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併4千人只有1.5%離職率!拆解全聯合併大潤發背後的4大管理秘技!

【104職場力】

08/25 09:00

整併4千人只有1.5%離職率!拆解全聯合併大潤發背後的4大管理秘技!

當兩家大型企業合併,考驗的不僅是市場策略,更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企業文化如何融合!全聯與大潤發合併案創下了僅1.5%的超低離職率,這場堪稱「教科書級」的整合,背後究竟藏著什麼樣的領導與管理智慧?

文/蘇欣儀 由Cheers授權轉載

本文導覽

七月底,大潤發各分店的招牌陸續換成紅底白字的大全聯,從決定整併到對外識別全面更新,影響近4000名員工的合併過程,似乎未興波瀾或見員工不滿對外聲嘶力竭,原大潤發員工的離職率甚至僅有1.5%,全聯人資部是如何寫下這個教科書等級的人員併購案?

8月1日,全聯正式將大潤發更名為「大全聯」,宣告這場歷時三年多的超市與量販整併案正式完成。自1998年以來,全聯透過多次併購,包括楊聯社、台北農產運銷超市、松青超市等成功擴張通路版圖。此次併購更讓其2024年市占率達41%,穩居超市與量販通路龍頭。

這場合併案,不僅是全聯史上規模最大的併購,更是零售業罕見由單一品牌吸收大型量販體系的案例。全聯管理部阮秀協理(見文章首圖)指出:「過去整併最多300人,但這次近4,000人,是完全不同層次的挑戰。」

多數企業在併購時專注財務與法務,卻常忽略了「人力資源」在併購成敗中扮演關鍵角色。從制度整合到人力銜接、人才安置與文化磨合,每個環節都充滿難題。本篇將拆解全聯如何以僅1.5%離職率,完成這場大型人力整合工程?


以和為貴4步驟,先從行銷有感再到建立文化共識

阮秀坦言:「我們做超市做很久,但對量販操作不熟,必須保留對方做得好的地方。」因此,全聯一開始就定下「雙軌制度、全員留任」的策略前提。

她笑說,全聯也用了一些「小手段」:「只要放掉一人,他的工作就得由全聯人接手。」為確保人留得住,從高層到基層,全聯員工全面動員穩住人心。

曾在大潤發服務近十年、現任全聯管理部人才招募處經理的李家琳分享:「真的不是開玩笑,『每一個人』離職都會通報到總經理與常董。」她逐一拆解離職原因,並與主管、同事訪談,提早掌握潛在風險。

對比星展銀行收購花旗消金業務,引起員工抗議鬧得沸沸揚揚,全聯的「政權」可以順利進入到大潤發,關鍵就在於以「同理心」為核心的4個漸進步驟,阮秀逐一與我們分享。

全聯、大潤發整併4階段任務統整表
圖/由Cheers授權轉載

階段一:先從顧客體驗出發,只整合商品與行銷

全聯在2021年底宣布整併大潤發,但並沒有立刻大張旗鼓的動作。初期,全聯著眼於顧客感受。透過優化商品策略與擴大採購規模,讓消費者感受到價格更優、品項更多元的實質好處

另一方面,大潤發過去缺乏公關與廣告資源,全聯則協助建立媒體聲量,導入熱銷換購活動,如彼得兔贈品,提高品牌聲量。但此階段僅限業務協作,組織尚未整合。

階段二:比對雙邊制度,一張巨表攤開上百項差異

接著進入制度比對階段,人資團隊逐項盤點雙方在治理、法規、薪資、津貼、福利等方面的落差。「每一項都是題目要解,前兩個階段花了將近兩年時間。」阮秀說。

但因當時財務尚未合併,即使發現生日禮金差距甚大,也無法馬上調整,以免影響大潤發的財報。因此此階段以掌握制度全貌、評估風險為主,尚未實質調整。

階段三:聯合辦公開始融入,讓大潤發員工體驗新日常

「管理還是要面對面才會順,」全聯管理部協理阮秀說。「搬來之前,我連大K(李家琳)都沒見過。」

為了讓1+1>2,全聯從拍板到搬家在短短1.5個月內,搶在去年中元檔期前,將200多名大潤發總部員工搬進內湖全聯大樓。雖然辦公空間尚未完善,人資與總務團隊緊急布建網路、電源與基本設備,同步盤點整棟樓層空間,為後續的二次搬遷做準備。

這是整併過程中象徵性與實質性都極高的一步,透過改變物理空間,創造兩個團隊間的化學變化,尤其讓大潤發夥伴實際看見全聯的運作節奏與文化。

階段四:全面整合組織與制度,善用落日條款當緩衝

人員開始在共同的空間一起作戰,下一步便是更清晰的團隊編組、理順作業流程。

核心方法一:重要緊急先行,其餘柔性靠攏

為了讓同仁在組織變動中安心工作,全聯舉辦「正式融合說明會」聚焦於和員工權益相關的議題,包括正式轉調、薪資福利與特休等。小場說明會則形式多元,且雙方人資皆全程在場,確保員工意見能被充分聆聽與回應。

阮秀強調,另一項關鍵是組織架構調整,每個部門設置唯一主管,由全聯人員擔任,原量販主管協助量販事務,底下人員不變動,以避免雙頭馬車。

其他制度分階段優化,如4月先調整端午禮金,中秋則緩後。李家琳說:「用一年時間讓流程順暢。」阮秀補充,每次新制度上路都有「落日條款」緩衝,讓員工適應,公司有時間蒐集回饋、持續優化。

李家琳強調,這是柔性靠攏,而非硬性統一。

核心方法二:切忌命令式硬整併,透過體驗自然調整

在制度盤點時,全聯發現雙方同業務卻隸屬不同部門,未急於對接,而是花10個月讓量販夥伴體驗全聯營運節奏,逐步調整。

例如大潤發的禮券業務屬財務部,全聯則由管理部負責,最終將6名量販財務人員分別轉調到營業、管理與財務部門。阮秀補充:「一件事做完還要報給別的主管,很奇怪,所以我們『連人帶事』一起轉調。」

李家琳也經歷類似調整,她原負責整體訓練,轉入全聯後發現高層培訓與門市訓練分屬不同部門,「表面業務相同,內部分工細膩,要親身體驗才能理解,若單純一句話『歸哪個部門』太粗糙。」

李家琳坦言:「若只從公司角度,制度梳理完就推。但公司給予時間體驗。當調動時,不會有人抱怨,反而自然覺得自己要回歸某部門。」

阮秀表示,無論說明會還是組織調整,真正的整合歸位是在進入全聯大樓後完成;若未建立信任就強行調整,員工難以接受。

大潤發內湖店掛上嶄新招牌「大全聯」向顧客打招呼。
▲大潤發內湖店掛上嶄新招牌「大全聯」向顧客打招呼。(圖/全聯提供,由Cheers授權轉載)


併購整合三大難題:職稱調整、人心說服與文化磨合

雖然以三年多的時間漸進式整併降低噪音,但過程中也不是沒有困難。「工作梳理不是困難,最難的是人心對齊。」阮秀一語點破關鍵。

最難的是人心與職稱:全聯為大潤發全面調整職級

阮秀坦言福利待遇只要資源允許就從優發放,但職稱調整才是敏感

大潤發在被全聯併購前,法商歐尚集團的股權占比達67%,因此組織層級偏向外商扁平化,專員往上一階就是經理;全聯層級細緻,專員、副課長、副理才是經理。

「這真的打到痛點了。」李家琳直言,當大潤發整批同仁加入,全聯不可能一開始就了解每位員工的能力。「原本是經理的同仁難免會失落:你是不是覺得我其實只是課長層級?」

最後,全聯選擇靠攏大潤發,降低落差感。大潤發原有職稱不變,全聯全員調整對應的職級。

熟悉管理的人都知道,這其實是一項大工程,因為從人資到所有部門主管、同仁都必須全面清整每一個職務的JD(職務描述)、重新定義全公司每個人的職級、職等地圖,還有敘薪標準。

「公司釋出的善意可以處理大多數人的公平,但這不能只靠制度,員工也要努力與成熟。」李家琳說。她舉例,大潤發同樣有潛力人才與接班梯隊,但全聯也有自己的接班人。若只看到眼前舞台而忽略未來集團擴大產生的機會,難免陷入負面情緒。

信任從人資團隊開始擴散

對阮秀而言,整合的第一步不是對外溝通,而是先穩住人資團隊。「我一個人不可能談完所有事,必須先讓人資相信這條路是對的,才能往外擴散,影響其他部門、門市主管,甚至第一線同仁。」

為了建立信任,李家琳笑說:「幾乎把附近的餐廳吃了一輪。」只為了創造更多真誠對話、彼此理解。

她進一步指出:「我有底氣與員工溝通,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證據。」她舉例,過去全聯因品牌規模大,對聘用外籍學生較為保守;但大潤發早有成熟經驗。整併後,阮秀將招募任務交給李家琳,如今全聯每年聘用約 1300 名外籍學生。

現在她不只推動外籍學生招募,也同時承接集團整體招募任務,「我在這裡是被信任,甚至被賦予更多的任務。」

接手此工作,是否會引發原有員工不滿?這與阮秀長期推動輪調文化有絕對關係。李家琳補充,入職時阮秀主動說明脈絡與安排,避免產生「是不是搶了別人位子」的壓力。

理解文化差異,但非溝通藉口

阮秀坦言,雙方文化差異明顯,但若事先以此為藉口,反而阻礙溝通。大潤發重深耕,全聯靠快速展店,節奏、習慣與流程差異大,「但我們不會敲鑼打鼓說,你我很不同,而是對齊目標、磨合做事邏輯。」

文化差異也體現在細節,例如大潤發交通補助可由總經理口頭決定,全聯則須走嚴謹簽核程序。李家琳笑說:「不是有預算就無敵。」

她相信,只要目標一致,衝突自然減少。聘用外籍學生亦是如此,如果彼此都想要找人,就會想辦法解決。若信任不足,只會找「不好用、不會說中文或台語」這類表面的藉口。

制度可以修、職稱可以調,最難改變的仍是人心。從建立信任、產生認同,到願意再努力一次,沒有哪一關容易。

全聯、大潤發兩家企業原本文化差異明顯,但若事先以此為藉口,反而阻礙溝通。
▲兩家企業原本文化差異明顯,但若事先以此為藉口,反而阻礙溝通。(攝/曾瀅倫,由Cheers授權轉載)

李家琳觀察,面對變化人常抗拒、不安,期待「標準答案」。但她在這場整併中深刻體會到:「沒有標準解,真正的通關密語是互相包容與相信。」她回看自己的經驗說:「誰做人資能一次歷經如此多面向?看似危機,實是職涯新層次。」

參與過全聯多次併購,阮秀的感想是:「全聯一路走來,早已習慣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加入。我們有足夠的底氣與包容力與理解差異,真正做到共好。」1.5%的離職率正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而她所歸納出的四個步驟,也值得所有企業參考。

(原文標題:大潤發變身「大全聯」:這一場牽涉4千名員工的整併,為何能安靜達標,離職率僅有1.5%?

最新104【全聯】工作機會
台中市大肚區-【正職】門市人員


台中市大肚區
月薪30,500元

北區運輸中心-運輸調度專員(桃園觀音)


桃園市觀音區
月薪33,000-38,000元

雲林縣古坑鄉-【兼職】門市人員


雲林縣古坑鄉
時薪190元

全電商營運部-.NET工程師


台北市中山區
待遇面議



立即前往【更多相關職缺


延伸閱讀:

0 0 20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