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18:23
比玻璃心更可怕的,是「定型心態」!3招翻轉思維
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就備受打擊,表現上看起來好像是玻離心,然而作者指出,隱藏在背後的,卻是比玻璃心更加可怕的「定型心態」。如何才能破除「定型心態」,轉向「成長心態」呢?本文節錄自《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文/宋曉東
麗莎大學畢業之後,花費了很大心力進入一家非常知名的廣告公司。兩年之後,公司選派優秀員工去香港參加培訓,麗莎積極提交了申請,但是很不幸,她落選了。
麗莎感覺很失落。這個時候,恰好遇到公司的業務繁忙期,主管一下子替麗莎安排了不少工作。麗莎忽然感覺異常焦慮,壓力大得喘不過氣,對未來的發展也失去了信心,她逐漸有了逃避問題的心態,向公司遞出了辭呈。
好吧,我承認,剛剛講了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但是,這種故事幾乎每天都在不同地方上演。有太多的人在遭受了一次打擊後,變得一蹶不振,徹底放棄。
從表面上看,麗莎好像擁有一顆玻璃心。她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就備受打擊。但是,隱藏在麗莎玻璃心背後的,卻是一種比玻璃心更加可怕的東西,也就是「定型心態」。
所謂定型心態是卡蘿.杜維克在《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一書中提到的一個概念,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徵:
藉由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採用「定型心態」的人,在受到失敗打擊的時候,很容易一蹶不振,人生也很難有什麼大的發展。
與「定型心態」相對的,是「成長心態」。什麼是「成長心態」呢?下面就讓我們透過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來進行說明。
愛迪生當時在發明電燈泡的時候,曾經嘗試了一千六百多種不同的耐熱材料。據說當他試驗到第一千種材料的時候,有一位記者過來問他:「愛迪生先生,為了發明電燈泡,您已經失敗了一千次,為什麼還不放棄啊?」
愛迪生說:「我沒有失敗一千次,我是成功了一千次。因為,我成功地證明了哪些耐熱材料是行不通的。」
從愛迪生的回答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具有一種和「定型心態」截然不同的思維方式,在《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這本書中,作者將其稱之為「成長心態」。
採用成長心態的人,會認為失敗是暫時的,只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遲早會獲得成功;同時一個人的能力是可以透過努力而不斷得到提升的;而且,有時候失敗是因為缺乏一些運氣。只要不斷努力,運氣就會越來越好。
在《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一書當中,被譽為正向心理學之父的馬汀.塞利格曼教授提出,樂觀者將失敗看做是暫時的、特定的、由外在的原因造成的;而悲觀者將失敗看做是永久的、普遍的、由內在的原因造成的。
透過概念的爬梳和對比,你會發現:所謂的「定型心態」,其實就是一種悲觀的解釋風格;而所謂的「成長心態」,其實就是一種樂觀的解釋風格。
那麼,我們如何才能破除「定型心態」,轉向「成長心態」呢?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追求生命深度的人,同時我也覺得自己很適合做學術研究。於是,我產生了考博士班的想法。這一考,就是五年。
每一次,從考前焦慮到考試時的拚盡全力,從等成績的萬般著急再到得知落榜消息時的失落,這種折磨人的循環,我一連經受了好幾年。
說實話,每次得知落榜的消息,我都非常難受。儘管如此,我依然覺得自己只要再努力一把就能考上。「可能是自己還欠缺一點運氣吧」,我默默地告訴自己。
終於,在第五次博士班考試之後,我被錄取了。在備考的過程中,我經常對自己說一句話:「不要讓某一次失敗來定義自己。」
擁有「定型心態」的人,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他們會因為一次失敗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嚴重懷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loser(失敗者)。這時候,他們應該告訴自己:「不要讓某一次失敗來定義自己。」
有人說,一帆風順的人生註定是平庸的人生。為什麼呢?因為人們在經歷順境的時候,心智很難得到成長。倒是在經歷挫折之後,會讓心智走向成熟。例如:
而採用「定型心態模式」的人,總是會認為人的能力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就會逃避各種失敗和挫折,小心翼翼地待在自己的舒適區,最終錯失大量成長的機遇。其實,他們應當把這些失敗和挫折看成成長的機會,然後默默地告訴自己:那些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更加強大。
我剛剛接到一通推銷電話:「您好,請問您對投資某某地方的店面感興趣嗎?我們的店面處於某某黃金地段,投資報酬率非常高……」
和大部分人一樣,沒等對方把話說完,我就匆匆掛了電話。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人會耐心把電話聽完,並且真的願意去實地考察店面,然後真的會買下店面。否則,電話行銷早就絕跡了。
一名成功的電話銷售員,必須具備一顆非常強大的心臟,否則很難取得好業績。來自正向心理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前百分之十樂觀銷售員的業績比後百分之十悲觀銷售員的業績多了百分之八十八。
所謂樂觀的銷售員,就是先前所提到的採用「成長心態」的銷售員,他們會把「客戶粗暴地掛斷電話」看成「暫時的失敗」,同時也相信「越努力,越幸運」的道理,他們相信,只要不斷地嘗試,就一定會找到那個真正想要買店面的人。
而對於一個擁有「定型心態」的銷售員來說,遭遇客戶的拒絕簡直就是對自己能力的極大否定,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變得鬱鬱寡歡,信心全無,最終離開這個充滿壓力的行業。
所以對於一個擁有「定型心態」的人來說,一定要相信「越努力,越幸運」的道理。這可不是什麼有毒的心靈雞湯,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因為當一個人嘗試的次數增多了,成功的機率也自然會跟著增加。
節錄自:高寶書版《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別讓1%的情緒失控,毀了你99%的努力》/宋曉東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