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學習精靈

全部 課程 貼文 教室 證照 影片
個人成長 相關的貼文 (177)

女性須多努力54天才能跟男性領相同年薪!職業媽媽正面臨哪4大困境?

從懷孕那一刻,女性的職涯就注定慢下來!雖然倡導男女平權,但女性生育還是需要面對職場的無意識偏見、承受生理及心理壓力。本文從部分職業女性遇到的歧視案例,探討職業媽媽仍須要克服的4大難題。 文/吳佩旻 由Cheers授權轉載 本文導覽 在台灣職場,對於職場媽媽的性別刻板框架從未消除貪婪工作,拉大男女職涯差距現況一:扛育兒重責,按下職涯暫停鍵現況二:愧疚心理作祟,掩蓋了自己的光現況三:密集母職效應,媽媽難以抽身現況四:無意識偏見,陷入自我懷疑 都說台灣是亞洲性別最平權的國度,但身處台灣職場,女性所面對的生育懲罰卻相當血淋淋。在這片看似平等的工作場域中,Working Mom(職業媽媽)的挑戰依舊重重。 在台灣職場,對於職場媽媽的性別刻板框架從未消除 「我曾聽說有男醫師不願意替懷孕的女同事代夜班,甚至還集體討論怎麼改變題目讓女生考不進來!」台大法務處執行長陳琬渝分享她近9年的律師生涯,揭示了這個不容忽視的職場黑暗面。 身為勞資攻防的一員,陳琬渝也深受這股職場歧視之苦。「有一次我去面試一家律師事務所,對方問我:『妳打算生小孩嗎?』」她還未來得及回答,對方竟然脫口而出:「要不要換妳老公來面試?」她嘆出的那口氣意味深長。 根據Cheers快樂工作人《2024台灣企業員工福祉大健檢》調查,有過半(55.9%)的企業曾發生「生育不友善」事件。生育對工作的影響導致近3成的女性為兼顧育兒離開職場(27.2%);其次是不敢請育嬰假、 擔心造成同仁困擾(26.5%);第3則是育嬰假結束後,原有工作被取代(21.6%),以及為照顧育兒影響升遷(21.6%)。 (圖/由Cheers授權轉載) 在「2024 SDGs與女力國際論壇」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身心障礙者及特定對象就業組科長黃靜宜指出,與其他國家不同,台灣女性的職場復職率呈現單峰現象,幾乎在55歲後女性就難以重返職場。 這一群人,為何成為台灣勞動拼圖上失落的一塊? 貪婪工作,拉大男女職涯差距 去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克勞蒂亞・戈丁(Claudia Goldin)給出解答。她的研究顯示,即便夫妻雙方學歷相當,但在育兒後,特別是在孩子出生1至2年後,女性往往會選擇退出職場或是改變工作期待,這導致了長期以來男女之間的薪資差距愈來愈大。 政府最新統計,台灣男女平均時薪差距14.7%,換算下來,女性得多工作54天才能跟男性領相同的年薪;升遷也有同樣狀況,金融業約有6成女性工作人,但最後升到高階主管僅剩3成。 因為生育所導致的薪酬不平等,其實與雇主息息相關。正如戈丁所指出的「貪婪工作」一詞,當一方需要隨時待命,另一方就更難回到職場。 「生育懲罰無所不在,」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洪惠芬引用了文化大學社會系副教授許碧純的研究結果,點出育兒對台灣女性薪資的懲罰率是生1名少4%、生2名少10%、生3名更高達21%。 這種現象造成了巨大的不公平,有政策因素,也有產業結構性問題,但更關鍵的是人的因素。 現況一:扛育兒重責,按下職涯暫停鍵 洪惠芬指出,台灣的加班文化讓許多媽媽望而卻步。她提到一位在餐飲業工作的女性,生孩子後轉為兼職,雖然每週工作時數相當於全職,但薪水卻少了一半。她解釋不願轉為全職的原因:「如果我做了全職,老闆就會用全職的標準要求我,但我加班了,要怎麼接小孩?」 一計當頭棒喝,讓她發現,當顧孩子的責任落在媽媽身上時,她變得別無選擇;然而那些相對高薪、具發展潛力的工作,又往往需要長工時。就這樣,兩性的薪酬差距,就像放風箏,一步步被拉遠。 「從懷孕的那一刻起,我的職涯就注定要放慢腳步」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謝明珠有感地說,創業初期,她將年紀相近的表哥當成假想敵,從日本亞細亞大學行銷管理學院碩士畢業的她,自認能力比對方強。卻在她生完2個孩子後,成就被對方遠遠超越,「因為我要停下來,而他不用!」她無奈的一句話,道盡所有職業媽媽的苦。 如今她反思當時應該要更勇敢求助,「不要小看身邊的人幫助你的欲望,當你一開口,可能問題就迎刃而解。」 現況二:愧疚心理作祟,掩蓋了自己的光 充滿濃霧的職場,總有許多媽媽在迷惘中掙扎。一位在日商企業上班的準媽媽,在待產前將工作交接給代理同仁時,竟意外脫口說:「我已經跟老闆說好,要是育嬰假結束回來沒我的位置,也沒關係。」無奈的心聲,反映出許多女性的心聲。 陳琬渝也觀察,許多女性當了媽媽會掩蓋掉自己的鋒芒。 她看過不少國外名校留學回來的女律師,為了照顧小孩,轉調到能朝九晚五下班的工作。甚至有些非自願離開,是被雇主用冷暴力、耍技巧給逼走。她建議,遇到這種情況別急著簽離職單,且絕非自己的錯,再透過蒐證讓自己安全下莊。 她也提醒,建立育兒友善職場的重要性,不只關乎想生小孩的人,「每個人都可能有照顧家人的需求,當公司想盡辦法趕走孕婦,未來當你想照顧家人時,也會被同等對待。」而企業對員工育兒的態度,也將影響年輕人的婚育意願,政府不得不重視。 現況三:密集母職效應,媽媽難以抽身 根據行政院最新性別圖像,請育嬰假女性仍高達7成,男性僅2成。洪惠芬觀察,許多女性將育嬰假跟產假連請8個月,隨著生育假的結束,媽媽與孩子之間的依存關係緊密,但這也意味著,爸爸在育兒中的參與度被忽略。 洪惠芬提出了一個解決之道,讓育嬰假更具彈性,「像瑞典的育嬰假最小單位是1/4天,等於一天工時8小時,最少可以請2小時,」這樣爸爸也有機會參與育兒,建立親子關係,「才不會每次帶去打疫苗,都直覺聯想到是媽媽請假。」 事實上,勞動部已在擬定彈性育嬰假,不過仍然難以滿足需求。陳琬渝表示,現行家庭照顧假才7天,但有幼兒園在半年內就因流感停課了3次,每次都放1周,假期數遠遠不夠。 現況四:無意識偏見,陷入自我懷疑 台灣女董事協會創會榮譽理事長蔡玉玲也點出,女性領導人最常經歷的3大職場困境,包括無意識偏見(54%)、無償的照顧責任(48%)、環境對女性不友善(38%)。 她建議女性別妄自菲薄,應將心思細膩、親和力強、具同理心等特質,解讀為職涯突圍的利器,例如半導體設備大廠帆宣董事長高新明、特力集團創辦人李麗秋,也都是女性撐起一片天。 至於如何衝事業兼顧育兒?蔡玉玲傳授個人經驗:「先找到願意支持你的另一半是第一步。就像你在管理一個團隊,也要找對Partner(夥伴),工作才能達標。」接著,勤找後援來分擔育兒的壓力。 不過也未必所有的媽媽都一定要追求事業突破。例如蔡玉玲在擔任IBM大中華區法務長時,就曾為了陪伴小孩放棄高升機會。「當時別人都質疑我的決定,但我真的覺得無法陪小孩長大,對我是更大的損失!」 台灣女性生涯協會創會理事長陳若玲也說,職業婦女回職場的意義,固然有經濟因素,不必跟先生當「伸手牌」,但更重要是看見自己的能力,從個人成長中,來安頓自己的內心,也成為下一代的榜樣。 「太空人、總統都可以是女人了,還有什麼做不到的?」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陳琬渝笑稱,育兒之路固然辛苦,但不要小看了女性的堅韌。 每位職場媽媽的生育之路就像攀登一座高山,雖然行囊沉重,道路崎嶇,但每一步都在鍛煉腳力和心性。當孩子長大,這些力量終將能帶你攀登更高的山,看見更遠的風景。 (原文標題:「要不要換妳老公來面試?」4個現況道出職業媽媽血淋淋的生育懲罰) 推薦閱讀 職場媽媽不必犧牲職涯!人資分析職場優勢、二度就業找方向 什麼是友善生育措施?包括那些? 職場爸媽難為!逾半女性認為升遷、婚生育兒、特定假別不平等對待 職場留不下媽媽、爸爸擠不進家庭的真相:問題可能出在工作上 少子化的真正訊息:為什麼沒有人想要當媽媽? 麥德琳:從高階主管的角度,我覺得「媽媽」是公司超級珍貴的資產
職場力

Aroma Life迎接2025向內關照自己的心芬活

Aroma Life芬活配方精油-放鬆滋養修復淨化心的故事|心輪 芬活Aroma Life配方精油 流動瑜伽融入了芳療芬活 滴2-3滴在掌心轉三圈啟動嗅聞 腹式呼吸法吸三秒吐三秒重複三次 由上往下頂輪耳後淋巴心輪塗抹 覺察馬鬱蘭放鬆心-依蘭依蘭滋養心 蠟菊修復心-絲柏淨化心 感受心輪連結向上向下 自律神經的平衡 歡迎加入Charming療癒成長社群~
吳湘梅 Sarah・空姐雙寶媽的湘香志業療癒成長社群

講座主題|職人分享~從空服員到芳療師

職人分享從空服員到芳療師 一個服務別人一個服務自己 延伸至面試技巧、職場倫理、工作態度、 職涯探索、自信禮儀、個人溝通表達、 自我行銷、跨界個案、 不同產業顧問們的分享, 和有趣的個人化精油保養體驗~ 這天南下神聖旅程的同一時間 接到授課單位的培訓內容和目標 莎拉仍在享受著持續耕耘的路上 我們一起完成這有趣有意思的旅程~ 當不設限的輸入了一切 內化成為自己的再輸出 自然成為源源不絕的能量 自信氣質將自然而然的顯現 悠樂芳香氣會帶給自己 在每個當下有更深層覺知的力量喔! 最好的成長 是在生活中堆疊的精彩 相信 你是一切繁花盛開的原因! 言傳身教~加油~ 歡迎加入Charming療癒成長社群
吳湘梅 Sarah・空姐雙寶媽的湘香志業療癒成長社群

內向者如何拓展人脈?「感覺花時間、不自在」經營人脈很重要嗎?

「人脈」可以帶來哪些幫助?內向人要如何克服人際交往的不安感?想要更多人脈,需要練習哪些「原子技巧」?作者為兩位出身底層的女醫師,分享看似不起眼的「原子技巧」,幫助職涯加速闖關! 文/ 艾黛拉.蘭德瑞、瑞莎.盧伊斯 本文目錄:擴展人脈的原子技巧(點擊可快速前往) 原子技巧1:了解自己的人脈擴展需求【了解人脈拓展需求】我們為何需要掌握這項技巧?【了解人脈拓展需求】為何難以達成?【了解人脈拓展需求】的關鍵行動是什麼?原子技巧2:內向者如何克服人際交往的不安感【內向者建立人脈】我們為何需要掌握這項技巧?【內向者建立人脈】這項技巧為何難以達成?【內向者建立人脈】的關鍵行動是什麼? 原子技巧1:了解自己的人脈擴展需求 了解建立人脈將如何幫助你取得事業成功。 幾年前,我聯繫了我的系主任麥克.范魯延醫師(Dr. Mike VanRooyen),那時候,我的人脈圈很小,我告訴他我想認識一些資深的黑人女性主管,無論是哪種領域的都可以,我的目標是找到與我背景相似、知道如何當主管的女性,我不需要與這個人合作,不需要她聘請我,也不是要尋找潛在客戶,我只是想從他推薦的人選那裡學習領導。他建議我與寶拉.強森醫師(Dr. Paula Johnson)會面,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主管,取得非凡成就:她曾是哈佛醫學院的醫學教授、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流行病學教授,在我們初次見面時,她是衛斯理學院的校長,她給我提供了許多深入的見解和明確的想法,讓我體認到黑人女性在職場上也能很有成就。-艾黛拉 【了解人脈拓展需求】我們為何需要掌握這項技巧?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工作環境需要社交互動和參與。儘管有可能,但如果沒有別人的幫助,想要取得成功是極具挑戰性的。當你有人可以請益時,確實會帶來豐厚的回報。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會引導你正確的方向、讓你有責任感、教你謙虛之道,或許最重要的是,你也會以行動報答他們的幫助。 【了解人脈拓展需求】為何難以達成? 你認為建立人脈很花時間,而且沒什麼好處。 社交聯誼讓你感覺不自在或做作。 你認為自己目前的人脈已經足夠。 你沒有體會到透過人脈來幫助他人的好處。 【了解人脈拓展需求】的關鍵行動是什麼? 1. 了解他人如何透過人脈關係獲益 從你的好朋友、家人和同事那裡找靈感。事實上,即使是一封簡訊也可以開啟這個話題:「我正想要了解建立人脈的好處,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經驗嗎?」為了給你一些啟發,我們請教了一些專業人士建立人脈如何幫助其職業生涯,以下是他們的說法: 姓名身分建立人脈的好處艾莫麗娜‧洛佩茲(Amorina Lopez)法學博士醫療疏失律師我認為最近最重要的一個實例是,由於多年來建立和培養的人際關係,使我能夠輕鬆地找到新工作,從一家律師事務所順利地轉換到另一家。雇用我的合夥人是我的朋友,多年來我們一直在不同的研討會和活動場合互動交流。周珮玲(Peilin Chou)奧斯卡金像獎電影製片人入圍者我必須承認,「建立人脈」這個概念從來沒有真正吸引過我,尤其是在好萊塢職業生涯的早期,我總是對那些每天積極安排各種餐會、想辦法和許多人見面拓展關係的人感到驚奇。我看得出來這讓他們充滿活力,但對我來說,我只感到精疲力竭,甚至懷疑自己在這麼依賴關係和人脈的行業中是否能夠成功。我剛進入這個行業時,幾乎不認識任何人。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發現自己以更緩慢、更自然的方式建立最牢固的人脈關係,主要都是那些與我共事的人,大家分享著共同的熱情、價值觀或信念,無論是對於彼此認為有必要傳達的故事的熱愛,還是對故事敘述代表的重要性有共同熱切的信念,這些都是建立長久且有意義的關係基礎。海蒂‧梅塞爾(Heidi Messer)法學博士Collective[i]主席、共同創辦人建立人脈需要付出時間和努力,但這種投資將為你帶來巨大的優勢。首先,你必須願意成為一個聯繫人,樂於分享自己所知的資訊和人脈,幫助他人成功。做個慷慨給予的人,隨時願意提供自己的人脈建議、推薦、知識和介紹,以創造出巨大的機遇。根據我的經驗,以這種方式在商業上幫助他人將會獲得巨大的利益,別人會感恩並希望回報,進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我所認識最成功的人之所以有成就,是因為他們一路上為他人提供幫助。塞雷娜‧穆里洛(Serena Murillo)法學博士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研究生課程會教你如何執行工作,但不見得會提供你在職場上摸索或推動職業發展所需的技巧。在與新進律師交流時,我都會建議他們加入三個律師協會:所在地區的、專業領域相關的,以及支持個人成長的。我自己一直到職業生涯後期才開始參加這些協會,但很快,我在這些團體中遇到的人幫助我成為專業人士、提供領導機會、一路上鼓勵和支持我成為一名法官。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我無法完成這一切,我希望自己早點了解到人脈網絡的重要性。向你最好的朋友、家人和同事請益,了解別人從人脈關係中獲得什麼益處。 2. 評估自己的人脈需求 思考你目前的成就,衡量現在的職位與你希望達到的目標之間的距離,比方說,你希望成為執行長,但目前只是一名初階員工;你想成為獲獎作家,但多年來都未寫過任何作品。要誠實而又有野心,要明白若有人指導對你會有很大的幫助。建立人脈、結識志同道合的人(包括已有良好發展的人、同儕、新鮮人和各階層的人)是非常明智的策略。如果你對職涯規畫感到不確定或迷茫,也沒關係,若是這種情況,和可能指導你的人聯絡會更有幫助。最後,要知道你並不需要堅持任何一條路徑,即使你暫時選擇了一條路,也可能會隨著時間發展而有所改變。 3. 集思廣益、探索主題 既然你已經思考了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就要開始想想你需要學習的主題,列出希望獲得意見和建議的領域,思考你希望改進的地方,選擇一件你想要提升到更高境界的事項。 討論主題範例: 演講與設計投影片 時間管理 人員管理與衝突解決 主持會議 預算與財務 政治與宣傳 職場健康與職業倦怠預防 贊助與指導 教學、評量與能力評估 撰寫提案 產品設計 網頁開發與設計 利用人工智慧 創辦新創企業 列出你希望尋求意見和建議的領域,這有助於了解自己的人脈需求,並擴展交際圈。 4. 請求會面 透過電子郵件聯繫別人。是的,我們知道這可能讓人感到不自在,如果你沒有收到任何回應,或是被「拒絕」了,不要擔心,這是很正常的。如果你很有禮貌,也很專業,別人不會因為你的請求而生氣;他們只是太忙了。不妨轉移目標,繼續去問別人。以下是一封請求會面的電子郵件範例: 以信件邀約會面以擴展人脈。(圖/商業周刊提供) 5. 主動出擊 在安排會面時,要考慮對方的行程和時間。確認日期時間後,發送行事曆邀請。在會議之前寄出提醒,而會議結束後,寄一封感謝函。 6. 慢慢來 培養人際關係需要時間,享受與人相處、擴展人脈圈的樂趣,這個過程不該成為負擔,你可能一年只會與某人聯絡幾次,或是一年只見面一次,沒必要急於排滿日程表,慢慢認識一個人,了解建立關係的節奏和方法,讓你的人際網絡逐步成長。 原子技巧2:內向者如何克服人際交往的不安感 如果你是個內向的人,學習適應性技巧來建立人脈。 我花了多年時間和參加急診醫學研討會,才學會了如何應對這些專業活動,我告訴別人我很善於社交,並不害羞;但我其實非常內向,這兩種特質並不矛盾。我可以主持會議,在數百甚至數千人面前演講,也可以自在地參加陌生人的社交活動。同時,我也會在安靜獨處的環境中重新充電、整理思緒,並恢復活力。閱讀、在大自然中散步,和進行一對一的交流是我最喜歡的嗜好。因此,專業會議和大型社交活動並不是我偏好的交流方式。對於會議,我會選擇靠近會場的住宿處,但通常不在會場內,這樣可以讓我在需要時逃離,享受寧靜的休息時刻。我喜歡獨自用餐或喝咖啡,或組織小型聚會,而不是參加大型晚宴活動,這種擴展人脈的方式對我來說確實比較輕鬆自在。-瑞莎 【內向者建立人脈】我們為何需要掌握這項技巧? 長久以來,對許多行業而言,建立人脈的文化通常是以參與人數眾多、社交互動頻繁的大型活動為主,這對於性格外向的人來說是很有利的。根據邁爾斯—布里格斯公司(Myers-Briggs Company)的數據,全球有五六.八%的人是內向型的性格。所幸,現在職場上越來越重視兼顧外向型和內向型人士。要知道,害羞和內向是兩碼子事。害羞的人是會對社交互動感到焦慮,而內向的人不一定害羞,但是會因為大型團體互動而感到精疲力竭,需要透過獨處時間來充電,比較喜歡小團體或一對一的交流。 【內向者建立人脈】這項技巧為何難以達成? 許多行業和工作環境都有專為外向人士打造的社交聯誼活動。 有人可能會將你的內向解讀為無禮、冷漠疏離或反社會。 除非你學會了適應性社交技巧,否則你可能會逃避所有的社交聯誼機會。 很難提倡或要求團隊舉辦讓內向型的人感到自在的社交聯誼活動。 【內向者建立人脈】的關鍵行動是什麼? 1. 靜心反思 想想哪些社交場合、對話情境是最自在又愉悅的,花點時間回想與他人在一起且感到放鬆的時刻。回想之前那些讓你感到空虛、未能建立深刻人際關係的經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偏好,因此思考這些細微之處會有幫助,或許你只喜歡和(少於四人的)小團體共進晚餐;或許你喜歡參加研討會,但會選擇住在會場外的小旅館。 2. 避免消耗太多精力 思考如何維持和恢復活力的方法,婉拒那些會讓你感到不自在的邀約,回答說:「非常感謝你的邀請,我沒辦法參加這個派對,你願不願意約其他時間單獨見面呢?」一對一邊走邊聊可能會建立更有意義的聯繫和專業關係,有時甚至更勝於充滿輕鬆對話的雞尾酒派對。 3. 表達個人需求 如果你覺得自己對社交的猶豫正在影響你的聲譽和人際交往能力,不妨與團隊溝通,解釋內向性格的特點,告訴他們你的內向並不代表粗魯、冷漠,或是害羞,許多人可能會感到寬慰,因為他們也有同樣的感受。 節錄自:商業周刊《原子技巧:小練習帶來大改變,早知道會更好的10種職場組合技/艾黛拉.蘭德瑞, 瑞莎.盧伊斯 著 》 更多【經營人脈討論】推薦: 經營人脈只能靠聊天吃飯?職場上「這項特質」才是好人緣關鍵 交換名片認識人不叫「經營人脈」,而是做對「這件事」 人資主管:「人脈資源」常被列為選才標準,你是關鍵人才嗎?
職場力・職涯規劃
個人成長相關的課程 (235)
個人成長 相關的教室 (4)
公開教室
幸福教練黃家慶
格局大到企業管理 細節小到 個人成長
黃家慶
公開教室
Ms Jenn 職場自我成長綵排室
Ms Jenn ◇一直都在金融機構任職,但事業跑道倒是轉換過幾次。前線銷售、到後台營運都跑過,目前專職於培訓及人才發展管理,不是最高但不低層的上班族,上要看老闆臉色、下要顧團隊的「情和事」。 ◇職場是人和事交集互動的地方,商管學士學歷打造了我管事的基礎,輔導學碩士的修業則為我點起了管人和經營人際關係的路燈。帶人、擔當管理職已超過20年,感恩有信任我、願意在工作上與我一起創造成績的隊員。 ◇ 副身份是個認的者,舞蹈調劑了自己的理性,增添了感性。 ♥ 感悟人生最後是「萬般帶不走」;因而希望透過寫作,把生活體驗、工作經驗、知識希望透過寫作幫助他們憑藉 個人成長 ,管理好自己,生活和工作更順遂!
WongJenn
共學教室
空姐雙寶媽的湘香志業療癒成長社群
𝓦𝓱𝓮𝓷 𝓢𝓪𝓻𝓪𝓱 𝓶𝓮𝓮𝓽𝓼 𝓐𝓻𝓸𝓶𝓪 𝓒𝓱𝓪𝓻𝓶𝓲𝓷𝓰自信美學精油生活療癒成長社群~實體沙龍活動 分享芳香照護|精油生活|美容保養|情緒護膚|自信禮儀|美姿儀態|設計人生|親子教養|家庭關係|健康事業|社會公益 ✈ 空姐雙寶媽的湘香志業 ✈ 國際芳香服務顧問 ✈ 香氛藝術療癒師資 ✈ 自然醫學臨床芳香照護 ✈ 104Giver職涯引導師 ✈ 有溫度的服務禮儀設計培訓
吳湘梅 Sarah
教室
個人成長
104人力銀行從職缺中挑選出常見技能所成立的官方教室,提供大家進行共學互動。
104學習精靈
個人成長 相關的影片 (100)
06:15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工程師寫部落格面試超省力! │面試│個人成長│blogger│interview│設計師│UI UX│工程師 Nic
觀看170次・ 2020年4月6日
06:56
成為資深工程師的五大特質! 從新手到資深的距離│軟體開發│個人成長│junior│senior│工程師 Nic
觀看105次・ 2020年5月18日
02:37
個人成長全方位行動計劃(總介紹)
觀看106次・ 2021年4月26日
11:33
M1 個人成長 青少年之身份定義 與社會規範
觀看92次・ 2015年3月9日
04:27
[個人成長] 4種提升自己的能力 | 如何在不穩定的時代, 避免被市場淘汰
觀看77次・ 2020年9月12日
14:22
結構化思維:如何有效的溝通表達 | 個人成長【28】
觀看54次・ 2021年5月31日
06:37
個人成長:打造被動收入系統,學習外匯交易投資技巧,一天賺$ 2300〜
觀看52次・ 2020年10月9日
04:38
[心理諮詢] - 心理健康小知識3-心理諮詢是甚麼?個人成長❤️正常人都可以💡OH卡諮詢🌞
觀看51次・ 2021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