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9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打開郵件都要更加小心!全球Gmail 用戶近期被警告,相當精密的AI 詐騙 手法正在迅速蔓延,駭客 透過AI來偽造郵件、語音訊息甚至影片,試圖竊取個資並全面掌控使用者的帳戶,如果不提高警覺,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延伸閱讀:誤入「投資群組」險遭詐1500萬!親友如出現「5狀況」恐是詐騙低潮警訊
根據外媒「mirror」報導,在去年5月,美國聯邦調查局(FBI )就發出警告,指出AI技術正被駭客濫用來進行詐騙,造成許多人財務損失、身份遭盜用。FBI舊金山分局表示,駭客正利用AI來製造以假亂真的語音、影片和電子郵件 ,以針對個人和企業進行詐騙,這類手法可能造成嚴重財務損失、聲譽損害,甚至機密資料外洩。
根據資安 公司Malwarebytes的最新報告,這些AI詐騙通常透過以下方式行騙:
- 偽造官方郵件:駭客透過AI模仿銀行、Gmail官方或其他知名企業的電子郵件格式,誘騙用戶點擊惡意連結或提供登入憑證。
- 語音詐騙:AI可模仿親友或主管的聲音,要求轉帳或提供機密資訊,讓受害者難以分辨真假。
- 合成影片:深偽技術(Deepfake )讓駭客能製作逼真的影片,進一步增加詐騙可信度。
那麼究竟如何保護自己?專家提出5點建議,避免遭詐:
- 提高警覺:對於任何要求提供個資、點擊連結或下載附件的郵件保持懷疑態度。
- 開啟雙重驗證 (2FA):使駭客即便取得密碼 ,沒有額外驗證仍無法登入帳戶。
- 使用強密碼管理:避免使用過於簡單的密碼,並定期更換。
- 驗證可疑訊息:收到可疑語音或影片時,可直接與相關人士聯繫確認真偽。
- 安裝資安防護軟體:確保裝置上有最新的防毒軟體,攔截潛在威脅。
隨著AI技術的發展,詐騙手法也變得更加狡猾,Gmail用戶務必提高警覺,才能避免成為駭客的下一個目標。
三川彰彥表示,生成式AI「賦能」詐騙集團不用太難的技術門檻就能施行,詐騙的狀況不僅在日本,也是全球普遍現象。
5月綜所稅結算申報開跑,財政部今年力推手機報稅,但近期南韓最大電信業者SKT爆發嚴重資安事件。專家提醒:現正值報稅季,手機金融服務預期將被大量使用,民眾要謹記五個重點避免自己成為手機SIM卡攻擊的受害者。
《Experis 2025 CIO Outlook Study》針對全球1,393位科技領導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必須在日益嚴峻的網路安全威脅和持續升起的AI創新浪潮之間找到微妙平衡,才能在未來的商業競爭中穩住腳步。
在強調雇主品牌與多元共融的時代,企業形象與個人品牌息息相關,資安風險與性平議題稍有不慎,就可能在媒體與社群的放大效應下,面臨公眾輿論的風暴,甚至被貼上負面標籤。本次104 talks 精選職場必修 4 大主題,帶你掌握自我保護、風險預防的關鍵知識,打造安全、友善且具韌性的職場環境。不論你是企業領導者、HR 還是職場工作者,這些都是你不可不知的重要課題!
打開郵件都要更加小心!全球Gmail 用戶近期被警告,相當精密的AI 詐騙 手法正在迅速蔓延,駭客 透過AI來偽造郵件、語音訊息甚至影片,試圖竊取個資並全面掌控使用者的帳戶,如果不提高警覺,後果可能「相當嚴重」。