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11:09
從薪水到品牌力:半導體人力供需失衡下的人才吸引新策略
文/104獵才顧問行銷企劃部
《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揭示,台灣半導體工程師供需比跌至 0.20,本科系相關學生僅佔 12.9%,企業徵才面臨找不到人的挑戰。當半導體人才競爭又搶手,企業想在搶才戰中突圍,關鍵不只是鋪天蓋地打廣告,而是把職缺投放在對的地方,讓對的人才看見,再以強大的雇主品牌贏得他們的心,提升徵才成效。
👇點擊下載《2025半導體人才報告書》👇
台灣半導體產業正面臨雙重挑戰:本土工程人才供給不足,以及全球貿易變局推高海外人才需求。尤其本週美國拋出的晶片 100% 關稅政策,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投下震撼彈,雖然可能促使部分產能外移,但在成本與技術力的雙重考量下,專家普遍認為台灣依舊會是主要的研發基地。
而根據 104 最新《半導體業人才報告書》截至 2025 年 5 月,產業人力缺口已達 3.4 萬人,從高階研發到基層操作與維修人力都嚴重不足。從 2023 年初到 2025 年 5 月,三大職務的供需比持續走低(圖一)——操作/技術/維修類甚至跌至 0.20,意味著一個職缺平均只能找到 0.2 位合適人選。
這些數據顯示,即使外部環境充滿變數,台灣對半導體人才的需求仍屬於「不夠」的階段,尤其是教育部統計處「學校基本統計資訊」數據顯示,全台就讀與半導體研發與製造高度相關科系的學生僅佔全體學生數的 12.9%,每年投入的畢業人才遠遠不足企業所需。而更重要的問題是,這批人才高度集中在少數頂尖學校與特定領域,幾乎所有企業都盯著同一群人,導致競爭極為激烈。若曝光的地點與人才的實際活動場域錯位,再高的預算也可能淪為無效投入。
現在要在有限的人才池中脫穎而出反而為企業更急迫的事。半導體產業徵才,企業不僅要讓職缺被看見,更要在對的地方、用對的方法接觸到對的人才,這正是後續徵才策略的關鍵。
在人才競爭的半導體產業中,曝光的成敗關鍵不在於量多,而在於是否精準。舉個例子,早期 UberEats、foodpanda 在預計進入台灣外送市場時,選擇在各種場域大量投放廣告(捷運、公車、電視、Youtube 等等),目的是教育市場、改變消費者的思維,因為當時外送思維在台灣還不夠成熟;但半導體徵才的情況不同——相關科系的畢業生,或已在相關領域的關鍵人才,本來就有高度意願投入半導體產業,關鍵不在於「要不要進來半導體業」,而在於他要選哪一間公司。因此廣撒式的市場教育並非核心策略,反而應該把資源集中在吸引、說服這批高潛力人才選擇自己。
吸引半導體業人才要做到「放對位置、吸對目光」,可以著重在 2 個面向:
放對位置:
選擇高潛力人才必經或高度聚集的場域,例如科學園區周邊、頂尖理工院校(台大、清大、交大、台科大等)校園,以及與產業相關的專業社群與活動現場
吸對目光:
在接觸到潛在人才後,運用與產業相關、具吸引力的內容與設計,快速建立關聯與興趣,讓求職者願意點進職缺、深入了解企業,進一步提升應徵轉化率
若要在有限的人才池中搶得先機,光知道「對的位置、對的目光」還不夠,企業還需要一套能快速落地的工具與資源,把策略真正轉化為成果。104 透過整合行銷招募服務,協助企業從鎖定場域到吸引人才一次到位。
透過龐大平台數據與產業經驗,將曝光集中在高潛力人才最可能出現的場域:
104 平台曝光:
以 104 整合招募團隊主辦的2024 年新鮮人線上徵才博覽會為例,活動網頁累積超過 392 萬次瀏覽(YOY 成長 1.26 倍),總訪客數突破 116 萬人次(YOY 成長 1.14 倍),代表即使人才尚未主動投遞,求職者依然會因 104 的龐大流量而被動接觸到企業訊息,進一步轉化為實際履歷
校園徵才活動:
半導體產業高度依賴理工科系新鮮人,校園就是人才的「兵家必爭之地」,104 整合招募團隊長期深入台灣各大校園,因此更知道如何與學校接洽舉辦招募活動
104 整合招募團隊擁有豐富的校園招募管道經營經驗,透過校園人才庫建置、種子學生經營、系辦合作宣傳、班群社群推廣等方式,全面放大校園管道效益。不僅提升校園族群的參與率與履歷留存率,也讓企業能長期維持在新鮮人求職管道中的高度曝光
專業社群與產業活動:
半導體產業人員普遍願意學習新知,論壇、技術競賽與工作坊成為他們交流與成長的重要場域。又或是透過新聞、專業媒體與報章雜誌掌握產業趨勢與最新技術
104 職場力涵蓋多元職場知識(如勞動法、科技新知、向上管理等),平均月流量超過 200 萬次,而 104 整合招募團隊能協助企業規劃專屬文章特輯,正好呼應這群人才持續學習、關注產業發展的需求
區域化投放:
半導體人才集中於竹科、中科、南科等園區,若廣告投放過於分散,容易浪費資源。唯有將訊息精準投放在園區周邊,才能直擊目標族群
舉例來說,104 的電子報曝光管道能依據人才背景進行篩選,針對居住地區、職務類別、產業別與年資等條件進行精準投放,確保廣告只出現在目標人才的必經場域,大幅提升轉換效率。
資料庫人才開發:
半導體職缺多要求特定經驗或專業背景,單靠被動投遞往往難以找到合適人選。104 履歷庫會員數高達 720 萬。而潛水型被動人才雖不會主動應徵,卻是企業最想挖角的對象
透過 104 人才代招服務,顧問將協助主動篩選與聯繫人才,幫助企業快速接觸到高潛力候選人
季節主題活動專案:
半導體產業的招募高峰常落在畢業季、科技展、校園博覽會,若錯過黃金檔期,容易被競爭對手搶先。104 協助企業在關鍵時點集中引流,放大招募效益
以 104 職涯博覽會為例,2024 時活動在社群平台創造 700 萬以上曝光、在 104 上創造 1,000 萬以上曝光,並獲得 52 則以上媒體報導,最終吸引 2 萬以上求職者報名
在鎖定到對的人之後,運用多元內容與行銷資源讓企業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專屬招募網頁:
半導體人才在選擇工作時,不僅看職缺條件,更重視升遷制度、集團版圖與企業未來發展。104 協助打造的雇主品牌招募網頁,能整合品牌故事、職缺亮點與多媒體內容,完整展現企業文化與職涯藍圖
104 協助打造雇主品牌招募網頁,不僅傳遞清楚的職缺資訊,還能串接履歷表單,讓求職者在認識品牌的同時,立即完成投遞,縮短招募流程
形象廣告策劃:
半導體工程師對專業與企業形象高度敏感,廣告必須兼具吸引力與專業感,才能留下深刻印象
舉例來說,104 擅長打造雇主品牌影片,從腳本規劃、訴求目標、拍攝執行到演員配置,皆由整合招募團隊全程把關。透過影像化的方式完整呈現企業的徵才優勢,能讓求職者更快速、直觀地認識公司
社群媒體經營:
Z 世代活躍於 Facebook、Instagram、LinkedIn、Threads 等專業社群平台,精準投放能有效曝光於他們的日常資訊
由 104 協助進行招募社群廣告投放,單次專案可創造 50 萬以上曝光、5,000 次以上點擊,且平均點擊率達 1.0%,將招募行銷轉換為求職者實際行動
以上的策略與做法,104 整合行銷招募服務都能全程協助規劃與執行,從曝光場域的精準鎖定,到吸引目光的內容設計,一次到位,節省企業摸索與嘗試的時間與成本。
某歐洲半導體外商長期委外給 104 招募專家,採取「廣告曝光+線上線下招募活動+校園人才開發」三管齊下的策略:
透過這樣的全方位合作,企業不僅在求才旺季搶得先機,更能持續累積人才對品牌的好感與信任,讓徵才成效不再只依賴單次活動,而是轉化為長期的人才資產。
在半導體搶人大戰中,企業要突圍,關鍵不只是「找到管道」或「打廣告」,而是能否把策略轉化為具體行動,真正打動並留住人才。對 HR 而言,若資源有限可以自行優化,若需要快速突破則可善用專家與外部資源。以下三大方向,能幫助 HR 更清楚落地執行:
許多職缺文案往往淪為任用條件清單,缺乏吸引力。HR 應調整描述方式,突顯 職務在企業核心運作或產品應用中的關鍵價值,並展現人才能面對的 技術挑戰、跨部門協作或專案影響力。這樣能讓工程師看見專業發揮的舞台,而不只是冷冰冰的條件要求。
👉 104 整合招募解方:專家顧問協助優化職缺文案,將工作任務轉化為能彰顯專業成就與挑戰性的語言,讓人才感受到「加入就能發揮影響力」
半導體人才競爭激烈,僅靠薪資不足以留人。HR 需清楚傳遞企業內部的成長制度,例如師徒制、明確的升遷路徑、技術分享活動,讓人才看見「留下來更有未來」。這能建立差異化文化,使人才選擇與企業並肩發展。
👉 104 整合招募解方:專家顧問深入呈現企業文化、EVP(員工價值主張)與升遷制度,突顯長期發展與職涯路徑,讓人才看到「留下來更有未來」
企業應將資源投入在培養具橫向跨域應用能力(如 AI、醫療、物聯網)的人才,使人才保持挑戰與學習動力,降低職業倦怠風險。同時透過職能輪調與專屬留才方案,讓他們在不同領域累積經驗,進一步強化團隊的跨域能力與長期穩定性
👉 104 整合招募解方:顧問會針對跨域職缺進行專屬行銷規劃,突顯技術挑戰與多元應用價值,吸引對 AI、醫療、物聯網等領域有興趣的工程師主動應徵,讓企業找到真正願意跨域發展的人才
如果企業想委託專家,快速搶得人才先機!104 整合行銷招募服務結合數據分析與精準投放,將企業的雇主品牌故事轉化為對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內容,從曝光場域鎖定、內容設計到線上線下活動執行一次到位。讓企業不僅在對的地方被對的人看到,更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憑藉獨特的品牌形象與 EVP (員工價值主張),成功吸引並留住關鍵人才。
掌握更多半導體人才趨勢,大家都在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