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職場負能量怎麼辦?不必急著反擊,5個技巧重建正面連結

【104職場力】

08/25 13:51

遇到職場負能量怎麼辦?不必急著反擊,5個技巧重建正面連結

職場上難免遇到同事或主管傳遞負能量,讓人感到受傷、壓力或有威脅。如果要讓溝通有成效,就必須修補裂痕,找回連結。溝通諮商師分享「零負能量」的應對技巧,化解衝突同時守護彼此關係。本文節錄自《跟任何人都可以談任何事》。

文/哈維爾.亨卓克斯博士、海倫.樂凱莉.杭特博士

本文目錄:反制負能量並重建連結的做法(點擊可快速前往)

反制負能量並重建連結的零負能做法

萬一經常往來的同事、主管或其他人在和你談話的過程中,對你施加負能量,該怎麼辦?被人奚落輕視的時候,覺得受傷、有壓力、感到威脅都是正常反應。如果要讓溝通有成效,關係不被破壞,就必須修補裂痕,找回連結。

如果你覺得自己被對方施加負能量,以下是幾個因應方針:

務必回應

不要以為對你口出惡言的人都知道你不開心。有些人的態度一直都很負面,甚至對此渾然不覺,不見得知道自己說話很傷人,還以為自己說話方式很正常,是你太敏感。

有些人缺乏同理心,或者沒有能力判斷被冒犯的人的反應。所以務必要讓這種人曉得他的負面評語太過分,但不需要用反擊的方式,也不需要唇槍舌戰。

我們不建議你直接批評對方態度負面,通常這麼做沒有效果;反之,我們建議你用第一人稱口吻婉轉釋出訊號,像是「哎唷,這話說得也太狠了吧!」、「我覺得你說得有點過分」,或者「我覺得這樣說對我不公平,我們可不可以保持正面?」為了讓對話的兩個人有安全感,釋放這種訊號很重要。你必須承認心裡確實受傷了,或者察覺到什麼不對勁。同時必須讓對方知道,他的話很傷人。這樣雙方的對話才不會持續負面。

人與人在交往或互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負面態度,不論是刻意如此或無心之過。這時候就要謹記負面偏見的教訓: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或者知道身邊其他人要什麼。人的大腦會獨立運作,以利遵從最主要的任務指示,也就是確保人安全無虞地活下去。所以我們需要努力建立良好關係,以便在人與人有歧見時能夠和解,互相療癒,朝更正面方向前進。

遇到別人批評時,你的大腦會根據本能告訴你該怎麼反應,所以你得非常有意識地建立安全感。只要懂這個道理,也謹記在心,就更能夠以正面態度回應,使談話溝通更有成效。

用自己覺得有效的方式重建連結

兩人互動不佳的時候,建議可以這麼做:

1. 跟對方提議重來一次

你可以告訴談話夥伴:「負能量對我們兩個人都沒有幫助,不如再試一次。」暫停談話,讓心休息一下,接著重來。但這次要設法讓談話更正向。

2. 重述並請對方用更正面、更不傷人的字眼說話

例如:「如果你不滿意我的表現,請給我一些建議,讓我的表現更好,不要批評我。」或者:「我知道我們對這件事情看法不同,但還是建議去互相理解對方的立場,正面看待,不要互相批評。」

3. 提出重建連結的做法

例如:「我們休息一下,找個地方喝咖啡,想辦法解決我們之間的歧見,不要僵持不下,好嗎?」

4. 利用安全溝通法表達心情

例如:「我發現我沒被邀請的時候,心裡很難過。我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

5. 贈送禮物,或是改變行為模式

例如:雙方誠摯道歉、做三件事情向對方表示謝意:寫一張字條,交換禮物,一起吃飯;或者只做其中兩件事也行。

其他能夠將挫折感化為訴求的零負能量方法

我們知道你多半沒有時間,也不太需要正式進行挫折對話。在這個情況下,你也可以改成運用安全溝通的某些觀念,來改變與人互動的氣場。

在職場假設某個同事不理睬你,或者不想和你接觸。與其覺得反感,然後說負面的話表達不滿,像是「為什麼把我當空氣?」不如態度正面一點,提出訴求或是善意的提議,例如:

  • 「我有注意到你把工作做得很好,可不可以提供一些建議,讓我也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 「你工作似乎很有效率,都能準時交差。希望請你給我一些指導。」
  • 「你比我還會應付老闆的要求,可以跟我說你是怎麼辦到的嗎?」

節錄自:商周出版《跟任何人都可以談任何事:「安全溝通法」教你談話技巧的結構,三步驟打造零負面環境,化解緊張對立,和誰都能無話不談》/哈維爾.亨卓克斯博士、海倫.樂凱莉.杭特博士 著

節錄自:商周出版《跟任何人都可以談任何事:「安全溝通法」教你談話技巧的結構,三步驟打造零負面環境,化解緊張對立,和誰都能無話不談》/哈維爾.亨卓克斯博士、海倫.樂凱莉.杭特博士 著

black flat screen tv turned on displaying 11

追劇很廢嗎?抽離、放鬆懂「下班」隔天更有活力!

你是否也曾下班後仍心繫工作,導致輾轉難眠、隔日精神不濟,甚至還沒上班就壓力山大?現代職場巨大的壓力,讓員工的心理健康與工作表現面臨挑戰。本文將告訴你下班後有效提升活力的關鍵,聚焦於「心理抽離」與「放鬆」這兩種修復策略。我們將揭示在不同情緒狀態下,哪種方式更能幫助你擺脫工作思緒、恢復精力,並探討個人特質與組織支持如何影響復原效果。了解這些實用策略,助你告別下班後焦慮,每天都能滿血回歸!

6種「自動負面思考」在消耗你,焦慮沮喪不自覺加劇

6種「自動負面思考」在消耗你,焦慮沮喪不自覺加劇

心理學認知療法代表人物—亞倫.貝克提出6種常見的自動負面思考,這些思維陷阱會悄悄影響情緒,讓心情持續低落、焦慮、沮喪,學會辨識並調整,找回更穩定的心情!本文節錄自《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就備受打擊,表現上看起來好像是玻離心,然而作者指出,隱藏在背後的,卻是比玻璃心更加可怕的「定型心態」。如何才能破除「定型心態」,轉向「成長心態」呢?本文節錄自《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比玻璃心更可怕的,是「定型心態」!3招翻轉思維

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就備受打擊,表現上看起來好像是玻離心,然而作者指出,隱藏在背後的,卻是比玻璃心更加可怕的「定型心態」。如何才能破除「定型心態」,轉向「成長心態」呢?本文節錄自《情緒掌控,決定你的人生格局》。

工作壓力大到撐不住,想請假卻好掙扎…醫:擺脫內疚感陷阱才能恢復

工作壓力大到撐不住,想請假卻好掙扎…醫:擺脫內疚感陷阱才能恢復

明明已經身心俱疲,卻不敢請假,深怕造成同事負擔、或被認為不負責任……這種「想休息卻滿是內疚感」的掙扎,其實比壓力本身更消耗。醫師作者提醒,做到減壓、擺脫內疚感,才是恢復關鍵。本文節錄自《剛剛好的焦慮》。

遇到職場負能量怎麼辦?不必急著反擊,5個技巧重建正面連結

遇到職場負能量怎麼辦?不必急著反擊,5個技巧重建正面連結

職場上難免遇到同事或主管傳遞負能量,讓人感到受傷、壓力或有威脅。如果要讓溝通有成效,就必須修補裂痕,找回連結。溝通諮商師分享「零負能量」的應對技巧,化解衝突同時守護彼此關係。本文節錄自《跟任何人都可以談任何事》。

0 0 29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