽眾檢視是否適合成為時間游牧族。 【本集來賓】1. Uber 公共政策暨政府事務總監馬培治,新聞傳播系畢業,擅長與政府部門、外部機構溝通。2. 104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王榮春,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博士,目前同時於東吳大學心理所、中原大學心理系、台北科技大學EMBA擔任兼任助理教授。 【本集重點】01:40 外送員的一天很彈性、自主?!05:20 外送工作期間,如何累積職涯下一步?11:06 適合外送工作嗎?D.R.E.A.M.五大關鍵檢核15:00 當外送員,也能培養商業思維!20:03 平台需規劃提供安全保障與課程、設備保障、身分驗證,安全行為監控與獎勵。24:30 外送員可透過職業工會,勞健保,或職災險,為自己多想一步。28:15 AI時代,如何透過科技提升效率,同時保留人際互動的「溫度」,將是關鍵課題。34:10 透過不同工具、更傾向自己想要的生活。 ▍ 關於職涯多元選擇,你還可以聽EP466【百工大吉】工程師斜桿自媒體,月增六千零用金。工作療癒系po文,圈粉超自然 https://podcast104.pse.is/EP466-AEP428 【百工大吉】開箱show girl(下):應對篇。日薪破萬斜槓接案,人前笑臉自嗨,人後防偷拍自保 https://podcast104.pse.is/EP428-AEP391 【百工大吉】街頭藝人可能日收打賞不到百元 心態大吉:在街頭實驗創意,用本業或商演賺錢 https://tw104.pse.is/69bfgj按「Follow」訂閱,最新一集Podcast立即傳送 https://podcast104.pse.is/index-subscribe
【104職場力】
2026雇主品牌布局全攻略:校園徵才、職涯博覽會到線上展,全年參展預算與行動指南
2026雇主品牌布局全攻略:校園徵才、職涯博覽會到線上展,全年參展預算與行動指南
文/104獵才顧問行銷企劃部 什麼是「聯合徵才」?參加「徵才博覽會」有哪些好處?104職涯博覽會結合線上新鮮人徵才及實體展覽,為企業打造長效曝光的徵才平台。歷屆活動吸引 NVIDIA、日月光、統一超商、鼎泰豐、中國信託等各大產業領袖共同參與,現場近 2 萬人交流、線上流量超過 390萬。企業可結合品牌專館、社群媒體、校園合作等多元管道,提升雇主品牌能見度並精準媒合優質人才。 你聽過「聯合徵才博覽會」嗎?有在「職涯博覽會」擺過攤? 當缺工已成日常,線上投遞再多,62.4% 的企業仍覺得「履歷條件不符」。症結常在品牌認知與職務期待的落差:「履歷來了,卻不是那個人」。於是更多企業轉向雇主品牌經營,希望先說清「我們是誰、要找誰」,再把對的人吸引進來。但根據 104 統計,49% 的企業坦言想做雇主品牌,但缺人、缺資源,即使想做也常常分身乏術。  因此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關注職涯博覽會,尤其是線上線下整合的 104 平台。線上+線下整合的 104 職涯博覽會成為務實選擇,一天擺攤,同步完成招募、品牌與觸及。除了有專人協助、流程不複雜,還能把成果數據帶回去。文章內,我們將解答企業常見的問題,從報名、行前到展後追蹤,一次到位。 一、徵才博覽會是什麼?這些亮點你不可錯過! 104 線上新鮮人徵才博覽會是什麼? 104 線上新鮮人徵才博覽會是企業與人才現場交流的平台,協助企業快速曝光職缺、提升雇主品牌形象,並直接與多元背景的求職者互動。2025 年線下博覽會吸引超過 200 家企業參與,涵蓋軟體網路、電子製造、半導體、零售、教育、餐飲等多元產業職缺。 活動流量有多大? 活動報名人數突破 3 萬人 實際進場超過 18,000 人 線上徵才專區總瀏覽量超過 390 萬 吸引 97 萬名線上訪客 線上專區超過 6 萬名求職者進行履歷投遞 入場人才輪廓? 年齡主力:20–34 歲近八成,25–29 歲最高佔 39% 就業狀態:54% 在職、34% 待業、12% 學生或應屆畢業生 產業背景:軟體網路、電子製造、半導體、零售、教育、餐飲等 熱門職缺:軟體/工程、行政/總務、業務銷售、產品管理、工程研發、行銷、教育輔導 這些數據顯示,徵才博覽會不只是人流的聚集地,更是企業強化雇主品牌、精準媒合多元人才的高效平台,成效明確、操作容易,是現代企業不可錯過的重要招募管道。 為什麼一定要參加?4 大不可錯過的參展價值: 1.年度招募規劃效果最大化,配合 104 宣傳檔期,大幅提升曝光與媒合效率(圖一) 新鮮人季(5-7月):搶攻應屆畢業生最佳時機 長尾行銷季(8-11月):持續曝光職缺,強化雇主品牌 預備年後轉職季(12-2月):提前佈局轉職潮 2.成本效益最大化 一次參展等同數個月招募成效 線上線下雙軌並進,延長招募效益 88% 企業肯定媒合成效,投資報酬率明確 3.搶得人才先機 54% 優質即戰力人才,34% 待業者還可立即上工 第一時間接觸優質候選人 精準觸及20~34 歲黃金人才族群 4.雇主品牌深度曝光 與 200 間同業企業同台競爭,展現自身競爭力與實力 390萬線上瀏覽量,品牌深度曝光 結合 104 平台資源:雇主品牌網頁、職涯力文章、podcast 宣傳 圖一、104 雇主品牌經營建議策略(配合104年度檔期) 二、企業參展流程:5 步驟,行前必備指南 參加 104 線上新鮮人徵才博覽會,其實非常簡單,無論是第一次參展的新手企業,還是有經驗的 HR 團隊,只要照著以下五個步驟,就能輕鬆完成: Step 1|需求盤點 明確列出本次預計招募的職缺、徵才人數、目標人才特質,以及想要曝光的產業類別。建議可同時評估參加線上、線下展覽或雙策展方案。可以搭配 104 雇主品牌平台,瞭解企業現有的雇主品牌經營狀況,並給予最適合的改善建議。 Step 2|報名繳件 & 職缺上架 線上完成報名、填寫企業資訊,上傳公司品牌素材,並同步於平台上架所有徵才職缺,讓求職者第一時間能搜尋到相關職位。 Step 3|行前準備 & 素材製作 根據展場規劃及品牌需求,建議準備: 攤位設計稿與裝潢布置(主視覺、企業背板、立牌、旗幟等) 企業簡介海報或型錄 招募職缺文宣、QR Code 履歷投遞卡 企業小禮物、宣傳品(環保袋、貼紙、文具等) 名片、聯絡單、登記表 員工制服、識別證 可播放的形象影音(如企業文化、員工故事等) 互動遊戲或抽獎道具(如闖關卡、轉盤等) 邀約人選:提前聯絡已投遞履歷、人才庫中的潛力人選或過去曾互動過的求職者,邀請其現場面談或參加活動。 行前預約現場面談時段,安排重點人才專屬諮詢 Step 4|展期間執行 建議現場安排: 即時面談/初步篩選與人才交流 招募說明會或企業簡介場次 員工分享會(讓現職員工介紹工作內容) 現場履歷投遞區(掃描 QR Code 填寫/紙本收件) 職缺諮詢台,解答求職者各類問題 主題互動遊戲、問答活動 小禮物或抽獎,吸引人潮參與 現場拍照區、社群打卡互動 求職者名單登記(方便展後追蹤) 滿意度調查(現場問卷/線上填寫,了解求職者對攤位、招募流程等整體滿意度) 雇主品牌調查(收集求職者對企業形象、品牌吸引力的反饋) Step 5|展後追蹤與成效分析 彙整現場收集到的履歷、名單與聯絡資訊 追蹤並聯繫潛力人才,安排面試或發送感謝信 分析投遞履歷與應徵人數,檢討招募成效 彙整滿意度調查、雇主品牌調查結果,歸納求職者對企業與活動的看法,找出優勢與待改善處 統計線上線下流量數據,分析曝光—互動—投遞—面談—錄取等各階段轉換率,繪製行銷漏斗圖,評估參展整體效益 於雇主品牌平台持續更新職缺、品牌訊息,維持活動熱度 彙整現場及線上的活動照片、影音作為未來行銷素材 💡 覺得準備項目太多太複雜? 如果不知道要如何開始進行,104 整合招募團隊提供一條龍完整服務!從攤位設計、素材製作、現場執行到展後追蹤,讓您輕鬆參展、專心招募,創造最佳參展效益! 三、實戰案例:品牌創新與招募成效雙贏 線上徵才|客製化一頁式招募廣告 知名光電廠—友達光電客製化設計專屬一頁式招募廣告,整合企業品牌故事、職缺資訊、學長姐經驗分享,並動態更新專屬形象圖與影音,長期保持內容新鮮感。結合關鍵字優化與104新鮮人專區入口,有效提升曝光與履歷投遞率,吸引高比例工程、研發與製造領域新鮮人主動應徵。(圖二) 圖二、友達光電的雇主品牌策略:職場力文章、客製招募官網 校園徵才|校園佈置、周邊小物、社群互動遊戲 企業於實體活動現場,以創意攤位設計、發放精美品牌小物,吸引大量年輕求職者參與,並規劃闖關集點、主題遊戲、現場拍照打卡等多元活動,吸引年輕求職者停留與參與。現場團隊成員親自說明企業文化與職涯發展,配合 QR code 邀請追蹤企業、快速履歷投遞,活動結束後收到大量高質量履歷,並有明顯的品牌聲量提升。(圖三、圖四) 圖三、東京威力校園人才策略:實體周邊、招募廣告與官網等 圖四、DELL戴爾科技校園人才策略:校園企業說明會 聯合徵才|職涯博覽會攤位設計、實體互動 知名企業如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NVIDIA、ASE 日月光、foodpanda、勤業眾信 Deloitte Taiwan 等,都在 104 職涯博覽會中巧妙運用攤位設計與現場互動策略,成功吸引大量優秀人才前來交流。這些企業不僅讓求職者能深入了解企業文化與職涯發展,現場更設有專業諮詢區、即時面談區與互動遊戲,提升活動參與度。搭配 OMO 線上線下整合,求職者現場掃描 QR code 即可投遞履歷、追蹤企業最新消息。活動期間,單一企業平均可累積數百到上千份履歷投遞,社群曝光量更突破百萬,有效強化雇主品牌形象,並建立起與年輕世代的長期人才連結。(圖五、圖六、圖七、圖八) 圖五、金融服務業、餐飲業、半導體業、百貨業等各大產業,透過創意攤位設計與多元互動,在 104職涯博覽會中展現雇主品牌實力 圖六、金融服務業、餐飲業、半導體業、百貨業等各大產業,透過創意攤位設計與多元互動,在 104職涯博覽會中展現雇主品牌實力 圖七、金融服務業、餐飲業、半導體業、百貨業等各大產業,透過創意攤位設計與多元互動,在 104職涯博覽會中展現雇主品牌實力 圖八、金融服務業、餐飲業、半導體業、百貨業等各大產業,透過創意攤位設計與多元互動,在 104職涯博覽會中展現雇主品牌實力 四、104職涯博覽會常見問題 Q1:參加需要多少費用? A1:我們設計了不同方案,讓企業能依照需求、預算、人力,選擇最合適的方式擺攤 👉 想了解詳細方案,立即填表單索取資訊 Q2:攤位規格是什麼? A2:攤位規格為單格 3m × 3m 的標準攤位,並提供多種攤位規則與配置,滿足企業舉辦互動活動及多元展示的各項需求。完整規格資訊可向我們索取,顧問會協助依需求推薦最合適的方案。 👉 想了解攤位大小、方案說明,立即填表索取資訊 Q3:會有哪些企業參加? A3:歷屆包含 NVIDIA、日月光、統一超商、鼎泰豐、中國信託等多種產業共同參與。參展同時能提升雇主品牌曝光,更能近距離與優質人才互動,實際促進招募成果。 👉 今年的最新參展名單持續更新中,歡迎來電洽詢 立即卡位,一年最強人才品牌曝光期! 串聯線上平台與實體活動雙載具,總宣傳價值超過 1,200 萬元,104 線上線下職涯博覽會打造 3~7 月長達五個月的徵才黃金檔期,讓企業在重點招募期持續保持高曝光、鎖定優質人才不斷線。 參展企業專享以下效益: 雙平台聯動:104 主站+APP、社群媒體、校園合作、現場活動一次到位,品牌能見度大幅提升 專屬品牌專館:職缺首頁重點導流,企業 Logo、精選職缺、學長姐故事、企業文化影音全方位呈現 實體現場強力曝光:現場超過 2 萬名求職者直接互動,深度接觸潛力人才 官網同步集客:活動官網與實體展現場流量整合,名單即時回收、面談預約零時差 品牌經營長效加乘:配合經營 104 企業頁,活動結束後流量與人才持續累積,效益不間斷 現在就預約諮詢,搶先取得專屬參展方案! 👉 預約報名連結:https://104hh.cc/84tgkw
【104職場力】
「時間游牧」職涯新選擇!彈性、自由、自主、平衡,滿足正職工作的缺憾
「時間游牧」職涯新選擇!彈性、自由、自主、平衡,滿足正職工作的缺憾
Flow,一種高度滿足的心理狀態。拆成4個英文字套用新興的工作型態,flexible彈性、liberation自由、ownership所有權、well-being安康,可以用來詮釋「時間游牧time nomads」,例如Uber外送員或司機。對職場朋友來說,讓零碎的時間變現;對企業來說,搶快、補強、也儲備人才。 【本集來賓】1. Uber 公共政策暨政府事務總監馬培治,新聞傳播系畢業,擅長與政府部門、外部機構溝通。2. 104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王榮春,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博士,目前同時於東吳大學心理所、中原大學心理系、台北科技大學EMBA擔任兼任助理教授。 【本集重點】02:50 什麼是時間游牧?追求工作彈性,追求生活型態10:30 與零工經濟、斜槓有何不同?零工為了生存,時間游牧為了生活15:24 為何選擇時間游牧?為了收入、拓展專業、生活多元19:33 大學生寒暑假,全台環島接外送單,支持彈性的生活安排。22:32 香港上班族下班後運動,接外送同於別人付錢讓他運動24:38 時間游牧類型:勞務型、專業型、創作型。勞務型穩定、專業型信任、創作型風格28:16 數位媒合經濟:餐期、非餐期如何最有效率的派遣?33:49 企業為何使用?搶快,彈性工作人力;補強,有專業者;抗震,儲備人才 ▍ 關於職涯多元選擇,你還可以聽 EP466【百工大吉】工程師斜桿自媒體,月增六千零用金。工作療癒系po文,圈粉超自然 https://podcast104.pse.is/EP466-AEP428 【百工大吉】開箱show girl(下):應對篇。日薪破萬斜槓接案,人前笑臉自嗨,人後防偷拍自保 https://podcast104.pse.is/EP428-AEP391 【百工大吉】街頭藝人可能日收打賞不到百元 心態大吉:在街頭實驗創意,用本業或商演賺錢 https://tw104.pse.is/69bfgj 按「Follow」訂閱,最新一集Podcast立即傳送 https://podcast104.pse.is/index-subscribe
【104職場力】
男性求助率僅女性一半...男性關懷專線8月底擴大服務 任何疑難雜症都解
男性求助率僅女性一半...男性關懷專線8月底擴大服務 任何疑難雜症都解
2025-09-03 聯合報記者翁唯真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衛生福利部設有男性關懷專線,提供線上服務,不過過去因該專線以家庭及家暴等狀況為主。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陳柏熹今受訪表示,原先僅針對家庭暴力部分,於今年8月底擴大至所有疑難雜症都能撥打,希望幫助有需求男性。 除了現有的1925安心電話外,衛福部也設立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幫助有需求男性針對家庭暴力等相關內容。但根據衛福部統計,近3年2021至2023年平均每年進線約7500通。 陳柏熹今出席心理健康急救方案記者會時受訪表示,根據統計發現,男性使用關懷專線的機率比女性低一半以上,一般男性無論任何年齡層,都比較不會求助,因此通報率高能讓死亡率降低,因此希望藉由更多方式,讓男性求助。 陳柏熹說,今年8月底男性關懷專線和1925安心專線不再限制特定議題,包含伴侶、親子、職場等相關問題,開放所有議題皆可撥打專線求助。且男性關懷專線與1925安心專線整合,接電話的人輪班並分流各需求,盼能提升服務量能。 男性關懷專線 0800-013-999服務時間:每日上午7時至下午11時免費線上諮詢服務服務對象:面對婚姻、親子、家庭關係、家庭暴力及親密關係等困擾之男性服務內容:電話諮詢、關懷服務、資源提供或轉介 安心專線1925:提供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服務 推薦閱讀: 勞工每年有6次「免費心理諮商」,適用對象、申請資格常見QA一次解答 菁英族群壓力大卻陷求助困境 諮商心理師揭「高功能憂鬱」讓人崩潰 親友同事憂鬱怎麼辦?MHFA「心理急救5行動」教你Hold住破碎的心
【104職場力】
新公司報到,一定要給離職證明嗎?若不歡而散,要如何申請?
新公司報到,一定要給離職證明嗎?若不歡而散,要如何申請?
為什麼新公司報到,要準備離職證明和新和健保轉出單?一定要給嗎?如果和前東家不歡而散,甚至已經鬧翻水火不容,如何申請?短短20分鐘,咖啡杯裡的職涯微講堂。 同場加映:舊愛還是最美?轉職誤判,回得去嗎?  ▍ 關於【職涯微講堂】,你還可以聽EP502【職涯微講堂】履歷已讀不回,可以再投一次嗎?EP505【職涯微講堂】依表現調薪,只是場面話?!▍ 關於職場競爭力,你還可以聽EP404 職場中年十大危機!(上) 症頭篇:從獵才顧問的真實案例 ,聽門道、學關鍵EP405 職場中年十大危機!(下)脫困篇: 舊東家接案轉自僱 、關鍵人脈勝海派 、跨界複合找機會
【104職場力】
教師的新世代專業力:認識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
教師的新世代專業力:認識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
在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教育現場的今天,教師不僅要備課、授課,更需要思考 **如何運用 AI 工具來提升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體驗。Google 推出的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正是專為中小學教師設計的一項新型認證,幫助教育者快速掌握 AI 技能,並透過實際應用,打造面向未來的智慧教室。 為什麼教師需要 AI 認證? 1. 專業力的提升 Gemini Certification 不只是「會用工具」,而是幫助教師理解生成式 AI 的原理、應用與限制。這張證照代表你不僅能操作 Gemini,更能用 AI 設計課程、因材施教,展現教育專業的新高度。 2. 節省時間,專注教學 備課、行政、教材設計、評量回饋,這些都是老師每天的大量工作。善用 AI,能有效縮短備課時間,讓教師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與學生的互動與引導上。 3. 回應教育趨勢 AI 不只是科技話題,更是教育政策、學校數位轉型的重要方向。率先掌握並取得認證,代表你能在教育現場成為 **推動 AI 教育的領頭羊。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 的重點內容 這張認證主要聚焦在「如何將 AI 實際應用於教育」,考試內容包含: * 生成式 AI 的核心概念:AI 如何生成文字、圖片,以及背後的基本原理。 * Gemini 工具的應用:運用 Gemini 協助課程規劃、教案設計、學習活動安排。 * Prompt 技巧:如何提出有效的問題與指令,獲得更符合需求的 AI 回覆。 * 責任使用與 AI 倫理**:如何避免偏誤、錯誤資訊,並正確引導學生使用 AI。 * 日常教務應用:如設計測驗、撰寫通知、彙整教學回饋等。 > 📌 考試形式以選擇題為主,官方目前免費提供,並會不定期更新考題方向。 在台灣的最新進展 台灣教育界對這項認證反應非常熱烈。 * 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例如高雄市舉辦的 Gemini 教師認證專場,不到一小時名額就額滿,顯示出教育現場的高度需求。 * Gemini 學院課程:Google Taiwan 推出在地化的教師培訓,結合案例分享,讓老師不只是考證照,更能把 AI 帶進教室。 * 中文資源逐漸增加:從 YouTube 的「AI 通識素養課程」到本地教育工作坊,教師有越來越多中文化的學習資源可用。 教師如何準備? 1. 善用官方課程 可先從 Generative AI for Educators with Gemini 與 Google AI in K12 Education** 入門,了解考試方向與實際案例。 2. 實際操作,邊學邊做 在日常教學中嘗試用 Gemini 完成一個小任務: * 讓它幫你設計課堂提問 * 輔助學生寫作練習 * 建議不同程度學生的延伸教材 3. 建立 AI 教育素養 不僅要自己會用,更要能帶領學生正確使用 AI。包括:如何檢視 AI 回答的正確性、避免過度依賴、保護個資與隱私。 4. 參加在地社群與研習 許多縣市教育局與教師社群,已經開始分享考照經驗與應用案例。參與這些活動,可以獲得第一手考題方向與學習夥伴。 面向未來的價值 取得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不僅是對個人專業的肯定,更是一種「教育角色的轉型」。 * 對學生:你能設計更多元、即時回饋的學習體驗。 * 對學校:你成為推動數位轉型與 AI 應用的核心力量。 * 對自己:這張證照將成為你未來專業發展的重要資產。 結語 在 AI 正快速改變教育樣貌的今天,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 學習設計師、科技應用者、AI 素養引導者。 Gemini Certification for Educators 是一個讓教師站在趨勢前端的機會,也是一條專業成長的新路徑。 對教育者來說,這不只是「拿一張證照」,而是一次 重新定義教學角色 的契機。 考證入口:Gemini 認證教師證書 https://educertifications.google/
104學習 AI 趨勢報-科技愛好者的產地🤖
門市銷售如何提升低迷業績
門市銷售如何提升低迷業績
各位好,目前本人在球場門市擔任銷售人員,入職的時候要求有要求業績目標,然而當我開始工作以後,結果我入職到現在半年的業績卻是在下滑,而且也好幾個月沒有達到業績要求。 我先講自己遇到客人的時候的幾個矛盾心理:我很不喜歡過分攀談,對於應對客人方面也只求做份內事,店務方面則是做到基本要求,後來試著把自己推出去跟客人談,可是怎麼樣都難以讓客人跟我成交,對於某些客人的殺價跟講話方式也還不太能適應,整體來講就是感到身心靈疲憊。但偏偏要有高業績,就必須跟客人建立關係,甚至是被接受有時被某些客人貶抑的狀況,而我心態很敏感,過了半年依舊難以調適,現在即使球場客流量大,卻沒什麼人在我值班的時候進來門市,我就感到很挫敗。 看到公司對此的回饋是「親切態度能提升業績」,但我不明白,即使我試著對人親切,不隨便亂開玩笑,也不見得讓顧客同意成交,除非對方是真的很需要這樣的產品。而且現在的狀況是連偶爾才來的客人都是直接路過門市,即使我試著逼自己站出去跟他們對視招呼也沒用。 想知道若從事這種銷售業,請問應該具備何種心態?以及內向保守的人是不是不適合做業務跟銷售性質類的工作呢?我很想知道自己這樣的狀態有沒有什麼可以改變的可能?還是我該轉行了呢?
企管系 | 人也能變E人?不只懂管理,更打造你的百搭競爭力 | 科系真心話
企管系 | 人也能變E人?不只懂管理,更打造你的百搭競爭力 | 科系真心話
企管系不只是課本上的理論,還有滿滿的寶藏同學和充滿活力的生活!這集節目裡我們聊到企管系學生的多元特質:從「超級 I 人」變身「社交達人」的過程,以及在分組報告、專題合作中磨練出來的團隊合作力與觀察力。我們也談到企管系畢業後的升學、就業方向,以及誰最適合讀企管系。如果你正在考慮企管,或想知道企管人的真實日常,這集千萬別錯過! 🎤主持人  Emily 安芷嫻 🎙來賓 中央大學企管系:黃承祖老師、張祐瑄同學 點擊了解本集章節  02:25 「寶藏男孩/女孩」都在企管系?  05:24 內向人必看!讓你從「I」變「E」,表達力UP!  10:23 溝通觀察挖痛點,AI時代最搶手的軟實力!  19:35 數理、英文、社交關卡,你能勇敢闖關嗎?  21:53 實習講座甚至還學Python!打造「百搭」競爭力  28:38 畢業不迷茫!升學就業選擇多,連保時捷都有!  33:09 老師學長姐真心話:跳脫舒適圈、自主學習,未來無設限  收聽這集,你會知道—— 企管系在104人力銀行的人才履歷資料庫中,是新鮮人人數最多的科系,也因此成為考生最熱門的選擇之一。企管系提供廣泛的學習領域,包含生產與作業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研發管理、財務管理,以及隨著科技發展新增的資訊管理等六大專業面向,培養學生多元能力,並透過課堂與校園生活讓同學實際體驗企業管理的實務挑戰。 多元人格:從內向到活潑的蛻變  企管系的同學們人格特質非常多元。許多人原本安靜內向,但在系上課程與團隊活動的互動中,逐漸變得活潑且樂於表達自己。無論是寒暑假打工、海外旅遊、志工服務,或是修習特殊技能,每位學生都能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這種多元與彈性,使學生能快速適應不同角色,找到自己的定位。  企管系著重學生的軟實力培養,尤其是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在快速表達與討論的環境中,學生學會如何聆聽他人、發表意見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這種能力不僅限於課堂,也適用於未來職場,能幫助學生在多專業的團隊中協調並促進成果。  觀察力與分析力:成為通才螺絲釘  除了表達能力,觀察力和分析力是企管系的重要特質。學生需透過個案分析了解企業決策背後的原因與環境,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找出核心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這種能力讓企管系學生在跨領域合作中,能連結不同專業的人才,發揮不可替代的價值。  積極思考、願意觀察與挖掘問題、並熱絡團隊互動,是企管系學生共通的特質,無論是內向或外向、偏理性或感性,只要保持開放的心態、願意探索與接受挑戰,都能在企管系中發揮潛力。  中央大學企管系黃承祖老師,於節目中表示。 多元發展:打造 π 型人才、跨專業整合 企管系重視理論與實務並行。除了必修課程,學校也提供實習機會與業界專題課程,例如中央企管系就提供醫院管理實務、不動產專題、企業家講座等,讓學生了解產業實務操作。同時,隨著AI、大數據、數位轉型等趨勢,課程也不斷調整,例如引入Python程式設計、AI商業資料分析、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課程,培養學生掌握新科技的能力。  企管系學生具備廣泛管理能力與專業基礎,隨著學習深入,學生逐步培養跨領域能力,不僅要成為「T型」人才,更要成為「π 型」人才,不僅能專精某領域,還能整合不同專業知識,應對未來快速變化的職場需求。  歡迎點擊,收聽本集完整訪談內容 【延伸資源】   🏫不知道怎麼選校系?  點選連結👉「104升學就業地圖」3分鐘測出你適合的科系 課業、打工、社團、愛情學分你都歐趴了嗎?歡迎收聽【青春通識課】陪你探索自己成為喜歡的樣子✨
【104職場力】
從孫東寶洗碗工逆襲成收購方!貴族世家創辦人如何躍成年收10億的牛排霸主?
從孫東寶洗碗工逆襲成收購方!貴族世家創辦人如何躍成年收10億的牛排霸主?
從孫東寶的底層洗碗工做起,來看鄉下囝仔林世欽如何憑藉獨到的眼光與拼勁,創立「貴族世家」,並寫下從谷底反轉,打造平價牛排王國的傳奇故事。 文/姜雯 由Cheers授權轉載 本文目錄 131間店的餐飲版圖,是台灣「進城打拼」年代的縮影「風頭水尾」的少年逆襲,從洗碗工到加盟主一怒改招牌,一病改體制:貴族世家兩大轉折斥資300萬買「孫東寶」商標,雙品牌卡位平價牛排市場真牛有「後台」,自有工廠囤上億原肉 131間店的餐飲版圖,是台灣「進城打拼」年代的縮影 他從一個洗碗工起步,白手起家做到貴族世家董事長;林士欽與「牛排」的緣分,見證一個時代裡台灣人「愛拚才會贏」的故事。尤其近年因消費者需求轉變,林士欽更展現鄉下小孩在都市求生的轉型韌性。 號稱「貴族世家旗艦店」的「板新店」自7月9日開幕,至今來客絡繹不絕,訂位一席難求。 目前「貴族世家牛排」在全台總共有131間店,其中包含27間「貴族世家」、10間「貴族世家Mini」、87間「孫東寶」和7間「孫東寶Plus」。這個幾乎家喻戶曉的平價牛排品牌,鼎盛時期曾開出207間「貴族世家」,近幾年在市場高度競爭下正在尋求轉型,目前七成店面反而以孫東寶為主。 雖然店名家喻戶曉,然而,少有人知道背後創辦人林士欽是個白手起家的鄉下孩子。他與「牛排」的緣分,見證了一個時代之下,台灣人「愛拚才會贏」的故事。 「風頭水尾」的少年逆襲,從洗碗工到加盟主 林士欽今年62歲,出生自雲林台西,他說以前那是個「風頭水尾」的困苦之地,當地只有漁業和農業,大部份年輕人很小就北上打拚。 國中畢業以後,林士欽便獨自一人搭「野雞車」(非法大客車)北上,「坐了7個半小時,吐了好幾次。」 一到台北,他先在鐵工廠打工,一個月薪水1,200元,從下午4點半上到半夜12點半,與此同時還在夜校唸電工科。半年後,林士欽轉做水電工,但沒想到,剛畢業公司卻倒了。在親戚的介紹下,他來到「孫東寶」當洗碗工。 在過去,只有美軍吃得起牛排,但孫東寶於1976年以路邊攤的形式首創台式鐵板牛排——肉、蛋、麵在鐵盤上吱吱響、一份45元,讓普通百姓也吃得起牛排。 但洗碗工作才做了一個月,林士欽就被「提拔」。原來是孫東寶要展店,覺得林士欽不錯,讓他去當廚師,「我覺得很棒,但到了店裡才知道,只有我一個人,廚師是我、服務生是我、打掃工也是我。」 就這樣做了一年,林士欽去服兵役,回台北後決定自己創業,於是26歲的他,成了孫東寶的第一個加盟主,並一路開了12間店。 一怒改招牌,一病改體制:貴族世家兩大轉折 看似順風順水,但真正改變他與品牌命運的,是接下來的兩個轉折。 第一個轉折,1995年,林士欽從「孫東寶加盟主」變身「貴族世家創辦人」。 原因是,有其他加盟主在距離他不到50公尺的地方,新開了一間店,還硬比他便宜10元。林士欽向總部反映,不能只收錢、不控管加盟主的選址。 投訴沒有用,林士欽直接將「孫東寶」的招牌改成「貴族世家」。很快地,生意十分紅火。 但也因為此,林士欽遇到了事業的第二個轉折: 貴族世家開了兩、三年後,他因操勞過度,患上猛爆性肝炎(急性肝衰竭)。 「醫生說我快掛了,那時候就只能休息。」就這樣,林士欽休息了半年,他也在此期間反思,「如果我再這樣做,賺得到也花不到。」 於是,林士欽決定將「貴族世家」改為加盟體系,自己全心全意經營中央廚房,以供給原物料作為獲利來源,但「選址」需經由總部評估。隨後快速展店,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租約到期」和「店面愈開愈大」兩大原因,也讓「貴族世家」迎來半衰期,開始重整店型。 斥資300萬買「孫東寶」商標,雙品牌卡位平價牛排市場 為什麼店會「愈開愈大」?因為加盟主都很拼,甚至有人引入軌道做旋轉壽司、請師傅現場做蛋糕,「不是我們規定要加,是加盟主自己一直加。」此外,「店面大」也成為品牌負擔,林士欽解釋,原因很簡單,坪數大的店很難找。 天帷企管顧問創辦人、餐飲展店顧問林剛羽觀察,「 平價牛排的市場體量微幅下滑,入局的品牌也在增加,競爭分食客群。」 在「貴族世家」縮減到120間店的時候,林士欽思考:「吃到飽」的經營模式已不符現代人吃飽也吃巧的飲食意識。正巧,遇到孫東寶有意出讓。 林士欽隨即與對方洽談,並以300萬買下「孫東寶」商標權。2015年,林士欽以「孫東寶台式牛排教父」重出江湖,從北到南,「(孫東寶)最多也是開到130幾家。」 前inline總經理、餐飲科技專家蕭至瑋認為,「普遍的缺工問題,讓大型餐廳難以維持足夠人力;而隨著單身人口增加,家庭用餐例減少,相較之下,孫東寶這類的餐飲模式更能滿足現代消費者的需求。」 ​市場需求改變下,林士欽進一步推出「貴族世家mini」和「孫東寶plus」兩種店型,如今更是主推「貴族世家mini」,主打小坪數+簡化版的自助吧,轉型後的店型能否重振過去高峰,尚待市場檢驗。 真牛有「後台」,自有工廠囤上億原肉 在台灣,經營加盟體系有多種獲利模式,有一些業主獲利來自加盟金、有一些則賺原物料價差,貴族世家屬於後者。為了提高獲利,貴族世家自己經營肉品工廠。 林士欽說,「我們自己進貨,可以控制價錢。牛肉用量那麼大,我們庫存原肉要準備6個月以上,所以至少都有3、5億放在冰庫裡。哪一家(做牛排館的)有自己的工廠?」 林士欽對「牛肉」很「執著」。 其一,有人在社群媒體攻擊貴族世家賣「重組肉」,林士欽一氣之下將其告上法庭,結果對方沒吃過「貴族世家」,只是跟風亂寫。 見對方年紀小,林士欽便不再追究,但提出一個要求:「你去我們店裡消費一次,看是不是重組肉。」 其二,林士欽特別強調:「貴族世家賣的是牛排,不是自助吧。」 目前年營收大概在10億左右,但他自嘲只算小公司,因為這個曾經「風頭水尾」的地方出了不少和他一樣白手起家的大企業。為什麼?林士欽的答案是:「因為南部上來北部,你沒拼,你就沒機會。」 (原文標題:從洗碗工到連鎖牛排霸主:曾經一怒改招牌、一病改體制,他為何又砸300萬買回「對手」商標?) [joblist_plugin title='更多104【貴族世家】工作機會' url='https://www.104.com.tw/company/15442kmw' amount='5'] 延伸閱讀: 餐飲三巨頭搶才…年薪200萬 外場起薪上看5.25萬 餐飲業排班解密:如何改善缺工問題?「一頭班」、「空班津貼」成招募新關鍵! 嘉義美味進駐LaLaport超人氣!林聰明沙鍋魚頭第三代如何用「讀書」拓展家業? 員工離職率3%、前同事回鍋率30%!這間火鍋店怎麼熬出獨家「留才祕方」? 比年終、加薪更吸引人!這家公司把「留才」的心意,放入每天豐盛的員工餐盤裡 讓饕客與居民一起「搶魚」!台東這家小漁場,如何活用古老技藝,玩出千萬營收與社群奇蹟?
【104職場力】
7-11成新鮮人熱門工作首選?用AI訂貨、坐著結帳,小七打敗科技和金融業
7-11成新鮮人熱門工作首選?用AI訂貨、坐著結帳,小七打敗科技和金融業
什麼都要會的超商店員,竟成社會新鮮人熱門工作?面對缺工潮,統一超商7-11導入AI和自助設備,還推出彈性工時與中高齡員工、外籍招募計畫,在缺工浪潮下逆襲,成為職場工作的優先選擇。 文/王一芝 圖/黃明堂攝 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樂齡制度、彈性工時,助超商抗缺工AI和自助設備導入,中高齡也能輕鬆上手Line拉近距離、開設外籍職前班少子化來襲,大夜班不營業成常態 什麼都要會的八爪章魚超商店員,竟成社會新鮮人熱門工作?看統一超商如何在缺工浪潮下逆襲,成為職場工作的優先選擇? 提到超商店員,一般人腦中通常立刻浮現「八爪章魚」或「千手觀音」等多工萬能形象。 除了結帳,還要會煮茶葉蛋、泡咖啡、影印、寄包裹、擠冰淇淋、調製手搖飲,甚至應付客人突如其來的怪奇問題。 像這種什麼都要會,又得配合客人趕上班時間壓力,辛苦程度有目共睹的工作,很難想像,竟對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有高度吸引力。 根據面試心得分享平台「面試趣」統計,今年5月畢業季前最多求職者收藏的熱門企業,冠軍毫無懸念由護國神山台積電奪下。 令人跌破眼鏡的是,統一超商竟打敗科技大廠華碩和金融業龍頭國泰世華,穩坐第二名寶座,而宿敵全家便利商店,也名列第五。 面試趣內容編輯陳品妤分析,Z世代不再執著於高薪與企業知名度,還沒確認方向的他們,寧可找份離家近、短工時又彈性輪班的超商兼職,既有收入,還能探索自己未來職涯。 104人力銀行品牌公關洪德諭也觀察,門市營業向來是新鮮人偏好職業之一,這結果不意外,「只是相較以往,今年比較不那麼熱門,」反而是工程研發、軟體工程職類進入104調查前三名。 「我們就是把基本功做好,」看到新聞又驚又喜的統一超商人才招募Team經理林宸碩,也很欣慰。 樂齡制度、彈性工時,助超商抗缺工 他偷偷透露,彈性工時本是聘用門市中高齡員工的配套,「沒想到也符合Z世代需求。」 看到台灣日益嚴峻的高齡少子化,2018年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要求門市擴大聘用45歲以上的中高齡員工,進一步啟動從招募、訓練、留用和友善環境的跨部門「樂齡計劃專案」。 為了讓這群高年級生更容易上手,他們把「新進人員訓練手冊」,重新拆解並編製為「樂齡學習手冊」。 除了職務再設計,顧及高年級生的體力和學習曲線,統一超商不但把訓練時間從一個月拉長到兩個月,也首度打破排班至少8小時的限制,放寬排班以4小時為先,再逐步增加工時,「我知道有些門市,特別是加盟店,已調降至兩小時,」林宸碩回想,碎片化或短工時概念從當時開始醞釀。 為何不直接開放兩小時或一小時以內工時?林宸碩搖搖頭說,店員工時太短,很難掌握門市重要活動,連中高齡擅長的顧客關係維繫也難以發揮,「原則是4至6小時,再讓門市根據狀況調整。」 推行彈性工時的最大阻礙,莫過於直營店長或加盟主成本大增的既定印象。 為了拿出有力證據說服加盟主,林宸碩拜託薪酬單位試算同樣工作40小時,兩個中高齡加起來支付的勞健保費用,比單雇用一個年輕人,不過多1700元,「如果這樣能補足人力,花費不算高,更何況兩個以上的人力,還能讓複數店互相調配。」 統一超商招募中高齡的成果有目共睹。 截至6月,全公司後勤及直營門市任用超過3成的中高齡,大勝同樣積極招攬大齡員工的麥當勞18%。 因應中高齡就業配套的彈性工時,再加上原本入行容易、據點遍布全台的超商行業特性,即使餐飲旅宿業遭遇史上大缺工,統一超商門市收到的履歷量仍連兩年正成長,光今年5、6月履歷量,就比去年成長30%。 這當然也是統一超商不斷創新服務滿足消費者生活需求,還不忘積極開發門市省力化工具的成效,讓年輕人感覺工作不累,願意來。 AI和自助設備導入,中高齡也能輕鬆上手 舉例來說,去年初統一超商全面導入AI訂貨系統,運用AI演算快速預測銷量訂貨與補貨需求。除了每天省下店長一小時、降低缺貨率之外,也進而提升門市業績,「店長應該花心思與客人互動,而不是訂多少貨,」林宸碩強調。 他不諱言,商品更齊全的副作用,就是報廢品攀升。總部花了一年多與加盟主溝通並調整參數,也建立門市即期品出清機制,只要回報區顧問,便能實施5至7折促銷。 不只訂貨用AI,店內嵌入800種服務的多媒體事務機ibon,也早在2018年就導入AI語音服務。 當過超商區顧問,也在開發POS機與ibon的子公司統智和安源科技歷練過的林宸碩觀察,中高齡到門市工作的兩大罩門,一是收銀POS機,另一個則是ibon。 每次就業博覽會,林宸碩總鼓勵準備二度就業的高年級生,別害怕到超商上班。 只要有客人問服務選項在ibon的哪裡,就請他們直接問AI,「AI除了覆誦問題,還會回答你所有想知道的事。」 放眼全球零售業,門市省力化最經典做法,仍是設置自助結帳機。統一超商在2018年第一代無人店「X-store」面世後,就逐步將獨立自助結帳機,導入高人流店舖,「學校的效益最好,學生對非現金結帳接受度高,」林宸碩觀察。 自助結帳機能幫助節省門市人力。(圖/黃明堂攝,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不只如此,去年底統一超商全台7000家門市的POS機,都已全面升級為一機兩用的X POS自助結帳機。 只要離峰時段一人值班,店員能把另一台POS機一鍵切換,翻轉螢幕成為面對消費者的自助結帳機,「不像日本有自動找零機,目前僅限非現金支付,」林宸碩說。 如果店員久站不適、感到疲累,可以跟韓國便利商店店員一樣,坐在「友善椅」上結帳,要是有生理需求急著去洗手間,也能主動在結帳櫃檯放置「一人當班暫停服務」告示牌,啟動暫停服務。 統一超商提供「友善椅」,店員坐著結帳,打造舒適職場環境。(圖/黃明堂攝) 不過友善職場的舉措,其他便利商店也都大同小異。全家兩年前也從直營店開始,讓店員縮短工時到4小時。在今年,由協助台灣新住民家庭的賽珍珠基金會所加盟的南海店更因應新住民媽媽操持家務需求,將工時降到一、兩個小時。 可轉向切換成自助結帳機的POS機,全家也沒少,還多了中高齡友善輔具,包括放大鏡、減壓地墊及補貨椅凳。 Line拉近距離、開設外籍職前班 林宸碩獨家的祕密武器,是經營社群的「弱連結」(weak tie)。 5年前他建立門市和後勤兩個Line官方帳號,要求人資團隊分眾經營,對於那些素未謀面、交集不多的求職者詢問,務必一天內給予善意回應,「這種良性互動,就是建立弱關係對統一超的信任感。」 而外籍人才的招募,國內超商門市早就開始聘用外籍配偶,全家直營門市的外籍生也達一成,並試圖透過南海店示範打造新住民就業友善環境。 但統一超商卻到今年6月才開設「外籍職前訓練專班」,「便利商店還是需要與客人對話,」林宸碩認為,外籍生大一、二還是先把中文學好,對門市營運有興趣,先來上職前訓練班,等到大三再透過校外實習到超商工作。 林宸碩認為與顧客互動是超商工作無可避免的一環。開設外籍職前班,供人才進行職前訓練。(圖/黃明堂攝) 少子化來襲,大夜班不營業成常態 對於超商成為社會新鮮人熱門企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力銀行主管持平說,不能排除遍布全台據點的便利商店,開出職缺相對多,把排名往前推升。 他觀察,各品牌超商還是有不少加盟主,為找不到大夜班店員所苦。 「還好,」林宸碩表示,少有加盟主反映大夜班找不到人,多半直接爭取大夜班閉店不營業。 全家便利商店總經理薛東都透露,旗下晚上11點到隔天早上7點不營業的門市約200多家,多位於學校、醫院、工廠等封閉型商圈。 統一超商大夜班不營業的門市則約佔總店數10%,約700家,「大夜班營業與否,都會視商圈狀況隨時調整,」統一超商總經理黃瑞典預測,在高齡少子化趨勢下,「這種店未來肯定會增加。」 林宸碩2018年就曾估算,台灣2000年到2032年將少掉200萬15至64歲的勞動人口,如果中高齡勞參率能追上日本、韓國,還能勉強補上,維持勞動需求。 但2032年之後呢?「我就不敢說了。」 面對未來彈性工時可能成為超商人力主流,「如何讓短工時的人力快速上手,將成為最大挑戰,」林宸碩已悄悄開始備戰。 [joblist_plugin title='更多104【統一超商】工作機會' url='https://www.104.com.tw/company/ad0nzp4' amount='3'] (原文標題:小七店員成新鮮人職涯首選?用AI訂貨、坐著結帳,打敗科技和金融業) 推薦閱讀: 中高齡也能逆轉勝?統一超商帶你職場再出發! 來自異鄉的她日銷200杯咖啡!新住民在統一超商實現職場成就感 放棄外商總經理高薪,「我變快樂了」 戒掉成功的癮,打工也能是人生成就 離婚律師也用AI!全台最大家事法律事務所,4個月吸2000人加Line諮詢 若你活到100歲,要怎麼存退休金才夠?
【104職場力】
被前主管逼退後,選擇進資策會轉職前端工程師
被前主管逼退後,選擇進資策會轉職前端工程師
在前一份工作待了五年,雖然一開始很投入,但後來常遇到主管把功勞拿走、責任推給我,甚至被打了很差的考績。那時候我覺得與其繼續困在不公平的環境,不如把時間投資在自己身上,所以選擇離職,報名資策會前端工程師養成班。經過五個月密集學習與專題製作,順利完成課程,現在正在積極轉職。 不過目前履歷投出去了不少,但大部分都沒有回應,讓我開始反思是不是履歷或作品集還有需要加強的地方。 想問問大家 1. 前端工程師的履歷和作品集要怎麼準備,才能更容易拿到面試機會? 2. 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最在意什麼?
員工叫不動,是你的公司制度出了問題。
員工叫不動,是你的公司制度出了問題。
我用雙軌制管理+建立良好企業文化, 輕鬆讓公司同仁自動自發把事情做好 1️⃣ 雙軌制管理: 同一職位配置兩位主管,形成「恐怖平衡」。 當一人推不動,另一人馬上補位,不會被員工綁架。 2️⃣ 建立優質企業文化:Z世代員工最討厭加班。 我廢除「加班文化」,改以「月底績效」為考核, 搭配彈性遠端工作,反而能讓員工更穩定、更自主。 最好的管理,不是壓迫,而是建立制度與文化, 讓員工自願把事做好。 ▋如果你在用人、管理、企業經營遇到瓶頸 【戰國策戰勝學院】提供量身打造的課程及顧問服務 ▋更多資訊請至:www.mo.com.tw ▋LINE 諮詢請洽:@119m
林尚能 戰勝學院
不想參加同事聚餐,怎麼拒絕不失禮?3招婉拒也能保溫關係
不想參加同事聚餐,怎麼拒絕不失禮?3招婉拒也能保溫關係
不想參加同事聚餐,會讓人感覺很難相處嗎?其實拒絕不是問題,關鍵在於如何「有界線但不冷漠」。作者分享3個婉拒聚餐的技巧,使用「3段式好感說話術」,既能婉拒又不失禮貌,也保有團隊參與感。本文節錄自《升遷不單靠努力,讀懂空氣更順利》。 文/蔡祐吉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拒絕聚餐不是錯,但「怎麼說」會影響人際形象錯誤的拒絕方式,會讓你默默被劃邊想拒絕聚餐?請使用「三段式好感說話術」維持人際溫度的3個方法 週五下午,部門同事在群組裡提問:「今天下班一起去吃個火鍋吧?慶祝案子結束~~」 訊息一跳出來,其他人很快接龍:「好啊!」、「我可以~~」、「YA~火鍋+1」 你拿著手機,盯著訊息框,心裡想:「我真的不想去耶……這禮拜太累了,想回家……但如果不去,會不會感覺很難相處?」 以下哪句話最能讓你不出席又保有團隊感? 「我不喜歡人多的場合,你們玩吧。」 「今天我不方便出席,但下次我來主揪,我負責選一家高評價的餐廳!」 「你們應該也沒差我一個吧?」 正解是B,這樣說保有溫度、誠意十足,而且還留下自己參與的可能性與價值感。 拒絕聚餐不是錯,但「怎麼說」會影響人際形象 在職場裡,「聚餐」常常不只是吃飯,還是一種: 建立關係的默契場域。 展現「好相處」的場景。 團隊向心力的象徵。 你一次不去,沒人說什麼;兩次沒去,可能被當成特立獨行;但如果三次都說「你們去就好」,對不起,你很可能就會「真的被當成不想參加的人」。 但你也不可能每次都勉強出席,畢竟你有自己的生活、有界線、有身體健康要顧。 所以,關鍵不是「去不去」,而是你要怎麼拒絕,拒絕後有沒有保持好適當的連結。 錯誤的拒絕方式,會讓你默默被劃邊 的確,拒絕是有分對錯的,如果你拒絕的用字遣詞錯了,你在同事之間尷尬的程度,絕對會足以讓你想找個洞鑽進去喔!像是下列3項常見的回應。 1. 「我不喜歡這種場合。」 直接挑氣氛毛病,等於告訴大家:「我不喜歡跟你們在一起。」即使你說的是「場合」不是「人」,聽起來也像是在跟大夥兒拉開距離。 2. 「你們吃你們的,我有事。」 這句話會讓人覺得你不想參與團體,甚至覺得自己「被你排除了」。 3. 完全不解釋、不參與話題 只回一句「不了」,然後整個群組都沒你聲音。久了之後,大家就真的會把你從參與名單中「除名」。 想拒絕聚餐?請使用「3段式好感說話術」 有時候我們真的無法參加同事的聚餐,但又擔心直接拒絕會顯得不合群。這時候,不妨運用這個讓人聽了也舒服的說話技巧,既能婉拒又不失禮貌,也保有團隊參與感。「3段式好感說話術」具體做法如下: 難以拒絕的理由(說明你不是故意不參加,而是真的有難處)。 替代承諾(提出另一種補償方式,例如改天請飲料或午餐)。 保持熱情參與感(表達你對大家聚餐的支持與關心,例如:「幫我多拍幾張照片喔!」)。 話術1(生活型理由)「今天要接小孩放學(或家中長輩身體不太舒服)真的走不開耶(殘念)~~不然我超想去那家火鍋的!下次一定補一攤!」.表示非不得已.預約下一次.保有熱情 話術2(健康或自律型)「我最近在飲食控制+晚上盡量不外食……但你們要是選下週中午聚餐,我一定參加喔!」.顯示自律。.不否定聚餐本身。.提出替代方案。 話術3(工作型)「今天手邊還有點東西要弄(覺得無奈),不敢鬆懈……你們放鬆一下,我等你們的照片開箱喔!」.給對方祝福。.參與感不缺席。.看起來仍是團隊一分子。 維持人際溫度的3個方法 如果真的不想參加,又不想失禮,下面3個方法可以學起來。 1. 拒絕聚餐不等於拒絕互動 你可以不去,但請在群組裡回應幾句:「這間評價很好欸~~你們點起來!」、「等等拍肉盤給我聞香一下喔!」這種「遠端參與感」,會讓你留在大家的話題圈裡。 2. 不參加也可以「貢獻」 可以幫忙訂位、提醒優惠,或之後送上點心、飲料說:「聽說你們上次聚會很開心,這小點心就當我補參一咖啦~~」人情流動,不一定非要到場不可。 3. 拒絕頻率要控制 你可以挑聚餐「只參加1╱2次」,讓大家知道你不是永遠缺席,而是會挑適合時機參與。這樣你就會被視為是「有界線但不冷漠」的人。 【逢凶話吉TIPS】拒絕不是問題,「冷掉」才是問題。你有權選擇不參與,但你也有責任維持人際的溫度與連結。真正成熟的你,懂得優雅地說不、誠懇地補位、聰明地留名。你要讓大家知道你不是不好相處,而是懂得為自己的生活「設限」,但也知道怎麼樣讓關係「保溫」,甚至「加溫」。 節錄自:方智出版《升遷不單靠努力,讀懂空氣更順利:職場小白必學工作話術與人際觀察》/蔡祐吉 著
【104職場力】
無薪假人數攀高…聘失業勞工 雇主最高可領3.6萬元
無薪假人數攀高…聘失業勞工 雇主最高可領3.6萬元
2025-09-12 聯合報記者李柏澔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受美國對等關稅衝擊,休無薪假人數不斷創高,勞動部推動五大支持勞工安定就業措施,其中擬九月底前推出的「先僱後訓」及「僱用獎助」等制度,只要聘僱失業勞工,雇主最高可獲三萬六千元獎勵。 勞動部常務次長陳明仁表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新台幣匯率波動及國際貿易情勢變動,為確保勞工穩定就業,勞動部已依「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於「安定就業」及「照顧民生」項下積極推動五大支持勞工安定就業措施,並挹注勞工保險基金,維護勞工權益與民生安全。 「安定就業」方面,已上路的有,實施強化版僱用安定措施,擴大適用範圍至九項行業,以及將減班勞工薪資差額補貼比率由五成提高至七成,並放寬可與「再充電計畫」合併申領,擴大保障勞工經濟安全。 減班休息勞工參加勞動部核定訓練課程,可依實際訓練時數申請訓練津貼,最高一萬七二一○元。協助受衝擊企業提升員工職能,提供內部或聯合辦訓最高補助二百萬元,並延長受理期間至九月底,俾銜接明年度訓練期程。 另外,以「先僱後訓」方式鼓勵雇主辦理工作崗位訓練每年最高補助一八○萬元,並提供雇主僱用獎助每人最高三萬六千元;以及「職務再設計」補助每人每年最高十萬元,協助聘雇勞工穩定就業。該部分措施預計本月開始推動。 初次尋職青年的尋職津貼及就業獎勵,合計最高四萬八千元。並提供失業青年訓練獎勵金每月一萬元,最高十二萬元。 【勞動部懶人包】1140911韌性特別條例工作項目報告下載
【104職場力】
水果吃多會糖尿病?醫師破迷思:吃對份量反而是降糖尿風險!
水果吃多會糖尿病?醫師破迷思:吃對份量反而是降糖尿風險!
台灣是水果王國,水果含有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是人體必需的營養來源。不過,不少人認為水果太甜,吃太多可能使總糖分過高,增加健康負擔,甚至認為會引發糖尿病,究竟水果吃多會導致糖尿病嗎?糖尿病友可以吃水果嗎?專家指出,掌握每日份量控制及選擇低GI水果才是關鍵。 文/馮逸華 由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本文導覽 多吃新鮮水果降低糖尿病風險糖尿病友吃水果3原則免忌口糖尿病、外食族建議早餐菜單 台灣糖尿病患者人數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根據衛福部統計,國內20歲以上成人的糖尿病盛行率達12.8%,約每10位成人就1人罹患糖尿病;另19歲以上國人中,有25.5%血糖已達糖尿病前期標準,換算約600萬人有潛在糖尿病風險或正在接受治療。 多吃新鮮水果降低糖尿病風險 吃太多水果會導致糖尿病嗎?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景淵表示,若選擇天然無加工的新鮮水果,每天攝取2~3份的適當份量,反而與降低糖尿病風險有明顯關聯。 王景淵說明,研究指出,與不吃水果的人相比,每天攝取水果可使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12%,微血管併發症的發生率則減少36%;若能每天攝取約200克(約2份、120大卡)的新鮮水果,更可使糖尿病風險下降達36%。 根據2025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最新指引,均衡攝取6大類飲食是糖尿病照護的核心原則,並建議優先選擇高密度營養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以協助穩定血糖。然而,調查顯示,台灣有超過8成民眾,未達到每日2份水果的建議攝取量,長期易造成膳食纖維、天然維生素與礦物質不足,提高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 糖尿病友吃水果3原則免忌口 糖尿病友可以吃水果嗎?台大醫院營養師何明華表示,水果的甜度不等於升糖指數(GI),糖尿病友其實不必忌口,前提在於選對水果種類及每日份量控制,建議掌握以下吃水果3原則: 選擇高營養密度、高膳食纖維、低GI水果來取代部分澱粉。 從每日早餐做起,飯後吃水果是最佳時機。 將水果份量控制在每日200公克以內,適量攝取即可。 何明華說明,選擇低GI值的水果,有助於讓血糖緩慢而平穩地上升;補充膳食纖維與多種維生素,則能降低12%糖尿病風險、28%糖尿病患血管病變風險。建議可選擇蘋果、芭樂、橘子、奇異果、橘子和木瓜等,能減緩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速度,也有助於維持均衡營養。 糖尿病、外食族建議早餐菜單 何明華提供一般民眾及糖尿病友也適用的早餐私房菜單: 奇異果1顆 全麥吐司1薄片 荷包蛋1顆 蔬菜(生菜) 牛番茄1顆 平常上班生活忙碌,又不想亂吃早餐,何明華建議早餐習慣外食的民眾,也可透過將早餐中的澱粉量減半為原則,用自己另外準備1顆蘋果或奇異果來取代,不僅更方便攜帶及食用,也能隨餐補充均衡營養。 (原文標題:水果吃多會導致糖尿病嗎?醫破迷思「吃對這份量」反降低糖尿病風險) 小編推薦延伸閱讀 糖尿病可以吃水果、保健品嗎?醫列糖尿病飲食「3原則」有效控血糖 代糖超甜又零熱量!減肥、糖尿病能吃嗎?醫揭「甜蜜替代品」優缺點 每天要吃「拳頭大」份量的水果,可以用果乾、果汁替代嗎?營養師來解答! 10種水果有效遠離「腸躁症」,醫激推「低腹敏飲食法」改善腸胃症狀
【104職場力】
聚焦才會成交,失焦只能吃香蕉
聚焦才會成交,失焦只能吃香蕉
https://www.youtube.com/shorts/vikrweBUwy8 你喔創業是打造一棟163層樓的世界最高哈里發塔 不是打造163個一樓 很多人一開始創業就做了一堆項目 左手賣能量衣、量子貼片,右手賣健康儀器 你都不需要喔?那沒關係 我還有虛擬貨幣?還是房地產投資? 我知道每個項目都很好,每個項目都能賺大錢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所有的大集團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 都是把一個項目做到極致 當市場的口碑、商譽、名聲,都建立起來之後 才考慮多角化經營 一開始創業就讓自己跨好幾個賽道 你覺得客戶對你的印象是什麽? 你會吸引到哪種類型的客戶呢? 看起來服務很多,但每個都好難成交 賈伯斯說 : 專注是懂得說 : 不! 創業初期,聚焦才能成交 賈伯斯曾經被他創辦的蘋果公司趕走 當他重回蘋果,那個時候公司的狀況一塌糊塗 產品線上百種,什麽都做,結果什麽都做不好 他一個禮拜砍掉了,大多數的產品線 因為聚焦,後來iPhone橫空出世 改變了蘋果,也改變了全球手機市場的命運 我創業剛開始的時候,只要有案子我就接 我接培訓、接旅遊、接活動、接公關案 人力派遣、整合行銷顧問案、獵頭獵才 我都做,看似努力,其實費力 每個案子都好像在一樓開店 人流多,成交少 顧客逛了一圈,最後對我的印象是 你好像什麽都會?到底你想做什麽? 你最強的是哪個?我不知道為什麽非你不可? 我把自己累死了,收入也不穩定 後來才發現,我最該專注的只有一件事 就是幫人們建立可持續倍增財富的創業模式 所以我是The One創業學院的創辦人 也是多家企業的顧問和培訓教練 也是全球獨家的天然草本經銷 也是世界專利歐盟認證的保養品代理 看起來好像一堆在一樓的店面 但其實這些都是在我打造的哈里發塔裡面 他們在不同的樓層 彼此的資源能夠互相累積、交叉應用 而你只有一個大門能走進來 我就是那扇門 我會先明確你真實的需求 才會去幫你按電梯,帶你去你要的樓層 我不用推銷你,你會自己往上走 暫時不適合的,我也會送你到門口 我只聚焦在幫你,明確你內心真正的渴望 然後讓你加速拿到結果 聚焦讓溝通變得容易,讓成交變得簡單 現在反而是很多的客戶,主動問我 : 哎能不能跟我合作 失焦會讓你失去優勢 你想做的很多,但顧客看不懂 再多的服務客戶看到的只是雜訊 真正的極致,不是什麽都做 而是讓客戶和自己記得你是做什麽的 混沌的努力,得不到明確的成交 也讓你買不起餛飩 想要明確找到自己內心的渴望 想要加速得到你要的結果 私訊我"明確渴望"尼歐教練教你練
尼歐教練 短影音行銷、自媒體變現、個人IP創業交流
104證照中心 | 證照歷史考古題陸續上線 !
104證照中心 | 證照歷史考古題陸續上線 !
104證照中心,於2023年6月陸續上架證照考古題,提供各位準備考證照的過程中,提供大家可自我練習的機會,以及可以明白證照出題的方向。 目前針對熱門證照進行2022年到2023年4月前的考古題整理,未來將持續更新。 【如何找到證照考古題】 🔻步驟一:你可以進入證照中心或尋找你感興趣的證照。 🔻步驟二:在證照頁下方有【題庫專區】若有考古題,會有【歷屆試題】(下圖示) 🔻步驟三:在【歷屆試題】有PDF提供你線上練習喔 ! 【那些證照有考古題】 目前有上架考古題的證照如下: 🟠乙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員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467 🟡照顧服務員單一(丙)級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85 🟠堆高機操作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900 🟡丙級會計事務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814 🟠丙級中餐(葷食)烹調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06 🟡技術士技能檢定托育人員職類單一級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405 🟠乙級就業服務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276 🟡高考護理師執照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87 🟠乙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455 🟡丙級美容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398 🟠丙級室內配線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703 🟡高考律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292 🟠丙級烘焙食品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08 🟡高考藥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55 🟠乙級室內配線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702 🟡高考食品技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578 🟠丙級國貿業務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078 🟡固定式起重機操作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904 🟠丙級電腦硬體裝修技術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308 🟡高考營養師考古題 →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54 🟠甲級職業安全管理技術士考古題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8453 🟡高考臨床心理師考古題→ https://nabi.104.com.tw/ability/10029163 更多其他證照考古題 參閱第二篇整理:https://nabi.104.com.tw/posts/nabi_post_221848b2-39ea-4dd3-809d-a006697bdfbc
104學習 職場熱門證照排行榜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 數位社群行銷自救箱:免費自檢表 】
這次的「自檢表」題目:「你家的內容有在幫忙賺錢嗎?」 快填看看你是撿到「便宜」還是撿到「木倉」! ​ 社群貼文寫了、影片拍了、部落格也更新了——但銷售就是沒動靜? 別再做「用力內容」!現在的內容行銷不只要曝光,還得導購、轉換、帶錢進來才算數! 快用這張「公司內容導購成效自檢表」,來看看你的內容到底有沒有幫忙! ​ 👇【 自檢開始:每題 5 分,總分 100 分 】 01. 公司是否有清楚設定每篇內容的導購目標(點擊、註冊、下單等)? 02. 是否針對不同產品/服務類型設計對應的內容導購策略? 03. 是否明確標示 CTA(Call to Action),引導用戶進一步行動? 04. 是否使用短網址或 UTM 等追蹤碼觀測內容點擊與轉換? 05. 是否針對導購內容設計 Landing Page 提高轉換率? 06. 是否曾進行內容 A/B test 找出最有轉換力的表現? 07. 是否將用戶痛點融入內容,創造「這就是我要的」情境共鳴? 08. 是否將成功案例、見證、數據作為信任強化內容? 09. 是否善用說故事手法提升導購內容情緒連結? 10. 是否有持續追蹤導購內容的 ROI 與成效數據? 11. 是否根據銷售節奏安排導購內容時程(如月初拋價值、月底收轉單)? 12. 是否與業務團隊密切合作,內容策略對齊銷售目標? 13. 是否針對不同受眾設計分眾導購內容(如新客/老客/沉睡用戶)? 14. 是否善用影片、圖表、懶人包等形式提升內容吸收度? 15. 是否曾使用內容 remarketing 針對看過內容但未轉換者追投廣告? 16. 是否建立「內容 ➜ 導購頁 ➜ 轉換」的完整漏斗流程? 17. 是否用 email、LINE 等方式將內容再行銷轉為導購流量? 18. 是否曾與 KOL 合作,藉由他們的內容導入轉單? 19. 是否定期整理導購內容表現,回饋到製作流程優化? 20. 是否能明確說出「哪一篇內容幫公司賺最多錢」? ​ 📌【 自檢分數結果 】: ✅ 80 - 100 分:厲害!你們的內容會說故事、也會賺錢,這波絕對撿到大便宜了! ⚠️ 50 - 75 分:方向正確但還沒發力,別讓內容只會「曝光」卻不「收單」! ❌ 低於 50 分:你的內容正在燃燒預算卻沒換來業績,這次撿到「木倉」了! ​ 💡【 Steven 提醒 】 內容行銷絕不該只停在觸及和互動,導購力才是驗收 KPI 的關鍵!讓內容變現,才是社群經營的終極解法! ​ 💬【 留言分享你的分數 】 你家內容幫公司賺錢了嗎?留言打分數、tag 你的內容夥伴,一起衝破「只曝光不轉單」的魔咒! ​ #數位行銷自救箱 #內容導購自檢表 #內容行銷 #社群轉單力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黃逸旻 Steven數位社群行銷研究室
[證照]經濟部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考照分享
[證照]經濟部iPAS AI應用規劃師初級考照分享
今年2025年是經濟部iPAS AI應用規劃師開考的第一年 將原有的機器學習工程師及巨量資料分析師證照整合而成 從2024下半年開始,資策會生成式AI能力認證考照率先推出後 民間各單位AI證照不斷推出 經濟部iPAS AI應用規劃師可以算是目前唯一政府認證的AI證照 我參加了8/16,也就是2025年第三場的考試 根據官方統計數據,前兩次通過率都有50%以上 第三次通過率45% 而參考iPAS其他證照統計數據來看,多數為三成左右 所以可以預料第四次難度應該會再提高,讓通過率降到30%左右 先回顧一下第三場的考試題目好了 考試題目字數多數偏多,且多以實務案例的方式出題考觀念 第三次考試沒有圖靈測試是於哪一年提出?這種沒意義的題目 但針對現存工具的用途考試至少考了兩題 詳細考題內容及類型,網路上已經能夠查到超多人分享 總之考題內容很有鑑別度,也讓這張證照的公信力得以維持 考試的準備方法 首先,一定要看簡章 不管什麼證照或是比賽,要先搞懂遊戲規則 要先知道證照考試方式、範圍等 AI考試範圍看似很廣,但其實基礎理論不外乎特定的一些內容 若無AI相關基礎,建議先閱讀官方提供的教材資源,影片及簡報等 再針對考試範圍,逐個分類去刷題目 都考AI了應該也能知道如何請AI針對考試範圍提供題目刷題吧? 刷題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答對就好 不管答對或錯,只要看到不熟悉的名詞或觀念 務必要找方法搞懂,不論是查資料或問AI 考試建議要有同伴,可以找志同道合的人們成立讀書會 LINE社群中「iPAS AI應用規劃師-AI相關考證資源分享&心得交流」裡面有非常多的資源 有很多熱心的前輩會分享許多資料及觀點 而這張證照的考題會根據時事調整題目重點 例如今年的AI Agent議題、MCP等 第二次考試時也有考到NotebookLM製作Podcast的功能 想要取證,跟上時事也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社群的討論有助於讓自己跟上AI最新的技術與觀念 iPAS AI應用規劃師考試沒有考古題,所以沒有背考古題就能考過的事情 考試的方式、題目也非常的活,想要考過一定要弄懂觀念 我個人沒有買書來讀,利用官方提供的線上課程取代書籍,將基礎理論學懂 再利用AI刷題,每天堅持練習至少50題 當然,難度要調高一點 每天把50題搞懂,持之以恆30天 我想應該很少人不會通過的 最後我想說,證照考到只代表你對於AI相關知識有一定掌握且經過認證 不代表你一定高人一等,也不代表考到證照的人一定很懂AI AI世代就是要持續不斷的學習,才不會輕易被淘汰 祝福大家順利取證! Notion原文連結:https://stevenwublog.notion.site/iPAS-AI-269f7f8f282880ebbe8bc70acd0b99d7
Steven Wu 賈伯斯加個n:職涯/稽核/財會審計/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